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末日了,但还要上学(NPH) > 第340章

第340章

伸手推了推他的胸膛,佯嗔道:“快起床。” 白善快速的在她嘴巴上亲了一下,这才笑着起身。 满宝呼出一口气,伸手把帐子拢严实了才起身。 俩人穿好衣裳,五月和九兰一人端了一盆热水进来,和俩人道:“少爷,娘子,族里的长辈已经过来了。” 白善就微微皱眉,一边拧着帕子净脸一边问,“他们来做什么?” 五月笑道:“婚后第二天娘子是要拜叔伯舅姑的呀。” 白善脸色淡淡,“我们家和他们关系淡,以后再见就是,他们是祖母请上门来的?” “那倒不是,”五月愣了一下后道:“说是住得近,今儿一大早就来了,想要见一见新媳妇。” 满宝已经洗好脸,闻言不在意的道:“见见就见见吧,晚见早见都要见的,五月,你去找一下西饼,让她把准备的鞋子帕子之类的东西都找出来,按照来的人分好,一会儿你和九兰跟着给见面礼。” 白善不由扭头看向她,“你准备了这么多见面礼?” 满宝就嘿嘿一笑道:“我大嫂给准备的,整整准备了两个月呢。” 从知道陇州白氏那边赔了钱给刘老夫人买了这栋院子后,小钱氏就在准备了。 没什么贵重的,家里的各种零散布料很多,而且料子都还不错,所以她做了不少鞋子,都不问白家的亲戚是多长的脚,直接照着家中几个侄子侄女和哥哥嫂子的脚来做的。 到时候送哪双,让五月和九兰看着身高大概估摸就可以了,反正他们也都是不请自来。 满宝洗漱好坐在梳妆台前,白善跃跃欲试,“我给你梳头吧。” 满宝看了一下时间后道:“你可以梳头,但剩下的事要交给九兰。” 白善很好奇,“那我给你画眉?” 满宝拍掉他的手道:“以后有空吧,祖母已经在前面等着了。” 白善就无限的惋惜,同时对那些上门来的族亲更不欢迎了。 要不是他们,以祖母的性子,还不是他们想自在到何时便自在到何时? 五月和九兰笑着上前服侍,给满宝梳好头发,将满宝挑选出来的首饰缀好,白善已经自己冠好头发,见状在妆盒里挑了一串点缀着一颗红宝石的额饰,他笑道:“这个好看,戴这个。” 满宝看了一眼没有拒绝,这样的首饰她很少有机会戴,因为不方便。 五月见她不反对,便接过去给她戴上。 满宝微微偏头看了看铜镜里的自己,五月和九兰看着这个突然明艳起来的娘子半晌说不出话来。 满宝抿了抿嘴笑,那股熟悉的娇憨之气就回来了,五月和九兰松了一口气,刚才的明艳冷淡似乎就成了错觉。 满宝想起了什么,回身从床头下摸出一串手串戴手上,白善的目光被手串吸引住,问道:“这是哪来的?” 满宝看了他一眼后道:“别人送的。” 白善便也看她,只有一人会在满宝口中成别人。 白善伸手去牵住她的手,“走吧。” 俩人正要往正堂去,一个婆子连忙赶来,身后还跟着一个端着托盘的西饼。 看见盛装打扮的周满也愣了一下,回过神后连忙上前行礼道:“郎君,娘子,老夫人让你们用些东西,填了肚子再过去。” 西饼就端了托盘上前,是一碟子小馒头和腌菜,还有两碗羊乳。 白善很干脆的就牵着满宝转身回屋坐下,等西饼都把东西放下才问,“怎么,来的人很多吗?” 婆子就笑道:“本家那边的三老爷,五老爷都带着太太来了,对了,还有三房的老太太,带了两个小娘子和郎君一起来的。” 那是不少。 白善就拉着满宝先吃东西。 满宝先喝羊乳,婆子见他们吃得香甜,更加高兴,她也是看着白善和周满长大的,和周满也熟,因此也不避讳的在一旁说道:“因为来的突然,老夫人怕娘子这边没有准备,所以让婆子给您准备了一些荷包和帕子文房之类的东西。” 她道:“老夫人的意思,两位小娘子就给个荷包和帕子,郎君那边则给个荷包和一套文房。” 满宝立即道:“我家里有准备了的,还有鞋子呢。” 鞋子是认亲的必备之物,婆子一听,立即松了一口气,笑道:“那倒是极好的,一会儿我就去和老夫人回话去。” 见俩人三两下就把碟子里的小馒头吃光了,一时心疼,“太少了是不是,要不再让厨房送两盘来。” 少爷和满小姐的胃口一向好,以前都是一人能吃一大盘的,这么一小盘的馒头哪里够吃? 满宝立即道:“不用,不用,一会儿还要和祖母母亲用早饭呢,这就是填填肚子的。” 婆子一想也是,于是点头,服侍着他们往正堂去。 正堂里的客人们正和刘老夫人相谈甚欢,对白善夫妻两个迟迟不来似乎没发觉,等到外面传来禀报声,他们便不由坐直了些,说起来,他们虽然去周宅拜访过刘老夫人几次,但和这位周大人却很少碰面。 全因她这段时间忙着太医署种痘之事。 做主的白三爷白珉微微坐直了身体,目光炯炯的看着门口。 白善和周满相携而来。 看到一身盛装,少了平时的三分娇憨,倒多了三分明艳冷淡的周满,刘老夫人目中闪过微光,嘴角越挑越高,脸上带着不自觉的笑意。 一进门,满宝看到刘老夫人和郑氏便不由展开笑容,刚才那股板着脸的沉静和冷艳瞬间消失不见。 刘老夫人:…… 郑氏却松了一口气,眼睛也亮晶晶的笑着,果然,满宝还是那个满宝。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495章 见面礼 满宝和白善跪在刘老夫人面前,满宝奉茶,脆声道:“拜见祖母,祖母安。” 刘老夫人已经收敛了情绪,怜爱的看着她颔首笑道:“好孩子。” 她接过茶喝了,放在桌子上后让刘嬷嬷给了满宝一个匣子,笑道:“这里面是我出嫁时你太外祖给的首饰,我现在也用不上了,现在给你。” 刘嬷嬷打开给满宝看了一眼,白家众人看过去,只是一眼就移不开目光了,里面是一套完整的玉饰,最上面的一对玉镯中飘着青色和黄色。 三老太太目光炯炯的看着,她知道这一套玉饰,同为妯娌,几十年了,她自然知道刘老夫人最得意的一套陪嫁首饰是什么。 没想到二十年前她不舍得给郑氏,今日却舍得拿出来给这个孙媳妇。 这是一套蓝田玉首饰,不仅有玉镯,玉佩,还有一支价值千金的玉步摇,金中镶玉的玉步摇,其中所有的玉是顶好的玉。 刘老夫人的娘家只这么一个嫡女,听说当时她出嫁几乎带走了家里半数的家产,其中刘太爷还花重金去蓝田求玉,带回了好些蓝田玉给她做首饰,不仅有玉步摇,连玉带这样的东西都有。 而今四十多年过去,蓝田玉越发稀少,这些东西也更加的珍贵了。 就这,他们家还能缺钱? 三老太太不由看向白珉。 白珉勉强移开了目光,不管她是真缺钱还是假缺钱,两家的关系都是要修复的。 白珉如此安慰自己,心里好受了些。 满宝也被这一匣子的东西惊住了,常和爱好金银玉器的长豫一起混,满宝自然知道这一匣子的玉器有多值钱的。 她抱着匣子看向刘老夫人,刘老夫人笑着看她,“怎么,不想要?” 满宝立即抱住匣子,笑得甜甜的,“谢谢祖母。” 满宝恋恋不舍的将匣子交给身后的五月,然后起身走到郑氏跟前跪下,仰头甜甜的笑,“母亲请喝茶,请母亲安。” 郑氏笑容满面的点头,接过茶喝了,她也给了满宝一套首饰,不过是金饰,样式很精巧,只一眼,满宝就喜欢上了。 她抱着匣子起身,转身一并交给了五月,这才去见左侧的客人。 刘老夫人就开口道:“这是你三祖母。” 一个婆子将蒲团拿上来,满宝就明白了,这也是要跪的,于是和白善一起跪下,奉上茶笑道:“拜见三祖母,三祖母安。” 三老太太笑着点头,接过茶喝了,让身后的丫头把一早准备好的红封给夫妻两个,想了想,还是握住周满的手,将手腕上一直戴着的玉镯子撸下来戴到她的手上。 满宝有些迟疑的看向刘老夫人。 刘老夫人笑着冲她颔首,满宝这才收下,微微低头笑着道谢。 然后他们依次拜见过三伯白珉和三太太,五叔白珩和五太太,收获了四个红封,然后才是他们带来的两个同辈。 这就需要满宝给礼物了,好在她早有准备。 小钱氏和刘老夫人的礼物混搭在一起就变成了小姑娘拿到的是两双鞋,一个装着银裸子的荷包和两张帕子;郎君拿到的就是一套文房,两双鞋和一个装着银裸子的荷包。 送完礼物,大家神清气爽,于是移步饭厅吃饭。 满宝很自觉的帮着摆放碗筷,才摆好,刘老夫人就笑着招手道:“好了,这些事情让下人做便好,快过来坐下,昨日成婚,他们都闹腾的很,你们也也都累了吧?” 满宝笑着说“不累“,但还是走到刘老夫人身边坐下。 三老太太目光微闪,三太太便笑道:“婶娘可真心疼孙媳妇,这是一天规矩也舍不得立呢。” 刘老夫人就笑道:“我们家人少,不像你们家人丁兴旺有这么多的规矩,我还羡慕你婆婆呢,你们几个的规矩便是老人们不提点也是极好的,这孩子不一样,和善宝从小一块儿长大,我还不知道她吗,什么规矩好,什么规矩不好,我都心中有数,也就用不着考验她了。” 郑氏微微颔首,助攻道:“就是的,在我们跟前十多年了都学不来,现在再教也没用了,我看就现在这样也挺好的。” 三太太等人:…… 白家的两个小娘子隐晦的看了周满一眼,眼睛里尽是羡慕。 刘老夫人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子青菜,笑道:“快用早饭吧,一大早累大家等着,这会儿都饿了吧?” 这会儿人多,大家很好的遵从了食不言的规矩,于是大家沉默的吃早饭。 满宝和白善的胃口都不错,先吃了两个包子,然后便小口的吃着肉粥拌一些咸菜,等吃完了肉粥又拿起小馒头来吃。 厨房做的小馒头和外头饭馆的不一样,外头饭馆的馒头都特别实惠,很瓷实,冻上了砸在人脑袋上能够把人砸晕过去。 家里做的馒头,那是白白的,蓬松蓬松的,一个就半个巴掌那么大,轻轻地一揪就下来,正好一口,松软香甜特别好吃。 满宝和白善他们都很喜欢,即便不像包子有馅料也喜欢。 一旁的三太太等人看着她吃东西,一愣又一愣的,惊讶得不行。 特别是两个比满宝小不了几岁的小姑娘,上下打量了一下周满后特别羡慕,觉得她一定有保持身材的秘诀。 吃这么多,竟然还不胖,相反,骨肉匀称,圆润可爱,俩人顿时羡慕得不行。 吃完早饭,刘老夫人就让白善和周满带着同辈的四人到花园里去玩,她则应付三老太太等人。 双方并不熟,因此也没能玩很久,不到午时对方就告辞离去了。他们一走,满宝就扑到软榻上大叹,“舒服呀~” 白善忍不住乐,也坐到榻上和她挤在一起,屋里也没别人在,他干脆踢掉鞋子和她挤在一起说悄悄话,“明日回门我们就派人去县衙里合婚书。” 满宝点头。 见她点头,白善就和她咬耳朵,“所以你对这亲事果然满意吧?” 满宝给了他一肘子,脸色红红的道:“你再跟我说这些羞人的话,我明日就扣下婚书不给你去合了。” 白善立即闭嘴。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496章 收假 婚书这种东西虽然是一早就准备的,但要律法认同,那还是得拿去县衙盖章的,还有满宝的陪嫁,也要拿去盖章,这样将来有了纠纷才好说话。 一般是婚后回门后拿去盖章的,因为夫妻双方若是相处得不和睦是可以此时分开的,咳咳,只当婚事不存在,大家各自把聘礼和嫁妆抬回家,取消婚约就行。 当然,这样的事很少,但少,不代表不存在。 而这三天就相当于试婚状态了。 第三天,刘老夫人便准备了回门礼给他们带上,俩人穿戴一新回娘家去,顺便让人拿着东西去县衙盖章。 婚书盖了章,他们的关系才得到朝廷的认可。 一大早,周宅的大门就打开了,一直在等着他们回来,结果快午时了满宝他们才到家,老周头和钱氏本来还有点儿担心,但见俩人面色红润,一脸喜滋滋的回来,便知道没什么事。 老周头就问她,“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满宝道:“很早了,我们用过早饭就过来了。” 老周头就不说话了,这孩子一定是赖床了。 钱氏问她,“你太婆婆和婆婆什么时候住回来?” 满宝道:“等我们住回来呗。” 她道:“我觉得住那个小院子也挺不错的,所以打算多住一段时间,嗯,住满一个月吧。” 钱氏就认真的看了看她,见她神色轻松便点了点头,“你自己拿主意就好。” 但真的在外面住一个月是不可能的,因为常青巷距离皇城有点儿远。 婚假结束,满宝和白善要上衙的时候才发现早上睡觉的时间好像少了点儿,于是为了争得早上多睡的那一刻中,他们就搬回来了。 钱氏就看着他们乐。 重新住回来,好像成亲前和成亲后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嗯,最大的区别大概是正院住的屋里多了一个人,相比之下,之前是在这边吃饭多一点儿,现在是在那边吃饭多一点儿都不算什么问题。 因为只要满宝想,她还是能随时吃到大嫂做的东西。 俩人一起进皇城,白善去翰林院,满宝则要进宫去太医院。 一路上大家都在和周满打招呼,“周大人,恭喜恭喜啊。” “周大人今儿就上衙了?” “周大人,白大人呢?” 满宝一路回应着到了太医院,萧院正也看着她笑,“周太医不再多休息两天?” 满宝:“您要给我批假吗?” 萧院正的笑脸立即落了下来,点着她桌子上的公文道:“这都是积攒下来的,赶紧处理了吧,还有,禁军已经开始进皇庄接种了,现在那边是卢太医和刘太医负责。” 他道:“刘太医年纪大了,你既回来了,下一批再进去时你接替他。” 满宝嘟囔了几句,觉得他忒不体贴下属了,她可才新婚呢。 萧院正不管她,吩咐完这些事情后继续道:“还有,下午去给太子妃请脉,今日东宫那边过来请人,说是太子妃近来胃口不太好。” “为什么要下午去?” 萧院正的目光就落在桌子上那一堆公文上。 满宝看了一眼,秒懂,好吧,不是急诊的时候迟上半天再去请脉也没什么。 满宝默默地接受了这个安排。 满宝去看太子妃时特意带上了一点儿专门治疗肠胃的丸药,想着要是不严重当场就开药给药了,结果到了一看…… 满宝抬起头来看太子妃,半晌后道:“娘娘,您上次来月事是什么时候?” 太子妃眼睛微亮,小声道:“是真的吗?” 问完了才回答。 满宝就算了一下时间,然后和太子妃道:“大概七十五天这样,恭喜娘娘了。” 太子妃惊喜,拉着满宝道:“这事先不要和别人说,等满三个月。” 满宝自然表示没问题。 太子妃已经有了长子,再来一个孩子,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那都是锦上添花,是好事。 太子妃惊喜完才想起来满宝新婚,立即让人把准备的礼物拿上来给她,笑道:“这是我私下送你的新婚礼物,你看喜不喜欢?” 满宝欣然道谢。 太子妃笑道:“一会儿你往后宫去一趟吧,母后和明达长豫她们都有礼物给你呢。” 何止是皇后和明达长豫,杨贵妃和各位嫔妃,没碰见也就算了,碰见的都把她招过去,拉着她的手上下看过后就送她一两样小东西。 等满宝晃荡一圈下来,药箱里的东西没少多少,倒是身上多了不少坠子,玉镯,钗环之类的东西,全是各位娘娘送的。 满宝到了太极殿,正巧皇帝在皇后的那里用下午茶,看见她本只想颔首算打过招呼,但见她身上挂了这么多东西,连皇后都送她一对镯子,他便不好什么都不送。 于是左右看了看,最后还是将腰上的玉佩扯下来一块送给她,“诺,这个送你了。” 满宝立即道谢,“谢陛下赏赐。” 皇帝就问,“太医署的事你们做得如何了?” 满宝现在就是太医署的一个博士,只给建议,不参与实际上的管理,但她刚看完公文,还是有一些了解的,于是给皇帝汇报。 皇帝微微颔首,道:“那就趁着冬日事情少,让各地方医署的人回京述职,正好教习他们种痘之术。” 满宝应下。 皇帝道:“开春之前,你们得将这些地方医署的人教出来,再给朕送到地方上。” 满宝应下,然后忍不住道:“陛下,这是在后宫,您为什么要在后宫跟我谈这样的事,不应该在前殿和萧院正谈吗?” 皇帝就沉默了下来,半晌后道:“废话这么多,你都是要回太医院的,转达一下怎么了?” 满宝缩了缩脖子,嘟囔道:“好吧~” 一旁的皇后笑道:“行了,她是来给我请平安脉的,这些朝堂政事你们还是前殿去说吧,周大人,正好你在这里,不如过来看一看明达和长豫她们的公主府,你们一向玩得好,正好听听你的意见。” 明达和长豫就把她拉过去看,桌子上摊着两张图,长豫指着一处道:“我就说在这儿开个门,以后我和明达开了门就可以串门,都不用出大门再走老远的路了,还有这儿,我想改做花园,我就一个人住,要那么多房子做什么?”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今天心情不太好,所以修仙那边请假了 ☆.第2497章 歪楼 明达和长豫目前只去过她们的公主府一次,剩下的不是让宫人去查看进度,那就是通过工部给的图纸看进程,通过图纸和工部沟通建造之事。 明达喜水,但她身体弱,又不能过于近水,所以只改了一些府中水道的走向,其他的没改。 但长豫想改的很多,要不是明达尽力压制,她爹又实在穷,她对国库要求太多会被弹劾,她还想在府里用太湖石多堆几个假山呢,她想弄个假山群,最好能在上面建凉亭的那种,在假山和假山之间有通道,可以直接做成一个迷宫。 图纸她都自己画好了,还得了工部擅建造的老大人的夸赞,可惜,这样的完美的园林设计短期内是不可能见世了。 但她可以拿来和满宝明达分享。 只不过明达和满宝不太买账。 明达道:“太过奢华了,便不是国库和父皇出钱,这样的花销也很巨大,不知需要多少苦役才能将这些太湖石运到京城。” 长豫:“我又不是不给钱,等我出嫁后挣了钱就买。” 满宝则是很好奇,“为何一定要太湖石?京郊外头好些大石头不行吗?” 长豫鄙视的看了她一眼道:“石头和石头也是不一样的,就好比人和人,人有美丑,石头自然也一样。” 满宝就反驳道:“那一定是因为你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她道:“我们蜀地的山有秀丽的小山,也有巍峨的高山,你不能说秀丽次于巍峨,也不能说巍峨不及秀丽,不都各有各的好吗?” 她当时就盘腿坐在木榻上指点江山道:“我要是你,我就在京城和雍州找石头,运了来随便搭建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嫌弃它们不好看就凿一些呗,花费还不多,太湖石不仅贵,还需那边的苦役凿出来再千里迢迢的送到京城,运费的花销比太湖石本身还要贵重,何苦来哉?” 明达都忍不住笑她,“天下人要都像你这样想,那就没有云锦之美,也没有金玉的稀缺了。” 长豫难得见明达站在自己这边,立即得意道:“看吧,看吧,没有发现美的眼睛的人不是我,而是你。” 不过明达可不赞成她大量购入太湖石,于是道:“不过满宝的提议倒是可以一试,说不定姐姐也开出一个流派来呢?” 她道:“太湖石不也是后晋之后才开始有人赏完吗?” 长豫道:“那也得石头本身好看才行,太湖石玲珑剔透,千姿百态,或形奇、或色艳、或纹美、或质佳、或灵秀飘逸;或浑穆古朴、凝重深沉,超凡脱俗,别的石头要想与它相争,那也得本身好看才行,不然我总不能指着一头鹿叫做千里马,世人还应和我不是?” 满宝就拍手,赞道:“说得好!” 然后道:“这还不简单吗,京城和雍州的山有一个太湖石绝对没有的品质。” 明达和长豫好奇,问道:“什么?” 满宝一脸严肃的道:“硬!” 她道:“拿太湖石砸京城和雍州的石头,碎的一定是太湖石。” 明达和长豫齐齐沉默,长豫就气得去挠她,明达则忍不住笑起来。 当时只是笑话,但长豫还真的叫人在京城外的山上寻找好石头,想着在她的公主府里布置一座假山看看情况。 她点着她选中的那个区域道:“假山就放在这儿,到时候将水引到此处,这个园子便有山有水了,再在这里开一道侧门,明达,你也在这个方向开个侧门,到时候我们两家不用走大门便可以互相往来了。” 明达有些意动。 皇后就与她们笑道:“拿不定主意,那就去看一看,现场看到了,或许有别的意见呢?” 明达和长豫闻言眼睛一亮,不由转头去看皇帝。 皇帝自是不会有意见,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于是下午明达和长豫就一起出宫,满宝因为快到下衙时间了,便被皇帝特许出宫去陪同。 满宝只能乘车到翰林院的时候托人给白善带个话,说是不一起回家了。 被抓住传话的翰林回到翰林院就站在白善的桌子前看他。 白善正在奋笔疾书,看见他桌子上的阴影许久不走,他不由得抬起头来。 翰林便板着脸道:“才周大人陪同公主车架到翰林院门前,有句话要传给白翰林。” 白善立即坐直身体,对方便道:“周大人说今日没空,就不与你一同回家了。” 白善微微蹙眉,但还是拱手道谢。 翰林严肃的点点头,转过身后就忍不住弯了弯眼睛,憋着笑沉稳的走远脸上才露出笑容来。 明明一个公主一个车架,但三人一定要一起坐在一个车架中。 长豫还把随身伺候的宫女给赶出车架,俩人这才拉着满宝说悄悄话,“成亲是怎么样的?我问姑姑吗,姑姑们总说等我们快要成亲了再告诉我们。” 长豫和她说悄悄话,“我看书上说,洞房是很痛的。” 满宝就问她,“你又看了什么乱七八糟的话本?” 长豫就动了动身子离她远了点儿,“也没有乱七八糟……” 明达脸也红红的,小声道:“姑姑给了我一套欢喜佛看。” 她眼底很迷茫,“说是西域那边的佛,我从来都知道我大晋的佛门和西域的佛不一样,却没想到这么不一样,我们的大晋的佛不都要守清规戒律吗?” 满宝精神一振,这个她知道,立即道:“大晋的佛门也不都是一样的,有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之分,大乘佛法行菩萨道,要普度众生,戒杀放生,慈悲为本,认为国家的众生性智平等,乃至众生均可往生极乐国土;小乘佛法则是以自我完善和解脱为宗旨,以本我为尊,不过现在大晋中原很少见到小乘佛法的传教,但在南疆和北境依然是小乘佛法为主。” 满宝道:“草原上也有许多部族信仰佛法,其中便以小乘佛法为主,而两大佛法之中还分支派,更多不同了。” 长豫目瞪口呆,明达也呆住了,然后问道:“你还研读佛法?” 满宝诚实的摇头,“那倒没有,这都是智忍大师和戒嗔师父说的。” 她叹息道:“我们和智忍大师一路同行,前后算起来两个多月的时间呢,实在没别的话说了,就只能说佛道了。” 那真是一段痛苦的时间,满宝表示。她选择性的忘记了一开始是自己跑去找智忍大师说话的。 “我们还在西州的高昌国寺里见过几次智忍大师和西域的大师论佛,虽然我大半没听懂,但唇枪舌剑一点儿也不弱于朝堂上的语峰,超厉害的。” 长豫沉思,“我们刚要说什么来着?” 明达:“洞房。” “哦,对,洞房,我们还是继续说洞房吧。”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498章 我最闪亮 俩人的公主府大体上已经建好,只是一些细节还没弄好。 比如长豫想要改做花园的那个园子,工部很任性的给她空出一块地方来,此时上面正堆着一些石头,还没来得及搭建。 长豫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些石头,一时有些呆,反应过来以后就忍不住嫌弃道:“好难看。” 满宝也觉得不好看,不过她道:“人要衣装,石头当然也需要点缀的,等垒起来后在缝隙里种点儿花花草草就好看了,不信你问明达。” 明达不太肯定的点头,“有树有花的山自然是比光秃秃的山好看的。” 长豫很怀疑的看着她们,“这种石头能长出花草来吗?” 这个满宝可以肯定的点头,好的花草长不出来,像一些生命力顽强的野草野花还是没问题的,远的不说,就说一些不常打理的宅院,那青石板,那石头围墙不都能长出花草来吗? 满宝拍着胸脯道:“到时候要是长不出来你找我,我给你一大把种子。” 她可以去野外薅一把野草种子,再不济也能在商城里买附和条件的草种。 听说商城那边还有一种不用水土都能生长的种子呢,生命力极其顽强,可以放在篮子里凭空生长,偶尔给它几滴水就可以。 而且基因是难得的稳定,不会长着长着就变成另一种样子,草形也长得不错,大不了她买一包,到时候全撒在这座假山上,不信它不长。 长豫很想叫人把这些石头都扔出去,但周满和明达一个劲儿的表示装扮过后会好看,她就勉为其难的留下了。 明达笑道:“你要真喜欢太湖石,可以请魏姐夫外放到太湖附近,到时候去了那边再建造一个园子就是了。” 太湖石本身并不是十分贵重,至少现在还不是很贵,最贵的是运费。 那么大块的石头从太湖运到京城,还不能磕磕碰碰,需要耗费很多人力和畜力。 长豫立即道:“我才不去太湖呢。” 她是喜欢太湖石,又不是喜欢太湖。 她道:“还是住在京城好,我都想好了,只要父皇不赶我,以后太子哥哥也不赶我,我就一辈子住在京城。” 明达却正好相反,她想的是,只要父皇不是哭着留她,太子哥哥也不强硬的留下她,她就到处走走,一年回京一两趟就可以了。 满宝觉得她们姐妹的性格要是中和一下就好了。 考虑到她们也快要成亲了,满宝就问她们,“你们想要什么添妆?” 长豫:“你好没有诚意,我们送你添妆的时候可没问过你的意见,都是直接送了你最喜欢的。” 满宝就看她,“那是因为你们有太多的好东西了,送的礼物若是与别人的重复,那对你来说反而不美。” 明达略一思索便道:“我喜欢稀奇的东西,不论是什么东西都好,中原没有的,即便是一朵花我也喜欢。” 长豫一听立即道:“对,你擅养花草,每年你都能拿出来好多好看珍惜的牡丹和菊花,我们出嫁时正是牡丹大放异彩的时候,要不你送我们一些我们没有的牡丹?” 满宝就纠结起来,送倒是可以送,但这东西到第二年长成什么样她就不知道了。 满宝道:“算了,我还是不问你们了,我要自己拿主意。” 明达和长豫忍不住笑,“问是你,现在反悔也是你。” 难得出来一次,俩人也不急着回宫,拖着满宝就在两个公主府里逛起来。 公主府很大,比满宝的宅子还要大,逛了一下三人就不想走了,于是就坐在栏杆上晃着腿说话。 宫人内侍们散落在旁边,既不打搅她们,也不离得很远。 “可惜你们崇远坊没有空的宅院了,不然我们的公主府放在那边,我们三家就更近一些。” 满宝道:“现在也不是很远,坐车都用不到两刻钟,骑马更快了。远香近臭,你们与我住得近了,可能反倒不喜欢我了。” 长豫想了想道:“那不能,你也没有什么值得我讨厌的地方,嗯,除了一点儿,你总是爱夸自己。” “我哪有,”满宝道:“我先生给我取了字,子谦,子谦,我现在可谦虚了。” 明达忍不住笑出声来,“这话一听就不谦虚。” 三人就在公主府里一直待到夕阳快要西下,宫人催了两次她们才动身离开。 明达和长豫眼睛都亮亮的,上了马车后还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府邸,过不了多久她们就可以想去内城玩儿就去内城玩儿,想去外城逛就去外城逛了,只是想一想就心动不已。 俩人和满宝告别,到了前面路口就分开,各回各家。 满宝骑着自己的马哒哒的回家,白善早已经在家等着了,他伸手接过她的药箱道:“要不要西饼或五月九兰跟着你?” 满宝摇头拒绝了,“我一个人可以,派人跟着我反而有些累赘。” 年前和年后的这一段时间是人们最喜欢找的婚礼吉日,因为这一段时间冬小麦已经种下,而又在开春农忙之前,这几个月的时间大家基本都在休息,一休息就忍不住找些事情来做,这时候给儿子找个媳妇,给女儿找个女婿是很正常的事。 特别是过年前的这一段时间,外出的旅人也要回家准备除夕团圆,因此谈起婚事的人就更多了。 周立威的婚事就提上了日程,周家算了好日子后就请人去兰家挑选日子。 连周大郎和小钱氏都在为周立学的亲事奔走起来,开始频繁的出门,有时候就蹲在饭馆门口那里看过往的人,想着哪一个适合周立学。 本来不太上心的周三郎一看,也开始盯着周立固沉思起来。 本来收拾了东西准备回家看周喜的老周头和钱氏一看,干脆就决定留下,等过了年,他们把这些亲事都定下后再回去。 于是满宝每天下衙回去都看到大嫂二嫂和三嫂凑在一起说几个孩子的亲事,而周立学几个能躲就躲,躲不掉就跑到正院去找小姑分担压力。 害得满宝都怕得不太想回家,于是一下衙,回到家放了东西,换了衣服后就拖着白善出门,美其名曰出去探访民情。 当然,白二郎是不可能落单的,他都是丢下书就追上去,誓要做最闪亮的那盏灯笼。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499章 谈妥 三人很少能在非休沐日和节假日的时候逛街,主要以前大家不是住在宫里,没有所谓的下学,那就是下学下衙以后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做,依旧还是加班状态,根本没空出门。 卢太医和刘太医还关在皇庄里,满宝的事情并不是很多,通常是上午在太医院那边处理公务,偶尔接了单子去看病,下午就去崇文馆里修书,所以她现在下衙后能玩儿了。 白善的时间更加弹性,翰林院说忙也忙,说不忙也可以不忙。 三人在外面吃过饭,左右看了看后决定慢悠悠的逛去书铺。 白二郎他们有特别相熟的铺子,才到门口书铺的东家就认出他们来了,立即笑着迎接上来,“原来是白二公子,哦,还有白翰林和周大人,快里面请。” 东家笑问:“三位想买些什么?我们这里有新进的端砚。” 白善笑道:“最近可有新书?” 东家笑问:“不知白翰林说的是什么书,游记出了一本,文集之类的倒也出了两本,不过都不是朝中的大人出的,您也知道,朝中大人们的文集都是衙门的书局先出,我们这些书铺能分到汤就算不错了,倒是话本有不少,不过……” 他看向白二郎,叹息道:“不过和白二公子写的还是相差太多了,如今我家书铺里最好卖的还是白二公子的写的向公子的传记。” 多少年了,白二郎的这本书依旧是最好卖的,可见这书有多受欢迎了。 当然,它一直在畅销榜上也是有原因的,首先,写它的人文化水平并不低,白二郎当时好歹是国子监的学生,读了十多年的书,文化水平还是够用的,何况还有白善和周满在一旁出谋划策; 其次,这是有真实故事为背景的传记小说,向铭学是真实存在的,益州王更是举国闻名的,不仅涉及到寒门反抗权贵,还涉及到造反,家仇国恨这样的要素,别说他们这些读书人,就是市井黎民对这样的故事也没有抵抗力; 最后,它还对真实的故事进行了艺术处理,不然向铭学也不会看书的时候完全当别人的故事来看,就是因为他写的掺了五分的假在里面,半真半假,那假的还特别激动人心。 京城是个大城市,每年都有新的人来到这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游学或来科举的学生,因此这书特别的好卖,不管是多新的话本都赶不上它。 还有人突发奇想的照着向铭学捏造了一个人物,也有血海深仇,也有各种奇异最后报仇雪恨了。 售出的成绩还不错,但还是比不上这本传记。 书铺老板觉得根本原因还是第一条和第二条的原因,书是白二郎这样有文化的人写的,以及,故事是真实存在的。 他很想让白二郎续写一下,“听说向公子现在经商也有所成就,不如白二公子写一下向公子振作经商的事?” 白二郎:“……总不能一直逮着一个人薅羊毛吧?不行,不行。” 白善问他,“你现在有空写话本了?” 白二郎还是有点儿技痒的,闻言道:“我都考过进士了,明年再过吏部的考试就行了,我觉得以我的身份考过应该不难。” 那时候他已经和明达成亲了,好歹是皇帝的女婿,就算不去吏部考试,当个官也是不难的。 白善道:“你要是考得太差,岂不是丢皇帝和明达的脸?” 白二郎心就忍不住一紧,“说的也有道理,那我最近还是继续看书吧。” 进士考过后他松懈了许多,能写字绝对不做功课,能读书就绝对不写字,敷衍得很,不过很奇怪,最近先生也没抽他,不知道是不是在暗中收集他的错处,然后一次性憋出大招来。 白二郎抖了抖,立即道:“待我回去就把你考吏部考试看的那些书拿出来看,但我还是技痒,想要写个话本。” 他道:“我要是也进翰林院,你觉得我是能修史书,还是能注解经义,或是修历书和农书?” 白善沉默。 白二郎道:“你看,你看,你也觉得我不能做这几样吧?到时候肯定是给翰林们打下手找资料的,想想就无聊,所以不如写本话本,烦闷之时打发打发时间。” 一旁的东家眼睛闪闪发亮,连连点头道:“对呀,对呀,这话本嘛就是打发时间用的,写的人在打发时间,看的人也是在打发时间,您看现在不比前几年您读书的时候方便?那时您那么忙都还能一旬写出好些来呢。” 白二郎兴奋起来,越发的有信心,和白善周满商量,“你们说我是自己瞎编一个故事呢,还是写别的什么?” 满宝道:“我们的生活都平和得很,有什么可写的?嗯,要不就写去年一路西去的故事吧。” 满宝精神一振,道:“最波澜壮阔的不就是这一行了吗,我们好歹打过仗,还带回来牛痘的方子。” 白善也颔首,“这个不错,可以从夏州出天花开始写起,嗯,我们临危受命去夏州治疗天花,然后又去西域寻找方子。” 一旁的东家两眼放光,也连连点头,“对对对,就写这个,就写这个。” 到时候他挂出牌子,闻名天下的女神医是如何找到牛痘方子的;白进士是如何却敌夺城,最后皇恩浩荡得封子爵的…… 东家激动的和白二郎道:“白二公子要是能写出来,到时候我依旧和您五五分账。” “那不行,”白二郎还没说话,白善已经接过话道:“今时的白二已不是昔日的白二,不论是文笔身份都不同了,何况这次写的还是我们这几个,自然不能再照以前的分。” 于是本来是来逛书铺的三人你来我往的和书铺东家讨价还价,最后拿回了一张双方签订好的合约。 白善三人神清气爽,心情愉悦,又是一笔收入啊,有钱进真好。 带抄好的书来交任务的周立学三个在门口目睹了全过程,目瞪口呆。 满宝回头看见他们,随手打了一个招呼,“你们来交书呀,交吧,交吧,我们等着你们,一会儿一起回家。” 三人默默地上前,将抄好的书交给东家。 东家随手翻了翻,没什么特别明显的错漏后就拿出六十文来分给他们,一人二十文,这是抄一本书的价钱。 东家笑眯眯的和他们道:“你们下一本要选什么书呀?” 三人沉痛的道:“还是《战国策.东周策》吧。”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500章 观察 这是分册,《战国策》很厚很厚,刊印本是一整本的,贵死了,有些书生买不起,就会买人家手抄的分册,一本大概一百文到两百文不等,像周立学这样的学生会从这里领了笔墨纸张回去抄写,一册大概能赚个二十文,要是出错少,他们还能赚点笔墨和纸张钱。 赚的不是很多,但他们这段时间正在学《战国策》,能抄这样的书不仅有利于自己记诵,还能赚点零花钱,这是一件很高兴的事。 可前提是没见过小姑他们和东家讨价还价的谈论一本书的成本售价分成什么的。 包括白叔平在内,三人都有些心塞,心塞到不想说话,于是领了新的纸张后就走。 来书铺抄书的书生,除了话本外,其他的书书铺都不提供范本,所以他们要抄《战国策》还得自己有一本书才行。 好在这一本书虽然贵,但周家现在还是买得起的,家里现在一共有三本了呢。 满宝觉得他们走得太快了,连忙叫道:“走这么快做什么?天快黑了,我们也正要一起回家,一起吧。” 周立学拒绝,“我们不回家,我们要去饭馆。” “去饭馆做什么?” 周立学道:“我们去吃饭,想吃六叔做的饭菜。” 周立固道:“没错,六叔现在的手艺可好了,我们就爱吃六叔做的饭菜。” 满宝一脸怀疑的看着他们,干脆道:“行,我们和你们一起去看看,正好也许久没尝过六哥的手艺了。” 白叔平就扭头看着他们。 周立学和周立固也沉默起来,半晌后道:“小姑,要不你们还是回家去吧,明儿你们不是还要上衙吗?” 白善瞥了他们一眼后道:“你们明日不也要上学吗?” 于是他们一起去饭馆。 饭馆里正是人最多的时候,店里的人忙得脚都要打后脑勺了,周立威瞥眼看见他们,立即道:“你们怎么才来,赶紧去换下外衣过来帮忙,那边两张桌子要吃好了,快去收拾碗碟,外头还有等着的客人呢……” 说完才看到周满和白善白二郎,他微愣,连忙迎上去,“小姑,你们怎么来这儿了?” 满宝上下看了看,惊叹道:“我们家饭馆的生意这么好呀?” 周立威有些自豪,“那是自然,小姑,你们楼上坐着吧,有个包房一直空着,你们坐到那里去。” “不用,”满宝挥手道,“我给你们搭把手,你们忙去吧,不用管我们。” 但其实用得上周满和白善他们的不多,于是三人就站在柜台那里帮着算账和结账。 好在饭馆只增加菜式,原有的饭菜价格并没有改变,所以三人只是来回看了两遍就能把单子都对上了。 偶尔周立威又晃悠过来,他知道哪一桌是哪一桌,不会认错,所以结账这边很顺利。 夕阳西下,外面天色渐暗,不少人都吃完饭出门去逛夜市,饭馆里结账离开的人也不少,一下便少了大半。 一直在后厨帮忙的周大郎和小钱氏几个这才出来。 满宝看到冯氏也在这里,惊得嘴巴张大,“二嫂,你怎么也在这儿?” 冯氏道:“我来帮把手。” 满宝大惊失色,目光不由滑向那些还在吃饭的客人,他们还好吗?不,以后他们的饭馆还能好吗? 白善和白二郎都忍不住脸色一变。 一看他们的脸色小钱氏就知道他们误会了,连忙道:“厨房有你六哥和大厨呢,你二嫂没掌勺。” 而且还有她呢,厨上人数真的不够她也可以顶上。 满宝这才松了一口气。 冯氏没好气的道:“我就是洗洗菜,洗洗碗,没掌勺,你们不在家跑出来干什么?” 满宝理直气壮的道:“我们去书铺呢,碰到立学他们三个就一起过来了。” 一听说是去书铺冯氏等人就不多问了,读书人的事他们问了也不懂。 周立威从楼上下来,道:“楼上还有三桌,楼下有两桌,人不多了,娘,您和大伯大伯母他们回去吧,剩下的事交给我就行。” 冯氏没有什么意见,周大郎和小钱氏也没有,但还在后厨帮着清理的东西的周三郎和何氏不太情愿离开。 满宝很好奇,“三哥,你们现在怎么这么喜欢呆在饭馆里?” 何氏冲小姑笑了笑没说话,周三郎就道:“六郎是在饭馆这里找到媳妇的,立威结亲也跟饭馆有点儿原因。” 而他们在京城认识的人少,很难与外人有联系,最好的渠道就是饭馆了,所以他们最近就很喜欢呆在饭馆。 显然,周大郎也打着这个主意的。 满宝一听,半晌无言。 她顿了顿后正要问话,就见周三郎精神一振,压低了声音和她道:“满宝你看,来了。” 谁来了? 满宝扭头看去,就见店门口进来一个拎着篮子的小娘子,她目光一扫,看到周立威,眼睛微微一弯,立即冲他去。 周立威却转身上楼去了,而周立学迎上去,笑吟吟的问道:“景姐姐还是买粉蒸肉吗?” 小娘子看着周立威消失在楼梯上,这才收回目光和周立学点了点头道:“是,麻烦帮我拿两碗粉蒸肉,我要外带。” 她将篮子递给周立学,周立学接过,暗暗给了周立固和白叔平一个目光,然后拎着篮子去厨房装肉。 周三郎一片惋惜,“立固这小子一点儿也不机灵,都不会上前招呼人的。” 满宝目瞪口呆,咽了咽口水后问:“三哥,你看上这个小娘子了?” 周三郎叹气道:“我看上有啥用,主要得立固看上,奇怪,昨天这小娘子来的时候是立固招呼的,今天怎么换立学去招呼了?” 满宝:“……三哥,这是饭馆,不是谁和谁说话就有什么的。” 周三郎点头,“我知道,但你不觉得这几个小子面色不太对吗?我觉得他们就是喜欢人小娘子,就是不好意思,不知道这个小娘子能不能看上我们家的这几个小子。” 要是看不上他儿子,看上他侄子也是可以的。 满宝仔细的看了看几个人的神色,暗道:还真可能是看中了你侄子,只是此侄子非彼侄子而已。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501章 后继 满宝也不乐意走了,找了借口留下,等哥哥嫂子们一走,她就随便在大堂里找了张椅子坐下。 白善和白二郎一左一右的坐在她身边,时不时的也目光炯炯的看过去,等小娘子一走,满宝就晃悠过去看周立学几个。 三人下意识的低头躲开她的目光。 满宝和他们年纪差不多,比周立学还小几个月呢,却很有威望的抬了抬下巴问,“说吧,那是谁家的小娘子?” 白善道:“刚才听你们喊景姐姐。” 满宝:“她比你们大?看着与我差不多呀,似乎还要小一些呢。” 周立学:“凡是常客,女的都是姐姐,男的都是哥哥,不论老幼。” 满宝三人愣了一下,然后齐齐朝他竖起大拇指,厉害啊! 周立学(三头)悄悄往楼上看了一眼,然后和满宝悄悄道:“她是另一头街尾景先生家的大娘子。” 满宝瞬间想起来,“我记得,好似立君和我说过。” 周立学就想,果然,他们老周家就没有什么秘密。 当然周立学他们会知道并不是周立君告诉他们的,而是他们自己看出来后周立威和他们坦白的。 毕竟常来饭馆,看的多了,也就察觉了。 既然小姑也知道,那他们说起来就没有什么心理障碍了,背着周立威(二头)说他的悄悄话。 来周记饭馆买菜的人不少,年轻未婚的小娘子也多,大家都是年少慕艾之时,对好看的人自然就关注多了。 周立学小声道:“二哥先前喜欢景家的小娘子,每次景家的小娘子来买粉蒸肉,二哥总是要每一碗多添一块肉给她。” 满宝一呆,问道:“怎么添?” 他们家的肉都是摆得很密的,一碗就是一碗,绝对不可能再能塞得下一块肉。 周立学顿了顿后道:“直接放肉上呗,这不是关键,关键是景先生后来知道了。” 周立学想了想后道:“就在小姑你们去西域后没多久,景家的小娘子就不再来我们家饭馆买蒸肉了,时间一长,二哥就把这事儿放下了。” 俩人的交流只是在于买蒸肉和卖蒸肉,喜欢也是看脸看气质,便是有好感,不再见面后,感情慢慢也淡了。 后来周立威和兰小娘子定亲,这份感情更是随风而逝了。 周立学还有些嘟囔呢,“当时二哥知道我们兰先生家的大娘子喜欢他,他好不得意呢,哼,这有什么呢,以后等我和四弟学有所成,喜欢我们的女郎会更多的。” 满宝问:“怎样算学有所成?” 周立学很有信心道:“怎么也得考中明经吧?” 满宝点头,“若能考中明经,的确是学有所成,那你们可得努力了,明经也不好考的。” “我们知道,最近都很努力读书的。” 眼看话题要歪,白善便将它扯回来,问道:“那现在她怎么又来了?” 周立学道:“可能是

相关推荐: 开局成了二姐夫   万古神尊   我的傻白甜老婆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交流_御书屋   顾氏女前传   沉溺NPH   蝴蝶解碼-校園H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婚里婚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