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今年她分到的钱,以及她带回来的那些宝石香料换的钱,顿时大气起来,“行,买吧。” 满宝给周四郎的那些宝石香料,周四郎连辛苦费都没留,基本上卖出去多少钱就给她带回来多少钱。 先在京城卖,后来一路南下,去益州赚了一圈,将手上的东西全都出手,赚的钱可不少。 加上周满今年从公中分的钱,更多了。 不过周立君怎么想着买铺子呢? 要知道他们现在外面租了一个专门做药膏和各种霜膏的院子,老客户都是直接上门购买,有时候还带着新客户呢,他们赚的并不少。 吃过饭,周立君就捧了一杯茶和周满在院子里说话,“本来五婶她们做的有限,京城里能买得起这些润白霜和祛痘膏的也就这些人,所以我想着用不着买铺子,但这段时间因为种牛痘,来和我们买淡印药膏的人多了许多,甚至还有外头的药商特意找上门来,所以我觉得我们需要一个铺子,还得是一个好铺子。” 满宝琢磨起来,“可我们就只有这几种霜膏,会不会太少了?” 周立君道:“我以前也觉得少,但现在不觉得了,这两年用我们润白霜的人可不少,不仅娘子用,一些郎君也用呢,特别是祛痘膏,销量很好,所以我想着能做好这几样也很不错,而且以小姑现在的能力和年纪,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方子的。” 满宝觉得有道理,于是点头,“行吧,我要出多少银子?” 周立君道:“我算过了,这些方子都是小姑你给的,因此你拿一成的银子,其他各房,我单算一房,那除去您这一房就是七房,一家分担一成三的成本认领一成的份额。” 满宝一怔,“一房一成?” 周立君点头,“不错,一房一成,那一共是八成,剩下的两成算公中的,每年分红都要留下一成经营铺子,剩下的一成给爷奶。” 也就是说,他们七房负责分担公中的那份。 满宝想了想,没反对,“其他房会答应吗?” 周立君就笑道:“只要小姑你答应,那其他房就会答应。” 大伯和大伯母是不用说了,他们肯定跟着小姑,她娘不用管,她可以说服她爹,三叔会听爷奶的,四叔五叔六叔和小姑最要好,也不会反对。 周立君笑道:“到时候我立好规矩,四婶和五婶可以去铺子后面做管事,专门管着熬制药膏的事,每个月就拿工钱。” 这样大家也都没闲着,照样能算钱。 满宝问:“你预计一开始投入的成本是多少?” 周立君迟疑了一下便道:“一万两。” 满宝这么壕的人都忍不住咋舌,实在是太贵了。 “我倒是没什么,其他房会愿意拿出这么多钱来吗?” 她觉得这就差不多掏空各房的家底了。 虽然这几年周四郎赚了不少钱,一年一趟刨除所有的成本后大概能赚个大几百或者一千多两,满宝记得账本上记录的,前年算是赚得最多的,一下赚了两千八百两,但那时候是周四郎冒险买了珍珠,但后来他就不再做这个生意了。 一来是怕做得太大要改商籍; 二来,进珍珠的确要更危险的。 然后这么多钱是分成好多份的,毕竟大家都有份子在其中。 不过,这份钱依旧很多,至少是老周家以前全家攒上七八年才能攒下来的钱。 所以连老周头都忍不住感叹,“难怪有本事的人都想着去经商,而不是种地。” 但经商,尤其是像周四郎这样的走商也的确是辛苦,看周四郎的面向就看出来了,他这几年老得可比周五郎周六郎快多了,风吹日晒之下,还差一点点就不是满宝那个最俊的哥哥了。 满宝出一千两没压力,因为她来钱的途径多,但其他房,出个一千三百两困难呀。 尤其是大哥和三哥。 晚上,满宝就悄悄的溜过去找她大嫂。 周大郎看到她来,便起身去外室,将内室交给她们姑嫂说话。 满宝就悄悄问小钱氏,“大嫂,你和大哥攒了多少钱呀?” 小钱氏问她,“你缺钱花?” 满宝摇头,小声的将立君要买铺子的事儿说了,然后小声道:“立君私底下算过了,买下铺子后大概一年后就能把买铺子的钱赚回来了。” 小钱氏咋舌,“这么赚钱呀?” 满宝矜持道:“主要是正赶上种痘,好多人都因为淡印的药膏知道了祛痘膏和润白霜这些霜膏,有些郎君比女子还要爱买,现在生意好做了很多,立君私底下算过,现在的销量起码比之前涨了一倍。” 所以他们还得请人。 小钱氏就往外看了一眼,然后小声问:“那我们大房要出多少银子?” “您先说您有多少。” 小钱氏道:“八百多两吧。” 满宝一怔,问道:“怎么这么少?” 小钱氏就笑道:“你忘了,大头才刚成亲没多久呢,当时我们就在京郊给他买了二十亩地做聘礼,加上其他的东西,陆陆续续就花了不少,三头现在也不小了,最近我们正在给他说亲呢。” 小钱氏说到这里叹气,“京城和我们村不一样,现在我们家也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在村里娶个媳妇只要五六两,加上酒席,顶天了七八两就够用了,看现在,最少也得百两才可以。” ※※※※※※※※※※※※※※※※※※※※ 作家的话 实在是不好意思,今天晚饭放纵了,吃了点儿烧烤,可能是不太干净,所以上吐下泻,状态很不好,本来想请假的,想想都写了一半了,就写完这一章了,嗯,另一本请假,明天再不上吧 ☆.第2473章 开会 小钱氏道:“三头不算,他以后未必会定居京城,但大头这里,他媳妇是太医,以后还是要在京城买个房子比较好。” 而京城的房子太贵了,他们家起码得攒上许多年才能买到。 小钱氏再次问道:“买个铺子要多少钱啊?要不要两千两?” 现在他们家的饭馆当时买的时候就差不多是这个价钱。 满宝就道:“不止这个价,算上所有的成本大约是一万两吧。” 小钱氏就张大了嘴巴,这哪里是买铺子,简直是要买金山呀。 满宝安抚她道:“赚的也很多,我相信立君的目光。 小钱氏也相信,可他们家没这么多钱呀。 她小声道:“可以少买些吗?要是出八百两能买多少份额?” 满宝就笑道:“大嫂,这个份额可遇不可求,我看过立君算的账,若账目真如她所算的,那我们第一年就能把投进去的成本赚回来,往后铺子便是除去做药膏的成本便是净赚了。” 小钱氏不太相信,“我们家做的药膏我知道,偶尔我也去帮把手呢,我听立君说过,一瓶润白霜也就赚个两三百文,你一天得卖出多少瓶,一年才赚足一万两?” 满宝道:“立君和四哥都找了走商,只要我们的铺子能开张,他们立即能拿了钱上来求货。” 这也是周立君要求一万两成本的原因,除去买铺子所需的八千六百七十两,剩下的装修和架子之类的东西耗费并不多,她看过立君算的单子,她用在装修上的钱只十八两,剩下的全部拿来购买原材料。 而大规模的制造药膏白霜,为的就是卖给来进货的客商,也就是说,他们家的这个铺子不仅仅是为了零售,还能批发给那些走商,就跟那些布庄一样。 周立君显然不是临时起意,她计划很久了,她和周四郎不一样,周四郎是属于说干就干的人,她不一样,从有这个念头到提出来,她准备了整整三年。 在怀揣着润白霜走门串户的给各个夫人小姐推荐时,她就想买个铺子或者租个铺子了,但因为当时买的人少,一罐润白霜对方可以用上三两月,而有的人用的不勤,一罐用一年的也有。 所以她不敢冒险做。 她一直等着,在此期间,她有空就和认识的客商推荐他们家的润白霜和各种药膏药霜,还拉着周四郎一起,在俩人的推荐下,再加上周满的名声,现在外面已经有不少人知道周记的药霜和药膏了。 再加上此次种牛痘产生的淡印膏,周立君就知道她的机会来了,同时,他们家的机会也来了。 她要开一个铺子,一个专门售卖这些药膏和药霜的铺子。 只要能赚钱,而且还能让侄女一展抱负,满宝自然是不会反对的,她对此很有信心。 她悄悄和小钱氏道:“这个药膏和药霜是不愁销路的,立君和四哥为此都运筹两年了,您要是不买足额那就太亏了。” 她道:“您信不信,您要是前脚说您的钱不够,四哥后脚就把您漏下的那点份额抢购过去了。” 小钱氏就道:“我不给他,我给你。满宝,你不是有钱吗?到时候你出钱来买。” 满宝就笑道:“不用,我借钱给你和大哥,等到时候你们赚了钱再还我。” 小钱氏要说话,满宝就小声道:“我算过,如果大哥大嫂你们的钱不够,那三哥的钱肯定也不够,到时候你们缺的那部分我都给你们补上。” 小钱氏就不说话了。 满宝低声道:“您和大哥是长房,在这一点儿上就不能比别人少了,不然现在哥哥们关系还好,看着不显,等将来就要低一头了,你和大哥还怎么管弟弟妹妹们?” 小钱氏叹息道:“你三哥老实,家里的地现在都是他管着呢,按说,该我和你大哥留在家里的……” 满宝就笑道:“所以呀,三哥的那份钱我也补上,到时候等你们赚了钱再还我。” 至于其他几房,钱肯定是够数的。 因为个人赚的钱都只交公中四成,像周二郎、周四郎、周五郎和周六郎夫妻,他们都有各自的本事,因此每年赚的不少,剩下的才是分的公中的钱。 相比之下,同是老实人出身的周大郎和周三郎,他们基本都在田地上打转,而田地都是属于公中的,所以他们自己赚上的私房就很少。 老周头和钱氏也知道大房和三房在分钱时是吃亏了的,因此私下偶尔会偷偷的补贴一些,只是他们还有个闺女没出嫁,所以补贴的也有限。 就是偶尔塞几块碎银子,或是让周四郎回乡时多带点儿肉回去就是了。 满宝摸出了大哥大嫂的私房,对三哥的家底也就有了个大概的预估。嗯,三哥比大哥还不会赚钱呢。 主要是大哥有大嫂,大嫂去饭馆做的蒸肉等也是拿钱的,一来二去就攒了点儿私房。 三哥就真的是几乎没有私房收入了。 满宝心中定下主意后就召集家里人开了个会,当然,远在七里村的周二郎和周三郎,以及在草原上的周四郎未能与会。 但他们都有各自的儿子作为代表。 周立威是没什么意见啦,周立固更不会有,爹娘走前叮嘱过,让他照顾好弟弟,剩下的听奶奶和小姑的话。 大家都被一万两给镇住了。 周立君就抱了个算盘给他们算账,并将她目前已经谈好的渠道拿出来给他们看,意思是只要做出来就有人买。 老周头最先提出疑问,“既然找好了销路,我们直接作出药膏来卖给他们就是,何必要花八千多两买个铺子呢?” 方氏她们也疑惑这点,这个周五郎他们都知道,和老周头道:“爹,你要是没个铺子,这种摸脸上的东西,外面的客商是不敢大量买的。” 周立重点头,更详细的解释道:“现在我们家这些药膏最多还是卖给京城的人,这些人一开始就是小姑的病人,是因为信任小姑才买的,后来觉得好用一个推荐一个,这才有了现在的销量,但若是没有铺子,外面不认识的人是不敢买的。” 一开始,周立君可是跟在满宝屁股后面进出那些高门大户,一瓶一瓶的推销出去的。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474章 同意 周立君道:“现在我和四叔找的那些商人,他们之前都是用过我们东西药膏和药霜,知道我们的东西好,可若是我们没个铺子或者登记在朝廷那儿的作坊,他们也是不敢大规模买的。” “我想着,既然要做,那就要做好了,”她道:“我们的药膏和药霜都不便宜,面对的本就是资产微丰的人家,既如此,这铺子就不能随便找个地方,内城东坊那边有专门卖胭脂水粉和绸缎的街道,那里还有银楼和书铺,可以说,全大晋最赚钱的铺子就在那里了,我挑中的这一间铺子其实不算贵,我问过更贵的铺子,可能需要两千万钱才能买下。” 老周头就觉得心脏剧跳,问道:“两千万钱是多少钱?” 满宝道:“就是两万两。” 周立君点头道:“因为我说我们有白银,才说下来这个铺子的,要是给的铜钱,低于九百万钱他们不卖。” 白银还是少,黄金更少,前者还能流通,后者是根本不在民间流通,只存在于特别大宗的交易之中。 白银比较便利运输,所以走商特别喜欢,这也是铜钱兑换白银总是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而且白银还能做首饰,更少了。 其实周家的铜钱也不少,只不过更多的是白银,这还是多亏了周立君,她一直让周四郎,只要有机会能以低价换到白银,那就换。 做生意时,能用白银结算就绝对不要铜钱。 加上她常在京城,总是能留意到银楼、当铺和官府这些地方的白银兑换价,只要银价稍低,她就会拿家里的铜钱去换白银。 不仅好储存,现在需要白银时,她就能快速的拿出来。 当然,经过她的手分到各家去的最多的也是白银。 老周头算数不是很好,本来就觉得八千多两的铺子贵了,现在换算成九百万钱的铺子,他觉得更贵了,于是没说话。 钱氏就看向他们,“你们各房是什么意思?” 周立君先道:“小姑已经答应,她会认下一成的份额,我的意思是,其他各房也都认一成,只不过除了小姑外,包括我在内,一成的份额要出一成三的钱,算是把公中的那两成给分摊下去了。方子是小姑的,她不用出这个钱。” 这个大家没意见,周立威举手问,“只能一房一房的认,我能不能独个人认?” “不能,”周立君严肃的道:“就算其他房不打算要,那也要平均分到各房,有房头不愿意要的,那就再分,只能一房一房的分。” 周立威琢磨了一下,反对他亲姐姐,“那你怎么能一个人认购,你也是我们二房的。” 周立重轻咳一声,“你要跟二妹打架呀?” 周立君道:“我出嫁了。” “那大姑……” 周立君道:“家里的生意起码有一半是我管着的,我不可能白管着,光要工钱我也不服气,我要认购的权利的。” 满宝连连点头,就是就是,白给你们干活儿呀。 周立威颔首,“好吧。” 钱氏一直不说话,等他们说完了便看向她在场的儿子和儿媳们,问道:“你们是什么意思?” 方氏沉吟片刻后道:“孩子他爹走前说过,要是家里要买铺子,我们跟就行了。” 周五郎和周六郎也没意见,他们从小时候带着满宝和周立君他们姐弟玩的时候就知道了。 家里最聪明的就是满宝,然后是四哥和立君,四哥不说了,他最滑头,立君却是算账的一把手,比四哥还要稳重,跟着她走至少很难亏本就是了。 钱氏就点了点头,二房的周立威和三房的周立固也都说了没问题,她的目光就落在周大郎身上。 周大郎道:“我没意见。” 此事就这么定下了。 周立君神清气爽,道:“既然如此,各房把钱凑一凑,我明天去交定金,十六那天就要收够钱把铺子买下来,争取在重阳前把铺子开起来。” 人群散去。 钱氏就叫住了周大郎,让他留下说话。 等人都出去了,她就问他,“你们夫妻有多少私房?” 周大郎就挠了挠脑袋道:“八百多。” 钱氏就叹息,“那还差不少呢,老三的钱一直是我拿着呢,也才八百多,我想着之前大头娶媳妇花了不少,你们应该也差不少,缺的这点钱你们打算怎么办?” 周大郎道:“满宝昨晚来找过孩子他娘,说是缺的五百两她借给我们。” 钱氏就微微皱眉,“满宝就要出嫁了,她是要准备嫁妆的。” 她不由扭头问老周头,“你知道满宝手上有多少钱吗?” 老周头摇头,“不知道,立君估摸着知道。” 钱氏沉吟片刻后道:“罢了,既然她要借你们,那你们就收着吧。” 周大郎点头,退了下去。 等儿子走了,钱氏就和老周头道:“那些钱不用存着了,都给满宝置办嫁妆吧。” 老周头就瞥了她一眼道:“我早准备好了,你还真想把我们的私房借给他们呀。” 钱氏就拧了他一下道:“你酸什么,我为的什么,还不是这个家?一碗水要是不端平,以后这家迟早要散。” 她道:“你没听二丫头说吗,这铺子赚钱着呢,现在拿钱的时候不觉得,等以后赚钱了,哪一房要是少了,回想起今日之事肯定会心生怨气,甭管是对是错,有了怨气就容易吵架,吵架一多就伤了人心,人心伤了这家就散了,不然你以为二丫头为什么不让个人认份额?” “要是能让个人认,满宝能一口气把他们不要的都拿过去,还有四郎、立君、立威,就是五郎和六郎也有余力,那样大房和三房就弱了下来,将来铺子的生意越大,差距就会越大,不说下一代,怕是这一代都要吵起来了。” 所以她要平,至少,其他房有多少份额,大房和三房就要有多少,尤其是大房,他们将来是要管着家里的,那就不能弱于下面的弟弟妹妹们,不然说出来的话要被当成屁放了。 感情很重要,周家几兄弟的感情都不错,但也要利益摆得正。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475章 借钱 老周头和钱氏是有些私房的,本来想着大房和三房要是不凑手,那就帮一把,可既然满宝主动借给他们了,那他们两个老人家就不好再插手,嗯,这也是一碗水端平。 一碗水端平的夫妻两个拿出自己的账本仔细的分辨上面的数字,老周头道:“我已经看过好些庄子和田地了,唉,京城的地太贵了,雍州的也不便宜,而且卖地的人也不多,我想着还是买雍州的这一家吧,不是庄子,但是个大户人家卖的,足有八十亩。” 老周头拿出一个条子,挠了挠脸道:“七两银子一亩,我之前问过五头,他给我算出来了,但我又忘了,反正超过五百两了,出了这一部分钱,我们剩下的钱就不多了,再给她买些什么?” 钱氏也算不明白,不过这个问题不大,她道:“还是买地吧。” 她道:“布料这些宫里和贵人们赏赐的不少,我们也买不到更好的了,就再买两匹红色的布,付掉和绣坊定做的嫁衣,还剩下的都给她买地。” 宅子满宝不缺,铺子的话这点钱在京城是买不了铺子的,所以只能买地了。 “职田到底是朝廷的东西,不太稳定,她还是应该有几块自己的地,”钱氏道:“回头你还在雍州那一片问问,到时候买了地,依旧租给佃户种,只要有地,人就饿不着。” 老周头应下,踮起起另一件事来,“你说白家会给什么聘礼?” 钱氏抬头看了他一眼后道:“反正不会少的。” “可最近也没看见他们添置东西啊,他们有在准备聘礼吗?” 走出院子的周立重等叔叔婶婶们都回屋后便撞了一下周立威,挤眉弄眼道:“行呀你,都会给立君唱白脸了。” 周立威脸微红道:“我这是坏话先说到前头,家里现在人多了,自然要多做些解释,以免生了误会。” 周立重就点头,扭头和周立君笑道:“这件事就交给你了,不过九月开张会不会早些?要不等到小姑成亲之后?” 周立君摇头,“那就太迟了,九月正好,秋天干燥,正好用滋润霜和润白霜。” 周立重点点头,皱了皱眉,和他爷爷有一样的疑问,“对了,白家有在准备聘礼吗?我几次回来都没看见那边有添东西。” 当然是有的,刘老夫人从上个月就开始让人陆续往新买的宅子里搬东西了。 隔三差五的她就要带郑氏出门一趟,去新买的宅子里检查送过来的东西。 房契地契这些就不说了,她让人准备的各种摆件、玉器、瓷器以及一些古董字画和书籍,也都陆陆续续的从陇州和七里村送来。 当然她搬家时大部分东西都随着一起去了七里村,只有部分东西因为太重带不走,所以留在了陇州那边的老宅里。 她也没想到白善会在京城成亲,为了聘礼好看,她便让人回七里村将一些东西取来,连着留在陇州的一些东西一并给白善做聘礼。 别说其他人,就是郑氏这个儿媳妇看了都心惊胆战的,忍不住问:“母亲,这些都做聘礼吗?” 刘老夫人笑着颔首,道:“今时不同往日,不管是满宝还是善宝,他们结交的人身份都不低,也不少,以此看后,我们得为将来做些准备,所以善宝的聘礼就不能差了,这样满宝的嫁妆也才撑得起来。” 她道:“我知道外头那些人是怎么想的,无非是觉得我们白氏没落了,善宝也没个父兄帮衬,而满宝出身寒门,虽说现在深受君恩,可到底与世家大族差了一些。这一次婚礼,我便让他们看一看两家的底蕴。” 周家是没有什么底蕴,但白家有啊。 以刘老夫人对周家的了解,她送过去多少聘礼,最后恐怕除了现钱外,其他都会在陪送回来。 而现钱也能换成其他更体面的陪嫁。 虽说这些东西转了一道手就从白家的变成周满个人的财产了,但她就一个孙子,孙媳妇的不还是孙子的吗? 刘老夫人目光炯炯,而且也是时候让本家那些人看看了,他们这一支是不是就没落了,哼。 和刘老夫人隔了一条甬道,两个院子的满宝正爬过去关窗,将窗户关上以后她便盘腿坐在床上进入空间,然后数她的钱。 六月那会儿周四郎回京,将卖宝石和香料的钱给了她,其中大半是白银,剩下的就是铜钱。 满宝没有将铜钱收进空间里,太占位置了,一般来说,她只会往里面放个十几吊铜钱,不够了再回家塞一些进去。 剩下的铜钱都放在她隔壁的耳房里,那里被她当做仓库来用,里面全部放着她不好收进空间里的财物。 其中铜钱就有好几个麻袋。 满宝去打开箱子,好几个箱子里都放着白银,有一锭一锭很整齐的官印,也有一块一块不太整齐的银子,但质量还都行。 满宝都有数的,之前数钱时都写了标签贴在箱子上,加上她还有自己的账本,因此很轻易就能知道自己有多少钱。 她数了数,发现钱不少便松了一口气,于是将两口箱子放出空间,就丢在墙角那里。 第二天周大郎和小钱氏就被叫着悄悄去数银子。 五百两可不轻,周大郎拿了两个大篮子装了,然后上面盖了一个盖子,就和小钱氏一人提着一个篮子回去了。 一路上还和人打招呼,没人知道大篮子里面放着白银。 满宝觉得这个方法特别好,于是也翻出两个篮子装了白银后去找周立固,“你得代你爹给我写个欠条。” 周立固也正愁钱不够的事呢,闻言立即点头,去看到篮子里的白银后奇怪的问,“怎么放在篮子里?” “这样不显眼,没人注意的到。” 周立固一听,立即压低了声音问,“小姑,这件事不能告诉家里人吗?” 满宝问:“你告诉家里干啥,告诉你爹娘就行。” 周立固就纠结,“那也不能告诉三哥吗,我和三哥最要好,我好多事都瞒不过他的。” “那你告诉他呗,”满宝道:“他也欠着我钱呢。” 周立固一怔,问道:“欠了多少?” “和你一样,都是五百两。”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476章 懒散 周立固就咋舌,感觉肩膀上的担子好重,他就问道:“小姑,你是怎么赚到这么多钱的?” 好羡慕啊,他和三哥除了几年前给四叔掏的那点儿本钱能赚些钱存下来外,剩下的也就抄书和去饭馆里给五叔六叔打下手时赚了点儿零花的,可那点儿钱也就够他们买点儿吃的,连笔墨都不够买的。 满宝就拍着他的肩膀道:“等你们学会了一项本事,再要赚钱就简单了。” “我们读书的本事是什么?” “考官,然后学会处理政务,这就是你们的本事了。” 周立固和小姑一起提着一篮子的银锭去了西面的院子,当然不是去他的屋,而是去了老周头他们的屋子。 因为他们三房在京城分的钱都放在爷爷奶奶这里呢。 钱氏收下了钱,知道周立固还给他小姑立了借条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送完了钱,满宝神清气爽的跑去找白善和白二郎出门觅食。 她只有两天假呢,等休沐回去后就要进大明宫了。 白老爷正在院子里转腰锻炼身体,看见周满便停下动作,笑眯眯的给她指路,“他们两个昨天晚上被大郎拉着喝了两口酒,此时还在赖床呢。” 满宝谢过白老爷,跑去看。 白善和白二郎已经起了,只是人还有点儿呆,白善就没什么精神,整个人呆呆的坐在窗下晒太阳,有小厮端了热水进来,将水放在架子上喊了他一声便退了下去。 白善脑子一片混沌,什么都没想,似乎也没听见,突然感觉阳光被人遮住,他便抬起头来看。 满宝探着头认真的看他,问道:“要不要给你煮碗醒酒汤?” 白善一下就清醒了,连连摇头,“不用。” 他起身去洗漱。 满宝还想去找白二郎,结果隔壁住着的白二郎听到了她说话的声音,已经连忙起床了,听见她敲门的声音便高声道:“我没醉!” 等俩人洗漱穿戴好,满宝就与他们一起往门外溜着去,庄先生拢着手站在院门前看风景,看见三人鬼鬼祟祟的模样,就出声道:“下午早些回来,二郎,给你们布置的课业你大哥已经做完了,你何时交上来?” 白二郎身子微僵,偷偷抬起头来看了庄先生一眼,喏喏的应下,白善就直起了身体,不复之前的鬼祟,他一边拉着满宝和白二郎往外挪动,一边道:“先生放心,我们会盯着师弟的,后天收假前一定让他写完。” 满宝连连点头,和白善一起拖着白二郎就溜了出去。 庄先生摇了摇头,并没有将白二郎约束在家里,正是过节时候,留下来也是浮躁不安,不如让他们自在的玩两天。 不过,也不能过分,若是不克制,恐怕两天后收假他也很难沉浸进学习里,他下个月可就要考试了。 三人溜出去,大吉已经牵了马和两个护卫等在外面,等他们出来就将马交给他们,然后六人一起溜溜达达的上街去。 白善和白二郎还没吃早饭呢,他们就问:“早食吃什么?” 满宝道:“上大街上,看见什么想吃的就吃什么。” 于是一行人便往内城的坊市去。 白善慢慢的往前溜达,最后选中了一个馄饨摊子,坐下后和店家道:“来……你要吃馄饨吗?” 见满宝点头,白善便道:“来三碗馄饨,要肉的。” “好勒。” 摊主高兴的应了一声,立即给他们下馄饨。 大吉和两个护卫将马拴好,然后就在旁边坐下,白善问他们,“你们要吃吗?” 大吉三人摇头,他们早上吃得很饱,暂时不想吃,要留着肚子吃中午的。 白善抽了一双筷子拿着,看到大街上正好过来一队车马,最前方打着镖局的旗子,他就问大吉,“伯安不在京城吗?” 大吉就笑道:“他走镖去了。” 白善便点了点头,“你们还不打算给他定亲吗?” 大吉就道:“那孩子倔强,并不满意我们给他说亲,我和他娘也不好逼他,就让他再混两年吧,长大就知道要成亲了。” “那叔平呢?” 大吉就不好意思的笑道:“叔平明年要去考明经,我们想着等他考过后看情况。” 要是能考中,那自然是更好说亲的,要是考不中,也可以看一下他答的成绩怎么样,要是还行,再等两年说亲也是可以。 要是成绩不太好,很难取中,他们再想办法给他说一门合适的亲事…… 大吉算了一下自己的钱,想要在外城买个小院子,有了房子就好说亲了。 白善也猜出他想买房子,于是道:“若是缺钱与我说。” 大吉就咧开嘴笑,“少爷,去年从西域回来,我手上的东西也换了一些钱,买房子的钱是够了的。” 他还给伯安留了钱,等他以后成亲了也能买个院子。 说起来还真多亏了这一趟西域之行,不然他要想买两个院子,哪怕是在外城,那也得再干上十年左右,连着之前的积蓄才够。 馄饨送上来,三人立即低头吃,等吃饱喝足,他们这才牵着马慢慢溜达着去西郊马场。 赵六郎他们早来了,还看完了一场比赛呢,看到他们三人并排着不急不慢的走来,不由焦急,大声喊道:“你们怎么这么慢?” 白善道:“白二约我们的时候又没说具体的时间。” 只说了是今日,谁知道是今日的什么时候? 赵六郎就看向白二郎。 白二郎立即道:“你也没说时间,我原话告诉他们的。” 满宝道:“他们两个昨天晚上喝酒醉了,今天赖床!” 赵六郎立即扭头看向俩人,“好呀,我们请你们喝酒你们就是不喝,却去喝别人的酒。” 白善:…… 白二郎强辩道:“那可不是别人,那是我大哥。” “好啦,好啦,喝酒也不是什么好事,此事就这么过了吧,”满宝挑起事来又和稀泥,左右看了看后问:“你找我们来是要做什么?又是看马赛?” 满宝其实对马赛一般,对打马球比赛也很一般,一年看个一两次也就行了,看多也不好玩。 赵六郎道:“……介绍人给你们认识呢,这不是要进士考了吗,京城里来了许多读书人,来吧,我介绍你们认识,全是各世家的弟子。”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477章 前程 赵六郎着重给他们介绍的一个人是裴守约,出自河东裴氏,真正的名门望族,他这次进京就是来参加进士考的。 他比白善大几岁,是个很伟岸的男子,不像个读书人,更像军武之中的人。 他对白善三人很有好感,一见面便拱手行礼道:“久仰三位大名,今日总算是见到了。” 赵六郎搭着他的肩膀笑道:“怎么样,我说会让你见到他们吧?” 裴守约笑起来,拱手道:“多谢赵六哥了。” “客气,客气。” 满宝和白善白二郎一起笑着回礼,赵六郎拉着他们去和其他人见面。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办到的,明明和白二郎一起在宫里读书,也是一起休沐的,但他就能一天之内认识了这么多人。 全是进京赶考的学子,家世就没一个简单的。 进了人群,裴守约反而不怎么说话了,只是安静的坐在一旁,但赵六郎并不怠慢他,时不时的就会把他拉到话题里,并不冷落了他。 中午是大方的赵六郎请客,嗯,大吉他们想蹭的就是这顿饭。 避着人,赵六郎悄声和他们道:“别看他在他们之中不显,要我看,这么多人里也就他能看了。” 白善扬眉,“你竟能看出来?” 赵六郎道:“我怎么就不能看出来了?” 白善道:“我看他手臂紧实,蜂腰猿背,似乎习武?” “那是自然,”赵六郎笑道:“他父亲与兄长皆是前朝名将,祖父也是北周名将,河东裴氏的出身又不低,也是从小习武的。” 白善怔了一下后问,“是河东郡公之后?” “是。” 见白善忍不住看过去,他就小声道:“别看了,他就是遗腹子,我之所以带他玩还是我爹让的呢,说他爹厉害,他哥哥更是一员难得的猛将,虎父无犬子,想着他应该也不差。” 虽然赵六郎觉得裴守约看着的确不错,但他是反对他爹“虎父无犬子”这一句话的,看他就知道了。 白善微微颔首,知道他们家也只剩下他和他母亲两个,日子可能也不太好过,因此想了想道:“我那有些笔记,一会儿问一下他要不要借阅。” 当然是要的。 白善可已经是进士了,看他的笔记总不会出错的,裴守约进京是租房子住的,人生地不熟,这段时间拜访世交,也只熟悉了赵六郎一个人而已。 可是他和赵六郎不太能聊到一起,尤其是在紧张备考的时期,他其实不太想出来应酬。 但他想见一见白善。 他觉得他们的境况有些相似,当然,白善前期比他艰难些,至少他是没有益州王这样的仇家的。 因此对于他能在此情况下还能突破重围考中进士,现又能做皇帝跟前的红人很是佩服。 和白善交换了地址,约好明天上门拿笔记后裴守约便高兴的去烤肉了。 他很会烤肉。 白善他们也撸了袖子上,他们现在烤肉的技巧称不上炉火纯青,但在京城一众郎君小娘子中间,他们三个敢排前三,后头就没人敢超越他们,因为一定超不过去。 三人熟练的给羊腿刷酱料,然后翻滚,炙烤…… 香味一阵一阵的飘出来,大家胃口大开,赵六郎一边咽着口水等待,一边道:“你们别烤得太好吃,一会儿我真要被吃穷了。” 其他人闻言哈哈大笑起来,纷纷道:“赵六哥,你这也忒小气了,我们才吃了几只羊啊。” 赵六郎佯怒道:“还几只,你们那肚子是饕餮变的?” “别急,别急,今儿你请我们吃烤肉,明儿我请你们去春风楼。” 赵六郎立即变怒为喜,乐滋滋的道:“那就这么说定了,我等着啊,咦,殷或和刘焕来了,快来,快来,你们怎么这么晚?” 白善拿的那条腿烤好了,用刀片了三盘肉出来,一盘给了满宝,一盘给东道主赵六郎,还有一盘则递给了殷或。 殷或接过后坐在一旁,有些闷闷不乐。 刘焕幸灾乐祸的笑了一下,不过他没告诉大家原因,而是道:“我跟我妹妹她们来的,周满,一会儿你要去找她们玩吗?” 赵六郎郁闷,“你妹妹不是嫁出去了吗?” “是啊,过完了中秋就回她夫家去,所以此一见面就是最后一面了。” 满宝立即道:“我吃饱了就去找她玩儿。” 刘小娘子前段时间嫁人的,因为嫁得远,所以先在京城这边完婚,等过了中秋才要随她丈夫回去。 于是话题就被刘焕用他妹妹给引走了,等到大家吃完烤肉要去吃炒菜和煮菜时,刘焕和殷或走到了他们三个边上,这才忍不住嘎嘎的笑道:“我们之所以迟了是因为要出门的时候他叫他姐姐们给堵住了。” 白善三人同时打了一个冷颤,一起扭头看向殷或。 殷或郁闷的道:“她们让我回去过中秋的。” “咦,你不回府过中秋吗?” “回自然是回的,但明天才是中秋呢。” 也就是说,他要踩点回去。 满宝感叹,“这是出了窝的小鸟不想再回家了呀。” 殷或轻咳一声,辩解道:“也并没有就不想回去。” 他转开话题问,“才我看你们与那位裴公子相谈甚欢,但以前并未在京城见过他。” “他是河东人,来京参加进士考的。” 殷或这才想起来问白二郎,“庄先生给你额外布置的课业你写完了?” 白二郎抱怨道:“快别提了,一会儿用过饭我再玩一会儿就得回家了,你们得陪我。” 这个是没问题的。 赵六郎认识的人多,直接就摆了两桌,白善他们五人坐在一起,考虑到裴守约与其他人也不熟,便叫了他一起坐。 满宝忍不住感叹,“赵六郎何时这么有钱了?” 赵六郎过来敬酒听见,便压低了声音回她,“我爹给的。” 满宝挑眉。 赵六郎就压低了声音道:“我已经定好了进禁军的日子,下次你们再见我,那就是在宫门口了。” 满宝不信,“你能守宫门?” 赵六郎一噎,他还真不能。不过他也不想守就是了。 赵六郎的职责是巡视内城,不过那是中秋后的事了,从那天之后,满宝他们每天早上进皇城时路上总能碰见赵六郎,哈哈哈哈……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478章 劳累 中秋是个好日子,满宝他们依旧决定出去觅食,毕竟恰逢节日,外面好吃的东西真的很多。 满宝一边和白善他们分享她买的东西一边叹息,“可惜明达她们还在守孝,不能出宫游乐。” 白二郎点头:“太可惜了,连灯笼都不能拿到宫里去,我才看见一家挂出来的宫灯,用细绸做的,特别好看,上面的花画得特别好看。” 大家一边说一边晃荡到了东坊,满宝左右张望辨别方向。 刘焕问:“东坊这里人好多,我们来这里干什么?逛书铺吗?” “不,看一下我家即将要买的铺子。” 周立君选中的铺子在一条街道的倒数第三间铺面,因为快到尽头,所以人有些少,也是因此才那么便宜的。 但这是东坊,前后左右都是很赚钱的行当,人便是相对别的位置少些,但总体来说还是很多的。 铺子不是非常大,但也不小,和这一条街上的所有铺面一样,统一的上下两层楼,周立君已经交了定金,今日铺面正在搬空,所以她也在这里。 满宝上下逛了逛,觉得还不错,于是和殷或刘焕道:“以后我家这铺子专门卖润白霜一类的东西,你们祖母和姐姐妹妹要买这些的时候可以来此找购买,回头我让立君做几个牌子送你们,拿了牌子上门算你们便宜些。” 刘焕对这些不感兴趣,殷或却想到这两天他正被他的姐姐没不停念叨,于是道:“好,那就有劳你们了。” 满宝也就来看一眼,回去以后就把自己的那份钱交给周立君了,因为她明天就要进大明宫了。 他们这些臣子能够休沐过中秋,但皇室的人却不能,虽然只皇帝一脉在守孝,但皇帝都在尽心守孝,其他人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也不敢太过放肆的作乐不是? 因此十六那天直接进大明宫,反正在外面也怪没趣的,看着还眼馋。 这一次满宝为主官,依旧是卢太医给她打下手,还有郑太医和包括刘三娘在内的六名医助一起被关进去。 大家一起照顾这些皇室宗亲。 长豫和满宝最熟,虽是金枝玉叶,但练习鞭子的时候偶尔也受过伤的,所以被粗针戳了一下并不觉得怎么样,其他人却是哭得不行,整个大明宫都是一片鬼哭狼嚎。 奉旨过来看一下弟弟妹妹,慰问皇室宗亲的太子在围墙外吓了一跳,然后问陪同过来的萧院正:“他们没事吧?” 萧院正脸色淡然的道:“不会有事的,皇子和公主们娇生惯养,可能是不习惯扎针吧。” 太子想了一下周满那细长细长针,虽然看着可怕,但扎人的时候并不是很疼,便不是很放在心上了,围着围墙转了一圈,和里面的人隔着一道墙交流了一下,确定饮食什么的都充足,他便回去复命了。 皇帝问起他便道:“弟弟妹妹可能恐针,所以哭了一阵,其他便没有什么问题了。” 皇帝便点了点头,也不把此事放在心上。 但围墙里的小孩子们却哭得嗓子都要哑了,那么粗的一根针扎进去,还一定要见血,见血后还不能止血,还得用那么脏的东西覆盖,真是太恐怖了。 只是一天就成功在九岁以下的宗室弟子心中烙下恐怖印子的周满晋升为他们最讨厌的人,至少在他们消痛前他们是不会原谅她的。 长豫看得啧啧称奇,“总算是有人讨厌你了。” 满宝:“……有人讨厌我你这么高兴啊?” 长豫道:“就是稀奇嘛,你看宫里,母后喜欢你,太子妃喜欢你,杨贵妃喜欢你,好多妃嫔都喜欢你,宫女内侍们也都喜欢你,连最难相处的太子哥哥都喜欢你,我就时常想,你是怎么做到让他们都喜欢你的?” 满宝高兴的道:“一来嘛,自然是我技术好了,都能帮助他们;二来自然就是我本人的魅力了。比如长得好看,性格好之类的,不然萧院正他们也都能治病,怎么就不能讨所有人喜欢?这就是差距了。” 长豫咋舌,“本来我就觉得你骄傲,却没想到你能骄傲成这样。” 满宝:“这叫充分认识自己,什么叫知彼知己,这就是了。” 长豫不想与她说话了,盘腿坐在软榻上,招手叫来一样种了痘,手上缠着带子的宫女,道:“去切果盘来,我要吃果。” 满宝善良的劝解,“长豫,你少吃一些吧,我刚摸你的脉,看你似乎有点儿积食的征兆,而且午食不过才半个时辰,你已经吃了半盘点心了。” 长豫忍不住道:“那我无聊呀,除了吃我还能去干嘛?而且现在已经过了中秋,好吃的果蔬过不了多久就没了,现在再不吃,以后再要吃就只能去冰窖里吃不新鲜的了。” 长豫认为,该当吃的时候就要吃。 “要不你给我开点儿山楂吃吧,对了,这会儿不是有新鲜的山楂吗,去,叫人洗半盘来。” 满宝:“……吃撑的情况下吃鲜山楂只会更撑的。” 就算它能消食,但半盘下去,本来就撑的胃只会更撑好不好? 最后长豫还是没能吃道山楂和果盘,她只能无聊的跟在满宝屁股后面各个房间乱逛,去看一下她的妹妹、堂妹、侄女之类的。 长豫第三天才出痘,属于最慢的那一批人,等他们所有人都出痘后,满宝和卢太医就忙起来,基本上就是轮流值守夜里,比之前在皇庄可累多了。 实在是他们太磨人了,一些年纪小的公主、郡主和皇子、小王爷之类的根本忍不住痒,整天就想抓。 满宝和卢太医恨不得把他们的手都绑起来,简直是心力交瘁。 等到大家有惊无险的结痂落痘后,俩人都大松一口气,恨不得当天就关起门来睡个昏天暗地。 然而不行,他们还得试验过他们真的对人痘免疫呢,于是又是七八天的时间。 等大明宫重新开放时已经是九月初一了,满宝和卢太医眼底下都冒着青色,显然这段时间疲惫得很。 把这些小祖宗送出去,对上想要说话的长豫,在这段朝夕相处的日子里被呱噪得不行的满宝立即道:“我知道,我会去看你的,我会把药膏给你送去的。” 长豫道:“哼,我是在意那一两个痘印的人吗?我练鞭子的时候额头上都抽到过呢,我是说,我看你眼底青黑,想摸一下你的脉看一看是不是你曾经说过的肾虚学弱之症……” 满宝伸手把她往外推,“你快走吧,你要想学,回头我再教你,我还定盯着人处理里面的东西呢,你再不走就留下来陪我一起处理那些衣裳布条?” 长豫转身就走。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479章 雨 等他们所有人都走了,满宝和卢太医就大松一口气,相视一眼后立即转身回去盯着人把里面的垃圾都处理掉,确认没问题后就拿了医案回太医院交差,成功得到了三天假期。 没错,萧院正就是这么小气,最多给他们三天假期,还算上今天,他们初四就得回来上班。 满宝坚持认为他们只放了两天半,哪里够三天了? 满宝念念叨叨的出宫,在宫门口便和卢太医分道扬镳,打算回去恶睡一觉。 回到家里,家里一个人都没有。 只有留守的西饼跑过来道:“大人,老爷和太太他们都去莆村了。” 满宝好奇,“他们去莆村干嘛?”还都去了。 西饼道:“二姑奶奶在栎阳那边建了一个作坊,离莆村不是十分远,所以大家都过去看热闹了,对了,家里的大姑奶奶和大姑爷陪着家里的二爷二太太和三爷三太太一块儿上京来了……” 满宝目瞪口呆,半晌才听明白,“大丫?不是,立信?” 西饼笑得见牙不见眼,连连点头道:“是啊,说是来参加今年的进士考,还说今年要是考不中,那就明年开春考啥经的,奴婢也听不太懂。” 满宝合上嘴巴,颔首道:“快给我烧热水吧,我要洗澡了。” 西饼应下,给满宝提着药箱回屋,然后去厨房提热水。 等洗了头,洗了澡,满宝就坐在榻上瞌睡起来了,西饼一点一点的给她擦头发,等她醒过来时,天已经黑了,她吓了一跳,立即蹦起来要去看病人,蹦下软榻才反应过来,她已经出宫了。 满宝呼出一口气,看了外面黑乎乎的天色一眼,便一屁股坐在软榻上发呆。 不知过了多久,门外传来脚步声,她微微偏头,就听到白善问:“还没醒吗?” 西饼迷糊的声音响起,“没有呢。” 满宝:……她敢肯定,刚才西饼肯定也睡着了。 满宝将身上的小被子放到一边,胡乱拖着鞋就往门口去,她打开门,门外的人立即抬头看过来。 月色下,白善看到周满便展露开笑容,将手中提着的灯笼往上抬了抬,笑问:“你醒了,饿了没有?” 满宝连连点头,低下头抬起脚把鞋子穿好,问道:“怎么院子里不点灯?” 西饼立即回屋将满宝的外衣拿出来给她披上,满宝穿好。 白善笑了笑,西饼就道:“老爷不给点,说是太费钱了,谁要是出门,谁就自己提着灯笼呗,所以连刘老夫人那边都没点灯呢。 白善也道:“祖母说这样节省很多,挺不错的。” 过了中秋,日头就越来越短,以前是天还没彻底黑下来大家就都差不多各回各屋睡觉了,所以院子里不点灯没什么。 但日头短以后,通常天黑下来事情也没做完,所以很多人家都会点灯。 满宝这段时间住在宫里,那简直是日夜颠倒,大明宫封起来的两个宫殿夜里的灯就没灭过,所以满宝一时间还没适应过来。 她回过神来,点点头,和白善往前面去。 白善不住的看她,“此次看着比在皇庄里还要劳累。” 满宝就叹气,“宗室子弟太娇惯了。” 白善就笑,“陛下也这样说,今天宗室子弟出大明宫,宫里一片哭声,陛下被
相关推荐: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红豆
将军在上
旺夫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开局成了二姐夫
秘密关系_御书屋
深宵(1V1 H)
女奴的等价替换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