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小祖宗,他欺软怕硬就去看陆宁。 陆宁认命地去开门。 打开门,燕行带着听书和长京出现在门口。 三人风尘仆仆,带着一身的寒意。 三个人走进来,陆晨阳看到他们愣了愣:“你怎么来了?” 燕行举起手里的酒,是桃花酿。 陆晨阳没什么喜欢的东西,但是对东夷人的桃花酿情有独钟。 今年岩泉县的县学对外招生,已经有东夷人的孩子去上学了。 陆晨阳特地写信给徐正辉,为了方便他们上学,还特意修了一个学舍。 除此之外,陆晨阳也没特别做什么,也没有特别打招呼关照。 倒是徐正辉很担心,毕竟东夷人和汉人双方属于世仇,隔阂可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开的。 可是没想到,他们相处的倒还挺……嗯,融洽?应该说是平和。 倒也没有其乐融融,但至少做到了和平相处。 虽然东夷人的孩子有他们自己的圈子,也极少与汉人的孩子来往,但至少彼此双方都没有挑衅滋事的。 徐正辉暗暗称奇,难怪陆晨阳都没有太担心,他家大人果然是料事如神! 但是他也没想到双方居然能如此和谐相处,倒是李大军看得透彻。 “上学的机会,多难得。这要不是碰到陆大人,怎么可能去上学?当然很珍惜这样的机会。更何况,都和谈了,陆大人那么不容易做到这个程度,谁都不敢打破这个平衡。他们来的时候估计家里人都叮嘱过呢。” 徐正辉恍然大悟,觉得他说得有道理。 东夷人嘱咐了自家孩子,咱们不怕事,但也别惹事,我们是去学习的。 汉人也嘱咐自家孩子,这都是陆大人答应的和谈的条件,就算不喜欢,无视了就好,可不能让大人为难。 于是双方就这么和平相处起来,反正县学的夫子都一视同仁,公平对待,这就足够了。 这是东夷人感激陆晨阳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招喜。 招喜一直跟在陆晨阳的身边,但是该做的事一点都没少做。 她研究出来的不少针对东夷人减轻受瘴气影响的药方,最先给东夷人的老人尝试调养,效果非常不错。 这让东夷人看到了希望,慢慢的调理,至少让下一代的孩子的寿元可以长一些,这可是关系到后代子孙的事。 所以东夷人对陆晨阳非常感激,过去的仇恨固然重要,但未来的希望更重要。 虽然东夷人想不明白,虫子们那么好吃,为什么陆晨阳却不喜欢,好在他喜欢他们的桃花酿,所以这次送年礼的时候特意装了许多。 燕行道:“快过年了,惦记你,过来给你送酒。” 刚刚吃得满嘴都是油的陆晨阳面不改色地说道:“我也惦记着你们,你们不在,我吃肉都不香了,真的。” 燕行弯了弯唇角:“所以我来了。” 谭峰轻叹了一口气,他家姑娘还是一如既往的会甜言蜜语,就这一张嘴,就会说好听的。 既然来了,就一起坐下吃饭。 长京凑到了招喜身边:“师父!”他眼睛也亮晶晶的:“我一直惦记你呢。” 招喜不解地问道:“我有什么好惦记的?没有你这个蠢货在我身边,我气都少生了许多。” 长京备受打击,他一直觉得自己聪明伶俐来着。 “你怎么来了?这大过年的,你就把你娘一个人扔在家里?”招喜问道。 长京闷声说道:“是我娘把我扔下了,今年过年,她说要跟幼吾院的孩子们在一起。” 长京娘的身体在招喜的调理下已经好了许多,然后陆晨阳走后门,就让她去幼吾院做工,每月领银子。 她很怜惜幼吾院的孩子们,她本来想带长京一起去,但长京不喜欢和一群小屁孩待在一块,所以就跟燕行一来看陆晨阳了。 “哦,你娘不要你了啊。”招喜了然说道。 一句话,让坚强的小男子汉差点落下泪来。 招喜绝对是恶鬼! 第109章 南阳王反了 听书给大家倒了酒,陆晨阳率先敬了燕行一杯:“感谢世子爷让我在除夕夜喝到这么好喝的酒。” 燕行看着他明媚璀璨的笑容,弯了弯唇角,只觉得一路上的风雪兼程都是值得的了。 大家聚在一起吃饭,谭峰觉得桃花酿不够有劲儿,就又找来了两坛子烧刀子,大家都喝多了。 燕行看了陆晨阳一眼,两人瞬间会意,转身走了出去。 来到了后院的走廊上,外面温度很低,燕行给陆晨阳披上了自己的披风。 陆晨阳毫不客气地伸出手:“今年的惊喜呢?” 往年燕行都在除夕夜送给他一份惊喜。 燕行说道:“等我一下。” 他转身走了出去,陆晨阳还在想是什么,突然之间夜空上空,有烟花绽放。 璀璨绚烂的烟花在夜空中格外耀眼,点亮了整座城。 陆晨阳抬起头,绚烂的烟花照亮了他的脸,他满目惊喜。 有人走到他的身边,他知道那是燕行。 他轻声说道:“今天来的匆忙,只来得及给你看这个。” 陆晨阳弯了弯唇角:“我很喜欢。” 那一年的除夕夜,他们两个人在岭南刺史府里,并肩看过的烟花,一如年少时最绚烂的梦。 燕行匆匆而来,吃过一顿饭就离开了,甚至连住一晚都没有。 他本不该擅自离开,却还是日夜兼程赶来。 已经见过他,陪着他一起度过了子时,他的目的已达成,是时候该返程。 陆晨阳送他出城,看着两人骑马的背影越来越远,才终于转身回去。 长京留了下来,因为过年县学也放了假,他决定留在这里跟招喜学东西。 这个年过得很……热闹,或者说是兵荒马乱。 如陆晨阳所预料的一样,今年的流民更多了。 高铭让人摆出招兵的牌子,几个路口一年就能招到二三百人。 还有些拖家带口逃难的。 高铭看到这个情况都是一声叹息,岭南是出了名的穷苦,百姓们居然都跑来这逃难了,可见现在外面的日子过得艰难。 不过该留的还是要留,县衙里的人都很忙。 过完了年,天气很快就变得温暖起来。 又要开始春耕了,这是陆晨阳成为无名刺史以来的第一次春耕,陆晨阳非常重视。 药苗也采购回来,送往到了各地。 岭南在有序而忙碌着,然后……南阳王反了。 南阳王起兵谋反是因为朝廷里有人上书弹劾南阳王,方世豪的事在皇上的寿辰过后终究被暴露出来,‘恰好’陆晨阳的折子也在此时送了上去,证实了蜀地的暴乱。 原来在乾元帝开开心心过生日的时候,他治下的百姓都已经揭竿而起了,他还以为自己英明神武,天下太平呢。 乾元帝怒不可遏。 这事肯定要有个背锅的,南阳王就是现成的人选。 御史弹劾南阳王,增收赋税、苛待百姓,所以才让百姓活不下去愤而谋反。 不是乾元帝的错,都是南阳王的错,是南阳王逼得百姓不得不反的。 然后有人就喊出了那句,南阳王不配得皇上恩典,请皇上削除他的王位,以平民心。 很多大臣都认为,这奏折是乾元帝示意大臣上的。因为乾元帝其实早有削藩的心,只是因为还有个更棘手的镇国公,所以他没有轻举妄动。 如今镇国公府的兵权也已经收回来了,现在他想对南阳王下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满朝文武觉得自己悟了,就连跟乾元帝情投意合的兰贵妃都是这么想的。 但是乾元帝知道,那不是,这根本不是出自他的授意! 为什么他以前没能削藩?连当年大乾最兵强马壮之时,英明神武的太祖皇帝都没能收回蜀地,不得已封了个异姓王。 因为蜀地太远了,而且山路难行,他们的兵马到了倏地也很难适应当地的地形,南阳王凭借着天险就可以让高枕无忧。 现在朝廷什么情况他心里有数,连给他办寿宴户部都在一个劲儿的哭穷,哪有那个银子兴师动众的跑去倏地削藩?! 他吃饱了撑的,这么多皇帝都没动过南阳王这块硬骨头,他非得去撞个南墙? 偏偏他还不能说,不能告诉别人。 方世豪谋反,必须要有个人背锅,大臣们都找了替罪羔羊,他也不能说南阳王无罪。 方世豪是乾元帝在位期间,第一个举兵谋反的,此事意义重大。 乾元帝心里也是觉得这个锅得由南阳王背,若非他过于苛待百姓,百姓又怎会去谋反?倏地可是由南阳王自己治理的,如今出了问题,当然都是他的错! 乾元帝将自己摘的干干净净,对南阳王也是恼怒的很。 而此时,有人举报南阳王意图谋反。 那位大人上的奏折有理有据,百姓们为何会对南阳王不满?其一是增收赋税,其二是多次征兵。 你要钱还要兵,你是要干嘛!蜀地那又没有外地! 满朝文武都认为南阳王是心怀不轨,不过并没有太多人附议这位大人的弹劾。 但是京城里依旧议论纷纷,许多文坛的学子们也对此纷纷发表文章。大多都认为南阳王此举确实有违臣子的本分。 发表文章的都是年轻学子,真正的大儒并没有公开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这些知名的学子背后哪个没有老师?这些老
相关推荐:
红豆
桃源俏美妇
NTR场合_御宅屋
万古神尊
乡村透视仙医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虎王的花奴(H)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深宵(1V1 H)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