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开启大航海,最初的时候一支船队能有三五条船,百十个人就算大规模了。 哥伦布发现美洲那一次,也才三条船一百来个船员。 现在大明朝廷一出手就是三十条船,而且两艘还是那种超过二十丈的大船。 船员超过三千人。 这规模堪称庞大了。 说大明是这个时代唯一的超级强国,还真不是吹的。 关于新大陆的消息,不出意外的引起了广泛讨论。 大家并不惊讶海外有新大陆,开海之后随着海图的普及,越来越多人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大。 现在又多出一块大陆,是很正常的事情。 也没有人怀疑宋朝商人的记录是真是假,完全没有那个必要。 是真是假上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况且,皇帝也没必要用这事儿来欺骗大家不是。 大家讨论的中心是,那块大陆离大明有多远,会不会有危险。 然后就是,大明要如何来应对新大陆的出现。 因为分封还没有公布,大家都没有往那方面考虑。 部分勋贵虽然知道分封的承诺,不过也同样没有往那方面想。 大家讨论更多的,还是正常与大陆上的势力交往,然后通商之类的。 当然,这都是正常人的想法,还有不正常的人,想的则不一样。 陈永和家里世代靠摆渡打渔为生,大明开海后他纠集了一群同乡,先给豪商当船工。 后来自己买了船,挂靠在商队后面出海。 几年时间就成了小有实力的海商。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麻六甲海盗》的骨灰粉。 疯狂沉迷那种,天天模仿船长的说话风格,喜欢海豚和虎鲸(妈祖的宠物和带刀护卫)。 整日幻想着冒险。 尤其是朝廷重赏发现新岛屿的人,更是让他想换个赛道。 发现新岛屿,最低保障是能获得朝廷的封赏。 如果岛屿上有土著,搞不好还能另外发一笔财。 比如,有些岛屿有露天金银矿。 虽然土著们不知道这玩意儿的价值,但往往会弄一些回去当装饰品。 一代代人积累下来,储量还是非常可观的。 发现岛屿的人,可以用棉布、陶器、瓷器等物品,轻易将这些金银换走。 只不过发现岛屿本就是运气,岛屿上有金银更是运气中的运气。 再加上探险的危险太大,他一直都未能下定决心。 这次听说疑似发现新大陆,朝廷都派遣了一支庞大的舰队前去探查。 他再也忍不住了,立即叫来小伙伴宣布自己的决定。 并且信誓旦旦的说:“西洋有大陆,现在东南海域也发现大陆。” “唯有东北海域,因为太过荒凉寒冷未有人踏足过。” “我怀疑那里也有大陆……至少会有一座很大的岛屿。” “所以我决定,去东北海进行探索……” 然而大多数人都只想老老实实过日子,只有七八个人愿意随他一起冒险。 他也没有失望,有七八个人就已经不错了。 而且他也并未将全部希望放在小伙伴身上,真正的依仗是在淡马锡结识的一帮海混子。 海混子说白了,就是居无定所,也没有自己的船,在海上飘泊讨生活的人。 他们之中最不缺的就是亡命徒。 因为身份的原因,他们大多也都很喜欢《海盗》的故事。 陈永和来到淡马锡,找到这群人说明了自己的打算。 并且许诺,所有收获大家平分。 这也是《海盗》里的规矩,所有收获都要平分。 当然,提供船只的那个人有权利多分一份儿。 陈永和虽然有船,但因为喜欢《海盗》,经常和海混子搅浑在一起。 在这个圈子里还是有一定名气的。 所以,当他提出自己的想法之后,立即得到了一部分海混子的响应。 很轻易就招募到了一百二十多亡命徒。 他们的动作,自然逃不过锦衣卫的眼睛,很快淡马锡总督傅安就知道了这件事情。 他并没有嘲笑反对,而是主动找到陈永和,表示愿意资助他的行动。 “我可以为你们提供三艘船,以及各种物资。” “还能为你们出具一份文书,可以沿途获得水师的帮助。” 陈永和自然很乐意,三艘船以及相应的物资,那可是天价。 若是让他自己出,还真有点伤筋动骨。 现在有人愿意资助,简直太好了。 而且,有官方支持的探险,和没有官方支持的探险,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但他也深知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 很谨慎的问道:“不知总督想要我做什么?” 傅安笑道:“不需要你付出任何东西,如果你此行有所发现。” “就将我资助你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世人即可。” 陈永和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要政绩。 如此他就放下心来,说道:“傅总督放心,我陈永和在海上混,靠的就是义气二字。” “绝不会做那忘恩负义之事。” 傅安满意的说道:“如此便好,我先预祝陈船长凯旋。” 有了傅安这个淡马锡总督的支持,陈永和的冒险团很快成型。 这支不大的船队沿着楚国和琉球,进入日本海域,然后在朝鲜王国补充了物资。 最后一头扎入东北海域消失不见。 此时还没有人意识到,他们将会带给大明怎样的惊喜。 第371章 大战将起 巴士林岛,也就是前世的中亚国家巴林。 从黑衣大食到倭马亚王朝,再到阿拔斯王朝时期,这里一直都是阿拉伯帝国的重要港口。 阿拔斯王朝为蒙古帝国旭烈兀西征所灭,巴士林岛就成了三不管地带,兜兜转转换了好几任统治者。 但那些统治者政权并不稳固,也就不怎么在意这座小岛。 直到秦王朱樉的出现。 朱樉的封地在极乐岛(索科特拉岛),那里气候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更无法承载大量人口。 不过秦国的真正目标并非这里,而是安西(伊朗)高原。 只是现在那里被黑羊国和穆札法尔国分别占据,朱樉作为后来者,自然不能过早暴露目标。 于是他就将目光放在了巴士林岛。 先在安西(波斯)湾获得一处落脚地,才能更好的经营这里。 巴士林岛就是一个不错的目标。 先是派遣杏红和岑信通来这里了解情况,然后在阿扎萨的搭桥牵线下,认识了各个部族的首领长老。 这些部族的首领长老,对于大明来的人,自然是非常的欢迎。 毕竟大明击败了强大的蒙元帝国,肯定更加的强大。 而且来自大明的商品畅销世界,足见有多么的富裕。 一个富裕又强大的国度,他的子民走到哪里都能获得尊重。 在与大家熟悉之后,杏红终于图穷匕见。 想要获得巴士林岛的所有权,用来停靠商船建立补给点。 事实上,对于这座岛屿,那些部族的人根本就不重视。 然而当有人想要出钱买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冒出来,宣示对它的主权。 并强调这里对我们多么重要,绝对不能……得加钱。 最关键的是,他们想要获得一部分大明商品的分销权。 朱樉听到杏红的传信,不屑的道:“贪财短视之辈,他们祖上的脸都被他们丢光了。” 李芳在一旁提醒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况且此地是他们的主场,我们还需小心为上。” “哼。”朱樉很不喜欢这种说教式的劝谏,却也知道对方说的在理。 关键是,李芳只是暂时跟在他身边,将来是要去李家自己的封国的。 对方说话敢于如此耿直的底气也正在于此。 双方既然是合作关系,他也就没什么好生气的。 就算不喜欢听,有些话也必须听着。 所以,他也只是冷哼一声表达不喜,并没有多计较什么。 李芳虽然说话耿直了点,但并不想真的得罪朱樉。 见对方表达不满,也立即就放低了姿态,说道: “对方已经有了出售巴士林的意向,不知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做?” 朱樉收起情绪,说道:“你代表我去一趟巴士林。” “告诉那些大食人,如果他们肯降低一些价格,我可以与他们结成同盟,帮他们抵御外敌。” “最好能拉着他们组建一个联盟……” 李芳先是不解,皱眉思索片刻才明白他的打算,不禁露出敬佩之意: “大王英明,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秦国毕竟是外来者,占据巴士林岛后,必然会遭到本地大国的觊觎。 比如白羊国和黑羊国,甚至一直敌视大明的帖木儿汗国,都会使一些小动作。 甚至直接出兵攻打他们。 那些大食人虽然一盘散沙,但作为地头蛇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 他们关系网在这里,还可以帮忙收集情报。 总之,这个同盟要是能建成,就意味着他们打开了突破口,开始融入当地社会了。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朱樉组建这个同盟,有着更深远的计划。 比如,利用这些大食人扰乱当地,为后续拿下黑羊国等大国创造条件。 进而还能帮助阿扎萨复国。 同时,扶持这帮白袍子王爷,也能在将来牵制复国后的波斯。 他可不会天真的以为,波斯会永远效忠大明。 更不会认为,波斯会老老实实的遵守协议,不搞领土扩张。 所以,必须未雨绸缪,给他们拴上缰绳。 阿扎萨既然准备以宗教立国,还是那种比较小众的宗教。 那么就再扶持一帮子大众宗教的信徒,让他们搞对立。 小亚细亚的白袍子王爷们,大多都信奉逊派,是最适合担任这个任务的了。 这才是朱樉的全盘计划,在陈景恪的计划上,略作调整制定的。 不过这个计划,就没必要对李芳这个注定要离开的盟友讲了。 在拿到朱樉的授权后,李芳就前往巴士林岛,会见了各个势力的首领。 本来他以为,讨价还价、结盟什么的会很麻烦。 谁知道,对方一听说他们愿意提供军事保护,顿时就兴奋起来。 连忙表示,只要大明(秦国)愿意为他们提供军事保护,他们可以降低出售巴士林的价格。 甚至他们还能将外交权一并交给大明(秦国)。 把李芳震惊的一度失语。 什么情况?如此轻易……不,甚至可以说是迫不及待的,就将军事权和外交权交给别人了? 这些大食人就没有一点国家族群概念吗? 以至于他以为对方在给自己下套。 经过阿扎萨的解释,他才知道事情的真相。 这些人除了信仰之外,确实没有国家和族群的概念。 对于那些白袍子王爷来说,什么都没有他们对部落的统治重要。 有人为他们提供武力保护,反而能节省维持军队的开销。 何乐而不为呢? 这种认知和想法,让李芳大受震撼,几以为在听故事。 然而看着热切的部落首领们,他不得不相信了此事。 事实上他不知道的是,前世这些白袍子王爷也是一个德性。 只不过那时候,他们将外交和军事权,交给了英法美等列强。 这一世大明抢了先而已。 不过这些部落首领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我们知道大明强,可你们的秦王手里有多少兵马,有没有能力保护我们,总得展示一下吧? 于是秦国的舰队就出现在了安西湾。 百艘战舰遮蔽了大片的海面,一眼望不到边。 为了展示火力,他们还在海上放了很多靶船。 二十余艘炮舰在七八里外开炮,将靶船全部击沉。 震天的炮声,以及那无与伦比的攻击力,彻底征服了白袍子王爷们。 他们很是痛快的在同盟书上签下了名字,并到处宣扬这份协议。 其目的是告诉所有人,他们有人保护了,不安好心的人离远点。 而秦国也顺势对安西列国发出照会,小亚细亚联盟从此就是我们的保护国了。 希望诸位能和平相处,不要闹的不愉快。 这份声明在当地引起的反响有多大,可想而知。 大明,那可是传说中最强大富裕的国度,竟然将手伸到了这里? 然后各国的反应也并不一致。 穆札法尔朝虽然是蒙古人建立的国家,但被帖木儿帝国针对濒临灭亡。 已经无暇顾虑这些了。 黑羊国的首领卡拉·优素福则忧心不已。 他才刚刚带领自己的部族独立不久,时刻面临帖木儿帝国的威胁。 所以,并不想再多一个敌人。 可他的国家信仰的是什派,和逊派是死仇。 秦国支持的小亚细亚白袍子王爷,基本都是逊派。 会不会因为信仰的不同,对他们动手? 就在他担心不已的时候,阿扎萨出现了。 表示秦国并不信奉伊教,无意介入宗教战争,不会对黑羊国动手。 关键是,大明和帖木儿帝国有仇,而且是不死不休的那种。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双方不但不会成为敌人,还有合作的可能。 优素福并没有全信他的话,而是私下派人去打听了一下。 结果发现阿扎萨的话全部属实。 大明信仰的是佛教、道教和妈祖教,且信仰相当的自由,基本没有宗教迫害。 而且和帖木儿帝国是真的有仇,帖木儿更是几次扬言要东征大明。 如此,优素福终于放下心来,并有了和秦国结盟的心思。 当然,目前也只是有这方面的想法,并没有付诸行动。 毕竟秦国初来乍到,谁也不知道他们的真正打算,更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立足。 所以结盟什么的不着急。 不过商业关系还是可以建立的,大明的商品是真的香。 至于奥斯曼帝国……他们的手脚还没有伸到这里。 此时他们和欧洲人打的狗脑子都出来了,也无暇过问这里的事情。 要说反应最大最强烈的,反倒是白羊国。 一个黑羊国一个白羊国,只看名字就知道这俩不对付。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这俩国家是死仇,不死不休的那种。 黑羊国信奉的是什派,白羊国信奉的是逊派。 黑羊国和帖木儿帝国是半敌对,白羊国是帖木儿帝国的藩属。 虽然白羊国和小亚细亚的白袍子王爷们一样,都信仰逊派。 可双方也是有仇的。 仇来自于领土要求——白羊国想扩张。 事实上,前世白羊国确实在十几年后,一度占领了部分小亚细亚的领土,巴士林也短暂的被他们统治过。 现在秦国突然冒出来,夺取了巴士林的所有权,并宣布了对白袍子王爷们的保护权。 在白羊国看来,就是在抢他们嘴里的肥肉。 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过人的名树的影,大明这个名字,还是有亿点威慑力的。 白羊国王卡拉·奥斯曼向自己的宗主国,帖木儿帝国通报了此事。 此时帖木儿刚刚征讨钦察汗国回来。 虽然此战他大获全胜,可持续了五年的战争,也让帝国兵疲马困民竭。 正常来说,至少得歇息两三年才能再次发动大战。 然而,雄心勃勃的帖木儿,得知大明的手竟然伸到了这里,顿时就无法忍受了。 别的势力怎么跳他都无所谓,唯有大明的势力他不能忍。 于是不顾部下的劝说,执意亲征小亚细亚。 准备用铁与血告诉世人,谁才是这里的王。 不过他也知道,跟随他征讨钦察汗国的主力不能再出征了。 否则不用打,疲惫不堪的部下就先造反了。 于是就将别处的守军抽调了一部分回来,勉强凑了五万大军。 比如正在攻打穆札法尔国的军队,就全部被抽走。 这给了岌岌可危的穆札法尔国喘息的机会。 穆札法尔国的国主沙·曼苏尔大喜,然后毫不犹豫的,就将自己打探到的消息告诉了朱樉。 他自然没安什么好心。 秦国和帖木儿帝国打的越惨烈越好,最好能一直焦灼下去,让帖木儿无力他顾。 黑羊国也全国戒备,生怕被帖木儿搂草打兔子给一起弄了。 而且优素福也抱着相似的心态,准备坐山观虎斗。 所以,也一直在给朱樉通传情报。 小亚细亚的白袍子王爷们也慌了,帖木儿的威名在这一块,能止小儿夜啼。 他们不禁有些后悔,自己为啥要和秦国结盟? 但后悔也已经晚了,只能祈求秦国能获胜。 朱樉趁机提出了很多条件,比如帮秦国打探各种情报,比如为秦国采购战马。 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的白袍子们,自然是满口答应。 于是各种情报源源不断的传来。 帖木儿才刚刚出发,朱樉就已经将他的底裤是什么颜色都摸清楚了。 当然,朱樉可没有将情报任务,都交给这些人。 杏红和岑信通两人,也借此机会将自己的情报网撒了出去。 获得了更多更详细的信息。 比如帖木儿帝国的敌人具体都有谁,比如钦察汗国那个被帖木儿废掉的大汗脱脱迷失复辟等等。 这些情报有的现在能用到;有些眼下用不到,却能为以后的长远计划提供支持。 除了这些情报,朱樉最关心的就是战马问题了。 在安西和小亚细亚,骑兵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只可惜,这里离大明太远,不方便运送战马。 而他一个外来户,想大批量采购战马也不现实。 所以,他才会趁此机会,要挟白袍子王爷们为他采购战马。 在死亡威胁面前,白袍子王爷们也爆发了巨大的力量。 只用了短短半个月的时间,竟然凑了四千多匹战马。 当然,这其中黑羊国、穆札法尔国暗中出了不少力。 朱
相关推荐:
误打误撞(校园1v1H)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醉情计(第二、三卷)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凄子开发日志
烈驹[重生]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镇痛
致重峦(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