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末日了,但还要上学(NPH) > 第75章

第75章

醒,便找了一个梯子爬到围墙上,看着对面的闫家凑热闹。 正来视察的唐县令背着手在园子里走了走,察觉到视线,便抬头看过来,满宝对上他的视线,就欢快的和他招手,“唐大人,你们在修围墙吗?” ※※※※※※※※※※※※※※※※※※※※ 作家的话 睡过头了,醒来时都五点半了 下一章在晚上九点左右 ☆.第五百四十六章 熟人(给众筹盟主的众书友的打赏加更六) 唐县令看着那自来熟的少女,忍不住背着手走到围墙边上,仰着头看她,“你这小娘子,胆子也忒大了,在看什么?” “看你们怎么处理那些菜呗,”满宝问,“你们要把它铲了吗?” 唐县令扭头看了一眼那隐在树后的菜地,无语了一会儿才道:“我们才没那个力气呢,你们几个,可不许钻到这边来知道吗?” 满宝点头,保证道:“我们是良民。” 唐县令怀疑的看着她,哪个良民会架着梯子窥视隔壁邻居家的园子? 一个衙役飞跑来汇报,“大人,匠房那边说他们得先修好王爷的园子,暂时还抽不出手来堵院子,您看……” 唐县令就“嘶”了一下,觉着有些牙疼,他挥了挥手道:“行了,退下吧,让人去把塌的那面墙整理一下,把土块垒上去,先拦着不许人进来再说。” 衙役应了一声,退下。 唐县令这才抬头看满宝,问道:“你们那一屋子的人来益州是干嘛的?” 满宝眨眨眼,问道:“我一定得告诉你吗?” 唐县令就抬了抬下巴道:“你要是这会儿告诉我呢,我就用脑子记下,不然一会儿我让衙役和里正专门上门一趟。” 满宝立即道:“我们来求学的,我师弟要考府学,先生就带我们提前来益州看一看。” 唐县令看了一眼她的脸和个头,又想了一下今天跟她一起在公堂上的两个少年,问道:“今天一起的那两个是你师弟?” 满宝点头。 唐县令就啧啧道:“还真是年少有为啊,你们先生叫什么名字?” “我们先生姓庄,名讳洵。” “庄洵?”唐县令想了想,确定自己没听说过这一号人物,他眯着眼睛问,“你们是益州人吗?” “我们是绵州的。” “那不还是剑南道内的吗,就这么一两天的功夫,我也没听说过你先生的名号啊。”唐县令转身正要走,想到了什么,又停住脚步回头看她,眯着眼睛问,“你认不认得一个叫杨和书的?” “咦,你认识我们县令呀。” 唐县令就啧了一声,又回身站到了墙下,冲她招手道:“你过来。” 满宝看了一眼围墙的高度,果断的摇头,“我不会功夫。” 唐县令就沉默了一下,然后道:“你等着,我过去找你,对了,你先生在家吧?” “不在,他出门会友去了。” “这样啊,那你和你先生说一声,就说明日唐某上门拜访。” 满宝惊讶了一下,“呀,唐县令,你不是以官的身份上门吗?” 唐县令笑道:“你觉得呢?” 满宝就冲他乐。 唐县令都不知道她在乐什么,但自己也忍不住笑了笑,他摇了摇头,转身走了。 满宝看他走远了,这才爬下梯子,跑进书房里和正在看书的白善宝道:“唐县令好像是杨县令的熟人,他明日来要拜访先生。” 还道:“唐县令估计穷,还请不动匠房里的工匠,破的洞只是垒起来而已。” 白善宝总算是从书里抬起了头,“你想干嘛?” “我能干嘛?就是告诉你一声呗,我总不能为了摘那边菜园的菜就溜过去吧?”满宝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撑着下巴道:“不过我很好奇,闫家那边现在还剩下多少?” 衙役也正在和唐县令汇报这个问题,“留下的一些桌椅和衣柜等也都被肖家搬走了,如今闫宅空落落的,什么也没有了。” 唐县令:“这肖家是蝗虫转世吗?” 衙役们低下头不说话,捕头忍不住低声道:“大人,这修缮房子的钱还得我们县衙出,虽然闹鬼的传闻是消了,可这样犯官的宅子也不好卖,那什么围墙我们还要修吗?” 唐县令啧了一声,挥手道:“我们县衙没钱,让肖家出钱,先把他们家后头的那面墙修好,用一样的砖石,砌严实了,要是再塌,本官拿他们全家去填。” “是。” 唐县令临走前看了一样闫家的这破宅子,摇了摇头道:“就为这么一个破宅子犯得着吗?” “大人要轻判肖家?” “不轻,”唐县令背着手道:“犯的事看着不大,但其心可恶,可诛,当重罚。” 衙役便明白了,这是不准他们接受肖家说情了。 到了下午,庄先生才回来,里正和房主便一起来了。 里正是来慰问来的,房主是来感谢来的。 显然今天上午县衙里的审讯他也都听说了,他特别的高兴,于是决定免了他们一个月的房租。 自从闹鬼的传闻出来后,这个小院子的价格已经一降再降,但就是卖不出去,连租都租不出去,偏他们家因为要开铺子住到另一条街去了,也住不过来。 房子空着是会坏的。 房主都快要愁死了。 谁想到能柳暗花明呢? 新来的租客不仅捉住了鬼,还解了闹鬼的传闻,别的不提,只待这事过个三两月,他这小院子,不管是卖还是租都不会亏了。 所以房主笑眯眯的拎着不少的礼物来拜访。 庄先生客客气气的将俩人送走,把东西交给周四,看着得意的三个弟子道:“这次算你们做了件好事,便不罚你们了。” 三人欢呼一声。 庄先生继续道:“明儿除了出门洗衣裳,不许你们再出去乱跑了,饭菜让四郎买回来,你们留家里认真读书。” 满宝立即举手道:“先生,明天唐县令以个人身份上门拜访。” 庄先生一愣,问道:“就这么一上午的功夫,你们就跟唐县令成了朋友?” “我们成没成朋友还不知道,不过他应该是杨县令的朋友,”满宝笑道:“今儿他还问我呢,是不是认识杨大人。” 庄先生一头雾水,“你们是怎么聊到杨大人那里去的?” “我不知道啊,”满宝特别老实的道:“他就突然问了,然后我就如实回答了呗。” 庄先生怀疑的看着大弟子,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却又想不起来哪儿不对。 走出两步,他才想起来问,“他是在公堂上问你的?你们怎么就当堂聊起天来了?” “不是呀,下半响他来闫宅时碰到才问起的。” 庄先生便扭头看了一下那围墙,沉默了一下问道:“闫宅的大门开在康学街大街那边,离我们这儿有半条街的距离,你们是怎么碰到的?” ※※※※※※※※※※※※※※※※※※※※ 作家的话 晚安 吓死宝宝了,刚刚差点更到《重生娘子在种田》那里去 ☆.第五百四十七章 生活技能 满宝转身就想溜,庄先生却已经看到放在墙角的梯子了,他伸手拽住满宝的衣领,怒道:“回去给我把《仪礼》抄一遍!” 满宝眼睛差点给瞪出来,叫道:“先生,我们没有带《仪礼》。” “我去给你借,兰先生那里有。” 满宝要哭了,她立即扭头去看她两个师弟。 白二郎跟个鹌鹑似的缩在一旁,白善宝也回了她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 满宝不怕抄书,却怕抄《仪礼》,内容繁复难懂不说,连字都很难写,一本仪礼十三篇,抄完她整个脑袋能空掉。 虽然她也常被罚抄书,但像这样直接被罚抄一本《仪礼》的却是第一次,庄先生却很坚持,写了信交给周四郎,让他去路口找人送到兰家。 周四郎不舍得花钱,兰家离得又不是很远,自己把信揣了就走,一点儿也没看被罚的妹妹。 满宝只能垮下肩膀回书房去,磨墨准备等书到。 庄先生还不肯放过她,道:“抄好看些,务必字迹工整,抄完了装订成册,等以后你们再犯错,直接用它当范本来抄。” 这下连白善宝和白二郎的眼神都活动起来了。 等周四郎拿着书回来时,满宝只能运了运气,沾了墨,然后端正的下笔。 因为要保证工整,内容还都是自己不太熟悉的,字难,字义也难,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写错字,速度也慢了不少。 满宝抄到夕阳西下也才抄了五页。 她将抄好的放在一旁晾着,等晾干了才收起来。 白善宝也不读书了,早收好了桌子跑出去。 满宝出门便看见他们正笨手笨脚的帮周四郎劈柴,满宝走到他们身旁坐下。 周四郎抽空看了她一眼,好奇的问,“你抄完了?” 满宝:“哪儿这么快,起码得抄十天才能抄完。” 周四郎惊讶,“一本书而已,你们之前抄书不都挺快的吗?” 白善宝幸灾乐祸的笑,“那怎么一样,《千字文》《论语》这些我们都是倒背如流的,闭着眼睛都能写出来,但《仪礼》嘛,嘿嘿嘿……” “你得意什么?”满宝道:“先生说了,等你们犯了错,也得抄《仪礼》。” “我才不会犯错呢。” 白二郎立即道:“我也不会。” 满宝哼了一声,将头扭到一边去,摸了摸肚子,觉着有些饿,“四哥,晚上我们吃什么?” “吃巷口那家的菜,我和他们说好了,一会儿他们就送来,饭我蒸好了。” 大家嫌弃周四郎做的菜,所以一日三餐,基本上他们都是吃外面的。 早食一般是周四郎去买回来,或是他们自己出去走一走散步的时候顺便买了吃。午食和晚食却多是周四郎找了店家送上门。 米饭自己蒸。 满宝坐在小凳子上,照常想念大嫂的饭菜。 周四郎也想念,“要是大嫂在就好了,我们每天也不用费这么多钱了。” 满宝道:“其实也不怎么多。” 周四郎看着她道:“真怀疑你不是我们家的孩子,这花钱的架势跟自个家里很有钱似的。” “我家没钱,但我有钱。” 周四郎竟然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 “明天有贵客,你们说我要不要去买些点心回来放着?”周四郎转开了话题。 三个小的立即点头,“要啊,要啊。” 他们也好久没吃点心了,没办法,管钱的周四郎虽然比老周头大方,但一些没必要的开销,他还是很抠。 比如点心。 白二郎道:“买点儿桂花糕。” 白善宝:“还有栗子糕。” 满宝:“糯米糍也不错,雪白的那种。” “要求真多,明儿我去看看,哪种便宜我买哪种。” 三个小的嘿嘿一笑,都知道周四郎也只是那么一说而已,不然买回来的点心他们要是不喜欢吃,不还是浪费吗? 既然有贵客上门,当然不能只是买一些点心而已,茶叶什么的也要买,还得烹茶呢。 周四郎在心里算了一下要买的东西,对几个小的道:“明儿你们自己去洗衣服了啊,我不帮你们了。” 白善宝和白二郎立即看满宝,满宝就撒娇,“四哥,你再帮我们几天呗,我们都还没准备好呢。” “这都几天了你们还没准备好?我都带你们去看过两三趟了,”周四郎断然拒绝道:“不帮了,自己去!” 说罢拍拍拎了斧头放好,抱了柴回去烧水。 三个孩子就连连叹气,他们商量了一下,决定今天早些洗漱。 三人洗漱后便穿了短打,缠了手便抱了衣服要出门。 周四郎看得一愣一愣的,问道:“衣服不是早上洗吗?” 满宝道:“所有人和你一样的想法,所以早上洗衣裳的人特别多,排队都能排上一个时辰,多费时间呀。” 白善宝点头道:“反正天没黑,我们洗衣裳很快的。” 当然快了,三个都是第一次洗衣服,虽然已经看过好几次了,但轮到他们的时候,还是把衣服往河里一丢,湿透后拖上来拍两下,就要拧干了放木盆里。 跟在三人屁股后面的大吉看得一愣一愣的,他额头抽了抽,忍不住开口道:“没干净。” 三个小的看看大吉,又看看自己手里的衣服,又丢到河里搅了搅,拖起来就让小伙伴帮忙一起拧。 大吉欲言又止,想了想还是没再说了。 算了,时间久了,总能学会的。 周四郎将最后一锅热水烧好,刚把热水打出来,还没来得及洗漱呢就看到他们端着木盆回来了。 他笑眯眯的问:“怎么不洗了?” 满宝道:“我们已经洗好了。” 周四郎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天边的夕阳,觉着不对,“不是,你们才出去多久啊,走到河边了吗?” “走到了呀,我们还洗了好久呢。” 周四郎张大了嘴巴,很想问他们,到底久在哪儿了? 他看了一眼面无表情跟在后面的大吉,忍不住呼出一口气,算了,随他们去吧,反正衣服又不是自个穿的。 这家里要是只他们这几个,那用不了多久,全员都会邋遢起来,奈何不是。 所以等庄先生出来,看到院子木棍上晒的湿哒哒的衣服后便道:“把衣服拿出来重新洗一遍,不拧干的衣裳不准往上晒。” 他觉得,他还得教一教几个孩子生活的技能,他哪里是先生,简直就是操碎了心的老父亲。 ※※※※※※※※※※※※※※※※※※※※ 作家的话 下一章在下午六点左右 ☆.第五百四十八章 痴念 于是庄先生也不急着吃晚食了,让三个孩子带着衣服和木盆重新回到了河边。 河里的水很清澈,每日不仅有人在河里洗衣服,还有人在河里洗菜呢。 庄先生拿了一根细细的棍子,直接在河边找了块大石头坐下,用棍子点了点那几块洗衣裳的大石头,道:“来,把衣服拿出来。” 作为曾经出门在外求学多年的穷书生,以及丧偶多年的单身男教师,对于洗衣服,庄先生是很有经验的。 这些经验都是他生活的累积。 “先过水,在石板上搓一搓,袖子和衣摆部位要重点搓洗……”庄先生用棍子敲了敲白二郎和白善宝,“你们两个细心些,洗个衣裳而已,又不是打仗。” 白二郎和白善宝就不由放慢了动作,庄先生看他们放慢和放柔了动作,这才道:“不要这边才洗了一套衣裳,身上的衣裳就全湿了,那还洗什么洗?和你们的师姐学一学。” 俩人看向一旁的满宝。 满宝骄傲的看着他们。 庄先生就拿着棍子敲了敲满宝身侧的石板,道:“你也换个地方搓,你们这三个,每天不是爬树,就是蹲地上玩儿,哪儿哪儿都脏……” 在庄先生的一番指导下,三人艰难的完成了第一次洗衣服,将衣服拧干了放在木盆里,然后都大出一口气,在先生的身边找了个位置坐下。 庄先生敲了一下离得最近的白二郎脑袋,摇头笑道:“才洗那么一套衣裳就累成这样?” 此时夕阳已西下,最后一点落霞顽固的黏在天边不肯消失,但半座益州城都开始迎来了夜色。 可能是因为城中的人都比较忙,大部分人家这会儿才开始用晚食,河两边的人家里传出淡淡的饭香味,里面传出大人叫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也有大人呵斥或哄诱孩子声音。 却也有人因为忙碌,这时候才急匆匆的拎着一篮子菜出来,蹲在河边清洗。 师徒四个一时没说话,将木盆放在脚边,静静地看着两岸上听得到和看不见的热闹。 直到天边最后一抹霞光也消失了,大家只能看见脚下的土地时,庄先生这才领着三个弟子往回走。 庄先生对白善宝道:“将来你为官,为的便是这一方的百姓。” 又对白二郎和满宝道:“就算你们将来不做官,做的事也能为这一方百姓。” 三个弟子都有些懵懂,庄先生背着手慢悠悠的往回走,边走边道:“这是为师的一个痴念,你们如今或许不解,但希望将来你们能够明白。” 正说着话,突然一声轻咳声起,庄先生吓了一跳,昏暗中,他眯着眼睛往前看去,这才看到自家门口站了一个人。 那人站在阴影中,他刚才根本没看见。 走在后面的大吉轻声道:“是兰先生。” 一语落,兰成从阴影里站了出来。 庄先生诧异,“仲成怎么来了?” 兰成道:“我才知道,你们今天这里还闹了一场捉鬼的戏码,我有些不放心,所以过来看看,谁知你们竟然都不在家。” 兰成问,“你还没用晚食吧?我带了些酒菜来。” 说罢扫了一眼他身后三个弟子手里捧着的木盆,轻笑一声,侧身让开了一步。 庄先生连忙笑着请他入内,让三个弟子自己去晾晒衣服。 周四郎正在加蒸米饭,听到动静立即跑出来汇报,“庄先生,你们回来了,兰先生来看您了。” 又道:“饭馆的菜也送来了,你们迟迟不回都有些凉了,我重新热了一遍,您和兰先生是单独吃,还是和我们一起吃?” 庄先生笑道:“送一份到书房吧,我与兰先生说说话。” “是。” 周四郎手脚伶俐的进厨房分饭菜,大吉看了一眼正老实在院子里晒衣服的三人一眼,也进厨房里帮周四郎。 周四郎对他笑笑,将兰成带来的酒菜全都交给他拿去。 虽然他胆子大,但不知为何,他每次对上庄先生都心虚气短,所以这种事能推给大吉,他从不自己干。 周四郎又从饭馆的菜里拨出一份来放到托盘上,又去盛了饭,一并交给了大吉。 大吉看了他一眼,默默地拿去了。 周四郎这才收拾他们自己的饭菜,他一边把饭菜端到堂屋里,一边和院子里的三人念叨:“不就是洗一套衣裳吗?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把全家三天的衣服都拿去洗了呢,竟然这么久都不回来。” 满宝晒好了衣服,辩解道:“先生说我们洗得不干净,所以要慢慢洗。” “那可真够慢的,行了,赶紧进屋吃饭吧,这会儿子谁家还没吃晚食,真是快饿死我了。” “还是有很多人家的,”白善宝道:“我们才回来的时候,有好几户才把菜拿出来清洗呢。” “那我们家能跟别人家比吗?”周四郎道:“我们既不下地干活儿,在城里也没活计,人家是忙得没饭吃,我们呢?” 三人齐声道:“我们也是忙的。” “是啊,好忙,好忙啊,忙着洗一套衣裳吗?” 大吉也回来了,默默地坐下拿了筷子,周四郎先动筷给满宝夹了一块肉,大家这才开始用饭。 书房里的兰先生听着隔壁的热闹,抬头对庄先生笑道:“收到这样的三个弟子,你也算得偿所愿了吧?” 庄先生对他笑笑。 兰成许久不说话,给自己和庄先生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才道:“这么多年了,你还是个痴人。” 庄先生端起酒杯轻抿一口,对他笑了笑。 兰成便叹气,侧首看向了外面,看着已经完全昏暗下来的天空道:“就不怕他也出不了仕吗?” 庄先生不在意的道:“不能出仕,也自有别的用途,我这些年不也教出了许多学生吗?好歹让他们有了一技之长。” 兰成便知道他多年的执念是不可能靠他一番口舌便能去掉的,便顺势转开了话题,“闹鬼的事是怎么回事?要不是用晚食的时候家里人说起今儿县衙出了一桩奇案,我都不知道你这儿闹鬼了。” 庄先生闻言便哈哈大笑起来,乐道:“三个孩子瞎胡闹,把装鬼的人吓着了而已。”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晚上九点左右 ☆.第五百四十九章 大家都好忙 和庄先生他们一样正喝酒吃饭的人却没他们这样的好心情,李二郎被请到了节度使的府上,不到两刻钟,益州王便赶了来。 然后他便移驾去了益州王的府邸,他们的晚食就是一场酒宴,大家吃吃饭,喝喝酒,顺便还赏一下歌舞。 益州王很谦恭,也很担心李二郎的安全,“皇兄只带了贡堂兄出门,万一路上遇着个什么……” 李二郎便挥手笑道:“五弟不用忧心,我大晋如今百姓安定,这又是在你的封地上,我怕什么?” 益州王便笑道:“这倒是,皇兄难得出京,那这次可要多留益州几日,益州有几处地方是很好玩的。” 李二郎笑着应了一声“好”。 双方言笑晏晏,但宴席散去后,却各自找了自己的心腹说话。 一直跟在李二郎身后的那个一脸络腮胡的中年人跟着李二郎进屋,低声禀报道:“圣上,能扫去的痕迹都扫了,但他不一定就查不出来。” 李二郎不在意的挥手道:“查出来就查出来吧,不过是找些当地的百姓,游商说说话罢了,也没不可对人言的东西。” 李贡低声应下,“庄洵那边,能扫掉的痕迹都扫掉了,但那天您与那三个孩子在酒楼里停留了很长时间,虽我们的人叮嘱过了,但说不定还是会有漏网之鱼。” 李二郎想了想后道:“让人留意些就行,只是几个孩子而已,五郎未必会做些什么。” 李贡应下,“神武军现在益州城外待命。” 李二郎便叹了一口气,李贡便明白他的意思了。 “来前,母后特意提过,让我多看顾五郎,可这一路走来,我想,我若是再看顾,恐怕这益州的百姓更没有活路了。” 李贡皱眉。 “那三个孩子话说得不好听,却再有道理不过,益州水患,朝廷不仅免了三年的赋税,还拨下了赈济的粮食,可你看这益州内外,流民依然不少,粮价依然高涨。”李二郎是有些生气的,“这益州可是他的封地!” “圣上,但您也说了,益州内外的官员也都是朝廷任命的,依臣看,还是张世德没做好,剑南道皆是他管辖,但看绵州一带,情况却要好不少。” “哼,绵州又好多少?”李二郎生气的道:“也就罗江县强些,可罗江县本是个下县。益州之祸,到底是张世德无能,还是他有能却不能做,朕看还得再查。” 李贡见他都用自称了,便知道他是真的生气了,不敢再劝。 他们这位皇帝很骄傲,且也很礼贤下士,平时与人很亲厚,出门在外更喜欢人叫他二郎,就是在宫里,与近臣说话时也都是以“我”自称,只有生气或需威严时才用“朕”这个自称。 李贡退下,守在外面的古忠则领着人端了热水进来,低头轻声道:“陛下,洗漱休息吧。” 李二郎轻轻地应了一声。 而距离这不是特别远的院子里,益州王一脸阴郁的问:“查到了吗?” “查到了,说是跟五个人吃的饭,其中有三个还是少年模样,似乎也是在路上遇见的,在包厢里问些益州的情况。” 益州王问道:“人呢?” “没找到,这一路上,皇帝跟不少人接触过,都是随便接触的,那些人一混入人群中就很难找到了,何况似乎还有人在有意的扫去痕迹。” “所以你们也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了?” 心腹低头。 益州王抄起桌上的茶杯就要砸,却想到不远处住着一个皇帝,有那个讨人厌的人在,他显然不能像以前在自个家里那样自在,想砸杯子就砸杯子,也不能像以前一样想打人就打人。 他深吸了一口气,将茶杯重重的放到了桌子上,阴着脸道:“再去查,动作小些,再让他们知道,你们也不用回来见本王了。” 下了命令,但他怒气未消,沉声道:“养你们也是够无用的,皇帝都在益州城里逛了两天你们才知道,下次是不是我益州王府邸被神武军包围了你们才查探到神武军来益州城了?” 心腹跪在地上冷汗淋淋。 “滚出去。” 心腹立即低着头后退,轻轻地将门掩上后心里叹了一口气,益州城每日进出这么多人,皇帝又这么低调,谁会知道进城的那五人里有皇帝? 其实他觉着他们已经很厉害了,竟然能在茫茫人海中发现皇帝,还要设计张大人偶遇皇帝,将他的身份叫破。 不过这种想法也只能埋在心底,他是不敢往外说的。 他只能叹了一口气,转身忙碌去了。 忙碌的理由千千万,但忙碌的人的状态却是一样的,唐县令现在也很忙,吃过晚食,婉拒了妻子的一起赏月的邀请,他头秃的回到自己的书房,继续处理公文。 然后还要再处理一下自己的信件。 家里送来的信,亲友送来的信,以及同窗送来的…… 唐县令将不重要的信都丢在一边,从一堆信里翻出杨和书的,展开看了看。 他摊开了纸正想写一封回信,想到明天就要去看杨和书说的小友,便又收了笔,算了,还是明儿见了人再回信吧。 唐县令将杨和书的信收起来,唐太太正好端了一碗汤进来,温婉的笑道:“忙完了就用一碗汤吧,你看你也是,明儿就要休沐了也忙不停歇。” 她将碗放到他的跟前,柔声道:“明天有空,我们一起出去踏青放风筝吧。” “明天我没空,”唐县令拿过碗道:“明儿要去康学街拜访一位先生,恐怕一整天都抽不出时间来了。” 唐太太闻言,伸手从他手里拿过碗,板下脸来,“这汤有些凉了,你还是别喝了,晚上吃多了容易积食,还是睡觉吧。” 说罢端着汤走了。 唐县令眼睁睁的看着她把碗端走了,收回伸着的手,叹了一口气,起身回屋去休息。 牺牲了休沐时间的唐县令一大早便坐着马车来到了康学街,他在巷口便下了车往前走,才站到院外便听到了里面的读书声,他忍不住停驻脚步听了好一会儿。 ※※※※※※※※※※※※※※※※※※※※ 作家的话 下一章在晚上十点半左右 ☆.第五百五十章 心动(送给今天新出生的小公主) 唐县令靠在墙壁上听着里面的读书声,宛若回到了国子监。 他已经外放当县令两年多了,加上在京城一年多的官涯生活,他总觉得国子监的生活离自己很遥远,很遥远了。 “啊!”一声叫声起,唐县令回神,这才抬手敲门,同时里面的声音也传了出来,“一大清早便打瞌睡,白二,去给我蹲马步背书。” 然后是一阵脚步声,大门被一把拉开,满宝看到站在外面的人愣了一下,问道:“您怎么来这么早?” 唐县令就抬头看了一下太阳,问道:“很早吗?” “早呀,我们刚吃完早食呢,不过来者是客,欢迎欢迎,您快请进。”说完便冲里面喊了一声,“先生,唐县令来了!” 庄先生连忙迎出来,刚半蹲下去的白二郎立即站直了,跑进厨房道:“我去烧水烹茶。” 唐县令忍不住一乐,和庄先生互相见过礼后问:“唐某贸然来访,没有打搅庄先生教学吧?” “唐大人客气了,三个孩子虽调皮些,却也自律,让他们自己在院子里读书也行,并无打搅之说,快请上座。” 说罢将唐县令请到大堂就坐。 满宝他们一起凑到了厨房,拿了先生带来的茶叶给泡了两杯茶,送到大堂后正要溜出去,却被唐县令留下了。 庄先生正好问他,“听我这大弟子说,大人认识杨县令?” 唐县令笑道:“我与他是同窗,还是同年,他在罗江县还好吧?” “挺好的。”既然是杨和书的朋友,庄先生便放松了许多,对唐县令也多了两分亲善。 唐县令此次来一是来看看杨和书很推崇的先生及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的;二嘛,就是问一下白善考试准备的事,看他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一群读书人说话,说的自然也是读书了,和所有做了长辈的读书人一样,唐县令下意识的就要考三个小朋友的学识。 已经被考习惯的三人每个人都回答了两三个问题,嗯,问题不是很深,满宝三个很满意。 问题竟然都答上来了,唐县令也很满意。 然后庄先生就让他们读书去,他则和唐县令在屋里喝茶说话。 他们才到院子里,周四郎正好买了点心回来,他高兴的扬了扬手中的纸包,笑道:“新鲜出炉的,还热乎着呢,对了,贵客来了吗?” 三人立即跑上去,闻了闻那股纸都包不住的香味,点头道:“来了,在堂屋呢。” 周四郎立即打掉他们的手,道:“先呈给客人,等客人吃过了你们再吃。” 话是这么说,他去厨房把所有的点心拆开摆盘时,还是给他们一人留了一块他们自己喜欢吃的点心。 三人拿了点心,又在胳膊下夹了一本书,找了块远离堂屋的角落蹲着,一边啃点心一边说悄悄话。 白善宝:“总感觉今天先生心情不是很好啊。” “是不好,我昨天早上打瞌睡最多被敲了一下手心,结果今天竟然要蹲马步。” 满宝道:“那我们今天乖一点吧。” 白善宝心有戚戚:“总觉得乖也没用。” “那你就努力读书,”满宝道:“再过不久你就要考试了,只要你成绩好,先生就会高兴了。” “那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呢,也太长了吧?” 满宝安慰他,“反正我们在益州城还要待很久呢,以后再出去玩就是了,这一个月我们先读书,我和白二陪你。” 白二想说别带上我,但想想,他在这儿也没别的朋友,他们要是不出去玩儿,他总不能一个人出门。 便也叹气着应下了。 唐县令跟庄先生交上了朋友,他们在这益州城内也算是有靠山的人了。 虽然这靠山在益州城里啥都算不上,但在康学街这一带,尤其是在普通百姓中还是很有些用处的。 唐县令一直留到了下午才走,临走前告诫了一番看着就很活泼调皮的三人,“闫宅的围墙一时半会儿的修不好,你们没事不要钻过去玩儿,知道吗?” 他要是不说,三人或许都把闫宅的事忘了,他一提,倒把三人的好奇心提起来了。 满宝好奇的问,“那边还有什么宝贝吗?” “有,”唐县令道:“那边还有一片菜呢。” 众人:…… 不管心里怎么想的,反正满宝他们特别乖巧的应了一声,表示他们绝对不会钻过去的。 庄先生也表示会看住他们的。 但是,庄先生也不是时时刻刻都在家里的,怎么可能看得住他们呢? 肖家的那面围墙被修好了,但巷子里的那个大洞却还没填上,一连好几天,每天傍晚满宝他们出门洗衣裳时都能看见那个大洞还留在那儿。 当然,也没人再敢从那里钻进去就是了,听说肖家被判了罚没六成家财,除了肖大郎的媳妇和妻子外,其余人等全被判刑,肖二郎罪名最轻,但也被判了两年。 据说肖大郎的媳妇打算和肖大郎和离,然后带着儿子改嫁呢。 又是一天学习后中途休息的时间,庄先生今天出门访客去了,据说是兰先生做东,将以前玩得比较好的几个同窗聚在了一起,所以庄先生可能连晚上都不回来了。 被留下自习的三人特别的散漫,学习到一半觉得累了,就打算到院子里去坐一坐。 正好周四郎要出门去订午食了,他拿着篮子出门,问三人,“你们午食想吃什么?” “随便吧。” “那我随便买喽。” 三人一起点头,周四郎便走了。 满宝坐到了门槛上,看着她四哥走远,然后撑着脑袋左转转,右转转,就在她考虑回书房去继续看书时,她看到了巷尾那敞开的大洞。 白善宝也从院子里出来坐到了她的身边,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问道:“想进去?” 满宝点头道:“唐县令说里面有宝贝呢,我想进去看看。” “他不说了是菜地吗,一看就是骗你的。” “是呀,但我还是想进去看一看。” 白二郎钻出来道:“进去被抓住是要被打板子蹲大狱的。” “不会,我们又不拿里面的东西,”满宝理所应当的道:“晋律中没有这一条,你们忘了我们问过先生的。” 白善宝也有些跃跃欲试,“那进去看看?” “趁着大人们都不在,我们走!”满宝站起来,转身就要关门,然后就看到大吉正默默地站在他们身后。 ※※※※※※※※※※※※※※※※※※※※ 作家的话 这个世界上又迎来了一个新的生命,感觉好奇妙呀 ☆.第五百五十一章 探宝 三人一起抬头看着大吉,白善宝最先做出邀请,“一起?” 大吉:…… 他就是个贴身保护的,一点儿也不想做决定,于是移开了目光,侧身站到了一边。 三人一看就明白了,立即把门关上,看了一眼空落落的巷子,确定没人后就跑到那个洞前钻了进去。 大吉就站着等他们都钻进去后才一跃从墙头飞进去,他才不钻洞呢。 他们第一次白天的时候进入闫宅,咋一看过去还挺好看的。 满宝就说了,“比你们两家都好看。” “那也是贪官之家,如今家里也没人了,有什么用?”白善宝问道:“我们要去哪儿?” “去花圃。”一直安静的科科突然在满宝脑中道。 满宝眼睛一亮,道:“我们先去看看他们家的花园子吧。” “他家的花园子大部分都给改成了菜园子,有什么好看的?” “去看看呗,”满宝先迈步跑去,上次天很黑,只有一个火把的照明,所以她看到的不多。 这会儿再去看,才发现之前他们看的菜地掩在几棵大树之后,应该是把之前的花被拔了,又将花圃扩展开来种植。 东一块,西一块的,显然,肖家只拔了一些花草,那些高大的树木没动。 被拔掉的花草随意的丢弃,绝大部分都死了,但也有些花沾着旁边的泥土顽强的活了下来。 其中有很多花都是满宝没见过的。 此时正是开春,花草开始复萌,满宝转了转,找了根棍子要去挖那些花花草草。 白善宝连忙扯住她,“这么多花草你得挖到什么时候?你要是喜欢,回头我们拿了篮子和花锄过来再挖就是了。” 白二郎揪了揪问,“这是什么草呀,没开花也看不出来呀。” 白善宝上去看了看,皱眉道:“像是蜀葵。” “咦?”满宝也凑上去看,认真的看了看道:“是像蜀葵,可我只在书上看到过,听说它开的花都是大红色的,特别好看,还有个别名叫‘一丈红’呢。” 科科道:“收录吧。” 潜台词是,这东西百科馆内没有。 满宝伸手就要挖,就看到了站在一旁的大吉,她转了转眼珠子,收回手道:“等下次有空再来挖。” 正期待着的科科:…… 但它也扫描到了大吉,且白善宝和白二郎也不再是无知小儿,现在挖了,再凭空丢了,他们不一定不会多想。 科科没有做要求。 满宝则顺着菜地往下看,在边沿处找到了许多种她没有见过,或者在书上看到过,却没挖到过的植物,高兴得不行。 大吉:……谁能想到他们溜进来是来看花花草草的呢? 白二郎也没想到,他觉得无趣,于是直起身来道:“我要去别处玩儿,这些花花草草有什么好看的?” 满宝就直起身道:“行吧,我们去别处看看。” 然后去了闫家前头的荷塘,此时里面的荷叶是青青的,满宝则盯着荷塘的底部看,“听肖二郎说,他们冬天时会下塘摸莲藕吃,还能拿去卖呢。” 白善宝道:“挖两棵花花草草也就算了,挖莲藕就不好了吧,万一被唐县令抓住。” “我就那么一说,又没说我们要去挖,”满宝道:“等夏天时能摘两个莲蓬吃我就满足了。” 白善宝也想吃莲蓬了,嘿嘿笑道:“希望到时候闫宅没卖出去。” 三人顺着走廊往前去,主要还是看沿路的风景。 闫刺史不愧是贪官,园子建得很漂亮,虽然荒废了两年,但那假山流水,以及路边栽种的花木,可以想见草木被修剪时有多好看。 三人就跟郊游似的四处走走逛逛,满宝对沿路的花花草草特别感兴趣,一路上科科不断的播报发现的未知物种,满宝全都一一记下,打算找时间自己再来一次。 但白善宝和白二郎对屋子里的东西更感兴趣,走过大半个花园,他们一行人到了后院的住宅区。 白善宝随意的推开一道门进去,里面空落落的,桌子都缺配套的椅子,不知道是不是被肖家人给搬走了。 白善宝和白二郎进去看了一眼,嫌弃的摇头道:“什么东西都没有,这到底是抄家抄没的,还是肖家搬走的?” “肖家就那么大,他们总不能把所有桌椅都给搬自个家里去吧?”满宝说起传闻,“据说一些好木料的桌子椅子也会被抄到库房去的,比如什么黄花梨,檀木之类的好木头。” 白二郎哇的一声,道:“闫家可真有钱。” “那当然了,贪官呢,”满宝理所当然的道:“要是贪官都没钱,这世上就没人有钱了。” 三人边说话边换了一个房间,这显然是个侧院,白二郎眼尖的看到了一个缺了一条腿的木马,他看了看后道:“这是小孩儿的房间?” 白善宝:“隔壁就是正院,应该是还未满八岁的公子住的。” 一般满了八岁就会搬到前院去住,当然,这是一般家族的教育方式,各家有所区别也是可能的。 比如某个特别疼爱孩子的人家。 白善宝瞥了一眼白二郎。 但大家也兴奋起来了,这可是跟他们年龄差不多的孩子的房间,不知道会不会遗落下什么宝贝,大家开始翻动起来。 这间房里的东西应该不是很贵重,所以东西反而保存得比较完整,内室的床还有个架子在,床板和帐子都不在了,他们猜测是肖家人给搬走了。 如果是朝廷抄家时要搬,那应该是整张床都搬走,一般抄家会被搬走的床,要么是做工精良,要么是用料考究。 当然,大部分情况下是两者皆占。 除了床架子,内室的桌子和椅子都有缺失,但大部分还在。 满宝和白善宝白二郎便好奇的翻动起来,“这些地方肖家都找过了,应该没什么宝贝留下,我们还是找有趣的东西吧?” “什么有趣的东西?”白二郎道:“银子吗?” 满宝和白善宝一起扭头看他,白二郎戒备的道:“干嘛这么看我?难道我说错了?大家公子,除了银子,谁还会往屋子里藏什么东西,以至于抄家的人和肖家的人都没找到?” ※※※※※※※※※※※※※※※※※※※※ 作家的话 下一章在晚上六点左右 ☆.第五百五十二章 找到 满宝好奇的问,“你的银子都是怎么藏的?” 白二郎转了转眼珠子,小声道:“银子分开藏,衣柜呀,床底下呀,哪儿隐秘就藏哪里。” 和满宝和白善宝不一样,白二郎是很戒备他娘亲的,所以他习惯性的藏钱。 他压低了声音道:“我还悄悄的在床底下挖了一个洞,和我爹换了好几块金子藏进去了。” 满宝和白善宝听得哇哇的,然后他们一起眼睛发亮的看着那只剩下床架的在上面的地面。 白善宝:“不知道闫家的夫人像不像你娘啊。” 白二郎也摩拳擦掌,“试试看呗。” 反正回去也是读书写字,无聊死了。 大家一听,立即撸了袖子就上,三人一起努力将那床架子往外挪了一丈远,然后就在床下的地面上开始摸索。 一直默默观望着的大吉:…… 三人找了许久,银子没找到,倒是摸了一手和一身的灰,满宝忍不住问科科:“科科,这屋里有没有什么洞里藏着东西啊?” “有。” 满宝眼睛一亮,连忙问道:“在哪儿,在哪儿?” 科科:“在宿主左侧的墙壁上,一尺见方左右的洞里有东西。” 满宝立即转身去摸墙壁,这一面墙是之前靠着墙的那一面,可能是床放的久了,上下的位置还有些痕迹。 满宝若有所思的往下摸,科科指点她,“往右下去一下,再下一点儿……” 然后科科就不说话了,满宝摸了摸它停住的那个位置,敲了敲,没听出什么来,但也没见松动。 白善宝凑了上来看,他也上手摸了摸,然后道:“这块砖头似乎有些外凸。” 这么说着,他左右看了看,拿过刚才从园子里带来的木棍戳了戳那块砖,果然动了一下。 他和满宝对视一眼,皆兴奋起来,更加快速的用木棍去摇动它,砖头一旦松动,越摇动便越会往外,不一会儿就外凸了不少。 满宝直接用手去摇,白二郎也凑了上来看。 在四双眼睛的注目下,满宝将那块砖头拿了出来,然后白善宝去摸其他的砖头,发现也是松动的,立即和白二郎一起把附近的两块砖一并取出,里面的一卷油纸包着的东西就显露了出来。 满宝手快的将东西取出,好奇的摸了摸包得特别严实的油纸,“这里面是什么,藏得这么严密?” “拆开看看。”白善宝帮忙拆。 白二郎虽兴奋,却也有些失望,“总不会是值钱的东西了。” 金银珠宝又不能这么包着。 俩人把油纸拆开,一本册子便露了出来。 满宝好奇的翻开看,“大贞九年元月十五,进节度使黄大人银一千两,益州王一千五百两;大贞九年八月十五,于秋税中抽一成予节度使黄大人,三成予益州王……” 大吉听到这里,脸色大变,劈手就从他们手里抢过册子,用油纸一包便塞进怀里,他将三个孩子拨到一边,快速的将转头复原,然后把床架子给移回去放好,甚至还对了一下之前的痕迹。 这才把三个吓懵了的孩子拽走。 一直拽到了园子里,大吉这才摸了摸怀里的册子,跪下看向白善,“少爷,您应该明白的,这样的东西不是我们能看的。” 白善宝又不是小孩子了,自然知道了,但他同样是少年人,胆气足得很,因此道:“我们不能看,但我们可以给唐县令呀。” “不行,”大吉见三人都怀疑的看着他,便缓了缓后道:“少爷,满小姐,堂少爷,老夫人也认识一些高官,知道些事情,三年前的益州水患,要说益州王无辜是不可能的,但他不也什么事都没有吗?” “不是说因为没证据……” “少爷不在朝堂上,怎么知道是因为没有证据,还是因为他是皇亲国戚呢?” 白善宝便不说话了。 满宝问,“那你说怎么办?” “少爷和满小姐将东西交给我吧,我来处理。” “你?”不仅白善宝和满宝,就是白二郎都很怀疑的看着他。 “是,”大吉道:“小的会把东西拿回去给老夫人,老夫人会送给一位大人,该如何做,由那位大人来决定。” 满宝和白善宝对视一眼,好一会儿才道:“给你也行,不过你得先给我们看一眼才行。” 白善宝:“不错,你得先给我们看一遍。” “不行,这样的东西,少爷和满小姐就不应该沾手,刚才看那两行字已经是很不应该了。” 大吉又不傻,他日夜跟在白善宝和满宝身后,最了解他们不过,两位小主子是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但记性也不差,他们要是刻意记诵,俩人一起看,查漏补缺的情况下说不定能记下大半。 这种东西,就不应该是他们可以看,可以插手的。 大吉很无情的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白善宝忍不住掐腰,就要以身份压人,结果大吉眼眸一垂,道:“少爷,满小姐,我们进来的时间也不短了,周四郎应该买了午饭回来了,我们要是再不回去,等晚上庄先生回来知道了……” 满宝一个激灵,这才想起来她把午食和四哥一块儿忘了。 白善宝和白二郎也有些害怕,转身就朝围墙那里跑,算了,吃完饭再找大吉要来看就是了,反正时间多的是。 三人一溜烟的跑到大洞前,白二郎跑得最快,因此最先钻出去,白善宝让给满宝第二个。 满宝一钻出来,就看到她四哥正拿着一根棍子靠在墙上对她嘿嘿的阴笑,而白二郎无奈的站在一旁,冲她摊了摊手。 白善宝也钻了出来,然后大吉从墙上飞了下来。 一看到大吉,周四郎就忍不住念叨他,“你也真是的,他们三个胡闹,你怎么也不拦着?” 大吉对他笑了笑,解释道:“我是下人,只需跟着主子就好。” 白善宝几乎是立刻就伸手,“那你把册子给我。” 周四郎问:“什么册子?” “是我们从……” “少爷,”大吉打断他的话,问道:“已经过了午时了,您不饿吗?”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晚上八点左右 ☆.第五百五十三章 送出去了 “对对对,都这会儿了你们还不吃饭,你们不饿我都快饿死了,”周四郎转身就往家里去,一边还扯上了满宝,念叨道:“我一回来,看到院门关着,哪儿都找不着你们,我就猜你们是钻隔壁去了,那就是一个废弃的园子,到底有什么好看的。” 白善宝看了一眼大吉,哼了一声便跟上。 周四郎去厨房里拿热着的饭菜,冲他们四个挥手道:“赶紧洗手去吧,瞧你们这一个个脏的,你们那手,不止是钻地洞而已吧,这得去搓泥了吧?” 四人默默地去洗手,期间眼刀无数。 大吉叹了一口气道:“少爷,先吃饭吧,吃了饭我们再说。” 白善宝这才满意,和满宝他们一块儿去吃饭。 吃了饭,三人一起帮着周四郎收拾碗筷,大吉看了一眼正凑在一起洗碗洗筷的三人一眼,将擦桌子的周四郎拉到一边道:“我出去一会儿,你看着他们,不要让他们出门。” 周四郎惊讶,“你要出门?是买东西吗?要买什么你告诉我,我帮你去买。” 在他的印象中,大吉就没有离开过白善,只要白善不出门,他是绝对不会出去的。 这会儿大吉却压低了声音道:“不是买东西,我出去办件事,最多两刻钟就回来了,反正你看好他们,别让他们出门就行。” 周四郎一头雾水的点头,“行,我知道了。” 大吉转身便走。 等白善宝他们洗好碗筷,想要找大吉好好的谈一谈时才发现大吉竟然不见了。 周四郎对四处找人的白善宝和满宝道:“大吉出门去了,你们找他干嘛?” 满宝和白善宝一起瞪大了眼睛,“出门了?他怎么能出门呢?” “他为什么不能出门,”周四郎一头雾水,“虽然是下人,但也能出门吧,你们又不出去,在家里还能有啥危险?” 周四郎点着他们道:“你,你,还有你,赶紧进屋午睡去,一会儿还得读书写字呢。” 满宝忍不住跺脚,叫道:“四哥,你怎么能让大吉走呢?” 周四郎怀疑的看着他们,“你们在隔壁干什么了?为什么不让大吉离开?” 满宝张嘴就要说

相关推荐: 乡村透视仙医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树深时见鹿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我的风骚情人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鉴宝狂婿   乡村桃运小神医   顾氏女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