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了的唐县令都没忍住和满宝白善一起咽了咽口水。 白二郎正蹲在一块石头边上和小伙伴们玩儿,抬头看到他们两个,便跑过来,不高兴的叫道:“你们这一整天都跑去哪儿了?我爹说你们就在山上,我把道观翻了一遍都没找着你们。” 满宝:“那真是不巧,正好就错过了。” 满宝咽了咽口水,指着那几个摊位上的东西问道:“你吃过了吗?” “吃过了。” 白善问:“哪家的东西最好吃?” “那家卖馄饨的最好吃,那家的馕饼最难吃,其他的一般吧。” 三人转身就去馄饨摊上坐好,满宝高声道:“要五碗馄饨。” 唐县令就看了一下那份量,问道:“你吃的完吗?” “还有大吉和你家的明理呢。”满宝奇怪的看他,“一人一碗也不算多吧?” 唐县令便点头。 “呀,唐县令你怎么在这儿?”一旁的白二郎惊叫起来。 唐县令:…… 他顿了好一会儿才看向满宝和白善,问道:“他反应一向如此慢吗?” 白善:“差不多吧,习惯就好了。” 白二叫道:“你们当着我的面说我坏话,太过分了吧?” “没有,不是坏话,是实情。”满宝道:“这么大一个活人站在我们旁边你到这会儿才看到。” 白二不想理他们了,起身便要走,但想想不对,还是坐回去问,“今儿一大早你们干什么去了?怎么没叫我?” 满宝和白善对视一眼,都决定不告诉他,于是道:“就在村尾转了一圈,是你出来的太快了,我们坐车来的,来那么早有什么用,热闹还没开始呢。” “谁来赶庙会坐车来呀,往年我们不都是走着来的吗?” 有小伙伴跑来找白二,“白二,你到底还去不去找竹鼠了?这天都快要黑了,咦,满小姑你也在呀,白善,你们两个去不去?” 满宝和白善一起摇头,看向白二道:“天快黑了。” “黑了怕啥,我们要戌时过后再回去的。” 白善道:“那你们可不要跑远,跑到山里去没灯,我们找不到你们可不会进去找。” “放心吧,我们年年都去那儿抓竹鼠,太阳一落山我们就回来。”说罢拉着白二跑了。 唐县令跟着俩人着实体验了一下他们这儿的庙会,他们吃完了馄饨,又去品尝了一些小点儿,酉时的时候,观里铛铛铛敲响了钟,守清道长从观里出来,随便找了块空地坐下,就给大家讲道。 很通俗的讲,不过是教大家如何放宽心,如何长寿养生而已。 唐县令听了好一会儿,颇觉无趣,便有些走神的去观察前来旁听的信众,就见他们听得很认真,嘴上还念念有词,似乎是想把这些都背下来。 唐县令摸了摸下巴,问道:“你们这儿每年庙会都会讲道?” 满宝点头,“多是说的养生之道和为人处世之道,守清道长说,别的他说了,大家也听不懂,也用不上。” 唐县令笑问:“长博听过吗?” “听过呀,杨县令还夸守清道长讲得好呢,还给道观写了一篇嘉赏的文章,”满宝道:“杨县令说这是开启民智,别的不说,教人养生之道可使人长寿,教人为人处世之道,更是教化的功德,因此杨县令还把山下那块地拨给了道观以作嘉赏。” 唐县令摸着下巴道:“这么推崇?” 白善则道:“那本来就是荒地,杨县令也就是叫人开出来而已,道虚还和我说呢,那旱地别的都不能种,只能种豆子,还比不上山上他们开的地肥呢。” 唐县令这才忍不住笑出声来,“我就说嘛,他素来小气。” 满宝回护杨县令,“那也比你大方多了。” 唐县令不理她。 ☆.第八百零九章 回家(给书友“锦衣卫:蓉蓉”的打赏加更10) 说要乔装就乔装,唐县令跟着满宝他们在观上一直停留到戌时,看着一群少年从山上拎了两只竹鼠欢快的跑下来。 一群人叫上满宝和白善便找了块山坳开始烤竹鼠。 唐县令虽然也跟着友人野炊过,跟着他爹外出时也没少烤东西,但烤竹鼠……还是第一次见。 见少年们手脚麻利,满宝也熟门熟路的捡了木柴点上火,他就蹲在一旁问,“你们常这么干?” “没有,”满宝摇头,“我一年就一次,他们比较多。” 白二郎从一旁飘过道:“那是因为你们懒,每年重阳叫你们一起,你们都不。” 唐县令笑着看他们闹,然后分到了一小块竹鼠肉,吃了肉,又沿着山道往下逛了一下热闹,大家便要回家去了。 唐县令便笑道:“那我就不多送你们了。” 白二郎好奇的问了一句,“大人不回县城吗?” “这两日衙门不也开衙,我与守清道长投契,因此在这儿住两天,你们要是来这儿玩可以来找我说说话。” 说得好像他真的会在这里住一样。 白二郎不知道,还不好意思的道:“明日就不能来了,大人好好的在这儿玩吧,守清道长人很好的。” 唐县令笑着点头。 白二郎是和村里的少年们一起走着来的,自然也想要走回去,大家手里都举了火把,相伴一起走便是一种趣味。 大家邀请满宝和白善俩人一起,俩人欣然答应了,跟着一起走。 出了大梨村,还有人唱起歌来,白二郎四处窜着凑热闹,偶尔回头时才发现不对,连忙跑回头找白善,“大吉和马车呢?” 白善往后看了一眼,不在意的道:“落在后头了吧,我们先走,大吉还能丢了吗?” 白二郎一想也是,没把这事放在心上,跟着大家一起跑了。 快要回到七里村时,大吉才赶着马车悠悠的跟了上来,都走到这儿了,大家自然不可能再坐马车,因此继续走着自己的。 大吉便赶了空马车回到家里,直接将马车赶到了院子里。 满宝从人群里找到玩疯了的三头,“你回去告诉家里,我去白善家了。” “小姑,这都戌时过了,还不回家睡觉吗?” 满宝道:“不急,我不困。” 三头很羡慕,“我也不困,但必须得回去睡,小姑,我回去告诉了家里可不可以和娘说一声,就说我去白善家陪你?” 满宝拒绝:“不行,你还小,乖乖睡觉才能长高知道吗?” 三头:“……小姑,我比你还大俩月呢。” 满宝已经转身跟白善走了。 三头就看着她的背影叹了一口气,小姑越来越绝情了。 满宝跟着白善跑回到白家的时候唐县令已经站在了堂屋里和刘老夫人说话,俩人立即小跑着进去。 刘老夫人便嗔怪的看了他们一眼道:“跑什么,贵客面前多失礼?” 唐县令却笑道:“老夫人太客气了,我看他们这样就很好,不必太过拘束。” 俩人不好意思的笑笑,然后就眼巴巴的看着刘老夫人。 刘老夫人考虑了一整个下午,也的确考虑清楚了,转身请唐县令去了她院子里的书房,她亲自取了一个盒子出来,打开,里面有三封信件和四份口供。 她将盒子推往唐县令面前。 唐县令伸手先拿起信翻了一遍。 信都是白县令寄回家里的信,纸张已经泛黄,但保存得很好,只是或许常被人打开阅读,因此折痕有些的部分都快要烂了。 唐县令细细地读过,然后去翻那些口供。 口供共有四份,让唐县令惊讶的是,除了二吉的一份和四年前那三人的一份口供外,竟然还有两份很旧的口供。 刘老夫人道:“这俩人是十二年前去我的庄子上打探情况,被庄户们撞见当贼人拿了的。” 唐县令问:“人呢?” 刘老夫人垂下眼眸道:“因为伤势过重,当时便不治身亡了。我们有上报给当地衙门,因为是贼人,都没人去认领尸首。” 唐县令微微皱眉,不过这种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的争斗,他并没有要求太多。 看完了所有口供,唐县令问,“老夫人手上还有什么东西?” 刘老夫人摇头。 唐县令心中不太满意,道:“老夫人既然想让我来查这个案子,还是应该坦诚的好。” 刘老夫人道:“是真的没有了。” 唐县令道:“我要见一见二吉。” “二吉行动不便,只能躺在床上……” “刘老夫人,二吉是唯一的幸存者,我是必定要见他的,不是现在,将来总有一日也要见,你要是把他藏一辈子,那这个案子也只能藏起来一辈子。” 刘老夫人张了张嘴,白善上前扯了扯她的袖子,小声道:“祖母……” 刘老夫人泄气,退一步道:“好吧,到时候我会把他送到一个地方,大人可以去那里见他。” “你们家在益州城有铺子或庄子吧?就送到那里去。” 刘老夫人:“那怎么行?” 唐县令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何况华阳县的县令还是本县,老夫人只管放心,你送进去的人是什么样的,我送出去时便是什么样儿。” 唐县令道:“本县不能离开华阳县太久,你显然不能在这一二日内把人送到这儿,况且,当年案子便发在益州城,再在益州城查最好不过。” 白善和满宝也一起点头,“是啊,是啊,且我们也在益州城呢。” 白善道:“府学很难请假的。” 满宝:“我也不好总是不去药铺。” 刘老夫人暗道:我就是不想你们跟着掺和。 但对上唐县令笑眯眯的眼睛,刘老夫人只能叹了一口气,应下了。 魏大人答应了帮她查这个案子,但他日理万机,显然并不能把太多的精力放在这个案子上,且他官儿大,盯着他的人也多,一行一动都有人看着,以至于四年了,还是没多少进展。 随着白善一日比一日大,刘老夫人的年纪也一天比一天大,她不想再把事情一直拖着。 所以杨和书和唐鹤查上来,她才什么动作都没有,由着他们顺着满宝查到了周银身上,再顺势将这整个案子扯了出来。 ※※※※※※※※※※※※※※※※※※※※ 作家的话 晚安 ☆.第八百一十章 问题 唐县令见刘老夫人答应了,这才将盒子里的东西交给白善和满宝看。 所以,由着他们掺和进来还是有些好处的,他不好拿到的东西,这俩人总可以拿到。 唐县令微微一笑,道:“看完了若有不解之处可以问我,你们慢慢看,我和老夫人说说话儿。” 满宝和白善就看着他们换了个地方说话,俩人一起低头看着盒子里的东西。 白善先去看他爹的信,再去看口供,也并没有看出什么来。 俩人就坐在书房里静静地望着侧屋,撑着下巴道:“也不知道他们在里面谈什么?” 满宝:“说好了要一起的,他们又丢下我们,大人都爱说谎。” 白善便道:“算了,我们也自己查。” 满宝拨拉着盒子里的东西问,“我反正是看不出什么来的,怎么查?” 她叹气道:“也不知道当年你爹给我爹娘的东西哪儿去了。” 白善顿了一下,伸手去翻找二吉的口供,他仔细的看了看,问满宝:“你知道这儿是哪儿吗?” 满宝凑上去看,摇头道:“看着不像是现在我们从县城里回家的路,你爹从益州城逃过来,而我爹娘从罗江县赶着车回家,按说不会在官道上碰上才是。” “都十多年了,道路总有改的时候,”白善道:“问问你爹娘。” 满宝觉得有理,“我晚上回去就问。” “现在就是晚上。”白善看着满宝。 满宝踌躇了一下,“我们真的不去听一听他们说什么吗?” 白善小声道:“刘嬷嬷在门口守着呢。” 满宝失望。 白善便凑到她耳边低声道:“别急,等唐县令去歇息了,我就去缠着祖母问。” 满宝这才点头。 白善起身,“走吧,我送你回家。” 这会儿都快亥时了,本来因为大家赶庙会回来有些热闹的村子早就安静了下来,各家各户大部分人都睡觉了。 白善屁股后面跟着一个大吉送她回去,看着她进了屋白善才举着灯笼转身回家去。 老周家大部分人都睡了,老周头和钱氏,以及周大郎的房间里还有动静,一听到大门开合的声音,小钱氏最先从屋里出来,看到是满宝回来了便松了一口气,“我还说你再不回来就让你大哥去接你呢,怎么玩到这会儿?” 满宝看了一眼她爹娘屋里的灯,一边举步往那边走,一边随口问道:“大嫂,爹娘还没睡吧?” “没呢……”话音还没落,正房屋里的灯就灭了,小钱氏顿时噎住。 满宝也顿下脚,瞪大了眼睛。 小钱氏连忙道:“今天很晚了,爹娘今天还去爬山,恐怕早累了,有话明儿再说吧。” 小钱氏就要送满宝回屋去睡觉,“厨房里热着水呢,我给你打一盆过去梳洗。” 满宝一头雾水的转身回屋,不知道她爹娘为什么躲着她。 屋里,钱氏也一脸无言的看着老周头,半响才问道:“你没事灭灯干什么?” 黑暗中的老周头也一脸懊恼,小声道:“我这不是怕满宝问老二的事吗?” “她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还怕什么?” “这不是才知道害老二的是那么大的官儿吗?她要是问我们,我们怎么说?”老周头抱着头道:“王爷呢,那是天上一般的人物。” 钱氏沉默半响道:“这事一直不是我们说了算的,白家是一定要查这事的,你还能不让人家查吗?这说不定就是天意。” 她道:“王爷虽然大,但这天底下总有比王爷还大的人,白家那样见识广阔的人家都没慌,我们慌什么?” “也是,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老周头踌躇道:“那你说我现在把灯点起来还来得及吗?” 钱氏直接躺到床里,拉起被子盖住自己,翻了一个身睡下,“别折腾了,明儿再说吧。” 老周头便纠结的睡下了。 因为心里有事,他大半个晚上没睡好,结果满宝却是一沾枕头就睡,可能是因为昨天一下子接受的信息太多,生物钟竟然不管用,一直到太阳升起才醒了过来。 满宝一醒来立即爬起来简单的洗漱后便跑过去找她爹娘。 大家都吃过早食了,小钱氏单独给她留出一份来,一见她便招手,“快过来吃早食。” 满宝跑过去左右看了看,问道:“爹和娘呢?” “刘老夫人派人来请爹娘,说是有些地里的事儿想请教爹娘,所以爹娘过去了。” 满宝瞪大眼,“什么时候过去的?” “才走,这会儿估计刚到呢。” 满宝转身就跑,小钱氏抓不及,连忙追出去问,“你不吃早食了?” “不吃了,我要去善宝家吃。” 周二郎便道:“连早食都去人家家里吃了,也忒不客气了。” 满宝已经一溜烟的跑了。 白善早等着她了,看到她跑来便蹦起来问道:“你怎么这么晚?昨天你问了吗?” “我爹娘睡下了,没来得及,是不是唐县令要见我爹娘?” “是呀,早上吃早食的时候他说想见一见你爹娘,有些话要问他们,祖母便派人去请了。”白善上下看了满宝一下,问道:“你不会才起,还没吃早食吧?” 满宝点头。 白善便叹了一口气,转身拽住了一个路过的下人道:“你去厨房端两碗肉粥,直接送到祖母院里的书房去。” 下人应了一声,转身便去厨房。 白善领着她去书房,刘嬷嬷正守在门口,她看了俩人一眼,放他们进去了。 屋里只有刘老夫人唐县令和老周头夫妇四人,看到俩人结伴进来,大家也都习以为常,没有说话。 唐县令继续回头看向老周头,笑道:“请周老爷过来是有些话要请教。” 他斟酌着道:“十二年前,若从益州城往罗江县来,经过你们七里村周近的路有几条?” 满宝和白善就在一旁瞪着眼看他,这好像是他们要问的问题吧? 满宝看向白善,眼神交流,你和他说了? 白善摇头,才没有呢,我一早上都没怎么和他说过话。 俩人视线一碰后便又转回头看向老周头。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时间在八点 ☆.第八百十一章 路 老周头低头想了想,“好似有三条,除了官道,还有两条路可以到罗江县,但其中一条距离我们七里村可远着呢,另外一条就在官道边上,离官道不远,官道修好以后路好走了,那条路便没人走了,这些年早荒草丛生荒废了。” “那十二年前,若你们要赶着车进罗江县城,会走哪一条路?” 老周头想了想道:“那会儿从我们七里村到罗江县的这条大路还没修,要赶车回来也有两条路,一条就是走近的这条,颠簸些,但快。还有一条就是走我说的荒废了的那条,那条路以前常有客商走,所以还算好走。” 一旁的钱氏沉默了一下后道:“我弟媳当时才从商州过来,旅途劳累,老二一向会心疼人,他可能会选择走那条好走一些的路。” 唐县令问,“那条路连着发现周银夫妻的那座山吗?” 老周头俩人一起点头。 唐县令就邀请满宝和白善,“一会儿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老周头立即道:“唐大人,那路不好走,要不让我家四小子跟你们一块儿去?他认得路。” 唐县令笑着颔首,“那是最好不过了。” 正说着话,刘嬷嬷端了两碗粥进来,白善招呼着她把粥放在他和满宝坐着的旁边桌子上。 刘老夫人一看就明白了,笑道:“一早上的便心神不宁,没吃饱是吗?那快到一旁的侧屋里去吃。” 又对刘嬷嬷道:“再去厨房拿些小菜和馒头来,少年人正长身体吃得多。” 唐县令就笑眯眯的看着满宝,他早上和白善一张桌子上吃的早食,他可不觉着白善没吃饱。 钱氏略一想也明白过来,他们出门的时候满宝都还没到大院用早食呢,不过当着外人的面她没说什么。 满宝看了眼唐县令,又看了眼爹娘,确定他们不会在他们下去吃早食时偷偷撇下他们溜走,便端了碗和白善去隔壁的屋子里吃早食。 白善不是很饿,所以没动,等她吃了半碗,便将自己碗里的肉粥拨一半给她,一边还小声问道:“竟跟我们想到一块儿去了,你说我们能找到东西吗?” 满宝道:“试试看。” 刘嬷嬷又端了一笼小馒头和一碟咸菜过来。 满宝谢了一声便继续吃,白善看着也有些饿起来,吃完了碗里的粥便也跟着吃了两个小馒头。 刘嬷嬷看了忍不住抿嘴一笑,还劝道:“少爷和满小姐都多吃些,一会儿要去爬山,荒郊野外的可没有热乎的东西吃。” 满宝和白善一起点头,满宝还道:“往水囊里灌些热水,待到中午应该还温热着。” 刘嬷嬷笑着应“是”,给他们把出门的干粮和东西都准备好。 但这一次出门不仅大吉和周四郎会跟着,刘嬷嬷的儿子刘贵也会跟着,他谁都没带,一个人悄悄的立在了车旁。 唐县令要上车了才看到他,忍不住脚步一顿,问道:“这人是?” 刘老夫人解释道:“这是家仆,从四年前开始,他就一直带着人悄悄的在山上寻找,到现在也没能找到东西。他对山上很熟悉,就让他带着大人一起吧。” 唐县令这才点头。 他是在白家院内就上了车,除了白家的下人和老周头夫妇,没人看见过他。 出了门,白善和满宝才爬上车,不过他们也没进车厢,而是晃着腿坐在车辕上,有村民见了便问,“满宝,你们这是要干嘛去呀?” 满宝道:“出去走一走,去县城看一看。” 村里人也习以为常,只是好奇的问道:“二公子怎么不跟着一起去?” 白善想都不想就道:“他还没起呢。” “哦哦,”村民们了解,笑道:“昨晚闹得太厉害起不来了吧?” 白善还真没说错,白二郎还没起呢,等他从床上爬起来去找小伙伴们玩儿,就发现他的两个小伙伴又不见了,一问是进县城里去了。 白二郎就很不高兴的转身去找他的其他小伙伴儿一起玩去了。 今天庙会还热闹着,一群少年最爱凑热闹,便鼓动白二还和他们一起去庙会。 白二郎犹豫道:“我爹不许我去了,说正日子去就行,今天没必要再去。” “在家也是玩儿,出去玩儿也是玩儿,干嘛要分那么开?”一人道:“白善他们不也出门玩去了吗?” “我还看到白善他们家的下人往大梨村去了,好像是要送什么东西给道和小道士,要不你爹问起来你就说是去替白善他们送东西的。” 白二郎被鼓动得心动,忍不住点头:“好。” 而此时,白善他们的马车刚驶到官道上,周四郎正站着车辕上看了老半天才看出那条路在哪儿,那里已经杂草丛生,基本上看不出原来是一条路。 大吉看了一眼那条“路”,又将马车从官道上扯下去,在小路附近找了块空地停下,然后卸下马车。 唐县令也从车上下来了,这附近只有他们在,他倒也不用隐藏。 他上前看了一下那条隐约还能看出曾经是条路的路,问道:“它直接和官道接在了一起?” “没有,这是延伸出来的一段,如果是从益州城过来,走里面直直的那一条,可以直接到罗江县。”周四郎拿出镰刀开路,刘贵跟着帮忙。 唐县令一边跟着他们身后进去,一边好奇的问,“这路为何荒废了?” “官道修好,又不收钱了,自然就没人走了。”周四郎歪着脑袋仔细的想了想,道:“好像我小时候会有官兵在官道上设路障收钱,那官道又破破烂烂的,大家自然不爱走,旁边有条小路,虽然小了点儿,但也能走一辆马车呢,迎面有车过来,再往旁边让一让就能通行,比走官道强,所以大家就都走这条路。” “不记着是什么时候,大人们开始把设路障的官兵给撤了,又让我们服劳役修官道,这小路就没人再走了,八九年下来就变成这样了。” 唐县令点了点头,扭头问刘贵,“你们来这里查过吗?” 刘贵道:“走到过这里,但找不到什么东西。”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晚上九点左右 ☆.第八百十二章 任务 他道:“大虎山很大,它并不只是一座山,我们并不知道周银夫妻是在哪儿遇害的,二吉说过,东西是用一个小包裹装着的,他们用油纸仔细的包了,就那么一点儿,山中野兽不少,又林茂草盛,很难找。” 周四郎还是今天才知道原来一直有人在大虎山里找东西,以一种看智障的目光看着刘贵道:“原来你知道大虎山大呀?” 刘贵看了周四郎一眼,默然不语。 白善自己都很惊奇,“刘贵哥,你原来不是来管着庄子的吗?” 刘贵微微弯腰笑道:“小的也管着庄子,只有避着人的时候才会上山寻找。” 一行人艰难的往前走了一段,就看到了一条很小很小的路,还有些人走的痕迹。 唐县令讶异的挑眉,周四郎道:“就是这条路,以前要比这儿大许多,现在都长了野草和荆棘了,也就那边的村民为了赶近道进县城才会挑着东西走这条路,但车是走不了了。” 唐县令点了点头,问道:“有几个村子的人会走这条路?” 周四郎想了想后道:“两个吧,更远一些的他们就不会进罗江县这边的县城了。” 有周四郎领着,唐县令对这条路的情况了解了个大概,满宝和白善也都听着了。 唐县令看了眼他们,问道:“你们觉得白县令会走这一条路逃命吗?” 白善道:“唐大人不是已经认定是这条路了吗?” 唐县令便笑了笑,顺着路往大虎山的方向去。 大虎山并不是一座山,而是一片山,主要山体是四座连在一起的山。 之所以叫大虎山是因为这四座山几乎连在一起,远远看着就像是一只趴着睡觉的老虎。 而最大的老虎屁股便是对着七里村,趴着显露出来的两只虎蹄山也向着七里村那边,虎头却是向着官道的方向。 这四座山,哪一座都不小,尤其是虎屁股的那一座,又大林子又密,还有村民说在上面见过狼。 不过在周银出事前,七里村的村民都爱去大虎山打柴、打猎,因为这座山够大。 而这一条偏出来的小路是一开始还是顺着大虎山的山脚绵延而去的,再往前走上小半个时辰左右,路便是从大虎山的脖子处穿过,与官道之间差着一座山的距离。 周四郎停下脚步道:“顺着这条路一直往前就是罗江县了,从这儿绕过去却能到我们回村的那条路上。” 唐县令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发现那里根本已经看不出路的样子来了。 他扭头静静地看着周四郎。 周四郎轻咳一声道:“大人,这个路口还是我找了一路才找到的呢,刚才已经来回看过了,就是这儿。” 满宝恍然大悟,“难怪四哥刚才你一直在这儿走来走去,原来是在找路口呀。” “这条路过去只到我们七里村,我们村没人走这条路了,八九年下来,可不就成了这样?”周四郎看了一眼那些荆棘树,不是很想进去,问道:“唐县令,我们还要往里吗?要不我们往罗江县去?” “我们是要找出周银当年走的路线,往罗江县去干嘛?”唐县令看着这个路口道:“不过,白县令若是一心往罗江县去,那必定走的是这条路,他和周银相遇,必定还在前面,那在后有追兵的情况下,你们说周银还会往前来走这条路吗?” 周四郎犹豫道:“应该不会吧,我小叔又不傻?” 满宝则道:“问二吉。” 唐县令赞许的颔首,“不错,是要问二吉,省力,还准确。不过这条路也得清理出来。” 他看向周四郎,然后目光一移,看向刘贵。 刘贵立即道:“大人放心,小的明日就带人来清理。” 唐县令点了点头,然后指着那片荆棘道:“走吧,我们往里走一走。” 周四郎瞪眼,“唐县令不等清理出来再走吗?” 唐县令道:“我明日就要回县衙了,后日就要回益州城,没那么多时间耗在这儿,所以今天还是看一眼,尤其是让白善看一眼。” “为什么?” 正落在后面说悄悄话的白善和满宝也抬起头来看向他。 唐县令就笑道:“因为他要把这两条路画出来呀。” 满宝瞪眼,“你还能听到我们说话?” “不能,这只能说明我们智者所见略同,”唐县令笑道:“到时候拿了图去问二吉,再使人来找就是了。” 周四郎忧虑道:“这么大的四座山找那么点东西能找到吗?” 唐县令想了想后道:“人都有习惯的行为,觉得安全的地方,周银以前有来过大虎山吗?” 周四郎精神一振,挠了挠脑袋道:“我年纪小,这得问我大哥和二哥,不过我小的时候常来山上打柴的,但也不敢深入。我三哥他们年轻的时候倒是常跟着村里的青年一起进山挖坑抓猎物,偶尔还能抓到兔子什么的。” 周四郎看了一眼满宝后道:“我小叔是村里出了名的顽皮和机灵,应该也常到山里来。” “经常跟他上山的人都有哪些?”唐县令看向满宝和白善道:“我不好去你们村里问,你们问却要方便许多,问一问那些人,他们最常去的地方,最远去到的地方,平常在山上都在什么地方歇脚,有什么特别喜欢待的地方吗?” 满宝明白过来,“你怀疑我爹把东西藏在了他熟悉的地方?可那时候他离家已经好些年了,那才是刚回来的时候呢。” 唐县令笑道:“不管过去多少年,熟悉的地方总还会熟悉,也多几分信任,我看你父亲很有几分胆大心细,说不定真藏在了他走过的地方呢?” 满宝便和白善对视一眼,一起点头保证道:“您放心,这事交给我们。” 唐县令满意的点头。 然后示意周四郎和刘贵两个开路。 这条路上真的全都是杂树和有刺的荆棘,草也长得很肆意,行走非常的困难。 周四郎走得都有些气恼起来,唐县令却看着这片山和林子看得津津有味,还道:“干脆我们就这么走着回去吧。” 周四郎:…… 大吉就去接刘贵手里的镰刀,道:“我来,你去把车从大路上赶到那边去等着吧。” 刘贵:…… ※※※※※※※※※※※※※※※※※※※※ 作家的话 晚安 今天出了一趟门,所以没有加更 ☆.第八百十三章 难找 刘贵哪怕不甘愿,他也得听大吉的。 将镰刀交给大吉,刘贵走回去找马车。 大吉手起刀落,将一些扎人的荆条砍落,白善和满宝不知道打哪儿折了树枝来,将砍落的荆条勾着拉往一边,把路清理出来。 周四郎比大吉还利索,毕竟干惯了农活儿,跟着将一些扎人的高大野草砍掉,脚顺势一扫就能扫到一边。 唐县令站在白善和满宝身后津津有味的看着,问道:“你们干活儿还是挺利索的,怎么,干过?” 满宝点头,“我们有自己的小庄子,以前还会下地干活儿呢,这点事儿不算什么。” 唐县令看了眼他们越发娴熟的动作,点了点头道:“看出来了。” 因为路难走,所以他们走得很慢,肚子饿了便将长草踩一踩,坐在了草地上把干粮拿出来啃。 唐县令坐在树荫底下,抬头望了眼看不到顶的山顶道:“别说,这山还真大,真密,想要在这里头找出东西来……” 他摇了摇头。 满宝和白善当然也知道难,不然刘贵也不会找了四年都没找着。 他们一直快到夕阳落下才从这条满是荆棘杂树的路上走出去,刘贵早赶着车在路的另一头等着了。 看见他们从一堆草丛中出来便松了一口气,大虎山有多难走,没人比他更了解了,因为是要找东西,他们有时候一天也搜出百丈,遇上树木稀松,路好走的,或许能翻找出三四百丈。 唐县令有些狼狈的将落在头上的树叶,草屑等拍掉,回头看了一眼那条还是杂草丛生的路,摇了摇头后对白善和满宝道:“你们努力,可一定要问到周银在山上的活动习惯,不然,在那么大一座,不,是四座山上找一包这么大的东西,无异于大海捞针。” 满宝认为他说的不对,“海比这儿大,针也比我们要找东西小。” 唐县令敲了一下她的脑袋道:“待你把它找出来了再来与我说这点儿。” 他又抬头看了一眼大虎山,背着手叹气道:“时间太久远了,不然还可以搜查到一些痕迹,以此来增加判断。” 满宝和白善也抬头看着大虎山,齐齐的叹了一口气,是啊,都过去十二年了,一场雨冲刷下来什么都没有了。 满宝想到这儿一怔,扭头问周四郎,“四哥,我亲爹死以后是不是下雨了?” “是啊,下雨了,正是夏初,雨最多的时候,小叔那天晚上没回来,我们还担心路上下雨不好走,我和他们之所以上大虎山,一是为了摸一下之前挖的陷阱,二就是找山上的野菌了。” 只有前一天下雨了,山上才会有野菌。 “我们把小叔抬回来没多久天又下雨了,也是因为这个,大哥才没能及时去县城里报官,然后官差就来我们村了。” 连唐县令都忍不住道:“这是天佑你们,也是佑我们。” 要不是下雨,东西恐怕当时就能被对方找出来。 毕竟山林再大,循着周银走过的痕迹总能找到他藏匿的东西,就算他清理过痕迹,但世间有不少高人,只要走过,就一定有痕迹。 一场雨下来,什么都没了。 于当时来说,对他们这边是很有好处的。 唐县令和满宝白善爬上了马车,从这里再到七里村就不远了,马车两刻钟就能到。 车子一到村口,大吉便勒住马,满宝和白善跳下马车,大吉把缰绳交给刘贵,也跟着俩人走。 周四郎当然是跟着自家妹妹回家了,于是车里车外就只剩下唐县令和刘贵了,而唐县令还不能开口说话。 一直回到白家的院子,他才从车里钻出来,问道:“大吉是你们家养的部曲?” 刘贵弯腰道:“家主不敢豢养部曲。” 唐县令笑了笑,没有就这个话题继续下去。 白善跟着满宝到了老周家,俩人便去找老周头和钱氏说话,不一会儿周大郎、周二郎和周三郎便被叫了进去。 家里和周银年纪相仿的就是他们三个了,尤其是周二郎和周三郎,以前没少跟在他们小叔屁股后面跑。 俩人想了想道:“我们倒是知道几个地方,但和小叔玩得最好的是周虎,小叔只要上山,周虎就一定会跟着,所以小叔知道的地方,周虎应该都知道。” 满宝站起来就要去找周虎,周二郎忙拉住她道:“这太阳都快要下山了。” “就是因为太阳快下山了才要去找呀,”满宝道:“这样今天晚上做好准备,明儿一早我们就能上山去了。” 老周头问,“你们明天还要上山?” 满宝点头,“明天是最后一天了,后天我们就要回益州城读书去了,明天要是找不着,那下次回来还不定得到什么时候呢。” 白善掰了掰手指头算,“得等到清明了,清明放假,然后再请两天,一般清明请假先生都会准的。” 满宝也算了算,然后道:“今年清明与上巳连在了一起,应该可以多放几天假,但还是有一个月的时间呢。” 俩人一起对老周头道:“太久了。” 老周头就是不想让两个孩子掺和这件事呀,他忍不住嘀咕道:“你们是去读书的,怎么总想着放假?” 俩人一起无辜的看着老周头。 老周头挥挥手道:“去吧,去吧,早去早回,还有,别和周虎说太多。” 满宝应下了。 但是他们去周虎家里,一看到周虎,满宝便左右一看,发现没人,便对周虎道:“周虎哥,我请你帮个忙?” 周虎笑问,“什么忙?” “你以前是不是经常和我亲爹上山去玩儿?”满宝道:“你能不能带我们去走一趟?” 周虎神色有些恍惚,耳朵轰鸣,好似没有听清满宝说什么,好似又听清楚了,就好像置身于梦中,却又不是梦中。 老半响他才恍惚着问道:“你刚才说谁?” 满宝就压低了声音道:“就是我亲爹呀,周银!” 周虎张大了嘴巴,然后一把捂住了满宝的嘴巴,四处看了一眼,先看到站在一旁的白善,然后又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的大吉,他紧张得手脚直打抖,压低声音问道:“满宝,你这都是听谁说的?”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下午四点左右 ☆.第八百十四章 答应 满宝被捂住嘴巴,伸手想要把他的手掌扒拉下来,却发现周虎的大掌捂得特别严实,不由求助的看向白善。 白善便上前帮着把他的手扒拉下来。 周虎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松开了手。 满宝呼出一口气才道:“我爹娘和我说的,周虎哥你能不能别这么一惊一乍的。” 周虎咽了咽口水,看看白善,又看看满宝,忍不住问道:“你爹娘为什么要跟你说这个?” 满宝就望着他,一大一小沉默对视片刻,满宝也压低了声音道:“周虎哥,这事你可别告诉别人,虎嫂子那里也别说。” 周虎:……全村上下,哪家哪户不知道这事? 不过对上满宝的眼睛,他还是点了一下头。 三人离了周虎家,走到田野边找了个位置排排坐下,正对着要下山的夕阳。 大吉默默地站在他们身后替他们守护。 周虎也仔细的看了一下周围,这才问道:“你问这些干什么?” “我就是想去看看,我问过我大哥他们了,他们说以前和我爹玩得最好的就是周虎哥了,我爹每次进山你都有跟着。” 周虎就道:“他不仅去大虎山,也去过别的山,你要是想看他去过的地方,那我带你去别的地方走一走?” “不要,我就去大虎山。” 周虎就皱了皱眉。 满宝坚持的看着他,“周虎哥,拜托你了,我亲爹最喜欢去大虎山的哪里,最常去的地方,或者最远到达过哪里,你都带我去看一眼好不好?” 周虎沉默了一下,实在顶不住满宝的目光,只能点头,“好吧,不过地方挺多的,你有时间吗?” 满宝高兴起来,道:“明天一大早我们就出门,尽量一天内走完。” 周虎就笑了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爹是猎户,以前没少带他和周银进山,进过最深的地方还得在山里住一晚上呢。 不过他没和满宝说,打算带她进去逛几个地方,她累了困了,自然就放弃了。 满宝不知道周虎的打算,她高兴的和白善一起告辞离开,回到家后就和科科商量,“明天就要靠你帮忙了。” 科科道:“我会尽力的,但我现在一次只能扫描以你为原点,方圆八百米的范围,大虎山这么大,恐怕要花费不少的时间。” 满宝就捏着拳头道:“没关系,十二年都等了,刘贵他们四年也找了,我不介意再多花费一些时间去找。” 科科道:“宿主要是能多升级就好了。” 满宝羞愧,“每次都如此临时抱佛脚,实在惭愧,我以后会努力的。” 科科应了一声,不再提醒宿主。 满宝心里燃起了无穷的斗志,第二天一大早便爬了起来要进山,周四郎当然要跟着,这次连周二郎都跟上了。 科科见满宝空着手就要进山,就biubiu闪了一下,满宝回过神来,立即转身去把她专属的小背篓和小锄头给背出来。 周四郎看着瞪眼,“你进山找东西的,还想着挖花花草草呢?” 满宝严肃的道:“两不耽误,四哥,你要知道,世间的事都是互相成全的,看着毫无关系的两件事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周四郎:“我想破了脑袋也没有想出来,找小叔留下的东西和你挖那些花花草草有什么关系?” “那是因为你还不够聪明,知道的不够多。”满宝背了背篓就走。 周二郎对周四郎道:“行了,满宝要带就带,你少闹腾她。” 周四郎冤死了,到底是谁不务正业瞎闹腾啊? 但周二郎显然不会在意他的情绪,这两天,老周家上下,除了不知实情的那一拨人外,上至老周头,下至周五郎,对满宝都小心翼翼,有求必应,就是怕她被她的身世打击住。 所以别说她现在只是要背着背篓和锄头上山挖药材,她就是要摘天上的星星,周大郎他们都要想办法给她弄一个差不多的哄她。 周四郎默默地跟上,到了村口,白善和大吉早等着了,结果白二郎也从家里跑了出来。 他气愤的瞪着俩人道:“我总算抓到你们了,说,你们这两天到底背着我做了什么事,怎么总也找不着你们?” 白善道:“我们要上山找东西,好累的,你要去吗?” 白二郎就盯着满宝背后的背篓看,惊讶不已,“你上山挖药材要带这么多人跟你一起?那是多贵重的药材?” 满宝转了转眼珠子,压低了声音道:“灵芝!” 白二郎瞪圆了眼睛,立即道:“不可能,山上怎么可能有灵芝?” “怎么不可能?”满宝道:“芝生山谷,我们大虎山这么大说不定就长有,有人在里头看到过了?” “谁?” 满宝说谎不打草稿的指着周虎道:“周虎哥。” 白二郎立即看向周虎。 周虎硬着头皮点头,“没错。” 白二郎心动起来,但还是问,“那当时怎么不摘?” 周虎张了张嘴,看向满宝。 满宝道:“因为他不知道有毒还是没毒,等再进去的时候灵芝已经不知道被什么野兽给啃了。” 白二郎一脸的惋惜。 满宝一本正经的道:“我觉得既然山上能发现一次灵芝,那肯定还会有第二朵,第三朵,所以我要进山去找,你要不要一起?” 白二郎思考起来。 白善道:“你今天还要去道观吗?” “庙会都散了,我还去干什么?” 白善:“那你留在村里也没事做,不如跟我们上山。” 白二郎一想也是,于是跟他们走了。 走了半路,刘贵也带着镰刀跟上和三个人跟上了,白二郎忍不住回头看了他们一眼。 白善解释道:“现在地里还没开始干活儿呢,我觉着刘贵哥他们闲着也是闲着,干脆一起上山好了。” 白二郎就小声问,“万一什么都没找到怎么办?” “没找到就是缘分没到,下次再找就是了。”白善之前也急,但昨天晚上他想了一下,觉得满宝说得对,十二年都过去了,何必又急于这一朝一夕呢? 白二郎咋舌,“你带着这么多人跟你上山胡闹,堂祖母也不骂你吗?” 白善摇头。 白二郎特别艳羡,“堂祖母和堂婶真好。” 白善和满宝就一起扭头看着他道:“你祖母和母亲才最溺爱你好不好?”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下午六点左右 ☆.第八百十五章 进山 白二郎小声嘀咕了什么,俩人没听清,正想问他,就听见周虎道:“我们以前常来这里打柴。” 大家就一起看过去,这是离七里村不远的大虎山山坡,正是进山的位置,这里树木稀疏,草长得也不是很密,不用开路也能走。 但周二郎却叹道:“现在不行了,杂草和荆棘长了不少出来,也没人清理,以前才过完中秋大家就会来这里砍树或捡木柴,那些荆棘砍掉了在林子里晾晒二三十天,入冬的时候就可以拖回家里劈成木柴烧了……” 但自十二年前开始,七里村的人便不再上这座山来捡木柴,更不会进去打猎,久而久之,这些树木和野草便肆意生长起来。 刘贵上前两步,悄悄和大吉道:“这个地方我们找过,没有。” 大吉便走到白善身边,对他微微摇了摇头。 白善便道:“这里离村口太近了,肯定没有,我们再里走。” 白二郎也不觉得这里有,跟着众人往前,满宝却已经和科科联系起来,虽然知道可能性很低,但她还是让它以她为圆心,不断的往前扫描。 刘贵他们就是从这里开始向里寻找的,为了不遗漏,他们几乎是一寸一寸的往里找,所以这一片都有找过。 而科科也没找出什么没见过的物种来,或是满宝他们要找的那种特别的东西。 几人一路向前,周虎渐渐觉得不对,他是一个猎人,不敢说多厉害,但一些痕迹还是能看到的,他扒拉草丛看了看,看了眼周围的痕迹,忍不住道:“奇怪,我们村没人进大虎山吧,这大虎山怎么有人走过的痕迹?而且还是近期的。” 刘贵垂下眼眸,带着人悄悄落在了后面。 周四郎看了一眼刘贵,不在意的道:“可能是别的村的人呗,而且我们村的人不会进,庄子里的长工这类的总会进吧?” 周虎一想也是。 周虎站在林子里停顿了一下,左右看了看辨别方向,最后引着满宝他们往西南边去,他笑道:“以前我们常在那边挖坑设陷阱,这么多年了,也不知道那些陷阱还在不在。” 落在后面的刘贵四人默默地接道:在,不仅在,还很好呢,没少坑他们。 周虎带着满宝他们去看那些陷阱,以为满宝是想知道些亲爹的事,还细细地给她讲了以前他们挖陷阱的一些趣事。 满宝听着,去观察周围,这些地方刘贵他们大多找过了,没发现什么,科科也没发现。 周虎见他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而且周二郎也拉了他悄悄说过,只管带他们去看,越详细越好。 周虎便也只能感叹老周家太宠满宝了,竟然就费这么多时间陪孩子玩这些。 他领着满宝继续往里走,越走越里,且方向不一,渐渐出了刘贵他们搜索过的范围,而越往里,物种也与外面有了区别,科科开始播报它发现的新物种。 而且因为人多,当一只鸟从他们头顶上飞过时,科科也报道:“未收录鸟类,建议收录。” 满宝抬头间就看见一只鸟扑棱着翅膀飞远了,不过眨眼间便消失在了他们眼前。 满宝:…… 科科颇为惋惜,“出了扫描范围。” 满宝暗暗松了一口气,继续向前。 科科:“左手边两百米处发现十数株未曾见过的植物,建议宿主收录。” 满宝找过去,在科科的指点下找到了它们,她觉得有些眼熟,看了看后问,“这不是熊尾草吗?” 科科扫描了一下收录历史,肯定道:“没收录过。” “当然没收录过了,这是医书上写的,我好似在《神农本草经》上看到过。”满宝一边在心里回答,一边拿出锄头锄草。 因为还要收集植物生长的土壤习性等,所以满宝总是会在锄的时候多带些泥土。她习惯性的只锄了三株,剩余的留着。 摘了大叶子将它们的根部包起来,随手扯了一根草捆起来,然后放在背篓里。 白善则和刘贵,大吉,周二郎他们一起四处翻找起来,看看这附近有没有藏东西的地方。 白二郎以为他们是在找灵芝,也跟着四处翻腾,折腾得草叶乱飞,结果什么都没找到。 满宝问科科:“有我们要找的东西吗?” 科科道:“方圆八百米内没有。” 满宝微微失望,便看向周遭,她想了一下,和白善宝道:“我们继续往前吧,这儿可能没有。” 白善想了想,把周四郎拉到一边问:“你们当时是在哪里发现尸体的?” 周四郎愣了一下后沉思起来,“时间太久了,我已经不太记得了,但不在这一片。” 周四郎看了看四周,最后指了一个方向道:“在那边吧,那边是背阴处,每每下雨都爱长菌菇,所以我们都是去那边找。” 白善便和满宝道:“我们去那边找。” 满宝点头,叫上周虎,指了那个方向问,“周虎哥,以前他喜欢去哪儿吗?” 周虎愣了一下,他当然知道那个方向是什么位置,他低头看了一眼满宝,又扭头去看周二郎。 就见周二郎对他微微点头,周虎便沉默的点头道:“我们常去那边找些野货。” 满宝就道:“那我们就过去那儿找。” 刘贵见他们这样找一个地方就立刻换一个地,不由皱眉,“这样找,恐怕更找不到。” 大吉则看了他一眼道:“少爷要是也和你们一样一寸一寸的找过去,那把搜找的事儿交给你们就行,何必要亲自进山。” 刘贵沉默下来。 大家
相关推荐:
桃源俏美妇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旺夫
过激行为(H)
篮坛大亨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神秘复苏:鬼戏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鉴宝狂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