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而是寻找合适的地方筑城。” “只要第一座城池能修建起来,我们就将化被动为主动。” “大家来商量一下,这第一座城池修筑在哪……” 就在这时,亲兵进来汇报,徐允恭将军回来了,还带回了重要情报,在外面求见。 蓝玉眉头微皱,面露不喜之色。 这边正召开重大会议呢,有什么事情不能等等再说?非要赶这个时候? 不过谁让徐允恭身份特殊呢,面子还是要给的。 “让他进来。” 很快浑身血迹的徐允恭,就气喘吁吁的走进来。 看到他的样子众人都不禁一愣,什么情况? 这是刚刚从战场厮杀回来的,还有敌人敢来庆州撒野? 蓝玉连忙询问情况。 徐允恭就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全部讲了一遍。 竟然掌握了天元帝的行踪? 众人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蓝玉则是狂喜,这不就是瞌睡来枕头了吗。 不过他还保持着理智,将那部落首领叫过来,一番询问才终于确定了情报真实性。 “哈哈……好好好,还未开战允恭你就立下一大功。” 徐允恭也难掩喜色:“侥幸侥幸。” 蓝玉又勉励了几句,就让他在一旁旁听。 “诸位以为这条情报可信否?” 众将纷纷发表意见。 有人认为不可信,毕竟一群普通牧民,怎么可能掌握北元皇帝的行踪? 就算是真的,现在他会不会已经走了? 而且从辽东前往贝尔湖的这一路上,肯定布满了北元的眼线,大明军队走不出去多远就会被探知。 天元帝有的是时间逃走。 也有人认为可信,正因为消息来源突然,才没有造假的可能。 而且那个部落首领说的也完全符合逻辑。 唐胜宗分析道:“去年大明攻打辽东,北元伪帝为了方便指挥,必然不会离辽东太远。” “但为了自身安全,他也不会离辽东太近。” “捕鱼儿海离辽东七百里距离,不远不近非常合适。” 王弼也赞同的道:“有湖就有水,有水就有大片的牧场,才能养活北元王廷和周边的部落。” “我认为,北元将王廷放在这里,是完全有可能的。” 两人的分析,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最终蓝玉拍板说道:“不论这个消息是真是假,我们都必须去一趟捕鱼儿海。” “你们也说了,这里有湖有水有大片牧场,自然也适合建城屯田。” “如果真能在这里抓住北元王廷,那最好不过。” “如果找不到,我们就在这里筑城。” 有人质疑道:“这里深入草原,在此筑城会不会太危险了。” 蓝玉说道:“有水泥怕什么,况且也不是只修这一座城。” “等城池建好,会沿途修筑堡垒驻扎军队。” “到时形成一条数百里的防御带,压缩北元人的活动空间。” 以水泥修筑城池堡垒连成一条线,然后线变成网,彻底控制草原。 这是很早之前就提出的战略。 这些年军方一直在推演这种战略的实施方案,朝廷也一直在囤积水泥和原材料。 现在终于到了实际操作的时候。 见蓝玉有了详细方案,其他人也不再说什么。 之后众人商议起具体该怎么做。 直接率军打过去肯定不行,北元王廷必然在辽东方向布满了探子。 等他们发现明军动向,完全可以退走,让大军扑个空。 所以,明军最好能隐藏行踪。 而这恰恰是蓝玉最擅长的。 作为先锋出身,他最擅长的就是秘密行军和奔袭。 当即就制定了方案:“延安侯,你率领五万人佯装主力,吸引北元注意力。” “记住不要演的太过,将伪帝惊走了。” 唐胜宗虽然不愿,却没有抗命,况且这也是一个不小的功劳。 “我亲自率领十五万人,从庆州北上绕过北元正面,从侧面给予其打击。” “这一路上多派探马,将沿途遇到的人全部杀死,绝不能泄露大军行踪。” 一日后,唐胜宗率领五万大军,将队伍拉长伪造成十余万大军的模样,向庆州南方出击。 而捕鱼儿海则在庆州的西北方向,正好错开。 北元不知道自己王廷所在已经暴露,根本就猜不到大明的真正目标。 只以为唐胜宗率领的就是明军主力。 他们一边派人监视明军,一边派人将这个方向上的牧民全部迁走。 准备来一个坚壁清野。 注意力全部被唐胜宗吸引,自然而然的,其他方向上的力量就会减弱。 三日后蓝玉率领十五万大军,只携带了一个月的粮草一路向北进发。 徐允恭再次担任先锋大将,率领五千人先一步出发,清除沿途遇到的一切人。 而且他们从沿途抓到的人嘴里,再一次确定了脱古思帖木儿的所在地。 二十天后,明军来到捕鱼儿海南岸。 蓝玉立即命军队休息,然后派徐允恭去刺探详细情报。 徐允恭攻打了一个落单的小部落,确定北元王廷就在捕鱼儿海东北八十里处。 那里有一条河流冲刷出来的平原,名为大斡耳朵,端的是水草丰茂。 这种好地方,自然只能有王廷占据。 北元可汗脱古思帖木儿、太子天保奴、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等全部都在那里。 另外还有十五万军民,全都是王廷本部人马。 掌握了详细情况,蓝玉大喜。 立即就制定了进攻计划,夜袭。 这一招可以说屡试不爽。 历史上不知道多少名将用过,蓝玉自己都用过不知道多少次。 计划制定好之后,就命令大军原地挖坑洞休息。 明天晚上开战。 别问为啥不安营扎寨,也别问为啥挖地窝子。 这次蓝玉没有再让徐允恭担任先锋,而是让王弼担任了这个位置。 至于原因有三点: “其一,北元王廷的准确情报是你发现的,已经立了头功。” “其二,此战非常重要,定远侯骁勇善战经验丰富,让他打头阵我放心。” “其三,你还年轻,立功的机会还多。定远侯已年迈,打一仗就少一仗……” 这是蓝玉给徐允恭的解释。 徐允恭非常感动,作为主帅蓝玉求稳是正常的,完全没必要给他解释。 “大帅放心,末将知道该怎么做。” 蓝玉欣慰的点点头,从公事的角度,他确实没必要给徐允恭解释。 但从私交上来说,蓝玉还是决定给这个晚辈说一声,免得产生误会。 总之,事情就此定下,就等大军修整恢复精力就开战。 但正应了那句话,计划赶不上变化。 半夜气候陡然变冷,大风四起。 沙尘暴来了。 此时正值四月中旬,大风频发的季节,有沙尘暴并不奇怪。 一直在关注外部动静的蓝玉,第一时间就苏醒过来。 确定大风之后,立即就命人去将几位大将都叫了过来。 “天气突变,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虽然会影响到我们行军,但北元王廷也绝对想不到,会有人在这个时候发起进攻。” “我决定改变计划,明日一早发动突袭。” 众将没有一个反对的,越是到这种时候,就越忌讳有不同声音。 更何况大家也都觉得这个计策不错。 打仗本就因时而变,现在起了沙尘暴,夜袭反而更加危险。 白天打效果反而更好。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北元王廷的注意力,全都被唐胜宗给吸引了。 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行踪已经暴露,蓝玉的十五万大军已经兵临城下。 在沙尘暴起来之后,他们一边痛骂贼老天,一边关起门来放心大胆的睡觉。 就连平时应有的巡逻,都减少了许多。 这种鬼天气,谁来打仗,不要命了吗。 然后他们就知道了,确实有这样一支不要命的军队。 第264章 破王廷 四月十二日,对中原百姓来说已经开始准备迎接夏季,对草原百姓来说还处在冬季的尾声。 一场沙尘暴让将将回暖的天气,再次变的寒冷。 在确定起了沙尘暴,大多数牧民都是嘟囔几句,穿上衣服起来看一下牲畜。 确定没有什么问题之后,就回毡房裹紧褥子继续睡。 今天肯定是干不了活儿了,太早起床就是浪费粮食,还不如多睡一会儿。 但有些人是睡不成的。 比如巴依尔,他是一名普通的北元士兵,在营帐里睡的正香,被揪起来巡逻值班。 不情不愿的爬起来,嘴里还不停的嘟囔: 这种鬼天气,有什么可巡逻的,明军还能打过来不成? 然而他也只敢悄悄抱怨几句,不敢违抗军令。 穿好皮甲拿起兵器,走出营帐就忍不住打了个哆嗦,一张嘴满口的沙子。 “呸呸呸……这该死的大风。” 旁边一名战友说道:“别抱怨了,你就是骂的再狠,这风也不会停,你的班也要值。” 巴依尔悻悻的闭上嘴巴,跟随小队来到划定的区域值班。 北元王廷所在,并没有建立栅栏。 一来草原缺少树木,这玩意儿又不好随身携带,实在没那个条件。 二来他们的牧民还要出去放牧,有栅栏反而会影响大家出入。 没有栅栏,四面八方都是通的,确实更加方便。 所谓值守,也就是在一些路口站站岗巡巡逻,实际上就是瞎转悠。 溜达了一圈之后,他们就找了个毡房躲在背风面偷懒。 就在众人有一搭没一搭闲聊的时候,突然一阵闷雷声传来。 众人都愣了一下,生活在草原上他们太熟悉这个声音了,这是马群奔跑的声音。 “谁这个时候出来遛马?不要命了吗?” “遛什么马,估计是谁在训练军队吧。” “这种大风天训练军队?疯了吗?” “那你以为是什么?总不能是明军打过来了吧?” “哈哈……”此言引起大家的哄然大笑。 明军还在南部的草原上,和没头苍蝇一样乱窜呢,怎么会跑到这里来。 众人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却并没有怀疑是敌人攻打。 正抱着心爱的妃子睡懒觉的脱古思帖木儿,并没有听到马蹄声,但也被部下给叫醒了。 起床气让他变得有些暴躁:“去看看是谁在纵马,好好教训一下,这么大的风也不知道消停点。” 部下也不敢多说什么,连忙派人去打探。 外面,听着越来越近的马蹄声,巴依尔一阵心惊肉跳: “听声音像是冲着我们来的啊,不会真的有敌人打过来了吧?” 他的话引起了众人嘲笑,还是那句话,这会儿咋可能会有人打过来。 巴依尔依然难以安心,踮起脚向着远处眺望。 沙尘暴导致能见度降低,什么都看不到。 见周围战友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而且上级也没有什么命令传达下来,他也只能认为是自己多疑了。 或许真的是上面搞的练兵呢。 至于顶着沙尘暴练兵是否合理……这不是他一个小兵应该考虑的。 马蹄声越来越近,渐渐的能看到模糊的身影。 一眼望不到边的队伍,在沙尘里犹如巨龙一般。 只是实在看不清到底是谁的人马,只知道人很多。 “快站好快站好,被百户看到有你们好受的。” 一直没说话的小队长,出声组织大家继续巡逻。 别管来的是谁的人,他们都要站好。 巴依尔跟在众人身后站成一队,假装继续巡逻。 但他的目光却一直盯着远处的那支骑兵。 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终于看到了对方的衣着。 巴依尔瞳孔忍不住剧烈收缩,嘴里惊恐的喊道:“敌袭,是明军,是明军……” 其他人转头看去,也发出惊恐的叫声。 那名小队长慌乱的摸出牛角号角,拼命的吹动。 “呜呜呜呜……”警报声顺着大风传入营地内。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号角声响起。 敌人真的杀过来了。 被侍卫吵醒的脱古思帖木儿已经起床,正在等待进一步的消息传来。 他心中暗暗发狠,若让他知道谁大风天在这遛马,定然狠狠的惩罚。 然后他就听到了此起彼伏的号角声。 这声音他太熟悉了,正是遭遇敌袭时的报警声。 可谁敢来打他? 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明军,而是也速迭儿。 蒙古帝国最后一任大汗蒙哥死在钓鱼城,蒙古帝国陷入了汗位之争。 最终的结果是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国一分为四。 忽必烈当时在前线带兵,火速回师击败了亲弟弟阿里不哥,成为他们这一支的大汗。 阿里不哥虽然失败,但人还活着,部众也都保全了。 可双方之间的仇恨却保留了下来。 阿里不哥一系,向来不服忽必烈一系,试图夺回汗位。 这种仇恨一直延续到现在。 而也速迭儿就是阿里不哥的后裔,在元朝败退草原之后,就一直图谋不轨。 脱古思帖木儿也一直在提防对方。 而且他自认为自己行踪隐秘,明军不可能知道他的王廷在哪。 可是也速迭儿知道啊。 因此,他接到警报声,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明军,而是也速迭儿。 但随即他又否定了这个猜测,也速迭儿空有野心没有那么强的实力,不敢明目张胆的袭击自己。 而且自己派了很多人监视对方的行动,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没有消息传来。 那么到底是谁? 不过现在是谁已经不重要了,赶紧迎敌吧。 他立即下达了好几条命令,命令众将召集军队抵抗敌军,并让人将太子和丞相都找来。 其实不用他派人全喊,太子天保奴和丞相失烈门等人已经找了过来。 ----------------- 王廷之外,巴依尔看着犹如御风而来的明军骑兵,心中无比的恐惧,握着长枪的手都开始颤抖。 随着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一种无与伦比的压迫感袭来。 “跑啊。”终于有人坚持不住,丢下兵器大叫着逃走。 巴依尔也想逃,却发现脚就像是长在了地上,根本就抬不起来。 只能本能的举起手中的长枪,试图朝敌人攻击。 然后一股巨力传来,他手中的长枪被击飞。 下一刻觉得自己飞了起来,在空中转了好几圈才掉落在地上。 努力的睁开眼,发现不远处站着一具无头尸体。 鲜血像是喷泉一般从脖子上喷出。 好美的血泉……那尸体好眼熟…… 然后意识一黑,陷入了永恒的黑暗。 面对突如其来的攻击,毫无防备的北元人,几乎没有形成任何有效的抵挡。 王弼眼见如此,立即改变策略,分兵。 他将先锋队一分为五,并对另外四个偏将说道: “只管往敌人扎堆的地方冲锋,人冲散就走,不要让敌人聚集在一起。” 然后他自己带着大部人马,直接向着北元王廷腹心地带杀去。 他的任务就是发动突袭,让对方陷入混乱。 那么还有什么比凿穿更具有威慑力的呢,如果能够找到北元汗帐,那就更好了。 传说汗帐非常高大宏伟,举目应该就能看到。 只是可惜,沙尘天气能见度太低,王弼瞅了一圈都没看到,只能向着中心地带杀过去。 一路纵马厮杀见人就砍,也不知道杀了多久,忽然感觉前方一片空荡荡的。 竟是已经杀穿了北元王廷,来到了另一侧。 回头看着陷入混乱的北元王廷,王弼畅快的大笑起来: “哈哈……儿郎们,累不累。” “不累。”众将士尽管气喘吁吁,却正士气高昂。 “好,那就再随我杀过去。”王弼一挥长刀,纵马冲了出去。 “杀。”众将士杀气腾腾的大喝着,紧随其后。 随着来回冲杀,北元王廷彻底混乱。 尤其是惊慌失措的牧民四处逃窜,将还不容易聚集起来的军队给裹挟冲散。 而后续蓝玉率领主力赶到,更是彻底断绝了北元负隅顽抗的念头。 脱古思帖木儿见事不可为,就带着太子天保奴、丞相失烈门等人,在几十名怯薛的保护下逃走。 至于别的嫔妃、皇子、公主、大臣等等,则全部顾不得了。 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收尾。 最后清点战果,共俘获诸王、嫔妃、公主、官吏、将领三千余人。 军士男女九万余人,还缴获有大量的牲畜、车辆以及印玺、牌敕和图书。 就连北元玉玺都被缴获。 看着眼前的战果,蓝玉欣喜若狂。 当即就想把这些财宝赏赐给将士们,让大家一起分享喜悦。 还好被王弼给拦住了:“大帅,别的分了也就罢了,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但缴获的北元王廷财物,还需原样不动的送回应天,让陛下处置。” 蓝玉瞬间清醒过来。 临阵缴获的财物众将士私分,这是约定成俗的规矩,就算是朱元璋也不会说什么。 最严苛的文官也没办法挑刺。 将士们的军饷才几个铜子,靠那点钱就想让他们卖命,可能吗? 虽然大明施行了军功爵制,可真正能获得勋爵荣誉的,毕竟只是极少数。 更多将士们怎么办? 允许临阵缴获财物,是一种刺激将士作战的有效方式。 但这个私分也是有限度的,普通财物私分了没问题。 像北元皇室的财宝则必须交给君主,只有君主才有权力处置这些东西。 将士们私分,那就是僭越,是目无君主。 当年侯君集灭了高昌,如此大的功绩,最后却被下狱问责。 就是因为他私分了高昌王的财宝。 至于什么纵容士兵私下劫掠,那不过是借口罢了。 想到这里,
相关推荐:
小白杨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数风流人物
误打误撞(校园1v1H)
大胆色小子
吃檸 (1v1)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云翻雨覆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醉情计(第二、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