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令道:“虽说要考试了,但那街道是因为你们才弄脏的,你们不会不扫了吧?你们先生答应?” 满宝捞起扫帚转身就跑,“快回去!” 白善和白二郎也呼啦啦跟着跑走了。 屋里一下只剩下自家人,唐县令总算是满意了,摸着脖子就哎呦哎呦的叫起来。 唐夫人连忙去扶着他,嗔道:“活该吧,都多大的人了,竟然还能扭着脖子。” “你不知道人吓人会吓死人吗?我一抬头,三个人就突然出现在门口那儿……哎呦哎呦,轻一点儿。” 满宝他们一溜烟跑出县衙,扛着扫帚就这么跑回康学街,街上还是那么的脏,那么的长。 三人再一看已经快要下山的太阳,顿时欲哭无泪,只能一边扫一边咬牙念叨白凝的名字。 周四郎和周立君久久不见他们回家,忍不住上街来找,就见他们正摸黑把垃圾铲到车上,忍不住去帮忙,“今天怎么晚这么多,这天都黑了。” 满宝哼了一声道:“别提了,哼,明天他要是还敢来,我就把扫下来的垃圾全都塞回他车上去。” 白善赞道:“这个法子不错。” 三人摸黑把街面都扫干净了,然后就顶着寒风回家。 庄先生就着灯光看了一下他们红通通的脸色,满意的点头道:“虽说明天就要考试了,但明天下学回来也要去扫。还有,满宝,我已经和兰先生提过了,明天考试过后,他会多给我一份试卷,你后日开始跟着考试做题。善宝,你考试回来,不许提考的题目。” 白善应下,自得又有些担忧的看向满宝,这半年来她虽然也读书,但花费在学医上的时间似乎也很多。 满宝没想到自己也要考试,瞬间紧张起来,不由和白善商量,“吃完饭我们一起看书?” 白善小心的看了一眼先生,点头,小声道:“我自己圈了好几篇课文,觉得先生有可能会考,一会儿我给你圈出来。” 满宝高兴的点头。 白二郎在一旁听着嫉妒了,问道:“那我呢?” 白善纠结,“你上的课和我们不一样呀,我也不知道你的先生喜欢考什么。” 满宝安慰他道:“你把自己的课文背一背,聊胜于无,求个心安吧。” 庄先生坐在一旁听他们说话,等他们说完了便嫌弃的挥手道:“去洗漱换衣服吧,看你们的头上脸上都脏成什么样了?” 三人低头看了一下身上的衣服,乖乖的行礼退下了。 他们倒是一片安宁了,隔壁的白府却又是热闹时候,唐县令并没有开玩笑,说让差役给送文书过去就送过去了。 家里迎来了差役,找的还不是当官的老爷,而是二公子,这本来就够惊的了,这差役送来的还是提告的文书…… 下人进去禀报时恨不得把整个人都缩起来让主子们只听得到他的声音,而看不到他的人。 白余怎么也没想到,隔壁那家会因为这样的小事闹上衙门。 白凝更是整个人都呆住了。 左老夫人看着,忍不住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冲父子俩喝道:“胡闹!” 白余脸色铁青,也啪的一声将文书拍在了桌子上,“是胡闹,母亲且等着,我这就去找他们撤了这文书。” “我说的是你们胡闹!”左老夫人火腾的一下就冒了起来,气得直拍桌子道:“你还小吗?二郎不懂事,你也跟着胡闹,隔壁那三孩子才多大?两个比二郎还小些,你一个做堂伯的跑去跟三个孩子论理,你丢不丢人?” 左老夫人拿起文书拍在他胸前,喝问道:“而且论理,你论得过他们吗?人家孩子打了架,知道受罚,但你儿子呢?你这半个月的禁闭白关了!” 左老夫人直接看向白凝,怒道:“我早想问你,不过是想着你一直是父亲教的,我也不好插手过问太多,但今日我这个做祖母的就忍不住问一问你,你是不是觉得你父亲关你半个月禁闭关错了?” 白凝连忙跪到地上道:“没有,父亲罚的是对的。” 左老夫人一拍桌子,怒道:“显见是骗人的话,你若真的觉得是对的,真的有思过,出来后也不会做这不知悔改的事,你真当你做的那些事家里不知道吗?为什么罚你半个月,为什么把你身边伺候的人都发卖了,说是因为你打架,但真正因为什么,家里还有谁心里不清楚?你悔过,你悔什么了?才一出门就惹是生非,我们白家的脸都叫你丢尽了!” ※※※※※※※※※※※※※※※※※※※※ 作家的话 下次更新在晚上九点左右 ☆.第七百六十一章 影响 左老夫人捂着心口,只觉得脑子一抽一抽的疼,他们家刚到益州城啊,地皮还没踩熟呢,这里上有益州王,下有出身世家的县令,哪一个都不是他们这一个五品小官之家能得罪的。 本来就要做脸,好打入益州城的上层阶级之中,可冬至宴才过去多久呀,他们家的脸直接就被踩在了地上。 孙子年纪小,且又隔了一辈,这教子是他们做父母的责任。 左老夫人只能指着白余半响说不出话来。 段氏连忙去给顺气,左老夫人连她也怨上了,气恼的推开她的手道:“你是做母亲的,儿子做错了,要打要骂你只管上手;你也是做妻子的,丈夫做错了你也该规劝着来,难道他不是你儿子,难道他不是你夫君,难道这个家不是你的家?你以为袖手旁观就能独善其身?” 段氏吓得连忙后退一步跪下。 左老夫人骂了她,又去骂白余,“你一个做人堂伯的,还是官儿呢,却跟三个小孩儿计较,丢人不丢人?你儿子全是叫你给教坏了……” 白余也跪下了,等母亲骂够了,这才问道:“既不让他们去撤告,那这事怎么办?” 左老夫人坐到了椅子上,居高临下的看着他问,“你觉得呢?” 白余当然知道母亲的意思,可是……那样也太丢脸了。 见儿子低着头不说话,左老夫人就闭着眼睛道:“虽然我才见过那三个孩子两次,与白善白诚更是只说过几句话,但我也看得出来,那是很傲气的三个孩子。” “尤其是白善和周家的那小姑娘,你想让他们低头,不可能。”左老夫人道:“莫欺少年穷,你当他们无父无根基,却也不想一想白启,当年要不是他死得过早,如今老宅那边……哼。” 白余低下头去。 左老夫人深吸一口气后道:“不用我再教你了吧?明天等他考完从书院里出来便去县衙走一趟。” 白余只能应下。 左老夫人目光扫过地上跪着的一片人,因为父母都跪着,所以白凌和两个妹妹及姨娘们也都跪下了。 屋里的主子都跪下了,下人们哪还敢站着,因此现在屋里跪了一片的人。 左老夫人看到就头疼,挥了挥手,扶着椅子就站起来,段氏连忙爬起来扶住她。 左老夫人看了她一眼后道:“我这里自有下人伺候,你去忙你的吧。” 段氏低头应下。 因为左老夫人才骂过她不称职,所以段氏并没有立即带女儿们走,而是扶起白余宽慰起来。 白余挥开她的手道:“不是多大的事,用不着你们跟着操心,虽然是提告,但唐县令既然事先派了衙役上门来通知,显然不会闹大,明日最多训斥二郎一顿,罚些钱罢了。你们不往外宣扬,谁也不会知道。” 段氏垂下眼眸应下,心中却嗤笑:你既然都知道,又何必一开始便想着去找隔壁的麻烦? 白余没空去管段氏想什么,他烦心的是明天要怎么去见唐县令。 到底是同僚,虽然不在一个部门,但这样出现在县衙里也太过丢人了。 只要一想到这点白余就有点儿压不住脾气,于是狠狠地瞪了白凝一眼,斥道:“还不快退下,待你年末考试完我再罚你,滚下去!” 白凝白着脸退下,到底只有十三岁,一想到明天要到衙门里去回话,脸色就苍白得不像话。 忐忑了一个晚上,别说复习功课了,连精神都不太能集中,要知道白凝还想着今年考个好成绩,来年直接去参加府学的入学考试呢。 他一直觉得自己不比白善差的,只是去年府学考试时他不在益州城而已,不然也一定会去参加考试的。 白善是以最后一名的成绩考入府学的,若是他也去参考,白善未必还有机会,到时候他才是府学入学中年纪最小的学生。 他从知道白善开始,家里上至祖母,下至兄弟都在说他如何如何厉害,小小年纪便考入了府学,他父亲一天要说三遍让他向他学习的话。 要知道,以前他才是其他家父亲口中的白善,这还是他第一次听到自己的父亲和他说这样的话。 白凝浑浑噩噩的回到自己的房间,第二天再浑浑噩噩的出门去书院考试。 白善他们却是睡了一觉后把这事忘得差不多了,毕竟昨天傍晚那么大量的劳动量,在和唐县令告状后还剩下的怒气也在劳动中消散了。 加上昨晚庄先生的话让他们都抓紧时间复习功课,谁还想得起白凝啊。 一大早,满宝就站在门口挥手和他们道别,祝愿他们考试顺利。 然后自己空着手去了一趟药铺,告诉纪大夫她这几天也要考试,就不来药铺了。 纪大夫很好奇的看着她,“怎么你不去书院也要考试?” 满宝点头,“先生给我去府学要了一份卷子,书总是要读的,既读了,那就要考试看一下掌握得怎么样了嘛。” 纪大夫就挥手道:“行,我知道了,对了,你不是一直叮嘱药农帮你采些新鲜有活性的药材吗?过几日那些药农就会送药材来,到时候你要不要来看一下。” 满宝不抱多少希望道:“好,到时我来看一看。” 但其实很少有药农会把新鲜药材给她带来,最主要的原因是多数药材都是野外采摘的。 采回来后很难再存活,为了保存,他们都要炮制的。 而一般药农会把采摘下来的药材积累个一两月才送一次货,因此,就算有人有心给她盆栽一些新鲜的药草,等拿来给她时也多半养死了。 所以这半年来,满宝从药农们手上收集到的新鲜药材很少,而仅有的那些多数还是百科馆内常见的,积分并不高。 满宝不太抱希望,但有希望总比没希望强吧。 科科也是这么想的。 这半年来,宿主也没少在附近晃悠,凡是能收集到的都收集进来了,不能的,要么植物太贵,宿主买不起;要么就是拿不到,只能干看着的那种。 一从药铺回去,满宝立即钻进了书房里复习功课,她比白善和白二郎强一点的在于,她总会比他们多出一天的复习时间来。 一想到这一点儿,满宝便觉得喜滋滋的。 ※※※※※※※※※※※※※※※※※※※※ 作家的话 晚安 ☆.第七百六十二章 考完 满宝将做好的最后一张卷子交给庄先生,便垂着手站在一旁听吩咐。 庄先生检查了一遍,发现没什么问题后便点头,“好了,去吧。” 满宝立即弯腰行礼蹦出去,外面白善和白二郎早等着她了,见她跑出来立即道:“快快快,就等你一个了。” 年末考试结束,只要等三天成绩就出来了,拿了成绩大家就可以回家过年了。 直过了元宵再来报道。 所以他们决定从益州城里买些年货回去。 白善他们昨天就考完了,满宝比他们略晚一天,她一跑出来,三人便一起爬上马车,让大吉快走。 白善憋了好几天了,今天总算可以和满宝讨论考试的题目了,于是一路上都说个不停。 白二郎嫌弃得不行,道:“就不能好好的玩耍吗?” 白善:“那是因为你听不懂吧?” “谁说我听不懂的,我最多是不知道怎么答而已,你们也没比我前多少。” 满宝好奇的问,“明年你要参加府学的入学考吗?” 白二郎硬着头皮道:“我就是想,我也没有名额呀。” “没关系,回去以后我们可以求杨县令给你一个名额,”满宝道:“反正这名额县里每年都有多出来的,以我们和杨县令的交情应该不难拿到。” 白二郎:“……出来玩就不能说些开心的事吗?” 白善哈哈大笑起来,道:“那我们就说一说一会儿去买些什么东西吧,对了,要过年了,是不是得给唐县令送点儿节礼?” 满宝道:“等我们回来再给吧,到时候给他带一点儿土特产。” 三人大采购,从这条街逛到那条街,热情得不得了,他们三累不累大吉不知道,反正他觉得挺累的。 逛着逛着,三人总算是忍受不了肚子的饿了,于是决定随便选个地方吃饭。 很不巧的是,他们此时正位于县衙的不远处,三人左右一看,便随便选了一家看上去还行的饭馆进去。 巧的是,白余来请唐县令吃饭,临近过年,唐县令正忙得不要不要的,但又不好总推掉,于是就近选了一家饭馆。 白凝作陪,三人要了一个包厢。 满宝他们进来时他们一家吃得差不多了,白余正在陪唐县令说话。 三人加一个下人提着大包小包的上楼梯,坐在二楼的唐县令便忍不住低头看了一眼。 这一看,忍不住乐起来,便扬手叫住他们,“白善,周满,白诚,你们过来。” 满宝抬头看到唐县令,自然也看到他身旁的白家父子,不是很想过去。但又不得不过去。 三人拎着东西过去,面无异色的与唐县令白余俩人行礼。 白余威严的应了一声,唐县令扫了白家父子一眼,笑问:“你们这是打哪儿来,怎么提着大包小包的?” 满宝道:“我们去逛街买年货,过几天就要回家过年了。” 唐县令笑问:“你们都买了什么东西?” “都是一些吃的用的。” 大部分东西放在了马车上,他们手上的这些太小或太贵重,以免人摸走,所以要带着。 回答完了唐县令,三人自然要和白余打招呼。 唐县令兴味的打量着双方,等满宝他们行过礼后便笑道:“白大人,我就说你多虑了,令公子被提告的事不过是遵循律法,例行公事罢了,不论是我,还是这三个孩子都没别的意思,所以白大人大可不必如此小心翼翼。” 白余尴尬的笑了笑,点头道:“唐大人说的是。” 唐县令笑道:“几个孩子玩闹罢了,不过这玩笑也要有个度,白凝啊,以后这种在街上乱扔东西的习惯可得改了才好。” 白凝低着头应下。 唐县令看着他,半响后微微笑了笑。 白余见二儿子毫无反应,忍不住眉头一竖,低声喝道:“愣着干什么,还不快给白善他们道歉,你们可是同族兄弟,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非得打架斗气,为这么点儿小事竟然还惊动了唐县令。” 白余骂道:“唐县令日理万机,还要处理你们的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哎,白大人,”唐县令阻止他,笑道:“这百姓无小事,我也不过是个县令,国家大事没有,平时处理的都是这些东家丢了一只鸡,西家被泼了一盆水这样的小事,所以他们这个正合适我。” “唐大人也太谦虚了,谁不知道您是国家栋梁,一手断案出神入化……” 白善他们三个就和白凝一起泾渭分明的看着两个大人互吹,满宝的肚子忍不住咕噜噜叫了两声。 她的肚子才叫罢,白二郎和白善的也叫起来了,三人一起冷静的看着两个大人。 唐县令轻咳一声,正要说话,白余就指着一旁的座位笑道:“你们快坐下吃点东西吧,我和唐大人光顾着说话,倒忘了你们还没吃饭呢。” 满宝觉得要是在这儿坐下吃饭,他们一定会吃得很难受的。 因此她看了一下两个师弟,果断的道:“多谢白大人,但我们早先就定好了桌子和饭菜,我们听说这家的招牌菜特别好吃,白大人,要不您再和我们吃一点儿?” 白善立即点头,“对对对,堂伯,唐大人,不如移步和我们过去再吃一点儿?” 唐大人还要忙,因此摇头拒绝了,白余当然更不可能去了,因此满宝他们就找借口要过去自己的位置。 白余最后道:“你们家人不在这里,以后没事多上家里坐一坐,你们叔祖母一直说想你们呢。” 白善笑着应下,“这几日都在考试,忙得不行,待空了,一定上门拜访叔祖母。” 说完,三人团团行礼后挤着过去找了一个距离他们最远的偏远角落,然后叫来小二悄声道:“给我们上你们的招牌菜,再来几个你们做得好的菜,要快些……” “还有,前头那桌问起就说我们早就定好了。” 小二刚才一直听着呢,表示明白,一定不会给他们说漏嘴。 等饭菜上来,那边唐县令他们也离开了,三人这才放开了声音说话。 “这几天考试倒是忘了去县衙问这事,今儿看来唐县令的确罚了白凝。”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六点 ☆.第七百六十三章 回乡一 “也不知道罚了他什么,”满宝有些好奇,转了转眼珠子,压低声音道:“一会儿我们去县衙里问一问。” 白善和白二郎对视一眼,皆有些幸灾乐祸的点头。 考试完了,他们现在很有精神关注这些事。 于是吃完饭,他们便溜达着朝不远处的县衙去了。 此时还是上班时间,大部分衙役都出门干活去了,或是巡街,或是破案,剩下的几个正蹲在院子或大门口当值,一看到两少年一少女走来,立时脊背一寒,忍不住从地上站起来。 满宝手里提着才买的点心,走到他们身边热情的招呼吃点心。 衙役们戒备的看着她,“周小娘子,你又要报案?” 满宝想了想后摇头,“最近没人欺负我。” 衙役们大松一口气,骨头塌了下去,歪着身子站着问,“那您来是?” “就是路过,看到你们在这儿就过来说说话儿,”满宝扬了扬手中的点心问道:“吃不吃?刚买的,还热乎着呢。” 衙役们当然吃了,大家就给三人腾了个位置,六七个人蹲在一起吃点心。 见白善他们都很和善,的确不像是来给他们找麻烦的样子,衙役们彻底放松下来了,笑嘻嘻的问道:“公子和小娘子们也快要回乡过年了吧?” 白善道:“过两天就走了。” 衙役们高兴,走了好,走了好,走了益州城就可以更加清净一点儿了。 衙役甲道:“还是过年好啊,每年一过年,城里便能少许多人。” 衙役乙道:“也能多许多人,麻烦事也不少,你别开心太早了。” 衙役甲道:“怕什么,应家的大公子去京城了,我前儿听魏家出门采买的管家说起,他们家今年也要回老家祭祖呢,就算季小公子伤好了能出来,一个人也翻不了天去。” 满宝好奇的问:“他们过年常翻天吗?” 众衙役一起低头看她,半响才道:“差不多吧,不过他们和小娘子有点儿不一样。” “当然不一样了,”满宝想也不想的道:“我从来不闯祸。” “不,”衙役甲道:“不一样在于,他们从来都是躲着我们走,就是打架斗殴,甚至不小心杀人放火了,那也都是躲着我们走,小娘子正好相反。” 满宝:“……难道你们不喜欢我这样的良民吗?” 衙役们昧着良心道:“喜欢。” 满宝便展开大大的笑容。 白善憋着笑转开话题,“对了,我们这几日一心考试,倒是忘了问我们上次报上来的案子是怎么处理的?” “还能怎么处理?唐大人把人叫来训斥了一顿,罚了他几两银子就放了。” 三人异口同声的问,“几两是几两?” 衙役们浑身一震,戒备的看着他们三道:“是八两,还是十两来着,你们问这个干什么?这银子是归到衙门的公账里的,可不能给私人的……” 那点儿钱是要留到过年时候分给他们的红包,可不能叫人给抢了。 满宝一听高兴了,“不干什么,他罚的多我们就高兴。” 衙役们松了一口气,纷纷应和道:“这个算重的了,十两银子呢。” 满宝深以为然的点头,“是挺重的,就撒这么一点儿泥和树叶就罚去三头牛呢,他要是多来几次……” “别,现在大街还是我们扫呢,”白善立即截掉她不好的念头,叫道:“虽然他被罚很爽,但我也不想每天多扫垃圾。” 衙役们觉得很奇怪,“周小娘子还知道牛的价钱?您的关注可真够广的。” 满宝道:“我家买过牛,当然知道了。” 衙役们:“……买牛这样的事还需要小娘子亲自去?” 满宝还没听出来他们的意思,白善却听出来了,于是道:“他们家穷。” 满宝连连点头,“对,我们家穷。” 衙役们一脸的不相信。 骗谁呢? 穷人家的孩子,还是女孩儿,能跟着出来读书? 能有这气质? 能跟县太爷做一趟十几辆车的粮种生意? 骗鬼呢? 衙役们可不觉得周满家穷,如今,整个七里村,甚至附近几个村子里都没人会觉得老周家穷了。 从周大郎他们开始四处跑着把大家手里积存的好的新麦全收上去还能当场给出钱来后,大家便知道,老周家有钱! 哪怕后来有人说,他们家之所以能拿得出这么多钱是因为雇主先给了钱。 但就算是先给了钱,他们一趟这么大的生意下来应该也赚了不老少。 加上他们家县城里还有个铺子,家里的老四和老六几乎是长住在益州城不回来了,家里的孙子孙女还偶尔赶着牛车或马车跑一趟益州城,大家私底下便没少算他们的家底。 算着算着把他们给算糊涂了,最后流传下来的话就一句,老周家不穷了,他们家有钱! 于是,上老周家来说亲的人家越发多了。 最先被盯上的自然是大龄青年周六郎了。 老周头倒是很想忽略儿子帮他把亲事给定下来,但他跟着看了不老少,也觉得那些闺女有点儿配不上他儿子。 而大头和二头偶尔从益州城里回来,还带回了周六郎的话,“六叔说了,他以后要娶个城里的媳妇,最好是能跟他一起掌厨的,那样将来他们可以一起开个店,所以爷爷,您可不能私自给六叔定亲,不然六叔得哭死在益州城。” “去去去,爷爷是这样的人吗?” 大头和二头就乐。 老周头很怀疑,压低了声音问,“你们老实说,你们六叔是不是在益州城里拐带别人家的姑娘了?就是掌柜啊,或者有钱人家的闺女?” 老周头忧心忡忡,“那混小子不会是想去给人当上门女婿吧?” 大头和二头:…… 这话完全是四叔编出来让他们带回来的,要知道六叔说的可是:成亲? 我的钱可是要留着买铺子开饭馆的,要是成亲,那钱可得分成两份,不成亲! 俩人低着头掩盖住表情,暗道:六叔要是有爷爷这样的觉悟就好了。 不过这事算糊弄过去了,周六郎的亲事不合适,于是大家就开始盯着大头和大丫看了。 这两位也已经适龄,可以开始说亲了吧?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晚上九点 ☆.第七百六十四章 团圆 大头已经十五岁,翻过年就十六了,自然可以说亲了,就是大丫都可以准备起来了。 但不知道是因为周六郎的影响,还是自己手上有了钱心中不慌,现在几个孩子都不急着说亲。 大头特别理直气壮,“六叔都还没说亲呢。” 大丫就更理直气壮了,“大哥还没成亲呢,我怎么能先嫁呢?” 甚至还有人提起了满宝。 给周六郎、大头和大丫说亲,老周头都很客气的招待了人,一听来人是要说满宝,立时把人给轰出去了,“我家满宝年纪还小呢,你们打的这是什么鬼主意?” “虚岁十三,翻过年就十四,不小了……” “放屁,她生日小,翻过年也才十二,谁跟你论虚岁?”而且瞧瞧介绍的都是什么人家呀,配得上他闺女吗? 老周头特别不客气的把人给轰走了,并且决定一直到过年这段时间都要拒绝媒人上门。 钱氏乐得有人顶在最前面,对此什么话都没说。 老周头掰着手指头算日子,估摸着满宝他们就快要回来时,就每天吃过晚食便到村口晃荡一圈,坐在大榕树底下一边和人吹牛,一边望着进村的那条小道儿。 所以,隐约看着马车进村,且当先驾车的似乎还是大吉时,他眼睛便蹭的一下亮起来,整个人噔的一下站起来,把坐在他旁边的老头吓了一跳。 “金哥,你干什么呢?” 老周头眯着眼睛看着前方,问道:“你们看,那是不是马车?” 坐他旁边的老头们眯着眼睛往前看去,此时天已经昏暗下来,只隐隐约约看到些树影。 老半天,一个老头才道:“还真是,这是白家的马车吧,谁回来了?” “白老爷在家呢,没出门,那还能有谁?” “哎呦,那是白家的少爷们回来了,老周头,你家满宝也回来了!” 话音才落,远远的已经传来满宝的叫声了,“爹——” 老周头高兴的一拍大腿,乐得牙齿都快要掉了,“还真是,哎呦,满宝回来了。” 他左右一看,发现自家的孙子一个都没在这儿,便随手抓过来一小孩儿,吩咐道:“快,你腿脚快,回去叫你婶儿他们揉面煮面,你满姑姑回来了。” “乱叫唤啥,是满姑奶奶,这是你重孙子。”旁边一老头纠正老周头,对那小孩儿挥了挥手,“快去吧,去找你三头叔,让他去找他娘。” 小孩儿就一溜烟的跑了。 说话的功夫,马车终于到跟前了,最先一辆车上坐着庄先生和他们带回来的年货。 没办法,从益州城回来,得先过七里村才到县城,冬天天黑得快,他们就是走官道去县城,到了城门口,城门也关了。 所以直接回的七里村。 才一进入村道,满宝就爬出车和周四郎一起坐在车辕上,正透过最后那点儿光看家乡的花花草草。 这些东西可都曾经被她拔过。 眼看着就快要到村口的大榕树了,满宝便站起来朝前看,可惜什么都没看着,还是科科告诉她,村口大榕树底下坐着的老头中有她爹,满宝这才大叫起来。 马车到了村口停下,在坐的老头和小孩儿们迎上去,大吉将马凳放下,把庄先生扶了下来。 没错,老头们是来迎接庄先生的。 庄先生连连作揖还礼,老周头只看了庄先生一眼,给他行了一礼便往后头那辆马车去。 满宝最先跳下马车,看到她爹就蹦过去要抱他,老周头连忙拦住她,乐呵呵的道:“都是大姑娘了,可不兴再这么搂搂抱抱的了。” 说完又没忍住伸手摸了一下她的脑袋,仔细的看她的身量和脸色,满意的道:“不错,不错,看着长大了不少,在外头吃得饱不饱,你六哥有没有给你做肉吃?” 说着话,白善和白二郎,周立君也从车上跳了下来,大家互相见礼。 周四郎从车上摸出一袋糖来,直接上前分给见着的人,不拘老人小孩儿,都当是个喜庆。 这是久不回家的远归人都会准备的。 小孩儿们收到糖,立即欢快的叫嚷起来,于是本来挺安静的村庄里立即响起了鸡鸣狗吠声,不少小孩儿,半大孩子和少年青年们都跑出来凑热闹。 好在周四郎早有准备,一人一两颗糖的往外发,并不多给,准备的又多,竟然来多少人就给多少人。 大家就这么聚在村口,就着最后一点儿天光热闹起来。 后来的人中干脆打着火把过来,总算是照亮了一点儿,周四郎看清楚了把手挤到他面前的人,就没忍住一只手一巴掌下去,“去去去,你这都伸过几回手了,给后头的人留着点儿。” 满宝拉着老周头站在人群之外,正在掰着手指头给他算她带回来的东西,“爹,我给你买了两套厚厚的衣裳,是成衣,我试过了,可厚实了。以后你要再来榕树底下吹牛也不怕风吹着了。” “瞎说,你爹我从不吹牛,不过你怎么试的?” 满宝道:“我往身上套过,真的很暖和。” 老周头就放心了,心里还有些得意,嘴上却道:“费那个钱干什么,成衣比布料要贵吧?你还不如直接买了布料和棉回来让你娘做。” “我还给你带回来益州城的腊肉,他们熏的腊肉和我们家熏的有点儿不一样,往里加了点儿香料,可香可香了。” “是吗,那我得好好尝尝看。” 父女两个旁若无人的说着闲话,河对岸的白家也提着灯笼过来了,白老爷过桥一看,发现乌压压的人头中根本看不出他儿子在哪儿,便忍不住大喊,“二郎,二郎——” 就在白老爷不远处发糖的白二郎抬头看了一眼,然后道:“爹别喊了,我在这儿呢。” 白老爷扭头看到他,乐得上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抱了他一下才想起来,“对了,善宝呢?” 白善早冲着刘老夫人和郑氏跑去了,一家人也抱在一起说话儿。 庄先生见没人理他,便摇了摇头,扭头与大吉道:“走吧,这露水要下来了,我们先回去休息。” 大吉应了一声,看了一眼正站在老夫人面前老实让她摸头的少爷,自觉现在也没什么危险,便扶着庄先生上了马车,先把庄先生给送回白府休息了。 ※※※※※※※※※※※※※※※※※※※※ 作家的话 晚安 ☆.第七百六十五章 失落 白善都没来得及和满宝道别就被人簇拥着回家了,满宝也被赶来的小钱氏拉回了家,“寒冬腊月的,既回来了怎么不回家,外头多冷呀。” 她都把面扯好下锅了,结果人还没回来。 小钱氏把满宝一路拉回家,道:“我给你面里卧了两个鸡蛋,你们回来得晚,家里的肉菜都吃完了……” “只要是大嫂做的,素面也好吃。” 小钱氏忍不住笑开,点着她的鼻子笑道:“人越大,这嘴巴也越甜了。” 一回到家,家里人立即迎了上来,钱氏伸手摸了摸她的手,发现是热乎的才笑开,“快去净手吃面吧。” 满宝应了一声,坐到了桌子边上才想起来,“立君和四哥呢?” 小钱氏坐在一旁笑道:“立君被你二嫂拉去了,应该是在屋里洗漱,你四哥还在村口呢,你先吃着吧。” 周四郎被人给围住了,他也乐得被人围住,直到他媳妇方氏在人群之外喊了他好几声,他才听到。 踮起脚尖往外一看,就见她媳妇正抱着他儿子对他怒目而视呢。 周四郎一个激灵,立即把手中的袋子塞到一旁一个青年手里,道:“来,你替我发。” 然后整个人往外一钻就溜了出去,后面的人瞬间把拿着袋子的青年围住。 青年一脸懵,叫道:“周四,你跑哪儿去?” 周四郎自然是跑到他媳妇身边去,他冲她讨好的一笑,立即殷勤的接过他儿子抱了抱,道:“媳妇你先回家,我把马车给白家送去,马上就回家去。” 方氏这才满意,“你快点儿啊,大嫂煮了面,再不回去吃就坨了。” 周四郎应下,把马车送到白家后就无视村口的热闹,一溜烟的跑回家去。 东西都在白家的马车里呢,因为是混在一起的,三家也不急着分,打算明天再去弄。 老周家一家子都坐在了一起,满宝吃完了面就和他们说话。 钱氏关心的问,“过了年你们还要去益州城吗?” 满宝点头,“去呀,过了元宵就去,娘,你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去益州城玩?益州城比我们县城可热闹多了。” 周四郎抽空回了一句,“是啊娘,要不我们去益州城过元宵节算了,正好我在那边租了房子,人过去了挤一挤也能挤得下。” 老周头嫌弃的道:“不去,在外头能有家里舒服吗?” “这不是为了看热闹吗?” “折腾两三天,花这么多钱就为了看一天的热闹,你吃饱了撑的呀?”反正老周头就是不答应。 周四郎就哼哼道:“您不去,回头我带我媳妇儿子去。” 三头和四头立即凑上去道:“四叔,我们也想凑热闹,你把我们也带去呗。” “去去去,”老周头挥手把几个孙子赶到一边去,和周四郎道:“这元宵要吃团圆饭,有本事你把自个劈成两半,一半去益州城玩儿,一半留家里吃饭,不然就不许去。” 周四郎便退一步道:“行,那我不去益州城,我去县城行了吧?” 老周头这才哼了一声答应下来。 家里的孩子,包括满宝立即举手道:“我我我,我也要去。” 老周头就嫌弃的挥手道:“去吧,去吧。” 满宝看了眼她四哥,见四哥正使劲儿的给她眨眼睛,便得寸进尺道:“爹,我们要晚上去。” 老周头瞪眼:“晚上怎么去?” 满宝:“吃了晚食天还没黑呢,那会儿去,到了县城人家刚好点灯。” 大头等人连连点头,一脸期盼的看着老周头。 他们长这么大,还没在县城里过过元宵节呢,听说元宵节的时候,县城晚上特别的热闹。 老周头抵挡不住他们的目光,忍不住看向钱氏。 钱氏笑道:“想去就去吧。” 大家立时欢呼一声,五头都忍不住扑进满宝的怀里,奶声奶气的叫道:“小姑回来真好。” 大头把他拎起来道:“就你机灵。” 钱氏问起满宝的学习,满宝有些失落的道:“我这次考的不太好,比白善差好些。” 满宝的卷子批改速度比白善的还快些,毕竟庄先生只给她批改,基本上她前脚才做完,没多少功夫,庄先生就把卷子给批改下来了。 只是没给她看而已,一直到白善从府学里拿到了自己的成绩和卷子,庄先生这才把她的卷子发还给她。 白善考到了第十九名,进步不可谓不大,刚好踏着倒数第二名的成绩进入甲一班。 不过白善说了,他不想再给自己换一个学官,所以还是决定留在甲三班。 满宝拿着自己的卷子和白善的对比,发现她的成绩比他落后了不少,至于能在府学中排几名,估计还得等再回府学后问魏廷等人拿了卷子做对比才知道。 不过白善看过她的卷子,估摸着得排到五十名开外。 这对满宝的打击不可谓不大,因为在她的认知中,他们两个可一直是旗鼓相当的。 以前白善也就比她这个方圆百里最聪明的人聪明一点点而已,在学习上,两人一直是旗鼓相当的,难道现在他已经进化得比她聪明那么多了? 因此,一提起成绩,满宝便失落的不想说话了。 钱氏见她耷拉着脑袋不开心的样子,便摸了摸她的小脑袋道:“好了,既然回来了,这些事就先别想了,去洗漱,好好的睡一觉,明儿让你五哥带着你去河边摸鱼好不好?” 满宝乖巧的点头,洗漱回到自己的房间后就靠在床上唉声叹气。 见科科不理她,满宝就又叹了一口气。 科科:…… “科科,你觉得现在是我比较聪明,还是白善比较聪明?” 科科:“宿主,这一路上你已经是第八十七次问我了,你俩现在差不多。” 满宝更加伤心了,“所以真是我懈怠了,所以才会考得比他差吗?” 科科道:“宿主,你还要学习医术呢。” “可他也要学习骑术,学射,学乐……比我多学好多东西,同样要花费不少多时间。”满宝之所以会那么伤心,自然是因为她认真的计算过,其实他们用在正课上的时间是差不多的。 这次比较,他们只比较共同学过的课程,除此外的骑、射、乐等满宝没学的科目是不计算在内的。 科科也意识到了,它没能安慰好宿主,反而让她更伤心了。 科科还是第一次遇见到宿主这样,忍不住乱码了一下,在百科馆内搜索起来,宿主要是因为成绩不好伤心失落了怎么办? 一下便闪出来不少词条,主语各有不同,但后面的伤心失落却是固定的词汇。 科科点进去一个“家中女儿因为成绩不好伤心失落了怎么办”的词条,出来不少楼层,其中最火热的一层被挂在首页,上面写着,带她去买玩具,买漂亮的衣服,鞋子,首饰,带她去玩儿…… 科科一点一点的将不符合条件的建议去掉,然后在满宝的脑海中弹出商城,替她搜索出各种好看,且勉强符合这个时代工艺的饰品,道:“宿主,我们来买首饰吧。” 满宝想要拒绝的,但看到商城里弹出来的漂亮饰品,她没忍住,哇的一声叫起来,“好漂亮呀,我以前怎么没看到过?” “这些饰品都比较冷门,有搜索条件的。” 满宝一样一样的看过去,瞬间精神起来,把成绩不好的失落丢到了爪哇国,点着商城里的东西和科科热烈的讨论起来。 ☆.第七百六十六章 早食 第二天满宝醒来,先看了一眼系统内的结余积分,心疼得不行,但再看床里放的各个盒子,她又开心起来。 她从箱子里找出一块布将这些盒子都包起来,然后就高兴的拎出去找她娘。 她没想到商城里的手工饰品这么便宜的,虽然看着做得不是很好的样子,科科还说,制作的材料很低廉,除了一些珍珠和石头外,其他的材料都是人工合成的材料。 但满宝看着,所谓的人工合成的低廉材料看着比他们的那些银还好看呢。 所以她毫不手软的买了许多。 不过买了以后,冷静下来却是手软了一下下。 但东西买也买了,总不能再退回去。 周五郎打着哈欠出门,看到幺妹这样便道:“你怎么也不洗漱,拎着包袱要去哪儿?” 满宝看了看周五郎,又扭头看了看寂静的院子,问道:“五嫂她们人呢?” 周五郎缩了缩脖子道:“还没起呢。” 这么冷的天,难得清闲,父母也不催,谁没事起那么早呀? 也是有的,今天轮到谁做饭便谁早起。 周五郎掰着手指头算了算,道:“完了,今天是二嫂做饭。” 满宝拎着包裹转身就回房间,梳了头发后去大院那边打热水洗脸。 二嫂冯氏正在厨房里烧火,看到满宝一进来便露出笑容,“我估摸着你就要醒了,我们家满宝还是这么勤奋,不像他们那几个臭小子,家里一没活儿就赖床。” 满宝边打热水边转头找人,问道:“二嫂,大嫂呢?” 其他人会赖床,但大嫂是绝对不会的。 冯氏笑道:“去磨坊那边了,说是要给你磨些豆子做豆花,吃些热乎的。” 满宝高兴起来,“我好久没吃过豆花了,益州城里都没有卖。” 所以一提起豆花来,满宝便忍不住咽了咽口水,馋得不行。 和她一样犯馋的人还真不少,她才洗好脸跑去磨坊里找大嫂,就发现门口正蹲着两个穿得圆滚滚的人。 满宝跑上去一看,立即乐了,“哈哈哈哈,你们怎么穿成这样,可真丑!” 白善和白二郎抬头看了她一眼,同样嫌弃道:“你还不是一样的丑。” 满宝低头看了一眼身上的衣服,这身衣服是大嫂给她做的新衣服,已经洗过烤好了,就等她回来穿了。 加上她行李都在马车上,所以昨晚便套上了,她只觉得舒服,还真没留意过它丑不丑。 白善将两只手拢在袖子里,缩着脖子道:“我总觉得村里比益州城要冷。” 白二郎深以为然的点头,“要冷好多,我今天一早本想穿我那身宝蓝色云纹的袍子的,但我才穿上,我娘就跟我受了多大的委屈似的,没办法,我只好把这棉衣给换上了。” 白善道:“我也是。” 反正在村子里,也没谁与他们比英俊潇洒,就算他们穿着丑丑的大棉衣,依然是村里穿得最好的小公子。 而满宝一定是穿得最好的小娘子。 这么一想,满宝释怀了,上前两步问,“你们怎么蹲这里呀?” 白善道:“我家的早饭还没弄好呢,闲着无聊,就出来走走,磨坊这边有动静,我们就过来了。” 白二郎忧伤的道:“我以前不这样的,不知道是不是认床,我一大早就醒了。” 满宝道:“这是习惯,叫生物钟,到点儿就困,到点儿就醒。” 白善拢起眉头:“什么钟?我怎么从没听说过?” 白二郎却没在意这个,只忧伤道:“那完了,每天都那么早醒,外头好冷的,不想起床。” 满宝也上前蹲在了白善身边,道:“我要等我大嫂磨好豆子吃豆花,今天我家是我二嫂做饭,你家有什么好吃的?” 白善道:“小馒头一定有,似乎还煮了肉粥,还有鸡蛋,咸菜……” 俩人相视一眼,白善邀请她,“你要不要来我家吃?” “我带豆花过去,我大嫂煮了一锅红糖水呢,特别甜。” 白二郎立即道:“我让厨娘煮面带过去,我家有一大块牛肉,昨晚上就熬上了……” 三人相视一眼,拍掌定下。 三人蹲在地上嘿嘿一乐,白善道:“好久没吃你大嫂做的豆花了。” “你家的厨娘不也会做吗?” “这会儿也来不及了,而且你大嫂做的豆花更嫩,煮的汤水总是比她们煮的甜一些。” 满宝自豪的扬着下巴道:“那是当然了,我大嫂做的饭菜最好吃了。” “但我家厨娘做的红烧肉更好吃……” 白二郎不甘示弱,道:“我家的炖鸡也很好吃……” 三人就蹲在磨坊门口吹起牛来,小钱氏听到外面叽叽喳喳的说话声,忍不住和周大郎笑道:“这三个孩子看着长大了不少,凑在一起还是跟孩子似的。” 周大郎笑笑,“他们这个年纪可不还是孩子,再过两年就大了。” 小钱氏没打算做豆腐来卖,所以只磨了足够自家吃的豆子,很快便磨好了将桶拎出来。 见蹲在门口的三人,便笑着招呼了一声,“满宝,再过三刻钟就可以回去拿豆花了。” 满宝高兴的应了一声,继续蹲在地上和俩人吹牛聊天。 周大郎也不管他们,只拍了拍满宝的脑袋,让他们不许吵架打架。 满宝觉得他们已经长大了,当然不会再做那种幼稚的事了。 她算着时间快到了,便回家去,不一会儿就拎出来一个小木桶和抱着一个小盆。 白善立即上前帮忙,揭开盆的盖子一看,里面是黑红黑红的红糖水,甜蜜的气息扑鼻而来,他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白二郎也凑上去看了一眼,然后就飞快跑回家去,“我回去让厨娘下面。” 不一会儿,三家凑在一起的早餐摆在了桌子上。 刘氏和郑氏知道他们三个要一起吃早饭,便没跟他们一起,让下人在侧屋里单独开了一桌给他们。 白二郎带着下人端过来一大碗面,上面盖着一大勺牛肉臊子。 大家立即先分了面,每人一小碗,吃了面后便吃一点儿豆花,又摸了鸡蛋吃,然后又去吃肉粥…… 刘氏用完了早食,走过来看见三人吃得这么欢,忍不住和郑氏笑道:“果然还是人多热闹胃口比较好,瞧瞧,一大早上的起来还说胃口不好,瞧现在吃了多少?”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晚上九点 ☆.第七百六十七章 捉鸡 半大孩子吃穷老子,何况是白善他们这样正长身体的少年。 本来昨天旅途劳顿,三人一大早都不太有胃口,但这会儿坐在一起,竟然胃口打开,便你一样我一样的吃了起来。 吃得饱饱的,放下碗筷,满宝这才想起庄先生来,惊叫道:“糟了,我们把先生给忘了。” 白善和满宝面面相觑,然后一起看向白二郎。 白二郎吃早食本就有些冒汗了,此时额头直接滴下一滴汗来,“我爹应该会招待的吧?” 但大半年的生活习惯依然刻在了骨子里,三人起身要过去给先生请安。 庄先生年纪大了,昨天劳顿,今天便起得晚了点儿,刚洗脸净手呢。 看到他们三个排着队过来请安,便放下毛巾笑问,“吃早食了?” 三人给先生行礼请安,这才回答,“吃了,先生,您早食想吃什么?” 满宝道:“我大嫂做了豆花,您要不要来一碗?” 庄先生含笑点头,“也好。” 白二郎道:“先生,我家厨房做了牛肉臊子面,也很好吃。” 白善道:“我家的肉粥也不错。” 庄先生畅怀的笑道:“那就每样来一些吧。” 三人便转身跑着去把东西弄好带过来了。 白老爷看到嫉妒得不行,他养儿子养了这么大,还没吃过他端的一碗面呢。 白二郎根本没看到站在门口的他爹,直接端着面送到庄先生的桌子上,道:“先生,这面得趁热吃。” 白善:“说得好像粥不要趁热吃一样。” 满宝道:“现在天冷,豆花也要热着吃好吃。” 庄先生嫌弃的挥手道:“行了,吃完了便去读早课,虽然放假了,也不该懈怠才是。” 三人同时僵住,白二郎看向白善,白善看向满宝,满宝便硬着头皮道:“先生,就快要过年啦,不能让我们休息休息吗?” 庄先生掀起眼皮看他们,“没拦着你们休息,但一天十二个时辰呢,你们不能除了睡和吃就是玩吧,早课也该读些书,每日最少得练两张字,尤其是字,这一日不练便手生,我是不是说过,只要不是病得起不来了,每日都要练字?” 三人低头应下,乖乖的退下去学习了。 庄先生满意的享受着一室清净,开开心心的吃起早食来。 他也是要回家过年的,不过庄先生也并不急于一时,用过早食,他便和白老爷下了一盘棋,顺便谈了一下白二郎这一年来的学习情况及对未来的规划。 和家长达成共识后,庄先生心内已经快速的形成了一个对白二郎的培养计划。 和白老爷谈过,庄先生便去隔壁拜访了刘老夫人,在她拿了喝了两盏茶,又用了午食,这才回到白老爷这边的客院休息。 待午睡起来,他便背着手进村,在村口的榕树底下找到了老周头,于是他被迎到了老周家,和老周头及钱氏谈了一下满宝。 而满宝他们三个,都等不及家里把他们的行李分出来,便让大吉赶来一辆牛车,高兴的爬到车上让他朝着他们的小庄子前进。 虽然满宝他们不在村里,却一直远程遥控着小庄子的生产。 从中秋到现在,三个多月的时间了,三人都想他们的庄子得很,所以才进入他们的田地范围,三人便蹦下来,欢呼着朝庄子里跑去。 庄子的不少地里种了冬小麦,此时麦子已经长得挺高的了。 满宝他们只停留着看了一会儿,然后便冲着庄子上头的山上跑去。 大吉
相关推荐:
桃源俏美妇
秘密关系_御书屋
交流_御书屋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弟弟宠物
万古神尊
猛兽博物馆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旺夫
过激行为(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