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这就是圣皇安养慈宁宫的原因。” “现在我们这些人的用处,就如那庙里的佛像一般。” “也只是看起来吓人,实则就是一尊泥塑金身罢了。” 徐允恭松了口气,您这话可真吓人啊,还好后面给找补回来了。 见儿子心有余悸的模样,徐达忍不住笑了起来: “看到你们新一代成长起来,我由衷的感到高兴。” “别宽慰我了,忙你的去吧。” “明日圣皇、娘娘、太上皇、陛下都要去,可容不得半点马虎。” 徐允恭自然也知道这一点,见自家父亲不像是有事的样子,就起身告退。 之后他马不停蹄的赶回军营,下达一系列命令,对沿途以及研究所进行全面安检。 明天大明的核心层全都要到场,不允许出现任何意外。 目送儿子离开,徐达脸上的笑容消失再次消失,并发出了长长的叹息声。 一切还要从征日之战说起。 有些老臣倚老卖老,皇帝不得不将圣皇给请了出来。 事后就有消息传出,打下日本要进行二次大分封,而且会将大部分勋贵老臣都封走。 当时徐达就知道,这是圣皇在为新皇扫平最后一点障碍。 但这也意味着,他们的时代要结束了。 即便早有思想准备,可当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他还是感觉空落落的。 “真的老了啊。” 这时不远处有人笑道:“你以为呢,你孙子都快当爹了,你能不老吗。” 正是徐达的侍妾孙氏。 徐达也没和她解释缘由,只是问道:“一大早就出门,这会儿才回来,你们又跑哪看热闹去了?” 孙氏在他一旁坐下,兴致勃勃的道:“去书院那边了,他们又造了一辆蒸汽马车,今天试车呢。” “去的人可多了,我和景恪他娘差点没挤进去。” 徐达饶有兴趣的道:“蒸汽马车?和火车有什么不一样吗?” 孙氏嘴上不停:“那区别可大了,火车要在铁轨上才能走,蒸汽马车不用铁轨就能走。” “它有六个大轮子,前面两个可以转向……” “就是速度有太慢,也没有火车驮的东西多,但是胜在灵活。” 说到这里她眼睛一亮,道:“对了,最后他们还用蒸汽马车拉耕犁,比十头牛的力气都大。” “一个小时,只用了一个小时就耕了十亩地。” “要是咱们家能买上几辆,就不用发愁地种不过来了。” 徐达也不禁有些惊讶,半个时辰耕十亩地?这速度可太快了。 要知道现在一头壮年耕牛,一天也就耕两三亩地。 倒不是不能耕更多,但那样做就是压榨牛力,容易把牛累病累死。 如果这蒸汽马车能普及,那可太不得了了啊。 而且这蒸汽马车要是真的能不依靠铁轨,能在大部分路面上行驶,那战略意义就太大了。 不行,必须得好好问问这到底是什么东西,有没有实用性。 ----------------- 第二天天还未亮,陈景恪就从床上爬起来。 今天可是有重要活动,他不能缺席。 福清也跟着穿好衣服,这么热闹的事情,她岂能不去看看。 只是这天儿实在太冷了,刚打开门他俩就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本来陈景恪还有些困意,被冷风一吹顿时就清醒了。 招呼仆从套好马车,夫妻俩摸黑来到了承天广场。 此时广场上已经停了几十辆马车,一大群人正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闲聊。 这种场合,福清自然不会下车,陈景恪自己下来与大家打招呼。 事实上根本就不用他开口,已经有一大群人主动和他打招呼。 他只需要还礼应酬几句就可以了。 等和周围人都打了一圈招呼,他都累的有些口干舌燥了。 瞅准徐达、傅友德、蓝玉等人的位置,就溜达了过来。 徐达打趣道:“很少见到你起这么早啊。” 陈景恪将手揣进袖子里,说道:“嗨,这不是没辙吗,圣皇有命谁敢不从啊。” 蓝玉笑道:“这话传到上位耳朵里,你少不了一通训斥。” 陈景恪满不在乎的道:“习惯了,爱咋咋滴吧。” “刚才远远就看到你们手足舞蹈的,在聊什么呢。” 徐达说道:“昨日书院又有了新发明,这事儿你应该知道吧?” 陈景恪想了一下,说道:“蒸汽车?” “我一猜就知道是你的点子。”徐达颔首道: “你婶子和你娘昨天跑去看了一天,回家就拉着我说了半天。”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这您可抬举我了,蒸汽车和我的关系还真不大。” “是书院的学生自己想的点子,我只是给了他们一些支持和建议。” “说起来这事儿增寿也有参与,只是后来他去了武器研究所,这边的事情就搁下了。” 徐达一脸喜色,没想到自家儿子竟然也有参与,嘴上却说道: “不过是跟着你瞎混罢了。” 其他人哪能看不出他的真实想法,纷纷祝贺,把他乐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他们这么热闹,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得知谈论的是蒸汽马车,不少人也都参与了进来。 有些不知道怎么回事儿的,经过旁人的提醒得知了蒸汽马车的事情,也是两眼冒光。 只要不傻,都知道这玩意儿的意义有多大。 这时傅友德插话说道:“陈侯,那个蒸汽车真的有那么方便好用吗?” 众人都一起向陈景恪看来,眼睛里充满了期盼。 刚才他们可是讨论了许多关于蒸汽车的应用。 可以耕地、可以搞运输、可以更便捷的运输士兵。 给这玩意儿装上铁皮铁矛,那就是钢铁战车。 可以说,这东西对世界的改变,会比火车还要大。 他们都是准诸侯王,在自己的封国修铁轨一时半会儿是有点困难的。 相比起来蒸汽车就很实用了,性价比也高。 但一切的前提是,蒸汽车真的实用。 在这方面,陈景恪就是当之无愧的权威,他说是那就是。 只要陈景恪肯定这玩意儿有搞头,他们马上就会投入人力物力去研究。 陈景恪哪能不知道他们的想法,对此他也是乐见其成的。 把权贵和富豪的精力往高科技方面引导,省的他们天天琢磨着怎么和老百姓争抢土地。 这一直都是他的目的之一。 只是以前缺乏拳头产品,效果并不是太理想。 现在终于有了一种能让所有人产生兴趣的产品,自然要利用好。 不过自己不能表现的太急切,否则他们还以为自己求他们呢。 得让他们求着我才行。 于是,他就推脱道:“这东西我也不是很清楚,回头我详细了解一下,在说于诸位听。” 冯胜跳出来说道:“陈侯,我老冯这辈子没求过人,这次你可得给我说句实话,这东西到底怎么样?” 大家都知道,他只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 而陈景恪掌握着生子秘法。 这辈子冯胜最尊敬的就是陈景恪,至于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 可是他从始至终,都未开过这个口。 就是因为那个逆天改命会遭天谴的说法,他实在张不开嘴。 后来马娘娘做主,将他兄长冯国用的一个孙子过继给他当孙子,继承他的宗祧。 即便如此,他依然对陈景恪恭恭敬敬。 要知道,冯胜可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在朱雄英面前都敢摆老资格。 因为这一层关系,陈景恪对冯胜也额外多了一份尊重。 见他站了出来,也不好驳了这个面子。 于是故作为难了一番,才顺水推舟的点头: “蒸汽车的未来是无限的,只是现在还是初创……” 众人大喜,纷纷表示: “实用就好,实用就好……” “我家孙子也想去书院读书,你看……” “书院还缺经费吗,我捐助一千贯……” 陈景恪拒绝了所有的捐助,至于想让子孙去读书,那还不简单吗。 我们都是自己人,随时可以拍子弟入学。 但要说好了,去了书院就要遵守书院的规矩。 大家纷纷表示:“你就当时自己的儿子,不听话了狠狠的打。” “就是,不打不成器,不听话你就使劲儿收拾。” “打完了告诉我们,回家我们继续打。” 陈景恪心下莞尔,表示大家都是自己人,一定会把你们的子弟教好的云云。 就在众人聊的热闹的时候,忽然有内侍高呼,圣皇、娘娘、太上皇、皇上、皇后驾到。 众人连忙站好队迎接。 不一会儿,承天门打开,四辆御辇缓缓使出。 见过礼之后,老朱一挥手,出发。 徐达、傅友德等人,上了老朱的御辇。 詹徽等人则上了朱标的御辇。 陈景恪自然上了朱雄英的御辇。 第四辆御辇就是马娘娘和徐妙锦的,福清也偷偷的溜了上来。 一上来就见到三个还在呼呼大睡的孩子,正是团团圆圆和朱文基。 几天没见自家孩子,她可是想念的很,又是亲又是拍的。 看的马娘娘好笑不已:“真想孩子了就接回家带几天。” 福清却连忙摇头道:“算了算了,不见的时候想的厉害,真给我带没一会儿就气的火冒三丈。” “还是让他们跟着您吧。” 马娘娘无语的摇摇头,说道:“你这样,孩子将来都和你生分了。” “况且,你不想孩子,他们爷爷祖母也想孙子孙女啊。” “以后每隔三天你就将他们接回家住两天,你不想带就给他们祖父母带。” 福清惭愧的道:“还是您考虑的周到,以后我会按时接他们回家的。” 这时徐妙锦含笑道:“把文基也一起接出去吧,仨孩子亲的很,不在一块觉都睡不好。” “这……”福清迟疑不已。 这可是太子,万一有个闪失,谁能担得起这个责任。 马娘娘也开口说道:“妙锦这个主意好,孩子既不用分开,文基也能见见外面的世界。” “安全问题你不用担心,我会让雄英安排锦衣卫保护他们的。” 她一开口,福清自然不能拒绝了,就改口笑道: “那感情好,太子以后也算我家的半个孩子了。” 徐妙锦马上接话道:“一个女婿半个儿,他本来就是你家半个孩子。” 马娘娘则笑道:“小孩子家家的叫什么太子,直接喊他名字就好。” “景恪都是喊他文基的,有时候生气了连名带姓的喊。” 徐妙锦似乎想起了什么好玩的事情,忍不住笑道: “上次他和团团两个人淘气玩水,把老师气的屁股都给他们打肿了。” 打开了话匣子,三人就开始闲聊起来。 话题多围绕家长里短,偶尔才会谈论几句政务。 另外三辆御辇上则不同,谈论的都是军国大事。 区别是,老朱和大家谈的是封国的事情,向大家传授一些为君的心得。 朱标则是谈的政务,让大家多配合皇帝的工作云云。 朱雄英这一车,谈论的都是当下和未来。 ----------------- 武器研究所在城外的山里,众人乘车一直到上午十点多才到。 远远的就听到轰鸣声。 第548章 民爵 这是洛阳城外的一处山谷,位置并不算隐秘,但地势险要把守非常严密。 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明暗哨里三层外三层,每隔一段距离还有一座水泥碉堡。 安保人员也分为内外两部分。 内保未经允许不得踏出山谷半步,外保未经允许也不得踏入山谷半步。 甚至内外保无故不得交谈,更严厉禁止私下接触。 如果非要接触,必须有五个人以上在场,而且还必须记录在案。 在这种安保力度下,别说是人,就算是鸟想飞进去,都得把命留下。 朱元璋率领的车队,在入口处也接受了一次检查,确定每一名进入的人员。 还要求他们将所有铁器、打火石一类的东西,全部拿出来。 就连他们乘坐的马车,都被要求停在外面,转乘研究所专门准备的车辆。 很多权贵都不以为然,认为是研究所的人故意作秀。 朱元璋却很主动的要求大家配合:“检查的严一点好,火器是大杀器,不能有一点马虎。” 他都发话了,其他人也只能下车接受检查。 一番折腾之后,众人总算是得以进入山谷。 山谷内部经过数轮改造,已然是一个小型的城镇了。 主要分为三大块,生活区、工作区和试验场。 生活区居住的是内保、研究员、工匠以及他们的家人,共有三千一百人。 工作区又被分为火器制造与火药制造两大部分,而且两大部分相隔非常远。 朱元璋没有去生活区,直接带着大家去了工作区。 先去了火药制造厂,在这里见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老朱有些惊讶的道:“增寿,你怎么在这里?” 陈景恪笑道:“增寿可是我们这里的首席技术师,很多难题都是他带人攻克的。” 徐增寿穿着白大褂,恭敬的道:“都是院长教的好。” 老朱大笑道:“哈哈,好好好啊,咱大明后继有人。” 马娘娘也笑道:“这孩子大小就稳重聪明,我以为长大了会出将入相,哪知道竟然成了研究员。” “研究员好啊,为大明制造更加强大的火器,与上阵杀敌是一样的。” 陈景恪插话道:“他们都是幕后英雄。” 马娘娘说道:“这个词用的好,你们都是大明的幕后英雄。” 其他人纷纷称赞,魏国公有个好儿子云云。 把徐达高兴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徐增寿则撇了撇嘴,心里不停的腹诽,好好的来检查什么,净耽误我们搞研究。 简单的叙了一下旧,老朱就开始询问火药生产情况。 徐增寿说道:“我们这里主要生产的是无烟火药,也可以叫炸药,威力是传统黑火药的三倍以上。” 老朱好奇的问道:“什么叫无烟火药?” “就是……”徐增寿想了想说道:“我拿一点给你们看一下就知道了。” 于是他转身进入身后的实验室,老朱等人下意识的就想跟上去,哪知道却被拦住了。 这让老朱有些不高兴,检查严格就算了,竟然不让咱去参观? 这大明是谁的天下? 陈景恪连忙解释道:“炸药非常敏感,一点点火花都有可能产生爆炸。” “人的身上就产生静电……” 见众人一脸茫然,他顿了一下说道: “就是早上穿毛衣的时候,噼里啪啦打手那种……那就是静电。”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这玩意儿叫静电,涨姿势了。 陈景恪继续说道:“静电也容易引起炸药爆炸,他们身上穿的衣服都是特制的,不会产生静电。” “我们的衣服就不行了……要进去,得换衣服才行。” 马娘娘说道:“换什么衣服,大冬天的还不够折腾的,就在外面等着吧。” 老朱释然的道:“原来如此,是咱错怪他们了,是得小心点。” 朱标也说道:“火药已经很危险了,炸药只会更加危险。” “这些人制作炸药,相当于每天徘徊在阎王殿门口,劳苦功高啊。” 朱雄英立即说道:“所有在这里工作的人员,从大匠到普通工人都有官身的。” “很多科研上立过功的人,我正在考虑要不要为他们赐勋爵身份。” 此言一出,周围人皆大惊: “此事万万不可。” “陛下三思啊。” “如此恐勋爵泛滥,非国家之福。” 老朱面容也非常严肃,说道:“勋爵非军功不可封,此乃国朝铁律,不可更改。” 陈景恪趁机说道:“我也是这么劝陛下的,所以他又想了个办法。” “设立一套民爵制度,赐给在科研领域有杰出贡献的研究人员。” “民爵在待遇方面,比军爵要低一些,且不能世袭……” 这其实是早就商量好的,只是之前朝廷变革千头万绪,一时间就没顾上这一茬。 况且民爵事关重大,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契机,恐怕大家很难接受。 现在这个机会就来了。 果不其然,一听他们要搞民爵,大家依然反对。 老朱明显也是不情愿的,但也不想当众驳了两人的面子,就说道: “事关重大,咱们回头再讨论,先观看火器再说。” 朱雄英还想说什么,被陈景恪使了个眼色给拦住了。 就在这时,徐增寿从生产车间走了出来。 众人向他手中看去,发现只有一片灰色的破布。 不禁有些好奇,炸药呢? 毕竟火药就是黑糊糊的一大坨,他们下意识的以为炸药也是一样。 徐达还以为他出了纰漏,连忙说道: “炸药呢,是不是落下了?” 徐增寿晃了晃手里的破棉布:“喏,这就是。” 众人:??? 马娘娘疑惑的道:“这就是炸药?我怎么看着,像是我纳鞋底儿的布料啊。” 徐妙锦和福清也点头表示赞同,这布抹桌子都嫌脏好吧。 陈景恪解释道:“炸药与黑火药不同,是另一种更加复杂的东西……” “嗯,等会儿点了火你们就知道了。” 老朱点了点头,伸手就要去拿。 徐增寿连忙退开:“别别别,看看就行了千万别碰,出了闪失谁都负不起责任。” 徐达脸一拉,呵斥道:“放肆,怎么和上位说话的?” 徐增寿再次撇嘴,伺候这群人真麻烦。 老朱摆摆手,说道:“没事儿没事儿,孩子这也是为了咱的安全着想。” 然后又对徐增寿说道:“行,咱不摸了,你点
相关推荐:
绝对占有(H)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吃檸 (1v1)
屌丝的四次艳遇
醉情计(第二、三卷)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