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是非同一般,居然这么快就能促成了和谈。” 高铭笑着说道:“当初大人去岩泉县的时候,也是很快就跟东夷人促成了和谈,结束了双方几百年的斗争。”说着,他看向了燕行:“此事世子最清楚了。” 燕行点了点头,含笑着说道:“是,当时他说,要想百姓能过上安稳的生活,就必须要和谈。他威逼利诱,什么手段也都用了,如此才达成了和谈。他当时为了此事,也是绞尽脑汁,殚精竭虑。” 崔俊叹息道:“外人只看到结果,却不会知道大人付出了多少努力。” 燕行深以为然:“他是个确定目标就要达成的人,如果当初东夷人不答应,就算是将东夷人灭族,他也一定要让岩泉县的百姓免受战乱之苦的。” 能和谈那是最好不过,大家和平相处。如果不能,陆晨阳也略懂一些兵法。对陆晨阳来说,他要是让岩泉县百姓安居乐业,所有一切会影响这个目标的因素,要么解决,要么铲除。 铲除也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 高铭眼神闪了闪,说道:“现在两国和谈,可不像和东夷人和谈。这里面牵扯的问题可就太多了。我想朝廷里,太子殿下和陛下想来也有一些想法,大概会与大人的想法有些出入。可这和谈一事,必须要确定个主次,只怕朝廷里也会有一番争论。” 这话说的委婉,但其实就是,谁都想做这次和谈的话事人。这可是与鞑靼和谈啊,一旦签订了和谈条约,负责此事之人,定会名垂史册。 高铭觉得,以乾元帝和太子殿下的性格,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想要主导此次和谈。可陆晨阳也不是软柿子,怎么可能让他们摘桃子,到时候肯定要发生冲突的。 高铭提出此事,是希望燕行能够劝劝太子和乾元帝,现在燕行是双方关系中唯一的纽带。 燕行知道他的意思,便问道:“那高大人的意思是?” 高铭摸了摸短须,含笑着说道:“大人一心为了百姓,而世子身为镇国公府后人,也最了解雁回关的情况。不如世子主动请缨,亲自负责此次和谈。我想太子殿下和大人,应该都不会有意见的。” 高铭说的正义凛然,大公无私,但其实他心里知道燕行是偏向陆晨阳的。 他已经看明白了,燕行说是中立,但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在偏向陆晨阳,可能他自己都没意识到。但以他的身份来说,没有表态就是一种表态。 所谓一物降一物,他家大人拿捏燕行,那是手拿把掐。燕行见了他家大人,那就只有乖乖听话的份儿,这不等于是全听陆晨阳的吗? 而且明面上也把陆晨阳摘出来,毕竟以燕行的身份来说,让他去主导和谈,是对太子有利的。 高铭这就是有点不要脸了,好处要哪,名声也要。 燕行迟疑了一下,他并不觉得自己偏向了谁,他觉得自己向来很公平来着。 他想了想,觉得自己能不偏不倚、公平公正、做好这件事。 高铭见状,若无其事地说道:“世子与大人自从一年前在宁州分别,也没有见过了吧?你们二人……咳咳,兄弟情深,还是第一次分别这么久,久别重逢,也该相聚了。” 燕行眼睛微微一亮,是啊,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见过面了,自从他们相识以来,还从未分别过这么久。 燕行没有办法拒绝与陆晨阳见面的有货,啊不是,是无法拒绝这个可以为雁回关争取和平的机会,和鞑靼和谈啊,他当然责无旁贷。 燕行郑重颔首:“高先生所言甚是,此事我会写信给太子,争取这次和谈。” 高铭满意地颔首,崔俊看了他一眼,心里想到,这做幕僚的就是不一样,心是真黑啊。 高铭察觉到了他的眼神,但是他不在乎。 看看人家这心态,稳如泰山,崔俊心中钦佩不已,决定要跟他好好学习。 燕行很快就写信给太子殿下和镇国公,给太子是争取这次的和谈机会,给镇国公是希望他能帮忙说好话。 让燕行参与到这次的和谈中,镇国公没办法拒绝这样的诱惑。 燕家人世代镇守雁回关,多少燕家人为了保卫雁回关而死在了这里,现在终于要结束战乱了,哪怕战争不是燕家人结束的,镇国公也希望能有燕家人参与进去。 镇国公亲自去了太子府见太子。 自从镇国公回到京城之后向来深居简出,几乎没有出过门。哪怕是后来二皇子终于被封为太子之后,镇国公也依旧保持着低调的作风。 太子亲自出门迎接镇国公:“舅舅,您怎么亲自来了?” 镇国公道:“我是为了和谈一事而来,殿下与陛下是不是准备派人去和谈了?” 太子有些头疼,他收到消息就去见了乾元帝。但乾元帝现在大有做甩手掌柜的意思,他手里最后的一张底牌也被迫交了出去,现在他这个皇帝形同虚设。 第341章 太子的反应 乾元帝还嘲讽了一下太子:“朕还以为,太子来见朕是为了让朕退位,没想到太子还有国事要与朕商议。朕没有什么看法,太子自己看着办就是了。” 太子:“……” 其实乾元帝说的也没错。 扯远了。 乾元帝没有看法,但太子得有。他太明白和谈这件事背后所代表的重大意义,他甚至想要亲自远赴雁回关参与和谈。 他还没做好决定,镇国公就来了。 太子点了点头,然后心里生出了一个想法:“舅舅可是有意去和谈?”他兴致勃勃地说道:“若是舅舅有意,倒是个好人选。” 镇国公摇了摇头:“我不去,我哪有这个脸。当初我打了败仗,皇上疑心我通敌叛国,这虽说是无稽之谈,但我战败却是事实。这和谈我不去。” 对自己要求高的人,背负的东西也多。对镇国公来说,打了败仗就是耻辱,他就没有脸再回雁回关,人家定勇侯都把雁回关守丢了,还照样活的没心没肺。 反正镇国公自认,他是不配去和谈的。他打了败仗,人家陆晨阳夺回了雁回关,活捉了扎尔,他这个被扎尔打败的手下败将去主持和谈?他没有这么大的脸。 太子殿下的私心是希望镇国公去的,镇国公在雁回军中的声望最盛,由他出面,也能收拢一下雁回军的军心。 他现在可知道,如今雁回军的将士们对陆晨阳奉若神明,对他恭敬有加,俨然一副以陆晨阳马首是瞻的模样。 太子殿下想要镇国公回去挽回一下雁回军那三心二意的心。 既然镇国公不愿意,太子也不好勉强他。他的父亲形同虚设,身为舅舅的镇国公给了他对父亲所有的期待。 太子便问道:“那舅舅的意思是……” 镇国公道:“我不行,但是承潇可以。让他去和谈吧,”他望着太子,目光幽深带着些许的伤感:“燕家太多人死在了雁回关,如今它终于回归和平,就算不是燕家人带来的,也好歹让燕家人参与其中,就当是我厚着脸皮了。” 太子殿下:“……” 太子觉得有些头疼,他对燕行没有意见,可是让燕行去,跟让陆晨阳做主有什么区别?还指望他那个好兄弟反驳陆晨阳不成?那就是陆晨阳的一个应声虫,陆晨阳说什么是什么。 他派燕行去干嘛?给陆晨阳喊对对对吗? 可是看着镇国公期许的目光,太子又说不出反驳的话。 太子想到自己书房里刚收到的燕行寄来的信,就磨了磨牙,什么好兄弟,全都是冤家,有这样的兄弟真是他的福气! 太子轻叹了一口气:“好,就如舅舅所言。” 镇国公眼睛一红,缓缓地点了点头。 收回雁回关、与鞑靼和谈、平息雁回关的战乱,对镇国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和谈一事刻不容缓,关于和谈地点,按照太子殿下的想法是要回京城来谈,让鞑靼派使臣过来,大家好好聊聊。 如此一来,陆晨阳也得回来了。 不知道为什么,太子觉得在京城是他的主场,他更有底气一点。 陆晨阳则是属意雁回关,他觉得这个雁回关承受了太多年的战火,和谈条约在这里签订意义更重大。 最后……当然是陆晨阳胜出啦。 权臣说话就是有重量。 于是燕行和和谈使团就要出发去雁回关。 这次和谈使团,燕行为首,但陆晨阳作为尚书令,又是促成和谈之人,他当然也不能置身事外。除此之外,太子殿下还是派出了自己的太子太傅魏光、他的侍卫统领罗飞参与其中,至少这次和谈中怎么也要有太子的影子。 使团出发之前,太子殿下还将魏光和罗飞叫到书房里叮嘱了一番。 太子道:“不要与陆晨阳正面冲突,现在他的风头正盛,你们没有胜算。但也不能太过软弱,让他轻视朝廷。”他叹了一口气:“老师,我知道此事难为,但孤除了你们,也无别的可信任之人了。” 魏光身为太子太傅是从小就教导他的,这些年将他当成自己的孙子一样。他都五十多了,还要长途跋涉,他也知道太子无人可用,也知他如今处境艰难,所以还是主动提出要走这一趟。 魏光点了点头,对此事颇为
相关推荐:
蝴蝶解碼-校園H
村夜
篮坛大亨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深宵(1V1 H)
淫魔神(陨落神)
女奴的等价替换
树深时见鹿
我的风骚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