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起这位周先生似乎来自科技水平很低的世界,这样算来,应该是她的古代水平? 这个D博士当然也是了解的,于是又是洋洋洒洒的一篇文章发过去。 满宝看了看,发现还是不懂,上面说古代人惯常会给麦田施加氮肥等肥料,一亩要施…… 哦,满宝只知道家里也沤肥,但那不叫氮肥,也不叫什么钾肥,那就叫肥。 满宝弱弱的问道:“那你知道原始人是怎么种植冬小麦和提高冬小麦的产量的吗?” D博士彻底沉默了。 这一次满宝等了好久好久都没再等到她的信息,然后她的生物钟起了作用,忍不住打了一个哈欠,很干脆的将神识退出系统抱着被子睡过去了。 满宝第二天一大早便起床洗漱然后去学堂上课。 中午还在上课时她便听到系统滴滴的声音,满宝正在做笔记,没发分神看,科科便给她报道:“麦种到了,整一千公斤。” 满宝点了点头,心神还在课上,半响这话才进了心里,然后略微有些雀跃。 正好下学时间到了,庄先生宣布下课,大家冲出教室去打饭。 满宝慢了两步,先跑去和庄先生请假,表示今天中午她要回家一趟,不能再开小灶了。 庄先生对她挥了挥手,同意了。 满宝便跑到厨房和大嫂领了自己的饭菜,然后端着碗就跑回家。 正午时分,太阳有些大,钱氏在屋里午休,三嫂和四嫂坐在屋檐下做针线,大头他们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三头带着弟弟妹妹在院子里玩儿。 满宝在门外探头探脑的叫方氏看见了,只是她还没来得及说话,满宝就把手指放在嘴巴上嘘了一声,然后端着碗就一溜烟的跑到隔壁小院子里去了。 三头领着三丫和四头立即追上去。 方氏扭头问何氏,“三嫂,满宝这是干啥呢?” 何氏习以为常,道:“不用管她,要不是忘了什么东西,就是想起什么好玩的回来拿呢,她一向懂事,小孩子顽皮一些是应该的。” 方氏:“……这样子的吗?” 何氏不在意的点头,“是啊,孩子要管,但也不能什么事都管,你看我家四头,他只要不是去河边,也不偷东西,我就从来不管他,不然家里这么多孩子,每一个去干什么都要管,都要问,那一天到晚啥事不做,光围着孩子打转了。” 这一点她是跟着大嫂和二嫂学的,据说大嫂和二嫂是跟着婆婆学的。 满宝一溜烟跑到了五哥的房门外,将碗塞给三头,见他们看着她碗里的饭菜咽口水,就道:“分你们一半吃,不准吃完哟。” 三头也只比满宝大一个月而已,但心智是远比不上满宝的,他可是一直当自己是孩子的,于是很不客气的点头,然后谦让给比他小的弟弟妹妹。 至于小姑,从来不在他的谦让范围之内。 三个孩子坐到屋檐的台阶上你一口我一口的吃起来,满宝则开了周五郎的房门进去。 老周家的房间,除了老周头的房间有把钥匙外,其他的房门都不带锁,之内从里面关起来,平时都是虚掩的。 满宝毫不客气的进去,然后拖出一个凳子,直接站上去爬进粮仓里,然后就让科科换掉麦子。 当然,并不全都换掉,毕竟麦种只有两千斤,她换了大半,然后就爬出粮仓跑到隔壁周六郎的房间里也换了一波。 三头带着弟弟妹妹沉迷于吃饭中不可自拔,见小姑从五叔的房间里跑出来又跑去了六叔的房间,也只是抬头看了一眼而已。 不过他觉得小姑不听话,因为她衣服脏兮兮的了,一定是钻到床底下或者是粮仓里去了。 他们玩捉迷藏的时候也最喜欢进这两个地方了,就是每次一出来碰见大人都要被揍一顿。 满宝正坐在麦子上,觉着麦粒有点扎屁股,正打算换一个姿势时,科科突然道:“你六哥回来了。” 话音才落,科科立即停止了更换,片刻后,周六郎推门进来,一眼就看到了趴在粮仓边沿想要往外爬的满宝。 兄妹两个面面相觑,满宝眨眨眼,企图蒙混过关,可周六郎却看着她衣服上沾着的麦粒磨牙:“满宝!” 满宝手脚麻利的从粮仓里爬了出来,一拍衣服,衣服上沾着的麦粒就飞溅下来。 周六郎连忙去捡,压低了声音训斥,“你爬里面去干嘛,要让爹知道了非揍你不可。不对,是揍我!” 这么一想,周六郎更不敢让老爹知道了,连忙帮她拍身上的衣服,一边还要心疼落得满地的麦粒。 “你不上学了?你不午休?”想起刚才进门时看到三头他们正围在一起抱着一个碗吃东西,周六郎有些晕,“你吃午饭了吗?” 满宝老实的摇头。 周六郎把她拍干净,顾不得收拾地上的麦粒,连忙跑出去看,就见三个孩子已经把饭菜吃了大半,只剩下一点儿了。 周六郎:…… 三头抬起头来,戒备的道:“这是小姑的。” 周六郎忍不住拍他的脑袋,“知道是你小姑的还吃,吃吃吃……” 看着长得比满宝还小的三头,周六郎说不出话来了。 最后他跺了跺脚,喊道:“赶紧吃干净把碗洗了。” 满宝从后面追上来了,叫道:“我还没吃呢……” “吃什么吃呀,不剩多少了,”周六郎拽着她往厨房去,“走,六哥给你煮点粥吃。” ☆.第三百三十六章 互帮 让周六郎煮粥是不可能的,因为粮食都在钱氏的房间里。 老周家的陈粮早就吃光了,现在吃的是刚晒干没多久的新粮,拿到磨坊里去壳弄回来的新米,熬粥是很香的。 周六郎才溜进房间要偷米就被钱氏给发现了,最后是何氏进屋里舀了小半碗米出去给满宝熬粥。 钱氏将闺女叫到屋里问话,“怎么跑回家了?” 满宝对着手指道:“我回来拿些东西……” 钱氏也不问她要拿什么东西,只道:“以后在学堂里吃过饭再回来,别把饭带回家。” 至于三头和三丫四头一起把满宝的饭菜都吃了的事,她并不责怪,也没去骂人。 这样年纪的孩子对吃是不会克制的。 老周家虽然没让几个孩子饿肚子,但吃得多好,多饱却不可能,想吃东西才是正常的。 只要满宝不把东西带回家,那家里的孩子就不会念,也不会争,这是最好的办法。 所以到最后受到责备的是满宝。 满宝低着头听训了,道:“娘,我朋友说外面的人都是一日三餐,这样才能长得健壮。” “娘还知道吃一日四餐的人比一日三餐的人还要健壮呢,然而家里没有这份能力,能够保证你们活下去已经可以了。”钱氏道:“家里稻谷不多,也就够吃三个多月,好在今年麦子的收成不错,等把麦种换给村里人了,家里就开始吃面了。” 钱氏道:“虽然今年会种冬小麦,但我们还是得给明年多留一些粮食,万一天老爷又发怒,家里也有些准备。” 所以吃白面是不可能的,面必定是要掺一些磨碎的麸皮一起做成褐色或黑色的馒头。 因为重阳后就要种冬小麦,所以中秋过后村里人又懒着休息了几天便开始陆陆续续来老周家看麦种。 今年水灾,各家不仅水稻受灾严重,小麦同样很严重,甚至有些人家小麦的受灾情况比水稻还要重。 毕竟小麦比水稻更不耐涝。 但是老周家的情况有些例外,他们家麦田的情况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大家暗自猜测,他们家亩产应该还在两担左右。 而且那沉甸甸的麦穗他们也看到了,所以大家才想从他这里换麦种的。 一斤换一斤,老周家老早就挑出了最好的麦种,剩下的麦子都是拿来吃的,自然不介意跟村里人换。 换好的麦子同样是晒得干干的,老周家直接把麦子装进袋子里放到老周头的房间里。 老周头还是觉得家里的粮食得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才安心。 每天睡前看了一眼房间里的粮袋,他能睡得更沉一些,每天醒来再看一眼粮袋,他又感觉更精神了点儿。 这就和满宝每天临睡前都要看一眼系统里的钱盒,醒来的第一眼也是看一眼系统里的钱盒一样的道理。 自从上次交易过麦种后,D博士就不再出现了,满宝背着手在村里走了一圈,最后对着她刚走过便机警的飞到书上的鸟叹息。 看来,只能去找周虎哥帮忙了。 周虎同样决定要种冬小麦,但他种得少,只跟老周家换了四十斤麦种,打算种两亩左右。 他家现在只有他一个劳力,还得照顾妻儿,所以出门晚回来早,满宝背着手走过去时,他正在翻肥,打算晾晒一下,回头就要撒到田里去了。 大福拿着一个铲子在一旁帮忙,满头是汗。 满宝小大人一般的踱步过来问道:“周虎哥,你家的田犁了吗?” 周虎一边翻肥一边笑道:“还没有呢。” 满宝就道:“我让我大哥帮你犁地好不好,然后你帮我抓一些鸟雀。” 满宝指着不远处树上的鸟雀道:“就那种,要活的,多抓一点儿……” 周虎仰头看了一眼树上的鸟雀,笑道:“满宝要是想玩鸟,回头我给你抓两只就是了。” “今天就抓嘛,正好今天我大哥他们在犁田,让他们顺便把你家的田也犁了。” 周虎一愣,以为她说的是笑话,但满宝显然不是的。 她很快跑到了田里。 周大郎他们正在犁田,满宝就那么一提,周大郎便应下了。 本来他们就是要帮忙的,只不过提前了而已。 犁田至少得需要一个人拉犁,一个人扶犁,省力一点儿的则是像老周家这样两个人拉,一个人扶。 周虎家现在就他一个人,除非他拿着锄头把两亩田给锄出来,不然还是得请人帮忙。 等周虎赶到田里时,周大郎他们已经把犁给放到周虎家的田里了,他有些感动,又有些羞愧的跑上去扶住犁,“你们自家的地还没耕完呢,怎么能……” “哎呀,你跟我们客气什么,”周大郎推了一把他的肩膀,笑哈哈的道:“我家这一片的田都犁完了,这就要换地方了,顺便就把你这一亩多的田给犁了呗。” 周虎决定种的田有两块,这一块一亩多,还有一块比较小的就在家附近,更近。 周虎闻言,吸了吸有些发酸的鼻子,也没再推辞,上前接过周二郎手里的拉绳道:“我来吧。” 周二郎一笑,也没坚持,让他和大哥先拉犁。 周三郎扶着犁,走了三趟后,周二郎便和周四郎上前接手。 周虎不太想换下,周大郎就拉着他走,“先歇歇,急什么呢。” 周虎便默不作声的跟着周家兄弟一起犁地,第二天自家的犁完了继续去周家的田里继续。 周家兄弟也默认了两家一起合作。 这样的合作模式在村里也不少见,但更多的是两家劳力差不多,所要耕作的田地也差不多,两家合作效率更高,速度更快。 但老周家和周虎家显然并不相配。 但明显吃亏的老周家都不说,村里更不会有人说这样的事了。 甚至不少人还暗暗松了一口气呢,毕竟有老周家彻底接手,他们也就不用再去周虎家帮忙了。 不然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负担,对周虎家来说也是。 每次去帮忙都至少要吃一顿饭,现在周虎家也不宽裕,吃了不好意思,不吃也不好意思。 满宝几次想开口问自己的鸟雀,但见哥哥们和周虎都是一脸疲惫,她只能啥也不说,然后一脸忧愁的看着在树间飞跃,不一会儿就消失不见的鸟雀。 早知道当初就不抓这么狠了,现在它们都好警惕呀。 ☆.第三百三十七章 问价 周虎会打猎,虽然现在的鸟雀不太好抓,但他还是能抓住的,也就是多费一点儿心神而已。 本来他还以为满宝说的替她抓鸟雀,然后让哥哥给他犁地的话是帮助他的借口,谁知道一连好几天都能看见满宝在自家门前晃悠。 一问二禄,都是来问他是否有空,有没有出门抓鸟雀的。 周虎略想了想,觉得满宝还是个孩子,孩子都容易认死理,于是找了个时间去野外下套,第二天一大早就让二禄提了一串鸟给满宝。 有死的,也有活的。 满宝才出门就碰见二禄,她高兴得不行,挑了三只还算精神的鸟放进书箱里,剩下的让二禄提回家吃。 二禄没推辞,看了一眼她的书箱问,“你要带去学堂呀?” “是啊,我要给我朋友。” 二禄就明白了,肯定是学堂里的学生想看鸟,所以满宝才让他爹去抓的。 这只是一件小事,没人放在心上,就是周大郎等人听说了也只是和周虎道一声谢,只以为满宝是把鸟送给白二郎了。 满宝在路上便把书箱里的三只鸟给放到了系统里,然后给D博士寄出一只,再在论坛上发了一个出售的帖子,要再做两个订单。 因为给D博士的是二十万的价格,在论坛上自然就不能少于这个数,所以满宝也设定了二十万的积分。 下了订单科科便可以自己操作了,满宝并不太管,将声音关掉后就用心的上课。 周虎跟老周家合伙儿,两家便一起下地。 冬小麦是种在田里的,田的土到底更有水分,这里的冬天也很少下雨,因此不必担心水淹。 犁过田,就要把田里的稻草根拔出来丢出去,还有各种杂草也要拔干净,再耕过一遍,这才开始下肥播种。 周虎家的两亩地在老周家看来实在是不多,这么多人种上一个时辰就完了。 而老周家今年冬小麦要种二十亩,光麦种就去了四百斤。 老周头已经许多年没种过冬小麦了,一边种一边和老天爷许愿,希望它能够风调雨顺,保佑来年开春有个好收成。 不至于连麦种都收不回来。 两家的麦种很快全部播种好,比村里绝大部分人家都要快。 于是周大郎一撸袖子就要领着弟弟们去白老爷家打短工,结果周二郎道:“大哥,小湾那边的青菜还有一些,我要把它卖光了,还有家里我编的簸箕等也要继续卖,所以你去吧。” 周大郎看向周三郎。 周三郎憨笑道:“大哥我倒是想跟你去,但我荒地上种的姜能收了,我得拿到县城里去看看行情。” 周四郎立即道:“这种小事哪用三哥你去呀,交给我吧,我帮你全卖了,每天你只要把姜拔了就行,剩下的事交给我。” 周五郎也道:“还有我呢三哥,大姐也把她的姜交给我们卖了,我们收的工钱很低的。” 周三郎就挠了挠脑袋,扭头去找满宝,“满宝,你觉得呢?” 满宝点头道:“可以呀,三哥,你还可以和大哥去山里把那些女贞子都摘出来晾晒,我最近正在研究怎么种女贞子,等我研究出来,我们可以试着自己种。” 周三郎问,“在哪儿种?” “随便哪呗,山上到处是地方。” 周三郎就点头,若有所思道:“背后那座山就是大哥的,只是上面杂树太多,要开出来太难,但如果只是挖个坑种树应该不难,这女贞子不也是树吗,本来也是长在山上的,那挖个坑种下,我们再多注意施肥就差不多了。” 满宝觉得三哥说得对,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当然,女贞子怎么种还得等她和D博士混得更熟一些后再请教对方。 于是晚上满宝又找空和D博士聊天。 D博士上次收到她送的鸟后就消失了,当然,积分是打给满宝了,现在满宝的积分已有七十八万。 可惜论坛里发的帖子虽有人阅览,却没人下单,那两只小鸟此时还在系统里呢,吃着满宝收在空间里的麦子。 满宝照例给D博士发出一封邮件,日常询问她的研究是否有进展,有没有什么她可以帮忙的。 才把邮件发出去,突然论坛叮咚了一下,这才发现是有人在找她咨询订单。 满宝连忙去看,是一个叫联大科研所的人发来的信息,“图片上的鸟类是你们那个世界的?数量多吗?有没有一种蓝色尾羽的鸟?” 满宝回问,“你要买我的鸟雀吗?” “你先告诉我基本的情况我才能决定买不买。” 经过D博士被禁言的事,满宝知道,有些问题对她,对对方都不好,因此她很选择性的回答:“树麻雀很多,你在百科馆就可以搜到它的词条。” “那蓝色尾羽的鸟呢,你们那儿有吗?” “我卖的是树麻雀。” 对方显然没想到满宝能这么坚持这个话题,而且还这么强硬,他沉默了许久后回道:“两只树麻雀我全都要了,不过我觉得四十万积分太多了。” 满宝的心蹦蹦跳,按住后问道:“你想要多少?” “二十万两只。” “这不可能,”二十万也不够娘亲的药剂呀,满宝这时根本不考虑D博士了,直接降价,“三十万两只,你要答应我就给你。” “太贵。” 然后对方立即下线了。 满宝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她忍不住和科科嘟囔,“这人好没有礼貌,怎么能不说再见就离开?” 科科没说话。 “而且三十万积分已经很低了,给娘亲买了药剂,刚好就还能剩下一些。” 科科依然没说话,让满宝说了好一会儿,等她心情好一些了才道:“宿主,到你睡觉的时间了。” 满宝就恹恹的躺倒在床上,半响才迟疑道:“其实我还可以再降一些的。” 虽然科科不能理解这种心理,但从它搜索到的行为心理学来说,显然这是对方想要达到的目的。 人类并没有说这种屈从是不好的行为,所以科科并没有出言阻止。 但满宝还是个孩子,显然任性得很,虽然她内心深处想要降价,但觉得对方很没有礼貌,因此并不太想与他达成这个交易,只是暗暗与自己道:下次再遇到这样嫌弃价高的买家,她也是可以把价格稍稍降低一点儿的,只要能给她娘买药剂。 ☆.第三百三十八章 药剂 满宝抱着被子迷迷糊糊的睡过去了,并不知道遥远的光年之外有一个人在等着她服软的信息。 只是他等啊等啊也没能等来她主动降价的邮件。 买家:…… 满宝第二天醒来先习惯性的去看一眼自己的钱盒和积分,又扫了一眼邮箱,发现D博士依然没有回她信息,而她挂在论坛里的售卖信息还是没人接。 满宝叹息一声,只能退出去先上学。 她暗想,如果真的没人买树麻雀了,虽然那人又压价又没有礼貌,但还是可以卖给他的,先把娘亲的药剂买了再说。 满宝才洗漱好过去大院那边找吃的,就听见正房里传出一阵咳嗽声。 满宝看过去,小钱氏揪着她进厨房,道:“赶紧吃了早食去上课。” “娘咳嗽了。” “变天了,不仅娘,你二嫂也有些不舒服,你大哥一会儿就去集上给她们换药,你上学要紧,这些事不用你管。” 钱氏身体不好,每年一到换季,尤其是秋冬时最容易生病,老周家也习惯了。 满宝低头吃鸡蛋,开始计划着中午那两只鸟要是还卖不出去,那就主动联系那个没有礼貌的联大研究所,至少得卖二十二万,这样才能够买药剂。 满宝想妥儿,便加快了速度,一吃完就放下碗筷去背书箱。 小钱氏忍不住探头往外看了一眼,周喜正在给鸡砍菜吃,见状抬头看了一眼,问道:“怎么了?” “总觉着满宝今儿怪怪的。” “因为娘生病了吧。” “可能吧。”小钱氏收回了目光,对周喜道:“砍这点儿就可以了,一会儿把鸡赶到后山去,上面有很多草籽和虫子。留一些到晚上喂。” 满宝在心里已经做了退步,只等中午下学后才有时间认真操作,可是许多光年之后的某个人在等了一个晚上又一个上午后还是什么消息都没接到。 他又去看了一眼论坛上的那个帖子,发现它已经沉到了底部,但它的主人并没有将它重新发表弄上去,似乎毫不在意它的死活。 联大研究所的采购员不得不承认,他失策了。 于是犹豫再三,他还是给对方发了一封邮件道:“三十万太贵了,不如我们各让一步,二十五万怎么样?” 满宝将书收起来,一脸沉静的走出教室,又走近厨房拿了自己的碗。 小钱氏抽空看了她一眼,再一次确定,没错,今天满宝就是很奇怪啊。 满宝一脸严肃的跟小钱氏打了个招呼便端了碗走,她特意钻到了学堂后面,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坐下,一边吃饭一边在心里和科科商量,“你说我该不该坚持三十万的价格,还是顺势应下?” “宿主觉得呢?” 满宝咬着筷子暗道:“要是他不同意,不买了,那我今天就不能给我娘买药剂了。” 科科沉默了许久后道:“他既然已经给出了底价,宿主不如先试一试,不行就能屈能伸一下。” 满宝眨眨眼,问道:“什么是能屈能伸?” “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施展抱负,”科科道:“宿主的屈就是忍耐退一步带来的屈辱。” “这不就是脸皮得够厚吗?”满宝很是精辟。 科科没再说话。 满宝咬着筷子想了一下,便试探性的回了一句,“三十万太少了,这可是两只树麻雀,不是一只。” 对方立即回道:“我们经费也有限,二十五万真是我们的极限了。“ 满宝气恼的回了一句:“二十八万!” 对方沉默着没回。 满宝紧张的等着,突然她想到了什么,立即又发了一封邮件过去,“前几天我可是二十万一只的卖给了另一个人。现在你两只才二十八万赚大了好不好?” “你卖给别人过?你论坛上不是说只有两只吗?是谁跟你买的?” 满宝看到这秒回的信息,总算是有了一点儿感觉,对,就是这样,他们那边的人好像都很在意她把相同的目标物卖给其他人。 之前她卖菜青虫时就感觉到他们很在意这一点儿了。 满宝高兴的给对方回信息,“因为那个是我的老顾客,就是她提出想买树麻雀,我多抓了两只,所以才放到论坛上卖的。” 联大研究所的人没想到还有人快他们一步了,要知道搞研究这种事,别说慢两天,就是慢一时的差距都很大。 他们前后脚研究出来的东西,对方只要先他们一步发表了论文,那成果也将是对方的。 所以时间很重要! 他不再犹豫,直接回道:“好,二十八万成交,我这就下订单,你把东西寄给我。” 满宝高兴的挥了一下小拳头,让科科把系统里的两只鸟寄给对方,然后巴巴的看着系统里的总积分。 叮铃的一声响,总积分那里滑动了一下,慢慢的由七十八万闪到了103.78万。 满宝愣了一下问,“科科,这个数字是不是错了?” “没错,宿主你忘了吗,我也有劳务费的。” “哦。”满宝这才想起除了商城的交易外,和百科馆、论坛的交易都要给科科提成的。 不过满宝还是很高兴,她立即点开商城,径直去了购物车看那管绿色的药剂,小手指抖了一下,但还是坚定的点了下去。 小手指一连点了两下,积分那里“哗”的一声,数字瞬间变成了32001,然后一管幽绿的药剂就躺在系统内。 下午上课时满宝的屁股底下就跟扎了针一样。 庄先生瞥了眼坐立不安的弟子,伸手从案桌下拿出教鞭,往前走了一步。 科科忍不住提醒了一句,“宿主……” 满宝抬头看去,正对上庄先生警告的目光,满宝立即坐住了不敢动,心里懊悔得不行,中午砍价砍得太久,以至于她买下药剂后就没空回家了。 满宝艰难的熬到了下学,等庄先生一出门就将书丢到小书箱里,背起小书箱就往家里狂奔。 掐着时间走到桥头的白善宝才来得及抬起手臂挥了一下,就见满宝像脱缰的小马驹一样腾的一下就跑远了。 白善宝抬着的手就一僵,扭头问大吉,“满宝干嘛那么急?” 大吉微笑:谁让您不告诉她你要回来的,看,友谊的小船经不起考验了吧? ☆.第三百三十九章 起效 满宝一溜烟跑回家,路过厨房时先去厨房摸了一个空碗,这才跑回自己的房间。 她深吸一口气,将那管幽绿色的药剂取出来,在科科的指导下打开,将药剂倒到了碗里。 深绿色的,好像青草榨的汁水一样,满宝先好奇的闻了闻,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 满宝再一次和科科确认,“直接喝?” “是。” “有忌口吗?”每次她娘一换药,就好多东西都不能吃,以免混杂。 “没有。” 满宝放心了,小心的端着碗去找娘亲。 钱氏咳嗽得有些严重,所以一直吃的药要停下,两种疾病的折磨下精神很萎靡,所以她哪儿都没去,就躺在床上。 满宝进来时她正在咳嗽,看到满宝就捂住嘴唇,不住的冲她挥手,将头偏到一边咳完了才回过头来道:“不是和你大嫂说过了吗,我病了,你们几个小的不要进来,万一过了病气怎么办?” 现在天气有些冷了,而且钱氏觉得自己的病是受寒起的,因此门窗紧闭,此时屋内又没有点灯,很是昏暗。 满宝也从没想过要对药剂做伪装,科科还在帮她计划着要怎么隐瞒说服钱氏喝下药剂时,她直接就端着碗上前,“娘,给你喝。” 而钱氏看都没看碗里的东西,直接接过仰头喝了,只想满宝早点离开。 喝完才觉得味儿有些不对,问道:“不是水,是啥?” 她此时低头去看,只看到碗壁上有绿色的水渍。 “是药,娘,你吃了药就会好了。”满宝接过碗出去,在厨房里倒了一些水,用筷子搅了搅,让娘亲把洗碗的水也给喝了。 钱氏:…… 虽然不知道闺女上哪儿弄来的这些东西,但喝了就喝了吧,反正也都是水。 钱氏接过水喝了,然后把碗递给她,挥手道:“快出去吧。” 满宝却不乐意出去,而是蹲在床边认真的看着娘亲,看了好一会儿也没看出什么不同。 钱氏见撵不动她,只能让外面的人进来把满宝给拎出去。 满宝道:“家里没人了,所以娘你别叫了,别人是听不到的。” 钱氏就虎着脸问她,“你出不去出去?” 满宝提议,“娘,你也出去待一会儿吧,总是待在屋里会很闷的。” 主要是她想在光亮的地方观察一下娘亲服药后的情况,奇怪,这种神丹妙药不是应该咻的一下就把身体治好了吗? 为什么她娘还在咳嗽? 钱氏见撵不动满宝,只能起身往外去。 屋外有些凉,但风吹过,清清爽爽的,钱氏觉得心情好了些,总是待在昏暗浑浊的屋里心情难免压抑。 不知是不是因为心情好了的错觉,钱氏总觉得一出门身体也没那么沉重了。 满宝扶着娘亲坐到门槛上,然后就蹲在她面前盯着她的脸看。 钱氏看了好笑,“看什么,不认识娘了?” “娘,喝了药你有没有觉得咻的身轻气爽起来?” 钱氏捂着嘴唇咳了两声,好笑道:“这药又不是神仙给的,哪有这么灵?对了,刚才的药你哪来的?” “我跟朋友买的。” 钱氏这会儿并没有怀疑,笑问:“跟哪个朋友买的?他还懂医术?” 满宝觉得科科是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人了,问它什么都知道,不知道的搜一下百科馆也就知道了,于是她点头,“他什么都懂。” 满宝才说完话眼睛突然大亮起来,“娘,你出汗了!” 钱氏抹了抹额头,也觉得有些发热,颔首道:“是啊,都已深秋,快要入冬了,怎么突然热起来了?” 钱氏觉得有些口干舌燥,满宝立即殷勤的给她倒水喝。 钱氏喝了一碗水,却还是觉得口干,忍不住蹙眉,“满宝,你摸一下娘亲的额头,看是不是很烫?” 满宝立即伸出小手去摸,还趁机看了一下娘亲的眼睛,舌头,然后就抓住她的手道:“娘,我给你摸脉。” 虽然钱氏从不阻拦闺女给自己摸脉,但内心深处是很不信任她自学的医术的。 可这会儿她也没别的办法,只能给她摸,满宝就微闭着眼睛感受着娘亲身体里的变化。 脉搏时快时缓,但每一次变化过后它都慢慢强劲起来,与之前的虚浮无力全然不同。 满宝的另一只手轻轻地在自己的膝盖上点着,与钱氏的脉搏跳动形成一致,不知不觉间她的心情越来越雀跃。 她觉得这管绿色的药剂是很有用的。 至少从脉搏上的变化是这样的。 钱氏在不停的出汗,她觉得自己一定是发烧了,这是比咳嗽还要严重的病,一不小心就能烧没了。 所以她一边不停的喝水,一边不停的去看闺女,结果却发现满宝似乎是很开心? 钱氏喝水的动作一顿,突然间也不是很急了。 母女两个就一个把脉,一个喝水,直到小钱氏他们几个从地里回来。 她们去菜园里收菜了,顺便去荒地那里挖了一些姜块和山药回来,留待明天周四郎几个带到县城里去。 小钱氏最先发现钱氏的不对,“娘,你怎么出这么多汗?” 她也以为钱氏是发烧了,于是伸手去摸她的额头,却发现也不是很烫,似乎是微烫,她有些拿不定主意,问道:“娘,要不要进屋去躺一会儿?” “不要,”拒绝的是满宝,“屋里好闷的,娘要在这里吹风。” 小钱氏拍了一下她的肩膀,“生病了吹什么风?赶紧把娘扶回屋里去。” 钱氏却虚弱的挥了挥手道:“老大媳妇,先别管这些了,你先去烙个饼给我,我,我有些饿。” 不说小钱氏,身后的冯氏等人也张大了嘴巴。 钱氏的身体不好,所以很少吃烙饼这一类比较硬的东西。 满宝一听,立即从兜里取出一颗糖来塞到母亲的嘴里,对呀,她怎么忘了,跟病魔对抗得吃饱一点儿,毕竟需要很多热量不是? 钱氏这会儿已经没心思去看小闺女了,她觉得很饿,饿的感觉这些年来没少伴着她,但这次的饿不同往年,倒像是十年前的那场天灾,她饿得眼冒金星,看见什么都想啃一口…… ☆.第三百四十章 探 钱氏将手上最后一块烙饼掰开塞进嘴里,细嚼慢咽后吞下,然后抬头看向小钱氏。 一家人目瞪口呆。 老周头不知何时回来了,此时正坐在一旁张大了嘴巴看老妻,见她看着老大媳妇,他便摸了摸烟袋,这才道:“老大媳妇,你去做饭吧,今晚就吃烙饼,你多烙几个。” 小钱氏合上嘴巴,“哎”了一声,转身去厨房。 剩下三个儿媳见了,立即跟上。 屋里一下就只剩下姓周的了,包括话才说利索的周四头。 老周头看向老妻,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钱氏吃了三个烙饼,因为她胃曾经饿坏了,这些年吃东西一直细嚼慢咽的,这次吃烙饼也习惯了嚼得细细地才咽下,但吃东西的速度还是加快了不少。 惊住了老周家一家人。 钱氏觉得身上黏糊糊的不好受,她没有回答老周头的话,而是扭头吩咐周喜,“你去厨房打些热水,我先洗个澡。” 天气开始转冷了,水难挑,木柴也显得珍贵起来,所以家里的人并不是每天都洗澡的。 何况钱氏还那么容易生病,洗得更少。 周喜迟疑了一下便去厨房,钱氏就扶着满宝的手起身,一手紧紧地拽着她的胳膊,道:“来,扶娘回屋去找衣服。” 满宝以自己学了大半年的“望”来确认娘亲的脸色的确变好了,似乎有了些红润,于是屁颠屁颠的扶着她进门。 老周头没得到答案也没郁闷,冲着一众儿孙挥手,“行了,该干嘛干嘛去吧。” 大家立即散去。 不一会儿周大郎又凑上来,从兜里掏出一把铜板,“白老爷家发工钱了,明天不用去了。” 周二郎也凑了上来,拿出一个竹盒子,“这是今天卖东西的钱……” 周四郎几个也上来了,“爹,这是我们该交的公中……” 扶着满宝回屋的钱氏听着堂屋里传来的声音,这才压低了声音问满宝,“满宝,你刚才给娘吃的是药?” 满宝狠狠地点头。 钱氏问:“贵吗?” “贵呀,好贵好贵的。” “多少钱?” “我不能告诉你。” 钱氏便换了一个问题,“卖给你的那个朋友叫什么,家住哪儿?” 满宝还是摇头。 钱氏就摸了摸她的脑袋笑问,“他是不是卖给你糖的人?” 满宝点头,“是啊。” 钱氏这就不再问了,而是道:“你那还有糖吗,给娘一些。” 满宝便从兜里掏出好大一把糖果给钱氏。 钱氏看了一眼她的兜,接了放在床上,将找出来的衣服放进她的怀里,道:“来,扶娘去洗澡。” 钱氏一身清爽的出来时,小钱氏也差不多把晚食做好了。 虽然是烙饼,但家里也煮了不少的菜。钱氏虽然已经吃过三个烙饼了,但此时还是觉得肚子有点饿,她坐下与他们一起用晚食,克制的只吃了两个。 惹得除了满宝之外的人频频看向她。 钱氏面色不变,放下碗筷后便对小钱氏道:“找个好看一些的篮子装上十八个鸡蛋给我,我一会儿去看看庄先生。” 老周头立即看向满宝,“满宝闯祸了?” 钱氏横了他一眼道:“胡说什么呢,满宝乖着呢,我是想起上次重阳家里送的礼薄了,如今家里的情况还好,便给庄先生加送一份礼。” 老周头有些郁闷,“可以什么理由呢?” 哪怕是送给庄先生,老周头还是会心痛,一切只出不进的行为他都会心痛。 钱氏不在意的道:“满宝的生辰不是快到了吗,七岁是一道坎,该给先生送一份礼的。” 老周头不明白为什么满宝的七岁是一道坎,最主要的是为什么满宝生辰要给先生送礼,这不应该是反着来的吗? 不过看老妻那云淡风轻的模样,似乎这是一件常识,老周头就怀疑是自己孤陋寡闻,所以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老周头如此,底下的儿子媳妇更是习惯听钱氏发号施令,他们也下意识的觉得这应该是他们不知道的习俗。 方氏更是努力的记下,暗道:看来她要跟婆婆学的还有很多。 她摸了摸肚子,以后她家孩子出生了,这些规矩可都不能错了。 小钱氏找了一个好看些的篮子,装好了十八个鸡蛋给她。 钱氏便把满宝刚给她的糖果也放进去,就放在最上面一眼可以看到的地方。 钱氏这次没让周大郎跟着,自己提着篮子去学堂。 庄先生是独居,每天早晚白家都会送一份饭食过来。最近两年白老爷和庄先生相处得越发好,三日里有两日会把人请到府中一起用饭,喝酒,再谈天说地。 在这偏僻的小山村里,庄先生也就能跟白老爷说得上话了。 钱氏到学堂的时候他正要关门去白家,碰见她连忙请她进门。 院门大开着,庄先生请钱氏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坐下。 对于小弟子的这位母亲,他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比对老周头的印象还要深刻。 他觉得老周家能养出这么一群孩子来,钱氏的作用要远大于老周头,对于这样一位母亲,他本人是很钦佩的。 钱氏很谦卑的对庄先生行礼,将篮子推给庄先生,感谢庄先生对满宝的教导,她笑道:“先生也知道,我家满宝从小就体弱,所以她虽然跟着她哥哥姐姐们往下取了名字,却还没有记到户籍上,只记了个小娘子。” 庄先生颔首,表示明白,很多家庭的女孩儿都是这样,在户籍上只有排行,没有名字。 “可她再过不久就要满七岁了,也算站住了,这两年身子也好了些,又跟着先生认字,再只记着排行有些不好,所以我想着是不是给她记上名字,只是不知道您觉得周满这个名好不好,若是不好,还请先生给她取一个更好的。” 庄先生没想到是这事,他笑道:“这个名字是很好的,名字是父母赐予,包含了对孩子的期望,我想满宝也很喜欢这个名字。倒是以后等她再长大一些,我可以为她取一个小字。”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上道观 “啊?”钱氏只是找了个借口过来见庄先生,她不觉得庄先生会改满宝的名字,可小字是什么? 庄先生就笑道:“一个人不仅有姓,有氏,还有名,有字,只是普通人家没那么多讲究,只有名,满宝若读书有成,将来可以给她取一个字,就当是我这个做先生的对她的期望。” 前面的话钱氏听得很懵懂,但最后一句钱氏却听懂了,她隐约觉得这是一件很好的事。 因此连忙向庄先生道谢,然后将篮子再次往庄先生那里推了推,笑道:“这都是家里鸡下的蛋,庄先生每日蒸个鸡蛋吃,对身体很好的。” 庄先生很习惯收学生的礼,尤其是这种农产品,更何况满宝还是他收的入门弟子。 先生如父,就如同他给满宝书,给她笔墨老周家都觉得很正常一样,他收老周家的这些东西也是很正常的。 因为这一层师徒关系,将来满宝婚嫁他都是说得上话的,同样的,他的丧葬,满宝也能插上嘴。 钱氏很自然的从篮子里挑出那些糖果,对庄先生笑道:“听满宝说庄先生爱吃糖,这是家里有的一些,比不上先生这里的,就当是给先生甜甜嘴。” 庄先生看出了这是满宝经常孝敬他的糖,闻言笑道:“老夫人过谦了,这糖比一般的糖都甜,我也就在满宝这里吃到过。” 钱氏的手顿了一下,然后笑道:“庄先生要是喜欢,回头我让满宝多送一些过来。” “人老了,可不能吃太多甜的。”庄先生笑道:“还是留着让她慢慢吃吧。” 钱氏陪着说了好一会儿话才离开。 她脚步慢慢的往家走去,此时太阳大半个躲在了山后,只是天还大亮着,天边满是霞光。 秋末的凉风吹着,钱氏却没觉得冷,反而手脚还是暖融融的,她以和以前慢悠悠的速度往家里晃,但她知道还是不一样了。 因为一路上她没有停顿一下,也不觉得喘不上气。 这放在今天以前是不可能的。 老周头不太放心她,正在家门口附近晃悠,见她远远的走来,这才不晃了,等她走了上来才问,“庄先生咋说?” “庄先生说等满宝再大一点儿给她取个字。” “啥字?” 钱氏知道他问的是什么,道:“就是名字的字。” “那不行,满宝的名字就是满,这可是……我们全家给她取的,而且我咋不知道七岁是个坎?以前老大他们也没见你操持啥呀?” 之前在饭桌上他还震惊于老妻今晚的好胃口没有多想,可刚才他越想越觉得有些不对。 钱氏面色不变的扶着门框在门槛上坐下,道:“你忘了,我以前带着满宝上道观问过,这都是道长说的,满宝七岁的时候有个坎。对了,我寻思着满宝也快七岁了,为了让她平安渡过,我明儿带她上道观再去拜一拜。” “明儿她不上学?” “我刚和庄先生请了假了,”钱氏顿了顿后道:“后半响我做了个梦,我得到道观上去问一问,带上满宝好。” 老周头精神一振,立即问道:“什么梦?” 钱氏瞥了他一眼道:“好梦。” 梦好到钱氏没吃周大郎从老大夫那里拿回来的药,而是留着等下次生病的时候再吃。 撞上老周头质疑的目光,钱氏面色如常的道:“放心吧,我还想看着满宝长大嫁人呢,不是故意不喝药,而是我觉着好了许多。” 老周头就想到她今天异于平常的胃口,连忙小声问道:“是不是和你的梦有关?” 钱氏微微点头。 第二天,钱氏拿了一个中号的篮子,里面铺了一半的米,看着有三四斤的模样,再选了十八个均匀的鸡蛋铺好。 家里本来还算多的鸡蛋一下就只剩下八九个了。 但钱氏眼睛都不带眨的,将篮子放在板车上,这就拉着满宝坐到板车上。 周三郎负责推着板车走。 周大郎目送老三推着老娘和幺妹走远,疑惑的皱着眉头,悄悄问小钱氏,“奇怪,以前娘去道观都是叫我推着去的,怎么这次专门点了老三的名?” 小钱氏不在意的道:“娘不是让你去把大湾田里的水沟清理清理吗?明年种水稻浇灌也好,排水也好,方便。” 那活儿老三也能做好不好? 周大郎总觉得有点儿不对,感觉老娘是故意支开他的,当然,这话他也只能悄悄和小钱氏说。 小钱氏却横了他一眼道:“真是够笨的,没看见老三媳妇挺着大肚子吗?这时候叫老三上道观才是正常的好不好?” 周大郎这才恍然大悟。 而远去的钱氏满腹心事,并没有想到这一点,她只是摸着满宝的小脑袋小声的叮嘱,“一会儿上了道观,一定要乖巧,给天尊老爷多磕几个头,让他保佑你一生平安、顺遂。” 满宝兴奋的点头。 她几乎每年都要上一次道观,在她看来,道观上面比县城还要好玩儿。 道观在大梨村后头的山上,谁也不知道山上的道观是什么时候开始建立的,反正在村民们的心里,它就一直在那里。 破破烂烂的,偶尔县城里来的贵人施舍得多了,道观就能够将一块旧的地方换成新的,就这样新的变旧,旧的再换新,世世代代就这么往下传。 道观里目前只有六个道士,他们只在山脚下有几块很薄的田地,自己耕种,偶尔农忙时大梨村的信徒就会帮忙。 他们在道观后面自己种有菜蔬,基本上是自给自足。 因为除了一年一次的庙会外,会来这里拜神仙许愿的都是附近的村民。 村民们不兴给香油钱,大家会给一把青菜,一捧米,两个鸡蛋,半只鸡…… 有的实在穷困的,就拿一把香上去烧了就下山,更穷的,就光着两只手上去,趴在蒲团上和天尊老爷哭诉一番,哭够了磕磕头就下山。 后者往往还能从道士们手上得到一把青菜,一捧米,两个鸡蛋或一只鸡…… 所以山上的道士并不富裕。 钱氏算是道观里的常客,在前面值守的道士一看见她就认出她来了,下意识的露出一个笑容,再看到她提着的篮子那满满的鸡蛋,笑容就更大了。 满宝一抬头就只看得见他褶子一样的灿烂笑容,她一下就乐了,然后也对他咧开嘴,露出灿烂的笑容。 ☆.第三百四十二章 仙梦 这孩子的笑容实在过于灿烂,道士想看不见都不行。他的笑容越发灿烂了些,冲着钱氏的手立即一低,摸向满宝的脑袋,笑问:“钱居士来了,大半年不见,满宝小居士又长高了不少,而且看着面色红润,健康得很呀。” 钱氏一听,立即高兴起来,“是啊,我就是带她上山来还愿的,不仅她身体好了许多,我今年也觉得好了许多。” 钱氏道:“除此外就是来求观主解一梦的。” 道士看了眼钱氏手里的篮子,想了想道:“守清观主正在闭关,钱居士得稍待片刻,不如和小居士先拜过道尊?” 钱氏当然没有意见。 她将篮子放到一旁,拉着满宝在蒲团上跪下,恭恭敬敬地给泥塑的太上老君磕头。 钱氏无比的虔诚,满宝也很虔诚,她从懂事起就拜天尊老爷,在观里拜,在家里拜,有时候还会在村口拜。 她生病了拜,吃不下东西拜,睡不着拜,连晚上做了噩梦也要拜,对于拜天尊老爷她业务已经很熟练了。 就连每次许的愿望都是一模一样的,这是她还在襁褓中时,钱氏便抱着她替她设计好的台词,满宝早已经习惯,以为许愿就只能许这一个。 所以她无比恭敬的拜下,在心里和天尊老爷道:“求天尊老爷保佑满宝平平安安,身体健康,一生顺遂。” 满宝磕了三个头,见娘还闭着眼睛,便又毫不吝惜的给天尊老爷磕了几个头,直到钱氏许愿完毕磕头起身后她才连忙跟着爬起来。 道士站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等她们母女俩许完愿了,便领着她们去后院。 说是后院,其实就是道士们起居的地方,在第三进的院子里。 说是在闭关的守清观主却刚从后山扛了两捆木柴下来,他将木柴丢在院子的一角,然后立即回屋去净脸洗手换衣服,再出来时他又是那个仙风道骨的观主了。 钱氏见怪不怪,早已经习惯,拉着满宝坐在院子里等候。 把板车放好位置,找进来的周三郎便站在母亲的身后,好奇的左看右看。 除了庙会,他很少来道观。 而每年的庙会,他们最多在第一殿烧香,偶尔会逛到第二殿,不可能来第三进的后院参观的。 所以他对这里一点儿也不熟。 守清观主一派清风的过来,钱氏连忙拉着满宝向他行礼,然后就把满宝推到他跟前,笑眯眯的道:“观主您看,今年我们家满宝运势如何?” 守清观主眯着眼看满宝,又伸手摸了摸她的小手,和钱氏浅浅的笑道:“不错,这孩子比以往强健多了,钱居士大可安心了。” 钱氏果然大松一口气,笑道:“以前观主说七岁是满宝的一道坎,跨过了七岁便一生顺遂,我还不信,今日看来是真的了。” 守清观主微笑,脑海在快速的往前翻动,心中很迷惑,他说过这样的话吗? 这样的话不像是他说的呀,他怎么可能按准了七岁呢? “今天除了让观主看一看我家小闺女,还因为我近日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守清观主精神一振,解梦是他的长项呀,他笑道:“居士说来听听。” “这个梦我一连做了好几个晚上了,从重阳那天晚上开始做起……”钱氏手指微抖的拽着衣角,脸上却一副回忆的神色,“梦中一片白茫,我记得不是很真切了,似乎有个神仙一样的人跟我说我的时限已到,要我和他走,但不多久又来一个慈眉善目的老者,说我是养育了仙子,劳苦功高,所以容许我多活几年……” 守清观主面色如常,目光却不由扫过钱氏的手指,心中若有所思。 而周三郎瞪大了眼睛,满宝则是坐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见母亲说完了,便一再的追问,“后来呢?后来呢?” 钱氏低头怜惜的看了她一眼,摸着她的小脑袋道:“后来娘的身子便时好时不好,你忘了,前儿娘感染了风寒,咳得厉害,连床都不怎么下了,但昨日不知为何突然胃口大开,连吃了好几个烙饼,也不怎么咳嗽了。” 守清观主本来风轻云淡的听着,听到这儿才忍不住认真了些,伸手道:“居士将手给我看看。” 钱氏扯了一抹笑,将右手伸出去。 守清观主早就发现她的紧张了,一开始只当她是在
相关推荐: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红豆
将军在上
旺夫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开局成了二姐夫
秘密关系_御书屋
深宵(1V1 H)
女奴的等价替换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