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侯爷的掌心娇是朵黑心莲 > 第272章

第272章

却决定,以后要好好保护一下滚滚。 要是真给它搞灭绝了,那就太罪过了。 所以……所谓的动保大多都是保护自己喜欢的,不喜欢的爱谁谁。 新年庆典在一片欢乐祥和中结束,之后就是自由时间,大家各自走亲串友。 陈景恪一如既往,就那几家关系好的走一走。 其余登门送礼的,一律交给福清出面打发,她也乐此不疲。 他自己则去了书院,陪留守的师生一起过年。 朱雄英也抽空过来亮了个相,将留守师生激动的热泪盈眶。 陈景恪自然知道他过来的目的,倒也没说什么。 等师生们离开,只剩下两人的时候,朱雄英问道: “书院也建起两年了,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成效啊。” 陈景恪笑道:“培养个学生少说也得十年八年,这事儿还真着急不来。” 朱雄英有些不甘心的道:“就没出几个天才,一年顶别人三五年的?” 陈景恪无语的道:“天才也需要将基础打好才行。” 朱雄英说道:“五叔学习你的医术,不是很快就见成绩了吗?” “怎么培养几个理科人才就这么难?” 陈景恪严肃的道:“你真的以为周王学的很好吗?” 朱雄英疑惑的道:“不好吗?”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不好,我教他的都是最终的结果。” “如何发现的这个结果,又为何要用这种方法治疗,他都没学。” 医学也只是理科的分支,没有系统学过理科知识,是朱橚最大的短板。 不过即便如此,也依然能让他成为医神、医圣一类的人物了。 朱雄英问道:“有区别吗?” 陈景恪说道:“有,你知道十成十得一百,可是为何十成十得一百?” “书院教的就是为什么,只有学会了这些将基础打牢,才能学习高深的理科知识。” 朱雄英有些头大的道:“好吧好吧,我还想看看你说的那种蒸汽机呢,看来还有的等。” 陈景恪说道:“就算造出来也没用,大明的钢铁产量还支撑不起铁路,弄出来也是摆设。” “更何况,生产蒸汽机和铁轨,都需要更加优质的钢材。” “就现在的钢铁质量,还远远不够。” 倒也不是不能造,只是使用寿命会低的可怜,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等理科基础打好,研究出更优质的钢铁再说吧。” 见朱雄英失望的样子,他想了想,就说道: “不过……虽然蒸汽机不现实,但一些小玩意儿还是可以弄一下的。” 朱雄英眼睛一亮,追问道:“什么小玩意儿?” 在不同的人嘴里,小玩意儿代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比如,在陈景恪眼里玻璃也是小玩意儿。 他自然很好奇,陈景恪说的这个小玩意儿是什么东西。 陈景恪也没卖关子,说道:“一个计时的小玩意儿,比日晷和漏壶更加方便,随时都能知道时间。” 随时都能掌握时间? 朱雄英高兴的道:“好好好,你快点把这小玩意儿给弄出来。” 陈景恪笑道:“过完年吧,等人都到齐了,让大家亲手制作。” 他说的是钟表,这玩意儿就是发条、擒纵器和摇摆为核心组成的。 当然,他也只知道这些多了,具体如何把这些东西组合成钟表,就只能靠大家摸索研究了。 之所以把这玩意儿弄出来,倒也不全是为了满足朱雄英的好奇心。 洛下书院开办两年,除了算学方面,就在没有别的成绩了。 那些奔着理科学问来的人,难免会失望,甚至认为陈景恪敝帚自珍。 这时候拿出钟表,可以打消大家的疑虑。 另一方面,书院需要钱才能发展。 光靠学生那点束脩,连老师都养不活,更遑论干别的了。 钟表弄出来,作为书院的产业,短期内就不用发愁资金问题了。 还有个原因,书院和他是绑定了,书院的名声就是他的名声。 钟表一出,他陈伴读的名气将会重新回到巅峰。 大同世界的初版就快要完成,到时候推广会更加方便。 至于现在的材料能不能弄出钟表,完全不用担心。 这玩意儿普通材料就可以做。 前世明朝中后期钟表传入我国南方,仿造作坊多的数不过来。 大明仿制的钟表,质量上一度超过舶来品。 只可惜,当时的工匠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虽然仿制出来了,却没有办法升级。 等西方那边造出更好的产品,大明生产的钟表就滞销了。 然后到了满清时期,连仿制钟表都做不到了。 陈景恪也没打算弄的多复杂,就最简单的摆钟就可以了。 以现在的材料,绰绰有余。 时间很快就到了初五,年假即将结束,官吏纷纷归家准备上差。 陈景恪虽然不需要去上班,却也返回了家中。 屁股还没坐热,就听管家汇报,许柴佬和岑信通求见。 陈景恪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俩人终于回来了。 他没有直接见两人,而是让他们足足在外面等了半个时辰,才让人把他们叫进来。 许柴佬和岑信通自然知道是为什么,这事儿换成谁都会生气。 而且,按照官场规矩,谁举荐的人出了问题,谁是要担责的。 也就陈景恪身份特殊,才没有被牵连。 让他们在外面站半个时辰算啥,没晾个三两天都算大度的了。 在大堂见到陈景恪,两人之下大礼下拜: “下官愧对伴读信任,还请责罚。” 他们本以为会迎来怒骂呵斥,谁知陈景恪只是叹道: “起来吧,此事我也有责任。明知你二人关系莫逆,还将你们放在一起。” 这话说的两人更加愧疚,久久不愿起身。 陈景恪再次说道:“起来吧,说说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两人这才起身,由许柴佬将事情的经过讲述了一遍,岑信通在一旁进行补充。 第359章 各人的命运 两人事无巨细,花了很长时间才讲完。 让陈景恪对淡马锡的事情,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 一个天真,认为等一切步入正轨,那些人就能安生做生意。 一个无脑袒护,明知道出问题还帮着遮掩。 最终事情不可收拾。 他倒是没有责备两人,而是对许柴佬说道: “将在那边的心得写出来吧,这是一次很生动的例子,能帮朝廷少走很多弯路。” 许柴佬羞愧的道:“是,我会尽快写出来的。” 陈景恪点点头,转而说道:“去衙门报到了吗?” 许柴佬连忙说道:“去了,只是过年休沐,吏部让我在家中等待几日,我就和岑兄来向伴读请罪了。” 过年期间虽然中枢各衙门都留有人值班,但一般的小事儿都会推到假期结束才会处理。 许柴佬和岑信通的事情说起来不算小,但也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陈景恪就问道:“接下来你们可有什么打算?” 两人相视苦笑,岑信通回道:“下官罪无可恕……只求能不连累家人。” 许柴佬亦说道:“戴罪之身,何感言未来,只求朝廷能宽恕家小。” 陈景恪说道:“此事首过在我,用人不当才导致今日之果。” “我还没有推卸责任的习惯,你二人无需如此。” 二人连忙再次下拜:“皆下官之过矣,岂敢连累伴读。” 陈景恪说道:“连累不连累的就不要再说了,朝廷用人自有法度在。” “你二人性命可保,但该有的惩处是少不了的。” “你……”他看向岑信通,说道: “你身份特殊罪过也更大,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就全家流放极乐岛吧。” 岑信通顿时就知道,当日船上发生的事情,早已经传到陈景恪耳朵里了。 此举无异于背弃恩主另投他人。 陈景恪非但没有怪罪,反而成全了他。 这让他既是羞愧,又是感激。 “下官愧对伴读,愿来生当牛做马报答您的恩情。” 陈景恪没有再理他,转而对许柴佬说: “你官是当不了了,去沧海省当个智囊吧,顺便好好的把经验写出来。” 许柴佬亦起身道谢。 之后陈景恪也没再多说什么,就端茶送客了。 从朝廷方面来说,此事是他用人失当,要担责任。 但从个人角度来看,自己给了他们那么大的信任,结果就弄成了这个样子。 陈景恪又不是真的圣母,怎么可能还和没事儿人一样。 杀倒是不至于,但还想在大明做官是别想了。 让许柴佬去沧海省当个幕僚智囊,已经是对他最后的宽容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废物利用。 毕竟失败的经验也是经验,对大明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用好了,能让沧海省少走很多弯路。 岑信通想去秦国投奔朱樉,那就成全他好了。 朱樉带着几万人去小亚细亚,将要面对的困难非常多。 岑信通在能力方面是毋庸置疑的,他过去能出一点力算一点。 水土不服死在半路,那也是他自己的选择。 目送两人离开,他就起身去了书房,将大同思想拿出来进行新一轮的修改。 且说许柴佬和岑信通两人,走出陈府大门后都深深地松了口气。 然后不约而同的朝大门深深下拜。 陈景恪说的话,基本就是最终处置办法,所以他们和家人的命都保住了。 之后两人就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 许柴佬先起身行礼道:“谢岑兄一直以来的帮助,我愧对兄矣。” 岑信通受了他一礼,说道:“好了,此事过去了,就不要再提了。” “所幸,陈伴读宽仁,放过了我们。” “只是以后我们兄弟天各一方,不知还能否有相见之日。” 许柴佬愧疚的道:“兄此行务必保重身体,来日方长我们必有再见之日。” 岑信通不置可否,继续说道:“秦国初立,秦王那里急缺人手,我某个一官半职应该不难。” “倒是你,想好以后怎么办了吗?” 许柴佬叹道:“先去沧海省吧,把陈伴读吩咐之事做好。” 岑信通问道:“以后呢?” 许柴佬听出他话里有话,就问道:“岑兄但有指教不妨直说,你我兄弟无需见外。” 岑信通点点头,说道:“你在大明已经没有出仕的机会了。” “你出身商贾之家,就算被家族除籍,本也无出仕的机会。” “是陈伴读一力支持,才让你当上了淡马锡总督。” “如果你在那里能做出一番成绩,再有陈伴读在朝中支持,或可抹平身份上的缺陷。” “可惜……” “现在就算陈伴读依然力挺你都没用了。” 资历这个东西非常重要,即便是乱世的时候,也同样讲究资历。 只不过,乱世的时候,有真才实学的人晋升更快。 甚至可以在短期内连续升迁。 一个稳定的政权,用人更讲究规则。 大明已经进入二代君主统治时期,用人制度早就已经固定下来。 升迁制度,也有严格的标准。 就算皇帝想提拔一个人,也要按照标准来。 陈景恪迄今为止依然只是太子伴读,当然,他还有个驸马都尉的身份。 以前他是以幕僚的身份存在,给皇帝献计献策的。 在官面上,他的身份依然是驸马都尉、太子伴读,群臣不会说什么。 现在要是让他当六部尚书,乃至内阁学士,都会引起朝野反对。 能力归能力,规矩是规矩。 今天你为一个有能力的人破例,明天就会有人以此为幌子滥用亲信。 许柴佬出身商贾之家,且前半辈子都没做过官,几乎没有出仕的可能。 淡马锡属于新得的领土,朝中之人并不是太在乎那里。 再加上陈景恪的支持,才给了他一步登天的机会。 如果他能做出成绩,一切都好说。 别的不说,新设的特区沧海省,绝对有他一席之地。 在沧海省再做出一些成绩,资历方面的短板也能补齐了。 可惜,没有如果。 现在大明官场,已经没有他的容身之处了。 能去沧海省当个幕僚,还是看在陈景恪的面子上,以及他在淡马锡工作的经历。 这个道理许柴佬自然也懂,就苦笑道: “可是,现在我还有的选择吗?总不能继续回去经商吧?” 岑信通摇头说道:“商人乃贱业,还不容易脱身怎么能重新回去。” “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子孙计。” “我的意思是,为何一定要留在大明?藩属国一样可以施展才华。” 许柴佬心中一动,说道:“楚国?” 岑信通颔首道:“难道不可以吗?楚王矢志革新,对你又礼遇有加,你去投奔必获重用。” 许柴佬所有所思的道:“你让我回去祭祀父母,就是为了试探楚王对我的态度对吧?” 岑信通也没有隐瞒,点头说道: “是的,我一直在关注楚国,知道楚王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一直想采用新法。” “故而让你回去祭祖,以作试探。” “让你回去祭祖,还有个原因,告诉世人你不忘本。” “这一点非常重要。” “平时没有任何用处,关键时刻往往非常致命。” 华夏重祖宗、重礼法、重宗族。 真就是宗族虐我千百遍,我必须待宗族如初恋。 多少人,因为被宗族欺凌,发达后宗族来投奔而不接受,被人弹劾丢官。 当然了,被宗族欺凌除籍,正常情况下就算不相认也没关系。 但如果你能不计前嫌,主动去化解仇怨,大家对你的评价就会高上许多。 越是身处高位,这一点就越重要。 许柴佬虽然是汉人,但自幼生活在南洋对官场的了解不多,并不知道这一点。 岑信通不一样,他很清楚官场的一些潜规则,所以才提议许柴佬去祭拜父母。 可以说,他为了许柴佬是真的操碎了心。 想通了这一切,许柴佬感动的道:“岑兄厚恩……我该如何报答啊。” 岑信通摇摇头,说道:“这些话就莫要说了,还是想想以后的事情吧。” 许柴佬说道:“岑兄都如此为我谋划了,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待我先去沧海省,将陈伴读吩咐的事情完成就去楚国。” 岑信通欣慰的道:“你能想得通就好,在沧海省的时候也要多和楚王联系。” 许柴佬点点头,突然愧疚的道:“就是愧对陈伴读的信任。” 岑信通正色道:“你去了楚国,才能更好的报答陈伴读。” 许柴佬愣了一下,问道:“此话怎讲?” 岑信通说道:“陈伴读的计划你很清楚,以楚国和淡马锡为核心,控制整个南洋。” “然后在南洋传播华夏文化,彻底对此地完成同化。” “你去楚国推行新政,然后和淡马锡配合,完成对南洋的控制。” “然后利用楚国的强势,在整个南洋推行华夏文化。” “而且……” 说到这里,他下意识的压低声音道: “如果我没猜错,大明准备对南洋的蛮夷国动手了。” 许柴佬惊讶的道:“你是如何知道的?” 岑信通说道:“秦王对南洋大族动手,就是信号。” 许柴佬疑惑不已:“这……” 他怎么就没看出来? 岑信通解释道:“你还是不懂大人物的想法,他们从来不会大动干戈的做无用之事。” “况且陈伴读的计划是同化整个南洋,将南洋大族铲除,谁来执行这个计划?” 许柴佬依然很疑惑:“现在南洋蛮夷在名义上,全部都是大明的藩属,朝廷如何对他们动手?” 岑信通摇头道:“不知道,我手里的信息太少,只能分析出这么多。” “但朝廷既然这么做了,定然已经有了后手。” 许柴佬点点头,尽管很疑惑,但他并不怀疑岑信通的判断。 如果朝廷真的要对南洋蛮夷国动手,确实是一个大展拳脚的机会。 更何况,楚王本就对他礼遇有加。 直接去当国相啥的就不想了,但定然能获得重用。 而且,吕宋岛本就是他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 虽然大部分熟人都已经没了,可依然有很深的感情在,去那里或许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想到这里,他点头说道:“此事我会留意,如果朝廷真准备对南洋动手,我定然会做出配合。” 岑信通叮嘱道:“记住要快,必须赶在朝廷动手之前去楚国。” 许柴佬点头道:“我知道了。” 之后两人就开始收拾行李,变卖在大明的家产。 四日后各自的处置结果下来了,许柴佬罢官免职,岑信通全家流放秦国极乐岛。 两人再次去向陈景恪告别,然后就离京各自踏上了新的旅途。 岑信通带着全家先去了泉州,在那里等待了三个多月,然后搭乘朝廷下西洋的舰队出发前往极乐岛。 一路走走停停,用了小半年才到达目的地。 踏上岛屿,他感觉自己像是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从环境到动植物,与之前见到过的完全不一样。 但有一点他能肯定,这座岛屿面积不大气候恶劣,根本就不适合建立一个国家。 太上皇和皇帝为何要将秦国建立在这里? 难道真的是流放吗? 岑信通一百个不信。 那么……看了看手里的地图,他的目光停留在了小亚细亚以及周边的土地上。 恐怕这才是让秦王过来的真正目的。 想到这里,他的表情就亢奋起来。 秦国的目标越大,才越有他施展的空间。 他没有再多做停留,找到码头的官吏,让他们帮忙通报秦王。 大约

相关推荐: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差生(H)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误打误撞(校园1v1H)   小白杨   捉鬼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