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侯爷的掌心娇是朵黑心莲 > 第223章

第223章

框架给的任务去生活,不允许变动。 你是农民,就只能种地,不允许干别的。 不能穿华美的衣服,不能享受音乐,不能干这不能干那。 每天早上几点出去干活,晚上几点下班,都有严格的规定。 下班之后还要顺手砍一捆柴带回来,不带的就要受罚。 哪怕土地是你自己的,也要按照国家的规定去劳作。 太累了今天想休息一下?对不起,不行。 工匠子子孙孙只能为工匠,也规定了他们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这种制度框架,大家想到了什么? 种姓制度?九品中正制? 还有人觉得法家思想比儒家优秀吗? 有人或许会说,你丫瞎扯,法家怎么可能这么霸道。 然而,法家就是这么霸道。 汉宣帝所言的: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其中的‘霸’就是通过法家来实现的。 匠籍制度是管仲发明的,他是法家的祖师爷之一。 娼妓也是在他手里变成了正当行业,目的就是为了方便收税。 商鞅在秦国改革的内容,就包括严格规定百姓必须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 为什么商鞅死后,全国上下所有人都觉得很爽? 就是因为从上到下,从权贵到百姓,都是他改革的受害者。 牺牲所有个体的利益,为国家服务。 这就是法家。 如果说儒家喜欢愚民,那法家才是愚民政策的祖师爷。 汉朝吸取了秦朝教训,采用了更加温和的措施,也就是外儒内法制度。 用温和的儒家思想,将法家的严苛制度包裹起来,让大家更加容易接受。 这才是外儒内法的内核。 如果儒家和法家必须二选一,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儒家。 这也是儒家最终战胜法家的根本原因。 朱标是研究过这些东西的,自然知道其中的道理。 因此,他才对陈景恪复兴法家很不以为然。 而且还无法理解。 因为陈景恪主张废除匠籍,取消人头税,摊丁入亩,允许百姓在一定范围内流动。 完全是和法家思想背道而驰的。 既然你要给百姓松绑,又为何要复兴法家呢? 难道仅仅是因为不喜欢儒家,就要把法家搞出来打擂台? 现在他终于了解了。 一家独大之后,儒家就会慢慢的神圣化。 而神圣化之后的儒家思想,会让华夏文明变得狭隘,失去多元化和强大的包容性。 法家思想并不完美,可他自身也是有优点的。 最关键的,还是引入竞争机制,防止儒家独大,保持华夏文明的多元化。 想通了这一切,朱标看向陈景恪的目光里,充满了敬佩。 原来在不知不觉中,他竟然为华夏文明做了这么多。 就算被人误会,也从来不争辩不解释,做成了也不声张不表功。 真君子也。 陈景恪自己也被自己说的热血沸腾,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见三人都沉浸在激动情绪之中,就决定浇点水给他们冷静一下: “起源文明确实具有种种优势,但也有一个极大的缺点。” “传统力量过于强大,喜欢因循守旧,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和新变化。” 朱雄英脱口而出道:“所以年轻的秦国变法得以保存,历史更悠久的其余诸国变法总是失败。” “次生文明虽然较为浅薄,却也少了传统力量的掣肘,更容易接受新思想。” “一旦将来局势有变,次生文明很可能会后来者居上超越我们。” “如果我们不想变成被灭掉的六国,就必须学习秦国,主动拥抱新思想。” 陈景恪颔首道:“是的,战争最能刺激技术进步。” “外面的世界竞争非常惨烈,输了就是亡国灭种。” “为了活下去,为了战胜对手,他们会绞尽脑汁的去改良战争技术。” “中原的竞争相对要缓和的多,输了最多就是臣服,文化制度都能得以保存下来。” “抓住合适的机会,就能再次复兴。”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危机意识就比外面的人要弱。” “缺少危机感,再加上传统力量过于强大,导致我们不太重视技术的发展。” “此消彼长,总有一天外面世界的生产力会超越我们,然后来侵略我们。” “到那个时候,输了可就不是暂时臣服那么简单了,而是真正的亡国灭种。” 朱元璋和朱标的表情都沉重了不少。 朱雄英则毫不畏惧的道:“那就让我们来碰撞一下,看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陈景恪眼睛里浮现一抹笑意,相对保守的朱元璋和朱标感受到威胁,就会去谋求改变。 朱雄英就更不用说了,这小子现在就和打了鸡血一样。 完全不用担心他会止步不前,反而要担心他太过于激进。 “还有就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次生文明也是有机会拥有起源文明相同特质的。” “罗马是多个文明交汇产生,他们吸收了这些文明的优点。” “又经过千年的发展,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 “他们是最有机会同时具备厚重、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文明。” “但是可惜,在关键时刻他们选择皈依基督教,连带的整个西方都陷入了宗教统治。” 听到这里,朱元璋三人非但没有觉得可惜,反而有些幸灾乐祸。 嘿,皈依宗教的好啊,这样我华夏依然是独一无二的。 陈景恪不知道他们的小心思,否则肯定会很无语。 将宗教的大体情况介绍一遍之后,他终于将话题拉回到了最初: “现在西方世界的格局就是,伊教占据西域,基教统治极西诸国。” “两个宗教为了利益,为了信仰,陷入了长达数百年的战争。”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中,双方一直在想办法武装自己。” “从武器装备到思想都是如此。” “经过数百年的武装,现在两个宗教的思想非常的极端,也极具蛊惑性。” “如果我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贸然与他们接触,恐怕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所以,在加入这场大世之争前,我们必须先在思想上武装好自己。” 第294章 博望侯 如果是以前,朱元璋肯定会问: 你将华夏文明说的这么好,为啥面对那两个宗教时还要如临大敌呢? 况且,思想该怎么武装?总不能在脑袋上带个铁盔吧? 和陈景恪认识这么久,也断断续续听了许多课。 不论是眼界还是思想,都开阔了许多。 他很快就自己想清楚了其中的缘由。 为何要如临大敌? 因为大明确实还没有做好准备。 七千余万人口,真正对华夏这个概念有清晰认识的,其实只是一小部分。 大多数普通百姓,对国家对族群对文明,并没有什么认识。 虽然这几年,朝廷有意识的普及‘华夏’这个概念。 朱雄英还搞了个抚慰使制度,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可因为时间太短,效果还没有显现出来。 若是毫无防备就让那两个宗教传入国内,恐怕会引起不小的麻烦。 况且就算真的全民普及了华夏概念,也难免会出现一些无父无母吃里扒外的人。 而且基教、伊教和佛教还不同。 佛教是多神教,教义偏向于温和。 佛教东传,只是佛学先贤的自发行为,仅仅只是为了传教,与政治无关。 佛教和华夏文明的碰撞,并没有引起激烈的斗争。 佛教主动吸收了华夏文明的精华,经过自我改良之后,把自己变成了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后来道教借鉴了佛教的制度体系,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宗教体系。 韩愈、柳宗元吸取了佛道两家的精华改良儒学,为儒家大兴奠定了思想基础。 至此华夏文明彻底消化了佛教。 然而,这种情况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再也找不到第二例。 至于佛教是外来宗教……这完全不是问题。 把天竺打下来,将佛祖释迦牟尼的老家纳入大明的统治范围,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但基教、伊教不一样,他们是一神教,且教义更加极端更加有侵略性。 他们背后都有武装势力支持,传教是带着政治目的的。 东进的目的不是与我们和平相处,而是想要在文化上灭绝我们。 所以,对这两个宗教必须要提高警惕。 至于如何武装思想,其实之前陈景恪也已经说过答案了。 教化。 让百姓了解自己文明的历史,增加文明认同感。 当百姓都认同自己华夏人的身份,并为此感到自豪时,外来宗教再想洗脑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朱元璋将目光看向朱标和朱雄英,说道: “这就是你们父子两个的任务了,大胆的去做吧。” 朱标自信的道:“您放心,我们不会让您失望的。” 朱雄英更是直接道:“我早就让人将相关书籍编撰好,只是不想引起大家的反感没有拿出来。” “现在也顾不上这些了,等回去就命国子监将其列入必学科目。” 朱标摇摇头说道:“将书给我吧,此事我来办更合适。” 朱雄英还处在养势阶段,不宜表现的太过强势。 大势已成的时候,表现的强势,别人会说你有主见。 威望不足的时候表现的太强势,别人会觉得你不好相处,心里还会抵触。 虽然朱雄英的地位不可撼动,可也没必要头铁瞎折腾。 那纯属给自己制造困难,没有任何意义。 朱标就属于大势已成的那种,朝野威望十足。 他表现的强势群臣只会敬畏,不会有别的想法,也不敢有别的想法。 朱雄英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当即就表示,会将教材给朱标送过去。 这时陈景恪说道:“太孙编写的那套教材,可以稍微修改一下,再增添一些内容。” 朱雄英问道:“哪里需要改?” 陈景恪说道:“编写教材的时候,使节团还没有返回,咱们对外界的情况还不太了解。” “所以里面没有关于外界的信息。” “现在既然了解了外面的情况,又确定要走出去,就应该将一些情况告诉大家。” “这样大家心里就有了准备,等真的要面对外界信息的时候,不至于茫然无措。” “而且我们主动去宣传这件事情,就可以有选择的,将我们想要让他们知道的情况告诉他们。” “不想让他们知道的情况,就少提或者不提。” “比如,我们可以强调,不论是基教还是伊教,都不允许祭祀祖先。” “他们每到一处,就会毁灭其文化,强迫信仰他们的神,否则就会被杀掉。” “然后再找一些大儒抨击这种无父无母的行为。” “当这个认识深入人心的时候,大家先天就会对两种宗教产生厌恶感。” “等文明发生碰撞的时候,因为这种先入为主的厌恶感,任由他们说的天花乱坠都没用。” 试想一下,当西方传教士吹的天花乱坠,描述他们的神多么伟大,信仰他们有多少好处的时候。 华夏百姓冷不丁来一句:听说你们的神不让祭祀祖先,真的还是假的? 那种场景想必是极有意思的。 朱标思索道:“有道理,一味的隐瞒反而不是好事,是时候让他们了解一下外界信息了。” “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陈景恪想了想,说道:“教化百姓,强化华夏文明的概念,就相当于是为我们穿上了盔甲。” “但只有盔甲还不行,再坚固的盔甲总有被攻破的一天。” “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所以在穿好盔甲后,我们还要有锋利的武器。” 朱雄英眼睛一亮,追问道:“武器从何而来?” 陈景恪说道:“宗教。” 朱雄英疑惑的道:“宗教?” 朱标则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陈景恪点头道:“对,就是宗教,对付宗教最好的武器就是宗教。” “基教和伊教在互相碰面之前,可以说无往不利。” “可等他们碰面之后,却谁都奈何不了谁,然后陷入了无止境的拉扯战。” “我们也完全可以用同样的招术来对付他们。” 朱雄英恍然大悟,激动的道:“对啊,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办法。” “大明有佛道两个宗教,让他们主动出击,去和基教伊教碰一碰。” 朱元璋眉头一皱,说道:“他们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小心被反噬。” 朱雄英冷笑道:“嘿,不听话抽两鞭子就好了。三武一宗能做的事情,咱大明可以做的更彻底。” 朱标关心的是另外一件事情:“佛道两教太过于温和了,恐怕不是西方二教的对手。” 陈景恪颔首道:“确实如此,被驯化的太久,佛道作为宗教确实有些不合格。” “不过问题不大,鞭子可以让他们变成温顺的绵羊,自然也能让他们变成吃人的狼。” “就看朝廷准备如何用他们了。” 朱标深以为然的道:“也好,找个时间,我召佛道两家过来谈一谈。” 陈景恪说道:“不,要让他们来求我们。” 说到这里,他对朱元璋说道:“要劳陛下出一次手了。” 朱元璋秒懂他的意思,笑骂道:“嘿,臭小子,脏活累活就想起咱来了。” 陈景恪笑道:“洪武大帝威震天下,一句话就能给佛道两家吓瘫了,最适合做这个事情。” 朱元璋笑道:“别拍咱的马屁,咱不吃这一套。” “说吧,让咱做到什么程度?” 陈景恪说道:“狠狠的往死里打,只要给他们留一口气就行。” 朱元璋指了指他,说道:“你小子才是真的吃人不吐骨头,就这所有人还都夸你心善。” 陈景恪知道他在开玩笑,所以也没有解释,而是顺手拍了一记马屁: “都是在陛下您的羽翼庇护下,才有我今日啊。” 朱元璋大笑道:“哈哈,你小子不学好,越来越会拍马屁了。” 大家也都跟着笑了起来,大殿内紧张的氛围一扫而空。 接着四人一起讨论了如何施行教化,如何敲打佛道两家,又如何让佛道两家走出去。 等事情有了头绪,朱雄英见时机差不多,就主动将话题扯到了河西走廊上面。 把陈景恪在城门楼上的话转述了一遍。 陈景恪又补充道:“西域是我们走出去的陆上通道,只有掌握了这里,才能掌握对外的主动权。” “河西走廊是西域的桥头堡,想要经略西域就必须掌握此地。” “而且河西也是重要的产粮基地,能就近为西域大军提供后勤保障。” “张掖的删丹山最适合养马,最早冠军侯霍去病在这里设置军马场。” “唐朝时期也是最重要的养马地,据记载巅峰时期,同时在这里饲养了七万匹马。” “唐末之后中原失去了对这里的统治,马场也被废弃。” “如果重设军马场,每年至少能为朝廷提供超过万匹战马。” “对大明的马政是个极大的补充,也能缓解百姓的压力。” “拿下这里,远比派遣大军深入草原,更符合大明的长远利益。” 朱元璋说道:“咱不是不知道河西的重要性,只是这里汉人太少了,无法维持长久驻军。” “当年让冯胜撤军,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朱雄英插话道:“今日不同往日,这几年朝廷陆续往那边迁徙人口。” “据我所知,嘉峪关以内已经有了超过五千户人口,足以支撑一支军队常驻。” “而且为了应对河套和陕北高原荒漠化,我们即将对那里的人口分布进行调整。” “可以将一部分人迁徙到河西去。” “前两年可能还需要朝廷支援一部分粮草。” “等那些人扎根,河西将再次繁荣起来。” “到那时我们应该也完成休养生息了,正好出兵西域。” 朱元璋思考许久,依然没有做出决定,而是问朱标道: “你如何看?” 朱标说道:“接下来几年朝廷以休养生息为主,不会发动大规模战争,有能力支撑对河西走廊的开发。” “但前提是,军队必须要保证百姓的安全,不能被北元袭扰。” 朱雄英说道:“此事简单,堡垒计划先在河西施行。北元敢来,牙都给他们硌掉。” 朱标点头道:“那我没有什么意见了。” 朱元璋这才点头,说道:“好,就这么办了,咱这就……嗯,标儿你看着办吧。” 朱标也没有推辞,当即说道:“好,我这就将魏国公他们找来商议,制定全盘计划。” 接着几人就河西战略进行了讨论,完善了许多细节。 顺便还聊到了西域战略该如何施行。 陈景恪提出了一个建议:“将西域战略全权交给晋王实施,朝廷只要给予支持就可以了。” 朱标也非常支持,说道:“三弟想在碎叶川建立自己的封国,想必他会很乐于接受这个任务。” 朱元璋自然更不会有意见了,甚至对陈景恪的建议,他还十二分的满意。 没有因为立场关系,就随意猜忌打压别的宗亲。 事实上陈景恪让朱棡去西域,还真有自己的小心思。 那边宗教氛围浓厚,用暴力手段是最简单的解决办法。 但又不能彻底将那里摧毁,否则重建会很麻烦。 朱棡是最适合执行这个计划的人选。 一来他塞王的身份,不用害怕背黑锅,敢于下手。 二来能力确实很出众,能掌握好那个平衡。 之后大家又追溯了一番汉唐时期,经略西域的往事。 朱元璋等人说的基

相关推荐: 云翻雨覆   醉情计(第二、三卷)   取向狙击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镇痛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差生(H)   绝对占有(H)   大胆色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