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笔钱呢。” “那个人呢?” “没查到,他也再没出现过,但小的让人画下了画像,这几日就让人悄悄的去查。” 殷老夫人沉思起来,半响后道:“让人拿着画像去三皇子府、王家还有和三皇子走得近的那几家里查一查,悄悄的查,别惊动了人。” 大管家吓了一跳,“老夫人……” “也不需要做什么,就查清楚那个人是谁就好,”她神色不明的道:“就差一点点儿,我总要知道是谁干的……” 昨天晚上要不是长寿撞了那一下……殷老夫人只是想一想就脊背一寒,她不管背后那人是就要冲着他们殷家来的,还是冲着周满来的,但有可能受伤害最大的却是她的孙子。 殷老夫人在殷或的问题上是优柔寡断了一些,但她在其他方面却果决得很,且也不是个傻子。 她沉吟片刻,问道:“苏坚靴子上钉子的事儿查出来了吗?” “没听到消息,倒是马场和苏家死了几个下人。”大管家躬身问道:“要不要小的去查一查?” “恐怕查不出什么来……”殷老夫人沉思片刻后道:“我记得过不了多久卢家的大夫人寿辰是吧?打听一下封老夫人去不去,要是去,我也去凑凑热闹。” 大管家连忙应下,躬身而去。 殷或刺杀自己的事只在小范围内传开了,这算是丑闻,殷家当然不会外传,奈何正有人盯着满宝他们,于是他们就发现老谭太医连着两天上门,一打听便就打听到了。 ※※※※※※※※※※※※※※※※※※※※ 作家的话 每逢佳节聚会多,元旦的聚会今天正式结束,明天我们又可以愉快的加更啦 明天见喲 对了,盖楼活动有礼品拿,想要盖楼的书友可以到QQ阅读的书评区来凑凑热闹 ☆.第一千六十二章 各方涌动 殷或自杀的事,有些人听了最多惋惜一声,然后感慨道:“殷家养孩子不易啊。” 太子却觉得很奇怪,“好端端的,殷或怎么自杀了?” “小的查过,听说是殷老夫人要拿他身边贴身伺候的小厮问话,小公子拦不住,就自残了。” 太子皱眉,“殷老夫人素来顺从她这孙子,为何要去拿他的小厮问话?” “这,小的没查出来。” 太子就瞥了他一眼,“去查。” 封尚书也觉得很奇怪,不过他没有悄悄的派人去打听,而是亲自上门去问。 殷家,可不是那么好查的。 不说殷礼是京兆尹,就是殷老夫人管家也素来严格,派人去打听,费的时间多不说,还有可能啥都查不到反而会被殷家摸出来,那可就得罪人了。 愣是谁家内宅被窥视,心情都不会很好。 殷老夫人只沉吟片刻便请封尚书在前厅说话,两个老狐狸你来我往的说了些话,喝了一盏茶,然后封尚书便背着手心满意足的走了。 殷老夫人也决定不用去参加什么寿诞了。 她叫来大管家道:“派去三皇子那边的人不用撤回来,你再从庄子里选几个机灵的人,得是城里的生面孔才行,让他们去查一查益州王。” 大管家惊讶,“益州王?” 这跟益州王有什么关系? 殷老夫人面色冷淡的道:“没错,去查一查他,看我们这位尚书大人猜的对不对。” 殷老夫人内心有些不安,如果只是太子和三皇子相争,结果却拿他们殷家当筏子也就算了,她可以反咬回去一口,晾他们也拿他们殷家没办法。 可要是再牵扯进益州王,那这水也太浑了。 浑水出厉鱼,到时候殷家身处水中,被谁咬一口,或是被一拥而上分食…… 殷老夫人闭了闭眼,悄声问大管家,“老爷还没信回来吗?” “算着日子,过两天应该会有一封报平安的信回来。” 殷老夫人点了点头,“等信回来,立即拿来给我,我有一封信要送去给他,让送信的下人先别急着回去复命。” “是。” 而出了门的封尚书则是立即回到刑部,招来一个心腹道:“你带着人悄悄的去殷家后门,拿着这封手书进去提两个人。” “这……” “我已经和殷家的老夫人提过了,你只管去提人。” 心腹一听是商量好的,立即高兴的应下,他最喜欢办这种差了,不用自己再上前挨骂了。 益州王也听说了,他知道的甚至比太子更快,也更详细,听说殷或把自己刺伤了,周满三个蹬蹬的跑进去,又安全无虞的蹬蹬的跑出来。 三人不仅丁点儿事没有,听说以后殷或的病也由周满来治,益州王很是不开心。 益州王的心腹快步进来,躬身道:“王爷,查出来了,周满、白善和白诚的确都出自我们剑南道,白善先父白启,是前蜀县县令,有剿匪之功,所以才被恩荫进京读书的。” 益州王惊讶的回头,“谁?” 心腹顿了一下后道:“白启,字子启……” “够了,本王知道他,他一个小小的县令之子,怎么会被恩荫进京?” “这,此次恩荫的子弟颇多,皆是七品以上,四品以下的官员后人。” 因为上了三品的,也就不用特意下恩召了,基本上每家都有一人可恩荫入学,也就他们官品低,又是外地的官员,这才因为各种原因轮不上他们。 益州王抿嘴,“白善?去查一查他,将他从出生的时候开始查,他家里现在还有什么人,这些年都做过什么,给本王查得仔仔细细的。” “可白善本家在陇州……” “那就去陇州查,是人不够吗?要不要本王给你派几个人协助?” “不敢,人够了的,小的这就派人……”说罢,见益州王心情很不好,只能躬身退下去。 心腹一边往外走,一边在心中苦恼,说的好听,去陇州查,从京城到陇州需要多少时间? 更别说在那查十几年前的事儿了,查完了陇州还得去绵州,这两个地方都不是他们的地盘,要查,没有两三月是查不出什么东西来的。 再算上路上的时间…… 心腹觉着,与其这么浪费人手和时间,还不如等他们回了益州再查呢。 而且,一个小少年罢了,有什么好查的? 但眼看着王爷越来越生气,他不敢说出口而已。 等太子的人终于摸到一点儿边的时候,益州王的人已经快马在去陇州的路上了。 殷家在经历过那么一件事后,殷老夫人不动声色的将府里的人都过了一遍,换下去了不少人。 外面的人再想从殷家打听消息很艰难了。 殷家的三位姑奶奶依旧喜欢回娘家,隔三差五的回,益州王和太子的人不是没想过从她们身边的下人下手,可奇怪的是,她们的嘴巴就跟殷府里的下人一样嘴硬,怎么撬也撬不开。 打听的人也不敢太露行迹,好几次,他们都发现背后悄悄跟了人,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甩脱的。 什么都没查到,这让殷大姐很生气,打发了下人以后回房就忍不住拧了丈夫好几下撒气。 殷大姐夫被掐得嗷嗷叫,气得殷大姐拍了他好几下,压低了声音怒道:“你叫什么叫,用没用力我不知道吗?” 殷大姐夫揉着自己的胳膊道:“肯定红了,不信你看。” “一个大男人,掐你两下怎么了?” 殷大姐夫委屈,“你在外面受了气,回来就撒在我身上。” “放屁,在外面谁敢给姑奶奶气受?” “是是是,你没受气,那你告诉我你为什么掐我呀?” 殷大姐冷哼了一声,却没告诉他。 殷大姐夫也不在意,在她耳边念叨道:“我听说,小弟想从我们这边过继一个孩子过去?” 殷大姐眼刀飞过去,问道:“你听谁说的?” “没有,前儿我不是跟你去府里看小弟吗,听府里的下人议论起来的,现在小弟的大夫不也换了吗,药也换了,所以我想……” QQ阅读好像屏蔽了作话,不是我不晚安了。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六点儿见 ☆.第一千六十三章 打听 殷大姐瞪着他道:“你想什么?” 殷大姐夫咽了咽口水,吞吞吐吐的道:“元娘,我这不是想着,你跟小弟才是同母出的姐弟,我们……嗷——” 殷大姐夫这会儿是真的惨叫出声了。 殷大姐运了运气,磨了磨牙后道:“我告诉你,别想些有的没的,祖母都在给小弟物色媳妇了,就算娶不了高门大户的女子,小门小户的媳妇还是娶得着的。你少给我打歪主意!” “这怎么是歪主意呢?元娘,你真同意让四妹妹她们招赘?要知道,她们可都是庶出,跟小弟隔了一层的。” 殷大姐哼了一声,起身解开外衣,直接甩到架子上道:“少跟我扯这些,你们不过是欺负我父亲不在京城了,所以什么脏的臭的都凑上来,连你也打起我们家的主意来了。” 说罢,眼圈便红了,尤其是想到这两天总有人在她的人身边打转,她派人去查却查不到源头,心中更委屈了。 殷大姐夫见状,立即搂住她的肩膀安慰道:“元娘,你明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一个女婿半个儿,你的家不就是我的家吗?”他道:“我这也是担心叔婆那边,几个堂叔叔可一直盯着家里呢,小弟这会儿把自己刺伤了,三五日的族里不知道,过一段时间总会知道的,到时候找上门来,再提起过继的事,气的不还是你和祖母吗?” “知道气我你就帮我理一些事情,少和他们一样给我找恼。” “是是是,我帮你,我帮你,可我能帮你什么呀,上次因为帮你去济世堂里找麻烦,我这会儿才恢复原职呢。” 殷大姐皱眉道:“我总觉得怪怪的,你帮我去查一查那个周小大夫,还有她那两个师弟。” 殷大姐夫屁股往后挪了挪,“你,你还找他们麻烦啊,不是说小弟现在的大夫换成她了吗?” 殷大姐就横了他一眼道:“没让你找他们麻烦,就是查一查他们的来历,看看他们是不是惹了什么人,或是他们是不是真心对小弟的。” “他们不就惹了三皇子吗,不是你回来说的,三皇子和太子打架,把邳国公府的小公爷给波及到了,结果她插进去把小公爷给救活了……我错了?” 殷大姐恨铁不成钢的点着他的额头道:“你能不能不要我说什么你就信什么,你也动动脑子啊,算了,你就查一下平时他们都跟小弟玩什么,是不是真心对小弟的就行。其他的事儿你少管了。” 满宝他们对这些一无所知,依旧每天准时出门上学上工,就是大吉不再一个人赶车送他们了,而是每天都要再带上两个家丁。 刘老夫人从大吉那儿知道有人盯着他们以后,特意过来了一趟,坐在马车里逛了一下街后便悄悄和魏大人及老唐大人联系上了。 刘老夫人这一次上京,手上还有唐大人给的一个手帖。 京城依旧一片繁华热闹,小公爷的落马事件就好似掉进大河里的一颗石头一样,溅起了一点儿水花,连人身上都没浇湿就沉寂了下去。 除了封尚书还在查这个案子,朝中已经没人再提起这事了。 但就是封尚书,他也不是只逮着这一个案子查的,他每天要复核的案子或要查的案子可不少。 比如,东宫侍妾小产的案子,如今就是他、大理寺和宗室一块儿协理的案子。 这个案子才是最棘手的。 虽然现在这个案子也冷寂了下来,太子似乎也不太过问了,可这不代表他们就可以不查了。 别人他不知道,皇帝却还在等一个结果的。 而封尚书却是越查越心惊,本来就不多的头发开始大把大把的掉,好几次都在睡梦中想,他年纪似乎也到了,也该致仕回家种田了…… 生活中充满了不如意,但再不如意,生活还是得继续,封尚书和大理寺、宗室商量过后,都一致觉得能拖一天是一天。 尤其是皇后的身体越发不好的情况下。 在济世堂里的满宝这一点的感触也很深,自从她扬名后,来找她看病的病人就多元了起来,虽然还是女性居多,但其他类型的病人也开始变多了。 于是,她每天看到听到的故事也多了,生活中果然充满了不如意,但再不如意,大家的日子还是得咬牙过下去。 满宝每天从药铺里回到家,或是去殷家里看殷或时都特别满足,觉得生活对她还是挺好的。 她觉得对殷或也挺好的,于是她特别喜欢把她在药铺里听到的各种惨事告诉殷或,当然,会隐去病人的姓名等,只感慨一声,我有个病人…… 殷或每次都听得一愣一愣的。 满宝就道:“怎么样,听见这世上有这么多惨的人,是不是就觉得自己不那么惨了?” 白善和白二郎也好奇的看向殷或。 殷或木楞愣的摇头,“我从未觉着自己惨……” 白二郎就挠了挠脑袋,“那你干嘛自尽?” 这还是三人第一次如此直白的谈起这个话题,问起原因。 殷或垂下眼眸,沉默了片刻后道:“就是觉得活着和死去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他笑了笑道:“我总觉得,当时祖母是想打死长寿的,真要死一个人,那还不如我死算了。” 反正他活着也没什么用,也没什么乐趣。 三人张大了嘴巴,齐齐的打了一个抖,然后压低了声音小声问:“你祖母真的会打死长寿啊,她以前打死过人吗?” 殷或认真的想了想后点头道:“府里是打死过人的,我记忆里有两个,其实我们家算是好的了,我祖母和姐姐们因为我身体的缘故,对下人都很宽和,在别的家族里,死一两个下人是正常的。” 见三人都张大了嘴巴,殷或便笑道:“很惊讶吗?” 三人一起点头。 殷或道:“远的不说,这一次邳国公府小公子的事,自尽的下人有一个,邳国公府自己处置的下人便不少了,除了送到庄子里的,听说丢到义庄的就有三个。” 三人便咽了一下口水,都有点儿怕,“你,你怎么知道的?” 给三人端茶点上来的长寿便道:“是少爷让小的去打听的。” 三人感受到了殷或的体贴,纷纷感激,“多谢你了。” 殷或笑了笑,低下头去颇有些不好意思。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晚上九点左右 ☆.第一千六十四章 表白 三人坐在马车里时都还有些怕怕的。 白善探头出去看了一眼骑马跟在他们后头的两个家丁,然后把脑袋缩回来,和满宝叹气道:“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大吉一发现有人在盯着我们就让家丁跟着了,京城的人都这么可怕吗?” 满宝严肃的摇头道:“不,是大户人家都这么可怕。” 白二郎道:“我家也是大户人家,我家就从来没打死过人。” 白善点头,“我家也没有。” 满宝:“你好意思说自个家是大户人家吗?” 从小便是七里村一霸,家底不仅是七里村第一,在整个县城都是数得上名号的白二郎素来对自己很有信心,哪怕他出来见过世面,王爷见过,世家也见过了,但打小就培养起来的自信心却没有受到多少打击,于是他依旧可以自豪的对满宝点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家的地也很多,我家的钱也很多,我家的下人佃户也很多!” 同样很有自信心的白善点头,指着白二郎道:“我家的地比他家的还多,我家的钱比他家的还多,我家的下人佃户比他家的还多,而且我家只有我一个儿子,将来都是我一个人的。” 果然,这个世界上能全方位打击白二郎的,也就是白善了。 白二郎瞪着眼睛看白善。 满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过后便严肃的看着他们道:“还是有不一样的,那些人家的官儿也多,所以才能被叫做大户人家。等以后你们当了官儿,你们的子子孙孙也都当了官儿,成了这样的大户大族,一定要记得,善待生命,可不要像他们一样视人命如草芥。” 满宝道:“人和草是不一样的,草割了,来年春风一吹又长起来了,但人命一旦没了就没了。” 白二郎听着点头。 白善则对满宝道:“以后你教他们。” 满宝问,“谁?’ 白善红着脸道:“我的子孙。” “教就教,你脸红什么?”满宝话还没说完便看到他红通通的耳朵和脸颊,她慢慢回过味儿来,愣愣的看着白善。 白二郎一抬头就看到对面的俩人你看着我呆,我看着你呆,眼里只有彼此,有些不满了,就重重的清了一下嗓子。 满宝微红着脸低下头去,想想觉得不对,便抬起头来恶狠狠的看向白二郎,“嗓子不舒服吗,要不要给你开一剂降火的药清嗓子?” 白善红色稍褪,目光偏移过来,瞥了白二郎一眼后没说话。 白二郎:…… 回到家里,三人各自回屋梳洗,然后就要去书房里写作业,顺便等着吃晚食。 等白二郎到书房时,白善就当着先生的面和白二郎道:“我和先生说了,重阳登高说不定会作诗,所以这几天我帮你补一补诗词。” 白二郎有种不好的感觉,他连连摇头道:“不要,到时候我不作就是,我不想出风头。” 一旁看书的庄先生便用书轻轻地敲了一下他脑袋,“没出息,等你考官也是要诗的,到时候你作不作?” “那我也不要他教,”白二郎道:“先生,不是说了吗,名师出高徒,您比他厉害那么多,您教我呗。” “你那点儿水平,白善就可以教你了。”庄先生怕自己专门教他诗词的话可能会压不住火。 白二郎扭头看向白善,白善便冲他露出一个大大的微笑。 白二郎张大了嘴巴,他指着白善道:“你要公报私仇!” 庄先生就抬起头来看向他,问道:“你们结了什么私仇?” 白善就静静地看着他。 想要告状的白二郎张了张嘴巴,话愣是堵在了嗓子眼里出不来,老半天后他摇了摇头。 庄先生怀疑的看着俩人,满宝从外面进来,“先生,我今天有作业吗?” 庄先生收回了视线,对她道:“有,你过来,为师给你整理一篇课文,你这两天就读它,读透了以后我给你出几个问题。” 白善见先生背对着他们,就揽住他的脖子往外拉,“走,我们去园子里读诗去。” 白二郎:……他后悔了,早知道当时就不清嗓子了。 庄先生回头看了一下两个弟子的背影,问满宝:“他们师兄弟两个吵架了?” 满宝微红着脸摇了摇头,不过却想起来一件事,“先生,贵族是不是都会动不动就杀下人?” 庄先生想了想后摇头道:“虽不知道你是从哪儿想出来的这个问题,但不论是什么问题,都不可以偏概全,一竿子便打翻一船的人。” 他道:“唐县令和杨县令也都出身贵族,你看他们像是动不动就处死下人的人吗?” 满宝摇头。 “那就是了,”庄先生坐到书桌后,道:“不过,贵族之人久居上位,若无怜悯之心,是很容易视人命如草芥,所以我常要你们到了京城以后谨言慎行。因为在有些上位者眼里,不仅是他们的下人,我等平民也是蝼蚁而已。” 满宝失落的道:“我知道了。” 庄先生点了点头,示意她看他给她摘出来的文章,想了想,又从一旁的书架上找出一本典籍来给她,“这律书你还没读完吧?” 满宝头皮发麻,“好多的……” “不急,慢慢读,”他笑道:“我问过白善,他每晚睡前都要读三刻钟的律书,如今他已经开始记诵了,你要学医术,不及他,我也不要求你记诵下来,但通读一遍是要的。” 可晚上她还要去系统里上课呀…… 满宝抱着那本厚厚的典籍欲哭无泪。 庄先生笑道:“你现在年纪小,正是读书最好的年纪,每天晚上临睡前看上两三刻钟,过个几年也就看完了。哪一天你若是把这律书看透了,你就不会再问今天那样的问题了。” 庄先生的笑容微淡,叹息一声道:“他们之所以可以视人命如草芥,我想,皆是从这大晋,不,是从这历朝历代的律法来的。” 满宝听得半懂半不懂,不过却抱紧了怀里的书。 一直沉默的科科突然道:“你先生可惜了。” ※※※※※※※※※※※※※※※※※※※※ 作家的话 写这一章的时候,心脏砰砰的跳 ☆. 第一千六十五章 活泼的开始(给书友“臻盈”的打赏加更) 满宝一愣,在脑海中问道:“可惜什么?” “可惜了他的思想和才华,”科科道:“宿主,你们的律法不平等,这一点儿,不是谁都能够看到的。” 满宝疑惑:“这不是很明显的事吗?” “不,宿主觉得是很明显的事,是因为从小便接触到百科馆内的书籍,知道我所在的未来的基本政治,但在这个世界的人眼里,皇室至高无上,贵族杀平民可用钱赎罪,而平民殴打贵族,严重会被斩杀是最正常不过的事。” 科科道:“所以,你的先生很厉害。” 不管是它的宿主,还是白善或白诚,他们有这样的认识它都不觉得诧异,因为他们从小便没少看百科馆内的书,他们觉得是话本的书,其实大部分是他们研究出来的历史书,里面掺杂了许多他们那个世界的见解和思想。 但庄先生不一样,他是成人! 他偶尔也会收缴他们的书籍上去看,却从不会斥责他们大逆不道,这会儿还能说出这样直击根本的话来。 所以科科才说,庄先生可惜了。 满宝抱着书和作业回了房间,盘腿坐在床上和科科认真的聊天,“科科,你有没有发现先生这几天总是会走神发愁?” 科科:“发现了。” 满宝就叹气,“是不是因为陈福林呀,这可真是个多事之秋,什么事儿都撞在一起了。” 科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可烦恼的,它道:“经过分析,陈福林和你们现在面临的困难比起来实在是不值得一提。” “可他让先生难过了呀。” 科科分析了一下宿主以前的行为,问道:“所以宿主也要套他麻袋吗?” 满宝:“……我倒是想,但他是大人,恐怕很难套他的麻袋,而且他还是官儿,肯定不好糊弄,他要是真报官了,那我就真成了那殴官然后被抄斩的平民了。” 真是幸运,宿主竟然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儿。 科科又不说话了。 满宝也不在意,自己嘀嘀咕咕了一阵后便问,“科科,莫老师说殷或的病在你们那儿也不好治,是真的吗?像你们百科馆,或是商城里有没有什么药可以一管下去就好的?” “没有,”科科道:“和宿主母亲的病情不一样,您母亲的病是后天形成的,他是先天的。” 什么东西,扯上了先天就不好解决,尤其是病。 满宝叹息,撑着下巴发起呆来。 她本来是在思考殷或的病的,可思考着思考着,不知道为何脑海里便闪过了白善的音容,他坐在马车里,两眼亮晶晶的注视着她,眼中如同盛着一颗闪亮的星星,正一眨不眨的看着她…… 满宝觉得脸颊有些热,她就拍了拍脸,科科道:“宿主,你的情绪波动过大,要不要我帮你检查一下身体?” 满宝摇头。 “真的不用吗?我觉得你的多巴胺可能分泌过多了。” 满宝捧着脸,对着科科没有什么不可说的,但脸依旧红得不行,“我知道,莫老师说过,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它主要负责开心和兴奋的传递,和情欲一类的感觉有关。” 科科:“……宿主学的可真多。” 不知不觉,已经这么厉害了吗? 科科问:“所以宿主是想到了什么兴奋和开心的事?” 满宝歪着头想了想,认真的和它道:“科科,我大概是早恋了,莫老师和我说过,早恋是一种病,得治。” 科科:“……宿主,那只是莫老师的个人观点而已。” “不是呀,莫老师说他都写了论文的,有科学的论证了这件事。” “不,”科科在百科馆内搜查了一下大数据,以数据对比的方式告诉满宝,“这就是莫老师的一家之言,目前他的论文还没有通过审核,且有大部分的医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表示反对,当然,也有赞同的人,但目前就此写就论文的就他一个,建议宿主谨慎接收这方面的知识。” 满宝就摸着下巴若有所思。 科科在自己的芯片里回顾了一下今天发生的所有事,得出了结论,他的宿主可能真的要谈恋爱了。 科科:“宿主,本着多年的合作精神,我不得不提醒你一下,你现在还很小,才十二岁零八个月,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样年纪的早恋的确很有可能是病态的,请宿主慎重。” 满宝点了点头,“我会慎重的,但我突然想起一件事,京城的贵人们这么爱杀人,万一我们在报仇的过程中先死了,那早恋不早恋的还有意义吗?” 科科快速的回道:“没有结果的早恋。” 满宝若有所思,“但可以有过程。” 科科:“……所以宿主,你是决定要早恋了吗?” 满宝摇了摇头,“怪怪的,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好想去爬山,或是去找人打一架呀。” 科科:……看来这不仅是多巴胺分泌过多,还有可能激素也分泌过盛了。 满宝抱着被子想了半个晚上,难得的没有进系统里和莫老师上课,本以为第二天再见到白善多少会有些不自在,但一开门,俩人对上视线,忍不住展开笑颜,不自在什么的就都烟消云散了。 隔壁房间,白二郎打着哈欠出门,手里还拎着一个木盆,睡眼惺忪里看到俩人又在你看我,我看你,便没好气的道:“真该让我大哥过来看看你们。” 白善不解,“为什么?” “看看你们才多大,再看看我大哥都多大了,他要看到你们这样,一定捶你们。” “白师兄才不会这么没品呢,”满宝嘴快的接了一句,接完了才觉得不对,这不就相当于间接承认了吗? 她横了白二郎一眼,拎着自己的木盆越过他去打水。 白善拎着木盆跟上她。 白二郎又忍不住打了一个哈欠,跟在俩人屁股后面念叨:“知道什么是长幼有序吗,你六哥还没成亲呢,我大哥还没说亲呢,我也比你们大,你们得收敛着点儿知道吗?” 白善没好气的道:“你们家跟她家又不是一块儿的。” “那我们家不是跟你家是一块儿的吗?虽然我是你师弟,但在族里,我是你堂哥,我大哥是你大堂哥。” 白善:“你都说了是堂的了。” 庄先生一早起来便听到孩子们叽叽喳喳斗嘴的声音,真的是,一天就这么活泼的开始了。 晚安 ☆.第一千六十六章 改名 满宝背着背篓跳下马车,回身和车上的白善白二郎挥了挥手,在他们的注视下进了济世堂。 白善见她进去了,这才放下帘子道:“走吧。” 马车这才开始往国子监去。 药铺也是刚开门,病人们还没来呢,满宝先把东西放下整理好来,左右看了看后便从背篓里拿出一本厚厚的典籍展开看。 过来串门的丁大夫看见,目瞪口呆,“周小大夫,你这看的是律书啊?” 满宝点头,起身请丁大夫坐下。 丁大夫没坐,他很好奇的问,“怎么改看律书了,你以前不都看的是医书吗?” 满宝叹息,“先生要求的,也就看几页而已,没办法,近来太忙,时间挤不出来了,只能趁着这会儿看了。” 丁大夫点头,又觉得有些不对,他们不是大夫吗?为什么要看律书? 丁大夫迷迷糊糊的正要转身走,突然想起了什么,回头道:“对了,昨天中午你走以后程家送来了一张帖子,想要请你今日上门看诊,大掌柜让问一下你去不去。” 满宝好奇的问,“程家是谁家?” “宿国公家,”丁大夫道:“这一次问诊的是他们家的二夫人,这出入内院还是你方便点儿,大掌柜的意思是,你要是去,回头给你配个药童带着,这样出入便利些。老规矩,这样的出诊,诊金你全拿,药从铺子里抓。” “那人家库房里就有药呢?” 丁大夫便笑,“那更好了,你要是看病好,以后他们家库房里的药多半就要从我们铺子里补充了。” 这也是药铺很喜欢坐堂大夫们闲暇之余出去问诊的原因之一。 说到底,药铺的主要利润还是来自于药材。 满宝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我去。” 丁大夫便点头,转身出去了,他刚撩开帘子,便看见外面趴着个人,那人吓了一跳,尴尬的抬头冲丁大夫憨憨的笑。 然后侧过身子让丁大夫出去,丁大夫才走出去,他立即拉着身后的柳娘钻了进去。 丁大夫回头看了一眼,指着他问一旁的伙计小丁,“这施大郎干什么?” 小丁只看了一眼便道:“来找周小大夫看病的,每次都赶早来,生怕碰见人一样,刚才他一来就凑上去偷听,我都提醒他了您在里面,他还凑上去听,我想着您和小周大夫也不会说啥机密事,所以也没有硬拦住。” 机密事他们都是在后院说的,谁会在隔了一道帘子的诊房里说不能对人说的话? 隔墙都有耳,更别说隔着一道帘子了。 可众目睽睽之下,偷听得这么光明正大的,丁大夫还是第一次见。 他摇了摇头,见大堂里病人开始多起来了,便回自己的诊房去了。 满宝看到钻进来的夫妻,便收了书道:“是窦大郎和柳娘呀,坐下吧。” 窦大郎讨好的一笑,和妻子坐在椅子上道:“周小大夫,您给我婆娘看看,看看她是不是怀孕了?” 柳娘羞涩的伸出手来。 满宝一边摸脉一边道:“没有这么快吧?” 她伸手摸了一会儿,笑道:“没怀。” “可她月事迟了。”窦大郎有些焦急。 “迟几天是正常的,”满宝对柳娘道:“以你的情况,七天以内都是正常的,我刚看了一下,这两月你身子调理得不错,我再给你开一副药回去,吃完就可以停了,后面要保持营养,就是很好的备孕了。” 她给柳娘开了药方,然后看向脸色难看的窦大郎道:“我看看你的脉。” 窦大郎颓丧的伸出手来,满宝摸了半响后道:“有好转了,可还是得继续吃药,还有,你压力别太大。” “说的简单,翻过年我就二十五了,”窦大郎哭丧着脸道:“我表弟年纪比我还小,孩子现在都能满地跑了……” “那有什么办法,你就是这个病,”满宝道:“还有,吃药期间尽量减少同房,这药方先吃着,等下会儿来我给你换一副药方。” 满宝给窦大郎开了药方,然后让他出去抓药了。 窦大郎却没走,拿着药方迟疑的问道:“周小大夫,我听外面的人都喊你小神医,所以我这病可以治得好吧?” 满宝道:“我们是大夫,治的是病,但我娘说,生孩子还得看命,我只能告诉你,如今我治愈你的可能是八成,八成呢,多高的治愈率呀,不过你要是自己把这八成机会作没了,当我没说。” 窦大郎愣愣,问道:“怎样才不会作没?” “简单,谨遵医嘱,该吃药吃药,晚上早点儿睡,早上早点儿起,少同房。”满宝一挥手,“去吧。” 窦大郎还是没走,他小声道:“周小大夫,您没有把我的病例告诉别人吧?” 满宝:“……没有,我们是大夫,又不是闲着没事干坐在街上说闲话的人,而且你这是假名,你怕啥?” 窦大郎不好意思的一笑,“就是,我,我想把我的名字改过来。” 满宝觉得很稀奇,好奇的问,“为什么突然想改过来了?” “就是突然觉着用被人的名字看病有些不太好。”窦大郎咽了咽口水小声道:“其实我姓施,您以后叫我施大郎就好。” “好说。”满宝特别利落的在窦大郎名字后面加了个符号,然后写上施大郎的名字。 窦大郎这才拿着两张药方下去结账拿药,让他媳妇留下和周小大夫再联络联络感情。 他觉得,和大夫搞好关系了,她能够更掏心掏肺些。 不过满宝的心肺就一个,她显然是不可能把心肺掏出来给他们的,柳娘自从知道不能怀孕不是自己的问题后,她也不那么着急了,所以丈夫一走,她便和满宝说起闲话来。 其实就是告诉满宝,为什么窦大郎,哦,不,是施大郎会把名字改过来。 “带我们来看病的是我们家的老姑奶奶,窦大郎是她大孙子,前儿不知道是谁告诉了她,知道相公在药铺里看病用的是窦大郎的名字,老姑奶奶就打上门来了。” 满宝忍不住笑出声来,冲柳娘竖起大拇指,“其实你相公挺好玩的。” 柳娘笑了笑道:“周小大夫真爱开玩笑,他能有什么好玩的?他呀,就是吃软怕硬。”还窝里横。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下午四点钟 ☆.第一千六十七章 送药箱 不过她现在也不怕了,自从婆家知道这是施大郎的问题后,她的日子就好过了许多。 家里的衣裳不会堆着给她洗,知道她最好不要碰冷水后,婆母便把洗衣裳的活儿接了过去。 这一次吃药是他们夫妻两个一起吃,家里每每熬药,那药味儿飘散开来时也不会总被念叨,院里也再不会敲敲打打的刺人了。 所以柳娘过得挺舒心的,所以依旧是没孩子,她头颅却是仰起来了,不像以前总是低着的。 这会儿问满宝病情,也不像第一次那么急切,只是略带些好奇的问道:“周小大夫,我相公的病真的能治好吗?” 满宝道:“八成可能吧。” “那他治好了,我就能怀上孩子吗?” 满宝认真的想了想后道:“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我娘说,孩子是上天的馈赠,不如等他好了,你们还怀不上,就去拜一拜天尊?” “天尊?”柳娘想了想后道:“周小大夫信太上老君呀,那我回头去拜拜。” 说完话,满宝便示意她出去,叫下一个病人进来。 她的病人一直不断,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她现在名声越传越广的原因,除了女病人外,她最多的就是外伤病人了。 满宝这几天总能接到需要缝合的病人,缝合术那是突飞猛进,她的缝合术本来就好,这会儿更好了。 丁大夫他们都没忍住跟她学了一手,最近药铺经常有猪蹄吃,炖得软软的猪蹄,别说,还挺好吃的。 来药铺找满宝看病的病人也早熟悉她的规矩,知道她只上半天工,下午便走。 所以非要她看病的,要么就早早的来,要么一来看到这么多人转身便走,第二天再赶早来。 不一定非得她看的,排不上她的便去排别的大夫了。 一到中午,满宝往外逛了一圈,见没什么稀奇的病人,而排她这边的只还有两个病人,干脆就把他们全看了,都开了药方以后才去后院用午食。 他们今天中午还是有炖猪蹄吃,到底是济世堂的厨娘,猪蹄里还放了点儿药材。 满宝捡了两块猪蹄,很好奇的检查了一下后问,“这猪蹄谁拿来练手的?” 郑大掌柜便笑道:“丁大夫,对了,这是小芍,比你略长几岁,以后就让他跟在你身边当药童吧。” 满宝扭头看向小芍,见他和白师兄差不多一样大,一点儿也不像药童,便好奇的问,“是哪个芍?” 小芍愣了一下后道:“白芍的芍。” “咦,你姓白吗?” “……不是,我姓郑,郑芍。” 听着像个女孩子的名字,不过她认真的看了看人,的确是个男的,而且长的都没有小郑掌柜好看呢。 满宝点了点头,问道:“你吃饭了吗?一会儿我们要出门问诊。” 郑芍弯腰应道:“吃了的,周小大夫先吃着,我去套车。” 满宝点了点头。 郑大掌柜见郑芍出去了,便对满宝笑道:“他年纪长,比较稳重些,长的也普通,带他进内宅方便点儿,以后有什么杂活儿累活儿你就让他干,就是在药铺里也是一样的,让他给你打个下手。” 满宝总觉得这番话很耳熟,她想了想后问,“那他这算是我的学徒了吗?” 郑大掌柜便笑眯眯的道:“周小大夫愿意收他做学徒是他的福气。” 满宝便听懂了,但她心里有点儿不安,“我这也才坐堂没多久呢,就能收学徒了?” 郑大掌柜笑道:“我们做大夫的,虽也看资历,但更看医术,周小大夫现在都是小神医了,医术在京城和益州都是得了认可的,收个学徒而已,要不是您年纪小,身份也不便,宫里直接招进太医院也是可以的。” 满宝吓了一跳,“您可别说您,我听着怕怕的。” 郑大掌柜乐道:“周小大夫又玩笑了。” 她可没有玩笑,是听着怕怕的呀。 吃完了午食,满宝便要收拾背篓出诊去,郑大掌柜跟在后面,见她又整理这看着就已经很旧的竹篓,立即轻咳一声,小丁奉上来一个崭新的药箱。 郑大掌柜对满宝笑眯眯的道:“周小大夫,你看这药箱怎么样?” 满宝看过去,点头道:“好看。” “好看吧,这是送给你的。”郑大掌柜给她介绍,“你看,这里头分了两层,还有不少的格子,除了脉枕和放置针包外,还能放不少的药材。” 郑大掌柜给她介绍,“这下一层呢放些常用的救命药材,知道都要带些什么药材吗?” 满宝点头道:“我知道,纪大夫教过我,这药箱的样式和他的一模一样。” 郑大掌柜便笑,“这天下好大夫的药箱都差不多是这样,不过你这个更好,更轻便,但空间也更大。” 满宝伸手摸了摸那药箱,好奇的问:“真的送给我了?” 郑大掌柜笑着点头,“当然,以后这药箱就让小芍给你背着。” “不要,我要自己背。” 满宝也挺不舍得自己的小背篓的,毕竟她的背篓跟了她好些年了,中间换过两次,但每一次都是二哥特意给她量身定制的。 满宝将背篓里的东西一样一样的放进药箱里,还有许多空的地方,郑大掌柜只扫了一眼便知道缺什么东西,于是对她笑了笑,转身去柜台上,将那些缺掉的药材给她补上。 郑大掌柜一边将一包包的药放进药箱里,一边和满宝道:“这药不仅是病人的命,也是大夫的,有时候就是一味药,用得及时便能救回一条命,所以这大夫的药箱要时刻都是满着的,一缺便要补上,还要时常更换,以免药材受潮。” 这些纪大夫都和她说过,不过她刚坐堂,很少有出诊的机会,她又一直背着背篓,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往里面放,所以就一直不太注意这一点。 满宝看着填得满满的药箱,把她带着那本律书也给放进背篓里,再合上药箱,便背着背篓,抱着药箱心满意足的要走。 郑大掌柜忙道:“让小芍帮你拿吧。” 满宝紧紧地抱着药箱,摇头道:“不用,我自己拿。”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晚上八点左右 ☆.第一千六十八章 出诊 郑大掌柜:…… 这就是送你的,难道他还能和她抢吗? 小芍跟在她身后出门,伸了手也没能从她手上抢过背篓和药箱,只能任由她去了。 满宝把东西放上马车,和小芍商量,“一会儿你直接送我回家吧。” 小芍应下。 等到了宿国公府,小芍说什么也不让满宝自己背着药箱了,他道:“周小大夫,您这样,回头大掌柜要罚我的。” 满宝便把药箱给他背着了。 小芍拿了门帖上前敲门,有门人接了帖子后便出来把他们的马车拉进门里,自有下人引他们去内院。 这一次请他们上门的是程二夫人,不过她并没有卧床,满宝他们到的时候,她还在处理府中的事务呢。 听下人汇报大夫来了,她便让人请了满宝去她的院子,小芍被拦在了门外,只能留在院子里。 小芍看了一眼满宝,满宝想了想,便伸手接过药箱,笑道:“你先在这儿等一等吧。” 小芍应下。 丫头请满宝入内,奉了茶点上来,满宝看了一圈,好奇的问:“病人呢?” 一旁的丫头便不好意思的笑道:“周小大夫再稍等一等,我们二夫人一会儿就来。” 满宝便问,“你们二夫人是哪儿不舒服?” “这……”屋里的两个二等丫头对视一眼,然后低声道:“周小大夫,我们二夫人刚生下二小姐三个多月,身上有些不爽利。” 满宝见她们说的不清不楚的,便点了点头,坐在桌子边上等人。 程二夫人也没让她久等,她才坐了一会儿程二夫人便带着人回来了,她没看到屋檐下候着的小芍,小芍却抬起头来看了她一眼,微微有些忧心,也不知道小周大夫能不能应付。 满宝觉得她就是上门来看病的,除了看病的地方不一样,是由她主动上门外,和在济世堂诊房里看的也没什么差别。 所以一看到程二夫人,满宝便示意她坐下,“我先给你把脉吧。” 说罢将脉枕拿出来放在桌子上。 程二夫人没想到她这么开门见山,都没有寒暄一下的。 不过这的确少了许多尴尬,程二夫人回头看了一眼心腹大丫头,大丫头便领着屋里的下人鱼贯退出去。 只有一个大丫头留了下来。 屋里一下安静了不少,别说,满宝也觉得自在多了。 她伸手摸了程二夫人的脉,问道:“你是觉得哪儿不舒服?” 程二夫人便摸了腰道:“我腰酸,还有……” 程二夫人红着脸小声道:“这一次生产和上一次不太一样,孩子有点儿大,生下来后我屁股大了好多,稳婆说是骨盆掉下来了,我一束腰就觉得浑身酸胀难受……” 还有各种毛病,简直是数不胜数,这种毛病,她一般也就能和自个的奶娘说一说,奶娘去问一问稳婆,但稳婆也没有很好的办法。 好多事都私密,她也不好去问大夫,便只能自己摸索或是强忍着,可现在京城里出了一个小神医,奇的是这小神医还是个女的。 程二夫人之前就在苏家见过满宝了,确定了她的医术不差,她可是忍了好几天,自觉不那么引人注目了才让人去请她的。 满宝便看了一眼内室道:“我给你检查检查吧。” 程二夫人红着脸点头。 满宝去净手,检查过后干脆给她推拿了一下盆骨,她道:“我回头给你找个方子,下次来教你怎么正回去。” 又道:“减肥光靠束腰是不行的,我回头一并教你怎么弄。” 程二夫人问道:“为何要回头才教?” 满宝道:“我得回去做一个适合你的恢复计划,这个光靠吃药是没用的,你身上要调的毛病太多,总不能一天内把要调的东西调好,所以得做计划。” 程二夫人半懂不懂。 不过满宝还是给她开了两张药方,先递给了她一张道:“这是喝的,一日两次,一剂药两天。” 又给她另一张,道:“这是泡的,用一锅水熬开,熬上一刻钟,然后倒出汁水兑成温水,每晚泡澡一刻钟左右。” 程二夫人收下了,迟疑的问,“那下次……” “明天下午我过来。” 程二夫人松了一口气,笑着颔首道:“那好,明日我还让人在门外等周小大夫。” 满宝应下。 她收了东西便要走。 程二夫人见了忙留道:“周小大夫留下用些茶点再走吧。” “不必了,”满宝笑道:“我回去还要看书呢,今天便先到这里吧。” 程二夫人便看向一旁的大丫头,大丫头立即笑着把满宝领出去,路上小声道:“周小大夫,我们二夫人的病不好对外人言,所以……” “你放心,我们会保护病人的隐私,不会往外说的。”而且程二夫人身上又不是什么稀罕的病,她并不用和丁大夫他们请教。 她回去做个计划,再问问莫老师就差不多了。 大丫头松了一口气,就拿出一个荷包塞给满宝,笑道:“这是我们家的一点儿心意,还请周小大夫收下。” 满宝抱住手中沉甸甸的荷包,一时愣住,眨了眨眼疑惑的道:“这么多?” 大丫头笑道:“不多,不多,周小大夫现在可是神医呢。” 满宝有些纠结,可程二夫人的病真的不严重呀,就是琐碎了些,要彻底治好恐怕需要不短的时间而已。 要是她头次问诊就收这么多钱,以后上门次数多了,程二夫人会不会破产呀? 满宝还没来得及思考清楚,小芍已经轻手轻脚的过来接过她的药箱了。 她回过神来,对大丫头点了点头,便往院外去。 大丫头一路将他们送到外院,目送他们的马车离去才回去。 满宝坐在马车里,拆开荷包来看,倒出两锭胖胖的银锭。 她抱着银子想,她爹要是知道她现在这么能挣钱,一定高兴的在床上翻个跟斗。 翻跟斗是不可能的,但高兴的笑眯眼却是可以的,老周家收到了京城来的第二封信,还有满宝他们混在白大郎给家里准备的中秋节礼回来的礼物。 信上说他们花钱买了一个两层的酒楼,改了做饭馆,满宝还给老周头买了一身冬天的衣裳。 ※※※※※※※※※※※※※※※※※※※※ 作家的话 下一章二十分钟后 ☆.第一千六十九章 后盾(给书友“秋天”的打赏加更) 老周头也不管现在还是秋天,直接穿着衣服绕着村子走了一圈,直热得满头大汗,然后回到家里便叫道:“老四,你媳妇都生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去京城?” 他想满宝了,就算他不能去京城看一下老闺女,那让老四去看一看也行啊。 周四郎抱着他的二儿子晃荡着出来,一边抖他睡觉,一边回道:“爹,这还早着呢,这谷子刚入仓,女贞子、生姜、老姜这些都没收呢。” 他道:“今年村里的老姜和生姜都多,我想既然要去京城,那就顺路多拉一些去,五郎不是说他们在那边买菜什么都贵吗,既然什么都贵,那姜啊山药啊这些肯定也贵,我们不走空,这一趟才不贵呀。” “你一个人敢带这么多东西上路吗,咱这离京城那么远呢。”老周头道:“你连去益州城一天的功夫都能叫人打劫了。” 周四郎:“……谁说我是一个人去的?” 老周头就忧心道:“要是你三哥他们也去,那路上的花销也太多了。” 周四郎:“……爹,我有朋友,我和他们一块儿走的。” “什么朋友?” “就
相关推荐: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弟弟宠物
开局成了二姐夫
旺夫
将军在上
淫魔神(陨落神)
乡村透视仙医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白日烟波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