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末日了,但还要上学(NPH) > 第374章

第374章

然还是抱有大期望,短时间内投降是不可能的了。” 他道:“从军中挑选出敢死队吧,记下他们的姓名、籍贯和家人,事后不论死活皆有重赏。” 赵国公问:“何时突袭?” 皇帝就扭头看向外面昏暗的天空,冷淡的道:“今晚便是一个好时机,重伤了朕的两个股肱之臣,他们一定很开心吧?” 封尚书立即问:“陛下想突袭何处?城楼吗?” 昨天高句丽刚往城墙上浇水,这会儿滑溜溜的,哪怕对方防守放松,了,此时去突袭也是事倍功半,可能连功半都没有。 他不建议拿将士们的性命去冒险。 皇帝瞥了他一眼道:“自然不是城门。” 他示意古忠将地图拿来,展开后点了几个地方道:“我们从东攻来,这一片已经被我们全部收服,但这东北和东南这两处地方都还留着。” 连赵国公都忍不住无言了,“陛下,这两处只有三个镇,连个县城都不是。” 这样的地方他们打下来有什么意思? 根本不费多少兵力好不好? 皇帝道:“反正现在强攻国内城也没好结果,围城他们情绪也起来了,大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将这一片全都收了。” 阿史那将军问:“陛下是想让国内城成为真正的孤城?” 皇帝便冷笑道:“拿下这些重镇之后,原地征收粮草,找一找镇上的大户,还有那什么里长之类的,将士们缺粮草,正好补充了。” 他倒要看看,没有了外部的支援和供养,国内城还能坚持多久。 其他人虽然觉得此法不会奏效,但依然听从了。 反正那就是小镇,再往旁边去是一些小县城,城中的守军并不是很多,对于晋军来说拿下他们并不困难。 他们之所以不打这些地方是因为不值得。 拿下国内城,踏进高句丽王宫,高句丽就算灭亡了,这些小城小镇都不用打,直接就属于大晋了; 拿不下国内城,派兵去攻打这些地方,事后他们退去,这些地方还是会回到高句丽的怀抱,所以实在不必要派兵出去,不仅浪费兵力,还浪费粮草。 但要是以征集粮草的名义就不一样了。 现在晋军还要养着小城中被封尚书一路军队吃穷的百姓,因此粮草有些紧缺。 他们现在粮草只有两个来源,户部在国内筹措,大军在已经攻下的城池中征收。 虽然看着不少,但国内城还不知道要围到什么时候,多准备一些总是没问题的。 于是薛贵和牛刺史等人主动请兵出战。 皇帝给了他们两队兵马,让他们分兵去攻打东北和东南两路城镇。 等高志知道这些的时候,薛贵和牛刺史已经连下十来个镇,三个城池。 倒不是高志消息滞后,而是他们的速度太快了。 国内城周边的兵力,不是被抽调去安市城支援,现在变成了俘虏,那就是被召入国内城一起防守国内城和王宫。 城中根本没多少兵马,多数是衙役在守城,更不要说外面的村镇了,那是除了一些大户人家领着家丁习惯性的防守一下外,晋军简直是如入无人之境啊。 主要是高句丽也没想到晋军会这么丧心病狂的浪费兵力去攻打这些城镇。 这些地方既不是关口,也不在他们的进攻路上,毫无战略意义好不好? 谁知道他们就占了呢? 薛贵和牛刺史占领这些地方后便开始着人去征收粮草。 一收才发现问题,不少贫寒百姓直接哭倒在地,有的甚至宁愿冒着寒冷的天气逃出去也不愿意拿出粮草来。 “将军,过去的两个月里,高句丽已经征收粮草三次了,不少人家现在根本没粮食,我们进屋找过,好几家都直接吃树皮了。” 另一个士兵道:“也不是纯的树皮,里面还是有点儿米的,就是不多,几十粒吧。” 薛贵:…… 他只能把士兵们都召回来,不征了,已经悄咪咪要逃的高句丽百姓一呆。 薛贵也坐在石头上发呆,“难怪封尚书和赵国公他们都不同意突袭这些地方……” 因为是真的不值得啊,浪费兵力不说,也浪费粮草。 出兵,将士们运动量大,加上寒冷,消耗的粮草也比平时多好不好? 薛贵头疼的挠了挠脑袋。 另一边的牛刺史,占下小镇和底下的大村庄后,直接让人将村里和镇上的老人叫来问话,问了一些这半年来高句丽的赋税情况后便大致有数了。 又随便划拉了一片,将各家的孩子给抱过来问话,每天早食吃什么,晚食吃什么,几点睡的,每天都干什么,谁家的晚食最香…… 一通话问下来,牛刺史都没往那些普通百姓家中去,直接带着兵马去了几户人家里坐着。 都不用他张口,主人家自会备上几车粮食让他带走。 牛刺史算了算,这些粮草也就够他们自己的消耗,根本没有支援大军的数。 不过他想了想也觉得不亏,好歹大军少支出两千人的粮草,那就能余下这部分粮草,也算赚了。 于是他对令兵道:“回去告诉后勤,就说我们的粮草暂时不用提供了,我们可以自给自足。”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704章 良师 后勤收到这个消息,立即去找赵国公,牛刺史带的两千人已经可以自给自足了,但薛贵还每天和他要粮草呢。 赵国公便去公文问薛贵,收到回话后便给薛贵去信,“可收大户粮草用之。” 又给牛刺史去信,“不得收刮百姓,陛下是仁义之师,须为后人留下善意。” 赵国公将此事告知皇帝,撇撇嘴道:“高句丽简直是杀鸡取卵,国内城周边都征收了三次粮草,让百姓无所依着,更不要说更远的地方了。就是没有我们,只怕也撑不了几年了。” 又道:“薛贵到底年轻没有经验,不及牛刺史老道。” 皇帝点头,点评道:“牛刺史可治理地方,可领兵作战,薛贵为猛将也。” 皇帝心中一动,问道:“大哥觉得牛刺史做安东都护府总督如何?” 赵国公想了想后道:“倒是可行,但……会不会升得太快了?” 皇帝不在意的笑道:“他即为牛刀,何必要拿去杀鸡?何况以他的资历,升为总督也不算早,不过是出身寒门无人举荐罢了。” 要不是这一次东征,他还不知道边陲之地竟然藏了如此多的人杰呢。 薛贵算一个,牛刺史自然也算一个。 要不是新罗和百济内讧,说不定都用不到他御驾亲征,牛刺史就悄悄的将辽东打下来了。 赵国公不再有意见,俩人默契的不再谈论这个话题,这种任免大事,提前传出去并不好。 薛贵得了赵国公指点,总算知道怎么征收粮草却又不会引起太大的民怨了,于是带着士兵们连下两座小城,先和城中的官员征收,然后和一些大户人家征收,以及城中的粮铺等。 一时间,富商及一些地主家庭损失惨重,不少人哭嚎着向国内城而去。 牛刺史行事要更温柔点儿,他占下城池后直接接管城中的库房,嗯,基本都是空的库房,然后就去官员家中坐一坐,收了几车粮食后就去另一家坐一坐。 有些人家吝啬,明明家中有许多粮食却一粒都不愿意拿出来,反倒提议带晋军下乡去他们的佃户家中征收。 牛刺史冷笑连连,高句丽都把能搜刮的都搜刮了,他再去和普通百姓征收,岂不是主动承担了他们的怨气? 而且他们身上还能搜刮出什么东西来? 遇到这样顽固不自觉的,牛刺史也不动用武力,直接带着士兵们去他家吃饭。 他就带了两千人,五百人往另一处收沿途的村镇,另外五百人则往另一处,剩下的一千人他就带着去吃饭,吃上两顿对方就老实了。 最后他心满意足的拉着四五车粮食离开。 他的副将吃得肚子都圆起来了,笑道:“大人,他们服软太快了,再顽固两天就好了。” 他们自己吃饭只能吃七分饱,不比做客,既然是客人,即便菜少一些,饭总得管够吧? 这两顿是他们出征以来吃得最好的一次。 他再也不羡慕营中那些人吃马肉了。 两天前的围城之战,他们的战马死了三匹,敌军的死了七匹,全都给剥了皮吃肉。 可惜他们第二天就出门突袭,根本没来得及吃一块肉。 现在他们一点儿也不羡慕了。 五万多人呢,分十匹马,大家也就能吃个肉沫,只怕连块肉都看不见,哪儿有他们现在这样好啊。 牛刺史道:“这是突袭,突袭知道吗?我们得抓紧时间,这已经是第二天了,现在天冷,今晚大家在城中休息一夜,明日一早便继续,一天最少要下一座城。” 这些城池根本没有抵抗能力,有些小城连城墙都没两丈高,搭个梯子就上去了,攻城速度特别快,慢的是征集粮草。 契苾何力重伤,现在便是高志、阿史那、薛备等人轮流去叫阵围城。 一战过后,城楼上的人嚣张了一点儿,已经不再的一味挨骂,而是时不时的回嘴,两国大军就隔着一道城楼和一大片空地对骂。 高志出场时则是劝慰居多,这会儿城楼上的人就不客气了,将高志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骂了一遍又一遍,还宣告了高句丽王的诏书,将高志从族谱上去掉,将其贬为罪民…… 高志的脸色很不好看。 他以前出场虽然也会被骂,但从来不会被骂得这么狠,更没有诏书一说。 赵国公将这一切看在眼中,和皇帝道:“这下围城更难有成效了,对方心志坚定了下来,此是大患。” 白二郎昏昏欲睡的站在后面听着,有些走神。 白善的伤好了很多,这两天只要他空闲下来就被叫过去问话,问突袭的两支军队的情况,还问围城的情况。 关键是他负责的是医帐的后勤,他怎么知道这么多? 只能瞅着空来皇帝身边打转,听一些消息然后转告给他听。 唉,白善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勤劳了,难得受伤可以休息,为何还要操劳这些事? 白二郎觉得好困,困得眼睛都要睁不开了,他渐渐走神,神思不知飘在了何处,再回神时就是听到皇帝正在叫他。 他抖了抖,努力睁开眼睛去看皇帝。 皇帝:“……” 古忠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皇帝,小声提醒白二郎:“驸马爷,陛下问您如何才能使人心溃败?” 白二郎咽了咽口水,脑子里一片浆糊。 皇帝和赵国公都看着他。 皇帝有些嫌弃,他的女婿也太不争气了,赵国公也有些不满,明达那样的人才,怎么配了白二这样的驸马? 皇帝转头间看见,又不满了,白二虽然机智不够,勤奋也不够,但长得风度翩翩,心地善良,又和明达有情,皇后都很喜欢他,你一个做舅舅的凭什么嫌弃他? 白二郎冥思苦想,总算从以前的学习记忆中找出点儿相关的,“以恐惧攻之,再以仁义收之?” 皇帝掀开眼帘,直接问他,“谁说的这话?” 白二郎也不隐瞒,直接道:“庄先生说的。” 他道:“我们读书的时候先生出过题目,当时就说了,收一国之民,不仅要收其领土,更要收其心,使心服之,习俗易之,认同本国之理,这才是收服。” 皇帝赞许的点头,“自庄侍讲给太子当了老师后,太子也长进了许多。”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705章 办法 皇帝夸了一句庄先生,然后道:“庄先生既然教过你,那你来说一说,如何使他们恐惧,又如何表以仁义呢?” 白二郎:“……威胁恐吓他们?再施恩?” 皇帝就和他招手,“来来来,你来告诉朕,这样的局势下我们要怎么威胁恐吓他们,又再施于恩德?” 白二郎:…… 他最后耷拉着脑袋回去找白善,此时他们已经住到小城中,国内城城门外依旧每天换着人去围城,不过不管是里面的人,还是外面的人都不再轻易动手,大家都是对着骂战。 白善因为“受伤”的缘故,这几天一直紧闭房门不出,连白二郎都不知道他装伤的事。 他自己也很注意,即便是在房中,也没别人,他也是抱着枕头趴着或侧着睡。 白二郎忧伤的将事情告诉他,“当着赵国公的面,陛下限我两日内想出办法来,你快帮我想一想吧。” 白善:“……我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来,不过你的意见是没错的,就是可操作性很低。” “就是嘛,”白二郎烦恼道:“如今国内城的官兵和百姓都窝在城中出来,两边说话都靠吼,基本一对上就吵架,有什么可谈的?” 城楼上和城门外的人都是心志坚定之人,怎么可能靠三言两语就能威胁恐吓住人? 白二郎叹息道:“要是能见到国内城的百姓就好了,哪怕是给他们说一段书,传些小道消息也好,可惜现在连章大人的消息都传不出来,更不要说我们去宣讲,还威胁人后再施以功德了。” 本来也一点主意没有的白善闻言若有所思起来,“你说的不错。” “什么?” 白善道:“说书是不可能,但写书可以啊。” 他道:“你写一篇文章,前面一半是威胁,后面一半是利诱,我不信国内城中的百姓没有亲朋家人在城外的这些村镇之中,还有附近几座小城,他们肯定有亲朋在其中。” “陛下如今在城内外施粥,近来小城中的百姓对封尚书的怨恨少了许多,对我们这些新来的晋军则是有了好感,所以此事是可行的。” “可将文章写出来怎么送进去?” “让孔明灯送过去,到时候选个吹西风的日子我们就去放孔明灯。” “他们要是不识字怎么办?”白二郎觉得他们需要考虑到各种问题,“或许他们不认识汉字怎么办?” “高句丽用的官话、文字皆与我们一致,怎么会不认识?”白善道:“不过普通百姓中认字的人少,这一点儿的确需要考虑,既然如此,那就再将文章画成画吧。” 白善道:“不认字,总会识画吧?” 白二郎就用手指指着自己的鼻子问,“我画?” 白善,“你不画,难道还是我画吗?”好意思欺负一个伤患吗? 白二郎叫道:“你觉得我能画出来?” “为什么不可以?虽然你的画技实在没有技巧可言,但事情还是能够画清楚的,不然不是白瞎了几年的学习吗?”白善道:“让你画就画,怕什么呢?” 于是白二郎就去找了一趟皇帝,出来以后抱了一大堆的纸,先将纸张送到白善的屋里,这才去城门口那里撑着脑袋看领粥的高句丽人,将他们的神态和言语记下…… 满宝骑着马路过看见,便脱离的队伍打马过来,好奇的看着他问:“你在干嘛呢?” 白二郎一看到她就问:“你不是去俘虏营了吗,怎么回来了?” 周满:“做完事就回来了呗。” 她下马,和他蹲在一起看着排队领粥的难民,见他们脸上的麻木之气少了许多,“俘虏营那边有结果了。” 这几天她听从圣旨,除了给晋军们看病治伤就是去俘虏营了。 俘虏营里的俘虏一直是生死由天的状况,除了一些特别的人外,大部分高句丽士兵在被俘之后,皇帝都会让赵国公清点人数和籍贯,然后将人发回原籍。 除个别人外,没人会再跑回国内城里继续当兵,绝大多数都是偷偷溜回家乡了。 这是没办法的事,他们的军粮也不多了,养不了这么多俘虏,还不如给他们一人发两三顿的干粮,然后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回家去。 而这一批才俘虏的高句丽兵,皇帝要优待很多,没将人放走,还把周满这样的太医调了过去,每天给人处理伤口。 为的就是收买人心。 白二郎一听说她任务已经完成,眼睛顿时大亮,立即起身道:“那还冷着干什么,回去禀报呀。” 那就不用他想办法了吧? 满宝瞥了他一眼道:“的确是鼠有鼠道,蛇有蛇路,但这蛇的路可不好走。” 除了周满之外,面相忠厚老实的薛备也一直在做俘虏营的工作,所以满宝等着他过来一起去和皇帝禀报。 “……来投诚的五个俘虏,他们以前是巡视城墙的编队,”满宝道:“他们说,有一年国内城有犯人外逃,城门一直紧闭,但人就是不见了。他们在巡视的时候发现,有一段护城河下的城墙破了一个洞,因为护城河本就连通城内外,那一段比较特别,平时少有人去到那边,夏秋汛期时河水上涨,将那一个洞挡住了。而在春秋时,那个洞又显露了出来。” 薛备补充道:“他们曾经上报过,但因为国内城在高句丽腹地之中,这么个小洞无伤大雅,所以一直未曾修复。” 赵国公立即问道:“现在那个洞还在?” “在。” “可是,”满宝蹙眉道:“现在天气太冷了,河水中都飘着浮冰了,此时下水很容易出事。” 皇帝等人却觉得这是小问题,一定的牺牲是正常的,他还吩咐过组织敢死队去攻城呢,不过众将舍不得拿士兵们的命去填没结果的战事,皇帝想想也心痛,最后才放弃了。 但是,现在这个途径是可以有结果的,一旦人进入城中,接近城门,那他们就成功了一半了。 皇帝问道:“先前让你们选的勇士都还在吧?” 赵国公立即应道:“在。” 皇帝微微颔首,“再筛选一遍,将不会游泳的剔除掉,这两天先让他们试着下水,不急着动作。” 然后扭头看向白二郎:“让你想的办法想得怎么样了?你须得在他们动作前想到办法,若能让国内城人心浮动最好。” 白二郎只能默默地回去继续盯着难民们观察。 ※※※※※※※※※※※※※※※※※※※※ 作家的话 双倍月票正式开始,月末啦,月票再不投就要过期啦,求月票呀 下午六点见 ☆.第2706章 试验 白二郎先写了文章,本来他想长篇大论一把的,但写到一半觉得国内城的百姓只怕欣赏不了他这么好的文采, 于是便划去,挠了挠脸后干脆就用了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写威胁的话。 白善他们之前去城门口劝降没少数高句丽王和高氏王族的罪名,他直接照搬,然后将此次城门之战也照实写出,先是苦口婆心,高句丽王连为他拼死作战的将军和士兵都能放弃,焉知他将来不会为了自己的权力富贵放弃你们? 不论是能力出众如申鸣,还是忠心如那两千士兵,高句丽王都可以放弃; 又威胁道,皇帝对高句丽王如此倒行逆施非常生气,特别是此战还伤到了皇帝的爱将契苾何力将军,所以你们确定要和高丽王一起承受大晋的怒气吗? 威胁完,他话头一转,将高句丽王是怎么对待他的子民,而远来的皇帝又是怎么对待辽东百姓的做了一个对比。 高氏王族这两年本就没少加赋,今年为了对大晋和新罗百济用兵,更是增加了不少捐税,这三个月来就连追三次捐税。 也就国内城的百姓好一点儿,至今加捐两次,但外面的情况他们也都是知道的,听说更远一些的地方,不仅要交王庭的捐税,还要多交一部分给地方,日子更是难过。 这些都是有数据的,具体到日期和每一户要多交的捐税,当然,白二郎是不可能有时间去查资料的,这都是白善告诉他的。 此时他就坐在白善床前不远的桌子上埋头苦写,写一张就递一张给白善。 白善双臂撑在床上看得津津有味,和他道:“再具体写几个小故事,比如那些因为家中无米,每天都要去城门领赈济粥的难民的故事。” 白二郎抓了抓脑袋:“可那样岂不是要把封尚书推出去了?” 白善横了他一眼道:“此事略过不提,就写高句丽王的三次加捐,每次加捐他们都是怎么筹备粮食的,然后直接跳到现在赈济粥的事。” 白二郎点头,有了点儿头绪,“画画也是画这几个故事?” “是,”白善道:“你把底稿都写出来画出来,我让方大人给你找些文书,将这些稿子和画誊抄出来。” 白二郎不太自信,“孔明灯真的能把这些纸张带进国内城?” “你可以先在城外试一试,”白善道:“去问一下钦天监。” 白二郎点点头,盯着白善看,“你的伤恢复得这么快?这就可以起来了?” 白善这才发现自己为了看稿子方便点儿已经差不多要坐起来了,他立即又趴了下去,“满宝开的药好。” 白二郎很怀疑,“契苾将军才醒了两天,身上高热得连水都快喝不下去了,你怎么……”看着就要可以下床胡蹦乱跳的样子? 白善趴在床上道:“我年轻,恢复得快。” 白二郎撇撇嘴不再问,罢了,都是兄弟,他不问就是了。 白二郎将纸摊开,思考了一下便下笔写故事,他这两天蹲城门看难民们领粥,自然和他们说过话,多少知道一些人的事; 等满宝回来,他再问一问俘虏营里一些苦命的士兵的故事就可以了。 “画不好画,既然你后背的伤对胳膊影响不大,那你帮我画一画吧。” 白善思考了一下后道:“你把写好的故事留下吧。” 白二郎就高兴的留下了。 白善看着他,等了半晌见他没反应,便问道:“你怎么还不走?” 白二郎道:“我等满宝回来。” 白善便继续趴着不动了。 满宝那里的确有不少的素材,能落到她手里的高句丽伤兵,随便扯出一个来都有悲惨的故事。 光被高句丽放弃在战场上一事就很可怜了。 满宝说得津津有味,白二郎拿着一个小本也记得津津有味,连白善都听得入神。 满宝说得兴起,凑到白二郎身边看他写的故事,道:“我也画吧,我现在画画也很好了。” 白二郎嫌弃,“你的画还比不上我呢。” “你就说要不要我帮忙吧。” 白二郎斩钉截铁,“要!” 但主力还是白善,白二郎一走他他就从床上起来,将门窗都关起来后将画纸摊开,照着白二郎写的故事画起来。 三人一起努力,一个晚上就将故事和画稿搞定,然后白善将东西交给大吉,让他带去给方大人找人誊抄…… 满宝和白二郎则拿着一沓白纸和白善在屋里做好的孔明灯去野外。 钦天监的一个官员与他们一起,到了指定的位置后指着小城道:“现在吹的东风,站在这个位置上,孔明灯升空后就能飘到小城。” 满宝将那一沓白纸放在半开的布包里,将绑着的绳子固定好,这才和白二郎一起点燃蜡烛…… 孔明灯晃晃悠悠的升起来,升到和周满差不多高时车沉浮了一下,许久飞不起来。 众人:…… 钦天监的官员忍不住道:“带的东西太重了吧?” 白二郎一听,眼疾手快的将纸抽出来一半。 孔明灯本来已经要掉在地上了,这一减负,便晃晃悠悠的飞了。起来,在他们的殷殷期盼下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一阵不太明显的风吹来,钦天监官员:…… 他扭头看了一眼还惊叹着仰头看孔明灯的俩人,正要说话,,一阵体验更大一点儿的风吹来,钦天监立即闭上嘴巴,也目光炯炯的看着越飞越远的孔明灯…… 还好,还好,不至于在同僚面前丢脸。 当天小城中出了一件稀奇事天空平白无故的撒纸了。 皇帝一听便觉有异,还以为是高句丽出手了,连忙将殷礼招过来问话,在人来前,他已经在心里将高句丽王来回碾压了好几遍。 殷礼道:“那些白纸是驸马和周满放在孔明灯上吹进城里来的。” 皇帝:“为什么呢?” 殷礼表示他也不懂。 于是周满和白二郎兴高采烈回去时就被候在街口的禁军侍卫叫住了,连同行的钦天监也给带到了皇帝面前。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707章 成功 皇帝翻看手上的文章和画,老半天才意犹未尽的放下,“朕看这上面的笔触各不相同,都是谁画的?” 满宝心脏剧跳,连忙道:“回陛下,我们请了方大人帮忙,请了许多人帮忙画和抄写。” 皇帝便以为这拿来的稿子是不同的人画的,点点头,看向白二郎时多了丝欣赏,问道:“这篇文章和这些故事是你写的?” 白二郎应了一声“是”,然后道:“文章有白善指点,他记下了许多资料,故事有一多半是周满告诉我的。” 皇帝就瞥了一眼旁边的周满,和他道:“要叫师姐和师兄,怎么这么没有礼貌呢?” 白二郎:“……师姐。” 满宝则是打了一个抖,瞥眼看向白二郎,当着皇帝的面,迟疑的应了一声,“嗯?” 皇帝对此很满意,和他们道:“师姐弟和师兄弟之间是应该兄友弟恭的,好了,这一件事你们做得很好,二郎,你再把这几日薛贵和牛刺史突袭的成果写下来附在文章之后,着你们两内将所有事情准备妥当,后天正午之前要准备好所有的东西。” 这会儿都下午了,根本不是两天好不好? 最多一天半的时间,那时间就太紧了,俩人正想讨价还价,皇帝便道:“军中所有识字的人都由你们调遣。” 于是下午的时候,许多人都被叫去抄写故事、文章了,会画画的还要去画画,军中的匠人则被征调起来去做孔明灯。 后天正午,风和日丽,一点儿风也没有,钦天监的官员说,“这时候放,孔明灯也飞不进城中去。” 皇帝有些不高兴,问道:“那何时能放?” 他特意从小城中赶到主营这边来,可不是来吹风的,于是用眼神逼迫钦天监官员。 钦天监官员:……他也不能凭空生风是不是? 于是他不理皇帝,反正现在没风,再逼他也没用。 皇帝便只能和周满白二郎等人一起等,等风来。 好在这是冬天,风还是常有的。 钦天监官员感受了一下风来的风向,和众人道:“这个位置不合适,我们得换一个。” 换就换,反正现在国内城三面的外面都被晋军给占了,只要他不是说要到最东的地方去放孔明灯,皇帝都能满足他。 于是一行人在禁军的护卫下换了一个地方,半个时辰之后,几盏灯笼摇摇晃晃的飘起来,带着白二郎多日来的努力飘向国内城…… 在大家的注视之下,孔明灯飘进了国内城,里面特意缠绕的绳子被烧断,绳子下绑着的半开布包咻的一下就随着绳子一起落下,在空中被风一吹,翻滚间翻飞出许许多多在纸张。 纸张轻飘飘的挥洒而下,有的飞到了更远的地方,有的则直接落下…… 这些白二郎他们自然是看不到的,为了能保证孔明灯飞到国内城上空时才烧断绳子,他们在钦天监的指点下选了很远的一个地点,只遥遥看见孔明灯飞进了国内城,并不知道结果如何。 于是他们就站在原地等,许久,有禁军快马回来报,道:“陛下,臣看见孔明灯上的文章都飞下来了。” 皇帝激动的问,“确定吗?” “确定!” “好,”皇帝大喜,立即道:“将所有的孔明灯都放了。” 于是大家一起去点孔明灯。 白二郎和满宝最激动,一人拎着孔明灯,一人点灯,还说悄悄话,“太可惜了,白善竟然不能来放孔明灯。” 要知道,即便是在京城,他们也少有机会能放灯,不像今天,他们可以随便放,想放多少放多少。 满宝和白二郎俩人合作,一口气放了十二盏灯,看着它们摇摇晃晃的飞上天空,心情舒爽不已。 每放飞一个孔明灯俩人就要许一个愿望,十二盏灯,各自是十二个愿望,就不带重样的。 皇帝也意思意思放了三盏,扭头看见他们还念念有词,忍不住道:“这不是许愿用的孔明灯。” 满宝问道:“都是孔明灯,不就是下面多带了一条绳子吗?有什么区别?” 皇帝也说不出区别来,只能道:“你们没事儿少许愿,便是许愿也该许早日攻破国内城,东征结束,这本就是为了战事才放的孔明灯,你们乱许私人愿望,小心它重得飞不起来。” 周满和白二郎:……这个愿望他们也许了好不好,而且要是许愿重了会掉,这个愿望更重好不好? 腾空而起的孔明灯足有八九十盏,皇帝为了吉利,特意凑足了九十九盏灯。 它们顺着风在空中艰难的飞呀飞,然后某一刻,它们浑身一震,整盏灯都轻松了许多,腾的一下飞得更快,更远了…… 而国内城中下起了纸雨,很多很多的文章和画从空中飘洒而下,落入各个街道之中。 此时正是下午普通百姓收功要回家用饭的时候,虽然因为围城在街上的行人比往常的要少,但依然有不少人。 这些人弯腰捡起掉落在地上的纸,下意识的抬头朝空中看了一眼,有的人什么都没看到,有的人则看大了飘在空中的孔明灯。 “大白天的,谁在放孔明灯?” 这东西不该晚上的时候放吗? 有机灵的惊恐的喊道:“这不会是晋军进攻的信号吧?” “那这纸会不会有毒?” 此话一出,吓得不少捡了东西的人纷纷扔掉手里的纸,一脸惊恐。 识字的人将纸上的文章扫过一遍,复杂不已的道:“不是什么信号,这上面写了讨伐书。” “什么是讨伐书?” 识字的人便将文章念出来,白二郎特意写的白话文,通俗易懂,老百姓们一听就能明白。 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识字的,有很多人就捡到了一张张人物画,上面的人一开始过得还好,然后越过越差,最后几近饿死后晋国的皇帝着人熬粥赈济…… 这画很通俗易懂,虽然上面一个字也没有,但那熟悉的衣服让他们一眼就认出了那是衙役,抬走的粮食和麻布和来回三趟,身上衣服补丁越来越多,脊背越来越弯的主人公让他们知道这是三次加捐。 城中的百姓看着这些画瞬间感同身受,有的人看到画中的人将自己的女儿推出去交给一个人带走,不由目中生泪。 为了应付战事,他们不少人都需要卖儿卖女来筹措捐税,而这场战事本不该起的,要不是他们大王主动攻击晋国的营州…… ※※※※※※※※※※※※※※※※※※※※ 作家的话 明天见,双倍月票求月票 ☆.请假条 今天白天有点儿事,晚上八点再更新晚上见哦 ☆.第2708章 混入 高句丽王得知这一件事时,飘扬而下的纸张已经被人捡光,便是派出士兵也没能将所有的纸张都收回。 而一些士人和认字的人已经悄悄将文章背下,传扬得整座国内城都知道了。 国内城人心浮动。 尤其他们并不是完全和外面断绝联系的,晋军正在突袭国内城周边的城镇,几乎将国内城孤立包围起来的事高句丽王和朝中的将臣们都知道。 最近几日已经有不少人质疑高耨萨和高句丽王之前的计谋。 虽然那一次出战他们重创了晋将,但他们损失更大,不仅失去了一员将军,还失去了两千兵马,相比之下,晋军的损失反倒显得不值一提。 尤其晋国有那么多将军,重创了一个契苾何力,还有阿史那、封良、薛备和薛贵…… 甚至他们高句丽的先二王子都成了他们的一员大将。 若不是那一次计中计,晋军也不会恼羞成怒的直接将附近没有战略意义的城镇也都攻打下来,让他们现在连悄悄征集粮草都做不到了。 加上最近各种事情频发,高句丽王因为高二王子叛国之事,将以前投效高二王子的大臣下大狱不少,不少大臣都觉得高句丽王薄情寡性。 高二王子叛国是谁也想不到的,他人远在安市城,他们这些在国内城的大臣怎么知道他要投降? 因为高二王子投降便降罪这些曾经为高二王子说过好话的臣子,那你怎么还好意思活着? 他们这些人只是臣子,但高句丽王是二王子的亲爹啊,要论责任不该他更大吗? 而且他的儿子叛国的可不止二王子一个,五王子现在还被关在牢里呢。 由子及父,说真的,一些大臣心里还是嘀咕的,他们担忧高句丽王也会投降。 大王要是投降了,到时候辽东被晋国收回去,这场战事肯定需要背锅的人。 那谁最合适呢? 那当然是他们这批大臣了。 只是想一想,他们就胆战心惊,因此这段时间别看国内城里因为上一场战事人心振奋,但私底下接触天牢里的章徽的人一点儿也不少。 当然,他们不会亲自出面,而是挑选了一些家族的人才去接触。 章徽日子比以前好过了点儿,从看守天牢的衙役们那里知道了这个消息,立即让高五王子开口打听,到晚上他就拿到了一份天上掉下来的东西。 章徽一目十行的扫过讨伐文书,直接放到一旁,很是不屑,这文章写得虽通俗易懂,却一点儿技术含量都没有,不值得一看。 倒是这几篇小故事和画不错,只是粗略一看便让人有感同身受之感。 高五王子趴在墙上问,“章大人,晋国投放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章徽道:“用处大着呢,当今圣人有一句话说得极好,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高五王子:“国内城是靠着将士们守城的,又不是靠普通百姓守城的。” 章徽仗着高五王子看不到自己,轻蔑的笑了笑后道:“将士们不也是民吗?” 甚至,他们应该比一般百姓更感同身受,因为高句丽王前不久才放弃了两千将士,就为了重振士气。 嗯,文章和故事上都是这么写的,城中的百姓也都这么说,不少将士都信了。 白二郎每天都带着人跟着钦天监一起到处放孔明灯,气得高句丽王下令人用箭射下孔明灯。 先不说箭能不能够到孔明灯,就是能够到,被射中的孔明灯啪叽一声往下落,翻滚间,放在半开布包里的纸张更快的飞扬了下来。 高句丽王:…… 他气得让人砍了射箭的人。 于是城中的气氛更加紧绷,连百姓们都不敢往街上去了,但为了等候新的飘纸,不少人会在正午前后出门溜达。 每天落下的故事都不一样,画也不一样,他们还是很喜欢看的。 而就在这种又期盼,又紧张的氛围中,被赵国公挑选出来的百人在一个傍晚站在了周满前面。 满宝只能倒了一碗药给他们,“这药能预防你们受寒,都喝了吧。” 百人端起碗齐齐干了,然后一抹嘴巴跟着那个高句丽俘虏悄悄去到了一处护城河。 赵国公亲自将人送到河边,和他们道:“本将和陛下等着你们凯旋而归。” 百人没说话,而是齐齐行了一个军礼,这才在夜色之中悄悄的上了小木舟。 这段时间城墙上巡视的士兵松懈了很多,尤其是这一二日,盯着的人发现以前每一刻钟就要走过一次的士兵可能半个时辰都不来一次。 百人沉默的划到了城墙下,这是一处比较偏僻的城墙和河道,在俘虏的指点下,他们才看到荡漾的水间似乎缺了一块,一个士兵伸手摸了摸,小声禀报道:“是有一个口子的,但河水不浅,虽显露出来了,但小舟过不去。” 也就空出一个脑袋左右的水面,所以他们要想从这里进去必须得下水。 这是他们一早就知道的,也早有准备,但真的伸手摸到这冰冷刺骨的水,被挑出来的勇士还是缩了一下脖子。 然后咬咬牙便滑进了水中,他们探出头来呼吸,头差点儿碰到城墙,这一个洞是被冲垮的,断面很不平整,有一段甚至完全淹没在水中,他们只能憋住气潜水游过去。 等进入城中,那才是开始真正的考验,他们在这里没有身份,还要躲避城中的巡城士兵,甚至是普通的百姓,因此很危险。 他们一上岸便哆嗦着钻进一条巷子里,背着风打开身后用油纸抱着的包袱,将衣服取出来后就把身上的衣服给脱了换上。 一群人挤在一起小声商量,“怎么办,这么冷,又这么黑,还没人,怎么找地方?” 一人哆嗦着拿出地图来道:“赵国公给我们画好了地图,我们现在这儿,高将军的别院在这处,我们从这里过去……” 高志此时正站在院子里望着月亮伤心,安市城被破是他的伤心事,他不止一次的想,要是当时城门能紧紧地守住…… 却没想到,他这一次却要为破国内城的城门计出一份力,还是用了最不屑的一种方法。 ※※※※※※※※※※※※※※※※※※※※ 作家的话 下一章在晚上十一点左右 ☆.第2709章 失火 十月二十八正午,街上的百姓习惯性的抬头看了一眼天空,没看到那熟悉的孔明灯,众人有些失望,今天孔明灯不会不来了吧? 街道上突然跑来不少带刀的士兵,二十步一人的留下,他们也时不时的看向天空,然后拿着大刀驱赶这些百姓,“走走走,大王都说了,那些东西皆是晋国蛊惑人心之物,那上面不知沾染了什么邪物,你们少拿……” 将沿街的百姓赶走。 百姓们又惊又怒,后退奔跑时不免慌张,一些孩子被吓得哇哇大哭,大人们不愿意了,纷纷和士兵推搡起来,“我们并没有犯事……” 场面更加混乱,正争执喧闹,突然耳边听到一阵隐隐地急促敲锣声。 这是走水才会敲的锣,大家不由顺着锣声看去,就见天边冲天的火光,不仅士兵们,就是百姓们也吓了一跳,纷纷惊叫道:“走水了,走水了,快救火呀。” 大家纷纷朝着着火的地方跑去…… 士兵们迟疑着没动,一些百姓忍不住大骂道:“正事不见做过,欺负我们老百姓却神气得很,现在着火了也不知道去救,也不怕把全城都给点了。” 那些士兵动也没动,只听长官吩咐。 他们的长官皱了一下眉头,看了眼着火的方向,很担忧,“来人,去看看是哪儿着火了。” “是。” 放了火的人此时正躲在巷子里,见火势越来越大,而除了围观的百姓会打些水将附近的房屋浇湿外,还没救火衙役来灭火,更不要说士兵了。 一人忍不住问,“老大,这火不会失控吧?” “不会吧?”老大挠了挠脑袋道:“我特意看过的,火势看着大,但救火队来了很容易灭掉的。” 他们的目的是将附近的巡逻的人都吸引过来,然后摸到城楼去,同时这一场火也是给城外的人发信号,目前为止,他们的计划一切顺利。 但火就是失控了,一是衙役和士兵来得太晚了,附近的百姓都聚了不少过来,他们却姗姗来迟; 二是这是冬天,天干物燥,火很难控制住; 三就是火烧着烧着,突然一阵风起,隔壁的房子也被点燃了…… 躲在人群中的几个人看得目瞪口呆,见火势越来越大,惊动的人也越来越多,几人对视一眼,悄悄的后撤,转身跑了。 他们跑回新的落脚点——高志的另一处别院,将这事儿汇报给他们的参将听。 参将一听,惊讶起来,“不是只让你们放火烧了高二王子的别院吗?” “是啊,我们就放了一把火而已,谁知道他们这里竟然没有救火衙役,连巡街的衙役也来得很迟,又起了一阵风,火势就控制不住了。将军,不如我们去城门口动手吧。” 参将一听,立即问道:“从这里去城门巡视的士兵还多吗?” “不多,他们都跑去救火了,”他道:“我们跑回来的时候迎面碰见,他们都没怀疑我们呢。” 参将原地转圈,“可是我们现在还联系不上章大人,也联系不到外面,要是我们动手,城外却没有策应的人……” “将军,小的愿意走水路出去送信。” 参将一听,迟疑了一下后还是点头,然后几人偷偷溜溜的出门,去到护城河边上,此时天光大亮,好在这一段偏僻,平时很少有人走到这里来。 大家一起抬头看向城门口,据那个俘虏说,这个口子在他们士兵当中不是秘密,不少人都知道有这么个地方,所以要是被城墙上巡视的士兵发现……大家看了一会儿,有人小声道:“这么久了,连一趟巡视的士兵都没来,或许没事儿吧。” 参将也觉得不能再耽误下去,于是对主动请缨的人道:“你去吧,告诉大总管,就说我们会在酉时左右动手。” 那时候天已经快要黑了,正是人一生之中最困倦的两种时期的其中一种。 士兵将用油纸包好的信件咬在嘴里,然后便悄悄的下水了…… 不仅城内的巡逻没发现士兵,连主要盯着城外情况的守城士兵都没发现他。 赵国公收到信,又细细地询问了士兵国内城的情况,立即起身去找皇帝,“陛下,时机到了。” 皇帝接过信件看,眼睛一亮,合上信件后道:“好!立即点兵出发。” “是。” 赵国公一纸命令下去,各处都立即忙起来,包括医帐。 满宝收到命令,送走来报信的人后便回身和白善道:“陛下要攻城了。” 白善:“送进去的人起了作用?” 满宝“嗯”的一声,叮嘱他道:“现在你的‘伤’可以下床,但动作不能大,所以不要出去晃悠,万一被人撞到就不会了。” 很容易被识破的。 她道:“战事一起,我可能好几日没空回来看你。 白善明白,点头道:“我知道,你放心好了,我这段时间都会很乖的。” 满宝将白善交给大吉,带着西饼走了。 到了主营,她就发现白二郎正踮起脚尖站在石头上努力往国内城看。 满宝就让郑太医和学生们先走,她则拎着药箱去找白二郎,“你看什么呢?” “火,”白二郎指着天边的火红一片道:“我从知道着火开始,至今已经过去两个时辰了,但火势非但没灭,反而越演越烈,你看,现在都快照亮半个天空了,你说这场火势会不会失控?” 满宝吓了一跳,也踮起脚尖看向国内城,“还真是,不会失控吧?” 王宫也总算看到了冲天的火势,高句丽王生气不已,一边找了人来骂,一边还得调兵遣将的去灭火。 火势蔓延开来,那一整条街的住宅都要被卷入火灾之中了。 “那不是高志的别院吗?”高句丽王很生气的问道:“已经被查封的放在为什么会失火?” 大臣们相视一眼,也说不出来,只能道:“等事后调查就知道了,当务之急是要灭火。” 那一片住的不是达官贵人,那就是达官贵人的别院,价值不菲,这一条街的院子都被烧了,只是想一想就觉得窒息难受。 ※※※※※※※※※※※※※※※※※※※※ 作家的话 今晚就到这里了,剩下的一章等过完了五一再补,晚安 ☆.第2710章 救出 这一次被选出来带这群百人勇士的参将姓钱,赵国公之所以选中他,一是他忠心勇猛,二是他除勇猛外还有急智。 他将所有人都聚在一处,道:“离酉时还有一段时间,现在我们分兵两处,一处去城门处潜伏,等城外的信号;一处则按照计划行事,能在酉时之前完成最好。” “将军,天牢那边的人手已经被调集过来灭火了。” “很好,谁愿意与我同往天牢?” “末将愿往。” 着火的院子和天牢并不在一条街上,甚至都不在一个管辖区域内,但是,他们离得很近,就隔了两条街。 赵国公等诸位将军详细的讨论过,认为烧这一处院子能够最快吸引天牢那边巡视的衙役来救火,少了那一拨人后,他们再假扮高句丽的衙役进去就行。 衣服都是提前准备好的,从小城中的衙门里取的,虽然有点儿旧,但衣服样式和国内城的一样,咋一看没什么区别。 钱参将带着四十九人换上衣服,光明正大的挎着大刀,赶到天牢外面。 天牢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松散,门口守门的两个衙役正踮脚看着不远处的火势。 火太大了,颇有一种会烧过来的感觉。 钱参将上前,用官话训斥道:“干什么?你们平日就是这么站岗的?” 两个衙役被训斥得脖子一缩,然后看向他身上崭新的衣服,除了他的外,其他士兵的衣服都是捡的小城中以前衙役的,他的则是高志告知后做的宫中四品官的样式。 对方果然低下头去不敢再看钱参将,因为才犯过错,连进出天牢的规矩都忘了,直接将人放了进去。 钱参将一脸严肃的带着人进去,让他没想到的是,牢里的衙役也被抽调了一部分过去灭火,所以此时牢中看守的人不多。 钱参将不动声色的朝后和同袍们对视一眼,见到牢头后便拿出一份公文道:“火势难控,大王怕火势蔓延到这边来,所以派我等来押送五王子和使团往另一处关押。” 牢头打开公文看,上面的印章没错,甚至连字迹都有些熟悉,可这种公文怎么是宫里的人亲自拿来? 不该是他的上司发下给他吗? 牢头正迟疑,钱参将不耐烦的催促道:“还不快去提人,火势要是蔓延过来伤到了五王子和使团,你们担待得起吗?” 牢头一惊,连忙问道:“那其他犯人怎么办?” “这是你们自己的事,只管听你们上官的吩咐就是,问我做什么?”钱参将倨傲的道:“我只负责五王子和使团的安危。” 牢头就胸前掏出一个钱袋子塞进钱参将手里,压低声音问道:“还请大人指教一二,大王这时候还念叨着五王子和使团,是不是想……” 钱参将瞥了他一眼,将钱袋子收了塞进怀里,一脸严肃的道:“有些话记在心里就行,可不能出口。” 牢头脸色一变,没想到最近街头巷尾传的话竟然是真的,皇帝真的有可能和二王子五王子一样投降晋国,所以一直留着五王子和使团的人,就是为了后面好和晋国交代。 钱参将催促道:“赶紧的,大王还等着见人呢。” 牢头一脸恍惚的带着钥匙去和他们提人,他先将五王子的牢房门口打开,打开后一抬头看到五王子的脸,瞬间察觉到不对,悚然一惊,“不,不对,你们不是……” 钱参将出刀,不等他话说完瞬间就将他抹了脖子。 牢头瞪大了眼睛倒下,牢里几个看守的衙役也立刻被士兵们灭口。 钱参将回头扫视一眼,见没有错漏便给人使了一个眼色,让他带着人出去把外面的人也清理掉。 他拉开牢门,对里面手脚发颤的五王子道:“五王子,陛下派我等来救您出去。” 五王子眼睛

相关推荐: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猛兽博物馆   女奴的等价替换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开局成了二姐夫   蝴蝶解碼-校園H   乡村桃运小神医   深宵(1V1 H)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沉溺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