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有那么多时间耽搁在你们这儿?” 管事发作过一次,再没人敢扣下东西不给了,一一将自己领用的东西拿出来,检查确定过后一把一把的丢到火堆里。 满宝看着火堆燃尽,满意的点了点头,和管事道:“回头你们和禁卫一起把人送走吧。” “是,大人。” 就有人大着胆子问,“大人,庄子里的牛能分给我们吗?” 满宝问:“你们要牛干什么?” “庄子耕种需要牛,要是有牛会轻松很多,而且那牛生过天花,以后要是病死了别人也不能吃,也就我们能吃,所以这牛还是给我们比较好吧?” 满宝:“谁告诉你们生过天花的牛别人不能吃的?” 众人一愣,问道:“难道不是吗?” “当然不是了,等以后这些牛老了死了,我吃给你们看。” 众人:……谢谢,不用了,他们就想用活的牛,或者他们吃,才不想看别人吃呢。 满宝挥手打发他们,“别想了,这些牛都是我们太医院的,谁也不给。” 这可都是太医院的财产,是萧院正花钱和她买的,当然不可能随便给人了。 萧院正决定就把牛留在这个皇庄里,将来还可以观察一下牛的情况,将来他们太医院要是缺钱了还能卖出去凑一笔钱。 当然,现在萧院正是不缺钱的,所以很大方的交给皇庄的管事,让他们拿去耕种了。 萧院正在宫里待了半天,终于将他们这一次的成果和皇帝及诸位大臣汇报完毕,他就很大方的留下值班的人,带上其余人一起出宫吃饭去了。 算上医助和医女,他足足在状元楼里定了两桌。 萧院正和刘太医亲自来接卢太医和周满,神清气爽的道:“明日大朝会,周太医与我一起上朝,虽然陛下未曾明说,但我觉得陛下必有重赏。” 升官谁不喜欢? 满宝和卢太医都隐隐有些激动。 到了状元楼,萧院正就请俩人分坐在他两边,以示对他们俩人的看重。 满宝自然要相让刘太医,于是落后了刘太医一个位置。 这是太医院近三个月来的第一次相聚,又是立了大功的情况下,因此大家都很高兴,除了满宝和几个医女外,其他人都喝了不少酒。 满宝吃饱喝足,往外看了一眼,发现太阳快完全下山了,而萧院正他们大有转场的意思,干脆起身干脆告辞,顺便把另外一张桌子上的刘三娘和几个医女一起提溜出来走了。 萧院正还真打算请教坊司的人来唱个小曲,跳个舞之类的,周满她们在这里的确不好应酬,于是就没拦着她们,笑眯眯的让郑太医下去送她们。 满宝领着一群女孩儿下楼,扭头问她们,“你们是回宫,还是回家?” 医女一般都是住在宫里的,但今天太医院显然休沐,自然也可以回家。 医女们略一思索便表示回家去。 满宝就让刘三娘的车夫一一将她们送回去,她和刘三娘则是沿着街道慢慢往回走。 刘三娘走在满宝的身侧,道:“师父,我听祖父说,您这次又要升官了。” 满宝刚才也喝了两杯酒,此时脸颊就有些红,闻言道:“还未下明旨的事,不可轻言。” 刘三娘就点头。 师徒两个一路往家走去,结果还没进他们家那条大街呢,就看到白善正牵着一匹马溜达出来,双方一碰面都愣了一下,白善就展开笑颜,“你出来了?” 满宝点头。 扭头看他牵着她的赤骥,就问道:“你这是要去哪儿?” “去接你,”白善将马给她,笑道:“我听唐学兄说,今天皇庄里的人要全都遣散了,所以猜你应该也是今天出来,但见你这么久没回来,所以想去看看。” 大吉从马上下来,将他的马让给刘三娘。 刘三娘谢绝了,而满宝和白善也都没有骑马,而是就这样牵着马溜溜达达的往回走,一边说些闲话。 满宝告诉他,“试验暂时告一段落了,明日我们要上大朝会,后日应该能放假,你们是后日吏部考试吧?” 白善点头,稀奇道:“怎么明天大朝会,不该是后天吗?” 满宝道:“陛下心急呗。” 反正就一旬一次,早一天晚一天又有什么关系,皇帝一句话的事,他告诉了底下的人,自有官员去通知需要参加大朝会的人。 白善就左右看了看,凑到满宝耳边小声道:“你要被封为乡主了。” 满宝眼睛圆睁,本来就红的小脸蛋更红了,眼中似乎有光一般,“真的?” 白善就笑开,点头道:“真的,白二听长豫公主说的,她说是皇帝亲口告诉她的。” 满宝就自己计算起来,忍不住问,“是官爵,还是封荫?” 官爵和封荫是有很大区别的。 比如,满宝一直以来的目标就是想封荫她父母,以她现在的品级,可以诰封娘为五品县君,她爹为奉政大夫,封荫是荣耀,朝廷会给一些礼服礼帽之类的东西,逢年过节还会送些米面粮油和肉,但平常是没有俸禄的。 除非她死在了职位上,那样会有恩恤,咳咳,自然,她是不会死的。 而官爵就是和白善他们一样是实实在在的爵位,不仅有俸银禄米,还有爵田,很是荣耀。 不过大晋没有一个乡主,前汉时,朝廷还会封赏亲王或有功之臣的女儿为乡主、亭主之类的,后来就没人封赏了,亲王们的女儿基本都可以食邑一县,直接被封为县主。 满宝就摸着下巴思索起来,乡主是五品,那也有五百户的食邑呢,那就是五里,想想就激动。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414章 激动 因为提前知道了消息,满宝第二天起的很早,早早的起床,早早的洗漱,早早的穿戴好官服,然后就乖乖的坐在饭桌前等着用早饭。 小钱氏还是第一次见她起得这样早,先不可思议的看了一下外面黑乎乎的天色,又想去看堂屋里的沙漏,满宝立即道:“大嫂别看了,我特意早起的。” 她一脸严肃的道:“我久不上朝会,难得上一次,自然要早一点儿起来准备。” 小钱氏不知道她要被封赏的事,觉得还挺有道理,于是点头。 她问道:“是想吃饼,还是想吃面?” 满宝就纠结起来,“要我选吗?” 她两样都想选。 小钱氏就笑道:“我本想给你下碗面的,但我也不知道你昨日回来,所以没有提前准备臊子,我想给你剁些肉沫来煮面,这会儿还没扯面呢。要不我直接给你烙个饼?” 满宝一脸严肃的道:“大嫂,我不赶时间,还是吃面吧。” 小钱氏算了算时间,也觉得够用,于是给她扯面去。 先下油炒了肉沫,这才放水煮面,最后捞出来加上肉沫和一些盐巴酱醋,一拌就很好吃了。 小钱氏就提醒她,“别喝太多面汤。” 听说上大朝会是不能中途离开去茅厕的,所以上早朝的人都不会吃汤汤水水。 小钱氏煮了两碗,端了一碗穿过正堂去给庄先生。 正巧白家那边也给庄先生送了吃的,都是馒头和饼之类的,庄先生看到小钱氏的面就喜欢得不行,于是将馒头和饼,以及鸡蛋等东西给满宝分了一半。 满宝最后只接受了一个鸡蛋,剩下的东西进了才起床洗漱好的老周头肚子里。 老周头也很稀奇,“你今儿怎么起这么早?” 他还想着早点儿起来去叫闺女起床呢,以前她每次上大朝会都得他去叫一趟才起得来。 满宝压住心底的兴奋,和她爹道:“太久不见陛下,我想他了。” “是该想,”老周头对皇帝的感官很好,尤其是他这两天刚从庄子上农忙回来,看到那一大片一大片的职田,他就忍不住喜欢皇帝,于是道:“进宫见了皇帝,替我和他问好。” 满宝点头:“没问题。” 父女俩一边吃东西一边闲话,等庄先生那边也准备好,他们师徒两个就一起上早朝去,此时白善刚起床呢,他简单洗漱了一下就披着衣服过来送人,和满宝道:“今日大朝会上乖一些,别和人口角,要是有人骂你,你就当没听见。” 一旁的老周头听后不乐意了,道:“那不行,那不是白遭骂了吗?满宝,朝上有人骂你?真是的,一群大男人,怎么能欺负一个小娘子呢?” 满宝还没说话,一旁的庄先生便看了白善一眼,脸色不善的道:“哪有你这样教人的?” 说完庄先生就扭头和满宝道:“在朝上与众臣争执是常事,不必争一时长短。” 他道:“对未来的认识不同,政见不同,利益不同,这些都会有争执,若是一件一件,一样一样都针尖对麦芒的反口回去,那与菜市场里争斤论两的争吵有何区别?” “为官者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要学会思考和接纳别人的观点,不认同的反驳,认同的虚心受谏,这才是正途。” 庄先生说完还瞥了白善一眼。 白善立即道:“我知道先生,以后再也不敢轻浮躁动,只想着反驳人家了。” 庄先生这才满意的点头,然后和满宝道:“不过今日是你的好事,的确不好与人起争执,昨日萧院正已经进过宫,今日陛下就是有话要问,那也是萧院正回答,别忘了,你虽是崇文馆的编撰,但也是太医院的次官,你上头还有主官呢。” 所以不要胡乱出头开口。 其他时候还罢,今天得稳一些。 庄先生给了满宝一个眼神,师徒两个便一起上车。 等他们的马车走远了,老周头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问,“今天有什么好事?” 没有明旨的情况下,白善当然不能告诉老周头,于是冲老周头一笑,转身就跑,“周大伯等着就知道了。” 老周头想叫住人都不行。 满宝他们到的早,等师徒两个到太极殿时,里面才模模糊糊来了几个官员。 都是品阶不是很高的,大家互相见礼,然后就缩着脖子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四月份,早上还是有点儿冷的。 满宝从袖子里摸出一个暖炉给庄先生,然后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左右看了看。 天空一旦破晓,亮的速度就很快了,不过是几个瞬间,外面的光就越来越亮,最后光亮照进大殿,满宝看到了第一抹朝阳。 然后外面呼啦啦进来了不少官员,萧院正也来了,他站在满宝的斜前方,俩人距离不是很远了。 和前后左右的人行过礼后各自坐下,等待皇帝的到来。 唐县令气喘吁吁的赶来,还没到自己的位置便先看到了周满,“咦”了一声道:“你们萧院正怎么不给你假期,竟然就来上大朝会了?” 满宝想,今日要封赏,她不亲自来看一看多亏呀。 郭县令比唐县令晚一步进来,姿态还算优美,只是气也有点儿喘,太极殿距离皇宫大门还是有点儿远。 他看到满宝也愣了一下,然后如常的和她打招呼,“周大人也来了呀。” 满宝和他们打招呼,总算有机会说他们了,“唐大人和郭大人晚了一点儿呀。” 唐县令和郭县令就同时撇了撇嘴,在一块地方坐了这么多年,以前这话从来都是他们两个对她说的。 俩人决定大人不记小人过,不和她计较,于是互相行礼过后就在自己的位置坐下。 结果他们的屁股才挨到垫子,外面就传来净鞭声,得,他们又得站起来了。 他们刚站起来,外面就传来内侍的大声通报:皇帝到—— 文武百官齐刷刷的站立后,等皇帝走到座位上坐下,大家便齐齐面向皇帝一揖到底,行礼道:“参见陛下,陛下圣安。” ※※※※※※※※※※※※※※※※※※※※ 作家的话 两章一起更比较好,不然我怕你们骂我 ☆.第2415章 封赏(给书友“十年萌萌”的打赏加更) 皇帝免去他们的礼,让众人落座后开始讨论国事。 当下最要紧的自然是明天的吏部考试,因此吏部尚书先出列和皇帝汇报了一下准备工作…… 满宝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竖起耳朵听这些国事,盘算着什么时候轮到他们太医署,越想越兴奋,结果等啊等啊,最近的国事似乎有些多。 有的地方春耕结束了,有的地方春耕才开始,有的地方下的雨过多,秧苗和种子才下去就被泡坏了,有的地方却迟迟不下雨,根本没法儿插秧和播种…… 还有的地方水利工程堪忧,河道需要清淤,水坝需要加固,甚至还有边关发生了冲突的,因为争抢草地和水源,他们和吐蕃不小心又打了一架,当然,小规模的,屯田的士兵领着牧民们打的,损失不大…… 总之各种各样的事情不少,满宝觉得当皇帝也真够累的,十天一次大朝会,基本上她每次上大朝会都能听到这些问题。 偶尔还有一些贪官污吏的汇报等,总之就是每天事情不断,真可怜。 满宝胡思乱想着,太早起的后遗症就出现了,她觉得眼皮有点儿沉重,耳边的声音还越来越远了。 她在心底告诉自己,今天不一样,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她得高高兴兴,清醒的看完全场…… 于是她努力的撑开了眼睛,抬起头来无神的看了一眼上面的皇帝,然后皇帝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她的眼皮又耷拉了下来…… 感觉只是一瞬间的事,她的膝盖就被人戳了一下,她一下清醒,本以为已经消失的声音重新灌入耳朵,她睁开眼睛就看到唐县令头也不回的悄悄收回自己的玉圭, 满宝双手一握,拿紧自己的玉圭,这才眨了眨眼看向前方,这才发现现在做汇报的竟然是萧院正,她精神一振,瞌睡彻底没了。 皇帝正在赞赏萧院正和太医院,赞赏完以后自然是封赏,萧院正明面上没有上升的空间了,皇帝直接赏他三品官员的待遇,卢太医提一等,官职和刘太医则是提了半等,竟然直接和萧院正的官职齐平,因为天花方子是周满带回来的,加上此功,因此封爵乡主。 皇帝早给她拟定了封号,直接封栎阳。 满宝眼睛一亮,郭县令却是心头一跳,万年县过去就是栎阳县,但栎阳县已经属于雍州,就不知道那五百户分在哪里,要是正好和他们万年县接壤,将来…… 郭县令去看周满,唐县令则去看郭县令,满宝则是看着皇帝,很兴奋,也很高兴的跪下谢恩。 皇帝笑眯眯的让他们免礼,勉励他们再接再厉,尽快将痘苗推广出去,让百姓们将来免收天花之苦。 这个赏赐皇帝当然不可能张口就来,其实除了周满的赏赐是皇帝早就想好的外,其他人的赏赐都和其他大臣商量过的。 实际上,这个赏赐他们昨天便争论了一天。 当然,萧院正并不能参与其中,因为他是当事人,所以他有点儿懵,他以为自己是要加虚衔或者别的官职的,毕竟在往上也不可能,可像皇帝这样不加虚衔和官职,直接让他领三品的待遇…… 总感觉怪怪的,还有点儿心惊胆战。 满宝开始不觉得,兴奋的和萧院正出去后便也觉得不对了,“奇怪,陛下怎么不给您加衔,直接就给三品的待遇?” 萧院正自己都糊涂呢,“我怎么知道?” 萧院正不知道,但魏大人和老唐大人知道啊。 唐县令也觉得奇怪,于是跟在他爹屁股后面往外走。 老唐大人他们是在皇城里办公,是需要出宫的,见儿子出了宫门不赶紧骑马回他的县衙,而是跟在他屁股后面走,便没好气的回头瞪了他一眼,然后才小声的道:“陛下想将太医署从太常寺中独立出来。” 唐县令惊诧,“那九寺岂不是要变成九寺一院了?” “是署,”老唐大人一边背着手一边慢悠悠的往前走,小小声的道:“犹如国子监一般,太医署以后可掌天下地方医署,不仅要培养医学生,还要管理天下医者。” 天下的文人都受国子监的管辖,底下的府学,县学,甚至是各种书院私学,也都要受国子监的管辖,皇帝想要打造一个独立的太医署,不必受太常寺和户部,甚至是太府寺的管辖和约束。 唐县令道:“章正卿能答应?” 他是太常寺正卿。 老唐大人道:“不答应,现在谁能扭得过陛下?而且陛下把当年周满白善白诚上的那道厚厚的折子又拿出来了,连魏大人都支持皇帝,虽说所需钱银过大,但我看着,倒也不是不可能,真要像周满他们折子上的那样做,最后受益的还是天下百姓。” 唐县令问,“钱银过大,那是大到多少去?” 老唐大人就笑了笑道:“你也担心半途而废,前功尽弃,白花银子?” 唐县令没说话。 老唐大人就叹气道:“这就是我们最担心的呀,可是看到周满现在还这么年轻,白善年纪也不大,我们就觉得,这事儿慢慢做着,应该能做成。” 老唐大人道:“只不过我们年纪大了,可能看不到了。” 唐县令:…… 老唐大人走了一段发现他儿子没跟上,就回头看他,“你愣那干嘛呢,既然都来了,去我那里领你的弹劾折子去,回头写好了辩折给我送回来。” 唐县令:“……爹,不是,老唐大人,下官这么勤勉,谁这么想不开弹劾我?” “昨天你们长安县闹市有惊马,撞伤了人是不是?” 唐县令:“不是,那不是撞伤,是一位老人家走过街口的时候看到惊马狂奔而来,吓得自己摔倒的,我已经做了判决了……” 父子俩争辩着走远,满宝则跟着萧院正回太医院,一路上都在抱拳和人“同喜,同喜……” 等终于回到太医院,还得继续和同僚们继续同喜同喜,等终于都道过喜以后,满宝就钻进萧院正的办公房里找萧院正,“萧院正,您要不要找人打听一下?我觉得没有加衔的恩赏很不稳定。” 萧院正也有些闷闷不乐,大家都升官了,半品也是啊,郑太医等人没升官,但也得了不少赏赐,只有他,有点儿不清不楚的拿了三品的待遇,可没有加衔啊,那以后这个待遇要收回去,也不过是上面一句话的功夫罢了。 ※※※※※※※※※※※※※※※※※※※※ 作家的话 今天依旧不能万更,明天继续努力 ☆.第2416章 我偷偷带你们 “我能找谁打听?” 满宝就撺掇他,“您和古大人打听打听?您和他关系不是挺好吗?” 萧院正立即紧张的往外看了一眼,压低了声音道:“别乱说,我们哪儿关系好了?” 不过萧院正还是留心了。 他一抬头,见周满还在这儿,便挥手道:“行了,行了,你赶紧出去看看今天有多少人请医,早点儿把事情办完,大家也好回家。” 他道:“太医院难得人人都有封赏,今天他们肯定要早些回家庆祝的。下午圣旨出宫,你也得回去接旨吧?” 满宝一听,立即不敢磨蹭了,出去看交到太医院的单子,外面还有宫里来请太医的宫女内侍。 她一出来,郑太医立即给她让了一个位置,和她道:“宫中的杨贵妃生病了,燕德妃和郑贤妃也都有些不适,你想接哪一个?” 满宝直接点了杨贵妃,“我顺便去看看两位公主。” 杨贵妃和皇后住得近,和公主们关系也好,去给她看病可以顺便拐个弯去看一下明达公主和长豫公主。 郑太医又拿出几张单子道:“外面也有请医的,韩尚书家里的公子摔跤把腿摔断了,想要个接骨的太医过去,嗯,这个不适合你,这个,邳国公夫人也病了,这个没人去看过,他家和你家不远,你要不要去看看?” 满宝:“我还要接外诊?” 她都接宫里的单子了。 郑太医道:“太医不够用,院正带回来好多数据,你们只是大致归纳了一下,我们这边还得存档呢。” 满宝想了想,不太想出宫又进宫。 郑太医大约也知道,于是道:“你可以今日去看,明日还去看,再让邳国公府下一张单子就是,回头两张脉案一起入档就是。” 满宝就悄咪咪的看了一眼萧院正的办公房,“可以这样?” 郑太医:“……可以,毕竟出宫进宫不容易,耗费的时间很长,不是大病就不是大事,既然你接了外诊,你要不要顺手再接一张赵国公府的单子?” 满宝问:“他们家的国公夫人?” “不是,”郑太医看了一眼她后道:“是他们家的世子夫人。” 满宝挑眉,语气上扬的“哟”了一声,也不知道在哟啥。 郑太医笑了笑,全太医院都知道,周满上次去赵国公府被为难多半出自世子夫人的手笔,毕竟赵国公夫人病着,他们家就是世子夫人做主。 满宝接了两张单子,点了点头道:“行,我都去看看。” 满宝先去看杨贵妃,她是受寒了,她跟随皇后,所以惯常喜欢请刘太医,后来随大流喜欢请周满。 再后来,只要周满在宫中,她就请周满,比皇后请满宝还勤些,所以满宝和她挺熟。 一摸脉,满宝就知道她为啥能够从三月一直病到现在了,说白了就是胃口不好,饮食不好,阳气不足。 于是满宝让她出去早晚晒太阳,“现在的太阳不大,尤其是早上,那太阳晒着暖烘烘的,您早上用过早食就拿一张木榻出去趴着晒,多晒一晒后背,晒上四五天,这病就好了。” 杨贵妃和她的宫女听得一愣一愣的,“不用吃药了?” 满宝考虑到她的胃口不好,吃了药后基本上就吃不下东西了,于是道:“我给您开点儿药膳吧,多是粥品,药先不吃了,再给您扎几针,剩下的就等着您晒太阳了。” 又叮嘱到:“记住,是巳正前的太阳,下午的话,酉时之后再晒吧,免得晒黑了。” 满宝给她留了药膳方子,还有食膳的单子,她道:“有时候吃好了比吃药还管用呢。” 杨贵妃连连点头,深以为然,她就不喜欢喝药。 满宝给杨贵妃扎针,才把针拔了,明达公主和长豫公主就手拉着手闻讯赶来了。 杨贵妃穿好衣裳,看到她们就笑道:“你们玩去吧,不用管我了。” 说完见满宝一脸严肃,就有点儿心虚的道:“我会好好吃东西的。” 满宝这才点头,收好药箱就去和明达公主和长豫公主说悄悄话。 两位公主和满宝互相问好后便只有一个目的,“我们听白二说,你们等白善过了吏部考试就请酒庆贺封爵?那你也封爵了,你要不要和他们一起办酒?” 满宝理所当然的点头道:“当然要了。” 明达公主就道:“那你请我们吧。” 满宝:“我请你们,你们能去?” 长豫道:“我和明达去求母后,明达再去求父皇,肯定可以。” 满宝疑惑,“你们还守孝呢。” 一心想出去玩的明达和长豫脸色僵硬了一下,这才想起这件事,一时有些泄气,还有些愧疚。 她们好像太不孝了些。 满宝轻咳一声,小声道:“你们要是悄悄出来,我可以悄悄带你们去我家。” 她道:“我才知道,去年刘祖母在后头花园的边上建了一个花房,冬天的时候从外面将窗户都封上,里面就很暖和了,现在春天,那些木条都拆了,窗户打开,一扇一扇的,特别的好看,而且还私密,平时没人过去,到时候我让人在那个角落里设一桌,就我们自己吃饭,不让人知道。” 明达迟疑,长豫却很心动,一直扯着明达的袖子看她。 满宝道:“我们不喝酒,算不得饮宴。我家钱少,肯定也不会请伶人,最多请个说书的去说书,你们不听就是了,一般的吃顿饭而已,也算不得取乐了。” 明达道:“我得问过父皇和母后。” 皇帝是答应的,他心疼女儿们,觉得这两年她们都憋坏了,因为守孝,她们这两年出宫的次数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以前她们在宫里还会请几个小伙伴进来玩,但这两年连小伙伴也不请了。 皇帝嘴上不说,心中却一直记着呢,生怕把他闺女们给闷坏了。 可守足二十七个月孝是他亲口说的,连太子这两年都在遵守,他也就不好给女儿们搞特殊。 所以一听说女儿想出门,皇帝立即道:“出,这也不算饮宴,就出去走走,就是你们皇祖母知道,也只会高兴。” 皇后就瞪了他一眼,和明达长豫道:“哪有守孝的时候去别人家家里做客的?这是不礼貌的。” 长豫,“我们上次都去了?” “还说呢,上次你们说去护国寺上香,结果连护国寺都没上。” 长豫就抱住皇后的胳膊道:“母后,周满都不在意这个呢,而且我们能去,她可高兴了。” “就是,公主去给她道贺,哪有什么好不好的说辞?”皇帝维护女儿道:“朕的女儿是龙女,她们自身就带了福气,不管什么时候去谁家,那都是福。” 皇后:…… 明达也眼巴巴的看着皇后。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417章 我不是那个意思 邳国公夫人也不是什么大病,人年纪大了,又碰上换季,总会有些不舒服。 满宝看过后给她开了药方,还扎了一套针灸,劝告她少吃肉,春天到了,可以多吃青菜。 然后她就从邳国公府溜溜达达的去了另一条街上的赵国公府。 赵国公府的人没想到来的人会是周满,一时呆住。 给满宝做助手的刘三娘忍不住看他们,“怎么,这不是你们赵国公府的单子?” 赵国公府的管事立即反应过来,弯着腰道:“是,是,周太医您里面请。” 赵国公府的世子夫人躺在床上,她院子里的丫头先满宝一步跑进去禀报,“夫人,太医来了。” 世子夫人便道:“请进来。” 然后示意丫头将帐子放下来。 丫头没动手,而是凑上去小声道:“来的是周太医……” 世子夫人:…… 这就有点儿出乎意料了,因为周满,她接连被罚了两次,说起来这病还是因为周满起的呢。 满宝进后宅的速度并不慢,很快就到了院子,见没人领她进屋,就扭头看向管事嬷嬷。 嬷嬷脸色微僵,立刻去撩开帘子,先钻进去禀报,“夫人,周太医来了。” 上次已经怠慢过一次,这次可不好怠慢了。 屋里的人立即反应过来,世子夫人高声道:“快请进来。” 她扶着丫头的手坐起来,靠在枕头上咳嗽了好几声。 满宝和刘三娘入内,先是笑着和她行了行礼,然后就问道:“您是哪儿不舒服?” 世子夫人脸色有些苍白,但看着还好,她有些不自在的道:“就觉得胸闷,总是咳嗽,夜里也睡不安稳。” 一旁的丫鬟立即补充道:“我们夫人请了大夫来看,说是受寒,开了药吃,但总也不见好,今天早上起身还晕过去了,这才请的太医。” 满宝又看了一眼她的脸色,便给她把脉,摸过脉后就问,“夫人中午吃了什么?” “我们夫人病着,胃口不佳,所以午食没有用。” 满宝问:“那早食吃了什么?” “早食就吃了一点粳米粥。” “一点是多少?” 丫头愣了愣后道:“三勺这样吧。” 满宝就问,“那昨晚上吃了什么?” “昨晚上吃了一碗燕窝粥。” 满宝:“只吃燕窝粥呀。” “还有药,”丫头道:“那药败胃口,所以夫人吃不下去饭食。” 刘三娘忍不住抬头看她们。 满宝忍不住想,这是要做天上的仙女啊,直接饮风食露就可以了。 满宝收回手,和丫头道:“没事儿,你们夫人之所以会晕是饿的,你去叫厨房熬一碗粥,剁一些肉沫放进去一块儿煮了,再加些油盐和葱花,做好以后送来。” 丫头一愣一愣的,不由看向她们夫人。 世子夫人从听到周满说她是饿的以后就脸色涨红,见丫头还磨磨蹭蹭的不肯下去,不由怒,“愣着干什么,没听见周太医说话吗?” 丫头立即行礼退下。 饿着肚子,满宝就是想扎针都不行,她干脆去开方子,开好了方子后交给世子夫人,道:“这是驱寒止咳的,饭后吃!” 满宝强调道:“你放心,先吃饭再吃药,这药再苦,它也不可能败你两个时辰的胃口,也不用怕,我还给你加了点儿开胃的药,吃了我的药以后你一定能吃得下东西的。” 世子夫人:……总觉得她阴阳怪气的。 满宝就坐着等,等他们家的下人总算做好了肉粥端上来,她就看着她吃。 世子夫人吃了一口热乎乎的肉粥,别说,口齿生津,胃口竟然开了! 世子夫人就在周满的注视下吃下了一碗粥,呼出一口气后就拿帕子矜持的擦了擦嘴唇道:“周太医,我吃好了,我们扎针吧。” 满宝:“你不用扎针。” 满宝道:“你看,吃下东西你就出汗了吧?这是食物在补充你身体里的阳气,将寒气逼出来呢,以后要是吃不下东西就吃肉粥,这个可好吃了。” 吃上三天,保准你看什么吃的都是绿的,恨不得一口吃下去。 不吃东西也是病,不论是脾胃虚弱还是心病,那都是病,得治! 满宝留下方子就走了。 世子夫人咬了咬牙,转头吩咐贴身丫头,“去包一封红封给她送去。” 丫头便小声道:“之前给包了五两的红封……” “换一锭大的。” 丫头便明白了,赶紧将原先那个准备给太医的荷包拿出来,想起柜子里没有十两一锭的大银块了,干脆往里又塞了一个五两的银锭,然后就跑去追满宝,在她出二门前笑着将荷包塞进了她手里。 满宝照例推辞,“这是我等的分内之事。” 毕竟给权贵们看病也是他们太医院的职责之一,只要单子他们接了,他们就得出来看。 “是,”丫头笑道:“但劳烦周太医跑这老远,我们夫人很是过意不去,所以给您准备了车马费,或是拿着钱去喝杯茶也是好的,您就拿着吧,不然奴婢回头该不好交代了。” 虽然太医们上门看诊是责任,但一直以来的规矩,请了人上门都会给些车马费。 要是上门的太医不接受,那才完蛋呢,要么,你是得罪了宫里,要么,你就是得罪了太医院了。 满宝假模假样的推辞了两下就接受了,带着刘三娘出门。 刘三娘都不理解师父图什么,所以出门就忍不住问,“师父,您为什么要上门给她看病?” 刚才她看过那方子,除了又苦又酸外没别的毛病,是一副很好的药方。 满宝:“郑太医派的单子呀。” 刘三娘:“……那要是郑太医不派您呢?” “那我就不来呗,”满宝一脸莫名,“难道我还强来呀?” 刘三娘一脸的懵。 满宝就抛了抛手中重重的荷包道:“傻子,这是给他们赔罪的机会呢,而且我这次再上门,不过是把她打我的脸还回去而已。” “可您什么都没做。” “就是什么都没做才是打脸,我要做了,那就是打我们太医院的脸了,还有可能犯法,会被要求去县衙或者刑部几日游。” 刘三娘:“……师父,您想多了,我不是那个意思。”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418章 赐封 满宝笑了笑,“我知道,你看这个,他们家给的车马费都比邳国公府的多一锭呢。” 满宝打开荷包,送给刘三娘一个。 刘三娘倒没推辞,收在自己的荷包里。 满宝上了马车,回到周宅侧门后还拿出一块银角给车夫,“你送三娘回宫去吧。” 车夫不想收,满宝就笑道:“拿着吧,今儿我有喜事,就当是喜钱。” 车夫一听,立即收了钱,笑吟吟的和满宝行礼,“小的恭喜大人高升。” 显然,早朝上的事,宫里差不多都知道了。 满宝笑着点点头,让他和刘三娘走了。 满宝和郑太医说过,可以明天再进宫,但刘三娘显然不可以,她还要工作呢。 目送他们的马车走远,满宝就转身,老早就开了门等候的门房立即殷勤的上前帮满宝拎着药箱,“满小姐,周老爷,周太太,还有周大奶奶他们都在家呢。” 以前周家的侧门都是关着的,刘老夫人考虑到这边侧门进去就是周家人所住的宅院,怕门房嘴不严实往外漏事,所以门房都是守在里面,外面的人敲门了才知道。 但自从上次门房被白善罚过一次后,门房就改了,刘老夫人选了嘴巴更严实的三个人一起守着侧门,门大部分时候都是开着的了,他们也会和其他家的门房一样坐在门槛上看着街道上的人来人往,以至于现在周家人连隔壁的杜家一天出了几趟车都知道。 满宝一进门,坐在院门不远处的老周头就和她对上眼了,他立即放下烟杆,跑上来问道:“怎么这时候回来了?” 满宝就抬头看了一下太阳所在的位置,知道现在宫里通知的人应该还没到,于是道:“爹,咱家今天有喜事。” 老周头,“你又升官了?” 满宝:“……倒也算不上升官。” “哦,”老周头扬起的声音就落了下来,有些失望的道:“那是皇帝又给赏赐了?” “爹,你知道的真多。” 老周头就得意的道:“那是,这都是你刘祖母说的,她说你这次立了大功了,还让我们提早做一下准备呢,我还以为你又要升官了呢,想着你要是又分职田,那能不能选个近一点儿地方的,到时候我们好种菜……” “虽然我没升官,但我封爵了,” 老周头听不太懂,“啥爵?” “满小姐,宫里来人了。”满宝还来不及解释,守着侧门的门房就赶紧跑来。 一个小内侍跟在他身后进来,看到周满拎着药箱站着便笑道:“周大人也在家,那倒好了,再有一刻钟圣旨就到了,您准备一下吧。” 满宝客气的应下,让门房去通知管事打开大门。 然后就拉着她爹回去准备接旨,“把娘也找来,赶紧准备接旨的东西。” 老周家也不是第一次接旨了,还是很有经验的,老周头来不及问是什么圣旨,忙去和钱氏准备香案,等他们准备好,宣旨的人也到了。 这次宣旨的却是礼部的官员,只是后面跟着内侍而已。 对方和周满不熟,不过对周满还算客气,对周满笑了笑后便展开圣旨宣读。 满宝领着老周家一堆大小跪着听旨,长篇念下来,除了满宝和休沐在家的周立学和周立固,没人听得懂圣旨的意思。 “……温正恭良,珩璜有则,礼教夙娴,医者仁心,谦虚恭顺,于国有功,现奉为圣喻册封为栎阳乡主……” 周立学和周立固都是一呆,但圣旨还没完,继续念道:“旌奖贤劳,乃朝廷之著典;显扬亲德,亦人子之至情……周金乃崇文馆编撰兼太医院太医周满之养父,仁义慈善,与人不苟……兹特封为奉政大夫,远增林壑之光,益享桑榆之乐。” 这下换满宝呆了,她一脸惊诧的抬头看向礼部官员,所以这就是礼部官员来宣旨的主要原因? 但这还没完,拿着圣旨的人顿了顿,咽了一下口水后继续道:“母氏劬劳,义实兼乎教育;朝廷宠数,礼特重于褒荣……钱氏乃崇文馆编撰兼太医院太医周满之养母,惠朗知义,温恭守礼……兹特封为罗江县君,茂膺冠帔之华,永示家庭之式。” 满宝眼含热泪,恭恭敬敬地向圣旨磕了一个特别响的头,真心诚意的道:“臣,谢陛下隆恩!” 宣旨官便笑着将圣旨合拢,双手交到周满手中,笑道:“周大人,恭喜您了。” 又对还不懂发生了什么的老周头行了一礼,叫了一声道:“周大夫,回头下官可要来讨一杯水酒喝的。” 满宝立即道:“我回头就去礼部发请帖。” 宣旨官一听便哈哈大笑起来,满口应下。 满宝只准备了一个荷包,但这显然是不够的,好在周立学和周立固机灵,已经悄悄的往后退,直接拉了小钱氏走,小声道:“娘,还需要再封两个红封,还有铜钱,家里还有多少铜钱都拿出来,一会儿外面的人都给他们几串。” 小钱氏:“……给这么多?” “哎呀,娘,这可不是一张圣旨而已,那上面封了三个人呢。” 小钱氏一头雾水,不过她还是带着儿子去拿钱了,就在满宝说话的功夫,他们拿了一包袱的钱来分下去。 跟着来的内侍和侍卫们也只是推辞一下就塞怀里了,这是喜钱,不拿的话反而不好。 大家都高高兴兴的散了。 老周头这才说话,“这位大人是不是喝酒了,怎么冲着我叫大夫?” 周立学:“爷爷,刚陛下封了你做奉政大夫。” 老周头心一颤,有些害怕,“这,这是做什么的?难怪我刚才似乎听到我名字了呢。” 满宝立即安抚他,“爹,这是恩荫,就是一个封号。” 周立学已经叫道:“爷爷,我不是常说以后要当官给我娘挣个诰命吗?这就是诰命了,您受小姑恩荫成了奉政大夫,以后您也是有品级的人了,见了县太爷都不用跪,人家也要叫您老爷的。” 老周头惊讶的瞪大了眼睛,就觉得眼有点儿晕,半晌才咽了咽口水问,“怎,怎么恩荫的是我?那你娘呢?” ☆.第2419章 食邑(给书友“凉亿”的打赏加更一) 钱氏比他冷静多了,虽然也激动,不过却并没有失态,而是眼睛亮晶晶的问满宝,“我似乎也听到了我。” 满宝狠狠地点头,“娘,陛下封你做县君了,五品的诰命!” 老周家这一家大小才听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立即围上来团团恭喜老周头和钱氏。 满宝都被挤到外面去了。 满宝蹦了蹦,发现爹娘被兄嫂和侄子们围得很严实,便不得不拖了一张椅子过来,直接站在上面往里看,“爹,娘,我还有话没说完呢……” 没人听见她说话,周五郎很兴奋的道:“爹,这是大喜事,晚上我们家吃酒吧。” 老周头连连点头,“好好好,吃酒,吃酒,让你大嫂做。” 周立学则道:“爷爷,奶奶,这么大的喜事该发喜钱的。” 老周头还是点头,“好好好,发钱,发钱……” 钱氏也道:“我回去拿钱。” 老周头根本没清醒过来,还是连连点头,眼睛都有些红。 但周立君已经在外面兴奋的接口道:“奶,不能要你们的私房钱,要公中的,我去取钱。” 于是周立君随手拉上周立威和周立固,去库房里抱钱。 满宝趁机跳下椅子要挤进去,结果五头领着六头七头几个立即顶着脑袋钻了进去,直接将缺口填得满满的,“爷爷,奶奶,还有我们,还有我们。” 满宝…… 等周立君带着两个弟弟抱来一怀抱的钱,直接塞在老周头和钱氏手里让他们发时,老周头才回过神来。 他一下抱住钱不舍得给了。 钱氏也没想到周立君抱来这么多的钱,她以为的钱是几百个钱,到时候这么多儿孙一人发几个就可以了,但是这…… 钱氏抱着钱,手上按着一吊钱,一时没有动作。 老周头这才想起他闺女来,看了一圈后大叫道:“满宝呢?” 满宝蹲在椅子上闷闷的道:“我在这儿呢……” 大家让开一条道儿,这才发现她因为穿着官服,还戴着官帽,所以不好挤进来。 大家立时不好意思的一笑,连忙将她拉进来。 她看到老周头和钱氏怀里的铜钱,也乐了,“爹,娘,你们就发呗,我也要。” 老周头就摸了摸铜钱,一时没有动作,钱氏却是拿起一吊钱直接塞给她,笑道:“行,给你,拿去吧。” 老周头这才恋恋不舍的给她一吊,然后问道:“满宝,那什么大夫有钱拿吗?” 满宝摇头,“那是诰封,又不是真的当官,不过节假日朝廷会给您送礼的。” “送什么礼?” “不一定,会送米面,会送肉,会送布匹和衣裳,各个地方的都不一样,有时候也会有喜钱发。” 周立学:“爷爷,这诰封最要紧的是体面,您只要往外说您是奉政大夫,外头的人就知道您有个孩子最少得是五品官。” 周立固,“而且还当官当久了,不然就是很得圣心的官,毕竟诰封也不是谁都能得的。” 这下连满宝都点头了,她是怎么也没想到这一次皇帝还会诰封她父母的,所以才会那么惊喜。 有些官员和礼部申请诰封,可能申请七八年都未必能下来,并不是你当了官,朝廷就会诰封你的父母妻子的。 这是恩荫,何为恩荫? 先有功,后有恩荫。 不管是实打实的功劳,还是苦劳,都得先立了才有资格和礼部申请,礼部还未必会批准。 而且,官员的功劳恩泽是有限度的,你这边要求封赏父母和妻子了,轮到儿子恩荫时,礼部就不会给了。 所以很多人会将这个权利保留着,以后给孩子读书用或者恩荫出仕用。 反正,礼部那边都有一笔账呢。 所以满宝特别理解,她最大的官职是从四品编撰,诰封她父母却都走的五品。 等老周头和钱氏终于理解了诰封不容易得时,刘老夫人已经扶着郑氏过来恭喜他们了。 老周头和钱氏立即起身和她们见礼,老周头一脸不好意思的炫耀道:“都是满宝这孩子,要我说有恩荫这种东西以后留给孩子们多好,何必这时候用了给我们呢?” 刘老夫人就笑眯眯的道:“这是孩子的孝心,而且您二位养育她长大,这本就是亲家您该得的荣誉。” 刘老夫人说话好听,老周头被夸得飘飘然,眼睛都笑得眯起来了。 钱氏拉着刘老夫人笑得:“亲家祖母,您快别夸他了,一会儿他该更得意了。” 刘老夫人一是过来恭喜,二则是来和他们商量办酒的事的。 她笑道:“如今我们三家算是三喜临门,所以这顿喜酒可得好好的办起来。” 老周头歪头疑惑,“三喜?不是四喜吗?” 他掰着手指头算,“白善封爵,二少爷封爵,我和孩子他娘得了诰命,这是四喜啊。” 刘老夫人:“……” 她笑着纠正道:“亲家和亲家母诰封是一喜,满宝升官是二喜,满宝和善宝二郎一起封爵是三喜,这不是三喜临门吗?” 钱氏一怔,连忙问道:“满宝封爵是什么意思?” 都已经被热闹得忘记这事的满宝立即反应过来,将怀里的两吊钱塞进周立君的怀里,让她帮忙抱着,“爹,娘,我也有爵位了。” 老周头立即道:“对,我还听到你的名字了,三次呢。” 满宝:“……只有第一次是封我的。” 钱氏便问:“封你什么了?也是县子之类的吗?” “不是,是乡主。栎阳乡主。” 老周头他们孤陋寡闻,都不懂,“乡主是什么?” 满宝噎了一下后道:“就是一种爵位的名称,和白善他们的县子差不多,也只有五品,我有五百户的食邑呢。” 老周头他们不懂食邑是什么,满宝就道:“就是在栎阳县下,县令会分拨出五百户的人给我,这些人缴纳上来的租税是给我的。” 老周头立即领会,“那口分田的田租?” “对,还有丁税和赋等,他们交上来的税赋不会上交给朝廷,而是交给我。” 当然,她也只能拿东西和钱,对食邑下的人是没有管辖权的,他们依旧归栎阳县来管理。 老周头和钱氏张大了嘴巴,这种几乎一人即可代一国的爵位是他们所不能理解的。 ※※※※※※※※※※※※※※※※※※※※ 作家的话 下一章在晚上十点半左右 ☆.第2420章 栎阳(给书友“凉亿”的打赏加更二) 满宝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和老周头钱氏解释清楚爵位和官职的区别,为了让他们更能够理解,她顺手提了恭王做例子。 “恭王现在身上就没有实职,他之前是亲王,封地在洛州是好大的一片,封地内的赋税等都是属于他的,他虽然没有管辖权,但因为那里头都是他的食邑,他要是有什么想法也是可以和那里的县官说的。”满宝道:“比如给免个赋税,少点儿捐赋之类的,还是可以说的。” “后来他是郡王,封地被收回去一部分,被收回去的那部分里的百姓,他们就不再向恭王缴纳赋税,而是向朝廷缴纳。” 老周头呆呆的,“你都是王爷了?” 满宝:“……爹,我就是个五品的乡主,食邑就五百户,相当于六个我们村,或者三个大梨村这样的。” 钱氏也呆,“那也很厉害了,比你爹还厉害呢,我说的是亲爹。” 老周头回神,立即扭头问刘老夫人,“亲家,善宝也有那什么什么邑吧,他有多少户?” 刘老夫人就笑道:“有的,和满宝一样,也是五百户。” 老周头立即问道:“那在哪儿呢?” 他也扭头问满宝,“我们家那五百户在哪儿呢?你知道谁家是谁家吗?” “就在栎阳,”满宝道:“回头我去问问栎阳县令,白善的封地在陇州呢,不在这儿。” 满宝说到这儿反应过来,咦了一声道:“陛下怎么把我的封地放在栎阳?应该放在罗江县才对呀。” 刘老夫人就笑着点了一下她的额头,“傻孩子,在栎阳还不好呀,天子脚下好营生,他们缴纳的赋税也多些。” 栎阳属于雍州,距离京城很近,万年县过去就是栎阳,距离京城的外城不到百里,快马一个时辰就能到,比到他们的庄子还近。 当然,栎阳也不小,还得看那五百户划分在哪里,万一划分在另外一个角落,骑马上一天才能到的也有可能。 不过刘老夫人觉得不会这样,她笑道:“你正受恩宠,礼部和栎阳县县令不会太过为难你的。” 何止不会为难,栎阳那边收到旨意,因为皇帝没有指定具体的地方,只是给了封号栎阳,栎阳县令便有一种奇异的感觉,周满以后怕是还会升。 于是他仔细的研究起公文来,在琢磨了半天过后,终于确定礼部也没指定地方,于是他就拿出栎阳县的地图琢磨起来。 半天过后在临近万年县的地方小小的圈了一块地方,打算那五百户就从这里拨给周满,将来她要是还升爵,可以沿着这个方向继续给她拨。 栎阳县令喜滋滋的想,反正周满就是一个外臣,她将来顶天了能升到县主,食邑千户,正好把这一片都给她做食邑才好呢。 而与此同时,郭县令正对着他的师爷唉声叹气。 师爷:“……大人,您怎么了?” 郭县令道:“我们想从栎阳抢的那几个地方怕是抢不到了。” 师爷:……他的大人为什么总是想从栎阳那边抢地盘呢? 不过他还是连忙问道:“户部那边明确拒
相关推荐:
开局成了二姐夫
淫魔神(陨落神)
婚里婚外
神秘复苏:鬼戏
树深时见鹿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弟弟宠物
镇妖博物馆
过激行为(H)
NTR场合_御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