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不踏青云长阶,不染尘世污泥,能随性自在,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世人往往只能看见他人身上满身荣光,却不知其背后的惨烈,稍有差错,便会行将错步,粉身碎骨。 第73章 “输就是输了,我输得起。” 微生闾有些感慨地朝着元辞章拱了拱手, “若是你生于江宁,乃是江宁府之幸。” 状元出身地, 学子踏破槛,千金何复求。 元辞章微微起身还礼。 微生闾毕竟年岁已大,和两人寒暄了片刻,便在身边随从的搀扶下离开。 他离开后,元辞章将棋盘展开,执着黑白二子自顾自地下了起来。 等棋面摆完,他看向李意清, “前些日子偶然得到一幅残卷,殿下可有解法?” 李意清看他动作, 就已经猜到了七八分, 听他主动邀请, 才顺从心底强忍住的好奇, 静静看起了棋面。 老实说,李意清的棋艺并不算好, 顺成帝以绝处逢生之棋风而少年成名,李意清被顺成帝手把手地教, 可即便国手如顺成帝,也只教出了一个臭棋篓子。 李意清玩不来却偏偏对下棋感兴趣,每下了棋艺课,便扯着太子李序泽的袖子喊着要对弈一局。 太子宠爱妹妹,下棋总是会绞尽脑汁处处留白, 即便这样, 两人胜率也难分伯仲。 李意清在顺成帝和太子的夸赞中以为自己棋艺堪称绝世, 忍不住去翰林院找国手和老臣对弈。 原先众人顾忌着李意清的身份,不敢真正使出本领, 只当哄小孩一般。 李意清虽然棋艺一般,但是好在棋品还不错,三两回便看出对方有意想让。 李意清道:“不必让我,输就是输了,我输得起。” 对面的大臣:“……当真?” 李意清重重点头,掷地有声地道:“来,我们继续下。” “……” 自此后李意清没在翰林院赢过一局。 李意清每天都被杀得片甲不留,渐渐也回过神,原来自己并非棋艺天才。 当时的她已然明理懂事,脑中一转,就知道了顺成帝和太子皇兄的良苦用心。 李意清的棋艺是顺成帝亲手所教,怕是自己这些日子的作闹,让半个京城都知道了顺成帝虽然棋艺卓绝,但是称不上一个好师傅。 为了维护顺成帝的名声,李意清不再去翰林院下棋。翰林院的官人也松了口气,毕竟每日都赢嫡公主一次,心里压力也很大。 他们只当是李意清脸皮薄,一连输了两个月,不好意思再来,时日一长,就把这件事情抛在了脑后。 李意清看了一会儿棋局,兴致勃勃试了好几种解法,都破不了白子的围攻。 她有些泄气地放下手中的黑棋,转而看向元辞章,“你试过吗?” 元辞章伸手,接过李意清递来的黑子。 “得到残卷后之粗略扫了一眼,并没有细细研究。” 他说完,不再多言,静静思考着解法。 李意清静静地看着他的侧颜,纤长的睫毛和微抿的唇角,鬓边发丝拂落,果真是锦衣玉食养出来的清贵世家公子。 “元辞章。” 她忽然出声道。 元辞章执棋的手微微一顿,他温和地道:“殿下,怎么了?” 李意清伸手,指尖轻轻点在元辞章落在书案上的袖袍上。 袖袍上绣着青竹纹路,颜色和底料相近,不仔细看根本分辨不出来。 她慢慢描摹着花纹,轻声道:“你怎么知道我喜欢下棋?” 李意清喜欢下棋之事,知之者甚少。 元辞章看着她雪白细腻的指尖轻触衣袖,神色平静道:“昔日和太子同窗,他提过一次,我偶然记住了。” 李意清道:“原来是这样。” “那殿下……以为如何呢?” 元辞章语气温柔地反问。 李意清摇了摇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道:“只是随口一问,你不必放在心上。” 元辞章将黑子放回了围棋罐,视线落在李意清的身上,“殿下真正想说的,应当不是这样。” 他顿了顿,薄唇开合,用一种清润好听的嗓音道:“殿下于微臣而言,比珍宝贵重。微臣忍不住,想记住殿下的喜好……” 元辞章的话音未落,就被李意清伸手捂住了嘴唇。 “这还是在书院。” “那微臣回去说?” 李意清:“……” 她怎么感觉元辞章变难缠了。 李意清深吸一口气道:“不许说。现在快到午时了,书院应当备了饭菜,我有些饿了,先去用饭吧?” 元辞章看着她生疏地转移了话题,轻声道:“好。” 李意清只是象征性地询问了元辞章的意思,不等他做出回应,就已经站起了身。 书院中,不少人都在明里暗里地悄悄看着李意清,见她的视线扫来,又纷纷低下头,不敢和她对视。 李意清分辨不出来那些人是因为她公主的身份打量,还是注意到了她和元辞章的对话。 她离开后,元辞章多坐了片刻,垂眸看着棋盘上的棋局。 “断打接不归。” 他自顾自地念叨一句,双指合并夹住一枚黑棋,落在了棋盘上。 破开棋局后,元辞章理了理衣袖,站起身,紧随着李意清走了出去。 两人一走,原先只敢偷偷摸摸往这边看的众人朝着门口望了一眼,等连身影都见不着了,纷纷忍不住探头朝桌上的棋局看过去。 几个会棋的人站在旁边抿唇不语,语气不确定地开口道:“我观状元落子的方位,是此处,着实令人费解,要我说,不如放在此处,好歹可吃白方二子。” 他指了指棋盘中间偏下的位置。 旁边几个人也看不懂其中的路数,窃窃私语地小声交谈,更多地,还是在议论方才元辞章和李意清的互动。 坊间多有传闻,公主和状元的赐婚是太后和皇帝一手促成,两人性情迥异,一个我行我素离经叛道,一个端方有礼清正无瑕。多有人传言,两人在一起只是因为圣旨,即便相携出现,也不过貌合神离,装装表面夫妻。 可是瞧方才两人的样子,却不像传言中那般疏远。 他们心底开始打鼓,传言当真可信? * 另一边,李意清走到了江宁书院中的食堂。 书院食堂,讲究一个料足份大,得够书院上百人的吃食供应,味道显得其次,只要过得去能下咽,并便不是什么大毛病。 李意清站在炒得热闹的大锅前,看着今日江宁书院的菜色。 有还在应季的香椿煎蛋、油焖春笋、蒜香炝蚕豆,也有四季皆宜的猪肝马蹄汤和菠菜茶干。 油焖春笋这道菜在春日菜肴的碧色之中显得格外打眼,熬香的猪油将肥瘦恰到好处的肉片炝炒出味儿,雨后的新笋洁白细腻,切成不薄不厚的片儿,等锅里油香四溢,将其一把扣在焖肉上,等雪白的笋片吸足了汤汁,会变得如肉色一样的暖黄。 吃起来口感脆嫩清爽,没有笋的干涩,也不过分油腻。江宁书院的学子就着这碗油焖春笋,能埋头吃下好几碗白米饭。 炒菜的师傅胳膊粗壮,用大勺稳稳当当地舀起一勺,放在了那个足有半个缸口大小的碗中。 他一边盛着菜,一边用江宁府话高声呦呵道:“新鲜的油焖春笋,好嘞!” 李意清正在想要哪几样时,便听到窗外一阵沉闷的撞钟声。 一阵凌乱的脚步声踏出了千军万马的声势,李意清还没回过神,就看见刚结束了上午小考的学子个个如猛虎下山,直冲着江宁食堂而来。 那模样,直叫人不敢相信还是晨间见到的温润有礼的学子。 李意清怕饿昏了的学生撞到自己,主动默默避让,跟在后面赶到的元辞章及时挡在李意清的身前,挡住了横冲直撞的学生。 两人艰难地逆流而上,看见来迟一步被困在食堂外挤不进去的元咏赋。 元咏赋看见元辞章和李意清,眼睛噌地一下变亮,也不执着于往里挤了。 “大哥大嫂!这边这边!” 元辞章听到了元咏赋的声音,淡淡地抬眸扫了一眼,但脚步一寸也没挪动,守在李意清的身边。 元咏赋摸了摸鼻子,倒也不觉得尴尬,等人挤进去了些,他满脸希冀地朝两人看过来
相关推荐:
醉情计(第二、三卷)
盛爱小萝莉
突然暧昧到太后
镇痛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捉鬼大师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蔡姬传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