第98章
也听说沈奚与沈筠自小便不对付,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没成想到了如今这样的境地,他提及沈筠语气依旧不善。 沈六伯好不尴尬,一边将信拆开来一边与试图与苏晋解释:“我家少爷与三小姐吵虽吵,但感情还是好的。” 然而,仿佛就是为驳斥他一般,那拆开的信纸上,斗大的字只写了两句话,甚是气急败坏—— 出了这么的大事也不来信说一声?小王八羔子你给我等着! 时隔六日,谷雨节的踏春日便到了。 这是京师女眷一年到头最重要的日子之一,因踏春踏的是时令,并非远足游赏这么简单,期间还有供奉春神,要祈来年雨,求来年福祉。 是以踏春虽是由女眷前往,每一年都有几名朝中大员,王孙公卿领着亲军卫随行。 苏晋得了朱沢微的恩典,谷雨这日恰是休沐,她一早起身,先把苏宛叫来跟前,将该交代的都交代一番,又叮嘱道:“倘若有人跟你刨根问底打听我这些年的事,你便说我离家得早,以一句‘不知道’推了。” 苏宛称是,忍不住又问:“可是三哥,阿宛有些分不清哪些话该应答,哪些话不该应答,怕说漏了嘴。” 其实苏晋的身世,除了苏老爷外,苏府并无人知晓,府中只传言说她是苏老爷外头的私生子,是以苏宛所谓的说漏嘴,不过是指私生子这个说法罢了。 苏晋道:“这却要你自己掂量,切记能少说绝不多言,能沉默绝不开口。” 苏宛诺诺应了,便随苏晋上了马车。 得到西城门口,已有几名随行官员在此处候着了,这年随行的官员十分少,品级最高不过太常寺卿,见苏晋来了,急忙过来拜见,其中一名礼部主事是陪孙女来的,躬着身道:“眼下只等十二殿下与王妃就该起行了,往云湖山走,夜里祈雨,是以来去要两日一夜。” 苏晋点了点头,将苏宛带去了女眷处,那名主事忙不迭也跟了过来,介绍道:“这是刑部侍郎苏大人。”又道,“这是苏大人的妹妹苏宛小姐。” 这些女眷都乃京中贵女,其中不少人已见过苏晋,一应恭恭敬敬地与她行礼。 苏晋原想将苏宛交给赵妧照顾,环目一扫,赵妧竟是没来,正踌躇间,只见戚绫越众而出,与她欠了欠身道:“如雨日前去迎阿姐回京,在驿站与苏宛小姐有过一面之缘,苏大人若放心不下,可将苏宛小姐交给如雨照顾。” 除了戚绫,苏晋也再不认识旁的谁,正好朱祁岳与戚寰也到了,于是一点头道:“那好,多谢戚四小姐。” 言罢负手转身,与朱祁岳见过礼,翻身上马,随车辇走了。 城西咸池门去云湖山要三个时辰,苏晋一人骑马独行,正有所思,方才那名礼部主事打马快行了几步,跟上前来,十分恭敬地道:“苏大人恐怕是贵人多忘事,已不记得下官了。” 苏晋看他一眼,微一摇头:“你是礼部的江主事,两年前我去礼部避雨,曾见过你一面。” 当年苏晋还是京师衙门的从八品知事,时移世易,没想到短短两年余,她已升任三品侍郎了。这样乱的时局,也不知是扰乱了她还是成就了她。 “是,是。”江主事道,“难为苏大人竟记得下官。” 他顿了一顿,一时想到礼部罗尚书交代来的差事,不敢怠慢,又试探着问:“前几日早上廷议,七殿下钦点了罗将军去岭南平流寇,朝中对此是议论纷纷,听说几名将军还弄了一份联名书,为罗将军鸣不平,这几日鼓动人签,苏大人您是什么意思呢?” 苏晋这下明白江主事问这番话的用意了,礼部罗松堂惯来是个墙头草随风倒,眼下朝中对岭南战事各执一词,这位罗尚书八成是怕得罪了人,派人来她这试探刑部口风了。 苏晋以为这却没什么好遮掩的,实话实说道:“罗将军确实不是最好的人选,他尝在西北领兵,熟知那里的地理环境,对岭南及南疆烟瘴之地却是陌生。但三日前他已领命起行,断没有将士出征到一半又半途叫回来的道理,费时耗物不说,影响士气才是关键。” 而这样一封联名书,说是为罗将军请命,却要在他出征后才寻人签署,难道不是那几名余下的武将做做样子,一不为得罪朱沢微,二又可保全名声? 签与不签实在一样。 江主事道:“那苏大人的意思,就是不署名了?” 苏晋一笑:“不然江主事帮本官去问问罗大人的意思,我刑部怎么做,全当以你们礼部马首是瞻。” 江主事吓了一跳,诚惶诚恐道:“苏大人千万别这么说,这叫礼部如何当得起?”心中却知已被她瞧出了心思,连忙将话头掐了,转而扯到旁的闲事上头。 因太仆寺典厩署也在云湖山草场,这一路走的都是官道,分外平坦,加之有人闲话,不时便已到了。 随行的宫婢内侍张罗着各大员女眷用过午膳,正待歇息,苏宛的四方桌上,不期然坐下来一名女子。 此女子身着宫装,头带梅簪,生得弯眉善眼,正是朱沢微的侧妃。 因朱沢微的正妃早些年就过世了,是以宫中人都管这一名侧妃叫作七王妃。 “方才苏大人带妹妹来时,本宫便已觉着妹妹生得分外面善。今次踏春,因宫中出了些事,戚贵妃与喻贵妃都不曾来,反是由本宫张罗,还盼着不要怠慢了妹妹才是。” 苏宛方才在车辇内已听戚绫说了,宫中的皇贵妃这些日子犯了疯病,闹得后宫人心惶惶,而今坐镇后宫的两位主子脱不开身,是故没来。 苏宛谨记苏晋的教诲,与七王妃拜了拜,答道:“王妃客气了。” 七王妃笑道:“本宫听说苏家妹妹是杞州人,苏家老爷早年竟还与文远侯有些来往,可是?” 苏宛不知她口中的“文远侯”竟是何人,所幸先头苏晋提点过她如遇此问应当如何作答,于是道:“家父早年游历江山,结交甚广,后来才在杞州落户,至于他从前认识过何人,又与何人相熟,臣女在家中只是幺妹,他从不曾与我提起当年事。” 七王妃道:“是,早也听说苏老爷是个寡言之人,对自身经历连家中人都不详言,且当年他将苏大人接到苏家时,还引起不少纷争,也并不曾为苏大人辩解两句,只是苦了大人自小流离失所,没一日过上好日子。” 苏宛听了这话,儿时苏晋来苏府后的争乱又浮上眼前,一时间心有戚戚焉,不由说道:“那时虽乱了些,可三哥从前住在蜀中时,过得还是很好的。” 第126章 一二六章 七王妃顿了一顿道:“哦, 苏大人被接到苏府前, 原不是住在杞州, 而是蜀中?”又分外和气地笑道,“杞州距蜀中千百里,苏大人是怎么到苏府的?” 苏宛听她这么问, 知道自己惹祸了。 她没想到三哥的官做得这么大,这些人连她曾住在哪里都不知晓。 苏宛这才明白苏晋所说的“句句警醒, 字字推敲”是何意。她心中慌乱不已, 觉得七王妃的每一抹笑意每一句疑问都暗含了一个陷阱, 正不知所措,取水归来的戚绫自一旁福了福身, 笑着道:“禀七王妃, 臣女的王妃姐姐得了一枚南疆古簪,样式颇为稀奇, 今早出行前还再三说您是簪子的行家, 想拿给您瞧瞧, 正巧眼下得闲,不如由臣女陪您过去, 一起为阿姐掌掌眼?” 七王妃笑道:“也好。” 戚绫知道七王妃已对苏晋的身份起疑,将她引自戚寰处匆匆回来, 谁知苏宛的座儿上已没了人影。 她忙跟隔旁一名女子打听, 那女子道:“方才有个侍卫过来说苏大人让苏家小姐去见十二殿下, 苏小姐便随那名侍卫走了。” 她们所处的驿站位于山道旁, 再往前走是一条山林掩映的岔路, 一边拾阶而上通往今晚歇息的坛庙,一边是通往云湖山草场的捷径。 朱祁岳用过午膳后,已先一步去往庙坛上香了,戚绫环目一望,只见苏晋与另几名大臣还在远处的溪水边,不由地道:“苏大人未曾走远,如何会让苏宛小姐独自一人去见十二殿下?” 然而此问一出,她心中已有了答案,当即绕过山道,往溪水边走去,隔着侍卫遥遥与苏晋一拜:“苏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苏晋看她目色焦急,心中已猜到因由,朝驿站望了一眼,只见那里女眷繁多,却是什么都瞧不清。 她点了一下头,对侍卫道:“让戚四小姐过来。” 身旁几名大臣无一不识趣,跟苏晋拱了拱手,退得远远的去了,苏晋这才问戚绫:“可是苏宛被人带走了?” 戚绫道:“是,来了个侍卫,说苏大人您让苏宛小姐去见十二殿下。”又自责道,“都怪如雨,走开了那么一时半会儿,没看顾好苏宛小姐,苏大人还是赶紧让鹰扬卫去找人吧。” 苏晋沉吟一番道:“除非有特诏,亲军十二卫不听文臣调令,且苏宛并非失踪,是被‘十二殿下请走’,只有确认殿下那里没人,他们才会去找。” 戚绫道:“那大人可要命人去通禀十二殿下?” 是该命人通禀,苏晋想,但她与苏宛是被朱沢微特地“安排”来踏春的,朱沢微既然命人借她之名请走苏宛,想必以后的事也已部署周全。 苏晋问:“苏宛被带走前,可曾有人与她说过什么?” “七王妃来问与苏小姐说过话。”戚绫道,“如雨去取水,听得不大清,只记得苏小姐言语中提及大人曾在‘蜀中’住过,后来七王妃追问,苏小姐倒是不曾再说。” 苏晋终于明白过来,如今朱沢微是彻底对她的身世起疑了。 可她分明记得苏府人不知她儿时住在蜀中,也不知苏宛是从哪里听来,更令人担心的是,她到底还知道多少? 一念及此,苏晋道:“烦请戚四小姐帮苏某去驿站守着,我亲自去找十二殿下。” 通往坛庙的山道看似近,去时远。 苏晋没让任何人跟着,事关机要,她是谁也不能信。 这回她是真正让人找着了死穴,女子的身份倒也罢了,最怕苏宛还知道一个“谢”字。 当年的相祸牵连数万人,无数无辜之人被套上同党之名处死,倘若让朱沢微晓得她是谢相孙女,借机大做文章,诬蔑沈奚,甚至诬蔑朱南羡,那自己岂不是救人不成反害之? 苏晋想到这里,愈发加快了脚步。 仲春的山道草木葳蕤,前方的岔口时隐时现,她就要踏上通往坛庙的石阶,忽然,前方的树影微微一动。 这一刻分明是没有风的——树影无风自动,只能说明树后藏了人。 苏晋一下子停住脚步,不知怎地,她忽然想起那日在赵府的寿宴上,柳朝明说的那句“你行事偶尔浮躁”,又说“凡事三思而行”。 是了,她一时情急,只顾着担心苏宛被人问话,可自己现在不也落了单? 朱沢微安插的人手势必不敢当着众人的面将堂堂三品侍郎掳走,可如果她登上石阶,山道蜿蜒,那便彻底脱离众人视野了。 更不能往回走,苏晋想,踏春一共两日,朱沢微既做了部署,她再跟着随行,等入了夜,自己独居一房,还不知会发生什么。 早知就该多养两个护卫,唯一一个覃照林,还被她指去跟了沈奚。 苏晋想到沈奚,脑中灵光一现,目光蓦地落在那岔口另一旁的羊肠小径上。 记得方才与她搭话的礼部江主事提过:“云湖山草场与太仆寺典厩署的草场相邻,从坛庙的岔口过去,也就小半个时辰,下官年轻时也在典厩署任职过,每月回府一次,路上图近便,就抄这条小路走。” 苏晋想到这里,当即一折身,没有上也没有下,反是往小路上去了。 俄顷,身后果不其然传来急切的脚步声,所幸春时草木深,竟能掩住她大半身形。 苏晋不敢回头,一边拨草探路,一边盼着沈奚能将马放得远一些,再远一些,最好有马能脱了缰,跑到她的眼前来。 身后的脚步声已越来越近了。 草木渐渐变浅,苏晋觉得追兵的手就要探到自己肩头,正这时,更远处竟真地传来马蹄声。 只可惜,这马蹄声并非来自典厩署的方向,而是云湖山草场。 苏晋只当朱沢微另行在草场埋伏了人手,当即提了官袍,只顾奔走。 她这一举动引得马蹄声也更急更快,不期然间,似乎还有人唤了几句“停下”。 苏晋俱是不理,又前行数步,忽见眼前马影一闪,一柄红缨枪径自挡于身前。她抬目望去,只见骏马高抬前蹄嘶鸣不已,而马上坐着的竟是一名女子。 女子一身暗红劲衣,袖口扎入铁护腕中,春光倾泻,她姿容倾城,一双桃花眼与眼角泪痣几乎与沈奚沈婧如出一辙,可凌厉的眉尾却为她平添三分英气。 她拿下颌指了指前方,说了句:“你没瞧出来么?这是片拿浅草掩盖住的泥荡子,当心陷进去。”然后看了眼苏晋的官服,将红缨枪往背后一收,翻身下马,利落地与她拱了拱手:“我叫沈筠,你是新升上来的官?我从前怎么没见过你?” 其实在沈筠自报家门前,苏
相关推荐:
开局成了二姐夫
深宵(1V1 H)
虎王的花奴(H)
过激行为(H)
旺夫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婚里婚外
恶蛟的新娘(1v2)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镇妖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