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爬起来,结果发现自己手脚发软,竟然起不来了,他可怜巴巴的看向满宝和兄弟几个。 满宝立即护着他,“爹,四哥脏兮兮的,还是先让他洗漱吧。” 周五郎和周六郎也猜出这中间肯定有什么误会,四哥可能就没看到他们留下的信,所以连忙上前扶起周四郎,一左一右的道:“是啊爹,我们先带四哥去洗漱。” 俩人连忙扶着周四郎回自己房间。 要回他们自己的房间就要出堂屋,再穿过院子回到柴房下的那一间屋子,而此时院子外正围着不少人,于是村民们就都看见周四郎被他两个弟弟扶着出来了。 大家心中叹息一声,都觉得老周头也太狠了,大过节的,怎么还把孩子打成这样,竟然连路都走不稳了。 满宝迈着小短腿也要跟上,却被老周头一把拽住,他皱着眉问她,“你四哥为什么哭?” 满宝心虚道:“我现在就去问四哥。” 老周头怀疑的看着她,“你们今天是不是去干什么坏事了?” 满宝连连摇头,“没有。” 老周头对于审问这种事不太擅长,尤其对象还是小闺女,所以在问了一句后便看向门口的钱氏。 钱氏目光沉沉的看着满宝。 满宝揪着自己的衣角,低着头不说话。 屋里的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钱氏收回目光,道:“去吧。” 满宝如蒙大赦,转身就往四哥他们的房间跑。 新房子已经建好了,但因床还没完全做好,所以此时家里并没有搬过去,周四郎依然和周五郎周六郎住在搭建的茅草屋里。 满宝钻进去,周四郎已经把脸洗干净了,周五郎正体贴的给他绑头发。 因为哭得太狠,他眼睛此时还有些发红,且有些肿,看到满宝进来,他就哼了一声问,“你跑哪儿去了?” 满宝虽然有些心虚,但觉得这事不是她一个人的错,于是道:“我正在捡树叶,一抬头,你们全都不见了,我叫你们,你们也不回答我,我就去找你们了。” 这下换周四郎心虚了,他顿了一下道:“以后你再跟我们走丢,就留在原地别动,不然我们回来一找,你又不见了,谁也找不着谁。” 满宝应下,“我当时应该给你们留个信的,唉。” 说起这个周四郎就生气,说周五郎,“留个信都留不好,那叶子都糊了。” “我哪儿知道还有鸟雀回去啄它的?”周五郎还怪他呢,“满宝是在山里不见的,你不在山里找,跑到白马关镇去干嘛?” “当时我在竹丛里看见了一堆烧到一半的枯叶,我还以为是有人把满宝抱走了呢。”只要一想到这个周四郎就忍不住打寒颤,被拍花子拍走的孩子基本上是找不回来了。 满宝要真是被拍走…… 周四郎脸色发白,问满宝,“那火是谁生的?” 满宝举着小手小声道:“我生的。” 周四郎:…… 他突然就泄了一口气,没力气说话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偷听(云起推荐票16万的加更) 周四郎跑得有点狠,这一停下来,不仅手脚发软,连身子都有点发颤。 他艰难的换了一身衣服,抖着手脚回堂屋。 老周头平白背了一个黑锅,正有些不高兴,看见他就问,“哭啥?” 周四郎红着脸低头不语。 老周头就忍不住拍桌子,“问你话呢,说,今天是不是闯祸了?” 周五郎和周六郎急得不行,却也想不出来好的借口。 周四郎吭哧半天,最后梗着脖子道:“没有,我,我就是伤心不行啊。” “你伤心啥,有的吃有的穿,过两天就要进新房了,你有啥可伤心的?” 满宝连忙道:“四哥没娶着媳妇。” 老周头就看了她一眼,然后横周四郎道:“不就没娶着媳妇吗,你才十八,急啥?” 说完恨铁不成钢的道:“本来你娶媳妇就难,哭这么一场更难了,你瞧你那模样,像个男子汉吗?谁家愿意把闺女嫁给一个哭包?” 老周头气得不行,逮着他骂了一顿,直到儿媳妇们做好晚食,把饭菜都端了上来才停歇。 虽然今晚有肉吃,但大家都吃得很安静,周大郎难得的对周四郎表达出兄弟爱,给他夹了一块肉。 周二郎和周三郎也纷纷对他表达友爱,都给他夹了一块肉。 周四郎:…… 周五郎和周六郎:……我们也想哭怎么办? 满宝也殷勤的把自己碗里的肉给他夹了一块,这才埋头吃饭。 提起了周四郎的亲事,晚上睡觉前,老周头就忍不住问钱氏,“之前相看的不成了,媒婆就没再介绍了?” 钱氏看了眼屏风后心虚的躲起来的满宝,道:“你还真信他们的话呀,你看老四像是着急娶媳妇的人吗?” “他年纪也不小了,的确该着急了。” 钱氏就道:“媒婆后来又提了一家,只是太好了,我不敢提,怕我们家老四配不上人家闺女。” “谁家的?” “大梨村方屠户家的小闺女。” 老周头一琢磨,自家还真有点配不上人家,“媒婆怎么提他家?总不能是他家看上了我们家老四吧?” 钱氏就道:“方家可能没看上,但方家的小闺女看上了。” 她笑了笑道:“老四长得不差,今年因为买肉他没少往大集上跑,估计是方家挨不住小闺女提,所以才和媒婆提了一句。” 当然,钱氏能猜到这点儿,也是媒婆有意无意露出来的。 虽然她没明说,但意思却表露出来了,是方家的小闺女自己看中了周四郎,人家父母耐不住孩子求,才和媒婆提了一句的。 钱氏向来有自知之明,结亲讲的是门当户对,所以她只听一听,并不打算给周四郎说方家的小闺女。 老周头却沉默了一下道:“那就找空带孩子去看一看。” 钱氏皱眉,“家境上相差得大了一点儿。” “也不大,他们方家是比较有钱,但我们周家还有读书人呢。”老周头对自家很有信心,他道:“现在几个孩子都跟着满宝认了字,这在村里乡里都是独一份。你不是想找给老四找个厉害的媳妇吗?我看方家就不错,儿媳底气足,以后老四要是犯浑,收拾起来也方便。” 钱氏就沉思起来。 满宝躲在床上,在心里默默地为四哥致哀。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溜下床跑去找周四郎告密,当然,她不会告诉他父母的谋算,而是高兴的告诉他,“四哥,娘又要给你说亲了。” 周四郎睡了一晚,状况好转,闻言打了一个哈欠问,“谁家的姑娘啊?” “这次的姐姐你一定喜欢。” 周四郎精神一振,问道:“为什么?是不是长得特别漂亮,你见过的?” 满宝道:“我没见过,但你一定见过,她家有很多很多的肉。” 周四郎眨眨眼,问道:“什么叫她家有很多很多的肉?” “因为她家是屠户呀!”满宝道:“我小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爹当屠户了,那样我就天天有肉吃了。四哥,我这个愿望是实现不了了,但你却可以实现。” 岳父也是爹呀。 周四郎就琢磨了一下,发现还真是耶,他眼睛渐渐明亮起来,问道:“哪个屠户家的姑娘?” 满宝道:“好像是姓方。” 周四郎眼睛大亮,一下就从床上坐起来了,“是她呀!” 方家小娘子嘛,他熟得很! 这一年,因为满宝财大气粗,所以常给他钱去买肉,除非他去县城,不然都是去大集里买的。 而羊肉和豚肉,他更喜欢买羊肉,当然,也是羊肉更补。 大集只有两家肉摊,一家卖的是羊肉,一家卖的就是豚肉,而方家就是卖羊肉的。 有时候周四郎去买肉,方大叔不在,就是方家小娘子看摊,一来二去,俩人便也熟了些。 因为是熟人,周四郎难得有些脸红,问满宝:“你听清楚了,是方家小娘子?” 满宝点头,问道:“她长得好看吗?” 周四郎扭捏道:“也就那样吧。” 不过眼睛却亮晶晶的,他也不躺着了,干脆起床,“娘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去相亲?是我们去,还是他们来我们家?” “我帮你去问。”满宝转身就要跑。 周四郎连忙拽住她,“问什么问呀,这都是大人决定的事,咳咳,你听听爹娘是怎么说的就行。” “娘说你配不上方家小娘子,爹说可以让你试一试,说不定人家就看上你了呢……” 周四郎伸手捂住她的嘴巴,“行了,你不必说了。” 果然狗嘴里是吐不出象牙来的。 周四郎找出自己最好的一套衣服换上,想了想,还是和满宝道:“要不你去问问娘?” 满宝就哼了一声,转身走了。 周四郎挠挠脑袋,低着头跟她往外走。 满宝不靠谱,但周四郎却自己上了心,开始仔细的留意起母亲的动向来,这一留意就发现问题了。 钱氏到底还是把老周头的话给听进去了,让人请了媒婆过来一趟,俩人在屋里说了一会儿话媒婆就走了,然后下午她又过来了,当天傍晚,吃过晚食后钱氏就和周四郎道:“明天你和我去大梨村走一趟,买些肉回来做肉馍。” 满宝立即道:“我也去!” 钱氏低头含笑道:“好,满宝和我们一块儿去。” 周四郎有些许激动,看了满宝一眼,怎么哪儿哪儿都有你? ※※※※※※※※※※※※※※※※※※※※ 作家的话 云起就是一个网站,和起点一样是阅文旗下的读书网站 ☆.第一百八十七章 事发(云起推荐票16.5万的加更) 冬至就放假三天,这一天是最后一天。 满宝把自己最好的一套衣服找出来换上,开开心心的牵着娘亲的手往大梨村去。 钱氏身体不好以后就很少出村了,不过走路也不难,只要悠着点儿,不走那么快就行。 媒婆已经和方家打过招呼,她等在大梨村村口,看到周家母子三人便迎上去,和钱氏笑道:“方家小娘子今天就在肉摊上呢,娘子到时候看一看,也让方家的人看一下四郎。” 钱氏应下。 这一次相亲依然是找了充足的借口的,只有双方都满意了才会正式来往。 这次因为是在外面相见,周四郎到底没勇气只要风度不要温度,因此穿的是自己的衣服。 不过他洗了头,一大早又仔细的洗了脸,此时神清气爽,看得很像那么回事。 不说满宝,就是钱氏都忍不住多看她这个儿子几眼。 她生了六个儿子,其中长得最好的就是老四和老六了。 不过周家人都长得不差,当年她不就是看上了周金的那张脸吗? 咳咳,钱氏脸微红了点儿,领着儿子闺女往肉摊去。 今天方家的肉摊上人也很多,不仅方屠户在,他媳妇程氏也在,他大儿子方大郎也在,方小娘子这个正主更是在。 所以来买肉的人都稀奇,“老方,今天你家怎么来这么多人?” 方屠户不自在的咳嗽一声,道:“这不是过节吗,来买肉的人多,让他们来帮把手。” 多吗? 也就比平时多那么一点儿吧,不至于来这么多人吧? 只是他还没来得及问话,方屠户突然“啪”的一下将剔骨刀狠狠地插进木板里,吓了他一大跳。 被吓住的不仅是他,还有拿了钱要上来买肉的周四郎。 他被方屠户吓的激灵了一下,然后在他炯炯的目光下硬着头皮上前,“我,我买两斤肉。” 方屠户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把他打量了一遍,这才把剔骨刀拔出来,问道:“买哪块肉?” 周四郎盯着那把刀咽了咽口水,道:“买腱子肉吧。” 钱氏牵着满宝的手站在一旁,笑吟吟的看着。 方屠户慢吞吞的割肉,问道:“你是哪个村的,我怎么觉着这么眼熟?” 周四郎还没说话,一旁等着买肉的人先哈哈笑道:“老方,你那什么记性啊,这是七里村的周四啊,他可是你们家肉摊的常客了,隔三差五就来你这买肉,你这都记不住啊。” 方屠户:…… 周四郎:…… 一旁红着脸的方小娘子上前,从她爹手里抢过刀,道:“爹,我来割吧。” 她手脚利落的先给旁边一人割了肉,收了钱后轮到周四郎时,她也磨蹭起来,没有立刻把肉割出来。 钱氏这才牵着满宝的手上前和她搭话,“小娘子可真能干,这是常给家里看摊吧?” 程氏总算是有了用武之地,她立刻把丈夫挤到一边,上前和钱氏搭话,“可不是,我家里人少,就只有一个儿子两个闺女,她大姐早就出嫁了,家里忙不过来时她就出来帮把手。” 程氏笑道:“我之前还生她爹的气,好好的女娃,让她来看肉摊,传出去名声有碍,谁家男娃愿意和她说亲?” 钱氏就笑道:“这么知道心疼家里人的女娃,怎么会没人说亲?不就是看摊吗,这就和我们下地一样……” “可不是吗,我后来也想通了,我这闺女没别的好处,就是干活儿利索……”程氏把自个闺女夸了一遍,然后才看向周四郎,“嫂子,这是你儿子吧,长得可真俊。” 要不然她闺女也不会就看上他,非要说他。 钱氏笑道:“是啊,这是我家的四小子,他也就一张脸长得好,我家里儿子多,所以艰难些,好在他也不懒,不然我可愁死了……” 话题就这么打开了。 满宝个矮,只有肉摊的案板那么高,站在钱氏旁边只露出一个小脑袋,于是她就看着两个母亲这么你来我往的说开了。 程氏:我家孩子少,所以别看我小女儿是个闺女,但我们家疼着呢。 钱氏:我家没别的长处,就是孩子多,而且个个都不孬,老四不是特别优秀,但也不差。 程氏:我家闺女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还会卖肉看摊种地。 钱氏:我家老四能种地,能摸鱼,能做生意,嘴巴还甜,也能吃苦耐劳。 程氏:我闺女听话。 钱氏:我儿子孝顺有礼。 程氏:我闺女长得不孬。 钱氏:我儿子长得俊。 两个母亲一来一回,满宝的小脑袋转来转去,周四郎在一旁看着,生怕她把脑袋给转掉了,最后他没忍住,伸出手来一把按住她的脑袋,不让她转了。 方小娘子一直红着脸听着,也一直偷偷的注视周四郎,周四郎一伸手她就注意到了。 她目光下移,这才看到满宝。 她眨眨眼,问道:“这是……” 周四郎立即咻的一下把手收回去,小声道:“这是我妹妹。” 满宝踮起脚尖,让自己看起来更高一点儿:“……姐姐,我叫满宝。” 方小娘子对她笑,“满宝你好,你真可爱。” 可爱你也没第一时间发现我呀。 不过满宝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于是回夸道:“姐姐,你也很漂亮,四哥,你说是不是?” 方小娘子就看向周四郎。 周四郎在两个女孩的注视下红着脸点头。 这边的动静自然瞒不过一旁的程氏和钱氏。 俩人的交流也暂告一段落,程氏有些恨铁不成钢,觉得闺女太急了,就算是看上了人家也该矜持一点儿。 钱氏对儿子也有点儿恨铁不成钢,好歹是个大老爷们,你脸红什么?你妹妹都把话题给你打开了,这时候你就该多夸人家几句啊。 不过他们不能再谈下去了,因为他们站在这里太久了,已经有人注意到这边,并走过来了。 钱氏掏了钱要买肉,程氏也很干脆的从闺女手里接过刀给他们割了肉,钱货两讫,两位母亲对视一眼,微微一笑,然后各忙各的去了。 钱氏把两个孩子领回家。 周四郎抓耳挠腮的想问,却又不好开口,只能频频看向满宝。 满宝还记着他按她脑袋的仇,于是当没看见。 钱氏决定回到家里再和老四详谈,所以看了他一眼道:“都是大人了,怎么还这么毛躁?回到家再说。” 结果一回到家,老周头就对周四郎暴喝一声,“给我跪下!” 周四郎吓了一跳,跳起来就要反驳,结果一抬头就看到跪在院子里的周五郎和周六郎,惊天一声霹雳,他似乎想到了啥,迈出去的腿没敢跑,啪叽一声跪在了地上。 ☆.第一百八十八章 生病 满宝耷拉着小脑袋跪在周六郎的身边,老周头气得在四人面前来回走动,老周家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在院子里围观。 这是满宝第一次被老周头罚跪,以前她犯错误都是钱氏罚她,老周头负责求情的。 但这次老周头气得不轻,都不等钱氏动手,自己先把满宝给罚了。 当然,钱氏是不会替他们求情的,此时她就搬了一张椅子坐在门口,沉着脸看他们四个。 四人沮丧得不行,但他们心虚理亏,并不敢反驳,所以老爹喷什么他们都得跪着听,老老实实的挨训。 生活总是充满了意外,满宝觉得科科说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比如昨天他们以为已经瞒天过海逃过一劫,没想到今天就会东窗事发。 说起来这事全怪六哥。 周六郎也知道是自己的问题,所以他的头比其他三个更低,腰也更弯。 但老周头显然不这么想,他主要骂周四郎,“你弟弟妹妹们小,你还小吗?都是要成亲的人了,你竟然能把你妹妹丢在山里,得亏老天爷保佑,你妹妹没事,她要是在山里迷了路找不回来了,或是被狼给叼去……” 老周头只是想一想就觉得心口生疼,几乎呼吸不上来,他气得冲周四郎踹了一脚,直接把人踹出去,喘着气问,“你让我怎么去见你……” “好了,”钱氏截断他的话,沉着脸道:“四个人,全都打十棍,老四,你最大,今天晚上不准你吃饭,就在这儿跪着!” 周四郎低垂着头不敢反驳。 满宝吓得不轻,没想到爹娘这么生气。 周二郎找了根竹条出来,周大郎悻悻,抽满宝的时候是打在屁股上,动作很轻,只让她感觉到疼,但抽另外三个时,周大郎却不这么惜力,直接抽出印子来。 显然,他也很生气。 满宝吓得哭起来,爬上去和老周头求情,“爹,我知道错了,你别打哥哥们了。” 老周头冲她哼了一声,道:“满宝,你年纪也不小了,过了年都七岁了,也该长大了,这山里是有狼的,能乱跑吗?” 老周头道:“你要是被狼叼去了,就再也见不着爹娘兄弟了,它还会把你的手脚都咬掉,啃吧啃吧吃了,到时候你手没了,脚没了,连头都没了……” 老周头是怎么恐怖怎么说,满宝吓得一愣一愣的,一时都忘了给三个哥哥求情。 老周头直接伸手把她拉起来,道:“今天晚上他们三个都不许吃饭。” 满宝心有戚戚,第一次吃饭都不香了。 因为是冬天,老周头想着他们生病了还得花钱买药,因此并没有让他们跪很久,天一黑就把他们赶起来回去睡觉了。 兄弟三个饿着肚子,只能去厨房里找了点水喝,勒紧裤腰带回房睡觉。 满宝一直被老周头盯着,想要偷偷给他们塞两颗糖都不行,最后她是抽泣着迷迷糊糊的睡了。 她睡了,老周头却没睡,他沉着脸去找三个儿子。 周四郎就领着两个弟弟站在床前继续挨训。 “你们小叔就只有这一滴血脉,”老周头压低了声音道:“打小,为了让她活下来家里费了多少心力?我从小就跟你们说,要护着她,护着她,不许去危险的地方,你们倒好,直接把她丢山里了,你们是想要了我和你娘的命是不是?” 周四郎抹了抹眼泪,低着头不说话,周五郎和周六郎也不敢动。 老周头看见了,胸中的那口气总算是散了不少。 想到昨天老四回来哭成那样,估计也是怕得不行了。 这么一想,最后那点怒气总算是散了,他抽了抽烟,沉默半响后道:“以后不许再犯这样的事,行了,自己去厨房烧点开水吧。” 周四郎没想到老爹最后会来这么一句,诧异的抬头。 老周头就瞪他道:“明天你就给我去坟上拔草请罪。” 周四郎便低头应了一声。 等老爹一走,兄弟三人就溜到厨房里寻摸,周六郎在灶台的最里侧翻出了三个黑馍馍,便知道这是大嫂给他们留的,三人热了热,便一起蹲在厨房里吃了。 本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结果下半夜满宝却发起热来。 钱氏最先发现,因为满宝做梦哭了,她便起身去安慰,结果一摸发现她额头滚烫,她吓了一跳,连忙把老周头摇醒。 钱氏摸着她的额头,连忙让老周头去烧开水,她忍不住抱怨,“孩子本来没事,你非说话吓唬她干什么?” 老周头也有些后悔,“她胆子一向大,我怎么知道就吓住了?” 然后就忍不住怪周六郎,“都怪老六这个兔崽子,事情都瞒住了,结果还露出来让我知道。” 周六郎:……瞒也错,现在不瞒也是错的了? 周家孩子多,发烧是常有的事,他们不仅会常规的降温方法,比如多喝热水,盖被子发汗等,还备用退烧的药材。 在发现灌水没用,满宝出不了汗,身上还是滚烫的以后,钱氏就让小钱氏把药拿去熬了。 结果一直到天快亮的时候,满宝还是一滴汗都没出,温度自然也没降下去。 钱氏忍不住落泪,高烧可是会死人的,尤其是满宝这样的年纪,六岁多,还危险得很。 她对周大郎道:“去请大夫吧,如果太阳出来还降不下去,就把人送到县城去。” 周大郎连忙应了一声,拔腿就往大梨村跑去。 满宝也就这两年吃的药才少了下来,以前基本上是跟药为伍的,大梨村的大夫对她熟得很,一见周大郎急成这样,他便也不计较天没亮就被叫醒了。 连忙收拾了药箱跟他走。 到了周家,他一看,孩子烧得脸都发红了,钱氏正不断的用温毛巾给她擦额头和手心。 大夫一看,问道:“越来越热?” 钱氏点头,眼眶发红道:“前头还没那么烫,我听您的一直给她喝温水,但温度一直在上升,我也没敢敷冷毛巾,便用温水一直给她擦拭。” 大夫点头,给满宝检查了一下眼睛和舌根,再一把脉,忍不住蹙眉,“这是风邪入体,又受了惊悸所致。” ☆.第一百八十九章 退烧(云起推荐票16.5万的加更) 这可是急症,大夫连忙打开药箱给他们取药,道:“三碗水熬成一碗水,用大火。” 这时候急,也顾不得转文火了。 大夫这才取了针给满宝针灸退烧,再这么烧下去,不死也傻了。 孩子烧得有些厉害,嘴唇发白,小身子一颤一颤的,钱氏用被子捂着她,撩开衣服让大夫下针。 老周头懊恼得不行,恨不得抽自己一个嘴巴。 一直忙到太阳出来,满宝才紧闭着眼睛哭出声来,呼出来的气都是热的,声音很小,钱氏伸手往她的后背一摸,摸到了一手的水,她就忍不住哭出声来,紧紧抱着她哄道:“好了,好了,出汗了,我们满宝就好了。” 满宝难受的哼哭起来,闭着眼睛哭道:“有狼……” “没有,没有,哪有狼,娘在呢,它不敢来……” “是是是,”老周头连忙道:“爹也在呢,它一来我就敲死它,不怕不怕啊。” 大夫又看了看满宝的舌苔,道:“出了汗就好了,小心的捂着,多替换几条干毛巾,不要让她再把汗吸进去就行。” 大夫收了药箱,给他们留了两副药,一天一副,一副可以熬煮两次。 他背了药箱,这才看向老周头,“没事别吓孩子,八岁以下的孩子都难站住,本就不经吓,你还特意吓她……” 老周头一脸羞愧,点头哈腰的应是,躬身送老大夫出门,然后让周二郎用板车把人毕恭毕敬的送回到大梨村去。 满宝出了一身的汗,钱氏不停的给她喂温水补充水分,到最后,满宝的头发都打湿了,难受的直哼哼,伸着小腿就要把被子蹬掉。 钱氏哪敢让她踢被子,紧紧地捂住道:“再等等,等不出汗了娘给你换衣裳。” 然后要喂她喝水。 满宝喝了很多水,不想再喝了,就把脑袋偏到一边,小声的哭道:“不喝了,不喝了。” “再喝一点儿,”钱氏道:“出了这么多汗呢,你的烧还没全退,得再喝一点儿。” 满宝不乐意,紧闭着嘴巴不喝。 科科就忍不住道:“建议宿主喝水,你现在体温还有三十七度八,你之前一度烧到三十九度八,这是非常危险的。” 一直到现在,科科都还心有余悸,生怕宿主还没来得及长大就夭折,中途她一度失去意识,科科已经在商城搜索了退烧药,只待宿主的生命体征触发警戒值就代替她购买药物。 好在情况没恶化到那个地步。 因为未来药物与当下的科技相差较大,哪怕只是一粒退烧药,所需的积分也是庞大的。 宿主现在的积分虽然买得起,但事后她一定会心疼得不行。 因此科科直言道:“如果宿主不能退烧,造成病情反复,过后恐怕只能购买商城内的药物,你知道一粒退烧药要多少积分吗?” 科科非常干脆的把搜索页面展示出来给她看。 紧闭着眼睛的满宝睁开了眼睛,委屈巴巴的看了一下积分后从床上爬起来,在钱氏的帮助下把碗里的温水都喝了。 钱氏虽然不知道她怎么突然又听话了,但这也是好事,她高兴的轻声哄道:“我们满宝真是听话的好孩子,喝了水一会儿就好了。” 还没满七岁,满宝就觉得自己要操心花钱的事了,真的是太难了。 难得一次不想长大的满宝伤心的又喝了半碗水,然后就捂着肚子表示要尿尿。 钱氏就用她的大衣把她包起来抱着去,等阳光能够透过窗户照进来时,满宝的烧总算是退了。 钱氏容许她在屋里洗了一下澡,然后就把她塞被子里,不敢让她受一点冷。 连早食都是在床上吃的。 或许是因为满宝从小就体弱,或许是被她这次生病吓到了,周家上下对她都很小心翼翼。 特意给她熬了瘦肉粥,却不许她下床,一直到吃晚食的时候,确认她真的可以活蹦乱跳了,这才让她到堂屋门口站了一会儿。 但没过多久,吃了晚食她又被塞回屋里了,第二天,她依然没能去学堂。 于是白善宝提着一盒点心来看她。 怕给白家小公子过了病气,钱氏没让白善宝进屋,而是让他们隔着一扇窗户说话。 白善宝正好看到小钱氏端了一碗黑乎乎的药汁进去,他颇为同情的和满宝道:“你真可怜,还要吃几天药呀?” 满宝记忆中对吃药却是习以为常的,道:“我觉得我好了,但我娘他们就是觉得我没好,不过我的药也只有到今天的,明天我一定要去学堂。” “要是他们不放你出门怎么办?”白善宝显然深有体会,“他们会把你关在屋里的。” “那我就逃出去,到时候你帮我吗?” “好呀,”白善宝兴奋起来,问道:“你要怎么逃?” 可惜他们还没来得及计划,小钱氏就端了药汁到床前了,满宝只能先喝药再和他商量逃跑大计。 可惜了,第二天不等满宝逃跑,钱氏先提了送她去上学的话,“你请两天假了,今天也该去上学了。” 不用逃跑也能去上学,满宝和白善宝还是有些失望的,不过经此一事后,满宝听话了许多,惋惜只放在了心里。 虽然实际上只烧了一天,但周家人还是不敢轻忽,一直认真执行大夫的叮嘱,不给她吃腥辣,油腻的东西,于是一连一旬,满宝虽然吃得精细,但肉只有瘦肉沫,更多的是青菜,这让一年来没少吃大肉的满宝难过不已,连每天早上讨厌的鸡蛋水都显得好吃起来了。 就连庄先生都觉得小徒弟脸色苍白了许多,在学习上都格外关照,一连好几天都没给她布置作业。 等她终于脸色红润又或活泼乱跳起来后,家里才放松了这方面的管制,而她也终于有机会问一问五哥,他们到底是为什么东窗事发的。 周五郎就看向周六郎。 周六郎扭捏道:“这事说起来就长了。” 周四郎翻了一个白眼道:“长什么长,就我们出门半天的功夫,能长到哪儿去?” 他对满宝道:“不用问他了,大亮都跟我说了,这小子出去吹牛,说他怎么怎么抓住了竹鼠,别人不信,他就说连你都能自己抓住一只竹鼠呢,他能不抓住?” ※※※※※※※※※※※※※※※※※※※※ 作家的话 等我病好,我一定要胡吃海喝,哪怕胖十斤我也甘愿 ☆.第一百九十章 定亲(起点推荐票五万的加更) 竹鼠好吃吗? 那是一定的,连怕它的小钱氏都觉着它比鸡还好吃,更别说村民们了。 但这东西并不好抓,尤其是在竹林里,它呲溜一下就能消失不见,竹洞,地洞,它都能钻,速度还快。 除非他们运气好,正好能和周四郎他们一样把它们堵在一个浅层或单口的洞里。 那天周五郎他们拎了两只竹鼠回来,第二天村民们就跑到山上的竹林里找竹鼠了,结果翻了一个上午连它们的影子都没看见。 他们就只好下山了,下山看到周六郎正跟他的小伙伴们一起玩儿,便把他招过去说话,问一下他们是怎么抓的竹鼠。 周六郎今年才十三岁,正是牛皮吹破天的年纪,奈何人家不信,他一急,就把满宝自己抓了一只竹鼠的事给透露了。 村民们更不信了,满宝才多大啊,在山里跑迈得开她那小短腿吗? 这一质疑,周六郎就把他们怎么去追竹鼠,回来怎么找到满宝,满宝手里拴着一只竹鼠的事全说了。 当时老周头就站在人群之后,一开始听他儿子吹牛皮他还听得津津有味,听到后面才不得了。 到现在,不仅周四郎和周五郎怪他说漏嘴,就连老周头都怪他大嘴巴。 觉得要不是他大嘴巴让这件事东窗事发,他就不会罚满宝跪,还拿竹条抽了她,那她就不会风邪入体;他也不会吓唬她,那她就不会惊悸,也就没有后头满宝发烧的事。 所以老周头气得不行,一连五天都让他跟着周三郎下地开荒。 不,是周家所有兄弟都被连累,全都叫老周头赶出去给老三开荒了。 周三郎已经确定要开一块地,从冬闲下来后就开始去地里割草挖树捡石头。 当然,周大郎几兄弟闲下来的时候都扛着锄头去帮忙的,但去的时候也不多,因为家里正沤肥。 明年家里要增加二十亩的地,需要的肥料多了许多,所以说是冬闲,但并没有哪一天是真的清闲的。 他们需要大量的沤肥,所以最多是兄弟几个接过周三郎的活儿,让他可以去开荒而已。 但老周头一生气,干脆不让他们猫冬了,每天恢复了天没亮就起床,干完家里的活儿,上午去沤肥,下午就去地里帮老三开荒。 明明是冬闲,过得却比农忙时还累。 不仅周四郎几个小的,就连周三郎这个获益的正主都觉得有点儿吃不消。 但老爹正在气头上,显然没人敢不听话。 于是,时间呲溜一下过去,等他们把那块荒地整理出来,还都锄了一遍,洒下肥料养地时,小年都快到了。 然后,周四郎要定亲了。 生活充实,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的满宝听见娘亲说要准备定亲的彩礼时都惊呆了。 她瞪大眼睛问,“娘,我四嫂是谁?” “就是方家的小娘子,你见过的,不记得了?” 满宝惊呆了,“你们是什么时候说定的,我怎么不知道?” 钱氏乐,“又不是你娶媳妇,干什么还让你每一个步骤都参与?你四哥知道就行了。” 满宝就看向周四郎,见他一脸的喜色,就问道:“四哥,原来你一直知道啊?” “知道啊,”周四郎瞥了她一眼道:“要不是因为你生病,其实我们早就定亲了,说不定我们还能赶在年前成亲呢。” 钱氏就瞥了他一眼道:“你当成亲是过家家呀,一说定就能办酒席了?去去去,别把事儿都推你妹妹头上。” 但其实这事跟满宝还真有点关系。 当时两家一起相看,方家对周家是勉强满意,但耐不住闺女对周四郎是很满意,于是就没回绝媒婆。 而钱氏对方小娘子也很满意,觉得那闺女大方,胆子也大,拿的定主意,于是便和媒婆露了口风。 一个没拒绝,一个则是有意,媒婆便知道这事八成能成,于是两边跑得更勤快了一点儿。 满宝生病那两天,钱氏抽不出手来,但满宝病一好,钱氏就又领着周四郎去了一趟大梨村。 这一次却是光明正大去说亲的,钱氏和程氏把两家的情况正式摆出来说清楚,算是正式定了意向。 再之后,周四郎就可以经常去方家表现了。 不过因为老周头发威,他很少能抽出时间来,都是隔两三天才能去一趟大梨村。 或是找方小娘子在路上走一走,或是去方家干活儿。 作为待考察的准女婿,去岳家干活儿也是考察之一,这是当下约定成俗的规矩。 至少在村子里是这样的。 等方家足够了解周四郎这个人,周家这个家庭后才会决定到底把不把女儿嫁给对方。 不过能够走到这一步的,除非男方的表现实在是差劲儿,不然一般都能成。 不过那段时间周家兄弟几个都是早出晚归的,而满宝又沉迷于课业不能自拔,所以对这些事并不知道。 她并不知道她出于愧疚给四哥的糖果最后都被他送到了方小娘子手里,成为了未来四嫂的甜蜜零嘴。 经过一个来月的考察,方家终于在媒婆第二次上门提亲时同意了周家的提亲,正式确定了日子下定。 所以接下来,周家就要准备好彩礼了,然后才选定日子成亲。 不过钱氏估算了一下,觉得年前成亲的概率不大,而年后…… 钱氏想了想道:“没有让新媳妇赶着春忙前进门的,所以我的意思,还是等春种过后再娶亲,也让小娘子歇一歇。” 老周头点头,“那就在五月选个日子,那会儿春忙过了,天气刚热,新媳妇进门能有两个月的适应时间。” 这件事自然是家长做主,大家都没意见的。 钱氏的打算通过媒婆传到方家,程氏都忍不住和方屠户道:“周家还真是厚道人家,虽然周四差一点儿,但公婆明理,以后二妞的日子也能好过点儿。” 方屠户点头,满意的道:“当初二妞一说她看上了周四,我就叫人去打听过了,他们家三个媳妇,都没有赶着过年前后进门的,全是秋收过后就进门,我们家二妞是没赶上好时候,不过这个日子也不算差了。” ※※※※※※※※※※※※※※※※※※※※ 作家的话 修仙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现在检查刚过,风声还很紧,所以,你们了解的……现在网站的书评区都还没开放呢,所以我们要矜持一点儿 ☆.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起玩儿 他道:“周家宽厚,我们也不为难他们,彩礼就要三两银子,我们留下二两,剩下的一两给二妞带着,我们再把陪嫁给她带上就差不多了。” 乡下有句俗语,有钱没钱,娶个媳妇好过年。 宽厚一点的人家,会赶在冬至前娶媳妇,那样新媳妇进门好歹能轻省两个月,等过了年就忙起来了。 但也有日子不凑巧的,一是没选着好日子,二是像他们两家这样说亲晚的,大多数都会赶着年前成亲,别看现在是小年了,但乡下不讲究,只要彩礼拿得快,三天办完酒席都是正常的。 那样开春家里就多了一个劳力,正好春忙。 有的人家刻薄,哪怕说亲早,也会特意把时间压到小年前后成亲,一是省了前面的口粮,还能赶在春忙前成亲。 更刻薄的人家,会选择在年后的正月里成亲,新媳妇一进门就是春忙。 说真的,他们说亲得晚,而周四郎年纪不小了,方家还真担心周家选择在年后成亲,那样二妞一进门就要下地,还得适应公婆妯娌的新生活。 周家能主动将日子延后到五月,说明很为他们着想了。 周家宽厚,方家也不是不讲理的人家,双方通过媒婆一来一往,定亲的细节就敲定了。 在当下,三两银子的彩礼不算少,但也不算多,以方家的家境,只要三两算是少的了。 钱氏计算过,除了彩礼,还有酒席及一些成亲所需的礼,统共下来五两就差不多了。 本来,在周四郎赌钱后,她预计给他娶一个好媳妇的花费是七两到九两之间的。 没办法,新郎质量太次,就只能用彩礼补上了。 好在周四郎到底没在这点上坑家里,靠他那张脸和那张嘴骗,哦,不,是找到了方小娘子这一优质新娘。 公中现在是没这份钱的,尤其是在家里搬进新房以后。 满宝病好后没多久,老周头找的木匠终于把定制的家具都给做好送来了。 每个房间都放了一张床进去,小钱氏他们也用买回来的布料做好了被面,塞好了棉花,加上周二郎编织的一些竹制家具,往里一摆,家里便选了一个好日子进新房了。 当然是办酒了的,老周头因此收了一波礼钱,不过礼钱和酒席所费的钱基本持平,所以他既没有亏损,也没有盈余。 所以本来只有两百多文的钱盒子还是只有两百多文。 因此给方家的三两彩礼是和周喜借的钱,同时钱氏还多借了二两,以备五月的酒席。 因为一直到秋收,她估计家里都不会有大笔的进项。 这笔债务,虽然老周头一直嚷着让周四郎自己还,实际上却不可能。 而在小年下定的前一晚,老周头也就此事开了个家庭会议。 “老四是不成器,去年输了十五两银子,但今年他都还回来了,他欠你们的那些钱也都在我们这里,之前建房子全都拿出来了。”老周头道:“这部分账算我和你们娘的,以后等公中有钱了,我再还给你们。” 没人有意见。 老周头继续道:“虽然我说老四娶亲的钱得他自己还,但你们娶媳妇都是公中出的钱,没的到了他这儿就例外,所以和喜拿的这五两银子也是我和你们娘还。” 周喜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说话。 老周头就看向周四郎道:“娶了媳妇就是大人了,说不定啥时候就当爹了,干活儿卖点力,心里也要有成算些,再这么吊儿郎当的,我抽你。” 周四郎低低地应了一声。 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因为钱盒子的钱少,这个年过得有点淡,为了省钱,钱氏革掉了很多必要的支出。 比如肉。 以往过年,除了去年因为周四郎赌钱输掉家底以外,钱氏都会购买一批肉做腊肉。 不仅可以家里吃,也能拿去走亲戚。 今年和去年一样,家里都没买肉。 不过和去年也不一样,今年虽然依然少了许多好吃的,但大家却很高兴,因为住进了新房子呀。 尤其是满宝和一众小的,简直每天都跟过节一样高兴。 她搬进了自己的新房子,老周头拿了她的钱虽然没给她打一张超大的床,但也打了一张正常大小的,比现在满宝睡的这张自家搭建的简易版小床要好太多了。 满宝忍不住在床上打了两个滚,然后才去看房间的摆设。 周二郎每天都在努力的做竹编,除了可以拿到集市上卖的竹篮,簸箕之类的,还有就是家里能用的了。 比如满宝的房间里就放了一张竹屏,将内室和书房隔开。 因为知道满宝喜欢各种花花草草,周二郎还让她在竹屏上作画,晒干后才放进房间里。 除此外,老周头给她打了一张梳妆台和两把椅子,一把放在梳妆台前,一把则放在书桌前。 书桌也是老周头花钱请木匠打的,他老早就开了家庭会议宣布,以后这些东西都是满宝的陪嫁。 可以说,满宝的房间是花销最大的,也是家具最齐全的。 周大郎和周二郎还用竹子给她造了一个三个格子的书架,就放在书桌旁边。 然后还拿竹子给她编了两个箱笼,可以放衣服和各种杂物。 当然,竹编的东西自然是比不上木质的,但对于一个未出阁的闺女,尤其是一个六七岁的小闺女来说,这些东西都很珍贵。 总之满宝高兴得不得了。 于是哪怕过年只能吃几顿肉,她也每天快快乐乐的, 快乐得她都忘了避嫌,每天和白善宝一起跑上跑下,连大年初一都凑在一起满村子窜着拜年,然后收了一大堆的红包。 当然,村民们包的红包里大多只有一文钱,但满宝也很高兴就是了。 然后一高兴,她就跟在白善宝屁股后面一起去白家拜年了。 白老爷当然不会给他们只包一文钱,他给俩人的是一个精致的荷包,荷包里包的是印着进士及第的金裸子。 满宝当时没留意,她就觉着荷包特别好看,还仔细的看了看呢。 白老爷很喜欢满宝,觉得她是个很聪明的小孩儿,因此特意把二儿子拎过来,郑重其事的交给俩聪明小孩道:“你们要带哥哥玩啊,别把他落下。” 白善宝和满宝才收了礼物,虽然很不想和这个有点笨的同窗玩,但还是拍着胸脯和白老爷表示,他们会和他友好玩耍的。 ※※※※※※※※※※※※※※※※※※※※ 作家的话 被拎着的白二郎:……可我不想和你们玩儿 ☆.第一百九十二章 礼轻礼重 不仅白老爷给了他们压岁钱,白老太太和白太太也给了,拿人手软,哪怕满宝和白善宝年纪还小,他们也很明白这个道理了。 于是收了礼的俩人一左一右牵住白二郎的手,拉着他一起去玩了。 白二郎勉为其难的跟他们往外跑,到了外面就问,“你们玩什么?” “我们要去找长在腐叶和粪粪上的蘑菇,把它移到我家的肥堆里,让它们开出更多的来分解肥料。” 白二郎惊呆了,“这有什么好玩儿的?” 白善宝道:“好玩呀,哪怕是连着它生长的泥土一起挖了移栽,也不一定能存活的,我和满宝在比赛,看谁找到的更多,移栽的存活率更高。” 满宝点头,“也就前两天下了一场毛毛细雨,山上这样的蘑菇才多点儿,不然平时很难找的。” 白二郎就甩开他们的手,道:“我不跟你们玩了,我要去跟我的朋友玩捉迷藏。” 白善宝鄙视,“捉迷藏有什么好玩的,我一找一个准儿,你肯定又要躲到草垛里面去。” 白二郎瞪眼,“你怎么知道?” 满宝哈哈笑道:“十次捉迷藏,你有九次是躲在那里,还有一次是直接没藏好,我们都知道。” “胡说,他们就不知道,他们经常找不到我,草垛也有好几个的。” “那是因为他们笨,”满宝道:“看一下草垛旁边哪里有散出来的稻草就知道你们躲在哪里了,哼,你们每次都躲在草垛里,一点儿也不好玩。” 双方道不同,直接就在村口分道扬镳了,白善宝还和他道:“可不是我们不带你玩儿,是你不想跟我们玩的,你可不能和叔父告状。” “我才不会告状,谁告状谁是小狗。” 于是双方达成共识,分开玩耍。 白善宝和满宝手牵着手往村口的山里跑去。 当然,那不是大山,就是个山丘,因为上面没开荒,且有各种好看的花儿和野果备受村庄孩子们的欢迎,大家经常喜欢去那里玩耍。 且不少人家的菜园就在山脚不远处,因此大人们从不拦着孩子们上去玩儿。 满宝家今年开了三个肥堆,其中有两个就在山脚下,他们开荒的那三块地旁边。 为了比赛,她和白善宝一人分了一个,积极的从各处搜罗那些蘑菇,然后把他们移栽到肥堆上。 找到的这种分解类的毒蘑菇,已经收录过的满宝照着词条尽量让它存活和培育出更多的菌丝及孢子;没有收录过的,她就喜滋滋的分出一株来给科科收录,坐等积分和词条。 白善宝觉得这个游戏很有成就感,就和种植姜块一样,每找到一株他便收获一份快乐,而移栽过去的蘑菇存活,又收获一份快乐。 如果能一觉睡醒发现一株蘑菇的旁边长了更多的小蘑菇,那就更快乐了。 也因此,白善宝最近很热衷蹲在肥堆旁边观察它们是怎么越长越多的,一点儿也不嫌弃这臭臭的肥堆了。 白善宝尚且如此,满宝收获的快乐就更多了。 这让周家上下一众人等很不理解,那肥堆到底有什么可看的,这俩孩子干嘛这么热衷把这些不能吃的蘑菇伞移栽过来? 不过虽然不理解,但也知道他们对这东西很看重,周大郎他们在沤肥的时候就会下意识的避开他们移栽的蘑菇,不损坏。 刘氏也很好奇,特意把孙子和满宝叫来问了一下,得知两个孩子是因为“蘑菇可以分解腐叶等难以分解的物质,加快沤肥”便沉默了一下,前半句她有些没听懂,但后半句她听懂了,而且他们的目的显然是最后这半句。 刘氏本来还以为这就是个简单的游戏,没想到他们还有这样的目的。 她忍不住好奇,“这话是谁告诉你们的?” 白善宝挠了挠脑袋,看向满宝。 满宝也抓了抓脑袋,道:“没谁告诉,这不是眼睛看得见的吗?” 白善宝一想也是,点头道:“是啊,眼睛看得见的。” 刘氏便不知道该问什么了,她从来不拦着孙子顽皮,何况这种顽皮还和传统意义上的孩子顽皮不一样。 因此她只能笑一笑,然后让两个孩子继续去玩。 今年过年庄先生给他们放了一个很长的假期,从小年这天一直到过完元宵。 前段时间被拘着读书,两个孩子根本没时间玩,或许是被拘得很了,一放假就跟脱缰的野马一样不可收拾。 满宝的东西一直都是自己管着的,从她很小的时候钱氏就不问她要压岁钱了,因此钱氏一开始并不知道她从白家收了“厚礼”,一直到正月里的某一天,满宝因为喜欢金裸子的样子,要用各色线做成一个镂空的结把它放在里面挂在床头,钱氏这才知道的。 此时都初五了。 钱氏吓了一跳,这可是金子! 虽然一个金裸子并不大,只有几分,可对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依然贵重得不行。 尤其是它制作的工艺。 钱氏看过后张了张嘴,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只是和满宝道:“我们得给白小公子和二公子回礼,满宝,你把这金裸子给娘亲可以吗?” 满宝问道:“娘,你要回送给他们吗?” 钱氏叹息道:“这太贵重了。” 满宝就挠了挠脑袋,觉得这样不好,可为什么不好她又说不上来。 她就捏着好看的金裸子不肯给。 老周头也看到这些金子了,他眼睛亮晶晶的,见妻子看过来,就轻咳一声,严肃道:“是有点贵
相关推荐: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红豆
将军在上
旺夫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开局成了二姐夫
秘密关系_御书屋
深宵(1V1 H)
女奴的等价替换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