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最后还是忍不住道:“大夫,我调养好多年了,药也没少吃,但就是怀不上啊。“ 大夫看了周喜的脸好一会儿,收回目光道:“没调养好。” 满宝站在大姐身旁,闻言问道:“那要怎样才算调理好?” “等她冬天时手脚也不冰冷,脸色红润时就算好了。” 那就要吃得好才行,像他们,今年的气色就都比往年要好,科科说,这是因为吃的比以前好了。 满宝心中暗道,看来还是得多买好吃的才行。 见大姐还是一脸不开怀的模样,她就趴在桌子上问,“大夫,那您的意思是,我大姐的病能治了?等调养好了是不是就能生宝宝了?” 没有大夫会保证一定能治好病的,尤其是生孩子这种复杂的事,不过因为问话的是个五六岁的小娃娃,大夫也不至于生气。 大夫看了满宝一会儿,然后又看了站在不远处的周二郎一眼,沉吟片刻道:“这怀不上也不一定是女方的问题,你相公也来了吧,不如让他也来给我看看。” 满宝眼睛大亮,问道:“大夫,您的意思是不是我大姐的病还不到怀不上宝宝的程度,也有可能是我前姐夫的问题?” 大夫眨眨眼,“前姐夫?” “是啊,”满宝道:“我大姐刚和离了,他已经变成前姐夫了。” 见大夫看着她二哥,满宝便咧着嘴笑,“这是我二哥!” 大夫蹙眉,和离可是大事,尤其是对女子而言,若是因为不能生孩子…… 他沉吟片刻后道:“按理来说,你的病不至于啊。” 他顿了顿,在满宝和周喜的炯炯目光下沉思道:“你宫寒有些严重,阴阳不调,血气也跟不上,这才难孕,但这是难孕,不至于不孕,你成亲多久了?” “八年。” 大夫便更迟疑,问道:“你相公,哦,你前相公来看过吗?” 周喜低着脑袋道:“他不觉得自己有问题,所以从未来看过。” 大夫便没说话,想着之前是夫妻时对方都不来看一下,现在已经和离,更不可能让对方来看了。 大夫只能安慰周喜,“你这病不是绝症,有些夫妻气场不合,就算是双方都没问题,也不能有孕,你按时服药,注意保暖,补足了气血便好了。” 满宝就和他探讨了一下怎么补气血,因为这显然得用食物来补的。 大夫简单的说了一下便要打发他们离开,但满宝向来自来熟,占着位置不走,此时外面也没病人,她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大夫便忍不住和她多说了点儿。 周喜在一旁听着都有些不好意思,想要拉满宝离开,满宝却反过来安抚她,要她再耐心等一等,然后继续问大夫,“为什么补血要吃肝脏?” 走过来的周二郎正好听到:“肝藏血,你大姐气血双虚,平日里可用猪肝,鸡肝,羊肝等炖着吃,可补血。” 满宝听得很认真,又问,“那红枣呢,红枣是啥?” 大夫正要说话,听她的意思她连红枣都没见过,便顿了一下,然后招手让药童送一颗干红枣过来,给她看,“喏,这就是红枣,同样是补血之物。” 满宝闻了闻,周二郎和周喜却是认得红枣的,见满宝放在嘴里就吃,忍不住有些尴尬,连忙和大夫道歉。 满宝则惊喜得不得了,高兴的道:“是甜的,好好吃呀!” 大夫本来已经不记得满宝了,但这儿见她如此惊喜,倒是记起她来了,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摸着胡子道:“我记起你来了,你是掌柜的小朋友,怎么,最近你家不采药了?” 满宝摇头,“没找到山药和女贞子了。” 大夫摸着胡子乐道:“倒是可惜了,不过现在你又多认得了一种药,以后要是看见了,记得拿来济世堂。” 科科也道:“未来也有红枣,但物种经过进化,原始基因已经丢失,如果宿主能够收录这个时代的红枣植株,那奖励积分也不会少。” 满宝已经把那颗红枣吃到肚子里了,她有些惋惜的看向大夫,“您能不能再给我一颗,刚才吃得太快了,忘了仔细看了。” 大夫又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乐得让药童抓了一小把红枣给她,笑道:“这是平日里当零嘴吃的,真正拿来入药的红枣还得烘烤过,那是红枣干。” 周喜也拉住满宝低声道:“这个杂货铺就有卖,满宝,快把红枣还给大夫。” 满宝才不呢,不过她也不白拿,满宝将兜里的糖全部掏出来,一颗一颗全用油纸包好了。 她一股脑的塞给大夫,笑道:“你请我吃红枣,我请你吃糖。” 大夫笑眯眯的点头,并没有推辞。 周喜松了一口气,这才拿着药方去柜台抓药付钱。 等走出药铺,周喜才问周二郎,“老二,满宝啥时候胆子这么大了,跟陌生人也有这么多话聊。” 周二郎早已经见怪不怪了,道:“她从小胆子就大,以前跟着爹去榕树底下玩的时候,她能从老人们的膝盖上爬过一遍,你见谁家的娃娃敢这么做?” 不过他今天也算长见识了,知道为什么幺妹就是比别人见识多一点儿,因为这孩子敢问呀。 周二郎轻咳一声,和周喜道:“既然大夫说你吃肝脏好,那一会儿我们去买些猪肝。” 满宝立即道:“还有羊肉,刚才大夫说了,羊肉也可补气血。” “我看是你想吃了吧?” 满宝咽着口水道:“好好吃!” 周喜就牵住她的手,笑道:“行,大姐给你买。” 她左右看了看,问道:“四郎他们去哪儿了?” 满宝不在意的挥手道:“别管他们了,大姐,我们先去买肉肉和红枣吧。” 满宝都计划好了,“我们多买一点儿,你和娘一天吃三颗,这样就可以长生不老了。” 这还是科科刚刚告诉她的,未来的人说一日三枣,容颜不老,显然这东西很好呀。 周喜 周二郎:……这是当红枣是大白菜吗? ☆.第一百一十九章 告密(给书友雪*花的打赏加更) 快过年了,街上来来往往都是购买年货的人,或是带着小孩来凑热闹的家长。 一年到头,也就丰收时和过年时大人们才舍得拿出更多的钱来给孩子们买东西。 周五郎他们的糖果生意做得非常好,连周四郎都没想到他们拿来的糖这么受欢迎,一文钱一颗,明明一开始好多小孩都舍不得买,但这会儿却排着队的抢。 周四郎忍不住沉思起来,和周五郎小声道:“老五,这门生意我们可以长久做嘛,你们之前干嘛不来县城?” 周五郎一边卖糖收钱,一边道:“别想了,也就过年了,平时街上可没多少小孩儿舍得花一文钱买一颗糖,平时我们的糖都是卖给县令家的小姐和他们家隔壁的小孩。” 周四郎只能失望的哦了一声,帮着把糖果卖出去,再收回钱。 因为今天他也付出了劳动,晚上回去时满宝除掉了成本后便把钱平均分了下去,周四郎分了有八十文,高兴得不行。 然后满宝把自己的钱收好,转身就跑回家里和她娘道:“娘,今天我们卖糖赚钱了,四哥分了八十文。” 钱氏问道:“怎么没见你们来交公?” 满宝这才发现告状反倒把自己给暴露了,不过她想了一下就抱着娘亲的胳膊撒娇,道:“我们还要买糖呀,交公就没多少钱了,娘,我们卖糖的钱以后都不交公好不好?” 钱氏就点了她的鼻子道:“以为谁不知道你和老五他们私底下卖糖赚钱吗?不交就不交吧,不过只此一项例外,我问你,你五哥和六哥的钱是不是在你这儿?” 满宝捂着自己的衣兜,惊恐的道:“娘,我是不会背叛五哥六哥的。” 钱氏一下没忍住,拍了她脑袋一下,“乱想些什么,娘是那样的人吗?我就想问问,你五哥六哥在你那儿一共存了多少钱?” 小闺女身上的钱钱氏虽然也没看到,但她心里多少有数,而且这孩子有钱就会忍不住花,且还都是买吃的,倒不用费心。 可老五老六有多少她却猜不出来。 满宝却是转身跑了,道:“不告诉你,我答应过五哥六哥了的。” 钱氏没抓住她,让她给溜了,得,她也不必问了,想了想,把四郎给叫屋里来了。 周四郎再出来时脑袋是低垂着的,他目光在院子里一扫,没看到满宝,便往外去,走了一会儿听见菜园里有声音,便跟着过去。 看到满宝蹲在地上和大家很愉快的聊天,他便气愤的上前,大声喊,“满宝!是不是你和娘告密的?” 满宝从人群里抬起头来,看到四哥,就蹬蹬的跑上去,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的道:“四哥,我这都是为了你好呀。” 周四郎气得半死,什么为了他好,他好容易才存下八十文好不好? “你想呀,告诉娘你存了钱我有什么好处?什么也没有呀,反而还让娘知道我们赚了钱没交公。” 周四郎更气愤了,“所以你损人不利己。” “谁说的,我是损我利你,你现在还欠着家里的钱呢,结果赚了钱却不主动还,要是以后爹娘和哥哥嫂子们知道了心里怎么想?”满宝道:“你的信誉本来就不好,以后会更不好的,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满宝道:“而且你留着钱有什么用?你再拿去赌吗?” “我不会赌的。” “既然不赌,你拿钱去干什么呢?”满宝问他,“你舍得拿钱给家里买肉吃吗?你舍得买新衣裳穿吗?” 周四郎:……不舍得! “你看,我一看就知道你不舍得,所以钱最后还不是得拿去还?既然都要还钱,早还总比晚还要好,四哥,为了你,我可都是被娘骂了一顿的,赚了钱都不交公,你还没感激我呢……” 周四郎竟然觉得满宝说的有道理,不过他是不会信她的邪的,她怎么可能是损己利人的人? 周四郎面无表情的听她说完,决定不跟她一般见识了,于是挣脱开她的手就要回去。 却被满宝一把抓住手,“四哥,既然来了就一起看我们的姜吧,我们的姜长得好大了,等过完年,地里也能种姜了。” “这么快?”事关自己的荒地,周四郎认真了点儿,问道:“你问过了吗,姜块一般啥时候播种的?” 满宝收录了一块姜,姜的词条也早就出来了,词条上说在温度16摄氏度以上才能发芽。 满宝是不懂什么是16摄氏度的,科科说是春暖花开时。 反正她用稻草给姜块保暖,现在它就发芽长出来了,她觉得到了那块地上也能这么做。 而且过完年就开春了,她问过大嫂,大嫂说过了正月基本上就要忙着播种的事啦。 所以满宝都计划好了,“等过完十五,出太阳了,我们就把姜拿出来晒一晒,晒上几天再种到地里去。” 姜的词条中说了,最好把姜切成块,把坏死的那部分去掉,然后用草木灰泡水泡一下,再晒上七八天后播种。 这样可以预防姜种生病。 满宝觉得这个种植方法倒是和山药差不多的。 她还问科科呢,是不是长在土下的块块都喜欢先泡过草木灰水,再晒干? 科科自己在系统里检测了一下,发现还真是,大部分块茎植物都推荐这样的种植方法,不过在未来,人家泡的是营养液药水,这里没特定的药水,也就只能泡草木灰的水,聊胜于无了。 而山药的种植比姜块还要早,他们也是早就晒好的,之前就放在厨房里育种的。 没办法,山药的育种需要二十天左右,而这二十天都需要相对温暖的环境,家里除了各自睡的房间外,也就厨房最暖和了。 满宝是不可能放着沾了草木灰,有股奇怪味道的山药在屋里的,所以就放到了厨房。 在灶台不远的一个角落里,他们堆了不少的稻草在那里保暖。 厨房烧火时,火光会映照在上面,还是挺暖和的,而且天气最冷的一段时间,家里人都习惯在厨房里烤火,也可以温暖它们。 一开始满宝不知道有没有用,不过这几天天气转暖,每天都有太阳出来,科科又提醒她,说时间差不多了,满宝便去掀开稻草看了一眼,然后发现一些山药块茎已经冒芽了。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左右还有一章推荐票加更 ☆.第一百二十章 想娶亲(云起推荐票六万的加更) 每年除夕前后,这里的天气都会转暖,大部分时候都是艳阳高照的天,因此,好多小草,树芽都喜欢趁着这股暖风冒出来。 而今年的温度似乎比往年还要高一点,当然,这不是满宝说的,她的记忆力,去年里的这时候只有跟着侄子侄女们满村跑着拜年,根本记不住她穿了多少衣服,穿了什么衣服。 但是科科是有记录的,它告诉满宝,今年的温度比去年同期高了两度到三度,并表示这个温度很适宜种植山药了。 于是,满宝初二才跟着老爹从舅舅家回来,初三就想着去种地了。 当然了,周大郎他们三个有媳妇有岳家的是没空的,就连大头他们都表示没时间,于是能一起下地的就是周喜,周四郎到周六郎了。 周喜不认识什么山药,还是第一次知道原来老四在山底下开了一块地,她把他们育好的种苗拿出来,挑出好几个坏掉的,很是忧虑,“这什么山药种了有啥用?真的能挣钱?满宝,地里的事你们和爹娘说过了吗?” 周四郎嫌弃大姐啰嗦,道:“早说了,这山药挣钱着呢,大姐,这可是药呢,能不挣钱吗?” 他揉了揉肩膀道:“为了种这两个宝贝疙瘩,我可以去山里挖了好多土下来增肥,要是只种豆子,那我亏死了。” 周喜到了地里才知道,他们竟然去林子里把那层腐叶层给挖下来了,并且还埋进了土里发酵。 周四郎道:“还不止呢,年前满宝让我时不时的来浇一下粪水,我感觉现在这地已经不是刚开出来的黄地了,而是能种菜的菜园了。” 周喜也是种地的好手,她锄了一锄头,将底下的土翻起来,嫌弃的看着老四道:“这地怎么翻的,也太浅了,重新再翻一遍。” 周四郎:…… 满宝可不懂这种事,不过既然大姐这么说了,那就听大姐的呗。 然后再照着科科词条里的将地分成了三垄,垄与垄间有条沟壑,可以排水,因为据说山药一定要注意排水。 周喜带着三个弟弟把地重新翻了一遍,按照满宝说的分好垄,这才把山药种下。 周喜还仔细的问了问间距。 种下去的山药都是已经冒芽了的,种下去后周喜还带着弟弟们给它们浇了水,因为怕冷到,还铺了一层浅浅的稻草。 剩下没种的空地则是给姜块留着的。 他们种地时,满宝就蹲在一旁看,或是在附近走走逛逛。然后她给大姐选了一块好地方。 等他们一忙完,满宝就牵着周喜的手过去看,指着一块杂草丛生的地道:“大姐,我们把这块地开出来给你好不好?” 周喜一愣,“给我?” “是啊,这样你也有地了。”这块地是科科通过扫描后选定的,说是这附近相对最好的一块。 像这种无关紧要的小事,科科一般都是很愿意帮助宿主的。 满宝都替周喜计划好了,“到时候我再买一点姜种,大姐也种姜来卖,这样到秋天就能挣很多钱了。有了钱就可以盖房子,还可以买更多的地,以后你要是想养孩子,就收养一个,不想养孩子,那就留着,可以每天都买好吃的,还能做很多很多的新衣裳。” 周喜喃喃,“收养孩子?” “是啊,这是我朋友说的,它说好多人不想生孩子就去收养,只要有钱,条件也符合就能养孩子,我觉着我们这里收养孩子应该更简单,不是说街上好多乞丐吗?大姐以后找个顺眼的养呗。” 周四郎忍不住道:“养外面的孩子还不如养家里的呢。” 他扭头和周喜道:“大姐,你要是喜欢养孩子,等以后我生了送你养。” 周喜忍不住横他一眼,“你想的倒美,让我给你养孩子,以后他是叫我娘还是大姑?” 周四郎一点儿也不介意的道:“你想让他叫你娘就叫娘,叫大姑就叫大姑呗,大姐你放心,我一定不跟你抢孩子。” 周喜有些心动起来。 满宝取笑他,“你连媳妇都没有呢,而且你愿意,我四嫂不一定乐意。” 周四郎忍不住嘀咕,“有人给养孩子,有什么不乐意的?” 周喜的心却冷了下来,叹息了一声没说话。 周五郎忍不住凑上去问周四郎,“四哥,你是不是有心上人了?” 周四郎有些郁闷,“没有,娘说了,这两年我别想着成亲了,家里没钱。” 周五郎就也有些失望,四哥不成亲,那就更轮不上他了,唉~~ 周喜一回神就看到两个弟弟一脸怅然,她忍不住笑骂,“你们这是都想媳妇了?” 周四郎很光棍,“想也没用,谁看得上我呀。” 周喜不免有些忧心起来,回去后就和她娘提了一下,道:“娘,老四今年十八了,还不说亲吗?” 钱氏正在挑选谷种,将摸着不好的谷子挑出来放在一边,闻言抬头看了她一眼道:“怎么,老四想娶媳妇了?” “不仅老四,老五年纪也不小了,按照年纪,他今年也应该相看起来了,明年或后年就应该把媳妇娶回来了。” 钱氏就叹了一口气,道:“我和你爹商量过了,今年就不添丁了。” 意思是今年不会给周四郎说亲结婚。 周喜沉吟道:“是彩礼钱不够吗,我这里还有些,凑一凑……” “不用,”钱氏道:“也不全是钱的事,去年虽然出了老四那混账事,但下半年家里的财运都不错,倒也存了一些钱,要是随便娶个媳妇,那也是可以的,但我们家兄弟多,要是不选个好的,就怕新媳妇进门会闹得家宅不宁。” 所以她宁愿多出一点彩礼,也要娶好媳妇。 钱氏自有计划,“我和你爹商量过了,今年的钱也存着,等秋收过后再起三间房屋,算是把老四,老五和老六将来娶媳妇的房子都给建出来,也让外人看看老四的表现,知道他学好了才好说亲。” 钱氏都计划好了,今年老四只要听话,努力干活儿,就给他说个老实体贴一点儿的媳妇;他要是厉害,地里真能种出好东西来挣了钱,那她就给他说个厉害一点的,能管住他的,哪怕多费钱她也认了。 ☆.第一百二十一章 开荒哟 正月是一年里乡下人最闲的时候,就连一直忙着编竹筐竹篮的周二郎都停了手上的动作,除了元宵那几天拉着老大老三一块儿去县城摆摊卖竹筐外,几乎不怎么忙了。 满宝趁机提出给大姐开荒的事。 周喜还来不及拒绝,周大郎就赶紧扒干净了碗里的饭,道:“也行,等用完早食,我们一块儿去,我去看过满宝选的那块地,不是很大,连树都没有,很好开出来。” 钱氏便看了眼想要拒绝的大女儿,颔首道:“嗯,这事就听满宝的。” 又对周喜道:“那块地就算是你的,以后地里的出息你都自己拿着。” 周喜心中有些不安,低下头应了一声。 吃过饭,一大家子都去了地里,连老周头都背着手跟着去看一眼。钱氏则叫住周喜,道:“自从读书后,你妹妹越发聪明了,很多事,我们都不懂,既然她说让你种姜,那你就仔细种一种,反正也就费些力气,地是开出来的,我们家最不缺的就是人。” 周喜回家也有十多天了,也察觉到了不同,满宝在她的印象里就是软软弱弱的幺妹,但这次回家一长住,她发现,家里还是像以前那么宠她,但又有很多不一样了。 比如前两天选谷种,老周头就把满宝叫到跟前,让她算了一下家里种的田要撒几斤谷种。 再比如,前几天过元宵,老二要去县城里卖竹篮,还特意问了一句满宝去不去。 满宝嫌弃天太冷,而且先生布置的作业还差一些,所以她没去,却让老四老五和老六去了,而回家后,老二则把所有的钱交给满宝数,交公多少,他自己还剩下多少,满宝都算得清清楚楚。 周喜看着,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震惊不已,夜里还忍不住想,是不是女儿都肖爹,爹聪明,女儿就那么聪明? 现在母亲这么一提,她便忍不住坐在她身旁,问道:“娘,满宝这么聪明,以后怎么办啊?” 钱氏做着针线的手微顿,然后道:“孩子聪明是好事,有什么怎么办的?” 周喜还要再说,钱氏就道:“你也去地里看看吧,到底是你的地,不能只让你哥哥嫂子们劳累。” 周喜应了一声,起身去追周大郎他们。 满宝和大头大丫等孩子一马当先的冲在最前面,哇哇叫着一头扎进了野草丛里。 周大郎忍不住呵斥他们,小心扎得一身刺回去。 满宝,不,应该说是科科给周喜选的那块地就在周四郎那块地的隔壁,只是中间隔了一片石头。 老周头看了看,发现这块地很小,只有两分左右,但地里长着不少野草,因为刚过冬,长的野草是枯黄的,但此时地上正冒了一些草芽。 他锄了一锄头,发现土还行,而且这块地方没有大树,大块的石头也没有,虽然有点小,但两分也足够了。 老周头把锄头给大郎,颔首道:“行了,就这块吧,先把草给割了。” 然后又去说周四郎,“瞧瞧你,再看看你妹妹,你选的那是什么地,又是树又是石头的,开荒开了两月才开出来。” 周四郎不服气的道:“我的大!” 老周头就哼了一声,“大有啥用,地不肥,能种出东西来吗?” 说到这里老周头就气,道:“以后不准从家里拿肥,想要肥,自己沤去,瞧瞧前段时间你往地里挑了多少肥?开春家里种田不要了?” 这个是周四郎心虚,他低下头去。 正欢快的捡石头往外抛的满宝听了一耳朵,撒腿就跑远了,因为那些肥是她让四哥去挑的。 小钱氏显然知道是她的主意,见她一溜烟的跑过来,就伸出手指头点了点她的额头。 人多开荒就快,何况周大郎周二郎和周三郎都是干活的好手,比三个弟弟可强太多了,又有小钱氏她们割草捡石头。 他们一人把了一角,直接就锄过去,一天的时间就把这块地给翻出来了。 当然,并不是翻出来就够了,明天还得把草根等都打落土拿出来,再把泥块敲碎,又翻一遍,最好能撒一层肥下去养一养。 不过老周头现在吝啬得很,是不许任何人动家里的肥的,在他看来,什么事都没有开春播种来得重要,那可是一家子一年的口粮,是不容有疏的。 所以周大郎便计划着也去山里给周喜挖一层泥出来铺上。 不过他们显然没选到好地方,挖下来的土包裹着好多没腐烂的叶子,满宝看着嫌弃得不行,道:“这样可怎么种地呀?” 周大郎就笑眯眯的问满宝,“那你说怎么办?” 满宝蹲在地上问,“不能像家里沤肥一样也把它沤一沤吗?” “这又不是肥。”周大郎道。家里的肥都是粪水混着麦草,稻草和河泥一起沤的。 这从山里挖带着叶子的土还是满宝最先开始的呢,不过周大郎是种地的好手,他看过,挖下来的这一层泥的确比开荒出来的土要肥一点儿。 所以他才愿意这么做的。 满宝却没有他固化的想法,她是觉得,既然科科说了落叶可以给树木增肥,那说明落叶也是有肥力的。 科科不就说了吗,树底下的那一层偏黑色的泥土就是落叶长年累月的腐化后给泥土增加的肥力,而山林里的草木之所以在没有人施肥的情况下也能长得这么好的原因,就是因为落叶,落花会给它增添肥力。 既然这样,他们就用它们沤肥好啦,因为沤肥不就是加快腐化的过程吗? 当然,她是不会沤肥的,所以这种事还是应该交给大哥他们。 周大郎就问她,“书上是不是有写?那是怎么沤肥的?” “不知道,”满宝道:“我还没看到这样的书,不过大哥你别急,回去我就看一看,你现在先照着家里的来沤呗,不用加肥水,我们就浇河水好啦,多撒点树叶进去。” 周大郎:…… 第一次听说沤肥不要肥水,反而撒树叶的。 他不太信任满宝,但她实在缠人,没办法,只能带着兄弟几个给他们在地旁边挖了一个大坑,把从山里挖出来的土混着的树叶全倒进去了。 ※※※※※※※※※※※※※※※※※※※※ 作家的话 这几章写得比较快,所以有错别字,你们要是发现了记得在书评下告诉我,我再改过来 ☆.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积分哟(云起推荐票六万五的加更) 然后满宝怎么看,怎么觉得土比树叶多,于是不高兴了,拉着大丫他们就到隔壁山上的树底下,直接把落在地上的烂叶子给扒拉在一起,然后放进筐里给抬到坑里倒进去。 周二郎本来不知道他们在干嘛,等看到几个孩子抬着一大筐的烂叶子过来,眼睛都快要凸出来了,他暴跳如雷,“这筐是好筐,是拿来装稻谷的,谁让你们去装烂叶子的?” 满宝吓了一跳,和大丫他们丢下筐子就跑,气得周二郎在后面骂,“晚上回去看我不揍你们!” 再一看倒在坑旁的筐,周二郎心疼得不行,把里面的烂叶子倒进坑里,拍了拍,见拍不干净,只能放在一边,计划着一会儿去河里洗干净了。 周大郎看着失笑,道:“一定是满宝的主意,这孩子也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 “这有啥,像我们村里现在正在用的沤肥的法子不就是小叔从外头学回来告诉我们的吗?”周三郎不以为然,还有些惋惜呢,“可惜满宝是个闺女,不然要是种地,一定是个好的庄稼把子。” 周二郎忍不住翻白眼,“种地有啥好的,又晒太阳又累的,我看满宝是闺女挺好,读了书,以后就在镇上找个殷实人家嫁了,一辈子不用下地。” 满宝和大头他们一溜烟跑远了,一群孩子见大人们追上来就嘻嘻哈哈的大笑,显然欢乐得不行。 满宝看了看脏乎乎的手,提议去河边洗手,然后被大丫严词拒绝了,“我娘说了,小姑要去地里玩可以,但要是敢去河边,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打断腿。” 大头和二头二丫也连连点头,劝道:“小姑,你要洗手就回家洗吧。” 满宝只能点头,“好吧。” 周家六兄弟还在地里忙活儿,周喜和小钱氏三人则在家里最后筛选一次稻种。 他们这里开春主要是种植水稻,还有豆子。 等筛选好稻种,就要开始耕田了,趁着没水要先翻一遍,等下雨后田里积了水还要再犁一遍,然后才能插秧。 现在大家都还闲适,等进入二月开始,大家就开始不得闲了。 将饱满的稻种放在簸箕里,满宝跑回来时只看了一眼,然后就蹲在院子里和大头他们一起洗手。 小钱氏见他们打水,立即上前盯着。 一群孩子最喜欢玩水,尤其是满宝,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喜欢水,下雨的时候喜欢去踩水也就算了,每天下学回来,只要看到她们在洗菜干什么的都要去插一手,说是帮忙,其实就是添乱,最后把水弄得到处都是不说,还把自个的衣服给弄湿了。 小钱氏好几次都为这个跟满宝生气。 正想拍水玩的满宝突然看到出现在身后的大嫂,吓得一激灵,立即老实的搓手,不敢拍了。 就是这样,她也心虚得不成,还抬起头来没话找话说,“大嫂,你们选谷种啊?” 小钱氏“嗯”了一声,继续盯着她洗手。 满宝只能乖乖的把手从水里拿出来,干脆跑上去要凑热闹,却被小钱氏一把拉住,道:“你手上湿呢,稻种不能受潮。” 满宝便只能站一旁看,问道:“大嫂,稻种哪来的?是买的吗?” “买了两斤而已,其余的是自个家里留的种,”小钱氏继续坐回去,将筛选好的稻种小心翼翼的装进布袋里,抽空和钱氏道:“娘,大郎去买稻种的时候粮铺说了,今年出来的这稻种亩产能有两石半呢。” 钱氏不在意的道:“粮铺年年都是这么说的,但真正能种出亩产两石半的有多少?这种话听一听就行了。” 满宝好奇的在心里问科科,“你们那里的亩产有多少呀?” 科科沉默了一下后道:“我觉得你不太想知道。” “为什么,比我们的还低吗?” “不,是高太多了,”科科道:“科研数据的水稻亩产现在已经更新到亩产1250.8公斤了,当然了,非科研数据的水稻平均亩产,最高的一个地方只到1064.6公斤。” 满宝从商城里买过这么多东西,早就知道一公斤等于两斤了,所以她掰着手指头算成斤,再换成斗和石,在她算出来的那一刻,不由瞪大了眼睛。 科科道:“你没算错,以你们这个世界的量度和重量,一石大概是五十三公斤,我们的亩产是你们的八倍。” 满宝在心里哇哇的,问道:“为什么你们的亩产这么厉害?” “因为我们的稻种好,我们精耕细作,我们还有各种营养液和营养肥。” 满宝立即道:“我要买!” “理由呢?”科科道:“有些东西宿主是没有权限购买的,而购买之后你又以什么理由拿出来呢?” 满宝看着娘亲和嫂子们正在挑选的稻种,立即道:“我要买稻种!” 科科道:“宿主可以去商城里查找一下稻种的信息,不过我本人是不建议宿主购买的。” “为什么?” “因为未来的稻种基本上只能种一季,虽然收获后留种也能播种,但产量会大幅度下降,并还可能诱发多种疾病,到时候反而会传染给当地正常的稻种。”这是未来粮种公司为了保证自身利益所做的改变,很久很久的古时候,人类还习惯于自身留种,但经过千百年的改变,到现在,人类已经习惯了每年从粮种公司购买合适自己要求的种子了。 满宝的热血一下就凉了,她垮下肩膀问,“那就没什么办法了吗?” “有呀,”科科瞬间甩出十几本书,道:“多读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它可以让你实现许多看起来不可能的梦想。” 满宝激动不已,高兴道:“这些书我都要看!” 科科瞬间把书都收回去了,道:“宿主,目前这些书都不适合你,学习知识也是要循序渐进的,我推荐你先看这本。” 满宝看去,封面是《农家肥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 满宝傻眼。 科科继续给出一本书,道:“还有这本。” “《花肥的一千种制作方法》?” “对,稻种改良什么的,宿主,你年纪太小了,知识文化水平达不到,我们先从简单的起吧,你刚才不就疑惑怎么沤肥吗?” 满宝压下激动的心情,“好吧。” 她回到房间,伸手要拿书,结果科科道:“宿主,这本《农家肥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要二十五积分,《花肥的一千种制作方法》要二十积分哦。” ※※※※※※※※※※※※※※※※※※※※ 作家的话 晚上八点左右还有一章推荐票加更 ☆.第一百二十三章 教(云起推荐票七万的加更) 满宝看了一眼自己的积分,又再次看了一眼购物车里的药剂,还是咬着小手指买了。 这小半年来,满宝只要一有钱便隔段时间买肉给娘亲补身体,没钱的时候则坚持把鸡蛋分享给钱氏。 大部分时候钱氏不吃,但有时候她推脱不掉便吃了。 然后不仅钱氏发现自己的身体在好转,就是满宝都发现了,她觉得娘亲说很长很长的话后不喘了,还能生气了,脸色也比以前好看。 科科说,这是血气起来的表现,所以她知道,攒积分买药剂很重要,但日常挣钱给娘买肉肉吃更重要。 郑掌柜说了,药补不如食补,是药三分毒,而吃药的时候最好饮食也要跟上,这样才不浪费药效。 就连跟大姐看病的大夫也说了,大姐虽然以前也吃了药,但她休息不够,吃食上跟不上,挨饿受冻,吃多少药都是没用的。 所以满宝得出一个结论,日常的吃穿很重要,很重要!比吃药还要重要。 受老周头的影响,满宝也觉得种地是维持生活和赚钱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他们一家这么多口的饮食都是从地上来的,所以种地是很重要的。 那当然,农家肥也很重要了。 满宝买了书,科科非常贴心的将书籍转化成他们这个时代的文字和阅读模式,连封面都变成了蓝色。 只是内容没变而已。 满宝拿在手里好奇的翻了翻,“刚刚封面明明是菜色的!” 科科笑道:“宿主可以了解一下我们未来科技里的快速打印,一秒切换,快速打印,装订,全部自动化。” 满宝就摸出那本渣爹的故事书,问道:“为什么这本书不打成这样的?” “因为便宜,所以不提供这项服务。”科科道:“而且这故事书里的许多故事不是这个时代的,建议宿主不要拿出去,但这两本书不一样,宿主就是拿出去研究也是可以的。” 满宝便探头探脑的往外看了看,见没人发现,这才悄悄的把书拿出来,这样她就不用装睡觉,然后在系统里看书了。 她也不喜欢躺着用意识看书,她觉得那样很容易累,用眼睛看就不一样了,她可以津津有味的看好久好久。 满宝在两本书之间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先看了发展历程,她想看看历史上的农家肥是怎么制作的。 结果开页就是,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样的白话,这可比先生书房里的那堆书和白善宝家的书好理解多了,满宝竟然一读就明白啦。 她捧着书靠在窗口上就津津有味的读起来。 正在外面筛选稻种的小钱氏察觉到满宝进屋好久没动静,忍不住起身去看一眼,结果见她捧着书看得津津有味,脚步便忍不住一顿,蹑手蹑脚的退出去。 钱氏看了她一眼,问道:“她在屋里干什么呢?” 小钱氏一脸欣慰,小声道:“看书呢,我们家满宝就是这样自觉,听说学堂里的其他学生,每次放假或下学回家,让他们拿书就跟要他们命似的。” 对于小女儿的自觉,钱氏也很骄傲,“这孩子喜欢读书,自然比别人要自觉点儿。” 周喜也往窗口那里看了一眼,心里软软酸酸的,手上的动作不由慢了下来。 满宝新得了一本书,一连几天都看得津津有味,她还带到学堂里去,课余时间就拿出来看。 白善宝好奇的凑过去看,看了一会儿就忍不住捂着鼻子道:“有味道?” 满宝就把书捂到他的鼻子上,道,“是墨香味吗?” 白善宝推开书道:“不是,是花肥味。” 满宝就笑得小身子都颤了起来,她乐道:“是不是像你抓的花肥?” 白善宝气了,伸手要打她,满宝立即抱着书跑,跑出教室还给他做鬼脸,“大吉都跟我说了,你的姜的花肥是你用手抓着来施的,还哭鼻子,羞羞。” 白善宝气疯了,哇哇叫着要去揍她,满宝转身就跑,然后一头扎进了庄先生的怀里。 白善宝气红了眼跑出来,也被庄先生一把抓住,然后庄先生就说满宝,“你又欺负善宝了。” 满宝不承认,“我没有!” 庄先生就点了点她的鼻子,道:“不准欺负同学。” 白善宝心里更加委屈,抬起小脑袋看着先生,吸了吸鼻子,委屈的叫了一声,“先生……” 庄先生心里有些乐,又有些无奈,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笑道:“你是男孩子,可不能哭鼻子,以后满宝要再欺负你,你就有理有据的反驳回去。动手不是君子所为,我们要做一个君子好不好?” 白善宝:“可我还小呢,不要当君子。” 满宝也点头,赞同道:“先生,我们先当小人,等长大了再当君子好不好?” 庄先生:“……当君子不分年龄大小的。” 但俩小孩显然不这么想,为了不当君子,他们甚至摒弃前嫌,不吵架了,一致劝说庄先生,想要长大后再当君子。 下学以后,俩小人就手拉着手往外走,满宝邀请他去看她家沤的农家肥,她道:“我已经看了书,懂了好多,知道要怎么沤肥了,等我沤出来,到时候送你一些。” 白善宝嫌弃,“我才不要呢,我的姜已经有够了。” 然后他跟着满宝去地里看肥,昨天周二郎把叶子倒进去后就撒了一点水便不管了。 因为他们不觉得这样能沤出肥来,不过是为了完成幺妹的要求多此一举而已,反正也不怎么费力气,大正月的,大家都很闲呀。 周四郎在伺候他的宝贝地,看见满宝过来便打了一个招呼。 满宝就郑重的拿出她的书,对周四郎道:“四哥,我找到了沤肥的方法,我们一起来吧,种姜需要好多好多肥的。” 周四郎好奇的凑过去看了一眼,问道:“你不会是骗我的吧?还有专门写沤肥的书?” 写书的人吃饱了没事干? 而且竟然还有人买这样的书? 四哥的想法就跟写在脸上一样,满宝鄙视他,“所以你连地都种不好,人家不仅能种地,还能把种地写出书来,看人家厉不厉害?” 周四郎挠了挠脑袋,看向白善宝,“真是写沤肥的书?” 白善宝点头,字他还是认得的,而且也看了一段,的确是写沤肥的,却也不单是写沤肥的。 周四郎惊叹不已,出于对书籍的敬畏,他道:“行,你说怎么做,我都听你的。” ☆.第一百二十四章 偷偷 满宝伸出手指捅了捅周四郎的后腰,周四郎往前挪了挪,没动。 满宝就更用力的捅了捅,周四郎继续往前挪了一步,还是蹲着没动。 满宝气了,直接伸手推他,周四郎没料到她力气这么大,一下就给趴在地上了。 正在做家务的周喜等人看过来,满宝就伸出小拳头捶了一下他的后腰,周四郎没办法,只能吭哧吭哧的上前,红着脸道:“三嫂,今天轮到你打扫鸡舍了吧?” “是啊,怎么了?” “我来打扫吧,”周四郎道:“以后家里的鸡舍都我来打扫,反正我没事做。” 老四什么时候这么勤奋了? 何氏怀疑的看向他。 满宝见他又吭哧吭哧的不说话了,连忙冲上去替他说,“三嫂,四哥说他闲得发慌,嫂子和大姐们却每天都这么忙,所以家里的脏活就交给他好了。” 何氏就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周喜,自以为了解了,乐道:“好呀,老四都会体贴人了,看来是真的长大了。” 不仅何氏,就连小钱氏和冯氏都觉得周四郎这样做是为了替周喜分担一点,因为明天就要轮到周喜打扫鸡舍了。 就连周喜都这样认为,她瞥了老四一眼,心中有点欣慰,不过当着嫂子和弟妹们的面她什么都没说。 周四郎呼出一口气,立即去拿扫把去打扫鸡舍,见满宝远远的站着,他便扬了扬扫把,冲她瞪了一眼。 周四郎把鸡舍打扫干净,又往里铺了一层稻草,这边拿着垃圾出去。 他左右看看,见没人发现,就把从鸡舍里打扫出来的垃圾倒了一半在自家的肥堆里,剩下的则倒在一个脏兮兮的竹筐里,见没人注意就把早就准备好的枯草和烂叶子等塞到筐上面遮住,然后拎起竹筐拔腿就往他的荒地里跑。 满宝早等着了,周五郎和周六郎带着大头他们从林子里又扫出很多枯叶和烂泥,烂泥直接丢进去,枯叶则放在木板上用刀切几下扔下去。 三兄弟拿着粗棍子搅了搅,又浇了水,按照满宝要求的用做好的草盖将坑给盖起来,为了保暖还往上放了好多枯草。 周四郎很怀疑,“这样就行了?” “还不行,以后还得每天往里添东西,四哥,你一定要记得每天去打扫鸡舍呀。” 周四郎垮下肩膀,道:“要是爹知道我偷了家里的鸡粪,他一定会打死我的。” “不会的,”满宝安慰他,“爹从不管鸡舍的事,他不会怀疑的,你要是怕,那就从山里挖点土丢进去,这样爹就不会发现了。” 周四郎觉得这主意不错,他和老五老六对视一眼,开始暗戳戳的搞事情。 满宝是计划好的,一天就偷一半,又往里填土,老爹应该不会发现的,但谁知道周四郎越来越贪心,在几天后发现家里没人注意,他就偷偷的把打扫出来的垃圾都给倒进自己的肥堆里,而给家里的肥堆留的都是山里挖出来的泥。 老周头一开始是没发现,但进了二月,周大郎和周三郎把育秧的田给犁出来了,选个好日子他们就要下钟了,所以他去看一下家里的肥,这一看不要紧,发现旁边多出来好大一层土。 虽然那土看着比河泥还好,但他从没挖过河泥以外的泥啊,这一仔细不得了,他发现今年的肥比去年要少很多呀。 老周头一下气翻了,在乡下,那是为了一口水,一勺肥能全家上阵打架的呀,他第一直觉是有人偷他家的肥,于是气呼呼的往家里走,要质问三个儿媳,她们都怎么看家的,肥都让人拿走了都不知道。 等满宝背着小书箱蹦蹦跳跳的跑回家时就见周四郎正跪在地上,院子里安静的很,一个人也没有。 满宝停了一下脚步,去接满宝大头也探头往里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然后俩孩子蹑手蹑脚的往里走,走到周四郎身边探头往堂屋里看。 周四郎掀起眼皮看了她一眼,道:“别看了,人都不在。” 满宝就松了一口气,这才有空问他,“四哥,你又做什么坏事了?” “也没做什么太坏的事,就是听的话偷了家里的肥而已。” 满宝瞬间心虚,小声问,“被爹娘发现了?” “嗯,爹让我在家里等你,等你回来了,带你去见他。”于是周四郎起身拎着满宝就走。 满宝有点矮,被他拎了起来,连忙抱住他的手臂叫道:“我要自己走!” 周家大部分人都在荒地那边的肥坑里,老周头一开始是气得不行,儿子和闺女竟然偷家里的肥,不知道这事关一年的收成吗? 所以他带着三个大儿子要去把肥给起回来,到了地方,一掀开盖子,一股热气便铺面而来,他们差点给吐了。 但老周头却很快回过神来,闻了闻空气中散发的味道,有些兴奋起来。 就是周大郎也有些惊讶。 他种地也是一把好手,从十九岁后家里的肥就一直是他和老爹一起沤的,当然知道什么样的肥是好的。 气味是怎么样的,样子又是怎么样的…… 周四郎押着满宝过来时,老周头他们只铲出一铲子,然后把盖子又给盖回去了。 周四郎和满宝低着脑袋过来,以为迎面就会是一顿骂,结果老周头却是把闺女拉到跟前,和颜悦色的问,“满宝啊,听五郎说,这沤肥是你教的,书上还有写?” 满宝偷着眼看她爹,觉得他没生气,便精神起来,点了头后把书箱给放下,从里面找出那本书给她爹看。 老周头手有点脏,没敢接书,他只是让满宝打开让他看了一眼,他不识字,但不影响他敬畏的看着书里面的文字。 他长叹一声道:“读书可真好啊,没想到书里头连沤肥都会写上,来,你告诉爹,这上面是怎么说的?” 这里面写的沤肥方法有很多种,但其实都是大同小异,异的便是对材料的要求,已经变化了一些对于温度的要求。 当然,满宝也不能做到完全复制,因为她没有树上写的棚子,也没有书上写的升温袋,可满宝不傻,知道了沤肥要保持温度,所以便想着用草盖将肥坑给盖起来,她还计划着温度要是不够就放一把火呢。 嗯,这个书上也是有写的,俗称烧粪,但这个要求太多,满宝自己都还不是非常理解,所以暂时不打算做。 ☆.第一百二十五章 欣慰(云起推荐票七万五的加更) 就算是要沤肥,那也要选择自己能做到的方法来做,在《农家肥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中,满宝一共挑选出了三个他们能做的方法。 而作者例举的这三个都是有先后发展的,满宝觉得其中一个和家里现在沤肥的法子是一样的,那个也可以,就是很慢,需要沤更长的时间。 而现在他们所用的这个,因为使用了保暖措施,又对丢下去的材料进行了二次加工,所以速度会快很多。 因为最近天气升温,满宝他们已经决定过段时间就把姜块种下去,到时候是需要大量的农家肥的,所以她才选了这个法子。 见老爹果然没有怪罪她的意思,满宝的胆子又大起来,得意的和他说:“爹,我是想着这个法子还不知道成不成功,所以让四哥先试,等成功了再告诉你。” 老周头果然开怀,欣慰的摸着小闺女的头道:“满宝考虑的就是周全,刚才我和你大哥看了一下,这个法子的确好,你们这个坑才挖了七八天,现在竟然就发酵了,等再过几天说不定就能腐出来了。” 满宝精神一振,立即道:“书上说了,要控制温度,不能让它太热,不然肥力会被烧掉的,所以在温度过高时要挖开散热,或者晒一晒,等温度降下来再堆在一起,再浇点粪水进行二次发酵,爹,你看我们的温度够高了吗?” 老周头可哪里知道,他又没用过这个法子,连肥堆的温度不能过高都是第一次听说。 不过他到底是种了一辈子地的人,就算不懂,也是可以琢磨琢磨的,不像周四郎,完全是听满宝怎么说就怎么做。 所以略一思考,他就让大郎把草盖再次打开,然后去翻肥。 几个儿子都被老周头留下了,当然,作为唯一识字,且是传授人的满宝也留下了,其他人和孩子就先回去了。 周喜看了站在一堆大人中的小孩一眼,扶着她娘回去了。 显然,这肥闹出来的事还不小,全家都上阵了,之前周喜知道周四郎用她做幌子偷肥的时候,气得胸口生疼,差点没忍住当场揍他,满宝出现后心情起起伏伏,此时也安宁下来了。 往回走的周家人都很安静,钱氏让大头他们先跑回家了,自己则扶着周喜的手慢慢走,一边走一边说她,“你这性子啊,还是太急,一急就出毛病,以后要沉稳些。” 钱氏说到这里一乐,“这个你还得跟你妹妹学,你看她刚才多怂,还知道先看你爹的脸色。” 周喜忍不住道:“那孩子,鬼机灵鬼机灵的。” 周喜扶着她娘,一下没忍住,将心里话说了出
相关推荐:
乡村透视仙医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顾氏女前传
篮坛大亨
桃源俏美妇
蝴蝶解碼-校園H
NTR场合_御宅屋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乡村桃运小神医
女奴的等价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