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末日了,但还要上学(NPH) > 第328章

第328章

只要记得,周满她可不仅仅是太医,做事之前先动个脑子。满京城唯一的女太医,多少人想求而求不到的大夫,你们倒好,直接把人往外推,打量着有宫里的关系,你们就能时常可以请到人了?” 国公夫人道:“那你们也太高看了自己,太低看太医院了。” 整个国公府里,有几个值得宫中指定太医来看? 也就她和国公了,其他人,要请太医,基本上是太医院指派。 以周满在太医院的关系,得罪了她,别说请她,能请到一个好太医就不错了。 更不要说她还是崇文馆四品编撰,现在太医署所用的医书,有一半是她参与编撰的,将来那些医书流传出去,恐怕天下行医的都要叫她一声半师。 连太子和太子妃都要礼遇的人却在国公府里受此羞辱,真是脖子上的脑袋嫌长了,想要削一截去吗? 国公夫人气得扶着赵六郎的手便走。 等老夫人走没影了,世子夫人这才扶着丫鬟的手从地上站起来,脸色难看得不行。 今日可算是丢了大脸了。 ※※※※※※※※※※※※※※※※※※※※ 作家的话 日万第四天,呜呜呜,太难了,今天先到这儿,晚安了 ☆.第2406章 治疗 二夫人、四夫人和五夫人也都低着头,那一位周太医她们也不是第一次见了,每次见都是细细软软,和和气气的,谁知道脾性这么大,胆子也这么大,竟然就为一件事直接晾了国公府所有主子一个半时辰,不然也不能闹大了。 车才停住,满宝就跳下车,直接就往屋里冲,大叫道:“爹,娘,我回来了——” 刘三娘在后面追,“师父,忘记告诉您了,祖父和祖母不在家中,他们去莆村了。” 满宝一听很失望,问道:“还没到插秧的时候呢,这会儿去莆村干什么?” “祖母去选地了,要选出一块好地来种菜,”刘三娘不太好意思道:“立重和五叔接了宫里的生意,所以祖父和祖母想要自己劈出一块地来种地。” 满宝觉得这主意不错。 老周头和钱氏不在家,连小钱氏都不在,几个嫂子也都各自在外面忙碌,赚钱的赚钱,上学的上学,于是满宝转了一圈便拉着刘三娘去找刘老夫人要饭吃。 刘老夫人才听到下人禀报呢,站在门口等着她,她一来便和她招手笑,“我就猜你要过来,可吃饭了没有?白善他们都去礼部拿考试的身份牌子去了,吏部的考试定在了下个月二十……” 满宝一愣,“定得这么晚,那还有三十八天的时间呢。” 又道:“没有吃饭,所以来讨饭吃的。” “真是调皮,我们一家子说什么讨饭?”刘老夫人看了一下时辰,心疼起来,她们都用过午食了,这会儿还没吃,必定要饿的,于是让厨房去给他们准备。 满宝道:“吃面吧,这会儿还做菜太麻烦了。” “厨房里的火还没熄,他们一会儿就好,午食岂能将就?” 于是满宝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心里很高兴,“还是家中好。” 刘老夫人笑了笑,郑氏却忍不住问,“赵国公府连午饭都没留?” 满宝就挥手道:“不想在他家吃,我就想回家吃,还可以看一看刘祖母和郑姨。” 婆媳两个都很喜欢她的嘴甜,高兴不已,摸着她的脑袋道:“喜欢的话,下次你再出来就让三娘提前告诉我们一声,家里给你准备好吃食,一会儿就能吃上。” 满宝高兴的应下,想了想后道:“大概一旬换一次药,十天后我肯定能再出来。” 至于去唐府看病,那只能借用中午休息的时间了,太紧了,根本回不了家。 刘老夫人忍不住问了一句,“痘苗……怎么样了?” 满宝道:“就看这一次试验了,再过三五日就大概出结果了。” 明日种痘,一般两天到五天时间会陆续出完痘,到时候对情况就有一个大概的估计了。 刘老夫人就松了一口气,点头道:“那就好。” 等到了时间,刘老夫人和郑氏将满宝送到前院,她没忍住拉了拉她的手,笑道:“满宝,这世间有许多辛劳事,你做好了分内事就好,不必太过在意他人目光和看法。” 满宝愣了一下,然后笑开来,“我知道刘祖母,您放心,我并没有受委屈。” 便是生气,在那么舒服的洗头洗澡之后,气也就消了。 这一件事,是谁受羞辱了还不一定呢。 满宝笑眯眯的再去赵国公府,她依旧穿着上午的那套衣裳鞋袜,连头上的珠花都没变动位置。 她晃晃悠悠的跟着管事往后院去,就站在二门进去的那个路口问她,“哎呀,我穿的还是今早从皇庄里出来的衣裳,要不要再去换洗一下?” 管事嬷嬷哪里敢,低头弯腰道:“周太医羞煞奴婢了,上午是奴婢自作主张,还请周太医勿罪,奴婢给您磕头了。” 满宝等她跪下去后才道:“不必你跪我,既不用换洗,那就走吧,国公夫人还在等着我们呢。” 管事嬷嬷大松一口气,连忙应了一声,领着周满去正院。 赵家已经准备好了药材,满宝检查过药后就塞了药包,这才教他们怎么煮药蒸药包。 然后让赵家的下人看着火,她带着刘三娘去给赵国公夫人扎针。 等取下针,药包也捞了出来挤掉水,热腾腾的拿上来做热敷,药罐里还有放在里面泡的灸石。 满宝用夹子夹了一块灸石用布包好,先上一次手教刘三娘灸穴位。 等她灸完,刘三娘也捞了一块药石,循着周满灸过的方向再灸一次。 赵国公夫人被碰到后腰处时,舒服的放松下来,才热敷过的腰此时疼痛感缓解了一半,再加上灸石烫过,她就觉得一股热量正在腰间升腾,舒服得她忍不住呻吟出声,然后抱着枕头就昏昏欲睡起来。 本来她想着等针灸结束便提一下今天上午的事,给周满道个歉,替孩子们找补一下,谁知道她一眯眼就睡过去,等睁开眼睛时,已经是晚上了。 周满早回皇庄去了。 国公夫人此时腰上的疼痛也不明显了,不用人扶都可以下床走路,她伸手按了按自己的后腰,忍不住感叹,“难怪京城各家女眷都想请她呢,的确是药到病减呀,不仅腰背,我觉得全身都舒坦。” 老嬷嬷就笑道:“要不怎么叫小神医呢?” 国公夫人就叹气,连忙问道:“下午是谁送周太医走的?” “是六郎君,特特从外头跑回来送的,还给赔了好大的罪,因为是奉旨前来,我们给了银子周太医也没收,六郎君就说回头把府里的几本医书都抄一本,也不管人家有没有,反正都送一份过去,也就算是我们赔罪了。” 国公夫人就道:“老六长进了呀。” “可不是,奴婢也是这样说的,以前六郎君就只想着跑马喝酒,哪里想得到这些?但今年来出息了不少,听说还赚了不少钱呢。” “哼,他能赚什么钱,他花用他媳妇的嫁妆,给人家补上了没有?没出息的东西,就没见过哪家的男人花用媳妇嫁妆的。” “那也要六夫人愿意给六郎君花呀,要奴婢说,本来是人家小两口感情好,互相花用也是正常的,要不是三夫人斗鸡眼,特意叫破,这事也不能叫外人知道了。” 提起她国公夫人就生气,不仅气三夫人,也气世子夫人,忍不住嘀咕道:“都是败家的根子,当年这儿媳就没有娶好,也怪我,当年就不该这么急,再等几年就好了。”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上一章中有一个错误,四夫人应该是三夫人,我记错人,已经该过来 ☆.第2407章 成果 赵国公府里的事,满宝没有往外说的欲望,在她看来,这就是一件小事,她当场就报回去了,不必很在意。 而赵国公府里,从世子夫人到六夫人都因为这件事或直接或间接的被斥责了,府里更不会往外说了。 所以开始外面还真的不知道。 满宝又出去两趟,将赵国公夫人的病治了个七七八八,剩下的就是要放宽心情,靠食补了,偶尔用针灸调养一下就可以,不必再吃汤药。 于是满宝开始专心关注皇庄里的事,偶尔请个中午假出去给王瑞乐看病。 但就在此时,宫里知道了。 正是皇庄里第三批和第四批试验者出结果的时候,用牛痘再在牛身上种痘,而后用牛痘种在人身上,高烧的比例一下降到了百分之十一和百分之九,两批总结了一下就是百分之十啊。 而且,这两次皆没有死人,不过,高烧的病例依旧会有其他不好的后遗症。 果然,天下的医者就不是容易满足的人,死人的时候追求不死人,不死人的时候则要追求降低高烧比例,等比例下降了,就要求更低的比例,以及就是高烧也没有后遗症。 但是,现在的试验结果对太医院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成果了,萧院正熬夜写了折子,第二天兴冲冲的拿去给皇帝过目,结果进了小朝会,却是有几个言官正在弹劾赵国公。 这本来跟他没关系,但竖起耳朵听了一下,周满的名字就不断出现,这就有关系了。 好歹她是太医院的人呢。 结果念头才闪过,火就从赵国公身上烧到了周满身上,之前是弹劾赵国公內帏不修,结果吵着吵着则变成了周满明知皇庄有天花病人,却还总是进出皇庄…… 萧院正:…… 这就不能忍了,老实站在角落里等着说话的萧院正立即走出来道:“陛下,周太医去赵国公府为国公夫人看病是奉的娘娘懿旨。” “可我听说,除了给国公夫人看病外,基本上每七天她都还要再出去一趟,还是去的唐府出外诊,这都什么时候了,竟还敢在外私接病人。” 老唐大人微微蹙眉。 萧院正就道:“此事臣知道,周太医和臣禀报过了,也言明就是去治病救人的,她并没有耽误皇庄里的工作,都是到用午食的时间便出去,在下午进病区前回来的。” “而且,要是大人们在意她进出皇庄带毒,那更应该小心臣和刘太医郑太医等人才是。”萧院正道:“臣等几乎每日都要进出一次皇庄,臣甚至还上大朝会、小朝会,连日来不也什么事都没有吗?” 萧院正道:“皇庄内共有三道关卡,病区和医者生活的地方是完全分开的,每次从病区里出来,我们都要沐浴更衣,不得从里面带出一丁点东西。” “是,臣是要求周太医和卢太医无手令不准私自外出,却不是因为他们接触到的病人比我等更危险,而是因为病区里就是时刻需要太医看着,不然轮流进出,每日换人,这进进出出的换洗太过耗费时间。”萧院正道:“陛下,我等便是防治天花的人,我们既然敢进出,自然是做足了准备的。” 皇帝连连点头,立即和稀泥,“萧卿说的不错,当然,几位爱卿所虑也没错,以后让周满少出来就是了,皇庄那边的试验也快有结果了吧?” “是,”萧院正立即抽出袖子里的折子,躬身递上去道:“第三批和第四批的试验数据都出来了,第四批正在等待再感染的试验结果,但臣等猜测应该不会有问题,现在这是数据。” 古忠立即下去接过折子送给皇帝看。 皇帝一看大喜,“如此,算是大成了?” 萧院正便道:“其实还可以多做几个试验,各种年龄段,各个地方的牛都用一些,还有种痘最适宜的季节……臣在折子后面也列有还可再做的试验,若都能一一做完确定相关数据,到时候实行种痘,成功率应该会更高。” 皇帝看到最后面列的长长的一列试验名称,脸上的兴奋淡了一些,问道:“这得需要多长的时间?” 萧院正道:“全都做完的话,一二年吧。”其实不止,但皇帝是个心急的性子,先把时间往短了的说,等他同意做以后再说。 结果一二年皇帝就嫌长,想了想后勾了两条道:“就先试一下十二岁以上和十二岁以下少年种痘的差别吧,其他的,以后再说。” 萧院正有些失望,但还是打起精神来应下,然后迟疑的问道:“这人……” “朕让户部和宫中的采买去调派雇佣,你就等着人就好。” 萧院正这才松了一口气,然后问起皇庄里各个病例的去处,“臣还想追踪他们的情况,想看一下一年以后,三年以后,五年以后,甚至更长的时间以后,他们身上会不会因为种痘有其他不好的反应,或是经年以后让他们接触天花,他们是否还有抵御的能力。” 皇帝就道:“所有人皆发回原处听遣,你们记号人的来处去处,到时候自去调查。” 萧院正应下,又提了一个问题,“陛下,皇庄里的房屋和药堂建造不易,试验过后,那些东西能不能还保留下来,将来若有其他试验可以在那里做。” 皇帝想了想,点头答应了。 皇帝拿着手中的折子看,很高兴,和萧院正道:“尽早结束第四次试验,将数据确切的报上来。” 又对其他大臣道:“此乃功在千秋的大事,若种痘的危险如此之小,却能防治住天花,我李氏子弟也该接种,朕该为第一人。” 大臣们听了纷纷一惊,连忙劝皇帝不可冒险。 萧院正冷汗也直冒,皇帝都这把岁数了,说真的,他还真不敢让他冒险,倒是后宫里还小的皇子皇女,还有皇孙们可以试一试。 皇帝却很心情不错,他自觉自己身体不错,那些身体亏空的奴隶和伤兵老兵都可以接种痘苗,他为什么不可以? 于是原先还记挂着赵国公府里纷争的几个官员瞬间将此事抛在了脑后,也认真的劝起皇帝来。 皇帝最后笑眯眯的拿着折子走的,顺手把赵国公也给提到了太极殿,美其名曰和皇后叙叙旧。 一到后面,还没进殿呢,皇帝就停下了脚步,回头皱眉问赵国公,“怎么回事,周满不是去给大嫂治病的吗?怎么听着你们家跟人闹矛盾了?”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 第2408章 想封 赵国公一脸的忧伤,连忙认错道:“都是家里的几个孩子不懂事……” 他是后来听老妻说的,说是家里几个儿媳妇不省心,害怕周满从皇庄里带出不好的东西来,所以让管事在二门处拦了人要换洗。 无知妇人担忧多一些正常,但只派个二门上的管事就去安排了周满,那就太过羞辱人了。 别说她不只是个太医,她就算只是一个太医,此事也过于羞辱人,有脾气的太医便是奉旨看病了,过了那天再想请人上门可就难了。 赵国公能怎么办? 只能代家里几个孩子请罪了。 他满脸愧疚的道:“是臣没有教好他们。” 皇帝就同情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叹息道:“儿女都是债呀,不过周满既然受了委屈,那你就给人送些东西赔罪,她是个大度的,我记得六郎和白善白诚是同窗,以前周满也时常去崇文馆听课的,倒也算半个同窗,应该不会过于计较的。” “是,”赵国公笑道:“夫人说,周太医几次上门都很静心,从未怠慢过,的确是个大度之人。” 至于赔礼的东西,他表示他回去会准备的。 皇帝一听就放心了,于是带着赵国公进去见皇后。 赵国公悄悄松了一口气,其实家中怠慢周满,便如同怠慢了皇后。毕竟,她是奉皇后懿旨去看病的。 皇帝不想这些事让皇后知道,以免她烦心,于是扯了赵国公笑眯眯的进去,把手中的折子给皇后看,特别高兴的道:“萧院正他们快要将痘苗试验出来了。” 皇后惊喜:“果真?” 皇帝点头。 皇后便笑道:“那可得好好的赏赐他们,这可是功在千秋的大喜事。” 皇帝就沉吟起来,“此事自然是周满首功,毕竟方子是她跨越大漠从西域千辛万苦找回来的,此次试验她又耗费心力最多,自从进皇庄后,她已在里面呆了有两个月了。” “是啊,”皇后笑道:“陛下要怎么赏她?” 皇帝就笑道:“上次她从西域回来,本来是要封她做乡主的,毕竟同去的白善刘焕几个都封爵了,她为首官,更应得爵位才是,不过……哼,” 皇帝哼了一声,皇后和赵国公都知道原因,周满迟迟不归让他丢脸了嘛。 皇帝就道:“但那一次,还未完全确定牛痘在中原这边是否可种,所以没封此功,现在却已经确定方子有用,朕想就封她一个爵位吧。” 实在是实职不好再封。 周满的太医品级,再往上封,那就和刘太医齐了,再往上一级,就和萧院正同级,怕是不好管理。 本来她是从四品编撰,就和萧院正相差半级,而文臣比太医尊贵,所以她已经算是和萧院正平起平坐,再往上,以后他们发生矛盾,是让她听萧院正的,还是萧院正听她的? 所以短时间内皇帝不想加封周满的实职了。 既然实职不好加,那就给她一个爵位。 乡主也只是五品,只不过身份尊贵而已,皇帝迟疑,“要不封个县主?” 赵国公心忍不住一跳。 皇后则垂眸想了想,然后劝他道:“陛下看一看她的年纪,她是个有大前途的人,将来立功的时候还多着呢,您现在封她为县主,那下次她立功,您是封实职,还是加封她为公主?” 皇帝一听,立即点头,“有道理,那就封乡主吧。” 赵国公悄悄松了一口气。 皇帝和妻子大舅子吃了一顿饭,便让人送赵国公出去了,等他一走,皇帝就看着皇后乐,“朕记得第一次给周满封官的时候,你还和朕说,封得高一些,以后她闯祸了可以降职,不至于一闯祸就呲溜出宫去了,现在却已经要留着她升官的余地了?” 皇后就笑道:“那是我之前小看了她。” 皇后揽着皇帝的手一起坐在榻上,笑道:“那时候她才多大呀,满朝文武就找不出来比她还小的臣子了,一团孩子气不说,说话还直来直去的,噎了人还不自知,又有些过分的自信,这样的人在官场上哪里走得远?” 其实还有一份担忧皇后没有说出口。 周满毕竟是第一个上朝会的女官,虽然现在大家已经习惯,不太在意了,但当时肯定会有人有意见的,不过她官位小,人也小,后头又牵扯着太子,一旦阻拦就可能牵涉到东宫之争中,所以大家都压着那份意见没有说。 但皇后心想,等太子妃生下孩子,太子的地位稳固,恐怕朝中有些大臣就要看不得周满与他们同朝为官了。 她没想到周满做的那么成功,不仅在太医院中很快站稳脚跟,在大朝会上,作为文臣,她也很快站稳了脚跟。 让以魏知为首的文臣认同了她,从此再没人想过让她离开大朝会。 因为皇帝也是男人,皇后的这些思虑从不说出口,可是她不说,不代表她没想过。 周满已经是一名合格的文官了,而且是被文武百官认同的文官,所以,她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既然有这么远的路,那就不能走得太急,以免太招眼。她还年轻,将来有的是机会升迁。 念头一闪而过,皇后就和皇帝笑道:“谁知道她这么讨喜,于朝中的政务也不是全然不知,您也看到了,她现在能力就不弱于萧院正和刘太医了,我听说,便是远去西域,一年的时间来回,她竟然就写了半部医书,此时已经交由尚书局刊印,不仅太医署中放了不少给学生学习,崇文馆这边也收录了。” 皇后道:“三年的时间,她独立编撰的医书就有五本,其中有一本针灸之学和一本药方,萧院正说,那里面的方子,现有的医书中少有记载;而她参与编撰的医书更是多达八本,这样的勤奋,这样的能力,是我以前小看她了。” 所谓参与编撰,就是满宝将以前记录的脉案方子等用普通的语言叙述出来,然后将稿子交给编撰的主官,由他们统一在一起之后制定好目录,引言等一并交给书局刊印。 ※※※※※※※※※※※※※※※※※※※※ 作家的话 今晚上不加更,明天再日万第五天,晚安哟 ☆.第2409章 建议升品 对看过不少病人,且笔记记得特别详细,记忆还特别好的满宝来说一点儿也不难。 这些年,她记录病例的本子都有两箩筐了,里面不仅有脉案和所用的方子,还有人的姓名、籍贯、来时的模样,病人的陈述,甚至还有复诊的脉象,用药过后的各种记录等,随便摘抄一部分就可以直接放进医书里去,根本不用怎么费心编撰。 所以她出产之高,就是民间大夫出身的刘太医都汗颜。 不过大家看过周满的笔记后都不觉得奇怪,太医院的太医们能怎么办呢?除了佩服,自然只能试着和她学一学了。 不过这样做,真的很困难,一天两天,三五个,七八个病人没啥,一个月两个月,三五十,七八十个病人都要写得这么详细,他们就很头疼和烦躁,更不要说要坚持下几年,甚至十几年了。 想想就眼前发黑。 很多情况下是很多人都坚持不到一旬就默默放弃了。 难道你能够数十年一日的记载你每天早上吃了几块饼子,几个馒头,喝了几口水,甚至饼子是咸是甜这种琐碎事吗? 反正很多太医是做不到的,所以最后大家也只能将敬佩压在心底,每天都看着周太医在写脉案时补充上各种各样详细得让他们头皮发麻的东西。 皇帝知道周满聪明,也知道她现在太医院里地位稳固,却不知道原来她竟编撰了这么多书,一时惊诧,“难怪朕封她做四品编撰,崇文馆那边也一声不吭呢。” 只有老天爷知道他那段时间可一直等着崇文馆的人反对一二,他连驳回他们的理由都想好了,结果竟然没人吭声,原来是如此。 皇后不由看了他一眼。 皇帝却思索起来,和皇后道:“将来她要是再立功,朕看就升她在崇文馆的官职吧,太医院那边最多还能再升半品。” 皇后就笑了笑道:“陛下何不将太医院的品级往上提一提?” 皇帝显然没想过这点,不由惊讶的看向皇后。 皇后就笑道:“以前太医院只有那么些人,只给宫中和朝中的官员看病,但现在有了太医署,太医署里几百的学生,外面又管了十二个地方太医署,将来地方太医署只会越来越多,管的人多了,地方也多了,涉及的事也就多了。不如将太医署升品,这样手下能用的人也多些。” 皇帝就思索起来,半晌后道:“此事可不容易,太医署升品,所涉及的东西就多了,它要是升品,那就不能再归属太常寺。” 太常寺正卿是正三品,六部尚书,其他八寺也都是三品,只是正从之分而已。 而太医署萧院正是正四品,要是整个太医署提品,那就和主管的太常寺同级了,肯定是不可以的。 若没有上下尊卑,如何能管理好? 所以,要提品,太医署就得分出来独立成一个部门。 皇帝犹豫起来,此工程之大,他只是想一想就眼晕,花销之大,他只是心头拂过便觉得心疼了。 但考虑到痘苗已经做出来,将来这东西肯定要推广来,让更多的人接种的,不然谈何消灭天花? 可仔细一想,要是连天花都能消灭,那其他的病是不是也可以考虑消灭一下? 皇帝心里各种念头闪过,就盘腿坐在榻上发起呆来。 皇后见了也不打扰他,随手将旁边桌上的针线拿过来做着。 等皇帝回神,便凑上去问,“这是给谁做的袜子?” 皇后笑了笑,“陛下的。” 皇帝就得意洋洋起来,装模作样的看了看后点头道:“不过,皇后的手艺就是好。” 出宫的萧院正并不知道自己是否升官就在皇帝的一念之间,他和别的官员不一样,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做到一个部门的极致后还可以换个部门继续,然后或是往外成为封疆大吏,或是往上做宰为相,再往上,他们还能封侯、封国公、封王…… 他是个大夫,大夫的极致就是他现在的位置,四品院正! 要是有大功德,陛下说不定会封赏他一个爵位。 但也和那些文武大臣的有所区别,他们的爵位可以传承下去,他们医者的封赏却大多是一世而斩,要是能得到皇帝御赐的一块匾,那才是庇护家族三代的好东西。 已经做到极致的萧院正除了害怕被夺官外,其他是不怕的。 所以才立了一个大功的萧院正便可以尽情的生气,他气呼呼的出宫回家,走到一半觉得实在气不顺,于是敲了敲车壁,让马车转道,“去皇庄!” 他跑到皇庄问周满,“你去赵国公府出诊时被羞辱了?” 满宝此时才从病区里出来呢,刚换洗了衣服,头发都还是半干的,披着的头发有点儿乱,就显得不是很好看,她有点儿呆,“我被羞辱了吗?” 萧院正就冷哼一声道:“事情都闹到朝上去了,说是你一进门就有下人捧了衣服鞋袜来要求你换洗,连头发都要洗过才能进去,这不是羞辱这是什么?” 满宝惊,“赵家这是傻了吗?我都没往外说,他们怎么还主动自曝其短了?” “谁知道是傻还是着了道?那是别人的事,我们且不管,我就问你,你怎么也不告诉院里?”萧院正愤愤不平,“你以为这是你一人的事吗?不是,昨日你被羞辱了,今日他们就能够踩着太医院对着所有太医指指点点,下次甭管是谁,不管是在宫里还是在宫外,是个人都能羞辱我们。” 隔壁院子的卢太医就站在院墙那里瞪着眼看她。 满宝:“……不至于此吧?不是,大家没有脑子吗?以礼相待是交际的基本礼仪,谁会没脑子的跟这种风?自身的修养呢?” 萧院正顿了顿,冷静了点儿,不过依旧道:“反正我们太医院的不能白受气了,知道在朝会上人家怎么说你的吗?说你在皇庄里接触了这么多天花病人,却还是总出入皇庄。” 满宝立即道:“是皇后下旨让我去看病的,他们敢怪皇后吗?” “他们当然不会怪皇后,他们提的是你去唐府的事。” “那我去赵国公府都没事,为什么去唐府就会有事?而且我就三五天才出去一趟,你们可是天天来回的,要说也是说你们吧?” 萧院正就忍不住伸手拍她,“现在是内讧的时候吗?” 满宝委屈,“我这是反驳他们,哪里是内讧了?” 不过她前面那句话是有点儿内讧的味道,她立即改口,“都谁这么说我的?告诉我,回头我找他们去。”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410章 知道 萧院正眼珠子一转,吵架这种事他不在行,但周满在行啊。 他就轻咳了一声,摸着胡子仔细的回想了一下,立即点出了三个人的名字,“就是他们说的。” 满宝瞪眼,“一个吏部,一个户部,还有一个礼部,我也没得罪他们呀。” 萧院正:“你得罪的人多了,而且官场上为官,谁知道哪句话不对就得罪了人,或是哪件事出来挡了谁的道?所以没必要去想你得罪了谁。” 满宝却认真的思考起来,“不对,事情是从赵国公府传出去的,我是池鱼!” 萧院正好一会儿才听明白她的意思,卢太医皱眉道:“赵国公人好好的,谁去针对他?陛下和赵国公一向亲厚。” 萧院正连连点头。 皇后贤德,一直约束赵家,而赵家弟在京城也就是一般的纨绔子弟,最多喜欢砸钱,喜欢打马球,行事霸道风流点儿,却从不会触犯律法的。 所以朝臣对这一届外戚很满意,而且人家赵国公也不单纯是外戚,人也是跟着皇帝出生入死出来的好不好? 以前皇帝都要管人家叫大哥呢。 萧院正道:“谁没事去撩拨赵国公?我看还是你的问题,是不是前两年你在大朝会上呛人呛多了?” “不可能,”满宝拒绝背锅,“我才在大朝会上开过几次口?我爹都没这么记仇的。” “可赵国公在朝中的人缘不错的,而且听说他过不了多久就要当兵部尚书了。” 满宝眨眨眼,“兵部尚书不是李尚书当着吗?他不当了?” “李尚书身体不好了,”萧院正叹气,“我上个月才去看过,估摸也就这半年的时间。” 满宝一听,立即沉默了一下以示忧伤,听说这位李尚书可厉害了,堪称大晋的战神,他还奉命写了兵书呢,听说现在收在宫中,除了部分有功武将,一般人都看不到。 沉默过后满宝就肯定了,这就是赵家的事,锅丢在了她身上而已,哼,肯定是有人也看上了兵部尚书之位。 三省六部,三省且不说,那就是宰相的位置,中书和门下很重要,但尚书之下的六部尚书同样重要。 一个萝卜一个坑,在没有萝卜被拔出来前,其他的萝卜就挤不进去,好容易出来一个萝卜,有意的人自然是用力的往里挤了,顺便把其他有意想栽进去的萝卜踢飞。 满宝就去和白善写信,让他去找赵六郎,她背了锅,平白在大朝会上被骂了一通,这件事可不能就这样轻轻掀过去了,不然以后不是谁都能给她盖锅了? 白善收到周满的信,略一思索便放进抽屉里,抽出纸来写了一行字回她,“宁心静气,稍安勿躁,安心做你的试验。” 白善将纸折起来放进荷包里,打算明天让周五哥送去。 白二郎晃悠悠的过来和他说,“封宗平说已经在状元楼定好了位置,我们明天带嘴巴和肚子去就行。” 看到白善在写信,就问道:“怎么了?” 白善将信写好交给大吉,道:“给赵六郎送去,就说我们在家里请他吃酒。” 然后才和白二郎道:“约赵六郎吃个饭,你今天在宫里见到明达公主,长豫公主真的说满宝要封爵了?” 因为再过不久就要参加吏部考试了,虽然还没考中,但朝廷规定,他们须得离开崇文馆了。 这也是为了避免太子在朝中结党,培养势力的一个措施,所以已经过了进士和明经考试的几人,都要在参加吏部考试正式选官前离开崇文馆。 白二郎今天也去申请毕业,不过崇文馆没答应,于是他闷闷不乐的和殷或去演武场里蹲着,结果就遇上了悄悄来找他的明达公主和长豫公主。 明达公主是久不见他们,所以想来看看他们,长豫公主则是闲着无聊跑来凑热闹的。 然后长豫公主就告诉白二郎,“我父皇说了,这次痘苗的研制,周满立了大功,要封她为乡主呢。” 至于皇帝为什么告诉两位公主,当然是因为他大嘴巴了。 午睡起来,正好碰见两个闺女过来给皇后请安,父女三人吃下午茶的时候他就忍不住大嘴巴了。 不过长豫公主也说了,“此事明旨还未下,我就悄悄的告诉你,你可不要告诉别人。” 看到一旁的殷或,长豫公主话尾就补充了一句,“还有你,都不许告诉别人。” 明达公主:“……父皇说这话的时候也是这么叮嘱你的。” 果然,白二郎也没忍住,一找到白善就悄悄的告诉了他,不仅告诉了他,出宫前去见庄先生,他还告诉了庄先生。 于是刘焕也知道了…… 要不是白善严词要求他们不许再传给下一个人,便是祖父母也不许再提,恐怕知道的人会越来越多。 白善道:“满宝已经丢过一次爵位,这一次是不能再丢了,所以这两天你小心祸从口出。” 白二郎就道:“你放心好了,我一定不再说满宝获封的消息。” 白善:“不只是这个,在外头要是听到说她不好,你也什么话都不要说,当不知道这件事。陛下和朝中的大臣们自有公断。” 白二郎疑惑,“外头要说她什么坏话?她不是小神医吗?一直是治病救人的形象,谁会说她坏话?” 白善就微微一笑道:“她又不是钱,哪里能人人喜爱?而且就算是钱,也总有视为粪土之人。” 白善将满宝的信拿出来给他看了。 白二郎一看,忍不住拍桌子,“好呀,枉我们对赵六这么好,结果他家里人欺负满宝!” 白善也点头,不过还是道:“赵家是赵家,赵六是赵六,他还做不得赵家的主,你看赵国公夫人,她这个做主的人都没拦住呢。所以这事很怪不上赵六郎,不过这个委屈我们也不白受,锅也不白背。” 此时一动不如一静,先安安静静的把爵位拿到手再说,所以这时候满宝就得乖巧一点儿。 万一他们跟朝中那些人针尖对麦芒的吵起来,本来没多大的事闹大了,满宝这爵位又飞了怎么办? 白善总有种奇怪的感觉,觉得他们要是真的吵了,满宝的爵位说不定真的飞了,不仅飞了,以后想要再封就更困难了,就算是她有再大的功劳,宫中也不会再轻易封赏。 白善敲着桌子垂下眼眸,暗道:所以,与其争辩回去,不如拿些实惠的东西。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411章 愿望 赵六郎对这些全然不知,这事已经过去好长时间了,他母亲的病都治好了,心底的愧疚和心虚也都散了,于是一收到白善的信,他就去书房里把那几本家中的幕僚已经抄好的医书往怀里一塞就要往外走。 走到一半觉得这样拿着去不好,于是招来小厮,将书拍他怀里,道:“去,找个好看点儿,看着贵重点儿的盒子装上。” 小厮看了看手中的书,觉得稀奇,怎么他们家六郎君改喜欢给人送书了? “看什么看,这是给周小神医的赔礼,赶紧找盒子去。” “哎!”小厮欢快的应了一声,跑去找六夫人,找了一个很不错的盒子装上。 赵六郎就带着盒子快快乐乐的去找周宅赴宴了。 可白善的酒岂是那么好喝的?尤其是他还不怎么爱喝酒,他愿意陪你喝酒,可见是多大的面子。 最后盒子留下了,赵六郎是一脸羞愧恍惚的回家找他爹,“父亲,因为周满来家里看诊的事,您和周满都被弹劾了?” 赵国公稀奇的看他,“你什么时候也对朝政感兴趣了?” 赵六郎:“白善和我说的。” “他消息倒是灵通,”赵国公不在意的挥手道:“不是什么大事,已经过去了。” 陛下都不在意,已经准备好了爵位等人家,所以这种流言何必还去在意? 可赵六郎不知道啊,赵国公也没打算将未曾公开的事告诉儿子,于是赵六郎一脸愧疚的道:“爹,这件事本就是我们家的错,现在被弹劾还是因为您要争兵部尚书……” 赵国公就看向他,“你怎么知道我要争兵部尚书?” 赵六郎:“白善说的呀,难道不是吗?” 赵国公:……是倒是是,可白善又不在朝中,他怎么知道? 就算是朝中,这事儿也只是少部分人知道而已。 李尚书的病并没有大肆宣扬,只不过过完年以后他就很少上朝……但是以前他也总是请假不上朝会就是了。 赵国公盯着儿子看,半晌后道:“哦,白善是怎么说的?” 赵六郎就挠了挠脑袋,“倒是没怎么多说,只是说周满年纪小,第一次这样被人骂还不好回嘴,毕竟她那边回嘴,就不免伤到我们家,这打了老鼠伤到玉瓶就不好了,所以……” 赵六郎小小声的道:“儿子觉得,这事儿到底因为我们而起,人家都忍了这么恶心的老鼠了,我们总不能一点儿表示也没有。” 赵国公这下听明白了,他皱起眉头思索,觉得儿子说的有点儿道理。 虽然他不觉得朝中几句闲言碎语有什么可在意的,但周满毕竟是个小姑娘,不像他,皮糙肉厚,于是点了点头道:“行,回头等她从皇庄里出来了,让你大嫂给人备上一份厚礼送去,就当是赔罪了。” 赵国公越想越对,正好,修补一下双方关系,以免以后和太医院关系不好,请太医都不好请。 赵六郎松了一口气,立即笑道:“父亲,那这事儿您和大哥或母亲提吧。” 他一个小叔子,总不好去找大嫂要东西,而且他和周满关系还好,上次因为这事儿,家里几个嫂子都被罚了,他们关系差了好多。 赵国公也知道,点了点头后挥手让他离开,见他喜滋滋的转身,他突然想起一事,叫住他道:“正要与你说呢,你年纪也不小了,今年让你参加明经考你又死活不参加,那就去禁军里吧,回头我和陛下求个恩典,你先去当个小旗。” 赵六郎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看着他爹,“我,我去当禁军?” “不然呢?”赵国公瞪他,“你是打算明年去考明经,还是直接送你去边关?你总不能给我考个进士出来吧?” 赵六郎肩膀都垮下来了,道:“爹,我就不能在家吗?而且我还在崇文馆读书呢。” “闭嘴吧,丢不丢人,再过两年你儿子都能启蒙了,你还在崇文馆读书,这三四年你读出什么来了?人白善比你小那么多,读出了个进士,本来和你一个去路的刘焕不仅靠着自己封了男爵,还考过了明经,你读出什么了?” 赵国公觉得太丢人了,尤其是在面对刘会时,他都不想看到刘尚书那张老脸,但依旧天天得看一次。 看一次他心塞一次,只要想到他儿子先是和人家的大孙子做同窗,结果人大孙子考中了进士,一路高歌,现在益州城都当了四年县令,再过几年就可以回来了。 后是跟人家的小孙子做同窗,结果人家小孙子也考过了明经,就他儿子,先是混国子监,然后混崇文馆,都这把岁数了还不确定前程在哪里,简直气死个人。 赵六郎就嘀咕道:“我这是晚熟。” 赵国公暴跳如雷,“你怎么不再晚熟二十几年,直接晚回你娘肚子里算了,你们兄弟几个就属你最没出息,你哥哥们像你这个年纪时哪个不是进军中了?禁军和边关,不然你就去考明经,三条路给你选,你选一个!” 那还用选吗? 只能是禁军了。 虽然每天都摸书,可书上的字从来只过口不过脑,别说放下书,捧着书摇头晃脑的读时他都不知道自己读的是什么,怎么可能考得中? 去边关…… 这世上就没有不苦的边关,他还是留在京城吧,虽然每天都需要当值,但好歹一旬能轮休上两天不是? 节假日还能出去玩一玩,好歹还和兄弟朋友们在一处。 赵六郎流着泪的做好了选择,但他依旧抱有一丝希望道:“爹,我们今天进宫去了,崇文馆那边拒绝了好几个人的结业申请,白二郎都没结业呢。” 赵国公道:“你放心,你申请,崇文馆一定会答应的,他们要是不答应,我去和孔祭酒说。” 根本用不着,过几天赵六郎收假回去读书,才和崇文馆提了一声,人家就答应了,还容许他立即收拾了行李出宫去,惹得带了课业来上交的白二郎羡慕不已。 赵六郎却有些心塞,和白二郎前后脚出门,就忍不住和他嘀咕,“看到没,他们一副恨不得我立刻离开的模样,哼,少了我,以后他们课堂上睡觉的人更多了。” 白二郎就叹气道:“不会的,现在课堂上就没几个人了。” 也就没考试的他们几个还在,殷或也进来读书了,白二郎暗下决心,今年秋天,他一定要去考进士,而且要考中! 他也不要进宫上学了! ※※※※※※※※※※※※※※※※※※※※ 作家的话 我决定今晚渣一下,所以我不加更了,明天再加,实在是太晚,太困了 ☆.第2412章 完成 萧院正一直等着周满上折回击一下赵家或那三个弹劾满宝的官员,结果满宝一直没动静。 不过他很快也将此事抛在了脑后。 第四批中的最后一个试验者痘痂也落了。 于是他们实验他对天花是否免疫,等了七天,确定所有的试验者目前都对天花免疫以后,他就连夜带着周满和卢太医整理数据写成折子。 当天晚上萧院正就跟卢太医挤在了一张床上,都没来得及回家。 第二天早上他就神清气爽的起床,拿了昨天晚上写好的折子和各种数据,叮嘱俩人:“你们二人统计好他们这批人的去处,下午我带刘太医他们来接你们。” 他笑道:“此四次试验,卢太医和周太医是首功,我在状元楼定了位置,下午我们庆祝一番。” 陆陆续续被关在这里近三个月,便是卢太医都忍不住高兴起来,更不要说猴儿一样的满宝了。 她立即问,“院正,这一次我们放假几天?” 萧院正就笑道:“我们是太医院,病人不断,要说有多的假期给你们是不可能的,但五六天总还是可以的。” 满宝就掰着手指头算日子,“今天是十八?那后天是不是吏部考试了?萧院正,您多放两天呗,春季正好踏青,可一整个春季我们都在皇庄里过了,还没来得及去春游呢……” 萧院正转身就走,“皇庄里最不缺的就是各种青,想要踏青,看完病例就到地里随便踩。” 多放假是不可能的。 这三个月来,不仅她和卢太医忙,太医院里其他人也很忙好不好? 本来春天前后两次换季就是多病季节,太医院里少了两个人,太医署里也少了两个老师,确切的说是少了一个,因为周满已经缺席一年,一直是刘三娘接替她的位置,学生们已经熟悉倒没事。 但卢太医的课程却是太医院里的其他太医接手过去的,又偶尔要来皇庄这边一起种痘。 可以说这三个月大家的工作量都是成倍的增加,大家都很忙的。 满宝惋惜的看着萧院正走远。 卢太医想早点儿回家,因此对周满道:“赶紧的吧,将庄子里的管事都叫来,让他们去统计,我去整理药房,病区那边……” “我去吧。” 其实这段时间他们已经在做收尾工作,但事情太多,一时还没做完,药房那边的药和各种器具要收拢好送回各处,病区那边的东西则是要清洗的清洗,焚烧的焚烧,有些可以容许人带走,有些却要继续留在这里,以备将来使用。 满宝要盯着。 病人身上穿的衣裳鞋袜可以带走,但全部都要清洗一遍,记录在册后暴晒,确认没问题后才可以带走。 因为是厚衣服,为了不给夹带出一些脏东西,每一件衣服他们都要检查过。 而被子则不能带走,清洗过后晒干就收在病房里,可能过不了多久,等下一批病人到来,他们又得用上。 庄子的管事们也知道他们就要解脱,因此不敢在这时候出岔子,拿着本子很详细的记录下每一个病例的去处。 庄子里的两位太医,卢太医脾气大又较真,周太医倒是脾气不错的样子,却很细致,要求比卢太医还多,只是更换病人的时候少了一两床被子没清洗过她都能知道,然后她就背着手站在他们身后亲自看着他们洗被子。 清洗东西这种事一直是皇庄里那些个出过痘的粗使婆子干的,他们都多少年没干过这种粗活了。 加上他们背后有萧院正做靠山,上一次,因为采买的事,不仅皇庄,连宫里都犹如地动一般换了一批人,他们哪敢糊弄这几位太医? 所以他们做事也很细致。 满宝在庄子里巡视,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跑回去找西饼和九兰,告诉她们,“我们今天就可以回家了,赶紧将东西收拾收拾。” 九兰:“不是说,不准我们带衣裳出去吗?要烧掉的。” 满宝道:“我们不带出去,也不烧,洗干净晾好就放在柜子里锁好,我们之后还回来呢。” “但首饰那些都带上,别落下了。”满宝也不满意太医院制定的这条规矩,嘟囔道:“他们都可以带着衣服走,我们为什么不可以?” 当然是因为他们衣服少了,而且,病人贴身的衣服也是不能带走的,一会儿清点过后要全部焚烧。 因为是贴身的,上面有些沾染上的痘浆是洗不掉的,而且萧院正总怕便是洗过天花也会残留在上,让以后接触到的人生病,所以严令所有天花病人穿过的里衣都不许带出去,只能带走外衣和棉衣。 不仅里衣,还有他们用的布巾,布条等东西也都不许带出去,全部都要焚烧干净。 于是满宝中午去做监工,一个一个试验者排队拿着自己的东西过来,两套里衣里裤,还有布巾,因为领用东西时都记录在册的,所以交上来时只要对照账册就可以。 满宝站在管事的身后,病人们按照病号一个一个上前,报了名字和病号以后就将怀里的东西交出来,一个仆妇就检查,喊道:“里衣两件,里裤两条,布巾一条——” 仆妇正要将清点过的东西丢进火堆里,管事突然道:“等一下,你四月初二的时候领过一条新的布巾,东西呢?” 满宝就看过去。 二十来岁的青年一下在众人的目光下涨红了脸,不过却强制镇定的道:“我,我搞丢了。” 管事就道:“找出来。” “都丢了还怎么找?” 管事就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道:“若是找不到,那你就留在病区呢,不能发回原处,也不准离开这一片区域。” 小伙子一愣,“我在这儿干什么?” 管事指着被圈下来的这一片土地道:“种地,要做的事可太多了,你还怕没事做?” 青年张大了嘴巴。 管事就扬声和众人道:“凡是东西交不齐的,一律不准离开,你们以为这是东西?这是沾了天花的东西,若不交齐,谁知道你们带出去做什么?所以你们最好考量清楚了,当初领用东西的时候我们就说过,凡拿了多少东西就要还回来多少,不论它变成什么样,让你们还就还。”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413章 想想就激动 “前面三批病人都没什么问题,怎么到你们就有问题?” 说到底,还是因为老实听话的前面都挑过了,这第四批挑过来的质量就不是很好,这段时间,管他们耗费的心力都是之前的两倍。 管事指着他们骂了一通,队伍中便溜出去几个人,悄悄跑回去取东西了。 管事看见冷哼了一声,不过再一转头看到满宝又露出讨好的笑容,后退了半步,再抬起头来时又理直气壮起来,囔道:“赶紧的,赶紧的,后面赶紧上前,大人们还要吃饭呢,哪儿

相关推荐: 旺夫   乡村透视仙医   新年快乐(1v1h)   万古神尊   顾氏女前传   将军在上   开局成了二姐夫   鉴宝狂婿   女奴的等价替换   我的傻白甜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