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留下来住了三天,一边扎针一边用药,今天早上刚送走。 好是没有好,但病情是控制住了,接下来便是调养治疗了。 满宝生怕他们不再来,所以一口气给对方开了一旬的药,叮嘱道:“用完药以后最好再来看看,你这种病不是急症,不治好将来会后患无穷的。” 对方是应下了,但会不会再回来满宝也不确定。 但这不妨碍她和文天冬饱满的热情,已经有了第一个病人,那第二个还会远吗? 文天冬也比之前多了一些信心,应下。 满宝就带上大吉和西饼,快马到青州城里见郭刺史。 双方在刺史府见上面,皆是一惊。 周满是觉得郭成的形象和自己想象的不符,这怎么是个看上去儒雅文气的中年美男子? 郭成是惊讶于对方的年轻,不过,他早听说过周满,知道她年纪小,所以也只是惊讶了一下而已,很快收敛心神。 满宝也收起了脸上的惊讶,笑着上前和郭成行礼,“下官参见郭刺史,郭刺史远道而来,下官未能迎接,还请郭刺史原谅。” 郭成笑道:“周大人客气了,真论起来,你我品阶相同,算不上什么上下官。” “青州医署属于青州管辖,只要在青州境内,那便归属青州,在下自然是下官。” 俩人互相谦虚了一下,然后才分上下而坐。 郭刺史神色温和的问道:“周大人为何将医署落在北海县?” 周满很坦诚,“因为北海县的工作最好开展。” 她明着道:“因为一些误会,各地县衙对医署都抱有戒备之心,郭刺史也知道,我与白县令关系特殊,将医署落在北海县,我可以得到最大的支持。医署建立时不会有任何的困难。” 郭成没想到她直接点明这一点儿,这种事不应该是虚着说的吗? 满宝却没有这么行政时间来与郭成猜度,那是白善他们地方县衙之间的事,作为半独立于刺史府之外的医署,周满的自主性要更高一点儿。 她直接明着和郭成道:“先前大人没有来,青州城这边无人做主,我留在这里受阻颇多,所以才去的北海县。现在那边的医署已经建立起来且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她睁着眼睛说瞎话,将自己下乡义诊的病人全都算了进去,拿出账本给郭成看,“大人看这这段时间来我们医署看的病人和消耗的药材。” 郭成翻开看,大吃一惊,“医署竟接诊了这么多病人?” “不错。” 郭成:“……北海县人如此体弱吗?” 满宝便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道:“大人,这并不算多,贫民之中,十知六七身体都有问题的,何况现在又是换季的时候,孩子们也经常生病,所以这个数字不算大。” 郭成沉吟片刻,问道:“周大人就没想过将医署搬到青州城来吗?” 他道:“青州医署毕竟是要负责底下七个县的医疗情况,你单留在北海县,恐怕其他各县会有意见,而且京城那边也很难交代。” 虽然各县不喜欢医署掌握他们的人口、税赋情况,但医署又的确是一项利民的福利政策。 医署可以不落在本县,但该本县的药材、义诊却不能少啊,而且医署落在青州城,其他各县的病人找上门来也要更容易一些。 满宝听得懂郭成暗示的意思,她道:“我们为何只建一个医署呢?” 周满道:“我们完全可以多建两个,青州城内总领一个,等这边也上了轨道,我们还能在寿光县设立一个,这样一来,七县三个医署,辖下百姓可以就近选择就医,不比都来青州城或者北海县要方便吗?” 郭成都忍不住惊讶的张开了嘴巴,问道:“你们太医署不一直是一州一个吗?” “太医署才建起来几年?更不要说地方医署了,这些都是要摸索着来的,现在之所以各州先设一个,也是因为财政和人才上有些困难,”满宝道:“过两年,太医署培养出来的学生越来越多,人才不缺了,财政慢慢宽裕,医署肯定要多建的。” “下官早听说过大人才干出众,有您坐镇青州,青州完全可以做第一个开始的州嘛。” 虽然好话很好听,但郭成也不至于被她两三句话糊弄住了,问道:“这事萧院正和陛下知道吗?” “当然知道了,”满宝惊讶的看他,“不然我来青州做什么?” 她微微蹙眉,不太高兴的道:“难道我周满还真能因为徒弟的一个小错误连累到外放吗?本官在京城里治的人,不敢说囊括了朝中上下百官,但四品官以上,谁或其家眷没找过我看病的?” 郭成:……他知道,这一位还是太子的人,现在都还挂着崇文馆编撰的官职呢,所以他才那么谨慎啊。 ※※※※※※※※※※※※※※※※※※※※ 作家的话 晚上八点见 ☆.第2836章 融洽 郭成思考起来,半晌后道:“再在寿光县开医署,花销很大吧?” 周满点头,“不会少的,不过这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搞定的,如今太医署人手还是太少了,我们先把青州城的医署和北海县的医署搞好。” 郭成就松了一口气,颔首道:“好。” 郭成急需人支持他,哪怕是医署也好呀,而且周满身边还有白善呢。 “要建造医署吗?” “不用,不用,”满宝之前就派人打听过青州城里合适的院子,这会儿直接道:“在县衙不远处有一间院子不错,门前是大路,很宽敞,过去不愿又是县学和府学,我问过了,那间院子是前刺史的别院,大人要是不介意,不如将那个院子拨给我们医署使用。” 这下郭成相信她是有备而来,而且是真的想在青州城设立医署了,不然怎么会连地方都提前选好了呢? 郭成想了想,点头同意了。 为了表示诚意,他还当即让人去取了院子的地契过来给周满。 周满收下了,然后跟着师爷去办相关的手续,直接将院子放在了青州医署名下。 满宝对此特别满意,带着西饼和大吉去看那个院子。 可以作为刺史别院的院子,那自然是不小的,虽然也是三进的院子,但一共有两排,光是后院就有四个小院,更不要说前头两进有并排下去的院子了。 满宝很高兴,呼出一口气道:“这地方够宽敞,可以容纳的病人肯定会更多的。” 大吉不由问,“娘子,你有时间弄这边的医署吗?” “怎么没有,时间嘛,挤一挤也就有了,”她道:“而且文天冬不是来了吗?不过还是得再招募一些人,不仅是大夫,还有会处理庶务的文人。” “只要北海县那边顺利了,青州这边便有例可循,做起来就要容易得多。” 招人的事满宝还是得去找郭成。 “县考?” “对,”满宝道:“本来我是想从明经科里挑人的,但今年来不及了,我问过吏部,今年考中的考生都分配了下去,而且……” 她有些不好意思道:“现在地方医署的官职还比较低,所以明经科的考生不愿意选择医署,所以我想着先在地方上招几个人,等明年我可以从明算上招两个人过来。” 郭成:“……那周大人此时想选什么科?” “就选明算科,”满宝道:“当然,要是有明律和明经我也是可以的。” 郭成:…… 开考是大事,学生参加京城的明经考试有几种办法,一是乡里举荐,直接去京城考试; 二是县学或者府学的学生,可以去京城考试; 三则是白丁出身,却又没有进入县学和府学的,他们需要先在县里和州里考试,拿到举荐的资格后再去京城考试。 绝大部分学生都属于第二种和第三种。 但大晋不禁人口往来,所以也不限定地方。 因此白善是陇州人,却可以考进益州府学,而周立学他们在京城,也可以通过京城书院组织的资格考试获取资格。 而周满现在要招募的人才,就相当于只从县试中选人,大大放宽了选取人才的标准。 这也是常有的事,县衙的一些小吏职位都是县衙自招的,因为连品级都没有,所以通过全国明经科考试的人才是不会做这种工作的。 通过全国明经科、明算和明律等科目考试的学生,谋官的最低品级也是县尉和主簿。 这已经是最低等级了,再往下就都是不记名的书记员和小吏了。 底下那些人,要么是父传子,兄传弟;要么是被人举荐,自己又实在有才通过了考核进去的;再要么就是这种县级的考试了。 而周满和白善让周立重看书参加的就是这样等级的考试,它考的知识点没那么多,明算的话,一般账房字写得好一点儿的都能通过县级的考试。 只是再往上就困难了。 不过此时周满急需打下手的手下,要求特别低,能记账,可以管账就差不多了,更高深的,等明年的明经科考试后吧。 满宝叹息,这两年各处都人才紧缺呀。 “大人,县试可以举办吗?” 郭成算了算时间道:“按照惯例,各州府是要在十月份选定往京城考试的考生,九月是州试,八月才是县试……” 他道:“提前这么多,只怕学子们会恐慌,而且他们准备恐怕也不足。” 提前考试冒的风险太大,郭成笑道:“不如这样,我让人昭告出去,直接为医署举办一场考试如何?到时候周大人还可以亲自来选人。” 满宝目光微闪,“可以这样吗?” 郭成笑道:“自然可以的,招募人才嘛,这是正常的事,只不过医署特殊,不知道周大人想要什么样的人才?” 满宝便精神奕奕的道:“大人,既然是特地为医署开的考试,那考题便由我出如何?” 郭成:“啊?” “当然了,是和大人同出,”满宝反应过来,立即拍着马屁笑道:“到时候我们两套卷子合在一处给他们考,然后阅卷定分,既然是选人,当然要选最合适的了。” 郭成想了想,觉得这人毕竟是医署要的,由周满参与出卷子也不错,于是点头。 笑问:“周大人什么时候能出好卷子,这考试想要定在何时?” 满宝就思考起来,“宣传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大人一定要让各县都宣传到位才好,那时间就不能太短,这样,我们定在六月份如何?” 郭成欣然同意。 满宝笑眯眯的道:“大人既然要招募贤士,不如在写公文的时候多添几笔,就说医署还要招募大夫,不论是什么大夫,只要有意便可来医署找我,通过我的面试过后就可进入医署做坐堂大夫,如何?” 连考试都给她设了,郭成自然不会再吝惜这么几行字,于是欣然答应。 满宝高兴不已,郭成自觉和周满打好了关系,也很满意,于是亲自将人送出刺史府,目送他们骑马消失在街角。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半见 ☆.第2837章 不缺钱(给书友“慕容qingqing”的打赏加更1) 路县令最快知道此事,他师爷忍不住道:“大人,白县令那边不会撕毁盟约吧?” 路县令想了想后道:“不会,他之前便提到过,结盟之事是私下的事,青州城除了我们俩人外还有五个县令呢。在明不如在暗。” 路县令想到了什么,不由一笑,“我今日才算明白了他当日说的话,我等做这些不过都是为了青州的百姓,他是北海县的父母官,而我是益都县的父母官。只要是为治下百姓好的,有功绩之事,何必太过拘泥立场?” 师爷蹙眉,“他这话的意思是,只要对北海县有益,他便会背叛和大人的盟约?” “不,不是背叛,”路县令摇头笑了笑道:“枉我年长他十来岁,却没料到是虚长,与这些事上的还未想得有他们夫妇通透。” 师爷满头雾水。 路县令已经起身道:“走吧,我们也去拜见郭刺史,农忙要过去了,去年因为青州官场动荡,益都县的劳役还差了许多,正好等过了端午便召一批役丁服役。” “不仅一些水渠要通,路也该修一修了。”路县令道:“我们去找郭刺史要钱,迟了,只怕钱都要进北海县和医署那边了。” 郭刺史自己都没想到他前脚送走周满,后脚就迎来了哭穷要钱的路县令。 满宝很高兴的跑回去告诉白善这次他们谈妥的事,还道:“我看郭刺史大方得很,县衙现在不是正缺钱吗?要不你去试着去找他要钱?” 白善财大气粗的挥手道:“不必心急,我们北海县现在不缺钱了,等到端午我们去拜见刺史时再提钱的事。” 满宝刚从青州城回来他就去要钱,这也表现得太急切了,不好不好。 周满惊奇道:“你竟然不缺钱了?” 白善就咧开嘴,压抑不住脸上的笑容道:“今天立威派人回来说新盐场那边的收了第一批盐。” 满宝眼睛一亮,问道:“晒出来的盐果然像你说的那样比煮盐更好吗?” “比上次我吃的还要好。”白善从抽屉里拿出那一小罐盐给她看,“我让立威又在后面建了一个结晶池,盐卤在第一个结晶池里晒出晶体后铲出,再用盐水冲刷过滤后暴晒,晒出来的盐比前一个结晶池的盐更白,过滤出来的杂质也要更少一些。” 满宝捻了几颗盐品尝,发现还真是,“这算是上品盐了吧?” 白善点头,“所以我说我们北海县不缺钱了。依照这样的速度,我们完全可以顺着那片海岸线建出更多的盐田来,就算旧盐场那边不能再出盐也不怕。” “不过光靠盐场也是不够的,北海县的粮食不够,粮铺总是从外面进粮食也不是办法,还是要想办法提供粮食的产量。” 他道:“最近正在收麦子,我打算到底下各个村子都走一遍。” 满宝道:“我也正要带着文天冬下乡义诊呢。” 俩人一拍即合,便决定一起下乡。 方县丞对俩人热衷下乡的行为已经见怪不怪了,只是忍不住再次提醒白善,“县令,县衙现在储存的盐不多,而我们给刺史府的官盐最迟七月就要上交。” 白善道:“此事我心中有数,方县丞不必担心,县衙这边希望你看好,旧盐场既然长工们都煮不出盐来,那就暂时关闭起来吧。” 方县丞一听,忍不住去看白善的神色,见他面色平和,语气轻松,便猜出是新盐场那边有了进展,甚至极大可能已经煮出了盐。 可最近没听说大家洼那边有人大规模的砍伐树木呀。 方县丞迟疑的问道:“那宋家那边……” “犯事的管事不是都判了送到刺史府吗?”白善道:“那宋家现在我这里和别的子民就没什么差别,平常对待就是。” “对了,宋主簿还是病着吗?”白善笑眯眯的道:“既然如此,那便从下面挑选出一人来暂代他之责,嗯,我看赵明就不差,让他暂代主簿之职吧。” 赵明出身赵家庄,赵家在北海县虽然远比不上宋家,但族人也不少,算是宋家之外势力最大的一个家族了。 方县丞眼皮一跳,知道白善对宋主簿的耐心告罄,这是打算再出手了。 白善既然决议提拔赵明,便把董县尉和赵明一起叫到了跟前,直接让他暂代主簿之职后便道:“我不在的时候,你便帮着方县丞处理县衙的事务。” 赵明谦恭的应下。 白善这次下乡依旧带着董县尉,方县丞已经有了感觉,县令和董县尉似乎走得更近一些。 哦,对了,董县尉是赵明的姐夫。 满宝在一旁看了全场,回到后院时就忍不住啧啧道:“还是我们医署好,不必使这么多心眼。” 白善:“过二十年你再看,今日县衙上演的一切都会在医署里上演的,现在你们医署是刚设立,目的只是建设,招募进去的人才资历低,自然少有为权相争的,但再过二十年,只要医署稳定下来,这些争斗就不会少,有利益就有争斗。” 满宝想了想,不能否认他的话,于是沉默不语。 白善牵着她的手笑道:“以后的事以后再想,还是先处理好当下的事要紧。” 他道:“民以食为天,农桑是大事,对我们县衙是,对你们医署也是。” 满宝:“……这管我们医署什么事?” “当然有了,”白善忽悠道:“五谷为身体能量的基本,这不是你说的吗?所以五谷重要啊,吃饱饭的人的身体和饿肚子的人的身体能一样吗?” 满宝摇头。 “所以啊,要是治下的百姓都能吃饱饭,那疾病就少去多少了,你看县衙和医署的目的是不是一样的?” 满宝竟然不能摇头否认,但她也知道他这是忽悠她呢,于是道:“我能做些什么呢?” “不知道,我们到处看看吧,你不也要挖一些花草树木吗?再到海边,要是碰到渔民下海,我们还可以看看有什么活的你没见过的生物,到时候一并给你买过来。” 满宝努力压抑住笑容,“这可是你说的。” 白善点头。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838章 山匪 风吹麦浪,哗不哗的满宝已经没太大感觉了,她就觉得吹着风好爽。 她蹲在田埂边吹着风,觉得身上没那么黏糊了,这才呼出一口气。 白善已经在她边上摊倒,看着不远处的麦田道:“别说,这个村子虽偏僻,但田地还不错,看这麦子就长得比外面好好些。” 满宝点头。 这个村子偏僻,白善几次下山都没到这个小村子来,因为没有路! 别说车了,连马都进不了,最后他们是走到半截的时候将马留在外面,留下两个人看守马匹,其他人背着东西进来的。 走到这里,看到这一片的麦田,他们就不想走了。 山里比较凉爽,这里面的麦子熟的也要比外面的晚,还没有开始收割,田里都看不到几个人。 满宝觉得休息好了,双手往后一撑,开始摊着脚四处张望起来,她道:“虽然这个村子四面环山,但山并不高,比我们那里差远了,就那么个小山坡,至少得修出一条能容板车通过的路吧?” 白善也是这么认为的,“出入皆靠肩挑背扛,便是有再好的东西也赚不到钱呀。” 白善为边上的董县尉,“每年他们村的税赋是怎么交的?” 董县尉:“……扛出去的吧,我们只在县衙里收税赋。” 至于怎么运出去的,他怎么知道? 一行人在田边吹着风,因为扛东西爬山的燥意消散了不少,这会儿虽然腹中饥饿,但他们竟然有些泛起困来。 满宝惬意的感叹道:“这风好爽啊。” 白善深以为然,“我们再多坐坐。” 董县尉:……想进村吃东西。 似乎是老天听到了董县尉的心声,一个扛着锄头的人从村子里出来,走到这边发现了他们这一群人,他瞪圆了眼睛,白善才抬了一下手,他转身撒开腿就跑。 白善的手僵住,不由扭头去看草地上的周满。 满宝已经从草地上坐了起来,自信的道:“他应该是回去叫村长来迎接我们了。” 白善也这么认为,于是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和发冠,他怎么说也是父母官,初次见面总要得体,不能过于狼狈。 小刘村来人,那是比七里村进一辆马车还要稀奇,于是那人一嗓子,立即有人从村子里跑了出来…… 他们手上要不是带着锄头、木棍和菜刀,满宝一定觉得他们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董县尉看到他们如此生猛,惊吓得从草地上蹦起来,带着衙役和护卫立即拦在白善和周满的前面,冲着冲来的人呵斥道:“干什么,县令在此,谁敢放肆?” 这句话是用官话说的,村民们没有听懂,依旧举着锄头哇哇大叫的冲他们来,董县尉只能又用方言喊了一遍,用刀鞘将冲到跟前的人往后大力的推去,一脸煞气的大喊道:“不认人,官服也不认吗?” 就在村民们迟疑着没有继续,只是和衙役们推搡时,村长气喘吁吁的从后面赶来了,叫道:“山匪在哪儿,山匪在哪儿?天杀的,麦子一熟就来……” 等越过人群看到董县尉等人身上穿着的官袍,再低头看一眼他们的靴子,大惊,立即叫道:“哎呀,收手,收手,你们这一群莽子,这是大人啊,认错了,认错了,快把锄头放下……” 村民们混乱的放下举着的锄头、木棍和……菜刀、镰刀,嘈杂声起,大家畏惧又怀疑的看着白善等人。 白善和满宝都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吓死了。 村长喝止村民,让他们都退后一些后才一脸欣喜的迎上来,白善正要与他见礼,村长却一把握住董县尉的手,抬头双眼是泪的看着他道:“大人,您终于来了,您不知道,村子里的人盼您盼了多久……” 白善:…… 董县尉有些尴尬,干脆拉住村长的手将他扯到了白善跟前,道:“这是县令大人。” 村长愣愣的看着白善,“我们县换县令了?” 董县尉一头黑线,生怕白善误会,道:“我以前也不是县令啊。” 村长连忙解释道:“我当然知道大人不是县令,大人是县尉,我见过您的。” 董县尉一颗心提起来,想到刚才他喊的话,立即道:“我从未见过你!” 村长失落的低头,“是,当时没能见到大人就回来了。” 他满怀期待的看着董县尉和白善道:“大人们这次来是剿匪的吗?” 他的目光在衙役和护卫们之间来回打量,问道:“大军是不是在山外?要不要小的出去迎接?” 董县尉开始不断的冒汗,他是县尉,县内的治安都是他管着的,像剿匪这样的事当然不是他做主力,因为县里还有两位巡检呢。 但作为县尉,他肯定要知道这个情况的,甚至,剿匪这样的事也该他调度派人,但他怎么不知道北海县内出了山匪? 他不由看向县令。 白善只扫了董县尉一眼便知道他什么都不知道,于是和村长道:“我们此次是先来看情况的,大军还未到,尔等不要宣扬。” 村长一听,立即点头,同时还让村民们安静些,别乱嚷嚷,“难怪里长没提前告诉我们大人们要来,原来是要悄悄的。” 白善扫了村民们一眼,道:“我们先进村吧,我想与你了解了解……山匪的情况。” 村长立即应下,带着他们进村。见衙役和护卫们身上背了不少东西,立即让村民上前帮忙。 满宝跟着他们进村,直接去了村长家。 村子里还算整洁,大部分是泥土砌的墙面,屋顶都是盖的茅草,却比外面许多村子的房屋要略高一些,院子也开阔。 屋檐下挂着一些长瓜,还有熏干的鸡,看得出来,他们这里的日子比小洼村等渔村还要好过。 白善心头很满意,道:“我看过你们村的花名册,你们村一共有三十九户?” “是,我们村人少。” 白善扫了一眼外面呼啦啦围着的人,笑道:“也不算小了。” 多半和周满家一样,子孙繁茂但就是不分家。 白善笑眯了眼,问道:“你们说的山匪在哪座山上?”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839章 报了没 村长哪里知道山匪在哪座山上?只能道:“就在这附近的山上,每有收成,还有过年过节他们就会下山抢东西,前几日他们又下山来了,说让我们每家出五袋麦子,要是少了,他们就杀人。” “我们田本来就不多,五袋麦子,一家半年就白干了,朝廷再要交税赋,我们就一粒麦子都剩不下了。” 白善问道:“他们下过几次山?我是说,你们村碰到过几次?” “三次!”村长道:“去年重阳后,我们才交完赋税没多久,夜里他们就跑了下来,直接把住在村口和山脚下的八家给抢了,还有一次是过年那段时间,那一次是凌晨的时候人下来的,直接把村里的人都赶了出来,然后搜刮了好多东西去。” “最后就是这一次了,不过他们只下来了五个人,通知我们准备麦子的,”村长不好意思的道:“村里的人有眼不识贵人,不知是县令大人们来了,见你们带着刀,还以为是山匪下来了呢,所以才……” 白善安抚他道:“本县知道,此事怪不得你们,你可知道他们前两次下山的人数?” 村长想了想道:“第一次不知道,那会儿是夜里,被抢的也就那八家,不过听他们说,一家大概进了三四个人,都带了刀,很可怕,后来那一次,哎,太过慌张,也没怎么数,但至少也有百人吧?” 董县尉脸色铁青,率先道:“不可能,县内要真是出现百人以上的山匪,我不会一点不知。” 村长本来就不太确定,听他这么说便改口,“那就是七八十人?” 白善蹙眉,问道:“村长可听说过还有哪个村子被抢了?” 村长就拍着大腿道:“就是没有啊,” 他道:“这些山匪也不知为何就瞄准了我们村,我问过其他村的人,他们都说没发现有山匪。” “此事里长知道吗?” “知道的,”他道:“去年重阳那一次我就报告给里长了,后来过年被抢,我又报了一次。” 他扭头不好意思的冲董县尉道:“过完年小的就进城里去找大人,当时正巧看见大人带着衙役巡街,本想上去伸冤的……” 白善见他不再说,便挑眉问道:“那为何没上前?” 村长犹豫了好一会儿,最好还是咬了咬牙道:“是里长找到我,把我给拉回来的,说他已经上报,县衙里县令大人高升走了,衙门里的大人们忙得很,就算是要做事,那也得一件一件的来,我们这样去催促,可能催不来人不说,还得罪了县衙里的大人们,到最后肯定更难办了。” 董县尉跳脚道:“放屁,山匪这样的大事,哪个县衙敢轻慢?大人,那里长污蔑我们。” 白善冲他压了压手,让他冷静一点儿。 村长吓了一跳,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大人不知……难道里长没有上报吗?” 白善没有直接定论,而是笑问,“这一次山匪下山要你们准备麦子的事你上报给里长了吗?” 村长愣愣的点头,“报了呀,这可是大事儿,怎能不报呢?” “一家五袋麦子呢,大半年的收成就没了,要是等到秋收他们又下来一趟,我们连稻谷也没了,那我们还怎么活呀?” 也正因为这一次山匪的胃口极大,所以村民们才那么激动,直接拎着锄头和菜刀就跑出来了。 白善表示明白了,和村长道:“此事本县会给你们做主的,这两日我们会住在村里,你们放心,他们不来还好,若是来了,那本县便让他们有来无回。” 不管这话是真是假,反正村长他们安心了不少。 白善道:“我看你们田里的麦子也都熟了,还是叫人去收麦子吧,一直留在地里,回头熟透落穗就浪费了。” 村长立即应下。 之前村里收麦的热情不高,因为有了山匪的传话,他们怎么看地里的那些麦子都不像是他们自家的,所以消极怠工,一边看着它们心痛,一边就是不想冒着大太阳去收割。 现在有了白善的承诺,村民们再看自家地里的麦子时就充满了爱意和怜惜,也不管此时太阳正大,回家一招呼,直接拿着镰刀去收割了。 村长家里地也不少,他让他儿子们去割麦子,让儿媳妇们将房间给腾出来。 满宝便让西饼去帮忙,然后她给文天冬指派了一个地方道:“你去支摊子义诊吧。” 那是村长家不远处的一棵树下,这会儿有阴影,不少孩子在哪里玩耍,空地也大,的确不错。 文天冬便回去找村长,和他要了一张桌子和几张椅子摆到那里,然后就拉着村长的手介绍起他们医署来。 村长不太想听,他还是更想去找县令追问一下剿匪的事。 山匪人这么多,光靠他们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大军是在山外吗?要不要叫进村里来? 不然山匪突然下山,士兵们才进村会不会晚了? 同时他还要算村子里的存粮,士兵衙役们来剿匪,这粮食得他们提供吧? 不知道他们吃得多不多? 虽然心痛,但村长也知道,山匪要是剿了,那今天的支出只一次,要是不剿,那他们村每年都不会有好日子过的。 但文天冬拉他拉得很近,村长走不脱。 满宝见文天冬拉住了村长,转身就快步回去,找到白善道:“山上有土匪,我们是不是要从县城里调兵?” 白善道:“我正和董县尉商量呢。” 他道:“围则十之,攻则五之,要是山匪真如村长所言至少有一百个,那我们最少也需要五百士兵才够。” 董县尉:“……大人,我们县衙的衙役,就是算上您带来的护卫,全部也才四十个人啊。” 白善颔首,“两位巡检那里有两百人,把我们都算上也才两百五十人。” 董县尉道:“要不要和青州城那边求援?” 白善道:“先查清楚,不过这事儿的确要和青州城那边报备一声,来人,研墨。” 大吉便去行李那里找了笔墨纸砚来。 白善道:“除此外,还得派人回一趟县衙,查一查山匪之事是否真的没有上报。” 要是没上报,恐怕这事还和这一里的里长脱不了干系。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见 ☆.第2840章 父母官 白善写好了信,将信交给董县尉,“你亲自回县衙一趟,查清此事。” 他顿了顿后道:“宋巡检近日无事,我给你一封公文,你带回去给方县丞,让他命令宋巡检出去巡视,就说北海县内出现山匪,让他四处巡视一下。你再从罗巡检那里调出二十个人来,一并带到山外,我有用。” 董县尉不太放心,问道:“大人,要不要把罗巡检从新盐场那里调回来?” “不必,”白善道:“告诉罗巡检,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得擅离新盐场,他守好新盐场便可。” 董县尉领了命令,拿了信件,带上白善给他的两个衙役便赶忙出山去。 白善将人送到村口,与他道:“让守在山外的俩人继续守着,自己找个地方住下,不要将我们进山的事宣扬出去就可以。” 董县尉应下。 这时节露营并不困难,他们又带着马,一般的动物也不敢靠近,因此只要找个向阳的地方就可以驻扎,方便得很。 等村长招呼来村里不少的妇人老人和文天冬聊天赶来时,便只看到董县尉他们的背影了。 村长大惊,“大人,董县尉他们这是走了?” 白善道:“他们回去调兵遣将。” 村长松了一口气,不是跑了就好。 他忙热情的请白善他们屋里坐,“太阳大,大人们别晒坏了。” 白善微微一笑道:“戴着帽子呢,不至于如此娇弱,对了,你们可看到那些山匪的样子了?” “看到了几个,”村长道:“他们大部分人都蒙着脸,但有几个,因为来抢东西时和村民们打起来了,所以扯掉了布巾,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样子。” 白善眼睛微亮,道:“将看到他们脸的村民都找来,尤其是扯掉他们面巾的人。” 他扭头和满宝道:“我试试看能不能将他们画出来。” 满宝则问村长,“他们被扯掉了面巾没伤人吗?” 村长叹息,“谁说没伤人?刘二柱就被砍了三刀,当天人就不成了。” 白善闻言脸色一沉,问道:“死人了?” 村长抹了抹眼睛点头。 白善:“死了几个?” 村长迟疑了一下才道:“被砍死的只有刘二柱一个,但当时还伤了三个人,狗蛋是翻过年,那伤口发脓了才没的,另外两个倒是没多大事儿了,就是……” 白善:“就是什么?” 村长咬了咬牙道:“狗蛋是二柱的儿子,父子俩隔着一个年前后没了,他家老爷子受不了打击,前不久也没了,您看这死的人是算一个,还是算两个?” 白善沉着脸道:“算三个!” 满宝问:“他们家还有什么人?” “现在就剩下二柱媳妇带着她的小女儿大朵了,当时她也被踹了一脚,唉,这一年她头发都白了,看着倒跟我们这些老不死的一样老了。” 白善道:“将她们母女二人找来,我要画像。” 村长闻言立即去找母女二人过来。 刘二柱的媳妇姓金,她只有三十四岁,但头发已经花白,佝偻着身躯,整张脸都是麻木的,只有看向缩在她身后的女儿时才有点儿人味儿。 她今天没去村口,并不知道村里进了官差的事,听说白善是县令,要画山匪的画像,她立即拉着大朵跪下。 白善连忙伸手要将她拉起来,金氏没起来,而是稳稳的跪着,还给白善磕了一个头,抬起头来后眼中多了一抹深刻的恨意,她道:“奴家记得那人,就是化成灰我也认得他。” 她的目光在人群中一扫,就指了一个护卫道:“那人大约和他这般高……” 护卫心头一凉,不知为何,被她盯着的时候感觉后背凉飕飕的。 白善就在她的叙述下慢慢画出了一幅画,给她看。 金氏指着他的脸道:“下面这儿要宽一些……额头要低一点儿,眉毛很散乱……” 白善一点一点的修改,等将对方的眼睛也修改出来,金氏就愣愣的看着纸上的人道:“是他,是他,就是他……” 村长也凑上来看,瞪大眼睛道:“就是这人,我也认得他,可凶了,他要是搜出来的东西少了,还会打人,凶恶得很。” 金氏手脚都开始发抖,紧紧咬着牙关的瞪着画上的人。 满宝却看到在她身后的大朵浑身发抖,脸色惨白,她忙上前,一手扶住一人,又叫了西饼一声,俩人一起将母女俩扶到了才收拾出来的房间里。 白善看了她们一眼,没有叫住金氏,而是扭头和村长道:“再找其他人来,你们不是看到了好几个人的长相吗?” 村长高兴的应下,转身就往外跑,一点儿也看不出来年纪大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县令的画技竟然这么好,画出来的人跟真人一样,不愧是能当官的。 满宝将金氏和大朵扶到房里,摸了摸她们的脉,见她们只是情绪激动,惊惧所致,便拉住大朵的手在她手臂上按了十几下,又伸手轻抚她的脊背,将人慢慢的安抚了下来。 大朵慢慢回神,不太好意思的抬头看了周满一眼。 满宝笑问她,“你多大了?” 大朵低下脑袋道:“我十四了。” 满宝:“还小呢,别怕,县令会把那些山匪都抓住的。” 大朵没有点头,而是问道:“真的能抓住吗?他们说山匪很厉害,躲进山里,谁拿他们都没办法,就是县衙也很难派出兵来抓他们。” 金氏也慢慢冷静了下来,闻言一起抬头目光炯炯的看着周满。 满宝柔声问:“这话是谁说的?” “大家都这么说,”大朵说到这里眼泪哗啦啦的流下来,她抬手抹了一把眼泪,道:“我和我娘想去县城里告状,但里长和村子里的人都说去了没用,县太爷不在我们衙门了,升官走了,衙门里没有县令,也没那么多兵,总不能为了剿匪就让县衙里的兵去拼命,所以他们都说这事会不了了之。” 满宝便伸手抚摸着她的头发道:“你们都是大晋的子民,县令便是陛下给你们的父母官,父母爱子是不计较得失后果,白县令也一样,所以你放心,他会护你们周全,也会为你们讨回公道的。” 大朵眼睛通红的看着周满,“真的吗?” 满宝肯定的点头,“真的!” ※※※※※※※※※※※※※※※※※※※※ 作家的话 十一点半见 ☆.第2841章 安抚(给“慕容qingqing”的打赏加更2) 满宝给母女两个抓了一副安神汤,“回去煮了喝,心里会好受些,晚上也能少做噩梦。” 金氏身上有了点儿生气,连忙接过,拉着女儿转身就要走,大朵却忍不住惊叹,“夫人怎么知道我们夜里会做噩梦?” 满宝心中一动,笑道:“我是太医,自然有其他的法子知道,对了,我们这几个此次过来还为了通知你们一声,县城里开了医署,将来若是有人生病了可以送去医署就诊,持下户户籍的平民可以免费就诊和抓药,中户也可免去诊金。” 见母女两个都一愣一愣的,满宝就问道:“知道什么是医署吗?” 两个人一起摇头,从未听说过。 满宝已经很有经验了,便拉着她们两个去了树底下,看到文天冬正在给人看病,便道:“这就是医署了,医署是陛下和皇后娘娘怜惜天下万民,让朝廷在各地开设的医馆……” 正好树下的人多,满宝给母女两个讲解的时候大家也都可以听,她从太医署是如何建立,又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说到地方医署的建立以及职能…… 本来着急回家的金氏都忍不住站在树下听着她说。 等她说完后便问道:“医署可以治刀伤吗?” 满宝顿了一下后道:“当然可以,看伤情的轻重来治疗。” “肉坏了也能治吗?” 满宝垂下眼眸,沉默了一下才道:“若是肉坏了,那就要把坏掉的肉割掉,只要新肉不再坏,人也不高热,那多半是可以熬过来的,当然,每个人的伤情和身体都不一样,也有很大的可能熬不过来。” 金氏胸膛起伏了好几下,抖着嘴唇道:“当时大夫也是这么和我们说的,他把肉割了,让我们在县城住七天,说是要看肉长出来的情况,但县城太贵了,吃的药钱,住的药钱,看病买药都要钱……” “家里实在是没钱了,我们住了一个晚上便抓了药回来……是我害死了狗蛋,是我害死了孩子,我当时怎么不想着凑钱,怎么就回来了呢,怎么就回来了呢?” 金氏坐倒在地慢慢哭起来,最后哭得心肝都疼了,便放声嚎哭起来。 大朵吓坏了,一直抱着她跟着一起哭,见母亲哭得浑身都发抖了,便着急道:“娘,是我的错,是我的错才是,要不是我,爹和哥哥也不会……” 哭得不能自抑的金氏一把捂住大多的嘴,声音陡然拔高,瞬间淹没住大朵的话,除了同样蹲在一旁安抚她的满宝和西饼,没人听到大朵说的这句话。 金氏一边哭嚎,一边惊恐的去看周满。 周满却似乎也没听到大朵的那句话一样,慢慢的抚着她的背让她缓和自己的恐惧和伤心。 等她哭声渐缓,这才道:“这和你有什么关系?不要把别人的错误揽在自己身上。” 满宝坚定的告诉她,“害死狗蛋的是山匪,不是你!” 金氏愣愣的看着周满。 满宝将她扶起来,吩咐西饼道:“将我的药箱拿来,我去给她扎几针。” 西饼应下,立即转身回去拿药箱。 文天冬也走了过来,看了一眼金氏的脸色后道:“先生,她的脸色看着似是肝气郁结……” “没事儿,慢慢调理就是了。”满宝继续安抚金氏和大朵,“不要紧,你慢慢调理身体,总能看到大仇得报的一天。” 满宝对文天冬点了点头,让他继续给前来问诊的村民看病,她则负责金氏和大朵离开。 她送她们回去。 她们的家在距离村长家不是很远的地方,院子不小,里面的东西都很整齐,但就是太整齐了,显得院子更加的空荡。 满宝顿了顿,和大朵一起扶着金氏进屋,让她换下衣服后,满宝给她扎针,让她慢慢的平缓下心绪,又给她扎了针睡下。 大朵见母亲安静的睡了过去便悄悄松了一口气,“夫人,我娘没事吧?” “没事儿,”满宝安抚她道:“我回头给她抓两副药留下,你平日多开解开解她。” 她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我想他们也想你们过得更好,而不是过得连死人都不如。” 大朵没说话。 满宝道:“你还小呢,才十四岁,将来还有大把的日子,你母亲也还年轻,人生不过才过了三分之一,你就劝她,就当是为了你,也该振作起来才是。” 大朵捏着衣角问道:“夫人,我们真能报仇吗?” 想的还是报仇的事。 满宝道:“只要你们好好的活下去就一定能看到的。” 大朵咬了咬嘴唇,最后坚定的点头道:“好,我来劝我娘。” 满宝便起身,“你晚上也喝一碗安神汤,你父亲和兄长的死不怪你和你母亲,你们俩人都没必要为了恶人的罪恶反过来怪自己。” 大朵愣愣的听着,直到关门声响起,她才回过神来,周满已经带着西饼出了院子走远了。 白善又画了一张画像,但屋内视线不太好了,而且他估摸着天黑之前也画不出第三张了,便搁了笔和村长出门放松放松眼睛,顺便进行一下他们这次进村的主题——劝课农桑! 才出门走了几步就看到了回来的满宝,白善便冲她招手,等人到了跟前后问道:“金氏母女如何了?” “肝气郁结,忧伤肺,何况她还是悲伤过忧,这是心病,得心药医治,”满宝看了一眼旁边的村长,没有再谈这个问题,而是问道:“你们干嘛去?” “去看一下田里的情况,你去不去?” “不去,”满宝道:“我去看文天冬问诊的情况。” 白善便只能惋惜的一个人和村长去田里逛了,嗯,后头还跟着大吉和两个护卫。 这个地方的田地是真的很好,比外头村子的情况还要好,四面环山,但内里却很平坦,因此田地平整,且不缺水,虽然麦子未曾收割,但白善只看那麦穗,再摸一下它的颗粒便知道亩产不会太少。 白善问了一下历年的亩产情况,都不由感叹起来,“不会有洪涝,也少有干旱的时候,这个地方的确是极好的地方啊,所以你们日子其实并不难过,至少粮食不是很缺,那怎么不修一修出山的路?”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842章 心中一动 “我修了啊,”村长很委屈,“大人进村来找的那条路就是我们修的。” 白善:“……你们管这叫修路吗?连马都进不来。” 村长:“大人,不骑在马上还是可以进来的。” 白善懒得继续这个问题,直接问道:“你们上次修路是什么时候?” 村长不太确定的道:“四年前?还是五年前。” “你们每年的徭役是发往何处?” 村长立即道:“山外的官道和一些水渠,有时候还要去海边搭建码头。” 反正就是没有发给自己村的徭役。 白善皱眉,“北海县有码头?” 村长就道:“几年前是有的,就在龙池那一片,后来就不建,荒废了。” 白善:“为何要荒废?” 村长:“因为没钱?” 白善:…… 罢了,这种事还是等见到了方县丞和董县尉的时候再问吧,他怎么能问一个连自己村徭役都搞不明白的村长呢? 白善伸手摸了摸田里的麦子,和村长道:“都可以收割了,你们劳作吧,等农忙结束,我会给你们发役令,便专门修一条出去的路。” 村长忧虑,忐忑的问道:“要一下修到外面去?” 白善:“我倒是有此野望,但你们人不多,山路又艰难,若是不从别的地方调派役丁,仅凭你们村,五年内能修到外头去就不错。” 他道:“总不能为了一条路耽误农时。” 村长就悄悄松了一口气。 白善见了便道:“但尔等也不可懈怠,有一条可通往外头的路是很重要的,假使你们村有一条通往外面的路,在山匪杀来时,还会被围困在此处连求援也不可能吗?” 白善认为山匪之所以能够一次又一次毫无顾忌的对小刘村下手,就是因为它孤立无援。 四面的山保护了这个村庄,却也断了他们的去路,所以他们必须要一条路。 而且被山围在这里面,即便土地肥沃,他们也只是不缺吃而已,但生活并不只是吃而已,还有穿,还有住,更上一层还有学识的需求。 人活一世,总要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来,这才算不枉在这世上走一遭不是? 小刘村只有通往外面,这一切才有可能实现起来。 白善心中一动,小刘村是如此,北海县又何尝不是? 说起来北海县也小,人也少,很多商队到了青州城后便会转道去莱州,从莱州湾出海,除了看上咸鱼的商队会来北海县外,其他商队来这里也是为了卖东西,少有从北海县带走货物的。 但北海县人少又穷,过来卖东西的客商能有多少? 就算他们天天山珍海味的吃着,也给北海县留不下多少钱,所以还是得想办法吸引更多的客商来。 那怎么吸引呢? “大人,大人?”村长见白善发呆,不由多叫了两声。 白善回神,将思绪压下,和村长道:“你们的稻种撒了?” “是,已经都出芽了。” “走,我们去看看。” 村长便转身带他们去看村里育苗的田。 他们村人不多,稻种育苗的地方多是在村尾的那一片田里,流过他们村的河正好就在边上。 河流不大,也因此没有洪涝的危险,此时河流的水就潺潺的流着,两边的田都是青色的禾苗。 白善走下田埂去看,伸手拔了一根禾苗出来看,此时它只有一指高,但颜色已经要转为深绿,可见地的肥力不错。 他看了看禾苗的根茎,有点儿细,根系也比不上大头在莆村试验种的稻种。 不过这里不缺水,禾苗的根系不发达也是正常的。 白善问村长,“去年上田的平均亩产稻谷有多少?” 村长张了张嘴,没回答上来,他们没事儿去算什么平均亩产啊? 白善便换了几个问题,“你家有多少亩田,去年种了多少亩的稻谷,收了几袋?称重了吗?” 这个村长回答得出来,他记性不错,而且每年的收成可是很重要的。 白善仔细的听,心中默算,便大致有了了解,他问道:“去年村里谁家种的地最好?” 这个村长也知道,道:“就二柱家,他家老爷子是老把式了,种地很好,他家里有两块田很肥,每年都能种出比别人家更高的产量来,可惜了。” 白善叹息,是可惜,他还想着在这里租几亩试验田,到时候让种得最好的人来种呢。 他转而看向村长,问道:“村里有人想出租田吗?” 村长:“……不必吧,辛苦辛苦还是能种完的,就是像二柱媳妇他们家,母女两个种不完,村里也会帮把手种了,乡里乡亲的,哪至于就要租人家的地?” 白善道:“是我想租地。” 村长也不知脑
相关推荐:
桃源俏美妇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旺夫
过激行为(H)
篮坛大亨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神秘复苏:鬼戏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鉴宝狂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