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但还是扯着儿媳妇停了一下,让对方先行。 对方也顿了一顿,见钱氏相让,她也不客气,扶着自己的儿媳妇就跨过大门,急急地往里而去。 就见院子里,四个小孩站成一排,而庄先生正生气的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 奔进来的两家人看到各自的孩子直挺挺的站着,偶尔还能用目光较劲,就知道没多大问题,不管是先到的婆媳俩,还是后到的婆媳俩,都同样的松了一口气。 然后她们同样无视眼巴巴看着她们的孩子,齐齐去向庄先生请罪。 孩子在学里打架,哪怕不知道缘由,她们也先羞愧起来。 庄先生见她们知礼,脸色便缓了一点儿,然后指着四个孩子道:“这四个孩子,二头且不说,另三个却是我的学生,他们能在学堂外打起来,是老夫教导得不够深刻,今日叫你们两家过来,一是让你们回去教一教孩子,二来也是告诉你们一声,接下来我会着重关切这三个孩子。对赏错罚,诸位家长也好心中有数。” 昨天庄先生去白家的时候就见过白善宝了,当时刘氏婆媳也见过庄先生,也说定了让白善宝跟着去学堂念书,所以严格意义上,白善宝也是庄先生的学生。 刘氏看了一眼孙子旁边那个白白嫩嫩的小姑娘,知道她就是周满,是庄先生的弟子,昨天庄先生去白家,为的就是她入学的事。 刘氏当然不相信她孙子会和这样一个软软的小姑娘打起来,所以她目光扫了一下白二郎和二头,低头问道:“庄先生,不知道几个孩子是为什么打起来的?” 庄先生显然已经气过了,但此时再提,还是忍不住再气,他把手里的石头放到石桌上,沉着气道:“为这一块石头。” 大家一起瞪着眼看那块石头,没看出它有什么不同,路上不到处都是吗? 白老爷率先对白二郎发难,他一巴掌拍在他脑袋上,怒道:“我让你不好好学习,摸什么石头,就为了一颗石头,你跟堂弟打架?” 白二郎捂着脑袋道:“我才没跟他打,我是帮他的,这么一块臭石头我才看不上呢,我房间里比它好看的多的是!” 白老爷就看向二头,那跟善宝打架的就是这个了。 见他跟善宝差不多一样大,但乡下孩子肯定力气更大,他不由担心起来,善宝身上不会真伤着了吧,那回头婶娘估计得哭死。 刘氏也有点担心,但庄先生在这里,她不好做什么,但她儿媳妇郑氏却忍不住了,一把扯过白善宝,上下摸了摸,问道:“善宝,你伤着哪里了?” 站在一旁的满宝就冲他做鬼脸,本来眼眶已经泛泪,想要大哭出声的白善宝立即不哭了,凶狠的瞪回去,仗着有祖母和娘亲撑腰,还想伸手推满宝。 小钱氏眼疾手快的把满宝给扯过去,也抱到了怀里。 于是两家的大人就面对面了。 一旁的二头被白老爷盯着,怕得不行,转头看见他爹,就一头扎进他怀里,哇哇哭道:“爹,爹,我没打他,是他打我!” 白善宝也转头过去看了一眼,学着满宝的样子做了一个鬼脸,“手下败将!” 他转头和他娘告状,“娘,打我的不是他,是她!” 大家顺着他的手指看到满宝,沉默了一下。 庄先生补充道:“白善打了二头,满宝就和白善打起来了,二头要帮忙,白诚就跟二头打起来了,他们四个谁都没落下。” 庄先生道:“我看孩子就是精力太旺盛了,二头且不说,老丈把孩子带回去好好的教一教,白诚,你今晚要写二十个大字,白善,满宝,你们每人写十个大字,明天我要检查。” 白诚不甘心,“先生,为什么我写的比他们多?” “因为你比他们年长,他们打架,你不仅不劝诫,还在一旁煽风点火,参与其中,你说你该不该罚。” “那也不该比他们的重啊。” 庄先生淡淡的道:“二十五个大字。” 白老爷就瞪着儿子,白二郎只能缩着脖子低下头。 知道跟白善宝打架的是满宝以后,刘氏和郑氏不好意思了,她们看了一眼明显比善宝矮一些,瘦一些,还是女孩儿的满宝,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搂着白善宝,却没再提伤不伤的事。 小钱氏则悄悄的摸了摸满宝,满宝似乎觉得痒,咯咯笑着躲了一下。 留意观察的钱氏和小钱氏都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这孩子看着也不像是受伤的。 双方家长代各自的孩子认下责罚,白家的家长们还押着白二郎和白善宝给二头和满宝道歉。 没办法,白二郎比二头大,白善宝不仅比满宝大,还是男孩对女孩,白家人都觉得是自家孩子占了便宜。 而且打架的原因又是为了抢一块石头这样的小事。 但别说白二郎,就是白善宝都犟着不肯低头,还对满宝哼哼了两声。 满宝也不甘示弱,同样瞪着他,没办法,看着俩孩子不像是能认错,为了不在庄先生面前把形象弄得更坏,白家的家长们连忙歉意的对钱家人笑了一笑,然后拽着自家的孩子离开。 打算过后再押着孩子去道歉。 ※※※※※※※※※※※※※※※※※※※※ 作家的话 潇洒生日加更 ☆.第三十七章 教子 庄先生让白家人把白诚和白善带回去了,留下了满宝。 他回屋拿了一沓纸给满宝,道:“明天把罚写的字交上来,下次再打架就不是罚字这么简单的了。” 满宝乖乖的应下,却不觉得写字是惩罚,因为他们读书本来就要写字呀。 钱家的人连连给庄先生鞠躬道歉,把两个孩子领回去了。 刘氏他们没走多远,稍稍回头一看就见周家人正簇拥着满宝和钱氏往回走。 郑氏也回头看了一眼,忍不住道:“他们家人可真多。” “可不是,”白老爷道:“六个儿子呢,倒不是七里村生得最多的,却是能站住最多的,所以他们家人丁最兴旺。” 刘氏则看了一眼扶着钱氏的满宝,道:“他们家怎么是女儿上学堂?” 白老爷就笑道:“他们家哪有钱读书,只是这小姑娘聪明,庄先生喜欢,所以收了当弟子,这才放进了学堂里。不用交束脩,就连书都是庄先生给手抄的,听说拜师的时候,庄先生还送了他们家一套笔墨砚,这就算齐了。” 郑氏听了便道:“农家人是要艰难一点。” 刘氏却道:“那说明这孩子不仅聪明,且乖巧,是个可人疼的孩子,不然庄先生也不会如此爱才。” 于是再度看向孙子,脸色沉了沉,回去就问他,“周家小娘子比你年纪小,还是个女孩儿,你怎么能打人家呢?” 白善宝很委屈,举起手臂道:“是她先动手的,她还咬我了呢。” 郑氏急得去撸他的袖子,见手臂光洁白滑,一点印子也没有,郑氏就收回手,看向婆母。 刘氏脸色更沉,问道:“她咬你哪里了?” 虽然手臂上没印子,但白善宝还是觉得那种感觉留着,所以指了一处道:“这里!” 刘氏就忍不住轻轻地拍桌子,喝道:“善宝,祖母从小就教你不许说谎!” 白善宝一懵,哇的一声大哭,喊道:“我没说谎,她就是咬我了,不信你去问她,也是她先打我的,她还偷袭,她才是大坏蛋!” 而另一边,钱氏也在教训满宝,她已经检查过,满宝没伤着,所以现在可以放心的骂她了。 “你是女孩子,有矛盾了和人好好讲道理,为什么要动手打人?” 满宝:“他在打二头。” “那你也应该先把人分开,再问对错,怎么能动手打人?人家是客人,来我们村就是生客,你欺生就是无礼。”钱氏沉着脸道:“娘从小是怎么教你的?咱要做一个有礼数的人,刚才当着庄先生的面,你不仅不给人道歉,还给人扮鬼脸,娘平时是这么教你的吗?” 满宝心里有些委屈,眼眶就有些发红。 钱氏就背过身道:“你不用当着我的面哭,自己去对着墙壁想一想,娘说的到底对不对。” 钱氏也抹了眼泪道:“送你去学堂是让你去读书明理的,你一个女孩儿,又不能出去靠卖弄才识挣钱,也不能考官,我为什么送你去学堂?为的不就是你更知礼明理吗?如果你去学校学的是打架斗殴,趁早回家,以后也不准再去学堂偷听了。” 满宝的泪珠就成串的往下落,她心里难受得不行,扑上去抱住母亲的腿,哭道:“娘,我知道错了,你别哭,别生气。” 钱氏扭着头没说话。 满宝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真的知道错了,你别不理我,我明天就去和他道歉……” 钱氏的面色这才和缓了一点儿。 屋外,冯氏揪过二头的耳朵,训他,“让你去接你小姑,结果你为了一块石头跟人打起来,皮痒了是不是?” 小钱氏也在揍大头,“给你分派任务,你倒会偷懒,指使起你弟弟来了,他才几岁,你就让他去接小姑,今天好险你小姑没被打,要是碰上一个大孩子怎么办?” 于是外面很快鬼哭狼嚎起来,大头和二头都被打得嗷嗷的。 晚上,三个犯了错的孩子一起蹲在厨房里烧水。 作为惩罚,今晚的热水要他们三个来烧。 当然,作为从没下过厨房的满宝是不懂的,于是生火的是大头,看火的是二头,满宝就抱着膝盖坐在一旁思考。 其实就是在找科科聊天,她和科科求证,她是不是真的做错了。 系统翻了不少教育类的书籍,代入满宝和二头的身份,作为长辈的满宝在面对被打的二头时,她的处理方法的确是错误的。 听科科也这么说,满宝就垮下肩膀,“那我明天和他说对不起吧,你说我给他糖吃,他会不会原谅我?” 系统道:“送礼应该是送对方喜欢的东西,或许你明天可以问问对方。” 满宝觉得他说得对,于是意识从系统内退出来,一出来就看到大头和二头苦着一张脸。 满宝已经想通了,她从来都是个有错就改的好孩子,既然已经决定,那就没什么可伤心的了,于是她的精神头又回来了。 见大侄子和二侄子这么低落,她就剥出两颗糖来塞进他们嘴里,安慰他们道:“没事,明天大嫂二嫂就不记得这事了,别伤心。” 大头和二头意外得了一颗糖,当然不伤心了,精神一振,就小声和满宝道:“小姑,你放心,过两天我们找个没人的地方帮你揍回去。” 满宝不开心了,“原来你们还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把糖还给我,我不给你们吃了。” 大头和二头含着糖一愣,然后立即咯嘣一声把糖咬碎了,还和满宝说,“已经吃了。” 满宝怒,“吐出来!” 大头和二头抓紧咀嚼,然后张开嘴让满宝看,连糖渣都没有了。 满宝就道:“以后再不给你们糖吃了。” 还是大头机灵,他立即道:“小姑,我们知道错了,以后再不打架了,也不去找那小子算账。” 满宝这人才勉为其难的原谅他们。 而白家那边,刘氏正押着白善宝跪在地上,她抹着眼泪道:“你从小就聪慧,本想你能继承你父亲遗志,以后可以读书进学,光宗耀祖,可是你呢,玩物丧志不说,连基本的礼数都不懂。打架本来就不对,何况还是打一个小娘子,当着先生的面不仅不认错,还瞪人做鬼脸……“ ☆.第三十八章 同桌 第二天一大早,趁着家里人忙活,周五郎和周六郎溜进屋里挟持了满宝,一人一只手抬到了后院,悄悄的把昨天卖糖得的钱给她,“一共是四十文,算上定金正好,那傅小姐还挺喜欢吃的,说下次还和我们买呢。小姑,你能不能问一问庄先生,他的糖都在哪里买的,贵吗?” 周五郎显然想到了倒卖的主意,满宝数出二十文自己收了,把剩下的钱给他们俩人分,道:“我问过先生了,先生把那个人介绍给我了,现在我跟他是朋友,放心吧,我以后会买很多很多的糖回来给你们的。这种糖只有我们有,下次你再去卖就和她说,我们要一文钱一颗糖。” 周六郎觉得太贵了,“会不会卖不出去?” “肯定卖得出去,傅小姐的爹是县令,你看我们每天这么多人进县城,他就赚了多少了?” 周五郎觉得满宝说的有道理,还小声道:“我今天出城时和守城的士兵聊了一会儿,他们说,县令又要出新规了,以后凡是进城的,不管挎不挎篮子都要交一文钱进城费呢。” 满宝咋舌。 眼珠子一转道:“那我们这样光手进城也是亏的,你们进山找一些漂亮的花吧,让二哥给你们编小竹篮,再往里头放一颗糖,一个五文,一个五文的往外卖,肯定卖得出去的。” 周五郎觉着这个主意好,从她给的二十文钱里数出十文来给她,道:“满宝,你多买一点糖回来,这十文钱算我和老六出的。” 满宝一点压力也没的接过,拍着小胸脯道:“没问题!” 何氏打了鸡蛋水出来,没找着满宝,就喊了一声,“满宝,你上哪儿去了?” 满宝就抬起自己的两条小胳膊,周五郎和周六郎就一人一边的抬着她飞快的过去。 满宝高兴的咯咯笑起来,还叫道:“再快一点,再高一点儿。” 何氏见兄弟俩这么抬着满宝,忍不住拍了一下他们的后背,让他们赶紧把人放出来,“那么早的天儿,外头还有雾气呢,你们逗她大笑,一会儿吸了冷气病了,小心爹揍你们。” 周五郎和周六郎扔下满宝就跑了。 满宝觉得那样很好玩儿,替他们说情,“我觉得那样挺好的,三嫂,你快别骂他们了。” 何氏让她把鸡蛋水喝了,道:“嫂子去给你做早食了,吃过就去学堂吧,把你昨天写的大字带上。” 满宝应下,跑回去找出昨天晚上她的大作,一张黑乎乎的大纸。 这还是满宝第一次沾墨在纸上写字,以前她都是自己用棍子在地上比划的。 既然是棍子,又长又粗的,当然是怎么方便怎么拿了,满宝不止一次的见人拿过笔,知道笔要怎么拿,但真要自己拿时还是有些难。 最主要的是,她墨水研的不好,昨天折腾了好长时间才把墨水研出来。 但是,她对自己的字依然自信满满,她觉得上学第一天就能写字的,唯她无谁了。 满宝欣赏了一下自己的墨宝,然后仔细的收好,夹在了两本手抄书籍中,然后去吃早食了。 等她到学堂时,太阳已经升起来不少,不少学生都到了,到的学生自行拿书在教室里读书。 满宝抱着自己的书蹬蹬的跑进去,一眼看到自己桌子前坐着一个人,正是白善宝。 满宝正想跑上去把人赶走,但想想昨天是她不对,她也已经和娘亲科科保证会给他道歉,那就不能把人赶走了。 她只能上前和他打一个招呼。 白善宝看到满宝向他走来,立刻绷紧了脊背,小手放在自己的膝盖上,昨天晚上跪了不少时间,到现在他的膝盖都有点疼呢。 白善宝瞪着满宝,但他知道,此时祖母和母亲肯定还在隔壁先生的院子里,他不敢再动手,也不想动嘴和她吵。 谁知道满宝蹬蹬的跑到这里来,对他道:“对不起,昨天我不该打你。” 白善宝:……这人还是昨天他认识的那个坏人吗? 满宝见他瞪着眼睛不说话,以为他还在生气,就从兜里拿出一颗用油纸包好的糖,举到他面前道:“喏,我请你吃糖,你就不要生气了好不好?” 白善宝看着她手心的糖没说话。 这番情景落在窗外一众人眼中就是白善宝没气度,人小女孩都主动道歉了他还不接受。 刘氏的脸色有些难看,郑氏有点儿焦急的看着教室里的儿子。 白老爷就在一旁小声替白善宝解释,“善宝年纪还小,气性大也是有的,也有可能是不好意思和人小姑娘说话。” 连打架都好意思,怎么会不好意思说话? 满宝见他不说话,就当他是接受了,于是把油纸剥开,直接塞进他的嘴里,道:“这是我最喜欢吃的一种糖了,不是那么甜,但不腻,还香。” 白善宝尝到了甜味,总算是回过神来,他低头看了一眼自己面前的书,又抬头看了一眼满宝,这才轻轻地“嗯”了一声。 满宝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是在回答她前面的问句。 满宝忍不住感叹,“你的反应真慢啊。” 白善宝就“哼”了一声。 满宝把自己的书放到桌子上,然后就看着他。 白善宝也看着她,俩人大眼对大眼,瞪了老半天,就在外面观看的大人都要忍不住进来干涉时,满宝道:“你都原谅我了,该走了吧?” 白善宝一懵,问道:“走去哪儿?我是来读书的!” “我也是来读书的,这个位置是我的!” 白善宝不高兴了,把手按在桌子上道:“明明是我的,先生让我坐在这里的。” 满宝也把手放到了桌子上,气愤道:“也是先生让我坐在这里的,我比你先来,这个位置是我的!” 一旁的同学忍不住了,道:“一个桌子坐两个人,你们俩一人一边,这是先生特意安排的。” 白善宝和满宝同时看向其他同学,这才发现大家还真是俩人一张桌子,于是他们齐声道:“我不要和他(她)同桌。” 那个同学道:“那没办法,全班就你们两个最矮,也最小,你们不坐在一起,谁愿意跟你们坐?” 俩人又互相看了一眼,最后嘟了嘟嘴,勉为其难的接受了。 满宝坐下,把《论语》摆在桌子上,然后把《千字文》和她的作业放到一旁,这才发现桌子的一角有个盒子。 她就对白善宝道:“把你的盒子拿开,这边是我的位置。” 白善宝看了一眼后道:“这个盒子不是我的。” 满宝眼睛就一亮,充满冒险精神的去把盒子拖过来,然后惊奇的打开,就看到里面正堆着十几只虫子。 满宝一呆。 白善宝也好奇的伸长脖子看了一眼,然后也一呆,两个小孩懵了一下,然后“哇”的一声,俩人都闭上眼睛大哭起来。 教室外面的大人们吓了一跳,同时冲进来。 ※※※※※※※※※※※※※※※※※※※※ 作家的话 起点五千推荐票加更 ☆.第三十九章 菜青虫 不说满宝和善宝这两个孩子,就是刘氏和郑氏突然看到盒子里装着的十几条虫子也吓了一跳,忍不住后退了一步,然后连忙把两个孩子拉过来哄着。 庄先生的脸色很难看,目视整个教室,怒问,“谁干的?” 有三个学生一起低下了头,庄先生一看便知道。 白老爷也看到了,他就盯着他那倒霉儿子,只觉得鼻子都冒烟了,他喷出一口气来,撸了袖子就上前抓儿子。 白二郎“哇”的一声,吓得边哭边跑。 刘氏虽然也觉得他顽劣,但也怕他把孩子孩子打出一个好歹来,连忙拦着他道:“不是什么大事,教一教就好,可别动手。” 鸡飞狗跳一阵,三个学生一起被赶出教室外罚站。 满宝哭了一阵,不觉得那么害怕了,加上科科一直在脑海中道:“我搜索过了,这种虫子应该是传说中的菜青虫,百科馆中没有收录有原始基因的菜青虫,建议宿主收集。” 一想到这些虫子要被自己收集,满宝似乎也不是那么害怕了,于是睁开眼睛又去偷瞄那虫子。 刘氏看着这孩子的一双眼睛如雨后黑曜石一般闪亮,心里不由有些喜欢,抱着她笑问,“这是不害怕了?” 满宝这才发现自己被刘氏抱着,她不好意思的从她怀里出来,摇头道:“我不怕了。” 还有些害怕的白善宝听说,便也从他娘的怀里出来,外强中干的跟着嚷了一句,“我也不怕了。” 大人们就微微一笑。 白老爷已经快手的把盒子合起来,然后背着手放到身后,以免两个孩子看见了害怕。 满宝的目光眼巴巴的随着转动。 她的表情太形象,以至于让白老爷有一瞬间的迟疑,“你想要?” 本以为这孩子会害怕,谁知道她想也不想的点头,“叔叔,你把虫子送给我吧,我多看看,以后就不会怕了。” 白老爷惊讶的看着她,就是庄先生也忍不住激动起来,一脸欣慰的看着这唯一的弟子。 庄先生揪着胡子,眼中带笑,忍不住一连说了好几声“好”,然后看向白老爷,笑道:“白老爷就给她吧。” 看着这明显比自家二儿子还要小好几岁的小女娃,白老爷嫉妒得眼都红了,多好的一个孩子啊。 可惜了,是个女娃。 更可惜,不是自家的孩子。 刘氏也忍不住惊了一下,再次看了一眼她和孙子的座位,满意起来。 本来她还觉得让孙子跟一个小女孩同桌不好,但考虑到孙子年纪最小,又是后来的生人,跟别的大孩子同桌会被欺负,这才同意庄先生的安排的。 可现在不一样了,她很满意孙子的这个同桌。 于是她把两个孩子的小手放在一起,叮嘱俩人道:“你们是同学,还是同桌,关系更比一般的同学要好。同学如手足,更何况你们呢?” 刘氏笑道:“以后你们要互相学习,互相激励,友爱谦和,可不要再打架了。” 刘氏说话温温柔柔的,和她娘一样,满宝都没犹豫就点头了,还和她保证,“婶婶,你放心,我会照顾他的,不叫他被人欺负。” 白善宝不乐意了,“我比你大,应该是我照顾你才对。” 刘氏愣了一下后笑道:“好好好,就应该像这样,不过满宝,你应该和善宝一起叫我奶奶,这才是你婶婶呢。” 满宝就看了一眼郑氏,摇头道:“她不像婶婶,像嫂子。” 郑氏忍不住抿嘴而笑,任是女人,听到一个小女孩把自己叫小,谁不开心呢? 刘氏已经知道满宝兄长多,昨天也见过她娘和嫂子了,的确她娘和她年纪差不多。 但辈分不是这么论的。 刘氏笑着道:“你和善宝是同桌,那就是同辈,自然是跟着善宝一起叫的,善宝的母亲是你婶婶,祖母也是你祖母,不信你问先生是不是这样论?” 满宝就看向庄先生。 庄先生颔首。 满宝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年轻的婶婶和奶奶,要知道她爹的辈分本来就高,她又是老来女,基本上村子里能被她叫做奶奶的,都是已经老得只能拄拐杖的老婆婆,跟她娘差不多的则是婶子,和她嫂子们差不多的,不是嫂子就是侄媳妇。 刘氏和郑氏生活无忧,保养又好,看着比她娘她嫂子们还要年轻呢。 但她一向想得开,见先生都点头了,就很干脆的改了称呼,“奶奶,婶婶”的叫了一通。 然后喜滋滋的从白老爷手里接过盒子。 虽然心里还是有点儿怕怕,但想到科科的科普,她又不是那么怕了。 科科正在她的脑子里反复念叨,“我查过了,百科馆中的记载是,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知道蝴蝶吗?等它长大就变成蝴蝶了。” 一听它这么说,满宝就不那么害怕了。 察觉到宿主的心跳和肾上腺素渐渐趋于正常,科科这才继续科普,“菜青虫主要以菜叶为食物,2龄前仅啃食叶肉,留下一层透明表皮,3龄后蚕食叶片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叶片全部被吃光,只残留粗叶脉和叶柄,造成绝产,因此在地球纪元二十世纪末期和二十一世纪整个世纪,为了防止蔬菜虫病,有菜农大量使用杀虫农药,造成农药泛滥,菜青虫也慢慢绝迹……” 系统也不管满宝有没有听懂,反正就照着念了一遍,然后道:“菜青虫还可以做成鸡鸭的饲料,补充其蛋白质,使鸡鸭更喜下蛋。” 系统道:“这都是有根据的记载。” 满宝哇了一声,道:“那我把它们给家里的母鸡吃,那母鸡是不是能天天下蛋了?” 系统道:“有可能。” 满宝对虫子的热情这才大一点。 看先生不在,就悄咪咪的打开一点盒子看它们。 一旁的白善宝抖了一下,但还是忍不住去看她的动作。 满宝偷看了一眼,小心脏颤了颤,又把盒子给盖上了。 白善宝见了,总算是开心起来了,精神一振,就鄙视的看了她一眼,道:“胆小鬼,你还说不怕呢。” 满宝就把盒子推给他,道:“有本事你来看。” ☆.第四十章 嫉妒(云起推荐票一万五加更) “看就看,谁怕谁啊。”白善宝虽然也小脸白白,但为了不在满宝面前落下风,便颤着手打开了盒子,看了一眼后就别过头,嘴硬道:“我可不是怕它,是它长得太丑了,我不喜欢看。” 满宝觉得他说的太对了,连连点头道:“是啊,是啊,我也觉得它是太丑了,看多了伤眼。” 俩小孩对视一眼,都认可了对方的说辞,然后一起扭头去看了一眼盒子里的虫子,再把头转开,再去看一眼,再转开…… 白老爷在窗外看着这一幕,再看一眼低着头假装自己很老实的儿子,脚动了一下,但看庄先生在前,他忍住了动作,没踢出去。 庄先生虽然也打学生的手板,却不认同家长打孩子的,尤其是白老爷的这种打法,眼看着他看白二郎的目光越来越不善,庄先生便示意家长们离开,他要开始上课了。 白老爷暗暗瞪了小儿子一眼,低声告诫了他一声便请了刘氏和郑氏一同离开。 七里村虽在山坳里,进出困难,但风景极好。 白老爷也是读书人,当初建学堂时特意选了这处风景极好的地方,面水望山,极是漂亮。 虽然秋景萧瑟,但这里依然林木茂密,路边还盛放着不少的野花,点缀得甚是漂亮。 刘氏沿着河岸慢慢往白家大宅而去,神情颇为愉悦,她扭头和白老爷说:“这地方可真是人杰地灵。” 白老爷知道婶娘说的是满宝,摸着胡子笑道:“婶娘别看这是穷山沟,其实好东西好人多着呢,以后您且看着吧。” 刘氏点头,“那孩子小小年纪就知道知难而上,明明恐惧,却还知道去克服,我只希望以后善宝也能学到她这点。” 刘氏有些惋惜,“可惜了,她是个女娃,对了,她家兄弟子侄多,怎么就没有一个庄先生看得上眼的?” 白老爷虽然很少到村里走动,但村里的事情还是知道的,他笑道:“周家的灵秀恐怕都长在了这孩子身上。” 刘氏回想了一下昨天见到的周家人,点了点头,笑道:“昨天见到的周太太倒像是个贤惠之人。” 白老爷回想了一下管家和他提起的周家,不太确定的道:“或许吧,倒是说他家的老大老三很勤勉,老二倒是有两分机灵劲儿,常到集市上做些小买卖。” 俩人边说边回家。 而学堂那边,满宝和善宝已经把虫子收了起来,开始拿出自己的书跟着先生读书。 白善宝本来想从读书上碾压对方,于是一开局就大声的朗诵,虽然还带着一点奶音,却是全班最大声的。 满宝最喜欢凑热闹,见同桌读得大声,她也扯了嗓子跟着读起来,俩人小屁孩摇头晃脑的样子特别可爱。 至少站在台上的庄先生就特别满意,眼睛里都盛着笑意,来回的摸着自己的胡子,欣慰的跟着摇头读起来。 班里其他学生被俩人带着也放开了嗓子读,比以往更认真了许多,就连已经学完论语的大学生都忍不住回过头跟着俩人念《论语》。 站在教室外面的白二郎忍不住扭头看了一眼屋里的俩小孩,鼻子喷火一样的哼了一声。 跟他一样被罚站的两个同学也好奇的往里看了一眼,凑到老大身边道:“二郎哥,你堂弟怎么也会读《论语》了,他不是刚上学吗?” 白二郎就嘀咕道:“所以我最讨厌他了,他才两岁就启蒙了,我祖母说,他不仅会背诗三百,《千字文》和《论语》也都背下来了,他才来,我祖母就把我最喜欢吃的红烧肉给他吃,总之,他跟满宝一样讨厌。哼,会读书了不起吗?” “就是,就是,我们打架比他厉害,不然等下午下课,我们在路上堵他,把他打一顿给你出气吧。” 白二郎有些犹豫,“我爹要是知道了,肯定揍我。” “我们偷偷地,我听我大哥说,要不想被打的人知道是谁打的自己,那就套麻袋就行。” 白二郎眼珠子转了转,小声道:“我们去哪儿找麻袋?” “我家有,不过我也不能跑回家拿呀,你家比我家近。” “那就明天,”另一个人道:“明天我们带麻袋过来,最好连满宝一起套了。” “这样不好吧,”白二郎皱眉道:“她是个女娃,用虫子吓唬吓唬就行,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打女娃呢?” 另一个也觉得打女娃太丢脸,于是也不赞同这个提议,于是提议被搁浅了。 白善宝和满宝比着声高,总之你前一句压住我了,我就后一句要压过你。 庄先生笑眯眯的看了好一会儿才敲了敲俩人的桌子,叮嘱道:“声音小一些,读书也有技巧,不然明天嗓子要说不出话来了。” 庄先生示意大家都停下,让小学生们把书都拿出来,开始教新的课文,让他们知道这一篇怎么读以后就让他们先读熟,待会儿上课再讲其含义。 交代完小学生,庄先生便又去看大学生。 其实年龄稍大的这一拨就五个而已。 白善宝看了一眼满宝,自己默默的在一旁默读。 满宝也认真的读着,她记性向来好,读过两三遍就基本记住了,但她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于是她左右张望起来。 要是以前,她就直接问科科了,但现在身旁就坐着一个人,她觉得与其在心里和科科说话,还不如用嘴和别人说话呢。 通过嘴说出来的话,嘚啵嘚啵的,特别好听。 于是她开始把自己手抄的课本往善宝跟前一推,问道:“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白善宝看了一眼,正好以前他跟着祖母学过,就骄傲的道:“当然知道,你不知道吗?” “我不知道啊,先生还没来得及讲呢,”满宝理所当然的道:“但是我现在就想知道,你能告诉我吗?” 白善宝扭头看着她,觉得被她的目光看得很舒服,于是他就勉为其难的告诉她,“其实就是孔子的两个弟子在说话,子禽问子贡,老师每到一个地方就会听到那个国家的政事,是他求人告诉他的,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 这是学而中的一篇,白善宝早背得滚瓜烂熟了,含义祖母也给他说过,他都记下了。 满宝听得津津有味,道:“这个故事我没听过,真好听,要是以后我也能和孔子一样到各个国家去走,还有人主动把故事说给我听就好啦。” ☆.第四十一章 蚂蚁搬家 白善宝就道:“那你得跟孔子一样厉害才行,子贡说,孔子老师温、良、恭、俭、让,大家才愿意和他分享故事。” 满宝自信满满,“我一定也可以的,对了,什么是温良恭俭?让我知道,就是要谦让对不对?” 白善宝鄙视她,“你连是什么都不知道,就说自己能做到,说大话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你知道什么,科科说了,做事之前要先设立目标,那样才好做计划,那目标当然是设得越大越好啦。” 系统:“……” 白善宝眼珠子转了转,怀疑,“真的?” 满宝狠狠地点头,“当然是真的了。” “那,那我以后要做大官儿,比我爹还大的官儿,我才不想做和我爹一样的官儿呢。” 满宝哇的一声,兴致勃勃的问,“你爹是什么官儿?” 白善宝有些骄傲,却又带了两分矜持的道:“我爹是县令。” 满宝对县令的感觉可不好,她道:“县令都不是好人,他们总是收我们的钱。” 白善宝不高兴了,“我爹是好官儿,还得了朝廷的嘉奖呢。” 庄先生才一进教室就听到两个小孩说的话,他皱了皱眉,小小年纪,怎么就妄议朝政了呢? 俩破小孩儿知道县令是干什么的吗? 庄先生把两个孩子到院子里说话。 白善宝本来还有点忐忑,因为以他的经验来看,被先生单独叫出去都不会有好事儿。 但满宝不一样,相比坐在课堂里听课,她更习惯与庄先生坐在院子里读书说话。 于是她非常欢快的跟着去了。 见满宝一脸高兴,白善宝就觉得应该不是坏事,于是也放松心情过去了。 庄先生在石凳上坐下,把两个孩子招到跟前来,问道:“你们刚才在说什么?” 善宝低下头,在他看来,先生问这句话是责问,是在斥责他们在课堂上说话。 但满宝不这么觉着呀,听见先生问,她就高兴的把他们说的话一五一十的告诉他了,还问了一句,“先生,县令也有好的吗?” 庄先生不由问她,“你怎么会觉得县令是坏的呢?” 满宝就把前天她去县城,入城要多交一文钱的事说了,还说了她五哥从县城那里打听回来的消息,过一段时间,连行人入城都要交入城费了。 所以她觉得县令都是坏的,只会从他们老百姓手里拿钱。 庄先生沉默了一会儿,问道:“你们知道县令是做什么的吗?” 善宝看看满宝,又看看先生,觉得庄先生和以前的先生不一样,于是也不怂了,抢答道:“县令就是一县父母官,管老百姓的。” 庄先生就摸了摸胡子笑问,“还有呢?” 白善宝本来就不是个老实孩子,他要是老实,以前在族学里也不会经常被先生叫出去了,昨天更做不出当着先生家长的面给满宝做鬼脸。 所以庄先生这一鼓励,加上有满宝在一旁做示例,他便与她一起抢答。 满宝道:“收入城费的!” 善宝道:“判案的。” 满宝道:“收粮税的,我家前不久刚交了税粮。” 也是那一次,周四郎跟着村里的人一起押送粮食去县城,于是沾上了赌博。 善宝则道:“还有抓贼的,给老百姓做主的。” 善宝偏头想了想,挠了挠脑袋道:“还要劝老百姓播种粮食,种桑养蚕。” 满宝就说他,“可真傻,我们家就是种地的,到了时候自己就会种了,还要县令来劝吗?” “要的,不信你问先生,我祖母说了,做县令要劝课农桑,我父亲就是去劝课农桑遇上了匪徒才死的。” 庄先生没想到善宝还是烈士之后,神情更加的温和,他伸手摸了一下他的脑袋,道:“你们认定的都是自己看到的表象而已,这是不对的。“ 两个孩子懵懂。 看到两个孩子迷茫的目光,庄先生的千言万语都被堵住了,两个孩子还小呢,他说了,他们也未必能理解。 庄先生沉思,垂着眼眸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两个孩子就安静的等着,许久不见他说话,满宝就挠了挠脑袋,左右摇晃着身体,一不小心就碰到了善宝。 善宝看了一眼先生,就用小身子撞回去。 满宝差点摔倒,眨眨眼,便也撞了回去。 两个孩子似乎较劲较出了兴趣,趁着庄先生不注意,两个小身体就挨在一起,你用力的推我,我也用力的推你。 庄先生还在沉思,一眼看到不远处的蚂蚁窝,瞬间有了主意,一抬头见两个孩子正你挤我推,不由头疼的轻咳一声。 满宝和善宝瞬间站好,结果因为善宝收力比较快,满宝慢了一点儿,直接撞过去,一把将善宝撞到地上。 两个孩子滚做一团,庄先生还怕他们哭,结果他们骨碌一下从地上爬起来站好了。 庄先生又好笑又好气,就冲俩人招手:“过来。” 俩人上前,庄先生就指了地上的蚂蚁给他们看,“这是什么?” 两个孩子抢答,“蚂蚁!” “对,这是蚂蚁,那你们说它是好的还是坏的?” 两个孩子呆住了,“蚂蚁还分好坏呀。” “你们把县令都给分了好坏,蚂蚁怎么就不能分好坏了?” 满宝就道:“那它是坏的,因为它跟我们抢饭吃,你看,它们正运送米饭呢,肯定是偷来的。” 善宝点头。 庄先生就哈哈大笑起来,问道:“那我现在不问你们蚂蚁是好还是坏,我就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善宝道:“它们在排队搬东西。” 满宝没少玩蚂蚁,于是知道的比他多一点儿,道:“蚂蚁搬家要下雨。” 庄先生就问她,“你怎么知道蚂蚁搬家要下雨?你看到雨来了吗?” 两个孩子抬头看了一下天上的大太阳,同时摇头,但满宝坚持,“我娘说的,蚂蚁搬家就是要下雨了。” 庄先生颔首,“那我们就看看今天会不会下雨。” 善宝悄悄和她说,“太阳这么大,怎么会下雨?” 满宝也迟疑起来,因为这是娘亲他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所以她给记住了,但以前还真没仔细留意过,是不是蚂蚁搬家就一定会下雨。 ☆.第四十二章 和好 庄先生没有和他们说太多,他有许多的道理要说,但也要两个孩子能听得懂,听得进去。 反正两个孩子还小,他有大把的时间说给他们听,庄先生并不心急。 庄先生转而考校起白善宝的功课来,因为他是新来的,他得摸清楚他的进度才好安排他的课程。 白善宝已经把《论语》都背下来了,只是后半部分的含义还没学。 庄先生问了一下,知道他是跟以前的先生和刘氏学的,满意的点头,让两个小孩回去听课。 满宝第一次觉得有小孩儿比她还厉害,跟在他身边道:“你念书比我还快,我一岁就开始读书了,刚会《千字文》而已。 白善宝就觉得她果然比较笨,道:“我两岁开始读书,只用三个月就把《千字文》给背下来了。” 当然,白善宝没告诉她,他只是背下来而已,并不认识字,一直到三岁才开始对着课本认字,写字。 因为有了一个聪明的同桌,满宝为了不落后,上课的时候特别认真的听课,还特别爱动脑筋儿,于是产生了许多问题。 比如,庄先生解释了一下温良恭俭让的含义,就是:温和,正直,庄重,节俭和谦让。 于是满宝就问,怎样的行为称得上温和,正直,庄重,节俭和谦让呢? 因为她想了想,觉得自己五项都符合,那她现在是不是就是圣人了? 看着大言不惭的弟子,庄先生还没来得及说话,一旁的白善宝就插嘴了,“别的不说,你正直、温和、庄重和谦让就不符合。” 白善宝道:“你昨天偏帮你侄子,是不正直,你和我打架,是不温和,不庄重,你还咬我,跟谦让更搭不上了。” 满宝瞪眼,“那我也不能叫你欺负我侄子和我呀,我是要做孔夫子那样的圣人,又不是要做傻子。” 眼见着两个孩子又要吵起来,庄先生就敲了敲桌子道:“你们两个还听不听课了?” 白善宝和周满宝这才正襟危坐,乖乖的把手放在膝盖上,仰着脑袋听庄先生讲课。 庄先生这才列举了一些孔子的事例,以佐证他是如何温良恭俭让的。 一个上午,他们这边也就上一堂课而已,庄先生让他们自行认字和默诵,然后便去教一旁的大学生。 系统虽然看过很多次了,但还是忍不住赞叹起古人的智慧,以教育资源论,古代远落后于未来。 但偏偏就是这么落后的这个时代,先生学识之渊博,因材施教的兼顾是未来很多年代都比不上的。 尤其是后来八股文盛行,直接统一了文制,使得教育开始变成千篇一律。 自然,这些话,系统都没有和满宝说,而是静静地看着她和白善宝吹牛,说她已经把刚刚的课文背下来了,并且把先生教的经义也给记住了。 白善宝哼哼道:“我早就背下来了,也早就记住了,我全篇都背下来了。” 感受到了白善宝的骄傲,满宝斗志满满,“我以后会超过你的。” 她不止是说说而已,她还那么做了,满宝重新把合起来的课本打开,开始看后面的问篇。 她已经认得很多字了,所以自己就能读下来。 何况庄先生给她抄这本书时是断好句的,她还省了自己断句,直接就摇头晃脑的读下去。 第一遍很晦涩,第二遍不再卡壳,第三遍就通顺多了,再读上一遍,满宝就能磕磕巴巴的背出来。 满宝自信满满,觉得记住了,就翻开下一篇继续背,不过一会儿功夫,满宝就背下三四篇课本了。 白善宝惊讶得张大了嘴巴,也没空再偷偷摸摸的去玩儿了,也连忙打开书背起来。 他可不能被她比下去。 中午钟声一响,孩子们就呼啦啦的跑出去,拿了各自的大碗跑去厨房排队打吃的。 满宝年龄小,腿短,跑到了后面,而白善宝因为是第一天来,还有些不习惯,等大家都跑出去了还有点反应不过来。 还是跑到门口的满宝察觉到不对,回身把他的大碗找出来,拉着他一起去的。 所以两个年龄最小的排在了最后面。 不过满宝一点儿也不担心就是了,还特别自豪的和白善宝说,“做饭打菜的是我大嫂,你跟着我,一定能吃到更多。” 本来白善宝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好骄傲的,但听满宝这么说,又见她这么自豪,便也不由有些羡慕。 果然,轮到他们两个时,小钱氏对俩人笑笑,然后给他们盛了许多菜。 学生们可以回教室吃饭,但大多学生并不爱回去,他们更喜欢在院子里站着吃,坐着吃,有的甚至还跑到路对面的草丛里边玩边吃。 白善宝便也跟着蹲在满宝身边扒饭吃,觉得学堂的饭菜还是挺美味的,反正他是吃得津津有味的。 吃过饭,学生们可以在学堂附近玩一玩,当然,不能靠近河边,每天这个时候,庄先生都会坐在院门前看着,谁要是靠近河边,不仅会被打手心,还要被罚背书和写字。 所以虽然大家看着不远处的河流很心动,但目前为止,还没哪个学生狗胆包天的跑到河边去玩儿。 满宝当然也不会去,她跑回去把装虫子的盒子拿来,要和白善宝一起练胆,她已经决定了,等这些虫子在她这儿没作用了,再把它们送给科科。 科科:…… 然后满宝和善宝就把这十几条虫子给玩死了。 满宝有些不好意思,决定把虫子带回去给鸡吃,让它多下蛋,以后她再给科科捉一些。 满宝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和科科说的。 系统能怎么办呢,它只能答应啊,它总不能压着满宝去给它捉虫子吧? 于是,善宝和满宝就约定好明天一起去捉虫。 两个孩子一致觉得,他们已经不害怕虫子了,既然这样,当然要去捉虫子啦,最关键的是,被丢了虫子,他们怎么能不丢回去? 俩人好似忘了昨天打架的事,计划好明天要做的事,都隐晦的看了一眼正在教室里高谈阔论的白二郎。 白善宝还和满宝告状,“他特别坏,我一来,他就要抢我的木马,我不给他,他就在地上打滚。” 满宝好奇,“后来呢,你娘给他了吗?” “没给,”白善宝仰着小脑袋骄傲的道:“我祖母要给的,所以我也打滚了,然后他被堂叔打了一顿,哼!” ☆.第四十三章 透过现象看本质 中午还是艳阳高照,但下午快下课时天上就开始乌云密布了。 满宝和白善宝趴在桌子上往外看了一眼,都有点兴奋,蚂蚁搬家真的会下雨。 庄先生也看到了,下课后让学生们留在教室里,等家里人来接,然后把满宝和善宝带到隔壁他住的院子里。 把两个孩子领到书房,道:“你们早上看到的是蚂蚁搬家,现在看到了什么?” 满宝道:“下雨啦,蚂蚁搬家会下雨。” 庄先生就笑道:“傻孩子,你们把顺序弄反了,不是蚂蚁搬家就会下雨,而是天要下雨了,蚂蚁才要搬家,把自己的家搬到安全的地方,人类看见了,便知道天要下雨了。” 庄先生说得慢慢的,两个小孩掰着手指头来回算了一下,发现还真对,于是点头。 庄先生指着外面的雨帘继续问,“你们现在看到的是什么?“ 俩小孩异口同声,“下雨啊。” “这些都是表象,”庄先生道:“满宝,你父母与你说过蚂蚁搬家会下雨,所以你就认定了蚂蚁搬家会下雨,善宝,你从没听说过这样的话,所以看到的只是蚂蚁搬家。但你们知道老师看到蚂蚁会想到什么吗?” 两个孩子摇头。 “老师不仅会想到天快要下雨了,还会想,原来我家的屋宇下有这么多的蚂蚁,蚂蚁啃噬房屋,家具,家里要开始防治虫蚁,我还会想,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庄先生细细地和他们说起蚂蚁来。 满宝和善宝听得一愣一愣的,哪里知道小小的蚂蚁不仅会把一棵大树啃死,还能把一栋房屋驻空,可以把千里的堤坝毁于一旦。 庄先生说完了蚂蚁又说外面的秋雨,告诉他们,他们现在看到的只是一场雨,但在不同的人眼里,这场秋雨有不一样的含义。 对于他们这些孩子来说,秋雨只是把他们暂时禁锢在了学堂里,但对农人来说,这场秋雨落下来,意味着他们可以开始犁地沤草,为来年的耕种做准备了。 而对要出门的人来说,这场秋雨却是坏处大于益处,他们因为它不知道要耽误多少时间。 庄先生细细地和两个孩子说这些,似乎天马行空不相干,但话锋一转又回到了县令的问题上。 “早上,我问你们县令是干什么的,你们说的也是你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来的最直观的印象,但其实你们说的都不全,”庄先生道:“有时候你们眼睛所见,耳朵所听未必就是你们心中所思的那样,你们得多看看,多听听,也多思考,如果胸中有太多情绪,那就暂缓下来,先不要下定论,待时间过去一点儿,你们足够冷静时再想这些事,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两个孩子听懂了一点儿,但还不是特别明白,但庄先生也没让他们现在就明白,而是让他们记住他说的话,以后等该明白的时候他们会明白的。 说着话,白家和周家来接两个孩子的都到了,满宝和善宝跟先生辞别,俩人手拉着手冒雨跑出去,被雨淋到身上,开心得不得了,两个孩子跑出去的时候还特意找有水坑的地方踩,把水踩得四溅俩人就越发高兴。 院子外陆续响起两家大人的告诫和呵斥,两个孩子一边把水踩得啪啪响,一边往各自家人那里跑去。 庄先生站在门口看着,一下又一下的摸着胡子,心里却在思考满宝说的话。 县令要加重入城费,这次是为了什么呢? 庄先生知道的自然要比周家人要多,其实早在三年前,傅县令刚来
相关推荐:
开局成了二姐夫
淫魔神(陨落神)
婚里婚外
神秘复苏:鬼戏
树深时见鹿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弟弟宠物
镇妖博物馆
过激行为(H)
NTR场合_御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