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魏知道:“这世上如你们家如此有善心且又守规矩的官宦之家并不是很多。而且,相信人心,不如相信制度。” 他道:“制度比人心更可信。” 在回来的路上魏知就在想,这样的法子能不能在朝中推广? 只是一个念头他便知道,不能! 一,不是所有的官员都有周满一样和睦的家庭,一样得力的兄弟姐妹,或者可用的管事,可以帮他们打理好职田; 二,不是所有的官员都和周满一样有这份同福之心,愿意将大部分利益让与佃户。 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人心是会变的。 魏知静静地看着周满和白善,他想,现在他们是可以遵守朝廷的规定,只是尽职尽力的打理好这份职田,离职的时候会将职田归还给朝廷。 但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甚至更久以后呢? 当他们习惯了有这份职田,而这里的佃户也习惯了这样的东家,当他们离开时,他们会不会想将这一份职田“买”下来,或者,这里的佃户会不会想办法让他们把职田买下来? 大晋在建国之初拥有大量的公中土地,但每年都在大量的失去土地。 户部总是说职田要不够分了,一直在催促他们压缩职田的分配,可那么多的公中土地去哪儿了? 虽然官员每年都在增加,但每年也有不少的官员死亡、致仕,总体来说,官场上的人数一直处于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稳定的增加,但增加的并不多。 以建国之初的土地数完全能够支撑官员们的职田。 之所以不够,是因为职田一直被人侵占。 有“恶意”的侵占,也有自谓“善意”的侵占。 但不论是哪一种,从大局上来说,这种侵占给国家,给未来的百姓都带来极大的伤害。 目前看着,“善意”的侵占似乎是为了耕种这片土地上的佃户好,但过个十年,二十年,换了一代的东家,他们能够一直对他们好吗? 如果不能,失去了朝廷的监督,他们会过得有多惨? 所以魏知是不可能大力推广此举的,但他可以换一种方式。 他信不过人心,但他相信制度。 这件事不能交给个别官员,但可以交给一个机构——户部。 没有田可种,也没有休田假的刘尚书这几天为了抗旱忙疯了,难得下雨,于是偷闲在家休息,却忍不住连着打了两个大大的喷嚏,他拢了拢衣服,看向外面阴沉沉的天,嘀咕道:“难得下雨天,我竟然着凉了?” ※※※※※※※※※※※※※※※※※※※※ 作家的话 下午四点见 ☆.第2553章 以身作则 要保证一件好事可以长久的进行下去,那就要进行制度化,并且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制度。 这是魏知住在莆村别院里教俩人的第一件事。 白善为此思考了两天,和满宝道:“不错,人心难测,就连我自己都不能够相信我自己的心,更不要说别人了,所以还是应该制定好规则,使人不能轻犯。” 满宝问:“就和律法一样?” “职田的话,目前肯定做不到如此,但可制定规矩,等以后制度完善了便可入法。” 满宝就问:“你和魏大人打算制定什么规矩?” “魏大人想要在户部中新设一个部门,专门管理经营职田的。” “现在职田不就是户部在经营管理吗?” “那不一样,”白善道:“现在的经营管理是粗放的,他们完全下放给地方县令,县令又交给底下的胥吏,由他们强制分派佃户,每年强制收取佃租,再一层一层拨回给户部,由户部发还给各官员,魏大人的意思是,新设的部门不再委派给地方官员,而是由他们亲自打理,但职田所属的地方官员有监督之责。” 满宝:“维护佃农的利益?” 白善点头,“此一法变动特别大,且耗资不少,干系也不小,户部那边,还有朝中官员可能不会答应,所以魏大人让我以你的职田为例写一份报告。” 除此之外,这一次还会先行自愿原则,即,官员们可以选择是按照以前的方式进行托管,每年只收固定的租子;还是接过去自己管理;第三种则是选择他们的这种方式了。 白善道:“范围被固定在了京官中,因地方职田的特殊性,所以地方职田暂不在此例中。” 白善顿了顿后小声道:“其实昨晚我和魏大人恳谈过,他更想取消职田制。” 满宝一惊,问道:“是魏大人想如此,还是陛下想如此?” 白善赞许的看了她一眼,小声道:“陛下也想如此。” 这一次,白善真正接触到了高级的机密和上位者的博弈之中,他轻声道:“你别看现在国泰民安,其实每年朝廷都失去大量的职田,京畿一带也在失田,但还在可控之中。” 毕竟天子脚下,就是有心人也得忌惮一二。 “但在地方,官员联合地方大族侵占官田的行为屡禁不止,”白善道:“魏大人说,官田大量失窃,地方官员的职田得不到保障,他们就会大量侵占荒地开荒,这就相当于占私田了。” 大晋的土地制度就是成丁能分得田地百亩,其中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 当然,各地因为土地多寡的原因,这一制度会打折扣,但最少的永业田五亩都是要保障的,因为这是生存资本。 可魏大人他们私底下算过,照着这样的速度下去,很快就保证不了均田制的进行了。 所以魏知想取缔职田,直接提高官员的俸禄,从户部中拨款,不再分拨职田。 而职田收归朝廷,由户部和地方共同管理,除了新丁和朝廷的封赏外,公田谁都不许再动用。 魏知没告诉他们的是,皇帝不止是想取缔职田,他还想收回一部分被侵占出去的职田。 有很多种方法,最直接的,派人去收集那些人家的违法犯罪记录,随便一条就能把家抄了。 能够把职田给侵占的,手上能干净到哪里去? 但皇帝不想用这种方法,他不喜欢杀人,也不喜欢见血,所以他更想的是用钱赎地。 将那些被侵占的地赎买回来。 当然,不可能按照市价,这些田地是怎么来的你心里没数吗? 皇帝和魏知私下算过账,他最多愿意出到市价的六成。 然后他们算了一下这两年的失田数目,只是两年的而已,算了一下要耗费的钱财后,皇帝差点儿犯心绞痛,因为国库中还没有余钱,所以皇帝只能暂时将这事压下,只是悄咪咪的和魏知打算。 这种事也只能和魏知打算了,其他人他都没敢说,包括赵国公这个大舅子。 因为赵国公手上也不是那么的干净,背后牵扯甚多,除了魏知,朝中怕是没人会站在皇帝这边。 他虽然是皇帝,但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没见他三令五申不许世家再建坞堡,但人家是拆了瞭望台,但围着坞堡建造房屋,依旧是层层叠叠。 同族居于一处,里面有数不清的佃户和长工,不过是部曲换了个名称而已。 天下才安定不过三十年,皇帝没那么大的勇气招惹这些会给他带来大乱的人,所以对这些世家大族,以及这些世家大族推到前面的豪门大族,地方乡绅,官员等,皇帝也要尽可能的温和。 甚至他也是这么教太子的。 他将这些打算告诉太子,然后教导他道:“你的脾气可得收敛收敛,将来你做了皇帝,可不能再如现在这般脾气暴躁,要知进退,忍让。” 他道:“当忍时便忍,当进时再进。” 太子应下。 皇帝满意的点头。 然后隔天皇帝就在宫中大发雷霆,便紧急诏在莆村别院里乐不思蜀的魏知回京。 前来找人的侍卫是冒雨前来,脸色还有些发白,顾不上和拎着一串樱桃站在院子里的周满打一声招呼,直接扑到魏知跟前道:“魏大人,您快进宫去吧,陛下要杀了河间郡王。” 魏知吓了一跳,河间郡王是礼部尚书,好端端的皇帝为什么要杀他? 魏知连忙回京。 白善和满宝对视一眼,也赶紧和老周头他们说了一声,抓了马就要跟着走,刘老夫人听到后追出来,和他们道:“先问清楚是何事再决定管不管,别乱参与。” 又道:“去问二郎。” 白善认为有理,于是没去追魏大人,而是带着满宝去了皇庄。 结果白二郎和明达公主提前一步被叫回去了。 俩人对视一眼一眼,便紧跟着回京。 回了京城,他们便直接去找殷或。 殷或在自己的县子府里,看到他们便道:“我知道你们是为什么来的,放心吧,陛下不会真杀了河间郡王的。” 满宝问道:“河间郡王做什么了?” ※※※※※※※※※※※※※※※※※※※※ 作家的话 下一章在晚上七点左右 ☆.第2554章 争水 殷或喝了一口茶道:“河间郡王没干什么,只不过他家一个庄头和郑家的一个庄头因为抢水打起来,死了七个人,比较巧的是,死的七个都是郑家那边的人,其中有五人是佃户,还有两个则是跟着里长去调解的中间人。” 满宝:“……雨都下了三天了,现在地里不缺水了呀。” 殷或:“这是四天前的事,郭县令本来已经审结,但郑家庄头不服,今日又带着人和河间郡王家的庄户发生了械斗,结果预备来参加今年进士考的郑家二公子因为四天前的事儿要去看一下庄子和佃户……” 白善和满宝一惊,“他死了?” 殷或摇头,“没死,但伤得不轻,我父亲亲自带着人去把人捞回来的,直接送入宫中治疗,现在还不知死活。” 殷或道:“这一位郑公子是长房嫡支的二公子,从小熟读诗书,在荥阳一带很有名,他兄长是作为族长培养的。” 和陇州白氏这样的小世家不同,如郑氏这样的大族,他们不仅会着意培养可以入朝出仕,支撑起家族的子弟。 很显然,这位郑二郎就是郑氏特意培养的弟子。 满宝问:“他伤到哪儿了?” “脑袋,”殷或看着满宝道:“我觉得你不应该从莆村回来,不然你还是先出京躲一躲吧。” 满宝一愣,思索片刻后摇头。 躲事不是她的作风。 白善也觉得不能躲,不躲,事情还只是李家和郑家的事儿,这一躲才是真的扯上了满宝。 殷或想了想后点头,“也对,”他和满宝道:“那你们回家去吧,太医院要是找你们,现在估计已经在你家里了。” 白善和满宝连忙回家,家里一片安静,并没有人。门房说没人来找,俩人就松了一口气,手牵着手就要回去休息。 结果他们就听到了马蹄飞奔的声音,隔着一道门俩人也听到了声音,于是停住了脚步。 宫中急招周满进宫。 满宝都来不及换官服便跟着人进宫去了。 白善想了想,干脆决定去翰林院中加班,顺便去宫里探望一下驸马都尉白二郎。 郑二郎躺在东宫里呢。 殷礼是带着禁军在外做训练的时候遇到紧急去县衙报信的人,这才知道两个庄子发生械斗。 本来这和他没关系的,虽然他是京兆尹,但底下这种小事儿他是不可能越过县令去插手的。 结果听说郑氏的二公子也被卷入,且还被当头打了一棒,另一边参加械斗的还是河间郡王家的庄头,他立即觉得不对,带着人就去平息械斗,顺便把郑二郎给抢了出来,直接送到宫中治疗。 之所以用抢的,是因为河间郡王家的庄头不知道郑二郎,而知道郑二郎身份的郑家庄头沉迷于械斗,虽然从棍棒下面抢下郑二郎,却一没有叫大夫,二没有将人带出危险区域…… 在殷礼出现后,对方还想把持着人不放,一脸不相信,觉得京兆府要谋财害命一样的戒备他们。 殷礼懒得与他们废话,直接让禁军们上手,在场的全抓了,抢下郑二郎便送到宫里。 之所以闹得这么大,是因为郑二郎伤得不轻,他虽然只是轻轻地一摸,但可以肯定,他头骨瘪下去了。 这样的情况,能活过来的几率不大。 于是殷礼一边把人送进宫,一边让禁军去把京城中有的郑氏、卢氏、王氏、崔氏和李氏的人给请进了宫。 人要是真死了,也得有个见证才好,起码得让郑氏知道他们尽力救人了。 皇帝这几年和世家的关系不太好,殷礼并不希望世家抓住这个机会攻讦皇帝。 河间郡王自然也知道这一点儿。 作为皇帝的堂兄,他是很得皇帝信任的,因此他收到消息后,一边让人去把庄子里的庄户都控制住,一边跪到了太极殿请死罪。 魏知被紧急叫入宫中,在路上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他首先问道:“郑家二公子的伤势如何?” 侍卫哪里知道,只能道:“卑下不知,不过送进宫时满头满脸的血。” 魏知便知道肯定是不太好,不然以殷礼的稳重不可能直接把人送入宫中。 他叹息一声,闭了闭眼,怎么就这么巧,赶在了这时候? 皇帝坐在龙椅上目光沉沉的没说话,底下跪着河间郡王,边上的矮椅上跌坐着郑望,正用袖子捂着脸低声的哭泣。 因为在京城,最先赶到的老唐大人等正围着他安慰,只是脸色也很沉凝。 古忠悄悄的从外面进来,先是禀道:“陛下,魏相来了。” 皇帝目光灵动了些,沉沉的点头,示意他把人请进来。 魏知进来,才开了个头要问具体的经过,又有个内侍小步进来悄悄的在古忠耳边说话。 古忠便看了看皇帝,还是小步上前低声道:“陛下……” 皇帝突然高声道:“有什么话儿便当着众臣的面说出来,鬼鬼祟祟做什么?” 古忠立即噗通一声跪下,额头抵着石砖汇报道:“陛下,东宫那边回话,郑公子不好了……” 皇帝立即起身,直接往外走。 魏知紧跟其后,其他人愣了一下立即跟上,河间郡王跪了不短的时间,起身时还踉跄了一下,已经麻溜爬起来的古忠就扶了他一眼,俩人急匆匆的去追皇帝。 皇帝一路到了东宫,太子将人迎接进去,但他们也只能看郑二郎一眼,人太多,在里面太耽误太医动作,他们只能转身出去。 皇帝见萧院正和刘太医几个都在,唯独不见周满,便问道:“周满呢?” 魏知垂下眼眸没说话,太医院的人便禀报道:“周大人休了田假。” “这时候还休什么田假,让人去把她找来。” 立即有人应声而去。 满宝是快马来的,因此速度不慢,甚至因为皇帝的命令,她能直接骑马到东宫门口才下。 她跟着人小跑着进来,先是看到了皇帝,才看到跟着的魏知等大臣,可真隆重啊,堪比当时生病的太后了。 皇帝挥手打断她的行礼,指着里面道:“人在里面,快去看。” 满宝便进去。 ※※※※※※※※※※※※※※※※※※※※ 作家的话 下一章在晚上十点左右 ☆.第2555章 抽血(大年初一的补更) 满宝进到室内,里面很安静,萧院正带着人正给人喂药,只是药不太喂得进去,才换了芦苇来灌药。 看到周满,萧院正便侧身让她看病人,详细的介绍了一下病情,“一棍子敲在了脑袋上,看到侧边的凹处了吗,头骨骨折凹陷,里面有出血。” 满宝上前盯着看了看,一直等他们喂完了药才小心的伸手去摸了摸,萧太医小心的上前给她捧脑袋。 俩人慢慢的移动了一下他的头颅,让她看得更仔细一些,“已经处理过伤口,现在外伤的伤口只有轻微出血,但内里看不出来,但我轻微按压过,看皮肉的颜色,他颅脑内也在出血。才灌下去的是止血药。” 萧院正顿了顿后道:“已经是第二碗了。” 满宝问:“他没醒来吗?” “醒过一阵,但眼中无神,只一会儿就又晕过去了,我们唤过他多次,但他都醒不过来。” 所以他才让人告诉皇帝人要不好了。 伤到脑子的人最怕的就是昏睡和不清醒。 满宝蹙眉,莫老师说过,颅脑损伤以致出血的病患最要警惕的是脑疝,她摸了摸他的脉,脉象很不好。 萧院正的两只手还捧着他的脑袋,满宝看了一眼枕头,道:“再垫高些。” 一旁的刘太医立即让人再取来一个柔软的枕头垫上。 萧院正慢慢的放下他的脑袋,显露出他受伤的侧脑,问她,“你能给他放血吗?” 满宝没动过手,甚至没在拟人模特身上动过,她直接开过颅的,但很显然,这里不能开颅。 她不知道不开颅他会不会死,但他知道,以现在的环境,她要是开颅,他是一定会死的。 “用针放血吗?” “现在也只有这个办法了,”萧院正道:“你给人输血的那个针,或许可以一用,先将脑内的淤血引出。” 满宝问:“您有多大把握?” “不到两成,”他道,“尽人事,听天命吧。” 主要看不到脑内,谁也不知道出血点在哪里,针扎进去很可能扎到别的地方。 人的大脑是很奇特的,一旦有所损伤,谁也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便是萧院正也未曾处理过这样的病人,只能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摸索着做决定。 但这事儿不能明言,不然不仅会造成太医院的恐慌,也会给了外人攻讦太医院的借口。 但医术想当的满宝和刘太医却听出了这话的意思。 俩人对视一眼,思索片刻,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点头。 满宝补充道:“让人取一些冰块来,给他冷敷。” 萧院正,“冷敷?对,可以让他延缓出血。” 满宝是想降低脑压。 太医院的太医小跑着回去把输血装置找来了,皇帝看见还以为是输血,便不由看向河间郡王,河间郡王意会,立即撸起袖子表示抽他的血,他愿意给郑二郎输血。 屋里的人没理他,满宝挽起袖子,主动拿起针坐在了一张高椅上,“我来。” 萧院正和刘太医就站在一旁帮忙。 满宝一口气给科科付了不少的积分,眼前的脑袋慢慢变得立体,满宝眨了眨眼,沉下意识扫了眼脑海中科科才扫描出来的脑袋,她对照了一下,慢慢找了个位置,和科科道:“再扫一遍。” 科科很高兴,一边扣积分一边扫描,实时的景象出现,连满宝的手也扫描进去了。 满宝两相对照,轻轻地向下移动了一点点位置,“再扫。” 科科配合默契,又扣了一笔积分,同时另一张影像出现在满宝的脑海中。 若是平时,她大可以扫一张图以后慢慢的对照,现在显然没那个时间。 她又轻微的调解了一下位置,然后和科科道:“扫一张十六倍的,它要更细致吧?” “是,就是积分也高。” 满宝很豪气,“我现在是缺积分的人吗?” 科科就不客气的扣了。 更加清楚的扫描图出现在满宝的脑中,连脑内现在正在出血的位置也照得很清晰。 满宝看了眼位置,确认自己找到了最适合的位置,便轻轻地扎了进去。 她没敢扎很深,就估摸着扎了一点儿,然后让科科再扫描,她根据扫描出来的图片决定是否还要再扎深一些…… 萧院正和刘太医就看着她拿着一根针一直在移动,每次移动的位置都很小,就在那一片打转,迟迟不扎…… 萧院正还以为她是害怕,正打算接替她呢,结果她就扎进去了。 萧院正:…… 他顿了一下,想等她平复一下心情便问为何选择此处,然后就看到她又轻轻地往里扎了一点儿,同时连接着针尾部的透明羊肠中出现了红色,萧院正一怔,然后拿起剪刀一剪,只留下一截羊肠管。 一滴殷红的血低落,有医助端了铜盆上来盛血。 萧院正看了一眼后道:“添些水,记一下一共滴下多少滴血。” 医助应下,给铜盆添上水后就蹲在一旁数。 满宝轻轻的按住针头,让科科扫描了一下后松了一口气,这一针没有伤到脑体。 在积分的帮助下,满宝一共换了三个位置抽血,并且在不断的对比中对他脑内的损伤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满宝记下,在确定抽不出活血了以后便将针取出来,和萧院正道:“我觉得应该把他头发剃了,这样才能减少外伤感染。” 萧院正也正有此打算,不过觉得等他情况好转一些再动手,不然主动死亡的结局,何必还要动人的秀发呢? 所以他问道:“血抽出来了,你现在有多大的把握?” 满宝现在对他脑内的情况已经很了解了,肿了一块,两处出血点,但现在出血速度已经不快了,加上药物和针灸治疗的话…… 满宝权衡了一下后道:“五成?” 萧院正一听,立即道:“那就剃。” 剃头发这种事儿,除了剃头师外就是疡医了。 而太医院里最有名的疡医是谁? 大家一起看向周满。 满宝:…… 没法儿,她只能拿了剪刀咔咔两下就把人的头发给贴着头皮剪了,然后在萧院正和刘太医的帮助下小心的给他将头给剃了,当然,着重剃的受伤部位和边上的地方。 外面等着的皇帝先是见人端出一盆血水,听说是从郑二郎的脑子里抽出来的,皇帝心就有点儿凉了。 然后有人捧出一盘头发,皇帝看过去,古忠便把人拦下来问,听说是周太医他们剃的,为的是后续的治疗方便些,皇帝的心就又活过来了。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556章 严惩 有后续的治疗,那就说明还有活着的希望。 不仅皇帝,一旁站着的河间郡王等人也都悄悄松了一口气,提到嗓子眼的心回落了一些。 满宝和萧院正刘太医站着看了病人好一会儿,伸手摸了摸他的脉,虽然人还没醒,但脉象不似一开始那样混乱无序,时快时慢了。 于是满宝对萧院正点了点头。 萧院正就出去汇报病情。 皇帝蹙眉,“只有三成的希望?” 萧院正垂着眼眸应道:“是,因为伤的是脑袋。” 虽然知道此时往好的方面说对皇帝更有利,但萧院正也不能把风险转嫁到太医院身上来。 而且他还有话没说呢,但他还算机灵,看了皇帝的脸色一眼,没有再继续往下说。 皇帝便叹息一声,吩咐道:“不论用什么药,一定要把郑公子救活。” 又道:“你和刘太医周满轮守,亲自盯着,若是人出了个好歹,朕唯尔等是问。” 萧院正毕恭毕敬的应下,他知道,只要不是医疗事故,最后最多被骂一顿,毕竟他已经把成功率说得这么低了。 皇帝看了一眼郑望,再看一眼河间郡王,脸上的神色便沉凝起来,沉沉的道:“来人,将河间郡王送回去,李贡,你这几日就先禁闭吧,郑二郎若无事还罢,若是有事,哼!” 河间郡王跪下应下,起身后被侍卫带了下去。 皇帝对着郑望挤出笑容,“郑卿先回去休息吧,郑公子留在东宫,有太子和太医院共同照顾,你大可放心。” 郑望回神,他知道皇帝与河间郡王感情好,此时他肯定是希望郑二郎活着的,但他也不可能就丢下侄子出宫去,因此他抹着眼泪表示放心不下,请求留在东宫。 皇帝只略微劝说了两句就应下,不仅留下了郑望,还留下了邳国公和卢仲言,因为郑二郎的未婚妻是卢仲言的侄女,同时也是邳国公大儿媳妇的亲妹妹。 所以皇帝才把郑二郎送到东宫,不仅因为太子是储君,也因为他和郑二郎有那么点儿亲戚关系。 魏知等人却没走,他们只是换了个地方等皇帝,这事儿必定要解决的,就算今天不能解决,也得先商量一下处理意见。 而皇帝则站在一个园子里和萧院正说悄悄话,“三成的可能性……” 皇帝闭了闭眼,问道:“还有什么问题?” 萧院正低声道:“陛下,人的大脑很奇异,若大脑损伤严重,便是活下来了,人也可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皇帝认真的倾听,“比如……” “比如人清醒不过来,一直昏睡;也有可能偏瘫,手脚动弹不得:或者失语,失明,甚至是成了傻子……” 皇帝脸色一沉,问道:“就没有办法?” “陛下,若是身体的其他地方,那我们还有动手的机会,但在大脑之中,我们能做的有限。” “周满那里呢?” “周太医提了一下开窍醒脑针,但这也得人醒过来才能行针,而且周太医也只是听说过这种针灸之法,”萧院正道:“现在要做的止血消肿,至于骨折的颅骨,只能让它慢慢的恢复……” 骨头尚且如此,更不要说骨头里面的大脑了。 皇帝有些头疼的揉了揉额头,“和周满说,翰林院,崇文馆的医书任由她查找,务必将人救活,要健全的活!” 说是这么说,萧院正也应下,但最后能不能做到谁知道呢? 皇帝轻声道:“这件事只你们太医院知道便可,暂不得外传。” 萧院正明白,郑家要是知道有这么多后遗症,一定会炸了的。 皇帝这才带着古忠离开,去找魏知他们商量。 萧院正等皇帝走远后才呼出一口气,疲累的回去找周满和刘太医,他看了一眼床上昏睡的郑公子,道:“来抓阄吧,今儿下午谁守着?” 满宝便举手道:“我来守吧,晚上您二位分。” 萧院正和刘太医默默地看着她,一个道:“田假半个月啊,有人一天班都未曾值守。” 刘太医则捶了捶自己的后腰叹气,“我这老胳膊老腿啊……” 满宝:“……我这不是想着我才从庄子回来正精神,下午可以守吗?行吧,那我晚上守,您二位看下午这会儿……” 萧院正想了想后道:“我来守吧,刘太医昨晚值守,今儿肯定累了,先回太医院休息,明儿一早来接班。” 他道:“警醒一些,他现在的脉象虽然平稳了一些,但也要小心,要是颅内再出血,我会派人去叫你们。” 俩人立即点头赢下。 “所以为了方便叫人,你们就住在太医院里吧。” 事情就这么多定下了,但满宝想了一下太医院的那个小房间,有点儿嫌弃,于是和萧院正道:“我去找明达公主,您要找我让人去明达公主那里就行。” 萧院正便冲她挥手,表示明白了。 满宝立即颠颠的去找明达公主。 白善也在这里,正跟白二郎明达用午饭呢,一看到她来便立即起身迎上去,“怎样?” 满宝道:“伤得不轻,不敢确定是否可以救活。” 明达一听,忧心起来,她和河间郡王这位堂伯父的关系也很不错,所以皇帝在宫中叫着要杀了河间郡王时,宫中才去通知她进宫求情。 白二郎安慰她,“陛下不会真的杀了河间郡王的,你放心。” 这个谁都知道,但不杀,肯定还会有罚的,而且和郑氏结仇并不是一件好事。 白二郎倒是觉得这位郑公子更倒霉,“听说他在荥阳时也是天之骄子,这也忒倒霉了吧?” 满宝和白善也觉得他倒霉,问道:“谁让他去田庄的?” 明达叹气道:“殷大人已经在查了。” 只不过她觉得很难查得出来什么东西,而且两个庄头械斗群殴是事实,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魏知等人也觉得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即便没有郑二郎受伤的事,争水械斗也是一件很恶劣的事。 尤其前面还打死了这么多人。 所有涉及此事的人都应该严厉问责,只不过因为掺杂了郑公子,让这件事更复杂了而已。 既然如此,那就去繁就简,照着规矩和刑法来,魏知认为郑李两家以及两个庄头都应当严惩。 ※※※※※※※※※※※※※※※※※※※※ 作家的话 下午四点见 ☆.第2557章 忘我 满宝可不管他们要怎么处理这件事,她当下的任务就是治病救人,因此在明达公主这里住下以后,她就把门窗一关,直接进入教课室,先将郑二郎的数据和脉案发给莫老师,请教治疗方法以后,她就把科科扫描到的数据录入拟人模特中。 很快,拟人模特的左侧脑壳那里瘪下去了一块,凹陷程度看着和郑二郎的差不多。 满宝坐在拟人模特前认真的观察它的伤口,真人的伤口不好扒拉,你人模特的却不必有太多的顾忌。 满宝很想试一下开颅的治疗方法,然后她小心翼翼的打开了拟人模特的脑袋,再然后它就“死”了。 警报响起时满宝还不知道自己哪儿做错了,怎么才打开颅骨不多会儿人就死了? 好在她也失败过不少次,因此并不慌,她直接找起原因来,似乎是她开颅的时候,颅内出血量突然增加,所以…… 满宝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一键恢复后第二次动刀,这一次坚持得久一些,但也没等她有多少动作,警报声再次响起。 满宝若有所思,干脆先进行保守治疗,依据他们今天的治疗先给开了止血药后用药粉止血,然后用针筒抽出积血,最后才开颅…… 这一次警报声一直等到满宝复原了他骨折的颅骨才出现,似乎是因为什么压迫到了颅脑,造成二次出血。 满宝坐在怔了一下,复盘了一下后第四次动手。 这一次满宝的动作更小,只打开颅脑纠正了两块折断得比较厉害的骨头,然后就缝合了。 这一次没有造成大出血,但她也仔细观察了一下,只动这两块颅骨,那就会漏掉一个出血点和两个肿块,会对术中探查受伤情况造成误解。 满宝的邮箱响起来,是莫老师上线了,满宝立即设定好拟人模特的状态,将他的头部垫高,让科科模拟一下他们的环境后就跑去找莫老师说话。 莫老师已经看过她的给的脉象和数据,这个病情对莫老师来说反而不难,他道:“可惜你们所处的时代是远古,没有无菌手术的条件,所以只能进行保守治疗,不然你们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法要多两种。” 满宝立即道:“不管是什么治疗方法,能用就行。” 莫老师也笑着点头,“虽然保守治疗的成效会慢很多,但它的危险性也在减小,甚至后遗症也要更小,止血和消肿的药方你都不少,但用于中脏腑的药方是偏少的,你或许可以试一下人参,熟附子,龙骨,牡蛎和黑豆煎服……” 满宝捧着一本笔记本认真的治下。 “除此外就是针灸了,”莫老师道:“针灸对颅脑出血和消肿也有奇效……” 莫老师显然对这方面很了解,不仅不查资料,连书都不带翻的,直接坐在自己的办公椅上侃侃而谈,给满宝提供了许多可用的方子。 满宝很好奇,“您以前专门研究过这个?” 莫老师颔首,笑道:“在人类纪元二十世纪到二十二世纪时,人类对大脑的开发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那时候的古人类从各个方面对脑域进行研究,其中就有古中医。我专门古代医学发展进程的,那两个世纪人类医学发展迅猛,尤其是脑域和细胞学,我自然有所研究。” 于是满宝进入忘我的做笔记中,中途有宫女来叫她去吃晚食她都没出去,而是高声告诉她,“我不饿,不吃了,不必打扰我。” 宫女就只能退身而去。 而在东宫里的萧院正还在等着周满去接班,结果用晚食的时间周满没来,那没关系,离夕阳落下还有一个多时辰呢。 而夕阳落下时周满也没来。 萧院正忧伤的背着手站在门前,看着天边那点儿夕阳一点一点的变淡,而门口那里还是没出现周满的身影。 终于,萧院正忍无可忍,还是找了一个东宫的一个内侍,让他明达公主的宫殿里把人请来。 满宝被叫出来时还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整个人呆呆的,听见人叫也不回神,拢着手就跟内侍去东宫。 明达看着她走远,回头问白二郎,“我刚才和她说话,她真的听到了吗?” 白二郎:“放心吧,她没听到。”一看就是在走神呢。 明达:“……这可怎么放心?她这样能给郑公子看病?” “肯定可以,”白二郎道:“她肯定是在想病例,不用管她,等她想通就好了。对了,记得让东宫的人给她准备晚食,她还没吃东西呢,只要吃饱她就没事儿。” 明达便吩咐人追去了东宫。 白善早就离宫了,他毕竟是外男,来探望一下驸马可以,留得太久就不行了。 其实按理,白二郎都不应该留宿在宫中的,毕竟他也属于外男。 不过帝后疼明达公主,他们不发言,其他人也就不会主动找不自在。 而白二郎也不喜欢在后宫乱走,基本上就呆在明达的宫殿里,就是出门那也是往东宫去,绝对不在后宫瞎溜达。 满宝踩着最后一抹亮光进入东宫,这会儿萧院正只能看到五步以内的人了,院门口进来一个人他都分不清谁是谁。 所以一直等周满快走到跟前来,他才“哟”的一声道:“周太医终于想起来接班了?” 满宝却一把拽住他道:“萧院正,我知道止血和消肿的更好针法了,还知道了醒脑开窍针,不过后者得等他清醒后才能扎,但我还找到了两张好药方,你要不要与我辨一辨?” 萧院正上下打量她,还抢过一旁要点灯的内侍手中的灯,照了照周满的脸,看了一下她的眼底,发现她的眼睛有些红血色,便啧了一声后将灯还给内侍,“你今儿下午没睡觉啊?那我问你,你晚上怎么值守?” 满宝还没来得及说话,萧院正就挥手道:“罢了,此时说什么也完了,来吧,我们进去辨一辨,唉,本来还想着回太医院用晚食呢。” “啊呀,”满宝这才捂着肚子想起来,“我好饿啊,萧院正您还没吃吗,那我与您一起。” 萧院正:…… ※※※※※※※※※※※※※※※※※※※※ 作家的话 晚上八点见 我每次作话都想打明天见,每次都是打完以后想起来这不是最后一章,然后删了再重新打,噗哈哈哈 ☆.第2558章 体恤 别以为这是皇宫饭菜就有多的,工作餐都是按照人头来的,厨房显然只准备了萧院正的一份。 他正想是不是忍痛分她一碗饭时,有大宫女提了两个大食盒过来,笑道:“周太医回来了,这是太子妃让厨房给您准备的,可巧,这边才给您准备下,说是要给您夜里当宵夜呢,公主殿下那边就来人说您没用晚食,让殿下和娘娘给您准备些。” “娘娘当即就让厨房多做了两道菜,还有一些汤和一道粥品,回头您用不完就放在炉子上热着,晚上守夜累了便用上一些……” 萧院正脸色一正,立即将他小桌子上的工作餐挤到一边给她让位置,浅笑道:“放在这里吧。” 大宫女笑着应是,上前将食盒里的东西拿出来。 在偏屋睡觉的医助闻到香味迷迷糊糊的出来,就靠着门框看着这些饭菜发呆。 满宝就冲他们招手,问道:“你们用过了?” 萧院正道:“他们吃过了,不过都睡一个时辰了,估计也饿了,今晚他们要跟着守夜,一块儿过来吃些吧。” 两个医助立即上前,一人拖开一张椅子坐下。 萧院正等宫女退了下去才和端了饭碗开口,“你找到了什么新方子?” 满宝就将才从莫老师那里得到的两个药方说了。 萧院正推演了一下君药和臣药,沉思了一下后蹙眉,他总觉得臣药用量和君药太过接近,因此摇头,“用量不好。” 他很早以前就想说了,“周太医,你看你以往拿出来的药方,很多君臣佐使问题都不大,但用量上总是有很大的偏差,你师门开药方都这么……”野吗? 满宝沉思了一下后道:“或许是因为药的质量不一样,因此用量上会有差别。” 萧院正便道:“太医院用的药不敢说是顶好的,但绝对不会有质量问题。” 满宝嘿嘿一笑,“所以您看这方子要怎么改好?” 周满给的这两个方子的确不错的,萧院正推演了一番,根据郑二郎的病情调整了一下药量便可以使用。 满宝就提起配合的针灸,她今天下午这个也学了不少。 萧院正愣愣的,只是一个下午不见,周满就已经不是他认识的那个周满了? 她上哪儿知道这么快这些东西? 看了看她眼底的红血丝,萧院正叹息一声道:“周太医啊,辛苦你了。” 满宝笑道:“不辛苦,不辛苦,萧院正,您晚上要与我一同值守吗?” 萧院正:……不太想,然而对上周满闪亮亮的目光,他到底还是叹息一声,决定体恤一下下属,于是勉为其难的点头。 满宝悄悄在心里欢呼一声,决定吃过饭休息一下就去小睡片刻,一整个下午都在耗脑,此时感觉有点儿疲倦。 用过饭,满宝和萧院正一起去看郑公子。 他还在昏睡,头上包扎的纱布透出淡淡的血色来,萧院正一看便知道药粉被出血湿透了,于是道:“再给他加一些药。 俩人小心的拆掉纱布,在给他上药粉前盯着他的脑袋猛瞧。 两个医助一人点了一根蜡烛过来让他们看得更清楚一些。 满宝用手指虚指着几处道:“看到了吗,今儿我抽血的时候,这儿的颜色其实比现在深,也更鼓胀一些。” 萧院正:“现在也有些鼓胀了,看来里面又有积血了。” 满宝颔首,一边负积分让科科扫描,一边问萧院正,“您说他能自己吸收吗?” 萧院正想了一下下午抽出来的血量,摇头,“太多了,不行,留在颅内凶多吉少。” 满宝也是这么认为的,因此道:“所以我们再抽一次吧。” 萧院正迟疑了一下,白天时是周满运气好,下针时没碰到颅内的脑体,可这会儿是晚上,视线比不上白天,运气上要是有些差池…… 满宝道:“从中午抽血到现在已经过去三个时辰多一些,等到天亮还有五个时辰呢,积血若是一直不除……” 萧院正只能点头,“你小心些,原位下针,不要下太深。” 满宝点头,却让科科仔细的扫描,然后拿了针再次寻找最佳位置。 她很谨慎,来回比对了好几次,下针之后还让科科扫描,确认入针的深度后才慢慢的往前推针,不一会儿,羊肠中又滴出血来。 满宝一边按压着针一边想,其实这样的抽血方法是比不上在教课室里用针筒的,因为针筒可以主动吸,而她这样扎针后让血自动流出,其实流得不是很干净。 应急用是足够了,但速度还是慢。 满宝想着针筒,其实针头不难做,中空的银针嘛,他们现在用的就是,但塞子和透明的针筒不知道怎么做。 “可以了,换针吧。” 萧院正的话让满宝的思绪回笼,她小心的抽出针来,又对照着找了一个位置抽血。 然后才轮流摸了一下郑二郎的脉,确认脉象没有大的起伏后就把他的脑袋给包起来。 俩人的动作都很小心,并不敢动作太大。 因为颅脑受伤的病人不能乱动弹,万一一晃动,颅内出血愈发严重,或者不小心哪儿破裂了怎么办? 所以俩人一个小心的捧着他的脑袋,一个小心的将他的脑袋包扎起来,再轻轻地放在枕头上。 满宝呆呆的坐着思考,一时还不想睡觉,于是让萧院正和一个医助先去休息,她和另一个人守着,等下半夜再换过来。 萧院正便点了点头,先带着人去休息。 满宝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手中拿着笔,思考半晌便开始写郑二郎的脉案,郑望三个临睡前过来看一看郑二郎的情况,一进门就看到周满在就着蜡烛的灯光埋头苦写,他们都走到跟前了她也没发现。 满宝写得很入神,她觉得郑二郎的伤情很有代表性,伤到脑袋能活着等到治疗的不少,而治疗后暂时保住命的更不多,她很想知道他能不能救活,救活以后能不能恢复正常。 若是可以,她想将这一病例做成典型病例,传下去,将来医者再碰到相似的病例,处理起来时就有了参考方法和步骤。 ※※※※※※※※※※※※※※※※※※※※ 作家的话 下一章在晚上十点左右 ☆.第2559章 家属(大年三十的补更) 满宝写得很细,从他是怎么受伤,伤口有多大,内里伤情如何,脉象,出血量,脸色等都写得很详细。 郑望瞥眼看见她写的,颅内两处出血点,肿胀三处,其中两块肿块相连…… 郑望心中一跳,忍不住出声问道:“周太医,这肿块在脑中可有危害?” 满宝吓了一跳,手中一重,笔墨就重重的在纸上一划,满宝愣愣的抬头看他,半晌才认出眼前的人来,“郑大人啊,你怎么来了?深夜在宫中不好吧?” 邳国公看她迷糊的样子,笑道:“周大人,郑公子是郑大人的侄子。” 满宝这才想起这层关系来,不过当时皇帝让他们留下时她并不在,因此她并不知道三人为何留在宫中,目光在他们三个之间来回滑动,“那邳国公您……” 邳国公的关系是有点儿远,他觉得解释起来太麻烦,所以直接道:“奉命留下的,周大人,郑公子的伤势……” “哦,没有太大的变化。”满宝放下笔不写了,还将脉案盖起来。 郑望目光炯炯的看着,追问道:“周大人,我侄子的伤势,他脑中的肿块没事吗?” 满宝道:“我们会开消肿的药。” “这肿块会对他将来有影响吗?”其实他想问的是他会不会傻,但又觉得这样问不吉利,因此不肯说出口。 满宝哪里肯说,主要她也不肯定呀,她也是两眼抓瞎好不好? 但郑望不如此认为,他认为周满是有意隐瞒,脾气不由上来,声音也大了几分,“周大人,你如此隐瞒病情是在替河间郡王遮掩吗?’ 满宝一听不乐意了,而且他叫得太大声了,隔壁睡觉的萧院正屋里都亮起了灯,她只能让医助去让萧院正继续睡,然后转头看了一眼床上的郑二郎,见他还是安稳的躺着便松了一口气。 她看向怒气冲冲的郑望,抿了抿嘴,便指着外面道:“走,我们出去外面说。” 邳国公生怕他们吵起来,连忙拦在中间道:“我们有话好好说,有话好好说嘛。” 卢仲言好奇的看着周满。 他不是朝中官员,只是在京城游历,这几年住在京城中,算是卢氏在京城的代表,所以才被请进宫里。 其实他没少进宫,就算他没有官职,有卢氏这个身份在,偶尔也会进宫参加个宴席,或者和皇帝下下棋之类的。 但他一次都没见过周满。 但对这位女官,他可是没少听人说起,他好奇的看着他。 郑望却是在朝中为官的,甚至没少和周满打交道,他们在朝中也因为某些政见不和吵过架的。 于是他哼了一声,甩袖就往外走,到了院子后站定,回身怒视周满,想要与她大战三百回合。 此时夜风还有点儿凉,所以满宝双手拢在袖中,她将门关起来,尽量不吵到里面的病人后便看向郑望,靠在栏杆上皱眉道:“郑大人,你知不知道你侄子伤的是哪儿?” “我当然知道,你少转开话题,我只问你,你如此敷衍我,是不是就是想偏袒河间郡王?” 满宝不客气的问道:“我跟李尚书很要好吗,为什么要偏向他?” 郑望一顿,周满和河间郡王好似是没有什么交情,但周满和皇室关系好呀。 他正想说话,周满已经叹息道:“我说的是实情啊,因为我真的不知道他将来会如何,我甚至不知道他两个时辰后会如何。” 郑望一怔,邳国公和卢仲言也怔住了,然后邳国公就要拦住周满,却被卢仲言眼疾手快的拦住,这事儿一定要说清楚,要是郑二郎有个好歹,这件事皇帝必须给他们一个交代。 这一次事情卢郑两家是站在一起的,相比之下,邳国公自然是更忠于皇帝,他和皇帝可是亲家。 郑望上前一步,逼近周满问,“这是什么意思?” 满宝一脸好奇的看着他,“萧院正没告诉你们吗,我们只有三成的把握能将人救活。” 其实是有五成,但太医院准则,除非特殊情况,否则病情出了太医院就重两三分是规则。 显然,郑二郎还不够不到太医院的特殊情况。 郑望三个一怔,邳国公最先回神,立即点头道:“说了,说了,说了的。” 皇帝可不能这时候背锅。 “那你们就没想想,那七成不能把握是为什么?”满宝道:“当然是因为人的大脑复杂,里面出血,我们不确定开的止血药能不能完全止住血,颅压会不会过大让血管直接爆掉,流下来的血会不会造成大脑坏死……” “还有肿块,我们开的消肿药,扎的消肿针能不能让它消肿,若是不能消肿,它会不会越来越严重,最后直接肿胀到压迫他处,直接造成其他不可逆转的损伤。”满宝道:“这就是我们只有三成的原因啊,我们有了可以开的止血药,有了可以用的止血消肿针灸,还有其他处理伤势的手段,他的脉象回阳,在向着好的一面发展,这就是我们说的三成机会。” “他现在能不能活且还有七分的不确定,您现在直接就问我他活下来后会不会傻,那肿块会不会影响他的智力,这我如何给您答案?”她连他能不能活下来都不确定呢,这种事怎能给他应承? 给了,他醒了以后,傻还是不傻她都讨不到好。 郑望一听,不说话了。 邳国公连忙上前扶住他道:“郑兄,周太医说的不错,此事不好确定,她作为太医也不敢一口应承下来的,不如我们再等等看情况。” 卢仲言此时也点头说:“再等等吧。” 郑望就问周满,“何时能有确切的结论?” 满宝想了想后道:“颅内出血,要看明日的出血量,如果明日不用再抽血,那是第一个好消息,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他消肿醒来,他的身体会自己吸收脑内的淤血……” 满宝道:“这一个时间段大概在三天到十天左右,在淤血未曾完全吸收前他都是危险的。” “至于会不会有后遗症,等他醒来我们会知道一些,再等他脑内淤血消除我们能够再确定一些,所以您要问我确切的情况,半个月后再来问我吧。” 时间之长,速度之慢,让郑望狠狠的跺了跺脚,不过这次他不再发脾气,因为周满解释得很清楚了。 ※※※※※※※※※※※※※※※※※※※※ 作家的话 是谁说我准时更新如同中了五百万一样?那我提前更,你们是中了几百万? 哼哼哼,明儿见 我补更完了,从明天开始加加更的部分 ☆.第2560章 难呐 邳
相关推荐:
开局成了二姐夫
万古神尊
我的傻白甜老婆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交流_御书屋
顾氏女前传
沉溺NPH
蝴蝶解碼-校園H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婚里婚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