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得朱景元最偏宠,倒是坦荡磊落,赤诚光明。但他自小在宫中长大,难道不明白封藩割据是什么?难道看不出朱悯达与朱沢微这么多年争的是什么?难道不知道沈青樾这些年又在筹谋经营什么?他都知道,他只是懒得去想,他厌恶兄弟相争,厌恶夺储之斗,直至这两年幡然醒悟,才发现手里无权掌中刀剑亦不过破铜废铁,想护的人护不了,所拥有的也将岌岌可危。 “其实朱南羡心思通透更胜他许多兄弟,领兵出色不失为帅才,怪只怪他生在帝王家,又是正宫皇后所出,早已身在旋涡最中心还妄想远避争斗。却正是这远避争斗的‘善念’苦了他那个刚愎自用不得人心的长兄,要为一檐之下的三兄弟撑起一片天地,只身面向所有兵戈。而当朱南羡终于摒弃所谓‘善念’匆匆赶来与他的皇长兄比肩而站时,已经太晚了。” 夜已深沉,天外月朗星稀,一缕月色透过高窗洒落入户,却被满室烈烈火光焚得支离破碎。 苏晋张了张口,想为沈奚与朱南羡分辨两句,她觉得沈奚因善念而留余地没有错,也觉得朱南羡因善念而避争斗也没有错,即便此时此刻,她站在这里,想要讨回公道为沈府洗冤也没有错。 可她分辨又有什么用呢? 苏晋觉得柳朝明至少有一点说得对——皇权分割势力林立,她深陷旋涡,已有了自己的立场。而她既站在自己的立场,便不该与他分辨何为正何为善。 身在旋涡,就该有旋涡中的规则。 而她所谓的“正”,他所谓的“正”,难道只能存于这旋涡之外吗? 苏晋只觉自己仿佛在行舟途上触了礁,被一道暗流卷入水底。 心中雾色茫茫,人间风雨连天,她曾自暗夜里窥得一抹月色,乘舟奋力而行,摆渡千里万里,却眼见着这一抹月色随火光分去,化作一场海市蜃楼么? 苏晋轻声道:“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大人心中的道在哪里?” 柳朝明别开目光:“你我已是道不同。” 苏晋道:“当年许元喆冤死,大人曾拿老御史之言激励于我,告诉我身为御史,只能直面这样的挫难,纵然满眼荒唐,也当如老御史一般,暗夜行舟,只向明月。言犹在耳——”她顿了顿,一字一句道,“言犹在耳,当初的明月又在何方?我当大人是同路人,大人呢?大人至今都在骗我吗?!” “你且当我是在骗你。”柳朝明道,冷玉似的眸子火光乍现,“我倒也想问问,仕子闹事时那个义愤填膺的苏时雨哪里去了?许元喆去世时不甘不忿的苏时雨那里去了?彼一时你心中不曾痛恨过那个高高在上的掌权者?你后来辛辛苦苦为东宫谋划时难道忘了朱悯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吗?他对那些无辜枉死的仕子,对那些慷慨赴义的义士有一丝同情心吗?他没有,他只顾着想怎么利用此事将朱沢微一军,好好巩固他的储君位。你祖父就是谢相,当年废相的惨状你切身经历,你是想扶朱悯达这样一个人上位让杀功臣诛仕子这样的事再来一次? “何况眼下藩王割据,广西一带天灾连年,岭南流寇四起,民不聊生,北境,东海,西北边疆,更有外敌虎视眈眈。当年诛杀功臣后能征战之人几何?你说朱悯达若上位,是攘外还是安内亦或者先保住他的龙椅要紧?朱南羡倒是帅才,但朱悯达在他回南昌前,可是命他在南昌整军待命,若朱沢微打来就进京勤王等闲不得离开?准他去西北征战了吗?” 柳朝明说到这里,忽将语气一缓,一脸无所谓似地笑了笑:“自然,我也不是什么好人,你可以觉得我手段卑鄙,肮脏龌龊,倒行逆施,你认为我拿老御史的名声骗了你也无妨,栽赃沈拓是我做的,朱沢微要杀朱悯达,我确也事先知情,没必要解释,你我既已不同路,从今以后,你走的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 话音戛然而止,嘴角讥诮的笑意也蓦地僵住。 因柳朝明看见,有眼泪自苏晋眼底滚落,顺着脸颊滑出一道浅痕,然后“啪”地一下打落在地上。 原来那泪水已在她的眼里蓄了很久很久了,她只是竭力握紧拳头,竭力撑着没有眨眼才不至于让泪落下。 可惜当第一滴泪淌落,眼眶便如决了堤一般,须臾就有更多的泪水夺眶而出。 然而任凭泪落如断线之雨,苏晋却狠狠咬住牙关,直咬得整个人都在微微发颤,也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苏晋自己知道为何流泪了。 她想自己终于还是撑不住,自昭觉寺之变之后,她辗转奔波,夜不成寐,却徒劳无功,朱南羡一身伤重依然命悬一线,沈奚受尽屈辱更是生死不知,而今就连心中高悬的明月也要坠了吗? 她隔着泪眼看向柳朝明,忽然觉得可笑。 孟老御史她都没见过,其实哪怕在今日之前,她心中御史该有的样子,都不是老御史,而是柳朝明。 所以她宁肯信他布局称病只是为置身事外,手握极权不过为制衡朱沢微。 她曾见过他断案时的刚直不阿,见过他问讯时的严谨缜密,她知他勤勉克己,旰食宵衣,甚至觉得他近似于无情的苛刻都是好的。 苏晋那时候想,她也该成为这样的御史。 然而行舟至今,乍见满室火光,才发现原来引路人并非月下人。 他端然立在火色照不到的暗影里,立在旋涡中心,立在暗夜最深最黑暗处。 而当初令自己亟亟行舟而往的月下人,不过是幻影。 柳朝明愣愣地看着苏晋的眸色自泪光里渐渐转黯,看着她垂下眼帘,不再说话,然后折转身,推开暗室的门,慢慢地走了出去。 柳朝明只觉得胸口空茫一片像是漏着风,又像有人拿刀劈山断海一般将他心头思绪齐头斩断,一下子什么念想也没了。 好半晌,他才动了一下,脚步不受控制般,朝暗室外走去。 原来苏晋没有走远。 她就蹲在中院一棵老树下,抬起手背,一下又一下,慢慢地抹着眼泪。 柳朝明觉得自己就像被钉在了原地,不能上前,也无法后退,可每她抹一下泪,就觉得有人拿着子午钉,一根一根钉在他心里。 苏晋觉得自己不是难过,她只是太失望,太害怕了,她其实很怕东宫护卫不利,朱南羡没命了她要怎么办,也怕太医院救治不及,沈奚醒不过来了又该怎么办,她甚至不知道在这样的朝纲中,在这样的危局下,她该怎么去守那个忠于苍天忠于本心,为民生请命的志,她说过今生今世不悔此志的,可她现在陷在这旋涡中就要喘不过气来。 人这一生,总会遇到这样的绝境,你环目四顾,发现身边无人可依无人可靠,甚至连心中信念都已崩塌殆尽。这时候,你所能倚仗的唯有腿下双足,你要一个人撑着慢慢站起来,然后告诉自己,不要想太多,不能想太多,要走下去,一直走下去。 所幸当年谢相去世,这样的绝境苏晋已遇到过一次。 彼时她躲在尸腐味极重的草垛子里,任拉车人拉着自己远离故居,然后兀自从牛车上摔下来,一个人蹲在荒径旁的老树下流了一天一夜眼泪。 然后知道伤悲无意,忧愤无意,寡断优柔更无意。 人这一生,唯有向前。 脸上的泪渍渐渐干了,眼底也再无新的泪涌出,苏晋慢慢站起来,她似乎知道柳朝明就站在不远处,却并不看他,而是平视着前方道:“当初许下的志,时雨自己去守;被云遮了的明月,时雨载舟去寻。” “大人高志,恕时雨不明,但大人的话时雨听明白了。” “自此今日,你我之间没有正道,没有大义,没有苍生黎民与初心,只有,立场。” 说完这话,苏晋便转身往太医院而去了。 守在太医院的金吾卫还没来知会她,可她却觉得自己在这都察院多一刻都呆不下去了。 夜色沉沉的,却并不暗,国丧之日整个宫禁缟素一片,连楼阙下悬着的灯笼也是白色的,远远看去,就像有谁在还未化去的雪上点了一簇又一簇野火。 苏晋到了太医院,就看医正方徐正自里间暖阁里退出来,见了她行了个礼道:“苏大人。” 苏晋见他脸上似有忧色,心下一沉,问道:“方大人,沈大人怎么样了?” 方徐道:“下官为沈大人上好药时,倒是醒过来一回,却只是睁开眼,也不知怎么,与他说话竟是没反应似的,下官怕他或听不见或视不见,就斗胆,提了一句太子妃,随后沈大人就将眼合上,怎么唤都唤不醒了。” 第108章 一零八章 苏晋听到这里, 推开暖阁的门去看沈奚,只见他合眼趴在卧榻上, 脸色憔悴苍白, 右眼下的泪痣幽暗无光。 苏晋又问:“已喂过药了吗?” “喂过了, 田七作主味的药汤,一日服两回, 沈大人腿股伤得很重,三日后要再换过药,之后每七日换一回。”方徐道, “其实下官应当将沈大人留在太医院照顾, 只是……” 苏晋知道他在顾虑什么。 太医院人来人往, 也不知哪个医正哪个吏目就是朱沢微的人,即便金吾卫能一日十二个时辰轮班守着, 可他们不懂医理, 朱沢微的人要避过他们下手实在太容易。 正思虑间,金吾卫总旗姚江也赶来太医院了, 对上苏晋眸中的忧色,他道:“苏大人且放心, 柳大人并未与我等计较私闯都察院暗室之罪,只提点了一句, 说您应当是来太医院了。” 苏晋没答这话,想了想道:“有劳姚总旗分几名金吾卫将沈大人抬去承天门外苏某的马车上, 且当心些,莫要令他再伤了。”又对方徐道, “方大人,三日后为沈大人换药,就有劳您随我走一趟了。” 方徐揖道:“苏大人不必客气,下官应该的。” 夜已很深了,这日为苏晋赶车的不是覃照林,而是苏府的总管七叔,他问道:“大人,咱们这是回府吗?” 苏晋掀开车帘看了眼沈奚,抬手捏着眉心道:“且让我想想。” 沈府是去不了了,昭觉寺之变后,沈奚利用这几日已将沈府众人散了,只留下了六伯一人守着空院。苏府也不行,覃照林前日与他媳妇儿一起回乡下过年关节,要等龙抬头过了才回来,没有他在,朱沢微的人找来连个能挡的也没有。 金吾卫虽能用,但上十二卫治军严苛,谁值勤谁出巡,五军都督府记得一清二楚,如今朱南羡落难,朱沢微正愁抓不住把柄整治左谦,若令分人来日夜守着苏府或沈府,连累了金吾卫就不好了。 苏晋正踌躇,忽见不远处一星灯笼忽明忽暗。仔细看去,竟是赵衍的二千金赵妧与她的丫鬟。 赵妧已在这承天门外等了好几个时辰,见苏晋望过来,她咬了咬唇,走上前去盈盈施了个礼:“阿妧见过苏大人。” 是春来微寒的夜,她披了一袭湖蓝斗篷,颊上染着微微一抹红。 苏晋点了一下头道:“这么晚了赵二小姐仍不回府,是在等赵大人?” 赵妧摇了摇头,颊上的红更甚了,轻咬下唇似是鼓足勇气才道:“敢问苏大人,沈奚沈大人可在您的马车上?”她一顿,垂下眼帘竟不敢看苏晋,“若沈大人没有地方落脚,可以去赵府。” 苏晋听了这话,微微蹙眉,并不作声。 赵妧等了半晌,见苏晋没甚动静,颊盼的红蔓延自耳朵根,又道:“是父亲与阿妧说的,方才阿妧离宫时,远远看见沈大人在轩辕台受刑,便跟父亲打听,这才知沈府出了事,因阿妧家里与沈家有交情,父亲便叹着多提了句,说沈大人在劫难逃,便是活过来,也没有落脚处了。” 这交情其实是赵妧的嫡母赵夫人与沈奚母亲沈夫人的。她二人是同乡远亲,分别数载,又一同随夫婿进京,自然常来常往,赵妧幼时还去沈府住过几回。 苏晋淡淡地问:“赵府里便有沈大人的落脚处么?” 赵妧轻声道:“赵府西南角有个别院,专留给喜清净的客人,有单独的院门,正对着朱雀巷,而今空着,沈大人若无地方可去,苏大人可带沈大人随阿妧去赵府。” 然而苏晋只是沉静地看着她,又不答话了。 赵妧这才怯怯抬头看了苏晋一眼,对上她灼灼的眸光,顷刻低下头,道了一句:“大、大人放心,这是,这是我父亲的意思。” 苏晋自心里一叹,这才道了句:“好。”又道,“便请赵二小姐带路罢。” 赵府位于城南,驱车而去要大半个时辰,赵府的别院不大,但格外清新雅致,院里春杏已抽了新枝,隐可见几枚花骨朵,西厢两侧还提着一副对联,那字迹苏晋认得,正是赵衍的。 一到别苑,苏晋便嘱咐七叔去沈府将沈六伯请来,与赵府的下人将沈奚安置在厢房卧榻上,然后对赵妧道:“赵二小姐,苏某有话与你说。” 赵妧点了下头,看了身侧丫鬟一眼,那丫鬟会意,带着一干下人退出去了。 苏晋这才道:“苏某知道赵大人其实并不知情,将沈大人带回别院,是赵二小姐自作主张。”她说着,对上赵妧震惊的神
相关推荐:
恶蛟的新娘(1v2)
婚里婚外
开局成了二姐夫
将军在上
女奴的等价替换
蝴蝶解碼-校園H
篮坛大亨
交流_御书屋
山有木兮【NP】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