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末日了,但还要上学(NPH) > 第384章

第384章

章 青州 虽然依依不舍,但周满他们还是启程了,目送他们的车队走远,大家互相看了一眼后便决定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 而周满则是撩开了帘子,看着外面闪过去的树木开心的道:“春天到了呢,看,路边还有野花。” 白善也笑了起来,和满宝道:“等温度上升一些了我们去骑马。” 满宝高兴的应下。 青州距离京城不近,比去益州还要远,但官道平坦,赶路对他们来说并不艰难,何况他们还有征东战的经验,其中有几段路很熟。 一行人快速的往青州赶去,终于在十天后看到了青州出城门。 白善微微勒住马,让速度慢下来,和周满排队跟在一些商队的后面走。 越靠近城门,排队进城的人越多,白善扫了一眼他们车上的东西,和周满对视一眼后干脆打马跑到前面,找到一个显然是商队管事的人打听,“郎君是来青州做生意的?” 那管事坐在车辕上,瞥见白善和周满的马不错,再一扫他们的衣着,尤其是腰间的腰带和佩戴的玉,脊背不由坐直了些,笑道:“不在青州,只是路过,要往莱州去的。” 他笑问:“郎君是来青州游玩吗?” 白善笑着颔首,“早听闻青州人杰地灵,因此来走走。” “青州是不错的,它的丝、绵和麻都极好。” 白善好奇:“丝绵的话还是蜀地更佳一些吧,不过这里临近海路,所需之量更加庞大。” “正是,中原一带的人更喜欢蜀地的丝绵,但北地和新罗百济那边却更喜欢青州所产的丝绵。” 白善便微微一笑,“难怪郎君会从青州去莱州,先预祝郎君生意兴隆了。” 管事觉得他说话好听,又疑似身份贵重,因此很高兴的道:“承郎君美言。” 他笑问,“郎君来青州可有了落脚处?若没有,在下可推荐一二。” 正想回到自己车队的白善心中一动,立即笑道:“已有了住处,多谢兄台,在下白善,家中排老大,还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一旁的周满扭头看向他。 白善却一脸笑吟吟。 管事也有心结交白善,立即道:“小人程干,排行九,这是我程家的商号,虽然我家商号小,但来往青州多了也认识一些人,白郎君要是住店游玩之类的有疑问可以去运来客栈找程某人。” 白善便笑着应下,几句话的功夫,众人已经到了城门下,众人正有序的排队进城。 白善便和周满告辞离去。 白善骑着马看了一会儿,普通百姓都是走的小门,挑担背着背篓的都走那一边,士兵只是稍稍检查,或是扫一眼便让人进去。 而商旅排在一个大的桥洞下,进出两排分开,同样有序,进去的人要查验路引之类的东西,货物也要检查,进去后还要跟着城门口的书记员去计数交税,倒是和京城一样,只是城门更小,里面的空地也有点儿小罢了。 白善扭头和周满道:“这一位益都县令倒是能干。” 满宝也是这么认为的,路过这么多座城池,只从城门口看的话,青州是最有序的了。 俩人打转马头去了隔壁另一道门,这是单开的小门,是给骑马、驾车,却又不是来经商的贵人们进出的。 刘贵已经拿着俩人的帖子去城门口登记,等他们骑着马过来时,一个城门官特别从边上的大门里迎过来,行礼道:“是白大人和周大人吧,我们大人早在等着了,早早下令让卑职们留意,今日总算是等到了两位大人,快快里面请。” 虽未曾见面,但很让人如沐春风啊。 满宝和白善下马,先与城门官回了一礼,这才笑着牵着马和他进城。 城门官没想到俩人还会下马与他行礼,见他身后那些护卫家丁也都下马牵着马进城,不由心生好感,脸上的笑容更盛,送他们进城后干脆也不叫小兵领着他们去驿站和县衙了,自己亲自带他们去。 远远排在另一边的程干看到了俩人被迎进城中的场景,目光一闪。 他身边一个小管事也看到了,不由高兴,“九爷,看样子这位白郎君身份不低啊。” “看他们身上的玉腰带便知,虽然只是两块玉扣,但做工极精美,合在一起足有巴掌那么长,上面还镶嵌着宝石,”程干道:“这种玉带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和爵位方可佩戴,要不然就只能是御赐了,我看这二人是贵人。” 白善和周满跟着城门官一路往城中去,青州城内往来客商不少,看着还挺繁华的,和城外的萧索有些不太一样。 到了岔路口,城门官先让人带着白善他们的车队去驿站,他则带着白善和周满去县衙。 白善看到县衙就微微挑眉,问道:“新的刺史大人还没到任吗?” 城门官立即道:“谁说不是呢?不仅刺史大人没到,连长史和司马朝廷都还没有指派过来,所以现在咱青州的事务都是交给路县令来处理的。” 白善便笑着点了点头,“那我们便去拜见一下路县令。” 本来作为北海县县令,他应该是去拜见青州刺史的,周满更不用说,她虽然官小,却是青州医署的署令,抬头也是青州的,属于州府一类的官员。 城门官非常的贴心,他人手又够,不仅派人领着车队先去驿站安顿,还提前派人去通知了路县令。 白善他们刚到县衙下马,就见一个中年男子笑着带了一帮人迎出来。 白善只一眼便认出对方的身份,毕竟那明晃晃的深绿色官服嘛。 白善也笑起来,和周满对视一眼后便上前行礼。 路丛也连忙行礼,笑吟吟的道:“是周大人和白大人吧,本县在收到朝廷公文后一直在等着了,快里面请。” 白善和周满相让一番,这才同样笑容满面的进去,等进了县衙,路丛才给他们介绍起来,“这是刺史府的曹录事,” 然后才介绍益都县的班底,“这是段县丞,这是汤主簿……”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见 ☆.第2777章 打扮 大家互相行礼后路县令才歉疚的道:“新任刺史还未到任,所以只能本县来招待白大人和周大人了,好在本县之前也做过北海县的县令,倒是可以和白大人交接,倒是周大人这里……” 还没等周满说话,路县令又笑道:“怪我,白大人和周大人风尘仆仆,还未来得及给二位接风洗尘便谈起这些公事来,实在该打该打,这样,白大人和周大人先歇息,晚上我在食味来设宴,一边为白大人和周大人接风洗尘,一边再谈?” 周满和白善对视一眼,皆笑着点头,然后起身告辞。 白善和周满回到驿站,都兴奋起来,白善很高兴的道:“这位路县令不错,总算不是蠢人。” 周满也点头,叹气道:“虽然强势了些,但跟聪明人打交道总是让人高兴的,就不知道新刺史怎么样。” 说到这里又嘿嘿一乐道:“等新刺史来了,他才有得头疼呢。” 看样子路县令现在已经把持住青州刺史府了,即便现在刺史府的司马和长史都缺任,但他要是拿住下面的录事,相当于刺史府的半壁江山在他手上。 满宝幸灾乐祸道:“这对我是好事,对你却不是,这可怎么办呢?” 白善:“把你脸上的笑容收一收。” 长官和州治的县令关系不好对他来说的确不是好事,不过有弊也有利吧,白善道:“先洗漱,晚上去看看他要说什么。” 满宝点头。 五月只拿出了两个箱笼,已经带着人把他们房间里的被褥等都收了起来,全换成了自家带来的。 还让人烧了热水端进来,“娘子,热水好了。” 满宝立即道:“我要洗头!” 五月就叹息一声道:“好吧,奴婢把九兰叫来。” 白善也想洗,于是转身道:“让驿站再给我们一个房间,我也要洗头沐浴。” 五月只能去了。 沐浴过,俩人坐在一个屋里让人擦头发,“晚上穿什么衣服呢?” 出来前,他们已经领了新的官服,家里又给做了两套,保证管够,满宝道:“出席的肯定都是官员,我们也穿官服?” 白善沉思,然后摇头,“不,我们穿常服。” 他道:“路县令是正七品,穿的深绿色衣裳,我们俩都是从七品,浅绿色,他的颜色压住我们了。” 满宝就转了转眼珠子,“我还有一件深绯色的官袍。” 她身上还挂着崇文馆编撰的官职呢。 白善:“……那更不行了,等新刺史到了你再穿着深绯色的去看他吧,到时候你们绯色对绯色才不亏。” 满宝惋惜,“也是,不好喧宾夺主呀。” 白善就微微一笑,吩咐五月道:“准备一下,找出一套低调却又奢华的衣裳来,娘子的不仅要低调奢华,款式还要简便些,对了,我记得去年我们征东时祖母让人给你拆了一套团领衣袍,类男装,却又不是男装,极方便行动的,就穿那一套。” 那是一套橘色的衣裳,特别的鲜艳,衬得周满的小圆脸好似发光一般,白皙透亮,极为好看。 白善看了看后便也选了一套团领,然后道:“还戴今天我们束的玉带,再选几块玉来戴上就差不多了。” 那玉带还是他们从辽东回来加封时皇帝特别赏赐的,大晋虽然可以佩戴玉带的人不少,但多数在京城,还有的分散在各地,他可以保证,在青州,目前只有他们两个可以。 头发擦干以后俩人换上衣裳,彼此打量了一下都非常的满意。 白善戴上玉冠,还帮着周满挑选头发的样式,今晚见的都是同僚,所以不必太过繁复,却也不能太过简单,方便动作,但也要体现自己的身份地位不是? 白善就从妆盒里挑出一件珍珠的夹子递给九兰,让她给周满夹好头发,看了看后非常满意的点头,这可是东珠呢。 白善挑挑拣拣的挑出一支红宝石的簪子,打量了一下后给她插到了头发上。 九兰看见了大乐,赞道:“少爷这个选得好,娘子看着一下威严庄重了许多呢,又大方漂亮。” 五月也觉得好看,先是点头赞同,然后对九兰道:“不能再叫少爷了,出来前老夫人提过,要叫郎主的,再叫少爷,外头的人该当我们郎主是没长大的爷了。” “是,郎主。” 白善便收回撑着桌子的手,站直了笑道:“行了,一时半会儿适应不过来也是有的,以后记住便是。” 他目光在她们之中一扫,还是点了西饼道:“你带西饼出去?” 不仅因为西饼长得好看,还因为她是胡女,她可不止会歌舞而已,她还会舞剑呢,自然也有一些拳脚功夫的。 满宝却道:“让五月跟着去吧。” 她笑道:“这位路县令这么厉害,今晚未必只有官场上的官员,要是他们都带上女眷,那五月更能应付。” 白善就点了点头。 准备妥当,俩人又看了一下时间,发现还早,干脆让驿站煮了些东西送上来先填一填肚子,吃了五分饱才带着大吉他们晃悠悠的往食味来去。 俩人今晚都没骑马,而是乘坐马车,马车上是白氏的徽记,外面虽然还是青布,但里面却很宽敞,不仅有一面架子,里面的桌子是好木,两边长凳上放着的布料都是绸缎的,很是松软。 这是刘老夫人给他们装点门面的,出门在外,不怕人高看,就怕人低看了。 刘贵已经提前打听过,都一一报给了大吉,此时大吉就坐在车辕和白善周满道:“这食味来青州里最好的饭馆了,东家姓尚,是青州这一片有名的商人。” 白善见他不说话了,便问:“还有呢?” “没有了,”大吉道:“刘贵只说了这些。” 满宝透过窗户看着外面的摊位,不在意的道:“我们初来乍到,你总不能一来就把人的底子都翻出来吧?目前食味来与我们又没有关系,嗯,我们只有店家和食客的关系。” 白善就笑道:“我这不是想打听打听食味来和路县令有没有关系吗?”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 第2778章 身份 他们到食味来时,太阳已经快要落山,此时才三月,天还有点儿凉,太阳下山也快,但街上依旧有不少行人,甚至有越来越多的趋势,一看就知道是出来吃晚食和逛夜市的人。 白善先下了马车,然后转身扶了周满下来,笑道:“看来青州宵禁得晚。” 满宝还是有些高兴的,这说明青州繁华,如此一来,青州医署建立起来也有路子赚钱。 俩人站在店门口抬头看了一下,见是三层的楼高,再次满意的点头。 俩人出行虽然只有一辆马车,但随行的护卫却不少,因此人还没下来就引人注目了,等到白善下车,大家更是忍不住看过来。 白善和周满站在店前,人群自动离他们远了一些,以至于周围出现了真空地带。 路县令已经提前到了,他请的客,自然要早些来的,但比他更早的是县衙和刺史府里的其他官吏。 路县令带着路夫人才进包间坐下,茶都没有喝一口便听闻白善和周满到了,他立即起身,与众人道:“我们下去迎接一下白大人和周大人吧。” 曹录事便道:“论品级白县令还在大人之下,大人何必如此放低姿态?” 路县令却笑道:“大家同朝为官,何必过于计较品级?而且真论起品级来,在座的只怕没人比得上他们夫妇二人,别忘了,他们在青州的官职虽低,却还是有爵位的。” “爵位是功,官职却是能,既在官场,自然是论能了,若是都比拼爵位,谁还敢任用有爵之人?” 路县令摇头,“就是不论爵位,周大人身上还挂着崇文馆编撰的官职呢,那不比你我高?何况,白大人虽下放北海县做县令,但谁不知道他是陛下心腹,从中书省里出来,历练一番,总还是要回到京城的。” 路县令意有所指的劝道:“与人为善,与己为善,将来我们说不定还有求到人家门下的意思呢。” 他是真的打算与白善为善的,白善的前程可比他的明亮多了,若能与他成为朋友,将来自可互为助力。 不过他此时该争的还是要争的,比如青州医署的落脚地。 路县令带着众官吏和官眷们下楼,笑容满面的将白善和周满迎接进酒楼。 酒楼的掌柜见状,也立即机灵的凑上去,亲自给他们引路,将他们送到包厢里安顿了,便亲自给他们报菜名点菜。 包厢里是两个大桌子,非常的宽大,是一般包厢的三倍大,本来两个桌子之间是有屏风隔着的,这就是给带着家眷来的贵客们准备的。 这样男客和女客既在一处,又不在一处。 不过或许是考虑到周满的身份,她肯定不会单与女眷在一桌,那样路县令还怎么和她说话? 所以此时屏风被收了起来,每个官员都带了自家的夫人来,此时正陪坐在身侧,这样也就不分男客女客了。 这样的坐法在这个时代属于亲近之家招待客人才会如此,不过用在此处倒也不算失礼。 白善再度在心里感慨一句路县令的贴心,脸上的笑容便更多了些。 路县令请俩人上座,白善和周满推辞,最后还是周满坐在了尊位,没办法,谁让她身上还挂着四品的官职呢? 白善扫了一下众人的脸色,憋着笑的在周满一侧落座,路县令就在另一侧坐下。 虽然这是圆桌,但周满还是有一种众星捧月的感觉。 她自己回味了一下这种感觉,便笑着听掌柜的报菜名,她意思意思点了两道酒楼里的招牌菜,然后就把点菜的重任交给了其他人。 掌柜的一边记下他们点的菜单,一边看着他们的县令大人亲自执壶给周满白善倒了一杯茶,笑问:“周大人和白大人可还适应青州的天气?” 周满笑道:“才来一天,不过倒觉得比京城湿润些,也好受些。” 路县令便哈哈大笑道:“青州临海,是要比中原湿润一些的。周大人和白大人还没去到北海,等到了北海便知那里要更湿润些。” 路县令既然主动提起了话题,白善自然要跟上,他便问,“北海县现在是谁主政?” 路县令立即道:“是方县丞。” 他笑道:“这位方县丞原先是主簿,去年我调任益都县便暂时由他主管北海县,所以就提了县丞。” 白善笑问,“方县丞是北海人?” 路县令却笑着摇头,“这却不是,他是莱州掖县人。” 白善惊讶,满宝也惊讶的抬了一下头,这就很稀奇了,当下县丞主簿之类的都还多出自本地的士族,多是考明经或者察举选官,只有要升县令时才会调往他地。 俩人当着众人的面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白善继续问起北海县的情况来。 路县令显然也是有心交好白善,因此将可以说的都说了,在众人眼中就是俩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掌柜记下他们点的菜后躬身退了出去,先去厨房里点了菜,然后去一楼后院里找他的东家,“是北海县的县令,但跟着的那位娘子,路县令叫她周大人,应该就是青州医署的署令。” 尚大郎点了点头,“看今天路县令的动作,我还以为是新任刺史到了呢,但看年纪又不相符,原来是北海县的县令和医署署令呀。” “东家,那位周大人坐的尊坐,看路县令对她很是恭敬。” 尚大郎想了想后道:“早听说过这位名医是宫中的红人,不仅治好了太子,连皇后的病都是她治的,路县令对她客气是正常的。” “那她怎么会来青州做署令?” 医署署令的官职并不高。 尚大郎道:“谁知道呢,你回头打听一下青州医署建在何处,回头送一份贺仪过去就行。” “是。” 与此同时,坐在二楼的程九郎收回了耳朵,和对面的人笑道:“没想到今晚食味来还有贵客,这是整个县衙的官吏都来了吧?不知迎接的两位是什么人?” 坐在他对面的人摇头叹息道:“谁知道呢,去年青州惹怒了陛下,被拿了不少人去,新任的刺史已经任命两月有余,人却迟迟不到任,唉,刺史府总被益都县这样越级管着,也不知是好是坏。”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779章 目的 程九郎没说话,程家只是一个小小的商号,连自己的日子都过得不明白呢,哪儿来的闲心去操心这些大人物? 但对着对面的人肯定不能这么说,他笑问:“先生还是不打算出仕吗?” 对面的人摇了摇头叹息道:“虽然去年陛下发火去了一批人,但青州沉珂已久,想要改变何其艰难,我不过是个小明经,求官也只能从个书记员做起,要想在青州升官那就要同流合污,要是想要独善其身,那就不能进青州的官场。” 程九郎吓了一跳,连忙低声道:“钱先生慎言啊。” 钱先生一点儿也不想慎言,闷头又喝了一杯酒后道:“远的不看,就看现在的食味来就知道了,尚家老太爷年前就开始病了,那病是怎么来的?还不是气的。” “也不知道能不能活过今年夏天哟。” 程九郎:……怎么话题就突然恐怖起来了? 但楼上大包厢里的话题却是越来越和谐了,路夫人在饭菜上来以后,总算找到了和周满说话的机会,殷勤却又体贴的为周满介绍起菜色来,笑道:“我们青州近海,因此有些鱼是中原没有的,今日食味来做到的这道鱼就是从海里捞起来的鱼,周大人可以尝尝,很是鲜美嫩口的。” 鱼是清蒸的,只是上面铺着一层姜丝、萝卜丝和两种满宝看不出来的丝,盘子下有酱色的汤,满宝夹了一筷子鱼肉,看着是很嫩,她沾了沾汤汁入口,肉质鲜嫩,一嚼就化,最美妙的是一点儿也不见一般河鱼的土腥气,只是清蒸,配料也少,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鱼本身的鲜美。 满宝微微颔首,高兴的道:“好吃。” 她有些兴奋的问道:“这样的鱼北海县也有吗?” 科科的数据都活跃了一些呢。 路县令目光一闪,立即点头道:“当然有了,益都县只有一个小角靠海,北海县的海岸却极长,也深,我们现在吃的鱼还是从北海县的渔民那里买来的呢。” 白善闻言也心中一动,问道:“北海县以渔为生的百姓很多吗?” 路县令笑道:“也不是很多,但也不少,具体有多少我也不太记得了。” “渔民们捕捞的鱼都是送来青州城的?” 这就没什么隐瞒的了,路县令还想趁此机会和白善交好呢,因此道:“也不全是,一些好的鱼会送过来,一些就在县城里自己消化了,大部分一般的鱼都会晾晒成鱼干,白大人听说过咸鱼吧?” 白善点头。 路县令就微笑道:“北地,尤其是草原上的牧民们很喜欢我们的咸鱼,中原也可以卖一些,不过这类东西味儿大,不好闻儿,价格上不去,运了咸鱼,那就不能再运别的货物了,因此很少有商人愿意走这样的生意。” 白善就笑道:“路县令刚还说咸鱼在北地很受欢迎,既然有利润应该会有商人来做才是。一样东西,只要值钱,管它的味道怎么样,自有人千方百计的做才是。” 路县令惊喜于白善这个说辞,还未来得及说话,坐在另一边的曹录事已经道:“这话没错,只是白县令刚来不知道,那些商人皆狡诈得很,一开始没有本钱的时候哄骗渔民大肆捕捞,将鱼干便宜卖给他们,等走上一两趟,捞够了本钱以后就不愿意再继续这门生意了,哼,嫌弃咸鱼味儿重,要换别的生意。” “所以沿海的渔民是饱一年饥两年,就是赚得多的那一年单价也被压得很低,全靠大量出鱼来赚取,等到他们赚够了钱,消息也不通知一声,直接改做别的生意,但渔民们不知,还是大量捕捞鱼,晾晒好了等人来收,结果到了时候人就没来,最后这些咸鱼全砸在手里了。” 曹录事越说越激动,忍不住拍了一下桌子道:“这些渔民也是愚蠢,真是又蠢又苦,人不来他们就苦等,有时候等一年,有时候等两年,有时候等三年才能等来几个大量进咸鱼的客商。但他们又没法计算来年人来不来,来了收的咸鱼多不多,就只能每日苦打鱼,等到人来了,来的客商多,一条鱼他们就卖个十文二十文,来的客商少,要的量多,他们自己就争起来,两文三文,不管多少钱都往外卖。” 白善见他虽然嘴上骂人蠢,但眼眶却有些泛红。 曹录事一脸钦佩感动的看着路县令道:“还是路县令来了以后这个情况才稍稍缓解,他给来收购的客商们定了最低价,又找了客商们谈话,最后签了合约,他们可以在北海县里收购咸鱼,但却不能低于最低价,将来若是不做这门生意了,那还得找到接手这门生意的客商才行。” “这样,这两年北海县的渔民日子才好过点儿。” 路县令等他说完了才连忙道:“哪里,哪里,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身为县令,本就是要为一地百姓谋福祉的。” 白善和周满确定了,原来路县令是这位曹录事的偶像啊。 白善立即举杯道:“就算只是尽职,这一杯也该敬路县令。” 满宝也立即抬杯,“对,敬路县令。” 曹录事更是直接满酒站起来,举杯道:“路大人,下官早就想敬您一个了……” 在座的便也都纷纷举杯恭维起路县令来。 即便是路县令已经足够清醒了,这一会儿也被恭维得脸红眼亮,很是志得意满,好在他还记得今天的主角和目的,喝了酒后又连忙倒了一杯酒反过来敬白善,然后又敬周满。 对周满,他几乎是眼中闪着泪道:“周大人的事迹我们便是在青州也听到了的,您医术精湛,又一力推举建造地方医署,为贫民百姓谋福利,可谓大医,这一杯本县敬您。” 满宝总觉得他在先扬后抑,不过还是举杯喝了。 果然,这一杯下去开始进入正题,路县令笑道:“周大人想要将医署建在何处?青州下共有七县,这七个县都在大人医署的管辖之内,虽说此时刺史未到任,但只要周大人说,我等还是可以为大人争取的。” 话音才落,周满还未说话,段县丞已经笑道:“大人这话不是白问了吗,白县令在此,那医署自然是建在北海县了。”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780章 大棒加甜枣 “不错,”另一个满宝叫不出名来的官吏也笑道:“连陛下都把周大人和白大人派到了一处,显然是不想叫夫妻相离的,既然如此,到了我们青州,那更不能把人分开了。” “白县令在北海县,周大人自然也在北海县了。” 满宝微微挑眉,总算是知道路县令的打算了,这是不想她把医署建在青州内。 也对,益都县是青州的郭县,整座青州城除了刺史府外都是路县令在管,而别看医署署令的官低,但它建制高呀,直接青州医署。 满宝笑了笑后道:“陛下体贴我们,那我们做臣子的就更不能辜负陛下了,夫妻之情固然重要,但我对陛下的忠心亦昭昭然,所以医署选址我会认真考量的,一定选出一个对青州七县百姓最好的地点。” 路县令:…… 一句话就将他们想的所有理由都堵住了,人家都明说了君臣在夫妻之上,他们还能说啥? 白善扭头看了周满一眼,看见她眼底的狡黠,嘴角还压抑不住的往上翘了翘,便忍不住低头失笑。 而陪坐的路夫人等人更是惊得屏住了呼吸,下意识的去看白善。 只见他低了低头,再抬头时似乎脸上没多少表情,但这些后宅的夫人们察言观色也是一流,很明显就看出了他眉宇间没褪下的笑意。 不知为何,夫人们再看向周满时心底就充满了羡慕。 女子出嫁后便以夫为天,别说什么君臣,她们后宅妇人跟皇帝有什么关系啊,她们只为丈夫和家族好不好? 谁若是对外说什么君臣在夫妻之上,外人只会把君臣中的臣想做她们的丈夫,怎么可能认作她们? 更不要说理直气壮的说出这种话来。 因此当下对周满,她们不只是羡慕,还有些……崇敬。 路县令他们也没想过周满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可以说是非常的打击他们了。 周满不知道她们心中所想,在给了他们当头一棒之后又笑眯眯的给了他们一颗不太甜的枣子,“不过我还未曾详细了解过青州,一时半会儿的也定不下地方,明日我先去刺史府中报到,待我选定了地方再与诸位商议。” 到时候就不是和他们商量了,新刺史也该到了吧? 周满笑吟吟的道:“我先到各县走一走,了解了解情况,而且我也需要人手,这一次我来青州,太医署可是一个人都没给我,医署建立所需的典药,属吏等都需招募,这都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 她笑眯眯的问路县令,“路县令不会看我没把医署定下便不发我俸禄吧?” 路县令回神,立即道:“岂敢,岂敢,周大人只管去选地方选人,有什么需要的只管叫我,您最先是想去哪儿?本县好叫刺史府的属吏发公文让各县做好准备,也好招待一下周大人。” 那还有什么意思? 周满便指了白善道:“最先去北海县吧。” 众人:……那不还是去夫妻团圆了吗? 除了路县令外,其他人都暗自松了一口气,觉得这才对嘛,哪有女子不想跟着丈夫在一起的? 说什么君臣重于夫妻,就是他们这些男子也不敢说这样的大话的。 路县令可不觉得周满此举单纯是想和白善夫妻团聚,她能这么年轻就一路从民女的身份,甚至是太后仇人的身份一路高升,最后不仅成了宫中的红人,还一路推着太医署成立,这就不是一般的女子。 别说女子,就是男子,这天底下能做成她这份功业的又有几个? 因此路县令不敢小瞧了她去。 吃过饭,也喝了酒,临近宵禁时间,大家总算是起身离开了酒楼,下楼后路县令先送白善和周满上车。 俩人可以的推辞了一下便先行上车了。 路夫人今晚就没和周满说几句话,见她这就要走了便在心底微微叹了一口气,然后笑着从窗口和周满道:“周大人有空可要来我们家做客呀。” 周满笑着应下,然后马车就开动了起来。 等人走远了,剩下的都是自己人了,段县丞叹了一口气道:“以前就听说过这位周大人在朝会上气死了一个御史,我还不信,这会儿我是相信了,这位的确有这样的口才。” 今晚很少说话的汤主簿忍不住道:“是气死吗?我怎么听说是气晕的?” 曹录事:“咦?不是说是气吐血了吗?” 大家一起看向路县令。 路县令:……他怎么知道?不过这位的确不是好惹的就是了。 因为他突然间想到了一间极为重要的事,“她要是迟迟定不下医署地址,那她岂不是可以各个县的游走?不对,就是医署建立了,她也可以去别的县办公,并以此为借口接触各县的公务,那将来北海县岂不是可以很轻易的知道别的县的情况?” 更不要说医署可是能接触到各县人口的部门,而从接触的人口那里还能推断出各县的上户、中户、下户情况,以及资产情况,田地情况,甚至是当地的官场情况…… 路县令沉思起来,他觉得他遇到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周满似乎不论放在哪个县都不好。 放在他们益都县最不好,但不放在他们益都县,似乎也没好到哪里去。 路县令头疼的揉了揉额头,干脆不理身后一群面面相觑的下属们,挥了挥手带着夫人回家去了。 路夫人是很不解的,问道:“郎君不就是不想医署建在青州城吗?现在她没定下地点,显然还有很多运作的空间,你怎么还这么不高兴?” “我不是不想医署建在青州城,而是不想这三四年内医署落在青州城中,”他道:“在我离开青州之前,她再将医署落在青州城是最好的,到时候我会助她让医署在青州城中站稳脚跟,这不仅是她的功绩,也是我的。” 路县令打算得非常好,他道:“这三四年内她不会妨碍到我做事,我可以安心的积累我的功绩,三四年后我再用两年的时间助她,这其中亦有我的一份功绩在。” 路夫人心中一动,“若是顺利,六年后郎君也该离开青州往更高的地方去了。” ※※※※※※※※※※※※※※※※※※※※ 作家的话 给大家推荐个电视剧吧,《理想照耀中国》,今晚才将“叛逆者”看完,哭成了一个泪人,感激先烈们的付出,每每回顾这些故事,我便想更努力的生活吧。 明天见啦 ☆. 第2781章 我与你一起 不错,到那时候青州的百姓得了实惠,朝廷推行的地方医署也顺利进行,至于对于后一位县令不太友好的局面,路县令也只能在心里对这位未来的继任者说一声“努力”了。 只可惜周满一句话就堵了所有人的劝说。 路县令叹息一声道:“不知道新刺史何时会到任,等刺史到任,这件事就是刺史和周满商议了。” 根本没他什么事了。 路夫人轻声道:“郎君可以催一催她吧,让她尽早将医署开起来,这不就可以在刺史到前控制好局面了吗?” 路县令,“那万一她就点明了要将医署设在青州城内呢?” “不会吧,”路夫人道:“虽然周大人嘴上是说了君臣在夫妻之上,可天下女子哪有不想念自己丈夫的,她不也说了要最先去北海县吗?显然就是去陪白大人的。” 路县令一边觉得她说的有道理,一边又觉得周满不是这样的人,不然她不可能有如此成就,因此拿不定主意。 他道:“等等再看,新刺史一时半会儿还不能到任,看看她去了北海县怎样作为,她要是想扎根北海县自然最好,要是真的各个县的跑,那我就催促她尽早定下一个地方来。” 路县令决定见机行事,不必急在这时候拿定主意。 而微醺的周满和白善回到驿站,觉得特别精神,一点儿也不想睡觉。 她就拉着白善商量起来,“路县令若是催促我定下医署的地址,你说我是定在青州城好呢,还是定在北海县好呢?” 白善问道:“他催促我们就要应吗?” 满宝苦恼道:“不应不好吧?” 她道:“他现在暂代刺史之责,我若是迟迟不选定地址,他是能够以怠政之名弹劾我的。” 白善却笃定道:“他不会这样得罪你的。” “嗯?”满宝疑惑。 白善见她歪着脑袋一脸的茫然,两边脸颊还因为醉意发红,不由得牵住她的手坐到了床边笑道:“你没发现吗?路县令对我们极为客气,这样的客气已经超出了临县官员之间的关心,显然,他想要交好我们,既如此,他就不会轻易走到弹劾的这一步。” 除非弹劾周满得到的利益远大于弊端,不然他是不会弹劾的。 而周满现在依旧深得帝心,在朝中除了少数人外,大多数人都对她印象极好,或者受过她的恩惠。 这就是做太医的好处之一,朝中只要有官员或官眷生重病,或者缠绵病榻,久病不去的都会请到太医院的人。 而太医院里目前公认的医术最好的三个,萧院正、刘太医和周满。 萧院正不好请,刘太医和周满基本上权贵大臣和世家们最受欢迎的太医了。 白善捏着她的手指笑道:“我想,在我和你之间,路县令会选择弹劾我十次,也不会弹劾你一次的。” 周满闻言便得意起来,大手一挥道:“那明日待我去刺史府里放印报到后便随你去北海县,青州城这边不着急,等新刺史到了再说。” 白善问:“你想将医署设在北海县?” 满宝歪头看他,“不好吗?” 白善沉吟道:“倒不是不好,北海县是下县,穷得很,看不起病的病人也更多的,但青州城才是青州的中心,你放弃青州选北海县不合适。” 在来的路上白善就思考过这个问题,他捏着满宝的手叹息道:“我也不想与你分割两地,好在北海县距离青州城不是很远,每到休沐日我都可来看你……” 满宝摇头道:“白善,你忘了吗?我们一开始设想的地方医署的蓝图并不是一州一医署,而是一地一医署,这个一地是一县。” 白善愣了一下后道:“你现在有能耐一县设一医署了?” “没有,”满宝诚实的摇头,“但我可以一州三个医署,甚至四个医署。” 她道:“在来的路上我就想了,青州也不算小,七个县,若是每个县的百姓都往青州跑,有的人可能需要走上五六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到达青州城求医。” “这对一些急症来说是致命的,唉,我也知道,现在不论是我、萧院正还是朝廷都还没有能力实现一县一医署,但我想努努力,两县之间,或者三县之间取一个对三县来说都相对较小的路程来设立医署,那能医治的病人只会更多。” “而这也不会过多的抢夺当地药铺,医馆的生意,”满宝道:“我知道,洛州假药案许多事情都没查出来,或者查出来未曾公布,但一件,当地的一些药铺和医馆肯定知情的,甚至还参与了其中,究其原因还是医署抢去了不少他们的病员。” “地方医署对所在县的影响是最大的,然后是根据距离的长短逐渐缩小,到最后,对距离最远的一个县的影响力是最弱的。” 白善问:“如果在三县之间设立一个医署分部,你是想控制病人的来源?” “医署的接纳量是有限的,也不必特意筛选,只需设几个条件就可以,比如排队,若是病人过多,一些家中不是很缺钱,又愿意付钱买药的病人就会先选择更快速便捷的药铺和医馆,”满宝道:“甚至我们还可以和药铺医馆合作。” “联合会诊,购进药材等,基本上大的药铺和医馆背后都有一支甚至是多支药材进货渠道,和他们合作就是互惠互利。” 比如济世堂。 济世堂的药铺收入是大头,给人看病拿药,但他也做药材的生意,就满宝所知的,济世堂就有两条进药材的线,每年从那两条药材线的进帐也不少,不仅供给自家的药铺,也和其他药铺做这个生意。 满宝道:“是人都会生病,天下的人这么多,只要医术够好,是不会愁没有病人的,医署是会抢去一些病人,但一定不能抢走所有的。我们的目的是让更多看不起病,买不起药的人来看病抓药,让看得起病,抓得起药的人花费少一些的钱来看病抓药,而不是要将天下的病人一网打尽。” “医署很小,也做不到这一点儿,所以我觉得合作比相斗得到的利益更多。” 白善看着侃侃而谈的周满,心底软成一片,然后心脏鼓鼓胀胀的,他忍不住伸手抱住她,将她整个人揽在怀里,轻声道:“我与你一起!” 满宝满脸灿烂的笑起来,伸手回抱住他,“嗯嗯!” ※※※※※※※※※※※※※※※※※※※※ 作家的话 世上最好的情话应该是“我与你一起” 下午六点见呀 ☆.第2782章 曹录事 周满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早上起来就精神满满的穿着她浅绿色的官袍跑去刺史府报到了。 她将自己的官印拿出来在一张白纸上按了下去,印出“青州医署”四个字后便提笔在官印边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她将纸交给曹录事。 曹录事将其入档收起,做好了登记,周满就算报到成功了。 白善却要先去北海县,直接在北海县上任,等新刺史到了召见后才来青州。 曹录事见周满拿了回执就要走,连忙叫住她道:“周大人真的打算把医署落在北海县?” 周满心中一动,笑着转过身来问,“曹录事觉得医署落在何处比较好?” “当然是青州城了,”曹录事耿直的道:“青州城是青州的中心,医署是州的建制,自然要和刺史府一样落在青州城内的。” 满宝心中感叹,看来这位曹录事虽然视路县令为偶像,却没有领会到路县令的烦恼啊。 她干脆留下和他聊天,“若是落在青州城,曹录事以为该落在哪条街道?” “和刺史府或者县衙近一些吧,”曹录事道:“和各部门都近。” 满宝却不想离得刺史府和县衙太近,这两个地方占地广,但前面颇有一种生人勿进的感觉,她要建的是医署,又不是大牢。 不过太繁华的地段也不行,浪费贵的宅子不说,吵起来对病患也不好。 得找一个既宽敞,平时又谁都能到的街道,可是聚集的人群又不是很多的地方。 满宝将这些条件告诉曹录事。 曹录事就皱起了眉头道:“这样的宅院……周大人一定要现成的宅院吗?为何不干脆自己建一个,官府在内外城都还有几块地,医署要是要,可以免费批给你。” 周满:“我是没什么问题的,能自己建自然最好,但你们青州的府库有钱吗?” 曹录事:“……我们刺史府只发你们太医署的俸禄,其余财务支出不是你们自己和太医署要拨款吗?” 周满直接道:“太医署没钱。” 她以一种看傻子的目光看曹录事,“太医署要是有钱,我用得着这么纠结医署建在何处吗?我大方点儿,每个县都建一个不就好了?” 曹录事皱眉,“你们太医署在地方上有这么多位置?医署署令一州只有一个吧?” “那下面还有典药和博士呢,各县分部若能建起来,先请了大夫做博士,为大家看病也是可以的,”周满道:“何况,太医署都能升品,到时候地方医署的官职再往上提一提又有何难?” 曹录事:……说得这么轻松,难道不花钱吗? 提半品那俸禄都不一样,全大晋这么多州县,全都提一遍,多出这么多岗位来,这些钱不都是走的户部的账吗? 不对,也有可能是走地方的账,因为众所周知,各地官员的俸禄都是从当地的财政中出来的。 曹录事再看向周满时目光都不对了,活像她是个抢钱的。 周满却态度依旧,将话题拉回来,“所以府库没钱是吗?” 曹录事大声道:“没钱!” “那就不能建了,省点钱,直接从现有的宅子里选一套吧,”周满伸手道:“你们有宅院信息吗?给我一份,回头我去看看哪里合适。” 这话落在曹录事耳中便相当于周满已经决定将医署落在青州城了,以后青州城的贫民看病要容易许多,他立即道:“周大人稍等,我去户房给您问一问。” 周满眼珠子一转,跟着他一起去,道:“我与你去看看,万一户房没有多余的抄录本,我就现抄几个合适的,回头先去看看。” 曹录事点头,毫无心机的带着周满一起去了。 不论是刺史府还是县衙,建制都仿制中央,中央有六部,地方便也有六房。 其中房屋田地这些东西就是户房在管理的。 目前刺史府手中有的青州城内的房屋在这里只能找到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在益都县手中。 不过刺史府这里也有备案,他们不仅有益都县的备案,也有其他各县的备案。 这是以免地方官员中饱私囊,直接将官宅变成私宅还无从查起。 满宝挑选的条件很明确,户房的人一边给她翻找一些宅院的信息,一边派人悄悄的去隔壁街道的县衙里通知路县令。 满宝只当看不见,一目十行的扫过这些房屋的信息,都不太满意,摇头问道:“去年青州不是抄了许多人家吗?将那些宅院拿出来我看看。” 户房:……您怎么连这个都知道? 周满的这几个要求,粗粗一看没什么,既没有要求在繁华地带,也没有要求在城中的权贵富人中心去,但就是那么几条轻飘飘的条件,一套上去发现筛选出来的宅院都是上等的。 哪怕不是人家本来的主宅,也是极看重的别院,打理得肯定很好,这么好的宅院就拿来做医署了…… 户房只拿来了一册,翻开,里面只有五张房契。 不说周满,就是曹录事都皱眉,“去年抄了这么多宅院,那些宅院都卖出去了?” “那倒没有,只是开春,户房的事多,上次翻出来后也不知放到何处去了,如今只找出了这一册,里面有五张房契,那就是有五栋房了,周大人不如先在这上面选?” 满宝一边翻看一边道:“那你们刺史府的户房挺乱的,每一本册子都有它该在的位置,这会儿竟然能找不见,可见你们处理事务的能力有多差,若是超过一旬还未找回,那岂不是直接做遗失处理了?” 负责户房资料的书记员每旬交接班都要抽查一下资料房,要紧的现有资料要是找不到,那交接方就只能做遗失处理,这是规矩。 负责接待他们的书记员额头冒汗,有些焦急的看向曹录事。 曹录事的脸却也不好看,瞪了对方一眼后道:“还不快去找?” “是。” 有曹录事黑着脸,东西很快就找出来了。 周满看过房契,她对青州不熟,但曹录事熟啊,他显然是真心想让周满将医署落在青州城的,因此很上心的给她介绍这些地契上的宅院。 他没去过这些宅院,但房契上有它所在的位置,大小,几进几院,底下的档案上还有从何人手中抄回来的。 他知道那些街道的大致情况,也基本了解被抄的人的情况,所以就把宅院的情况摸了四五分。 剩下的周满就直接要来纸笔,将初步筛选下来合适的记下来,回头让人去查。 ※※※※※※※※※※※※※※※※※※※※ 作家的话 耿直的曹录事:路县令我爱你 路县令:…… 晚上九点见 ☆.第2783章 北海县 周满走出刺史府时正遇上匆匆赶来的路县令。 周满看见他就是眼睛一亮,曹录事的眼睛也是一亮,比周满更快的上前行礼,“下官参见路大人。” 路县令抽了抽嘴角道:“曹录事不必多礼。” 路县令和周满互相见过礼后便笑问:“周大人这是……” 周满笑道:“我已经落印,先与白大人去北海县看一看。” 路县令心底松了一口气,笑道:“大人真的不在青州城选址定下吗?” 周满笑道:“不急,不急,待我去过北海县回来再说。” 路县令便干脆送周满到驿站,将已经准备好的白善一行人给送出城去。 等他们走远,路县令就回头笑问曹录事,“周大人看过青州城的宅院可有特别满意的?” 曹录事摇头,“没有,不过她抄录了一份走,回头她再打听打听。” 路县令:“……所以周大人有意在青州城定址了?” 曹录事其实是有些不解的,“路大人,医署落址在青州城不是好事吗?为何您和县衙的段县丞汤主簿都不愿意?” 路县令:……原来你也知道我不愿意啊? 路县令叹息一声道:“青州的情况你也知道,虽说去年抄了一些人,但各处都还乱得很,我也不瞒你,我是想在青州做一份大事业的,那这些乱象就得撸顺了。” “青州本来就够乱了,新刺史到任是一股势力,新建的医署也要参与其中,而医署又有些特殊,一旦开起来,县城内外的贫户去看诊,等数据积累足够了,她就能知道益都县的情况。” 曹录事想说她知道就知道呗,这对百姓有什么害处? “知道洛州为何出了假药案吗?就是因为医署掌握得太多了,”他道:“是人都会生病,下户如此,流民隐户也如此,一旦有流民隐户去求医,她就能将人送到县衙来入户。” 曹录事激动道:“这是好事儿啊。” 路县令心累的道:“没有她这一举,我也有其他办法从那些人家手中抢过来流民隐户,只是没她那么快速而已,我虽不快,但我稳啊,此时青州最不能就是急了。” 他道:“我预计用三到四年的时间来做这事儿,还将那些拦在青州前的虎豹驱逐,医署加进来只会让时局更加混乱。” 这些计策是他和几个心腹在过年前后定下来的,他们当时的目标只是新刺史,只要能说服新来的刺史加入,他们的胜算就又多了一笔。 但新刺史迟迟不到任,路县令不确定是什么原因,别看他整天乐呵呵的独掌大权,但他心

相关推荐: 深宵(1V1 H)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村夜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NTR场合_御宅屋   篮坛大亨   鉴宝狂婿   我的风骚情人   秘密关系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