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青春的调教 > 第431章

第431章

量的贵族,这些国家简直是要翻天了,都在筹钱赎人, 对于本来就不富裕的这些国家而言,大量的贵族和骑士们死亡是根本不可能接受的毁灭性打击。 钱没了还能再挣,人没了那就是真的什么都没了。 而对于帮助自己的大明威尼斯海军舰队,巴塞特一世也兑现了承诺,允许大明商人按照合约的条件优惠通商。 只是,巴塞特好像没明白一件事。 明军能帮助穆斯林大军,同样也能够帮助基督徒夺回君士坦丁。 牵扯到信仰问题,这些分散的国家便会由信仰连接起来,共同对抗外来入侵。 君士坦丁大皇宫 大明海军威尼斯舰队上校王蔷和几名明朝商人,实际上就是打着商人旗号,边做生意边收集情报的锦衣卫。 “陛下,我们帮助陛下夺回了君士坦丁堡,可是陛下能否给予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为什么我们的商人在君士坦丁和贵国内经商,没有得到合约中应该有的待遇。” 巴塞特一世充聋作哑道: “是吗?好了,我会吩咐他们严格执行合约的。” “我需要的不是陛下空口许诺,至少得有个凭证。” 王蔷毫不退让的说道。 巴塞特一世猛地一拍桌子道: “那你还想怎么样?我已经很给你们面子了,请你们安静等待!” 王蔷深深的看了眼巴塞特一世充满深意的说道: “希望陛下不会为今天的所作所为后悔,大明军队,从来不怕战争。” “可笑!” 巴塞特一世看着王蔷离开心中也有几分后悔,明军的火炮可是直接将君士坦丁堡的城墙轰的不像话。 “陛下,要不要我去派人干掉他们?” “唉,我们又不是撕毁合约,没必要和大明人撕破脸,这样吧,你去告诉他们不要太过分便行。” “是。” ...... 出了君士坦丁堡 几个锦衣卫骑马跟在王蔷身后说道: “王将军,看来巴塞特一世是打定主意了不要脸皮,不认账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陛下一定很生气。” “既然如此,那和他们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我们分头递个折子吧,我会回禀司令,你们锦衣卫自己想办法查清各地的情况吧。” “是。” 使团上了船,而亚得里亚海上威尼斯舰队还没有撤兵。 听到巴塞特一世翻脸消息,威尼斯舰队司令部已经有了研判,所以并不紧张惊诧,启动了备用方案。 巴塞特一世这人越来越在乎自己的名声了,所以他并不喜欢别人说他是靠着外人才攻进君士坦丁堡的。 如果可以的话,他甚至想吃干净抹嘴不认账,或者是直接消灭这些‘雇佣兵’。 但是他做不到,也不敢,威尼斯舰队距离了他可以说的上是近在咫尺。 那支近乎于无敌的舰队,根本不是现在的奥斯曼舰队能够对抗的存在,大明人在海上都是横行无忌。 威尼斯舰队总部一边派锦衣卫们去欧洲大陆上联系正准备再一次发动征讨,夺回君士坦丁堡的十字联军。 如果有明军的帮助,这一切都是事半功倍。 明军可从来没有白打工的习惯,这笔账他们得连本带息的吐出来。 “诸位,战争开始了。” ...... “陛下,近几日,大明军队毫无缘由的对我们的船只进行攻击和拦截,即便是帝国的商船经过也得被他们扣押搜查。” 巴塞特一世眉头紧皱道:“这是大明军队的报复吗?” “显而易见,可是他们虽然人少,但是我们的船支和军队根本打不过他们。陛下,你说我们是不是重新找大明人谈判?” 第三百六十三章 疯狂扩军,颤抖吧地球! “不可能!就凭着区区几条船他们就想让我低头!我们的军队上不去不了海里,还去不了陆上吗!他们不是在威尼斯有个海军基地吗?联系威尼斯总督,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夺回港口!” “可是尊敬的苏丹陛下,这并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执行命令!” ...... 秋去春来,冬去春来,又是一年。 全国上下建成了二十三个大型工业园区,各种配套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作坊和小工厂更是犹如雨后春笋。 而每年从海外运回来的金银,更是犹如一台抽血泵源源不断的为大明输血,整个国家宛若一台动力全开的火车疾驰在快车道上。根本停不下来。 苏烨最为重视的基础科学也有了一定的进步,至少不会因为什么地心说、日心说打起来。 洪武二十一年秋发生了一件全国震动的大事,一位名叫傅一欢的进士放弃了入职为官,转而研究起来了化学。 这件事对于所有人的震撼不下于看见火车,一位进士不去当官去当匠人,可见是个疯子。 不过许多百姓家却能理解这样的做法,在他们看来,当一位厉害的匠人着实了不起。 匠作司的匠人等级已经细分成十几个等级,同时还有各种荣誉称号和配套的奖赏。 比如,匠作司对蒸汽机油突出贡献的匠人李芳授予的最高等级的国家荣誉称号,鲁班大师,位同四品。 同时还会赏赐一座应天城的三进宅院,其余各类赏赐,都是由匠作司补贴,按照一品官的待遇来的。 在普通百姓来看,能够当上匠人也是了不起的人,至少不会再被人翻白眼了。 全国的钢铁、煤炭以及各类矿产的产量几乎是每年翻倍的增长,如果能从海外运来很优质的铁矿那就更好了。 只是比起贩运有高附加值的丝织品和瓷器,没有人会愿意漂洋过海运一船铁矿石回来,还没有人那么傻。 最严重的是,匠作司汇同工部、户部,计划在朝廷南方修建铁路网,最重要的是都城通往海边的铁路线。 工程之复杂,耗资之巨大,可以说建国以来最巨。 而且非常缺人,很缺人,目前大明上下虽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奈何不了各行各业井喷式的发展,农业占据的大量劳动力又不能动,这是原则问题。 至于外人口,大明又管控的很严格,各地藩邦的人力资源只能在其他藩邦做最低等级的杂役和苦力,不能接触技术层面的东西。 于是乎,朝廷颁布了鼓励生育的补贴政策,大明百姓几乎是只三件事,吃饭工作生孩子。 以前是自己都吃不饱饭,现在即便是再穷,靠着杂粮能够吃饱是没有问题的。 不要低估古代农户百姓对于人口的渴望,一个人丁那可就是活生生的劳动力,三个四个不嫌少,十个八个不嫌多,总是想着苦一苦,等孩子长大了就等着自己享福了。 实际上,这就是个循环。 与此同时,明军开始在全国各地招募青壮年募兵,这也大大减少了国内的真正的青壮劳动力

相关推荐: 流萤   挚爱   召唤之绝世帝王   认输(ABO)   珊璐短篇CP文   交易情爱(H)   带着儿子嫁豪门   满堂春   南城(H)   成瘾[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