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末日了,但还要上学(NPH) > 第125章

第125章

书院,就算不能考上官儿,去京城转一圈回来也好出去与人说,然后就跟庄先生一样开个学堂教书,闲暇再种个地,不比光种地挣钱吗?” 三头不太开心道:“小姑,平时庄先生也不种地啊,只教书。” “那你能有庄先生厉害吗?”满宝道:“庄先生光教书就能养家了,你能行吗?” 周大郎和小钱氏立即扭头看小儿子。 三头纠结了一下后道:“恐怕有点儿难。” 周大郎和小钱氏失望,但心底还是燃起了些动力,俩人觉得没什么是不可以的,现在满宝不就是要去京城了吗? 连大头都可以去了,那将来三头去京城读书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满宝第一次和老周头钱氏提起这事的时候,钱氏也和老周头一样吓了一跳,但她胆子素来大,想了半天后觉得满宝说的有道理。 凭什么他们家的孩子就不能去京城读书,凭什么就不能考官呢? 满宝现在不就是去京城读书的吗? 她要是个男娃,过个几年考官也不是什么难事,三头几个就算比他们小姑差,那也不应该差到哪里去。 钱氏这么一发狠便同意了满宝的提议,然后就开始计划起来,她道:“这一次你们跟着白家的人一起上路,人多,安全,所以把家里的银子都带上,到了京城以后别心急,四处都寻摸寻摸,打听出来了,看是租个铺子好,还是直接买下好。” “实在拿不定主意就问一问白家的老夫人,如果那会儿她上京城了的话,人要是没上京,你们就写信回来问我们,我们给你们参考参考,宁缓不急。” 周五郎和周六郎一起点头。 钱氏道:“满宝是肯定跟着庄先生一块儿住的,二丫也能跟着满宝住,但你们兄弟二人带着两个侄子总不好也住在白家,所以买铺子也好,租铺子也好,得弄个大的,够你们住。” 周四郎听着头皮发麻,“娘,咱家的钱够吗?” 虽然他娘说了可租,但他听着话音,简直就是奔着买去的。 钱氏自豪的道:“怎么不够,家里现在公中存了有一千三百多两的银子了。” 钱氏说到这里还有些惋惜,要不是之前把钱都分给儿子们了,公中还能有更多。 但已经分出去的钱总不能再要回来,这是公中的生意,自有公中出钱,再要各家掏银子,这账目就乱了,以后各家心里有了疙瘩,日子就不好过下去了。 周六郎一听这银子也有些迟疑起来,“京城比益州城大吧?这钱在益州城买倒是能买到大铺子了,但在京城……” 周四郎已经斩钉截铁的道:“肯定不够。” “哎呀,不够到时候我添上就行了,”满宝不在意的挥手道:“我有钱,所以娘,你答应让大头他们跟着我去京城了是吗?” 钱氏就摸着她的脑袋笑道:“他们年纪也不小了,是该出去见见世面了。” 老周头坐在一旁默默地加了一句,“大头可以说亲了。”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九百零五章 觉悟 周六郎和大头一起低下了自己的脑袋。 老周头一看见小儿子那样就火大,他去摸了摸自己的鞋子,又有点儿忍不住自己的暴脾气。 钱氏横了他一眼道:“这事不急,让孩子们自己找去吧,不行过个几年,我们直接就定下。” 钱氏看着周六郎道:“你是要自己看一看,还是家里直接给你定下?” 对着老爹的时候周六郎可以插科打诨,还可以逃跑躲避,但对他娘他却是没这个胆子的,因此权衡了一下道:“我,我自己看一看吧。” “你眼看着及冠了,我给你三年的时间,三年以后你就是再不乐意,我也会给你挑个媳妇。” 周六郎低下脑袋应了一声。 钱氏说话的时候没人敢发表意见,这几年,钱氏在家里的威势越来越重了。 钱氏一锤定音,“让老五跟着过去吧,老大和老三要留家里打理田地,还有山上的那些药材也不能离了人,老二跟着老四一起,把益州城那些药铺的掌柜熟一熟,明年就把这活儿交给老二,老四去京城把老五换回来。” 周四郎就高兴的保证道:“娘,我管铺子也很有一手的,到时候我去了京城一定把铺子管好。” 满宝:“还不如就给立君管呢,你又不会管账。” 周四郎不乐意了,“给二丫管,那我去京城吃白饭呀。” “你继续卖药材呗,”满宝道:“益州城的药材比罗江县的高,京城的肯定比益州城的还贵。” “那不行,”周四郎又不傻,都不用掰着手指头数就知道不划算,“我一天能把家里的药材运到益州城,可运去京城得几天?路上不得吃饭,不得住店,不得交税呀?路那么长还会被打劫的,这就得花多少钱了。京城的药价再高也高不到哪儿去,我才不做这赔本的买卖呢。” 满宝在济世堂一年多,见过形形色色的药农和药商,她很久以前就在心里疑惑了,可惜涉及药商和药农,老郑掌柜并不愿意与她过多交流,这毕竟是人家供货商。 但满宝聪明啊,而且脑子里还有个知识储备极丰富的科科,她不懂的问它,它不知道的就去扫一下百科馆,于是这其中的门道满宝就摸出来了。 她年前看着四哥把家里新鲜的姜,晒好的老姜,炮制好的女贞子和淮山片等送到益州城时就想和他谈一谈了。 只是当时回家过年事情太多,这件事没在她心里停留太久她就忘了,这会儿想起,她就摆开了架势想跟他聊一聊。 “四哥,你说是药农比较有钱,还是药商比较有钱?” “废话,自然是药商了。” 满宝:“那你知道济世堂不仅是药铺,它也是大晋最大的药商之一吗?” 周四郎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他当然知道济世堂做药材的生意,是药商,但还真不知道是大晋最大的药商之一。 满宝道:“如今我们家在济世堂的眼里就是个药农而已,虽然我们家的药材不仅卖给济世堂,也卖给益州城的其他药铺,但这样的出产量就是个药农。我都看到了,年底那会儿,好多人家都特意留了姜块在地里,再长一年就成了老姜,年初那会儿,还有人来家里问要女贞子的种子和枝条回去栽种是不是?” 周四郎看向上头三个哥哥。 周三郎点头,“好多人家都问了,娘让我们都给了,还去教了他们怎么种。” 周二郎道:“还有外村的人偷摸着上山折了我们不少的枝条呢,损了我们不少的树,年初那会儿大哥和我还上山守了一段时间呢。” 满宝道:“你想想看,这么多枝条和种子留出去,今年不显,明年就该陆续有别的人家与我们抢生意了,到后年,大后年,村子里和附近的村子种女贞子的只会越来越多,到时候我们家的女贞子在益州城还能卖得出价吗?” 于做生意已经很有经验的周四郎连连摇头。 “不仅我们家的女贞子卖不出去,其他人的女贞子恐怕也卖不出去,到时候怎么办呢?” 周四郎:“怎么办?” “如果到时候有药商过来出价五六文一斤,你卖是不卖?” 周四郎瞪大了眼睛,“这怎么可能?现在一斤上好的女贞子可是六十五文,他连零头都不给我?” “可益州城,罗江县和周边的县镇都不缺女贞子这味药了呀?药铺买回去,需要用女贞子的病人有限,他们总不能把药材堆在库房里受潮吧?”满宝问:“就问你,五六文一斤你卖还是不卖?” 周四郎犹豫不决,一旁的周五郎就道:“不卖!” 满宝看向周五郎。 周五郎道:“宁愿堆粪堆里做肥也不能卖呀。” 老周头就忍不住扭头和钱氏道:“这可真是个败家玩意儿。” 钱氏却也犹豫道:“是不能卖吧,只给个零头,还不如不卖。” 老周头道:“能挣一点是一点儿呀。” 周四郎也点头,“是啊,能挣一点是一点呀。” 满宝点头,也没说谁的选择对,而是道:“所以呀,为了不使女贞子一斤才能卖出五六文,也不使它只能堆肥,我们就得在别家的女贞子没出来前找别的销路。京城就是个好地方。” 满宝道:“什么是药农,什么是药商?” “药农就是只能等药商定价的中药卖药的人,药商就是可以影响药价的人,”满宝道:“说句不好听的话,将来真有药商上门死命的压村民们的药价,有我们开出的一条路在,大家好歹有还手的机会。” “人家开十文的药价,我们就能开二十文,买了药运到京城,哪怕一斤只能赚个三四文,那也是赚了,好歹我们家的药价还是我们说了算,不至于完全被动。” 老周家的人都听得一愣一愣的,有大半数的人没听懂,但也有人若有所思起来。 满宝拍拍屁股起身道:“反正你现在也有好多手下不是吗,那明年你要进京换五哥的时候就带上他们一起进京踩一踩路呗。” 周四郎一脸沉痛的道:“在路上是很花钱的。”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下午四点左右 ☆.第九百零六章 启程 坐在上面的钱氏道:“不就是吃吗,住的,你们都是大小伙子,多带几床被子就行了,吃的我们给你们做好干粮,也不费什么。” 又道:“到了京城,要是铺子赚的不多,你们就去找一找看有没有力气活儿,先养活自己再说,等家里这边夏收结束有了钱,我们就给你们寄一些过去。” 老周头觉着不对,“不是去挣钱的吗,怎么还得往里头添钱?” 周大郎几兄弟却觉得很正常,道:“爹,种地也得先往里放种子,还得花钱买块地才行啊,这做生意肯定也一样。” 钱氏就瞥了他一眼道:“你儿子们都比你想得开。” 老周头:…… 事情定下,钱氏见满宝已经打着哈欠了,就挥手道:“行了,回去睡觉吧,明天给满宝打包一下行李,这就要准备走了。” 众人应下。 其实最忙的还是小钱氏,其他人并不太能帮得上忙。 满宝要带的书,衣服等东西都可以自己收拾,而周五郎几个要带的东西更少,不用半天功夫就收拾好了。 倒是小钱氏,她舍不得满宝他们在路上吃苦,所以要费尽心思的给他们准备一些好吃又易带的食物,还得腌制一些东西给他们带到京城吃。 最后收拾出一堆东西来,老周家看着这么多的东西,钱氏就道:“买头骡子吧,耐劳,脚力也足够。” 周大郎和周二郎便去了一趟县城,买了一头骡子和一辆车回来。 但这么多东西也不好带,毕竟车上还要坐人不是? 就在老周头想着是不是把家里的牛车也赶出来时,白善带着白家的下人找上门来,“……家里专门雇了好几辆骡子车装东西,这些箱子之类的放在车厢里不好坐,不如一并装到板车上。” 又对满宝道:“我们还是一起坐吧,路上还可以谈功课。” 满宝连连点头。 谈功课个鬼呀,三个人坐在一辆车里,直接把车窗全都打开固定住,又把窗帘撩起来,然后就开始趴在窗户边上看着外面的世界,不多会儿就把刚才的离愁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只是想一想他们要去京城了,三个人就兴奋得不行,哪怕前路充满了危险,三人也充满了斗志,开心得不行。 庄先生坐在后一辆马车里显然感受到了他们的兴奋,也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 给庄先生赶马车的是周六郎,周五郎则赶着自家的骡车跟在后面,大头二头和二丫也都趴在车窗那里哇哇的往外看,明明是进县城的那条熟悉的路,明明是看过无数次的风景,三人也觉得新奇不已,觉得今天的花尤其的好看。 京城呢,听着就很大,很繁华的样子。 到了罗江县,他们要从这边的城门进,另一边的城门出去,杨和书特意让人在路上看着,见他们到了便回去通知他。 杨和书叫人抬了两个箱子出来,还有一封信一封礼单,“这两个箱子都是我给京中的亲朋准备的,等你们到了京城还请帮我送到家里去。” 白善应下,让下人把箱子绑在了车上。 杨和书只与庄先生寒暄了两句,然后扭头看向白善他们三个,微微叹息了一声后拍着他们的肩膀道:“去了京城低调些,能忍便忍。” 满宝道:“我听着京城很恐怖呀。” 杨和书笑道:“反正不简单。” 白善郑重的点头道:“我们都记下了,我们会小心的。” 他扭头看了一眼身旁的两个小伙伴,再次郑重的道:“我会看着他们的。” 满宝和白二郎便忍不住切了一声,“谁看着谁还不一定呢。” 杨和书笑了笑,往后退了一步后道:“尽早启程吧,不然傍晚赶不到宿头了。” 崔氏也一起来了,她让人准备了两个食盒,还拿了一个盒子送给满宝,“我这儿也有封信,你初去京城,若觉得无聊了可以去找我家姐妹玩,我有个堂妹,在家排行十二,正与你年龄相仿呢。” 满宝感激的接了,三人这才和杨和书及崔氏告别。 重新上车,一行人这才有了点儿伤感,“中秋的时候不知道能不能回家?” 车外赶车的大吉:……这会儿都六月十八了,等他们慢悠悠的到京城都快七月了,然后待上一个月就回来过中秋,最后再上京吗? 他们这是有多闲得慌? 还是白善清醒一点儿,“我们是要进国子监念书的,中秋放假的时间还不够我们回家吧?” 白二郎:“那过年能回家吗?” 满宝算了算后道:“应该没问题。” 白善却道:“我觉得够呛,不然当年我爹去京城读书为什么要带着祖母一起?陇州离京城比绵州更近。” 满宝这才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咦”了一声道:“刘祖母他们也要进京的,那以后你的家不就是在京城了吗?你不用着急回七里村了呀。” 满宝和白二郎以一脸“你背叛了我们”的表情等着白善。 白善沉默了一下后决定和满宝互相伤害,“你哥哥侄子们不也跟着上京城了吗?你家里人比我还多呢。” 满宝一想也是。 白二郎瞪着眼睛看他们。 俩人略微有些心虚,但似乎想到了什么,又齐齐看向他,“你大哥不也在京城吗?” 白二郎微微瞪眼,这才想起这事,“是啊,我大哥好像是在京城里。” 白善和满宝:…… 白二郎懊恼的拍掌道:“完了,我忘了给我大哥带些东西了。” 满宝和白善勉强安慰他,“没事,等到下个地方你下车随便买点东西就说是从家里带的呗。” “这样好吗?” 白善道:“总比空着手去要好吧?” 等到中午休息的时候白二郎就去问这次跟来的管事高成高松,“到下个地方我要去给大哥买些东西。” 高松连忙问,“二少爷想给大少爷买什么?” 白二郎苦恼道:“我不知道呀,但我从家里去总得带些东西给大哥吧?” 高松这才听明白,他顿了好一会儿才道:“二少爷,咱家车上拉的东西有一小半就是给大少爷准备的,您不知道吗?” 这下轮到白二郎惊讶了,“我不知道啊,也没人告诉我呀?” 七里村的白老太太眼看着马车走远了,这才按着眼角回身,“这一下子两个孩子都远行了,我这心啊,空落落的。” 白老爷却突然一拍掌想起来了,“糟了,忘了告诉那小子车上给他大哥准备的东西了,他别在路上给祸祸了。”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晚上八点左右 ☆.第九百零八章 进京 白二郎跑到他家的大板车前看车上的东西,指着车上的箱子震惊的问,“这些都是给我大哥的?” 高松点头道:“是的,二少爷。” 白二郎瘪了瘪嘴,“怎么没人告诉我呀,都给他带了什么?怎么看着比我的还多?” “没有比你的多,”白善很公正的道:“这辆车只有一大半是大堂哥的,还有一小半的是你的呢,然后后面那辆车都是你的。” 白二郎运了运气道:“这怎么一样,当初大哥去京城的时候也带了两辆车的东西去的。” 白老爷虽然抠门,但其实并不穷,相反,他还很有钱,尤其是这几年借着新麦种可是挣了不少钱。 穷家富路,所以儿子们出门,他都是很舍得花钱的。 可是这给的东西也是有差别的。 白大郎去京城时,白老爷想着他一个人要留在京城求学好可怜的,于是给的东西自然比较齐全,连钱都是最多的。 但这次白二郎去,不仅有同窗,还有先生带着,过上一段时间刘老夫人他们也要去京城,而白大郎这会儿在京城已经安顿下来,他去了直接就能住下,情况大不一样。 但白二郎还是有些吃味,点了点那些箱子道:“这么大的箱子,我的箱子都没这么大的。” 白善直接把他往回拖,“你就知足吧,你可是有兄弟的人,我还想有个兄弟呢。” 满宝道:“只能等下辈子了。” 白二郎:“那个人是做了多大的虐才会在下辈子做你兄弟?” 满宝闻言哈哈大笑起来,白善气得追着白二郎打,问道:“我怎么了,我怎么了?” 高松看了一下太阳,觉着时间差不多了,连忙道:“少爷小姐们,时辰差不多了,我们启程吧。” 三人爬上马车。 兴奋劲儿没两天就过了,毕竟青山绿水都差不多,看着看着也就厌倦了,加上这会儿天气又热,所以他们都有些恹恹的。 也就满宝,每天一到中午停下歇息的时候就对歇脚周边的花草树木和虫鱼鸟兽伸出魔爪。 有些东西也不见得是药材,她看见了就要挖,挖出来把碗一会儿又扔了,有时候看见一条虫子都要折张叶子去抓它,然后盯着人家看。 有时候白二郎看着虫子挣扎成那样都替它心疼。 这些东西全被满宝丢到了系统里收录起来,一路上叮叮当当的声音不断,既有扫描出来的未知物种的,也有积分到账的声音。 满宝只要有机会,她都会把科科扫到的东西收录起来的,要是没有机会,一人一统就只能惋惜错过了。 不过这惋惜存在的时间也很短,一个想着我还年轻,有的是机会,一个则是因为它早已习惯,反正现在总比之前要好很多了吧? 越往北,遇到的特殊植物出现的频率越高,隔三差五的就能收录到一株价值很高,在未来又没有的植物,奖励的积分都是数以万计的。 不仅满宝赚了不少,就是科科都利用分到的积分又升了一级。 走了九天,太阳极其好,一次雨都没下过,到京城门口的时候,一群少年少女成功的黑了一小圈儿,就是一直酷爱停留在车里的庄先生都黑了一小些。 反倒是大头和二头不是很明显,因为他们本来就黑。 而满宝和白善白二郎三个则就太明显了,主要是三人以前太白了,尤其是满宝和白善,所以这会儿黑了一点儿便尤为明显。 别人或许不在意这一点儿,但高松是很在意的,因为就要见到大少爷了,大少爷一向威严,他见着二少爷野成这样,不,是黑成这样,还不知道要怎么怪他没管好少爷呢。 但二少爷哪是那么好管的,夏天太阳大,中午他们都要休息一个多时辰的,不然人受得了,牲畜也受不了。 满小姐要在这会儿钻林子挖东西,二少爷便要跟着,他劝了也没用啊。 高松在这边无限担忧,车上的三人却是满血复活的兴奋样儿,眼看着官道上的车和人越来越多,三人便撩开窗帘,身子从窗口那里伸出去,远远的看到高高的城门楼子,忍不住“哇”的一声,“比益州城的城楼还要高呀。” 白善:“城门看着也比益州城的大呀。” 旁边的人见他们这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忍不住鄙视的扫了他们一眼后昂首挺胸的先他们一步走了。 满宝看见,便道:“京城的人头仰得也比益州城的高呀。” 白善和白二郎忍不住扑哧笑出声来,笑完又觉得这样不好,毕竟都说了要低调,不可招惹是非的,于是就低下头去憋笑。 才越过他们的人听见了这句话和这声笑,忍不住暗暗瞪了他们一眼,打了身下的马一下,快速的走了。 三人这才缩回车里哈哈的大笑起来。 远远的看着城门挺近的,但其实离得还挺远,车子又走了一刻来钟才到底下。 三人也坐不住了,纷纷挤到车窗那里,或是挤到车辕上抬头看着京城的城楼。 城楼上大大的两个字——长安! 三人看着心情都激荡不已,慨叹道:“这就是长安城呀。” 后面马车里的庄先生也撩起了窗帘看了一眼城楼,默默地看了一会儿后放下,“长安呐~~” 周六郎也看着,听到先生的低语,回头问道:“先生,你来过京城吗?” 庄先生淡笑道:“年轻的时候为了考学和考官来过。” “那考上了吗?” 庄先生笑着摇了摇头,“没考成。” 周六郎憨憨的笑道:“我知道,考学和考官可难了,我们家打听过,罗江县一年都难出一个官儿。” 庄先生只是笑了笑没说话。 后面一辆骡车里的周五郎和大头几个也一起仰着脑袋看,感叹道:“这城门可真大呀。” 城门大,进城便快,很快便轮到他们的车队进去了,满宝三人被城门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住了目光,也被来往的各式各样的人吸引住了目光,以至于他们一时没发现路对面正有人冲他们招手叫喊。 马车边上突然蹿过来一个人,“少爷,堂少爷,满小姐,你们怎么不应我呀。” 大家定睛一看才发现是刘贵,白善松了一口气,“你吓死我了,我们没听到你叫呀,你是来接我们的?别院都安排好了吗?”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九百零九章 租院子 城门内不允许车过久的停留,所以刘贵一边给他们引路,一边道:“少爷,租我们家别院的人一时间搬不了,他们有合约在手,又在我们那儿住了三四年了,不好就将人赶走,所以小的就在大堂少爷租的院子旁边租了一个大的宅院,那里距离国子监近些,就是……” 白善见他不说了,就问道:“就是什么?” “就是贵些。” 何止是贵些,简直是贵太多了。 白直今年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四门学,他不乐意住在学里,和他弟弟白二郎一样,他在起居上就没受过委屈,自然不乐意住在学里,每天还得自己打水洗脸,整理衣物之类的。 于是他在外面租了个小院子,和他的一个同窗一起合租的,刚好够住他们及带来的下人。 国子监周边的房子多是租给学子们的,而国子监又在内城,因此这里的房子很紧俏,自然就很贵。 不仅贵,还小,说是租了一个大宅院,但其实也只是一个小两进的院子,他们这么多人勉强可以住下,刘老夫人他们要进京肯定得另外找地方,不过他们还有一段日子才进京,来得及。 几辆车陆续在巷子里停下,白大郎今日特意请了假在家等着,看到他弟弟率先第一个蹦下车就忍不住笑开,快步上前拍了一下他肩膀,“总算是等来你们了。” 白二郎回头看见他哥,也高兴的扑到他身上,俩人抱了一下,“哥,京城好玩吗?” 白大郎笑开,“好玩。” 话说完,看到后面一辆车上放下车凳,周六郎掀开帘子扶庄先生下车,他连忙迎上去扶住庄先生。 等庄先生下地站稳了,这才退后一步恭敬的行礼,“先生安!” 庄先生欣慰的点头,摸着胡子笑道:“我早听你父亲说了,你考进了四门学?” 白大郎忍不住咧开嘴笑,狠狠地点头,“多有赖先生教诲。” 庄先生便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是你自己努力。” 白善和满宝也下车来了,大家互相见过礼,就让大吉他们搬东西进去。 白大郎比他们大好几岁,很有做哥哥的风范,领着他们先进了自己的院子,“你们先在此休整,等他们把东西规整好了再过去。” 他知道庄先生年纪大了精神头不好,因此先把庄先生领到自己的房间里休息,叫人上了热饮和一些点心,这才去找白善他们三个说话。 “父亲来信说得模糊,只说你们受皇恩,可入国子监念书,可你们为何能受皇恩?” 白善喝了一口热茶后才道:“因为我父亲是为国尽忠的功臣,因此朝廷给了我家两个入学的名额。” 白大郎张大了嘴巴,他在家的日子短,他还真不知道这事。 然后他就看向白二郎,眼里带着羡慕,“二郎,你的运气可真够好的。” 白二郎矜持的点头道:“还好,还好,一般一般啦。” 白大郎觉着他此时尤其讨打,但他很快想起了正事,“那你们得去国子监报道了,这几日已经陆续有受恩旨的学子到了,我在四门学里听说此次会有四十来个学子进入国子监,因为是受皇恩,因此学识参差不齐,这次国子监会出卷子,依成绩来定去的学院。” 他看向白二郎,“善堂弟我却是不忧心的,在这四十多个人里进个四门学还是不错的,你嘛,别最后被放到算学才好。” 白善道:“算学也不错呀,以后可以进户部。” 满宝却看了一下白二郎后摇头道:“他进不了算学,书学也难,要是不能进四门学,还是去律学吧。” 白二郎不服气,“我千人中难进国子监,难道四十来个人里还进不了四门学?” “得看其他人的学识如何,”白善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万一这四十来个人偏偏都很厉害呢?” 白大郎也点头,“毕竟是功臣之后,家境应该不会太差,从小读书习武,应该差不到哪里去。” 白善问,“大堂哥可能打听到这次入学的都有哪些人?” “我得回学里和同窗们打听打听。”他不好意思的道:“我也刚进京没多久,消息不是很灵通。” 白善表示理解。 “不过这次入学的大部分都是军中将领的后人,习武之气很浓,你们与他们同窗可要小心点儿,别吵架打架知道吗?” 三人忍不住一起连连点头,白善有些担忧,“他们都会功夫吗?” 那万一不小心打起来他们岂不是很吃亏? “武将家的孩子应该都会一些吧?” 白善忧愁不已。 大吉觉得他们这样的思想很不好,忍不住道:“少爷,我们去国子监是念书去的,不是打架。” 满宝:“万一就不小心打起来了呢?” 白大郎轻咳一声道:“学里禁止打架,若是在学里斗殴,严重的会被退学的。” 满宝就对白善和白二郎道:“你们要是被欺负了就忍一忍,我们冒这么大的风险来京城就是为了读书考官的,你们可不能被退学。” 白大郎问:“你们冒了什么风险?” 三人咳嗽起来,都没说话。 白大郎也不在意,只当他们是觉得路途遥远吃了很多苦。 这个年纪的孩子,除了这些风险还能有什么风险呢?、 不过他还是肯定了一下满宝的话,“满宝说的不错,这里不比咱家里,你们在外头收着点儿脾气,可别与人吵架打架。” 一旁的满宝连连点头。 白大郎犹豫了一下,还是与她语重心长的道:“满宝,你也一样的。” 满宝点到一半的脑袋就僵住,她道:“我从不与人吵架,也从不与人打架的。” 白善和白二郎齐齐“嘁”了一声,鄙视的看了她一眼。 白大郎就训他们,“你们看,你们这样就很容易引起斗争,这是很不对的,得改。” 白善和白二郎就你对着满宝抿嘴一笑,在白大郎的压迫下与她道了一个歉。 四人在这边闹腾着,外面已经把东西都搬进去了,他们要自己过去整理自己的房间。 周立君要和满宝住一个屋,俩人的中间依旧用一道屏风隔着,满宝把自己的书拿出来摆好,周立君过来帮忙,“小姑,这房租我们家得出一半吧?” 满宝点头,“我已经和白善白二说好了,这部分钱是我们自己付的,你们只管安心住着。” 周立君松了一口气,“才五叔和六叔刚说呢,这里的租金可真贵,不知道铺子得要多少钱。”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下午四点左右 ☆.第九百一十章 为难 这一次他们把家里的钱都带来了,虽说是租也可,买也可,但大家都知道,钱氏更属意直接买下来。 铺子一类的东西,那自然是自家的才安心,不然做到一半被人赶走了可怎么办? 且买了铺子,他们在京城就算有根基了,家里人在这边也更有底气些。 满宝想了想道:“这事不急,让五哥他们有空就出去逛一逛,或是先在京城里找些活儿干,等熟了再打听买铺子的事,钱不够我再想办法。” 满宝嘿嘿一笑道:“再过一个多月就是中秋了,中秋要赏菊花。” 周立君眨眨眼,“小姑,你刚来京城呢,难道还能找到好看又稀缺的菊花品种?” 满宝自豪的道:“这世上没有我找不到的花草,现在找不到,将来也一定能找到。” “也是,”周立君若有所思的道:“每次一进城你都要去卖花的坊市逛一逛,在路上走着都能蹲下去挖一株不起眼的草,回来一养就养出花来了,小姑,你这算不算天赋?” 满宝想了想后点头道:“算。” 周立君点点头,“就跟村子里天生会闻味儿的小狗一样……” 满宝伸手从床上抓了枕头,“你再说一遍,我像啥?” 周立君这才回过神来,立即摇头道:“小姑,我没说你像小狗……” 周立君蹦起来就往外跑,成功躲过满宝的一枕头。 满宝气得哼哼两声,决定今天吃晚食之前不理她了。 但很快周立君就又探头进来了,笑呵呵的道:“小姑,我帮你整理衣服呀。” 满宝看了一眼她堆在一旁的箱子,还是勉为其难的理了她一下,“进来吧。” 初到京城,事情看着很多,但认真算起来并不多,只是他们第一次来这陌生的地方有些心怯,不免有些惶然,所以才觉得有很多的事要做。 庄先生睡了一个午觉起来感觉精神好多了,见他们三人也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出来了,便道:“放下东西,一会儿拿了公文,我带你们去一趟国子监,善宝,你再派人走一趟杨家送封帖子,让他们来家里取杨县令的东西……” 庄先生安排得井井有条,三人一一记下,心一下就安定下来了,就连一旁本有些着急的白大郎都一下安静了下来,乖乖的听着。 白善让刘贵去杨家送帖子,让大吉去准备马车,他们歇过午觉,估摸着国子监也上衙后便起身出门。 庄先生叫了白大郎坐同一辆马车,他很多年没来京城了,也不知道现在国子监是什么情况,更不知道京城的情况,虽然白大郎知道的可能也很少,但好歹是实时的。 他们住的地方离国子监不远,出了巷子是一条大街,往前去,再转个弯就进了另一条大街,顺着大街往前走一段路就是国子监的衙门了。 国子监的门不宽,正对着大街,四四方方的两进院子而已,但它旁边则有一道开了四扇大门的门匾上也嵌了三个大字——国子监。 满宝觉得奇怪,跳下马车后认真的盯着两道门看,疑惑不已。 庄先生扶着白大郎的手下车,见三人齐齐仰着小脑袋瓜子盯着两道门看得目不转睛,就伸手拍了一下他们的脑袋道:“别看了,这边是国子监衙,主要是学官们办公场所,隔壁则是六学所在。” 国子监可不止管着六学,它还管着天下的府学,县学和所有的私塾书院。 府学和县学每年要增添的书籍,要委派的学官,要增减的学生,以及因此产生的财务都是国子监管着的。 还有天下的私学,国子监也要有所掌握。 比如庄先生,他要是开个学堂收徒教书,一年两年的没人管他,教就教吧,但教的时间长了,在县衙那里就要登记造册,每年,这些册子都是要抄录一份名单送往京城直接归到国子监里。 这样天下有多少个先生,有多少读书的学生,便是没有具体的数,但也能估摸着个八九不离十来。 也不至于哪天皇帝心血来潮的问起某地有名的先生来国子监的人一无所知。 庄先生道:“本来国子监是与六部一起在皇城内办公的,只是陛下对六学很是看重,先帝还在时就提议将国子监搬到六学边上办公。如今国子监分内部和外部,外部在此办公,内部则还留在皇城内,主要负责的是编撰书籍,御前行走等。你们是受皇恩来读书的,应该是在外部这里报道就行。” 白大郎连连点头,“不错,不错,在此就可以了。” 庄先生便领着四人进了国子监衙,白善才将那封公文拿出来,国子监里的人就明白了,这也是接了恩旨来读书的。 虽然心里不屑,但面上也没表现出来,主要是这几天来的人不少,有学识的没几个,但人家又是功臣之后,现在又是皇恩浩荡的时候,只有傻子才会这会儿为难他们。 说傻子,傻子就到。 廉禹城进来看到衙门里又来了一拨人,且一看年纪那么小便知道他们是来干什么的,他眉头忍不住就一皱,丢下手中的公文就背着手上前,“又是奉恩旨入京读书的?” 白善抬头看了他一眼,没应声。 招待他们的学官抬头看了他们三个一眼,只能代为回答,“是啊,从剑南道过来的。” 廉禹城扫了他们五人一眼,看了眼白大郎,“是你要入学?” 白大郎连忙躬身行礼道:“不是学生,是家弟。” 他介绍白善和白二郎道:“这是学生的两个弟弟,此次是他们应招入学。” 廉禹城皱眉看着俩人,觉着他们年纪太小,便抬头问庄先生,“他们读过几年书?你是他们家的门生?” 庄先生浅笑道:“在下庄洵,是……” “是我们的先生,”白善也微微皱眉的看了他一眼,直接略过他看向他身后的学官,蹙眉问,“我们可以办入学手续了吗?” “脾气倒是挺大,”廉禹城的火气一下就起来了,问道:“你读过几年书?四书读完了吗?要是没读完,你进国子监也没用……”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晚上八点左右 ☆.第九百十一章 散火 “是皇帝让我进的,你要不想让我进,你直接去与皇帝说去,他不让我进,我自回家去。”白善一路上都绷着神经,被各种人念叨着要忍让,他也自己也知道要忍,可这会儿被廉禹城的目光看着,他的火气就是一下子没压住。 白善冷冷地睇了他一眼后看向他身后的学官,问道:“到底能不能办?” 白大郎连忙拉了他一下,小声道:“在家的时候不是才告诉你要忍让吗?” 白善张嘴就要说话,一旁的满宝伸手抓住他的手,他这才紧抿着嘴角,以极大的意志力压住胸中的火气,沉默着没说话。 学官见这少年这么杠,也连忙站出来打圆场,笑道:“已经记录了,恩旨招来的学生就还差两家,估摸着这两日也要到了,监里定了七月初一那天开考,要连考三天,成绩出来按照排名进入六学。” 他笑道:“好叫白公子知道,这次陛下的恩旨一共下了二十四家,每家名额两个,若无意外会有四十八个学生入学。六学中,国子学只取前三名,太学取十二人,四门学取十二人,剩下的二十一人泽分散在其余三学之中,至于分到哪个学院则看他们的擅长。” 满宝好奇的问,“那要是一个都不擅长呢?” 学官僵笑道:“总会有所擅长的。” 实在没有擅长的,那就只能抽签了,三个学院,谁抽到这样的学生算他倒霉。 白大郎,白善和满宝不约而同的扭头看了白二郎一眼。 白二郎对上他们的目光,恼羞成怒道:“看我干什么,我肯定能被选上的。” 满宝点头,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一行人和学官拿了一块参考的铁牌后离开,全程不理站在一旁的廉禹城。 廉禹城看着他们就这么转身走了,忍不住蹙眉看向学官,“他们是哪个功臣之后,竟如此目中无人。” 学官笑道:“说来他父亲的官儿也不大,算是此次被点名的功臣中最低品的,六品前蜀县县令白启之子,因为剿匪为国尽忠了,当年陛下还夸赞了他一句呢。” 廉禹城眼睛一瞪,“白启之子?” “怎么,你认识?” 廉禹城皱了皱眉道:“是在我前科的进士,听说过他,没想到他竟早死了,难怪这些年都没听说过他,当年他在太学里可是很有名的。” 学官便若有所思道:“那看来这白善仗持的不是家世,而是才能了。” 廉禹城就哼道:“这是国子监,读书的地方,自然要靠才能了,那些依靠家世就该去权贵里面论。” 廉禹城面色好看了些,道:“过不了多久就能知道他是依仗什么了,最好是才能,如此才不辜负了他父亲。” 学官心里撇撇嘴,脸上却笑眯眯的应下。 一行五人出了国子监衙。 满宝还拉着白善的手,她扭头看着他问,“你怎么突然火气这么大?” 白大郎也正想说他,正要开口,一旁的庄先生却笑眯眯的伸手轻轻地拍了拍白善的脑袋道:“没事,善宝说的本来也没什么错,说了便说了。” 大家一起张大了嘴巴看庄先生。 庄先生却左右看了看后问,“大郎呀,这附近哪儿有好吃的馆子?为师请你们吃一顿京城的饭菜怎么样?看看合不合你们的口味,你们想吃点儿什么?” 满宝就低头思索起菜单来,白善看着庄先生问,“先生不怪我吗?” 庄先生对他笑道:“不怪。” 他顿了顿后又道:“不过以后不可如此莽撞了。” 他思索片刻后道:“明日为师带你们去玄都观看花如何?” 满宝问,“玄都观在哪儿?” “在崇业坊,”庄先生道:“我们去登高望远,此时正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 一青年,二少年,一少女不约而同的抬头看着天上挂着的明晃晃的大太阳,同时觉着先生也会说瞎话了。 大热的夏天,这会儿不应该适合在家里躲荫,吃点儿奶酪,再听点儿故事吗? 庄先生没有给他们太多时间思考,转身上车,然后和他们招手道:“快上车吧,在太阳底下站久了小心中暑。” 四人这才上各自的马车。 满宝这才察觉到她一直抓着白善的手呢,她连忙放开,先一步爬上马车占好位置。 白二郎走在白善身后,好奇的问他,“你耳朵尖怎么都红了,是不是中暑了?” 白善爬上了马车,回身扫了他一眼道:“没有,你少说话。” 大吉在旁边看着三人,等他们都上了车才跳上马车。 庄先生今天特别大方的请他们在外面吃了一顿很贵很贵的饭,第二天也没逼着他们读书写字,而是领着他们去了崇业坊,一路爬到玄都观上。 说是登高望远,但玄都观并不高,站在它最高的位置往下看,也只看到崇业坊而已,更远一些的地方就看不到了。 白大郎知道他们的爱好,因为他回家的时候,白老爷不止一次的抱怨过二弟动不动就喜欢去爬山,而他二弟也没少邀请他一块儿去爬山。 白大郎不喜欢。 他此时就汗流浃背的靠在一旁道:“要想爬高山,那得出城去,城里没有特别高的山。” 他不明白,他们来道观为什么就不能安逸的慢慢走着歇着上来,非得一口气爬到上面来,不知道会出汗,会狼狈,会失礼吗? 白善也出了不少的汗,他却觉得很爽快,他大呼出一口气,干脆把手掌放在嘴边啊啊的大叫起来。 满宝和白二郎看见,也纷纷做喇叭花状冲着山下大叫起来,吓得白大郎差点蹦起来…… 他瞪大了眼睛看着三人,完全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大喊大叫起来,他紧张的四处看,就见附近的人也叫他们吓了一跳,纷纷转头过来看他们。 但见是三个活泼的少年少女便又把头转了回去,心中无奈的道了一声:算了,年纪还小呢。 庄先生见怪不怪的找了块石头坐下,等他们喊够了就招手把他们叫过去,将水壶递给他们。 等他们都喝过水便问,“心中堵着的火气散了没?” 满宝不好意思的点头,白善也红着脸点头,“散了的。” 白二郎嘿嘿一笑道:“我就没火气。” 庄先生赞他道:“嗯,这次你比他们两个强。” 白二郎骄傲起来,看着他们两个乐。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九百十二章 京城济世堂 庄先生对白善道:“事不要都放在心中,人的心脏就那么大,装的东西多了,它就盛不住了,溢出来了你又不说出来,自然便影响到了肝,心与肝不舒服,人全身都不舒服了。” 一旁的满宝目瞪口呆,忍不住竖起大拇指道:“先生你真厉害,我都没想到呢。心主行血,而肝主藏血,心藏神而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心里的事儿多了,行血不畅,可不就损肝吗?” 庄先生:……不,为师不是这个意思。 再一看满宝亮晶晶的目光,庄先生便暗道:算了,随他们去吧,他们高兴就好。 白善若有所思起来,“那我有心事了跟谁说呢?” 满宝立即举手,白二郎推开她道:“你是女孩子,跟我们不是一起的,善宝,以后你有什么心事告诉我好了。” 庄先生笑道:“也可以和为师说一说。” 白大郎在一旁看着,只觉备受冷落。 他唉声叹气起来,白二郎听到了,就回头和他道:“大哥,你为什么叹气?你是不是也有心事?要不要告诉我?” 白大郎把他凑到面前的脸推开,“一边去。” 从观里回到家,庄先生便开始让人去国子监周边打听这次入学的学子情况,他道:“虽然一定可以入国子监了,但六学的情况还是不一样的,能进国子学就不要落到太学去,能进太学,就尽量不去四门学。” 庄先生道:“打听打听这次学子的情况,还有出题的人是谁,这几天你们就哪儿都别去了,安心留家里与我一起读书准备应考。” 白善和白二郎觉得压力倍增,只有满宝还是以前的学习强度,她咯咯一乐,庄先生就看向她,她立即脑袋一缩,小声道:“先生,我还得安顿我哥哥侄子们呢,还得去一趟济世堂。” 庄先生这才把目光从她身上移开,满宝悄悄松了一口气。 就在白善他们去爬山的时候,周五郎和周六郎也把周围熟悉了一下,找到了卖菜蔬的地方,了解了一下京城的菜价。 别说,京城的菜还真比他们乡下的贵,但肉却比他们的略便宜些。 俩人领着大头和二头,嗯,出门在外得叫他们的大名,周立重和周立威了,两个大的领着两个小的在这一个坊里转了一圈,发现这儿人有些少,基本没有蹲街边等活儿干的苦力。 比他们早来几天的刘贵道:“这是内城,你们要找那样的地方得往外城去。” “外城远吗?” “不远,出了我们坊的南坊门就是外郭城。” 周五郎便决定明天出去看一看,满宝也要跟着去,“我要去济世堂。” 刘贵就笑道:“满小姐,小的打听过了,济世堂在京城里一共有四家,我们坊里就有一家,您想去哪一家?” 满宝眨眨眼,问道:“找一个叫郑阅的大掌柜,他在哪个铺子?” “那还真巧,他就在我们这一坊的济世堂里,他是济世堂的二东家,听说京城的四家药铺都是他管着的呢。” 满宝便笑着连连点头,“没错,就是他,纪大夫说了,进了京城就找他。” 于是第二天,老周家的人就分开行动,周立君留家里熟悉邻里,周五郎他们去外城逛一逛,满宝则被大吉送着去坊里的济世堂。 满宝本来想自己背着小背篓去的,但白善不放心,大吉也坚持送她。 反正少爷在家里不出门是安全的,其他人出门应该也不会有危险,但满宝却不一样,这一个,不论是危险找她,还是她去找危险,都出不得差池,所以他还是看着吧。 京城的济世堂可比益州城的还要大,上下两层楼,门开得特别大,连门匾都显得比益州城的气派。 满宝跳下马车,背着背篓仰头看了一眼门匾,再次确认没走错后就看向门庭若市的济世堂。 大吉将马车停在旁边,走到了满宝身边,满宝这才和他感叹道:“连病人都比益州城的多,京城的人这么爱生病的吗?” 大吉:“京城人多。” “这倒是,但京城的药铺也多,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看见一连三家,连对面三家都是药铺扎堆在一起的。” 没错,刚才才进这条街道满宝就闻到了浓浓的药香味,然后探头往外一看,发现济世堂被左右两家药铺夹在中间不说,连对面三家铺子也都是药铺。 满宝仔细的对比了一下六家的生意,满意的点了点头,“不错,济世堂的生意不是最差的。” 虽然看着也不是最好的,但不上不下才是中庸长久之道不是? 满宝背着背篓进去,她左右看了看,共有三个门帘子,每个门帘子前都或坐或站了不少病人,应该是在等待看病。 再往柜台看去,正有一个青年,三个少年在后面,一个算账,三个则接了药方快速的拿药称药,忙碌得不行。 满宝从怀里将纪大夫的信取出来,正要上柜台去问话,一个老太太伸手拽住她道:“小娘子怎么不排队?” 满宝顿了一下,转身走到她后面默默的排起来。 老太太见了这才满意,训她道:“看病取药都要排队知道吗,我们这么大年纪都排着呢,你们这些小年轻怎么反而往前头插呢?” 满宝点头表示认教。 排了两刻钟才轮到她,老太太将药方交上去,交了钱后站到一旁等着抓药,满宝便跨步上前,将信递给算账的青年,“我是益州城纪大夫举荐过来的,我想见一见郑大掌柜。” 青年闻言抬眼上下打量了她一下,笑问,

相关推荐: 桃源俏美妇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旺夫   过激行为(H)   篮坛大亨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神秘复苏:鬼戏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鉴宝狂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