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末日了,但还要上学(NPH) > 第335章

第335章

不敢买。卖家倒是说可以给她剪了放在盒子里快递过来,可她喜欢的就是一整株鲜活的模样,要是只买花朵,单株那样的菊花也不是没有。 如果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院子,那她想要的这些都可以买过来了,反正也不是很贵。 积分嘛,她还是攒了不少的。 白善听她如此形容就明白她的心思了,于是略一沉思就道:“我和祖母说。” 俩人凑在正房,白二郎他们则是从正门进的,一路热热闹闹的过来,才进二院,人都没找到就大声叫道:“白善,白善,你们在哪儿呢?” 白善就推开窗。 白二郎叫他推窗的动静吓了一跳,见满宝一脸嫣红的站在他边上,就一脸怀疑,“你们在屋里干什么?” 只看了俩人一眼就移开目光的白大郎闻言就伸手拍了一下他脑袋,差点儿把他给拍地上,“非礼勿言不知道吗?” 白二郎委屈的不行,“我也没说什么呀。” 殷或也已经转开了目光,转开话题道,“这院子还不错,光线极好。” 白二郎揉着脑袋道:“光线是不错,不过环境没有我大哥的那个院子好,我大哥二院处有棵树,以前我们常在树下读书下棋乘凉的,这里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 白善就笑道:“祖母说到时候在两边开个花坛,买了花树种上。” 他扭头和满宝道:“你不是喜欢梅花吗?到时候两边可以都种上梅树。” 满宝眼睛大亮,道:“其实我还喜欢桃花和杏花,嗯,石榴花也不错的。” 白善就哈哈大笑起来,道:“这个不难,后头还有个院子呢,到时候在路边栽种上,剩下的地方就看你想种什么,我们再另外种。” 满宝高兴起来,心中飘荡起来,脸上还没退去的嫣红更红了。 白二郎难以理解,有这么高兴吗? 她不是有老大一个花园吗?还不够她造的? 白大郎跟着他们上下都看过,就和白善道:“到时候你们要是住在这里,我们还能时常串门蹭饭。” 白二郎在一旁吐槽,“可算了吧,你都是住那边的,从这个院子到那个院子串门不是更方便吗?” 说到这里,白二郎见白善竟然没反驳大哥的话,一时有些惊,“不是吧,你们想搬出来住?” 白善轻咳一声道:“搬出来住不至于,但偶尔独自出来住一段时间也不错。” 满宝连连点头。 白大郎就以一种过来人的目光瞟了一眼白二郎,道:“等你成亲以后也就知道了。” 白二郎一脸莫名,“知道什么?住在那边不是更好吗?院子也不比这小,房间还更大,花园也更大更好看,去皇城都近,为什么要出来住?”他以为这房子就是一次性用途,等白善拜堂完就该租出去了。 白大郎就伸手拍他的肩膀,道:“我和爹说凑一凑钱也给你在京城买个小院子。” “我不要,”白二郎道:“把买房子的钱给我就行,我住公主府就好。” 说到公主府,白二郎兴奋的和满宝道:“工部差不多把明达的公主府修建好了,我上次路过时往里面看了一眼,可好看了,比你的宅子还要好看。” 白善道:“你还是让堂伯给你买一套小房子吧,要是常青巷还有卖房子的就在这儿买,若是没有,在附近也可以。” 连刘焕都点头,“就是,就是,要不是我家实在大,其实我也想自己买个院子出来住的。” 殷或矜持的道:“陛下赐给我的府邸已经休整好了,我已经把东西搬了进去,可偶尔外住,你们要是喜欢,可以来我家做客。” 满宝等人精神一振,问道:“你一个人住?” 殷或点头,“就只有些下人,不过他们也都是我亲自挑选的,话少,不会干涉我等。” 除了白二郎外,其他人看向他的目光中都充满了羡慕。 白善问:“怎么不请我们去暖房?” 殷或一呆,“还要暖房?”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458章 暖房二 满宝和白善连连点头,连白大郎都道:“入住新宅怎么能不暖房呢?” 连白二郎都知道这个规矩,“你家里不给你操办呀?” 殷或道:“我祖母不是很想我搬出去,所以现在只是搬了东西过去。” 估计是因为这样,她才将那边当别院一样,并不太想当正式的新房吧。 满宝就道:“不要紧,我们有空,我们明日去给你暖房。” 白善:“叫上赵六郎和封宗平他们,大家热热闹闹的吃顿饭,灶火开起来就可以了。” 白大郎也道:“要是觉得不够热闹,我把我同窗们也带上。” 殷或感动不已,道:“够了的,就我们这些相熟之人就好。” 于是话题被扯开,大家逛过白善的婚房就决定现在去殷或的宅子里看看,顺便采买些东西,明天暖房可得准备多一些吃的。 满宝被关在皇庄里半个月,有点儿想吃烤肉,于是撺掇不懂事的殷或,“暖房嘛,既要人气也要火气,我们烤肉吧,火够够的,吃过一顿保准你的房子暖烘烘的。” 白大郎等人:……从没听谁说过暖房要吃烤肉的。 但殷或不知道啊,他认真的思索起来,道:“你要吃烤羊还是烤鹿肉?” 满宝惊讶,“现在还有鹿肉?” 殷或笑道:“有的,西内苑里养了一些鹿,现在快入秋了,只要猎到就可以。” 而对于禁卫而言,打猎并不难。 殷或都不用找他爹,直接找几个叔伯兄弟提一声,自然会有人送来。 禁卫里有一半是勋贵子弟,剩下的一半才是从各军中选出来的优秀兵种子。 虽然殷或很少与他们一起玩,不,是从不与他们一起玩,但只要见到他爹,总不可避免的见到一些人。 尤其这几年他在崇文馆里读书,每旬进宫他都是被他爹带着先进西内苑,再从西内苑抄近道去东宫,每旬还有两节骑射课在西内苑上,嗯,虽然每次上骑射他都是自己坐在一旁看着,或者自己骑马在西内苑里溜达,但跟他们的交流也不可避免的增多了。 这一多就有了感情,一有感情,拜托事情时就好出口了。 殷或就让长寿去找了一人,于是傍晚就有人给殷或的私宅里送了一只鹿。 才死的,血还是流动的呢。 满宝他们才帮着殷或将东西采买回来,看见送来的鹿就好奇的围观。 满宝看了一圈后道:“公鹿,好东西啊。” 白大郎和白善:…… 白二郎问:“都是鹿肉,有什么不一样吗?难道公鹿肉比较嫩?” 满宝道:“因为有鹿茸和鹿鞭。” 白二郎:…… 满宝就指着它的角道:“看到没,它的角还嫩着呢,还未曾骨化,第一次鹿茸应该是被人给割去了,这是再长的。” “难怪我们太医院从不缺鹿茸,原来西内苑里养了鹿取鹿茸呀。” 白善生怕她接下去就说鹿鞭,连忙转开话题道:“殷或,你这宅子里有厨子吗?明日要不我从家里带两个厨子过来帮忙?” 厨子还是有的,不过只有一人,殷或没有暖房的经验,于是点了点头道:“那就托付于你了。” 第二天一早白善他们最先过来,还带来了家里的两个厨娘,容姨为主。 殷或也没少吃她做的饭菜,见了她便笑道:“你怎么把你家的大厨给带来了?” 白善笑道:“贺嫂子现在的厨艺也不错,容姨对办酒席熟,各种规矩都懂。” 贺嫂子和他们从西域回来后,迟疑了一下还是没有立即回乡去,而是选择自卖自身,和白家签了活契,打算在白家干个五年,等攒上一些钱再回乡。 或许五年后她不会选择再回去也不一定。 在西域时想着回来,是因为思念中原的风土人情,而真的回到中原时,就会发现家乡其实没多少自己在意的亲人了,回去反而意味着麻烦,此时似乎停留在哪里都是可以的,只要是在中原,是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就好。 她不喜欢西域,那里风沙太大,穿的吃的,甚至连说话都和他们不一样,她在那里是个异人,因为相貌不同,所有人看她都是不一样的。 但到了京城就没有那种感觉了,尤其是周宅里,有关内道的人,也有剑南道的人,她甚至能和钱氏等人说上家乡话,她一下就不是那么想离开了。 刘老夫人把她放在容姨手下,这大半年来她和容姨学了不少菜,至少做出来的菜连刘老夫人都觉得不错了。 至于白善他们,走过西域,吃了她近一年的饭菜点心,他们是觉得很不错的,至少比他们和护卫出品可好太多了。 殷或招手叫来一人,笑着道:“我让人带容姨去厨房。” 上前来的是一个面白温雅的青年,看到周满,他便露出灿烂的笑容,上前行礼,“拜见周大人。” 满宝“咦”了一声,“是许安呀。” 许安笑着颔首。 殷或就道:“他现在是我这宅子里的管家了。” 他不太爱用殷府的下人,可能是以前留下的印象不太好,现在他自己的县子府里用的人大多数是从庄子里另外挑选的。 长寿要贴身伺候他,所以他干脆把府邸交给了许安来管。 这些年许安一直在殷府里给他打理院子的,基本不出门,在殷家,他只听殷或一人的,比长寿还独,所以殷或特意把人带到私宅里来。 满宝就一脸欣慰的看他,“不错,不错,现在就是管家了,将来一定前途无量。” 殷或:……还能怎么前途无量? 他瞥眼看她。 许安微微红了脸,羞涩的笑了笑后道:“少爷,花园那边准备好了,您要不要带客人们去花园里坐坐?” 殷或点头,他还是第一次作为主人单独请客,不过他没少去周满家里做客,因此回想了一下他被周满和白善招待的过程,便侧身道:“我带你们去逛园子。” 这座宅子是皇帝赏赐的,比之殷府自然是小很多,三进的院子,没有套院,所以一通到底,但后面也有个小花园。 还有座小亭子,殷或决定就在这里烤肉吃,这儿四面透风,凉爽。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去回顾了一下许安,于是宝宝流了两滴眼泪,这才回来继续写 ☆.第2459章 暖房三 白善他们惬意的在凉亭里喝了两盏茶客人们才上门。 因为是临时决定要请客,所以连帖子都是临时写的,就只请了几个比较亲近的人。 封宗平和易子阳赵六郎在门口遇上,一进门,看到就他们这几个人便知道今天也就他们这几个了。 也是,以殷或的性格,能请他们都够稀奇的了。 只是奇怪,殷家怎么不帮他操持? 封宗平好奇的问:“你这以后就住在这里了?” 殷或点头,“以后有事找我,你们可以先来这里。” 殷或第一次自己承办酒宴,不太有经验,白善他们则是根据自己的记忆来指导。 反正就是有许多好吃的就对了。 所以他们昨天采买了不少好吃的东西回来,有菜有肉,还有干果和鲜果。 此时他们才坐下,新鲜的水果就装了一盘一盘的送上来。 赵六郎他们也没经验,在亭子里找了个舒服的位置坐下,就着果盘就吃起来。 不一会儿,许安就带了人将烧烤的炉子和处理好的鹿肉抬了出来,将铁板架上,生火后看了殷或一眼后便退下,让他们自己烤。 殷或他们现在已经很有烤肉的经验了,烤出来的肉极有滋味,并不比家中厨子做的差。 赵六郎见他们手艺娴熟,纷纷感兴趣的坐直了身体,“行啊,一年不见当刮目相看呀,这是去西域学的?” 白善点头,一边夹着肉翻面,一边道:“我们一路过去,吃的最多的就是烤肉了。” 满宝补充:“还有馕。” 封宗平就笑道:“那今天我们三可就袖手而吃,全靠你们了。” 会的人不少,他们几个人烤的还是足够他们三个吃的,于是白善点头。 一边吃着烤鹿肉,一边吃些水果解腻,等大家都差不多吃撑了的时候,厨房来说,“少爷,菜都做好了,您看是摆在哪里?” 难得上门吃酒是吃的烤肉的赵六郎等人正觉得开心,听到这句话就一呆,“还有菜?” 殷或理所应当的道:“筵席自然要有菜的。” 赵六郎:…… 他摸了摸自己不太矜持的肚子,左右看了看后问封宗平,“你还能吃得下?” 封宗平顿了一下后道:“勉勉强强还是可以吃一些的。” 满宝也觉得烤肉太好吃,水果也好吃,已经吃饱了,于是道:“不能撑着,先留着,我们晚上再吃一顿。” 赵六郎瞪眼,吃席还能这么吃? 但这是殷或做主,只要他说可以,那就可以,于是他和许安道:“告诉厨房,还没做的菜先留着,已经做了的你们先自用吧,待晚些再做一桌。” 许安应下,躬身退了下去。 赵六郎就冲殷或竖起大拇指,“你厉害。” 他靠在后背的垫子上,也放松了许多,曲起一条腿问,“你住在这边,你祖母和父亲竟也愿意?” 殷或浅笑道:“我开心就好,祖母和父亲不会过多干涉的。” 赵六郎听了羡慕不已。 殷或扯了扯嘴角,其实并没有什么值得羡慕的,他祖母只不过是拗不过他罢了。 而且,他六姐有身孕了,这段时间他祖母的精力都在六姐身上。 殷或有些高兴的喝了一口果子酒,也就一口,再多也不能够了,他问满宝,“你们后面还要进皇庄吗?” 满宝点头,“萧院正说只要有人接种就进去,对了,陛下不是想让禁卫接种吗?” 白善提起要给白善他们种牛痘的事,赵六郎听得一怔,问道:“不是说十六岁以下种痘最好吗?” 满宝:“是这样没错,但他们年纪也差不了几岁,以后大家都要出远门,还是种痘比较好。” 封宗平和易子阳立即道:“我们也能种痘?” 满宝点头。 俩人就思考起来,说真的,内心深处,他们是有点儿害怕的,但同样也想对天花免疫。 于是俩人对视一眼后道:“我们也想试一试。” 赵六郎琢磨了一下,便道:“要不你给我儿子种一种?” 满宝:“……他才多大呀,你可别坑儿子了。” 她上下打量他,赵六郎脊背一寒,生怕她来一句“你还差不多”,不过周满却摇了摇头,一句话都没说。 赵六郎心里一点儿也没感觉到轻松,反而觉得更寒了。 满宝和封宗平易子阳道:“我给你们摸摸脉,真想种痘,回头和太医院报备,应该都可以的。” 现今陛下对此事很关注,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主动种痘呢,所以对朝廷官员请假种痘非但不生气,还会主动和各部门的主官叮嘱,不得阻拦想要种痘的官员请假。 自然,准驸马不在种痘适龄范围内也主动请求种痘的,皇帝也大手一挥就同意了。 于是白二郎决定和白善同一批进去种痘。 白善一听,立即提前准备好各种应试的书籍和卷子,他道:“再过两月你就要进士考了,可不能平白耽误半个月的时间。” 白二郎:…… 殷或见了忍不住笑出声来,还主动道:“要不要我在崇文馆里找先生要几张去年的卷子?” 白善点头,“好极。” 已经考过明经,正式入仕了的刘焕咯咯的笑,乐得跟一只老母鸡一样。 白二郎见大家都欺负他,于是转而找了殷或欺负,“我们在皇庄的这段时间你就要一个人在崇文馆上学了,要是太子临时问政……” 殷或道:“我和父亲说了,我近来身体不适,所以打算和崇文馆请半个月的假期休养。” 他微微一笑道:“我打算去护国寺上礼佛散心。” 白二郎:…… 这下轮到满宝他们乐了。 见他愤愤不平,满宝道:“你知足吧,殷或和明达都想种痘呢,奈何他们的身体不适合,不过长豫倒是适合,可惜陛下毛病太多,不愿意让皇子女们来皇庄,他打算在大明宫里收拾出一个宫殿来给皇子女和皇孙们种痘。” 满宝说到这里一叹气,“听说,陛下下令让恭王带着他儿子女儿们进京了,还要赶着一起过中秋呢。” 白善道:“明明是下令让所有的皇子女带孩子回京,并不单恭王一个的。” 这道旨意的公文还是他拟的呢。 满宝道:“不都差不多吗,最先到的一定是恭王。”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460章 未来 最先到达京城的还真是恭王,毕竟洛州距离京城不是很远。 只不过他到的时候周满正关在皇庄里呢,种痘事业依旧在有序的进行,而且太医院开始将技术下沉到太医署,周满和卢太医一人带了五个学生,从培育牛痘,判断牛痘毒性开始学起。 其实并不是很难,只要过两次手就会了。 太医署的学生也开始种痘,等他们都对天花免疫了,再对天花做研究时就要方便许多。 萧院正和刘太医周满商量着,等过一段时间还要召集京城中各药铺医馆,若是没有意外,太医院还会将种痘技术教授给他们。 这是周满的提议。 因为中秋将至,满宝在带刘三娘的时候不免想念自己的另外两个徒弟,尤其郑辜和郑芍送她的中秋礼已经提前送到家里了,于是周满就更想他们了。 于是提议让地方医署的人员回京培训,她道:“陛下既然有意让更多的人接种牛痘,那这项技术肯定要要交给地方医署的。” 萧院正自然也知道,但他不想那么快就教底下的学生,他的计划是万人之后再教习。 满宝却道:“禁卫一接种,距离万人的目标也就不远了,而且,现在我们人手不足。” 皇庄这边,太医院给了她和卢太医派遣医助,但人手依旧是不够的。 而且,培育牛痘也需要大量的人手,这件事一直是她和卢太医在做,被占去了大量的时间。 她道:“将人召回来也需要时间,而且地方医署不可能不留人,分两批,甚至是更多批次的回来学习,所耗费的时间更长了,一回一去的花销也高,所以我觉得计短不如计长。” 而且既然已经计长,满宝不介意更计长一些,直接道:“天下之大非我等能双足踏遍的,天下人之多,也不是我们几个人能顾得过来的,所以我认为若真想将种痘一事做好,势必需要专门负责此事的人。” 满宝道:“而且,天下新生,国力日渐强盛,人口增长会越来越快,每年都有大量的新生孩子,这些孩子长到一定岁数都需要接种痘苗,因此这一行业是不会衰减的。因此我建议在太医署中增设种痘科,专门负责学习、培育痘种、接种牛痘,还有对更安全的牛痘的研究。” 刘太医和诸多太医们目瞪口呆,萧太医也目瞪口呆,然后他目瞪口呆后总算是想起了自己的正职——太医院院正。 他终于思索起防治天花的前景来,说真的,对于皇帝说的,将来天花绝种的话他是打心里嗤之以鼻的,因为政治稳定很艰难,一朝皇帝一朝臣,他估计,陛下活多久,种痘之事就维持多久,而将来…… 萧院正看了一眼周满,继任者要真是太子殿下,那继续此事的可能性倒是极大,可要是换了一个继任者…… 反正,萧院正是不会计划那么远的事的,他最多计划明年的事。 而他对太医院明年在种痘一事上的规划是种痘满一万人,得到一万人的数据。 但周满已经计划到三年开外去了,她甚至悄悄和萧院正道:“刘太医都和我说了,院正您是担心那什么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摊子铺得太大,将来遭受反噬的是我们太医院。可您要知道,作为大夫,我们最厉害的不是太医这个职责,而是脑子里关于治病救人的东西。” “如今我们借用国力和陛下的内库做出来的所有东西都是可以传承的,大不了将技术交给更多的人,将来就算太医署不在,地方医署也都被取消,甚至太医院也不在了,可我们的技术是存在的,那就不算亏。” 于是周满撺掇萧院正招募民间大夫,将种痘法和治疗天花的方子及针灸法传授给他们。 说真的,萧院正和周满谈过后,整个人都是恍惚的,他忍不住看着周满,半天说不出话来,其实他也不知道该和周满说什么,因为实在是出不了口。 同僚多年,俩人来往又多,彼此间算是很了解了。 萧院正知道周满喜欢与人交换医术,她就拿了不少方子和理论医学与他换了两本书,这两年,他的医术也有所进益。 说是交换,可有时候周满并不计较得失,比如她交换给他们的针灸之法,转头就写进了医书了,直接刊印成册,教授给太医署的学生。 有时候,她授课时,若是提到以前和他们请教过的疑难病症,她也会把好容易从他们手里交换来的东西教给学生们。 太医们上前请教,她也从不吝惜。 所以,说是交换,她不过是想从他们那里学到东西,但其实并无据宝之心。 太医院里的每一个太医现在都知道这一点儿,所以他们很纠结。 想要不付出代价的从周满这里学到东西,也简单,不要让她知道你手里有好东西就行。 因为她不知道,你请教她,她多半会教你;她若是知道,她就一定要你把东西拿出来交换,不然她绝对不教,也不乐意教别人…… 可周满交际太广了,又话唠,太医院里谁家有什么好书,祖上出过什么厉害的大夫,她全都一清二楚。 而且,要将这些藏匿起来,那你岂不是没有长处了? 他们吝惜自家的医学为的是什么? 为的就是不至于教会了徒弟,饿死师父。 可若是都不叫人知道自己手中有这样的本事,那何来饱腹之说? 他知道,以她如此的心境,再加上如此的天赋和聪慧,将来整个太医院里的人都及不上她。 却原来还是低估了她,他以为她是大江大河,结果人家是汪洋大海一样的心胸,这就要把辛苦两年的成果拱手教给所有人。 萧院正只是略一想都心痛不已,坐在椅子上半晌不说话,最后道:“此事得问过卢太医。” 关于痘种和种痘的研究,周满是首功,那卢太医就是第二功臣,尤其治疗天花最重要的那张方子还是卢太医给的,所以一定要问过卢太医的。 卢太医自然是不愿意的。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 第2461章 同意 卢太医多辛苦呀,那张方子现在已经传遍大江南北了,可好歹换来了一点儿东西。 他去年升官,一半是自己到一线的功劳,一半则是药方的功劳。先祖留下的东西好歹没有白费。 可这次培育痘种的过程和关于种痘的各种问题,皆是他和周满一点一点的摸索出来的。 从一月底到现在,他整整在皇庄里呆了半年,这半年来,休沐日只修了三分之一不到,剩下的时间基本都耗在皇庄里。 一天十二个时辰里除了睡觉和吃饭,他基本都在研究这个,不然就是去药堂里琢磨药方,头发一把一把的掉。 因为是皇帝注资,太医院统筹,又是周满打头,所以他不拒绝教授太医院里的同僚,也没有吝惜授以太医署的学生,可连民间的大夫都教,这就有些过分了。 什么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那就是他这个前人栽树,他的后人能够得到技术,在他种的树下乘凉呢。好比他学了先祖留下的技艺进入太医院,又拿出方子来在太医院里更进一步。 满宝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所以在他拒绝了萧院正后就和他坐在小凳子上一起看着天边的夕阳。 卢太医知道这个提议是周满提的,应该说,整个太医院会提出这样建议的也就周满一个了。 换做其他人,他能直接啐到人脸上,骂对方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的觊觎人家的祖传。 不过因为是周满,他忍下来了,天知道她那颗心是怎么长的,可能天然就没心,所以根本不是觊觎,而是就是这么想的。 所以看到她坐过来,卢太医就把小凳子一提,坐到了另一边,不屑与周满同席,不,是同排。 增添了手下,并且就住在同一个院子里的医助们都小心翼翼的挤在窗口那里看。 今天卢太医和萧院正的争执有医助听到了,然后就传得大家都知道了。 不过此时萧院正和其他太医都离开了,整个皇庄里又只剩下卢太医和周太医两位主事的太医了。 满宝见卢太医闹脾气,迟疑了一下,还是没有将凳子挪过去,照她原来的脾气,那一定是他挪到哪里,她就挪到哪里,不气死对方,也要把人给气晕。 不过想想还是算了,卢太医年纪也不小了,她还是别去气人了。 满宝就坐着没动,中间和卢太医隔了三丈远,如果院子再大一些的话,估计能有天上的银河投射下来那么远。 满宝斟酌着说辞,憋了半天,还是憋不出来什么好的劝慰,干脆直接道:“您要怎样才能答应呢?” 卢太医瞥了她一眼,沉默半晌后还是没忍住冷哼一声道:“周太医,你总要让我们给后人留一条生计不是?” 满宝不解,“是人都会生病,天下人不绝,那生病的人就不会少,就算学得医术的人多了,你的后人也能看得到病人的。” 卢太医道:“但通天的梯子只有那么宽,人少,和他们挤的人就不会太多。” 他道:‘周太医,不是谁都能和您一样有天资的,我们这些后人的长处就是祖宗积累下来的东西,我们能给后人留的,也只有这么点东西了。“ 满宝张了张嘴,想要说和她娘一样的话,儿孙自有儿孙福。 她想,我们连自己将来的前程和身体康健与否都不能保证呢,怎么就能计划到子孙后辈的前程里去呢? 但看了眼眉头紧皱的卢太医,满宝还是将这话咽了下去。 天下有心宽的父母,自然也有为子孙们操碎了心的父母。 满宝虽然不太能理解他们的想法,但还是没反驳,而是道:“卢太医,如今与我们一起学习种痘的医助,将来与我们学习种痘的太医署学生,还有会回京城的地方医署人员,他们将来也会将技术传出去的,只是与我们今日主动教学会慢上几年,或者是十几二十年,等到您的子孙后代需要用到这些技术的时候,它们说不定已经传遍大江南北了。” 卢太医脸微黑。 满宝继续道:“这就和稻子麦子一样,在人类知道这东西可以食用,可以通过人工种植以后,它们就传播开来了,现在整个天下,我们所知道的所有地方,能种稻子的种稻子,能种麦子的种麦子。” 卢太医骄傲道:“医术并不是想学就能学,且能学会的,还是比种地复杂的。” 满宝不否认这一点,“但是您要知道,医术是关乎生命的技术,它不似其他的匠技,人对生命的追求从来都是最大热情的,不论于何时,所以一项医学,我们藏着掖着,将来只会有两个结果,要么断绝传承,湮灭于历史之中,要么就是传播得大江南北,众医者皆知。” 满宝能有此认识并不单是她比一般人聪明,更重要的是,她一直在医学上的师承——莫老师。 莫老师是站在星际文明中往回看,往回来的路上教授满宝。 在寻找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药方时,他知道,消失的东西比留下的东西更多,他不止一次的和满宝感叹过这些技艺医学的消失,许多的东西成了历史之谜,后人再怎么耗费心力的研究都不知其中之意,很是惋惜。 如果是别的东西,满宝不敢轻言传承,因为有的东西,消失比存在更好,小范围的流传比大范围的流传更有利。 但这是治病救人的医术,尤其是天花,这算是一历史难治之症,千年来,几乎所有的医者面对它时都束手无策,他们可以做的就是给一些药,剩下的听天由命,再靠病人自己打熬。 在已经有了防治天花方子的情况下,满宝不愿这样的事再发生。 她道:“卢太医,我想既然将来都要流传开去,何不我们主动些,这样还能得些美名。” 她诱惑道:“说不定将来还能名留青史呢。” 卢太医不是很心动,“我又不是文官,要什么名留青史?” 他喜欢切实的利益。 满宝一听,有些生气,就想说那我干脆拿东西与你换,结果话还没出口,卢太医就叹息道:“算了,你们想传就传吧。” 满宝到嘴边的话立即就咽回肚子里去,好奇的问道:“您怎么突然就同意了?” ※※※※※※※※※※※※※※※※※※※※ 作家的话 满宝:我也是很小气的,留着下次换别的好东西 晚上九点见 ☆.第2462章 告状吗 卢太医郁闷的道:“我们记录的数据,试验的所有过程都在太医院的档案中,太医院的人能学到,太医署的人也能学到,将来会这门技艺的人只会越来越多。我的子孙后代都已经和这么多人的子孙后代相争了,再多上外面民间大夫的子孙后代又有多大区别呢?” 满宝忍不住道:“您才想到这一点儿呀?” 其实她老早就想这么问了,可觉得这话出口有点儿想吵架,毕竟是有求于人,所以没好出口,谁知道卢太医是没想到这点? 卢太医就瞥了她一眼,忍不住重重的哼了一声,起身就回屋。 满宝一呆,立即蹦起来追在后面道:“卢太医,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绝对没有小瞧您的意思……” 见他气呼呼的进屋就要关门,满宝立即抵住门,“真的,我真的不是那个意思,您还是挺聪明的,就是可能一时想不到这点……“ 总觉得越解释越糟糕,满宝当机立断的放弃解释,直接道:“要不这样吧,等太医署增开种痘科,我推荐您为首官如何?” 卢太医的门就没有关上。 满宝大松一口气。 太医署里的太医虽然都是老师,但老师的工资也是有分别的,因为职位不同。 太医署令自然是萧院正兼职,工资也最高,然后就是医、针等各部门的首官,其中医的首官是刘太医,而针的首官是周满。 医之下又有体疗、疮肿、少小等科目,太医们只领课程,然后分班教学,并不论哪科。 即便周满这近两年的时间来没有在太医署任教了,但她还是针这一部门的首官,依旧领着这一份工钱。 因为就是现在,太医署中学习到的针灸术几乎都是她在编撰,今年出产比较少,只编撰了一本而已。 卢太医也领了不少班级的课程,可他不是首官,在太医署内就低了周满一头。 卢太医将关了一半的门打开,问周满,“种痘之法你还是首功呢,你要把这首官的位置让给我?” 满宝:……她又不是三头六臂,虽然有钱拿很好,但她也不想揽这么多差事在身上好不好? 满宝是真的一点儿不心痛,但卢太医不信,因此一连几天都对她很和颜悦色。 连萧院正都忍不住侧目。 不过他也没敢问,卢太医好容易才答应,他可不敢再挑起话头,万一引起他的心事就不好了。 然后满宝就问起太医署增设科目的事。 萧院正道:“这事儿倒不难,回头我和太常寺上书增设就好,既然是教授种痘之法,那实际学习时就不能在太医署内,到时候肯定还是要到皇庄里来的,额外增添的钱倒是不多。” 所以不难开。 但是太常寺拒绝了。 萧院正收到太常寺批复的公文后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他又没让太常寺额外拨太多的款项,怎么能够不答应呢? 萧院正气得不轻,于是他去找周满,带上周满就要去找太常寺讨公道。 满宝难得进宫一趟,正满宫乱转着给各宫的娘娘请平安脉呢,被萧院正派人找过来时还有些懵,问道:“所以您找我去太常寺是为了?” “自然是问原因,然后据理力争了。” 满宝满头雾水,“那不该是找刘太医或是卢太医吗?” 刘太医是副手,卢太医是新增科目的主官呀。 萧院正:“他们口才没你好。” 满宝一听便停下了脚步,萧院正回头看她,微微眯眼,“怎么,周太医不愿为太医署出力?” “不是,”满宝道:“公文上是怎么批复的?” 萧院正:“还能怎么批复?直接写了不同意。” 满宝便道:“那还找他们做什么,去找陛下呀。” 她拽上萧院正就转身回头,往另一个方向去,她道:“太常寺连理由都没写上,显然就是不想我们增设,既如此,找他们也是白吵架,一点儿用处也没有,去找陛下吧。” 太医院的上司部门就是太常寺,萧院正有事也习惯找太常寺禀报,也就天花之事涉及太大,皇帝会经常过问,他这才每每一有成绩就要给皇帝禀报,可是,可是…… 这种事也要直接找皇帝吗? 而且还是告状…… 萧院正还没理出思绪,满宝已经拉着他走了一半的路,一抬头前面就是太极殿了。 没办法,萧院正就深吸一口气,和周满一起往太极殿里去。 其实他内心深处也知道周满说的对,他们去找太常寺,就算有用,那也得费很大的功夫和时间,还不如直接找皇帝。 就是一心给皇帝看病,连太医署都是赶鸭子上架才开起来的院正大人还是头一次干这种暗搓搓和皇帝告状的事。 暗搓搓? 那是不可能的,满宝光明正大的去告状。 到了太极殿外,满宝就和守门的内侍说要见皇帝。 皇帝刚结束了一轮问政,此时正和他的爱卿们喝着下午茶放空大脑说些闲话。 对了,恭王也在,他自然没有资格参与这些政务,但他是来给他亲爱的父皇送果盘和点心的。 太子也在,他就是来参与政务的,此时正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啃瓜。 是真的啃瓜,如今刚入秋,各种瓜果丰收,皇宫里的瓜果每天都很新鲜,种类和份量都很有保证。 刚才说了不少话,他喉咙有点儿干,听见周满求见,他就扫了一眼和起居郎坐在一起的白善。 耳边就传来皇帝的笑声,“让他们进来吧。” 于是萧院正和周满一起入内,行过礼后才发现在的人不少,基本上属于,只要在场的这些人答应他们增设科目,那太常寺的反对意见就无效的情况。 于是满宝给了萧院正一个鼓励的目光,却没想到萧院正也正给周满一个鼓励的眼神。 一大一小默默对视,片刻后移开视线,一起抬头看向皇帝。 皇帝见他们久不说话,也正有些郁闷呢,见他们看来便问道:“怎么,是大明宫那边有什么问题吗?” 不错,大明宫那边正在布置,皇帝决定过完中秋就让适合种痘的皇子女和皇孙们一起到大明宫里去种痘,在此之前,皇庄那边暂时不会进新的种痘人员。 皇帝让太医院趁此时间督促大明宫的改造,而萧院正想趁此时机增设科目。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好了,亲戚她老人家终于走了,明天可以加更啦,哈哈哈哈 ☆.第2463章 同意 萧院正不开口,满宝只能主动开口了,当然了,她没有直接告状,白善说过,皇帝其实并不喜欢朝臣在他面前吵架,每次招待,不,是见完吵架告状的臣子后皇帝都要默默地生气好一会儿。 所以满宝直接提起他们的目的,先提了一下牛痘法的效果,然后提了一下它的前景,最后才说要在太医署中专门培养种痘人。 毕竟太医院的太医总不能一直来往皇宫和皇庄,一年两年还没问题,但十年二十年的,因为兼职而需要额外花费的时间就很多了。 皇帝略显惊讶的看了他们俩人一眼,问道:“所以你们太医署要增设专门培育痘种和防治天花的科目?” 满宝应了一声“是”,还道:“陛下,世上的疫病应该都有办法防治,以现在的医术很困难,但我相信只要潜心研究,终有一日会出成果的,所以种痘科不仅只针对天花,将来还能针对其他时疫。” 疫病也有很多种的,而不管是哪一种危害都很大,每每出现都要死很多人。 不仅皇帝,连在殿内的其他大臣都不由坐直了身体,认真了几分,魏知就问,“增设新部花费多少?” 作为大晋的宰相之一,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满宝就看向萧院正。 这一点儿萧院正最清楚,毕竟他才写了公文交给太常寺没多久,上面就列有花销的明细。 因为是下属部门,而且太医院和太常寺不太亲近。 这是因为太医院的特殊性决定的,宫里的太医院直接听命于皇帝,当然,太常寺的命令也要听,但太常寺敢命令太医院吗? 太常寺连查询太医院里的医案记录都不敢。 太常寺卿要是敢看,只怕他前脚刚出太医院,后脚御史台就能告他窥视帝王。 这是大忌。 而且太医院的花销,一半是通过太常寺和国库申请的,还有一半则是皇帝的内库补贴的。 像一般药材的采买之类的就是列了单子交给太常寺盖章后送到户部,由户部拨款。 但如果要买很珍贵的药材,比如天山雪莲,几百年的人参和灵芝之类的东西,走户部拿钱太麻烦,需要来回好几道手续,皇帝的内库基本上就直接拨款了。 所以太医院和太常寺不亲近 太医署是太医院一手办起来的,自然也如此,所以因为不亲近,在写单子的时候,萧院正就很虚心的尽量节约款项,以免太常寺找诸如花费太多,经费不足之类的借口回绝掉。 可谁知太常寺还是给他回绝了,而且都没给借口,简直过分! 此时,萧院正也不抬高物价,直接禀报,“因天花特殊,因此培育痘种和种痘都不宜在太医署内进行,所以臣想着继续使用皇庄。” 他道:“皇庄里的东西也都是现成的,并不需要额外的破费。” 皇帝微微点头,反正皇庄是他的,拿皇庄来研究天花也只是占一些地方而已,人工什么的除了工部给人,皇庄也能抽调,省钱省力,这个不错。 萧院正继续道:“至于太医署这边,只要再建两间课室和两间舍监就可,教学所用的书籍,针灸等在太医署里都能与其他部共用,除此外就只有购买防治天花的药材的花费了,单子之前都上交过,并不十分贵重。” 诸位大人这才微微点头,魏知代表大家出声,“陛下,如此倒可增设,只不过太医院里的太医们忙得过来吗?” 萧院正立即道:“卢太医对防治天花很有心得,臣想提其为此一部首官,专门负责此事,介时周太医等几位太医再从旁协助授课,虽辛苦些,但应该还能负责。” 一直坐着的恭王就插嘴道:“不是说防止天花的痘种研制上周满是首功吗?怎么让卢太医来当首官?” 满宝只抬头看了他一眼便道:“回恭王,首功不敢当的,卢太医这两年来兢兢业业,对防治天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这半年来呕心沥血,上交给陛下的每一项数据他都亲自参与,且有大功劳,所以他为首官臣心服口服。” 哼,恭王才不会好心的提点呢,他不是在挑拨离间就是想累死我,不论是哪一种,她都不会让他得逞的。 满宝吹了一下卢太医的马屁,将他的形象塑造了一下,萧院正瞥了她一眼后道:“卢太医的确在防治天花的研究上贡献很大,他的其他医术也不差,这一点儿上恭王殿下应该是知道的。” 满宝眼睛一亮,立即炯炯有神的看向恭王,对呀,以前恭王最喜欢用计太医,后来计太医致仕,他最喜欢请的太医就是卢太医了。 哼,你在皇帝面前拖卢太医后腿,卢太医知道吗? 恭王噎了一下,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很不屑。 他一个皇子还不至于去收买医者,只能是医者主动投靠。 只是不论是以前的计太医还是以前的卢太医,他们都没对他表达出臣服,只不过他用惯了他们,毕竟看病嘛,也要找相熟的大夫比较好。 而一般大夫们也喜欢给同一个人看病,就是满宝,她虽然喜欢各种各样的新鲜病例,但其实也喜欢给同一个人看病,那样病情的变化很容易做到了然于胸。 不过这种事做大夫的是不会说出口的,毕竟不吉利。 人家去逛银楼金铺可以对着说贵客下次再来,但药铺和医馆能这么说吗? 皇帝见儿子吃瘪,忍不住瞥了他一眼,不明白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明明每次对上周满都要吃亏,他却总不长记性,下次还是要去撩拨人家。 太子已经在静静地喝茶了,根本不理会这个以前每次见到他都会暴跳如雷的弟弟。 皇帝心中思索了一下,干脆将压了几个月的事拿出来处理了,“既如此,那就增设吧,嗯,取名‘疫苗科’好了,以后就专门研究像痘苗一样的防治疫病的方子。” 皇帝道:“如今只有天花一种病症可防治,那就从天花开始。”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464章 升品 皇帝继续道:“如今你不仅要管着太医院和太医署,还有各地方医署也归你管理,将来地方医署只会越开越多,以便牛痘种植,如此一来,你们太医院的品级就有些不够了。” 皇帝沉吟片刻后道:“拟旨。” 一直和起居郎跪坐在一起的白善立即将起居郎右手边的砚台拿过来,提笔沾墨等着。 起居郎看了他一眼,念在他这几个月来没少替他研墨的交情上没说话。 将太医院从太常寺中分离出来,皇帝这个心思已经存了四个月了,朝中的大佬们自然也知道,背着萧院正,朝臣也和皇帝讨论过这事儿的,有反对的,自然也有支持的。 理由各种各样,但不可否认,太医院要是想像周满白善的那封折子上描绘的那样发展,那就不可能再在太常寺的手下。 因为太常掌陵庙群祀,礼乐仪制,天文术数衣冠之属,历代都没多少改变,它自有自己的范围。 太医署若在它的手下,扩张太大,势必会占去它本身的资源和精力,那太常寺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为避免尾大不掉,遏制太医署的发展才是最正确的方法。 所以太医署要发展成周满和白善白诚折子上所描绘的那样,不仅大量的培养从医人员,还要将医署开遍大晋的每一个县,那自身就需要更大的权力才行。 历经四个月的心理建设,加上这段时间太医院接种痘苗的成绩斐然,诸臣其实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只是大家一直在等待一个契机而已。 皇帝也在等。 本来以为要等到他们接种达到万人,定下可以向全国推广牛痘法之时,却没想到时机来得这么快。 皇帝当即下旨,将太医院从太常寺中分出,设立太医署,与尚书六部平级,太医署令为正三品,掌管天下医署。 同时在宫中设立太医院,受辖太医署…… 这就将现在的顺序颠倒了过来,现在是太医院下辖太医署,太医署令算是个没品级的老师,当初设立的时候只是粗暴的让萧院正当着,同时让萧院正管理地方医署…… 他当着太医署令,其实和周满这些老师一样,只拿了额外的一份俸银,其余的什么也没有了。 但现在是反着来,但…… 萧院正的眼圈一下就红了,他激动不已,万万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升官升到三品,这简直是不可思议,他又没有弃医从文的资质,他一直以为他当到四品的院正就到头了。 萧院正想哭,然后就低下头去,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真心实意的给皇帝磕了一个头,大声喊道:“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磕完觉得旁边很空虚,于是微微抬头看了一下也眼睛闪亮的周满,伸手拽了她一下,让她也跪下。 满宝愣了一下,便也跪下,学着萧院正的样子大声道:“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萧院正愣了一下,不由羡慕的瞥了一眼周满,觉得跟着文人读书还是很有好处的,至少说话都比他好听。 皇帝也觉得周满说话好听,高兴的笑眯了眼,抬手道:“起来吧,此事还要经过门下省的审核,你们二人先回去准备吧。” 一个人升官都是不小的工程,毕竟要接的任务都会不一样,更不要说整个部门的升品了。 头一条,他们太医署得在皇城或是别的什么地方有自己的办公地点吧? 一些事务再不能和太常寺混在一起了。 更不要说部门升品之后,各种官员的配置,职责也都会有所变化,自然,待遇也有变化。 不过这些并不是皇帝一个人能解决的了,得中书省和门下省两部来共同商议,还是细细地商议。 萧院正高兴的又磕了一个头离开,满宝也磕了一个头,然后爬起来要和萧院正一起走,皇帝却叫住她道:“皇后也许久不见你了,甚是想念,一会儿你随朕去见见皇后吧。” 满宝茫然,她上午不是才去给皇后请平安脉吗?怎么就许久不见了? 满宝重新回到宫中,后宫里一些不严重,却又有些难以启齿的毛病便让嫔妃们不自在了,于是纷纷召见她要请平安脉。 既然是要请平安脉,那当然是从皇后开始啦,于是上午满宝就先去见了皇后,再顺便给在那里请安的太子妃看了看,还摸了明达和长豫的脉象,然后就满后宫溜达了,基本上每个嫔妃的宫殿她都进去了。 要不是萧院正突然叫人,她还想去一些昭容的院子里看一看呢。 所以,她才不是许久不见皇后呢,恐怕上次见面,她比皇帝见皇后还近些。 虽然心里无限吐槽,但满宝还是什么都没说,默默地退到一边。 皇帝就看向大臣们,端着茶,用行动表示他们可以告辞了。 于是魏知等人知趣的起身告退。 他们一走,白善便也拿着写好的旨意起身,上前奉给皇帝。 皇帝看了一遍,觉得白善遣词造句很得他的心意,于是微微颔首,道:“送去中书省吧。” 虽说白善已经拟定旨意,但这道旨意不小,这注定只能是草稿,中书省那边肯定还要再研究过一遍的,不然被门下省打回来就不好了。 白善应下,拿了草稿后微微抬头看了周满一眼,然后垂下眼眸退了下去。 皇帝就带着太子恭王和周满往后殿去

相关推荐: 淫魔神(陨落神)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山有木兮【NP】   我的傻白甜老婆   沉溺NPH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婚里婚外   蝴蝶解碼-校園H   NTR场合_御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