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皇帝表示理解,于是挥手让俩人退下了,他留下魏知下棋。 萧院正跟着周满回到行宫的医所,郑太医正满行宫跑着给生病的贵人们问诊,因此并不在,只有段医助值守在此。 萧院正挥手让段医助退下,这才问周满,“你何以看出魏大人命不久矣的?” 满宝惊讶,“您看不出来?” 萧院正默默地看着她,满宝先是怀疑自己,“难道我诊错了?” “虽有些神疲气虚,但还不至于此吧?” 满宝仔细的回想了一下她两次摸到的脉象,如果一次错还有可能,但她两次都摸到了,于是摇头,“不对,我没有诊错。” 她道:“的确是神疲气绝之像,五脏六腑都有虚弱之势,长此以往,他……怕是没多少日子,只不过现在未曾表象出来的。” 满宝道:“这种疲劳过度少有严重的表象,一旦有了明显的表象,那就是已经回天乏术之时了。” 萧院正自己就是太医,更理解周满的意思,“你是说猝死和气绝之象?” 满宝点头。 萧院正脑海中就浮现魏知的脸色,半晌后叹气,“脸色是不太好,我回头再看看。” 虽然心里对周满的判断信服几分,但他依旧想要自己诊断出来,若是不成,怕是还得把刘太医他们请来会诊才行。 若是连病情都不能确定,这药就不好下了。 ※※※※※※※※※※※※※※※※※※※※ 作家的话 今天依旧要跑医院,笑哭,晚上八点见 ☆.第2578章 差一步 萧院正晚上单独拜访了一趟魏知,第二天就把刘太医给叫来了。 刘太医得出的结论与萧院正一样,都只得出疲劳过度,神疲气虚的病症。 于是萧院正沉思起来,便去求见皇帝,想要请他师父,已经致仕的老谭太医来看一看。 皇帝挑了挑眉,道:“魏大人也不愿意休息,明日就要上衙公办了。” 萧院正低头道:“正是因此才要确诊了病情才好定药方,若只是疲劳过度,只是减少一些公务,略休息几天便可。” 可要是真如周满所言,那就不是吃几天药就可以了的。 皇帝沉吟问道:“周满的医术已经在尔等之上了吗?” 萧院正低下头道:“陛下,周太医是个很有天赋的人,便是不看她治疗的病症,只看她编撰的医书便能看出来,若不是医术有大成者,便是有现成的医书在,也难以将它们融合归纳起来。” 萧院正虽然读书少,但也知道编撰一本书有多难,但周满能够举重若轻,便可见她的天赋和能力。 皇帝这才微微颔首,道:“朕身体有些不适,那便请老谭太医来行宫走一遭吧。” 老谭太医致仕多年,宫中很少会请他了,因此这一请便惊动了不少人。 不说京城的那些人,就是行宫里的人,后宫除了皇后,前面除了韩尚书几个外,所有人都以为是皇帝生病了,于是轻松的气氛顿时一肃,整个行宫比平日里安静了五分。 京城里的太子也吓了一跳,当即就起身,拎了马鞭就要去行宫,被郭詹事拦住,“殿下,送回来的折子上还是陛下的字迹,显然陛下还能批复折子,若是大病,陛下肯定不能再批复。” “您是监国,若无圣命,您是不能离开京城的。” 太子蹙眉,“父皇都生病了,你还管这许多?孤要是不问一问,回头父皇又要说孤不孝了。” “殿下不如上书问安。” 但太子还是心里焦急,他想去行宫里看一看情况,不亲自看见父皇,他这心里总有些不安。 郭詹事拦住他低声道:“殿下,行宫那里有皇后娘娘和明达公主呢,不会有事的。” 太子抿了抿嘴,捏着马鞭没说话。 皇帝的健康情况对太子来说太重要了。 俩人正僵持不下,庄先生晃悠悠的路过,似乎是刚从外面进来要往崇文馆去。 郭詹事眯了眯眼,叫住庄先生问道:“庄侍讲,不知这几日可有收到周大人的家书?” 庄先生愣了一下后看到站在一旁的太子,略一思索便了然,他行了行礼后道:“未曾收到家书。” 郭詹事皱了皱眉,问道:“周大人一般多久会来家书?” 庄先生道:“只是去了雍州,并不远,况且家中无事,她若是没有增添的东西,也没什么东西需要托付于家里,自然不会来家书。” 郭詹事和太子心中一动,若有所思起来。 庄先生行礼告退。 郭詹事看着他走远,不由看向太子,“殿下,此时除了殷礼,怕是没人能比周满更了解行宫那边的消息了,您此时不宜妄动,京城里您是监国,而行宫那边都是些老王爷,恭王并不在,您不用忧心。” 太子转身就走,“孤知道了。” 太子直接去找庄先生。 庄先生正在茶室里煮茶,看见太子进来连忙起身行礼。 太子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直言道:“先生应该知道孤是为何而来的吧?” 庄先生便叹了一口气道:“殿下脾气太急了。” 太子有些烦躁道:“郭詹事误会了孤的意思,先生你也不知吗?孤……” “臣知道,”庄先生突然打断太子道:“臣知道陛下是父亲,您是儿子,此是一个儿子对父亲的担忧,殿下若是无动于衷,那才是大逆不道。” 太子心气这才平和了一些。 “但是殿下,您不仅是儿子,也是太子,”庄先生道:“臣想,陛下应该会更想您此时像一个太子多一些,因此就不能冲动行事了。” 太子皱眉。 庄先生笑着安抚他道:“陛下应该无事,不然随侍行宫的魏大人、李尚书不会一言也不传回来。” 魏知和李尚书都是坚定的嫡长制度的维护者,当年太子荒唐成那样,李尚书都坚定的站在他这一边,而魏知虽然未参与进太子和恭王的争斗中,却一直很反对皇帝过于宠爱恭王,只要有机会就想掰直皇帝的态度。 皇帝要是真的有事,这两位是一定会传信回京的。 如果消息是假的,庄先生更倾向于这是对太子的一个考验。 于是道:“殿下做好一国太子,一个儿子应该做的事就好。” 一国太子和一个儿子此时最应该做的事是什么? 一是保证京城的安定,保证京城朝廷的安定;二就是赶紧派心腹去行宫里问候皇帝,您是不是真的生病了,要不要儿子去侍疾呀,儿子担心啊…… 于是太子在庄先生的指点下写了一封饱含深情担忧的问候信去给皇帝。 太子的信要比老谭太医晚一步到行宫。 他的信送上长寿殿时,皇帝正坐在魏知的院子里看着老谭太医给魏知问诊。 萧院正则领着周满和刘太医站在一旁看着。 老谭太医年纪很大了,两三年不见,胡子都白完了,白得特别的均匀好看,但光泽很不错,脸色也红润,惹得满宝看了他好几下。 老谭太医一手搭在魏知的脉上,一手则摸着胡子,眼睛微微闭着,但他五感灵敏,睁开眼来便扭头看向周满。 满宝的目光被抓了个正着,便冲他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老谭太医微微一笑,收回视线去看魏大人的脸色,然后去看一旁皇帝的脸色,来回看了俩人半晌,他对魏大人道:“请魏大人张嘴,我看看舌苔。” 魏知倒也配合,伸出舌头给他看。 老谭太医问了一些问题,大致和周满一开始问的差不多,夜里几时睡的,醒来几次,是否难以入眠,平日的饮食怎么样,身上有哪里不舒服…… 这两天魏知没少回答这些问题,因为问得多了,他这两天便尤其留心,于是回答得也更准确和详细。 老谭太医一一记下,心中便有数了。 他收回手,和皇帝行礼后道:“陛下,魏大人的确病入骨血,差一步就病入膏肓了。” 皇帝:…… 魏大人:…… 这话听着比周满说的还恐怖。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见 ☆.第2579章 天才啊 老谭太医坐在了医舍里和周满讨论治疗的方案。 魏知的病就是需要养着的,但很显然,让他完全休息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各退一步了。 对于如何温和的调养身体,老谭太医的经验是最丰富的,毕竟他以一己之力一直吊着殷或的命。 满宝从他这里学习到了许多,一席话,胜读三年书啊。 满宝最后做了不少笔记离开,还拿走了老谭太医开的三张方子,一张是汤剂,一张是蜜丸,还有一张则是药膳方子。 老谭太医摸着胡子道:“不过,要我看这些都是次一等的手段,再好的药方都不及魏大人安稳的入眠两个时辰。” 他道:“别小看了睡觉,伤的心神精力一般都要靠睡眠补回来,魏大人心神耗费大,偏又不能安眠,唉……” 满宝就开始琢磨起安眠的方子来,不过这个不能用药了,以免和现在调养的药相冲,那边只能用香或药包…… 满宝思考起来。 见周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老谭太医微微一笑,扶着桌子起身,转身走了出去。 萧院正连忙跟在后面。 他不是第一次来雍州行宫,以前也随侍过先帝和当今来过。 他背着手走出院子,站在树下望着山腰下的宫殿微微一笑:“以前我们的医所只能建在下面,略在禁军之上,上面这些宫殿住所可轮不到我们太医院,三省六部,九寺三监,他们一部占了一处院子还尚且嫌弃不够呢,我们每日要问诊都得从下面一路爬上来,先给陛下和皇后看过,然后才给剩下的贵人们看。” 萧院正微微一笑道:“老师,现在太医院和以前不一样了,陛下更信重我们。” “不止于此,”老谭太医道:“你很好,能将太医署从太常寺中分出,使其与九寺齐名,这是前人没做到的事。” 得到自己师父的认可,萧院正很是兴奋。 老谭太医道:“如今太医署中常留的学生有多少人?” 萧院正道:“如今固定是六百人上下,每年都有结业送往各地方医署的学生,只是都还少,更多的还是得留在太医署中继续学习的学生。” “慢慢来,不着急。”老谭太医回头看了一眼,此时周满还坐在桌子边,正拿着一支笔在苦恼的些东西。 他微微笑道:“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萧院正就低下头道:“学生不济,未曾把出魏大人的病情,倒让老师受累跑了一遭。” 老谭太医却摇手道:“若不是来这一遭,我还不知道周满天赋如此厉害,与第一次见她,相差太大了。而这也不过是过了五六年罢了。” 老谭太医用力的思索道:“是五年,还是六年来着?” 萧院正道:“老师,好似快七年了。” 老谭太医没理他,继续道:“你们与之相比差太远了。” 萧院正低头,他当然知道了,周满年纪摆在那里,学东西快着呢,他们一天学习的时间才多少,她有多少? 话说这几年他对周满是不是过于宽容了,为了让她有修书和看书的时间,她很少处理太医院的杂务。 老谭太医却夸起他来,“你做得不错。那些大人们,哼,时常看不起我们医者。你们读儒家的书少,有时候吵嘴吵不过他们,所以日常还是要多看书。” “可惜你们年纪都大了,已是来不及了,但下一辈却还可以,以后家里的孩子可不能只看医书,也多看看别的书。” 萧院正迟疑道:“老师,术业有专攻,若不专注于医学,怕是难有进益。” 他道:“天下能考中进士的有几人?所以这天下又有几个周满这样的医者?” 老谭太医想了一下,不由叹气,“是我想当然了。” 萧院正忍不住问,“老师,您刚才与周满谈了许久,她的医术……” “已在你之上,”老谭太医再次忍不住伸手摸着胡子笑道:“初见她时,她虽然能拿出比我更好的方法治疗殷或,但一是仗着她的针灸之术,二则是因为她年轻正当年。” 萧院正:“……这和年纪有什么关系?” “自然有的,”老谭太医笃定道:“我一个糟老头子说的话,病人只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更不要说我开的那些药方……唉,罢了,罢了,不提了。” 他给殷或开的方子是养精蓄锐,然后下猛药让他爆发出生命力,持续半年到一年的时间留下子嗣。 因为这是家属的要求。 周满倒好,直接和病人里应外合偷偷停了他的药,换了另一种药方,他当时仔细的看过。 要是只单纯服用周满给开的汤剂,殷或必死无疑,因为汤剂虽然温和,药效对他的身体却难以达到那个点的作用。 但她会用针灸。 针灸激发了药效,甚至引导药效行走全身,因此殷或才能靠着那温和的药方活了下来,还因为减少了药毒,不管是身体和心理都好受了许多。 不过老谭太医一直认为最关键的是周满打开了殷或的心结,这才是保持住殷或活力的最重要原因。 在这一点上,他一个糟老头子自然是比不上周满的。 所以当年他只惊艳于周满的针灸之术,对她的诊断和开方之术只给了尚且稚嫩的评价。 可才几年,她的诊断和开方之术已经能够让老谭太医同样惊艳了。 老谭太医无限惋惜,实在是可惜,这样的人却拜了一个儒生为师,合该拜他为师才是啊。 “魏大人的病症不在表,而是在里,皮毛上的病症好诊断,已经有了症状的病也好诊断,但像魏大人这样未曾表现出来,而内里已经千疮百孔的病,只有经验丰富的大成医者方能看得出来。”老谭太医道:“只我知道的大夫中,世间能诊出这一病症的,包括我在内,不超过五人,而今,周满是第六人。” 萧院正咋舌。 老谭太医就意味深长的拍着他的肩膀道:“这样的医者,她这样的年纪,一直留在京城之中可惜了。” 萧院正一惊,“老师……” “我记得你当年升为五品太医前也曾告假过两年,顺着渭河往下走到了岭南吧?”老谭太医道:“她需要见到更多的病症。” 萧院正苦笑,“可她是女子,且还成亲了,其夫君是中书舍人。” 哪里走得开呀? 老谭太医就意味深长的道:“你太小看她了,就好比几年前的我,也低估了她。” 当年,他知道她很厉害,却未曾想过她可以这么厉害。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580章 串户 满宝已经去翻他们带来的医书中关于助眠香料或各种药包的使用方法了。 刘太医跟在她身边,见她翻书基本只翻看目录,就抽了抽嘴角道:“别看了,带来的医书中就没有涉及香料的,你要实在想看,只能开了条子回太医院让人把书带来了。” 满宝心里有股冲动,“不然我回去一趟吧,快马加鞭,明天一早启程,后天上午就能回来了。” 刘太医想了想,现在他和萧院正都在此,周满暂时离开问题倒不大,于是道:“你去问过萧院正。” 满宝好奇的问:“刘太医,您对香料熟悉吗?” “不熟,”刘太医道:“术业有专攻,太医院里对香料一类比较熟悉的应当是已经致仕的计太医。” 满宝一听很是惋惜,她对香料也不熟,特别是药香。 “不过现在助眠的香料也就那几种,先不说是否对魏大人有用,就算有用,魏大人会用吗?” “为什么不用?‘ “因为贵!” 满宝便安静了,想了想后道:“没事儿,到时候让陛下送。” 刘太医便不说话了。 老谭太医和萧院正感慨了一下周满的医术,进去看过周满定下的治疗方案后,自觉没有可补充的了,便请辞下山去。 满宝觉得老谭太医很厉害,之前他们只在殷或的病上有过交集,这一次因为魏大人,他们论起病症来,她才发现京城里竟还有这样一位厉害的老太医在,说什么也不肯放过。 于是起身问道:“老谭太医,您何时回京?” 老谭太医笑道:“今日已经晚了,陛下若无其他的吩咐,我明日便回京。” 满宝立即道:“我随您一起回去吧。” 满宝趁机和萧院正请假,她得回去找书。 萧院正定定的看了她一会儿,还是微微点了点头。 满宝觉得他的目光有些怪,但只是略一思索就被和老谭太医同行的兴奋冲掉了。 她高兴的和老谭太医道:“天气太热,我此次出行没有带马车,老谭太医不介意我和您同车而回吧?” 老谭太医笑着道:“不介意。” 一旁的刘太医忍不住道:“周太医不是要快马加鞭的回去吗?” 满宝道:“我突然想起钦天监说过,这几日高温烈日,要谨慎外出。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要保重身体。” 刘太医还能说什么呢? 老谭太医去和皇帝作别,顺便告诉他和魏大人,他们商量出来的治疗方案。 一种是辞官休养,这一条不用详细说,大家都知道不可能; 第二种就是边工作边调养,能不能治好不一定,但要尽量控制住不恶化。 皇帝和魏知都选择了第二种。 因为其中会用到针灸,而且周满回一直随侍在行宫这边,所以魏知便成了她的专属病人。 嗯,还有皇帝,他此时也在病中呢。 满宝顺便提起安眠香的事,和皇帝道:“臣明日就和老谭太医回去取一些医书来钻研。” 皇帝:“临时抱佛脚吗?” 满宝道:“我会努力的抱住,让它有作用的。” 皇帝说不过她,撇了撇嘴后应了。 满宝就高兴的告退,趁着有时间,跑去找长豫,“我明天要回京城了,你要不要我帮你带吃的?” 长豫眼睛一亮,问道:“你回京城做什么?我陪你一起回去吧。” “这么热的天,你本就是来避暑的,跟着我跑回去做什么?”满宝道:“我是回去找医书呢。” 长豫一听,便满腹忧虑道:“父皇的病很严重吗?” 这两日又是请萧院正,又是宣召刘太医,今天更是请了老谭太医,可是她去请安时父皇的脸色明明还挺好的,也照常处理公务,要不是他的寝宫里有药味儿,她又看着他喝药,她几乎要以为父皇是装病了。 本想休息两日偷个懒的皇帝因为魏知生病的事,他到底还是没能偷懒。 满宝道:“不是很严重,放心吧,过不了几日就好了,不过是我想找些安眠香和安眠药包的方子,所以要回去查医术。” 长豫愣了一下后道:“安眠香啊,这个东西我有啊,书的话,我记得明达手里就有几张调香的方子,你要不要问一问?” “好呀。” 长豫就和满宝手牵着手去找明达,路上道:“你回来的时候帮我带一份东市里的卤肉,既去了东市,再帮我带一些炒栗子,还有九福楼的烤鸡,可惜鱼脍不好外带,须得新鲜着吃才好……” “对了,你大嫂做的豆花也好吃。” 满宝闻弦知雅意,立即道:“等我回去就让我大嫂做,嗯,此时做豆花放水里镇一镇,甚是美味。” 长豫就高兴起来,拖着她加快了脚步,“走,去问问明达她可有想吃的东西。” 明达没有,倒是白二郎有许多想吃的,主要行宫里的饮食要比京城里的清淡许多。 最主要的是,在京城他们可以时不时的出去逛街吃东西,但在行宫里,他们可以时不时的骑马出去打猎,还可以时不时的去地里摘点儿瓜果蔬菜之类的,唯独就是没有集市给他们逛。 白二郎嘴馋。 长豫也道:“一开始还好,几日下来,我嘴巴都快没味儿了。” 满宝也馋,尤其他们还点了这么多菜,于是咽了咽口水后道:“我都给你们买!” 然后大家一起吃,这可不是她贪嘴,而是给公主们买的。 满宝还悄悄的问白善,“你有什么想吃的,到时候我给添到菜单上,都说是长豫要的。” 白善忍着笑道:“你这栽赃倒是栽得光明正大。” 满宝道:“长豫不会介意的。” 白善想了想后小声道:“这会儿大嫂应该不在京城,而是在莆村,从那里过来不远,你要是想吃,出去以后派人回去一趟,山下便有庄子,让大嫂他们将东西送到山下,以后让长豫公主派人下去取就是,不必这样大费周章。” 还憋着难得回京一趟带这么多东西。 满宝眼睛大亮,“我怎么没想到?” 白善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发,小声道:“这次回去你把大吉他们都带上,让他们给你跑腿,别晒着了。” 满宝点头,表示明白。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581章 回宫 皇帝这一天都很忙,因此没空看太子送来的信,后来则是忘了。老谭太医的诊断表明魏知的身体不乐观。 他不太高兴就不想再思考私事,因此一心扑在折子上,想用公事麻痹自己。 等想起太子似乎叫人送来一封信时,已经是第二天快中午的时候了。 大家议事过一波,正中场休息。 皇帝翻着案上的东西,这才看到太子送来的信,于是随手就拆开了。 看到信皇帝才知道外面的留言是有多汹涌,他目光扫过屋里的大臣们,心中冷哼一声,脸上却温和的道:“朕今日觉得精神好了许多,周太医有功,来人,去库房里找两匹绢布赏给她。” 古忠愣了一下后躬身应下。 底下的大臣们面色不变的恭维道:“陛下好就是天下好。” “上天保佑,陛下必定福寿安康……” 打量谁不知道生病的是魏知,您就是个幌子呀。 不过能够让皇帝自愿成为一个幌子的臣子,天下间也没几个人吧? 韩尚书几人悄悄的看了一眼魏知,怎么看他都不像是只有几年时间的人。 看着活蹦乱跳的,一点问题也没有啊。 皇帝赏完周满,吃过午食时候还带着大臣们顺着树荫出去溜达了一圈散步消食,让大家都看见了他的龙颜,病重的事也就不攻自破了。 而此时,满宝和老谭太医已经回到京城,她先把老谭太医送回谭家,这才依依不舍的牵着马离开。 老谭太医也有些依依不舍,这一路和周满交流医术,他颇有所得呀。 满宝收获更大,觉得前面几年竟然漏掉了老谭太医,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她已经在科科空间里的书架上扒拉着了,想着用什么书去或方子去找老谭太医交换些医术或者经验。 满宝一边想着一边回到周宅。 刘老夫人微惊,亲自带着郑氏过来,问道:“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满宝道:“祖母,我回来找医书的,明儿一早就走。” 刘老夫人就松了一口气,笑问:“善宝和你在行宫还好吧?” “挺好的。” “二郎可还乖巧吗?有没有惹祸?” 满宝:“您放心吧,有明达公主在,他惹不了祸。” 她幸灾乐祸的笑道:“陛下疼明达公主,所以他们的住处就在长寿殿边上,离得可近了。” 听白善说,白二郎现在每天都要给帝后晨昏定省,偶尔还被皇帝拉着考校功课,被拎到殿里一起听老大人们议事,可苦了。 刘老夫人一听便放下心来,见她放下东西就要进宫去,连忙拦住她道:“这会儿天热,不如等凉快些再进去,而且你还没用午食吧?” 满宝想了想便点头,“那我先用午食,不过还是不等凉快了,这会儿等到太阳下山也未必会凉快。” “那我让人给你准备马车,坐着马车去好歹能遮住太阳。” 满宝应下,便和刘老夫人及郑氏去用午食。 她将昨天晚上写下的单子交给刘老夫人,“全是长豫公主他们托我带的,祖母,您帮我把东西都买回来吧,我明儿一早带上就走。” 刘老夫人看了一眼后忍不住乐,这上面可有好些吃食是满宝和白善喜欢吃的,哪里就全是长豫公主他们托着带的了? 她笑眯了眼,颔首道:“好,我一会儿呀就派人去找店家预定,让他们明儿一早再做,这样新鲜些,到时候再使下人去取,你直接拿到行宫去就行。” 满宝连连点头。 郑氏也跟着看单子,道:“你大嫂不在家中呀。” “回来的时候我已经让人去莆村找大嫂了,明天他们直接送到行宫那儿去。” 刘老夫人就叮嘱道:“暑天热,也不要贪食。” 满宝应下,保证他们不会贪食的。 毕竟行宫上这么多人呢,不说还有殷或几个,跟着大臣们去的家眷,其中有不少是白善他们国子监和崇文馆的同窗,见到面了,那不得意思意思吗? 满宝用过午食,略一休息就进宫去了。 皇宫的气氛有些沉闷,守门的侍卫们看到她从马车上下来,都纷纷瞪大了眼睛,心中各种猜测都有。 大家都目光炯炯的看着她,满宝一脸疑惑的与他们对视,试探性的往宫里走,见他们一直都盯着她,不知为何,她突然有点儿心虚气短,不由多解释了一句,“我是奉旨回京的,可不是偷跑回来的。” 侍卫们:……他们想问的是这个吗? 他们想问的是,皇帝老爷子是真的病重了吗,您怎么不在跟前伺候着,反而回来了? 但没人敢问,毕竟有窥视圣体的嫌疑,他们担待不起。 满宝脚步有些发虚的跨过宫门,还疑惑的回头看了一眼,见他们还是盯着她看,就提着心问科科:“科科,他们怎么怪怪的?难道是我的衣裳没穿好?” 满宝还低头打量了一下自己,下意识的摸了一下自己的腰带和胸口,但没什么问题呀。 而且她出门的时候可是刘祖母和婆婆送到院门口的,要是有问题,她们肯定会告诉她的。 满宝心里安定了一些,但还是有点儿虚。 科科来回扫描了几回,也找不出原因,觉得人类这种智慧生物还是太复杂了。 满宝一脸莫名的往太医院去,她决定先去太医院里找书,再去崇文馆,这样下午还能和庄先生一起出宫回家。 皇宫里的气氛比之前的更加肃穆,多了几分小心翼翼,每个人看见她都瞪大了眼睛,想上前,又不敢上前的样子。 满宝垂着眼眸思考起来,一边上台阶一边想,难道就在他们去行宫的这几天日子里宫中出了大事? 可她也没听说啊。 雍州和京城又不远,消息传递不慢,若是出事,皇帝不可能不知道啊,她可每天都去见皇帝呢。 正想着,身后传来呼唤声,“周大人,周大人……” 满宝回头看去,就见远远的,吴公公带着两个小内侍正往这边跑。 她挑了挑眉,拢手站在台阶上思考,看着吴公公慢慢跑近,然后喘了两口气就往台阶上跑。 满宝心里啊啊啊的大叫,问科科,“宫中有规定,不得急行,这还是吴公公告诉我的呢,难道太子出事儿了?总不能是他造反了吧?” ※※※※※※※※※※※※※※※※※※※※ 作家的话 满宝:啊啊啊,有大事发生 晚上九点见 ☆.第2582章 谁吓谁 科科也吓了一跳,顾不得和宿主要积分,直接就朝东宫扫描去,然后延伸向整个皇宫。 扫过去后,它也有点儿不太确定,“皇宫的守备是比之前更多,也更严密了,但太子现在东宫,并不是在太极殿里,哦,你的那些同僚大臣们,他们现在都在东宫里正常商讨国事呢,你们人类历史上的造反不都要死人吗?” 满宝:“老唐大人也在吗?” 科科道:“在。” 满宝就松了一口气,他在那问题就不是很大。 几句话的功夫,吴公公已经带着人跑上来了,满宝扬开笑脸迎接上去,下了两阶台阶扶住他,好奇的问:“吴公公,什么事这么急呀?” 吴公公咽了咽口水,匀了一下气,抓住周满的手道:“咱家正要去太医院请人呢,正巧就听人说周大人回来了,所以就赶着来请周大人了。” 他努力扬起笑脸道:“太子妃身上有些不太舒服,想请周大人去看一看。” 太子妃这会儿肚子已经有六个多月了,满宝吓了一跳,连忙问道:“有何症状?” 是摔了,还是肚子痛,或者是见红了? 吴公公哪敢诅咒太子妃,因此低着头含糊其辞,满宝见他这样,还以为涉及机密,急得不行,跺了跺脚后道:“东宫可有太医或者医女在吗?有没有药箱?” 这个有。 吴公公连连点头。 于是满宝也顾不得猜疑宫里是出了什么事,拎起裙子就往东宫跑。 吴公公瞪大了眼睛,伸手想拦,她已经快速的下台阶,眼看着就要下完了,他连忙追上去,“周大人,您慢些,您慢些,太子妃她……”也不是那么严重的。 可怜吴公公才缓过一口气,也只能拎着袍子跟在后面跑。 两个小内侍则跟在吴公公身后。 巡逻的侍卫看到他们跑动,眉头一竖就要喝止,看到追在周满身后的吴公公,顿时憋了下去。 吴公公跑过去还得解释一句,“太子妃要请太医……” 看着他们跑远,有侍卫忍不住道:“太子妃不会有事吧?” “闭嘴,宫闱密事岂是我等能议论的?做好自己手上的事就行。” 大家立时低下头去低低应了一声,但心里也不由猜测起来。 生活在顶端上的那几人,任何一个出事,那都不啻于一场地震。 满宝体力好,精神也不错,一溜烟跑进了东宫,宫女内侍们对她都熟,看见她跑进来虽然惊讶却也没拦她,由着她一路跑到了东宫后院。 太子妃还没收到消息,她正在屋中窗边的榻上午睡呢,有两个宫女一左一右的给她打扇,屋里屋外还坐着好几个宫女内侍,或在做针线,或靠着柱子昏昏欲睡。 满宝跑进来的动静不小,在皇宫里丁点动静都显得很大,于是守在屋外的人立即惊醒过来,看到满宝微讶,“周大人,您回来了?” 满宝跑上去,微微有些喘,问道:“太子妃呢?” 见她额头脸上都是汗,宫女脸上的笑容微顿,也有点儿紧张起来,“在屋里午睡呢,周大人要求见得略等一等,奴婢这就去禀报。” 说罢转身就要进去禀报。 满宝却一把抓住她,疑惑的看着她,“太子妃无事?” 宫女愣了一下后道:“娘娘没什么事啊……” 满宝便慢慢松开了她的胳膊,这才从袖袋里掏出手帕擦汗,“行了,没事儿了,不必禀报。” 宫女微微蹙眉,有些不解,恰在此时,吴公公带着两个小内侍气喘吁吁的追了上来。 宫女内侍们都惊讶的瞪大眼睛看他,这是出了什么大事儿,一个两个都跑成这样? 吴公公也不敢在太子妃的院子里喧哗,追上来指着满宝喘得说不出话来,半晌才压低了声音小声道:“您,您就不能慢一些吗?” 满宝这才掐腰看着他,有些生气,“吴公公,您为什么骗我,害我一顿好跑。” 吴公公擦着额头上的汗小声道:“哎哟姑奶奶哟,您小声些,咱家先给您赔个不是了,是殿下要见您,可这如今风雨飘摇的,殿下不好明着召见……” 满宝一脸的莫名其妙,“为何不好明着召见?怎么就风雨飘摇了?” 吴公公仔细的看了看周满的神色,呼出一口气,轻松了许多,他笑道:“那是小的们口误,该打,该打,周大人,您看我们要不换个地方?” 满宝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这才哼哼两声,跟着他去太子的书房。 太子此时并不在书房,而是在东宫的另一头——詹事府里。 吴公公将周满请到书房,立即让人去沏茶。 而太子妃那边,宫女见他们走了,略一思索便转身进屋,轻轻地推了推太子妃。 太子妃睁开眼睛来,一时还有些茫然,她哑着声音问:“怎么了?” 宫女小声汇报道:“娘娘,周太医从行宫里回来了。” 太子妃一下从榻上撑起身子,“她怎么回来了,可是行宫那边出了什么事?” 宫女一边蹲下去给她穿鞋子一边道:“奴婢看着不像,倒是吴公公用娘娘诓了周太医过来,看着似乎是一路跑过来的,满头满脸的汗呢。” 太子妃问:“现在人在哪里?” “被请到前头书房去了,殿下还在詹事府呢。” 太子妃就扶着宫女的手挺着个大肚子去前面书房,一进门便听到吴公公正在赔不是,手上还端着一杯茶。 看到太子妃过来,他吓得跪在了地上,就算是太子的示意,他以太子妃将人请过来,还是用的那样似是而非的借口,是很忌讳的。 满宝暗暗瞪了吴公公一眼,从他手里接过茶杯,起身,随手放在了桌子上,笑着上前和太子妃见礼,“吵醒娘娘了。” 太子妃冲她伸手,扶住她的手笑道:“要不是底下的人说我都不知道你回来了,哪里来的吵醒?” 她瞥眼看向吴公公,和满宝道:“这老奴才越发没分寸,等我罚他。” 满宝笑道:“他就是和我开个玩笑,也是我不好,没问清楚就跑来了,没有惊扰娘娘就好。” 太子妃扶着她的手坐在了椅子上,笑道:“既然来了不如给我摸摸脉。” 看到周满头发里渗出来的汗,便知道是刚才跑得狠了,她又扭头吩咐宫女,“去给周大人打盆水来梳洗。” 吴公公悄悄的起身,悄悄的退了下去,大松一口气。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583章 消息 满宝洗了一把脸,又将手洗干净,这才觉得没那么黏糊糊的。 立即有宫女捧着铜镜上前,要帮她重新梳妆。 满宝拦住了,只让她们重新梳了一下头发,她随手挖了一些润白霜擦在脸上,笑道:“不必太繁琐。” 等收拾好满宝才去给太子妃摸脉,她这是第二胎了,前面一直养得挺好,现在满宝看着也没什么问题,只当时请平安脉了。 太子总算找了个空隙过来,一看到他,太子妃就扶着腰起身,微微行了礼后笑道:“妾身让人准备了些甜点,现在去看看好了没有。” 将说话的空间让给了俩人。 其他人也都退下,只有吴公公低着头站在一旁。太子直接问周满:“陛下身体怎么样了?” 满宝以为只是日常问候,于是道:“挺好的。” 还补充道:“皇后也挺好的,明达公主和长豫公主也都好。” 免得他一个一个问了。 太子:…… 他仔细的盯着周满的脸看,见她一脸莫名其妙的回望他,他便知道她说的是真的,于是微微蹙眉,“那行宫为何宣召老谭太医?” “那是给……”满宝说到这里顿了顿,这才想起来魏大人生病的事算机密,他现在的脉案都是和皇帝的封在一起,除了萧院正和她外,没人有查阅的权限。 太子就盯着她的脸问:“说!” 满宝瘪了瘪嘴,迟疑了好一会儿才道:“老谭太医是去给魏大人看病的。” 太子一愣,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魏大人怎么了?” 满宝含糊道:“身子不太好。” 太子就用眼睛瞪她。 满宝便道:“殿下,现在魏大人的脉案是和陛下的封在一起的。” 太子便垂下眼眸思考,虽然周满说的不多,但这句话本身就表明了很多。 只怕魏大人很不好了,不然父皇不会既宣召老谭太医,又将他的脉案和自己的封在一起。 太子瞥了一眼紧张的周满,不再为难她,挥手道:“行了,你下去吧。” 满宝松了一口气,这才躬身退了出去,也不吃太子妃给准备的甜点了,直接往崇文馆去。 找到自己要找的书后就走。 皇宫里还是太危险了。 太子看着她跑远,这才回头看向太子妃,嗤笑了一声道:“今儿你们吓她了?” 太子妃就嗔怪道:“明明是殿下吓她的。” 太子妃将一盘点心放在桌子上,扶着腰坐在椅子上,若有所思,“所以父皇无事,只是魏大人病得厉害吗?怎么竟要瞒着外人?” 太子若有所思道:“短时间内应该无事。” 不然皇帝不会隐瞒,以他爹的为人,魏知要真是重病处理不了公事了,他肯定会让对方休息,安心养病,然后隔三差五的去问候以示恩宠,顺便也问一下政事,将对方肚子里的东西都榨出来。 需要隐瞒,说明病虽重,却有可能治愈,目前看着应该无碍。 太子垂眸沉思,那如果魏知离开,那谁会接他的位置呢? 门下省这个位置可至关重要,陛下的旨意都需要先过门下省审核才能发下去。 消息灵通的一些人也在想,谁适合接替魏知的位置呢? 除了皇帝和魏知自己,此时怕是没多少人觉得魏知还能在这个位置上停留太久。 就是此时和魏知在同一个院子里公办的韩尚书几人也都暗暗思索,不知他们是否能有更往前一步的机会。 满宝则在太医院里翻箱倒柜的寻找安眠的方子,尤其是香料一类的。 她蹲在地上,将翻出来的方子一目十行的扫过,眉头越来越紧。 刘三娘捧着几本书如风一般走进来,“师父,这是我才从书架上找出来的,您看看。” 满宝就将方子收了塞回去,起身接过看了一眼便抬头看向刘三娘,见她肚子小巧却又圆溜溜的,便伸手摸了摸道:“走路慢一些,不要太快了。” 她笑道:“你这一胎养的不错。” 刘三娘不好意思的低头一笑。 满宝翻了翻书,颔首道:“不错,这几本书我都用得着。” 刘三娘不由好奇,“师父,这安眠药是要给谁用的,为何要侧重香料呢?安神药的效果不是更好吗?” “他需要吃别的药,加了安神药有些冲了药性。”满宝没有高声她是给谁用的,将书收好后问道:“你知道太医院里谁对香料有研究吗?” 刘三娘想了想后道:“要说在这方面钻研比较深的,应该是以前的计太医。” 她道:“以前我做医女的时候,计太医就喜欢用熏香与人治病,他常给人治外伤,有些小贵人吃不下止痛和麻药,但一看到刀子就哭,他就会给他们熏香,闻上两三刻钟病人就昏昏欲睡,此时清理伤口就会容易些。” 满宝眼睛大亮,“这个好呀,有些病人年纪小,的确是喝不下汤剂,也不适合汤剂的,熏香有危险吗?” 刘三娘沉吟了一下后道:“倒是听祖父说起过,熏香也是有危险的,若是吸入过多,可能就醒不过来了,所以计太医每次都不敢用多。” 满宝就思考起来,看来以后有机会还得拜访一下计太医。 满宝便小声问道:“刘太医和计太医关系如何?” “还行吧,”刘三娘道:“不过计太医和谭太医关系最好,不然您问问郑太医也不错,以前郑太医就在计太医手下的。” 还是计太医致仕以后,郑太医才能独自开方看诊的成为主医的。 满宝心中就有数了,“我知道了,回头我找时机去拜访。” 满宝拿了书正要离开,出到院子里,就见卢太医他们正在院子里围着一张桌子说话。 她便好奇的上前,“这是什么?” 突然看见她,卢太医等几个才从太医署里回来的太医吓了一大跳,“周太医何时回来的?” 满宝扬了扬手中的书和纸张道:“回来找几本医书,明儿就要去行宫了的,这是什么?” “哦,”卢太医等人松了一口气,解释道:“这不是头伏吗,天气越来越热,我们太医院便包了一些药包打算分下去,从医女医助开始,每个人都有一份啊。”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584章 回去 满宝拎起一袋,用菜色的绳子编织的篓子,里面放了好些药包,她闻了闻,看到上面有写字,就翻了翻,发现有消暑的药包,还有驱虫的,止腹泻,治疗时疫的,都是平常就能见到的药包。 不是很贵重,但重在贴心。 满宝就转了转眼珠子道:“只给在职的人发吗?我看已经致仕的老太医们那里也送一份去,反正东西也不贵重,聊表我们的心意吧。” 东西的确不贵,这几年致仕的太医也不多,如今还留在京城的更没有几个了。 所以卢太医直接就能应下,不过他没应,因为他觉得很好奇,“你素来不管这些庶务,今天怎么有兴趣?” 满宝道:“就是一建议,突然想起来就提了,您要是不乐意就算了。” 满宝放下手中的药包,转身道:“我的那份回头让三娘领回去就行了,我还有事先走了。” 卢太医等人目送她离开,彼此对视一眼后便心中有数了。 他们没有开口问皇帝宣召老谭太医的事,因为知道周满没有主动提及,那就是机密,他们问了也得不到什么消息。 但看现在周满的神情和行事,他们也就心中有数了,皇帝应该没什么事。 于是大家气氛一松,该干嘛干嘛去了。 卢太医想了想后道:“多准备几份,给老谭太医和计太医他们这些已经致仕的人也送一份去。” 底下的人应下。 满宝出宫后并没有立即回家,而是去了一趟西市,专门看香料去了。 可惜世面上有安眠效果的香料并不多,一般来说,这种香更多是各家自己调制的。 香的方子可也不便宜呢,一般人家都没有。 不过因为有了准备满宝倒也不是特别失望,看了一下时间便回家去了。 第二天她带着大吉他们出城去行宫,刘老夫人一早就派人出门将昨天他们预定的各种吃食给买了回来。 满宝带着一堆东西走了。 到了行宫的山脚下,远远的,满宝便看到了停在路边的一辆牛车,到了跟前满宝就跳下去,冲上去:“大哥,大嫂!” 周大郎和小钱氏回头,看到她大喜,立即迎上去,“还以为见不着你了呢,这么多兵士在这儿,我们也不敢太靠近。” 满宝拉着小钱氏的手笑道:“我才从京城过来呢,大嫂,你们在莆村热不热?” “还好,”小钱氏笑道:“乡下地方,有水有树的,也热不到哪儿去。” 小钱氏仔细打量了一下满宝,伸手摸了摸她额前的头发,笑道:“倒是你,来回这么奔波,热不热?” 满宝笑着摇头,先让大吉拿着牌子去通传,这才拉着小钱氏和周大郎避到树下的阴影处,笑问:“地里要浇水吗?” 周大郎道:“需要些,但还不算特别旱,只给了几块比较缺水的地浇些水,其他的,里长说过一段时间有可能会下雨。” 满宝道:“我回头帮忙问一问钦天监,大嫂,你们做豆花了吗?” “做了,早上做的,我给你提了一桶来,还有糖水也给你煮好了,”小钱氏指着牛车上的一个大木桶和小木桶道:“你们可以放井里镇一镇,这样好吃些。” 满宝应下。 从马车上拿出来几包药道:“这是消暑的药茶,回头你们可以熬了当茶喝……” 周大郎收下了,问道:“明儿还要不要给你们送豆花?” 满宝挥手道:“不必了,等我有想吃的东西了,我再让人给你们送信,到时候大嫂做了给我送过来。” 小钱氏笑着应下,“好。” 满宝就让大吉三个提了东西上去,因为买的东西多,她也提了两手,肩膀上还挂着一个装书的包袱。 检查的侍卫默默地看着她。 满宝和他们熟啊,以前在京城也是守过宫门的,即便叫不出名字也是时常照面的。 于是满宝与他们打招呼,“那是我大哥大嫂,以后他们要是找来,劳烦兄弟几个替我通禀一声。” 满宝也不是白说的,她匀了一只烧鸡给他们,“快吃午食了,给你们加个菜。” 几个侍卫低头看了一眼用荷叶包得很好的肥鸡,想到近来的伙食,咽了咽口水,又瞥了一眼站在不远处的周大郎和小钱氏,默默地点了点头。 满宝高兴起来,通过检查后就拎着东西进去,还和他们道:“回头我让人给你们送些凉茶过来,这么热的天站在门下,可别中暑了。” 满宝回头大力的和周大郎小钱氏挥了挥手,这才提了东西上山去。 才往上走了一段就碰见了白善几个。 他立即拖着魏玉和白二郎几个下来,伸手接过满宝手里的东西,问道:“你这是买了多少东西啊。” “单子上列的我都买了。” 魏玉和白二郎也连忙上前。 满宝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好奇的问:“你们这是要上哪儿去?” “接你呗,还能上哪儿?”白二郎道:“他昨晚就找我们说好了,午时手上的事忙完就下来接你们。” 白二郎抱怨,“明明马和车可以上去,偏殷大人讲究,除了送公文和紧急公务的人外,其他人不得使用官道上山……” “这是为了行宫的安全,你少抱怨两句吧,”白善道:“说不定这话一会儿就传到殷大人耳边了。” 白二郎立即捂住嘴巴。 满宝没让他们拿她背上的书,与他们一起爬上山,问道:“你们吃午食了?” 白善:“没有,这才午时呢,午正时候再吃也不迟。” 魏玉就笑道:“公主让人做菜了,一会儿在我们院中设宴,周大人一会儿同去用饭如何?” 满宝问:“请的人多吗?” 魏玉便笑道:“就我们这几个。” 白善补充道:“还有殷或而已。” 满宝就道:“那不如去冷泉边上用饭,正好冷镇一下豆花。” 白善和白二郎是没什么意见的,还觉得颇有情趣,魏玉却觉得有些奢靡了,万一被他爹知道…… 白善搭着他的肩膀道:“放心吧,我们不奢靡,我知道有一处冷泉,那里有个长亭,亭中虽只有一套石桌石椅,但地方大,可以铺上席子,让下人们将做好的饭菜送到那里去就好,并不十分耗费。”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585章 聚餐 魏玉问,“公主出行,帐子细软这些……” “青天白日的,又有树木掩映,不用也颇有一番情趣,放心吧,公主不会介意的。”白善拉着他走道:“我们直接去找公主,现在就走,不必花费大力气布置。” 魏玉想了一下长豫公主随遇而安的性子,点了点头。 公主的内侍宫女们抱着席子去凉亭处铺设,略扫一扫就将草席铺过去,在席子上放上几张矮桌和矮杌子。 满宝洗漱换了一身衣裳过去时,宫女们已经将地方收拾出来,长豫他们叽叽喳喳的从另一处走过来。 白善牵了满宝的手上前,长豫公主一看见她就高兴,小跑着上前拉住她的手道:“你竟买全了,早知道你这样厉害,我该多列一些单子给你才是。” “再多我可就带不
相关推荐:
神秘复苏:鬼戏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蝴蝶解碼-校園H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我的傻白甜老婆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深宵(1V1 H)
秘密关系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