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末日了,但还要上学(NPH) > 第336章

第336章

,嗯,还有一直形影不离跟着不走的起居郎。 到了皇后殿中,里面一片热闹,巧了,太子妃和恭王妃以及几个孩子也都在。 起居郎找了自己的熟悉的角落,继续掏出自己的小本本和笔蹲着,抬起头来无悲无喜的看着皇帝一家人。 皇帝让周满坐下,问她,“大明宫那边朕想全权交予你来管理,你可能办?” 满宝一怔,问道:“此事不该萧院正来管吗?” 皇帝道:“太医署要升品,萧院正必定忙得很,朕倒觉得你挺适合的。” 满宝:……她更忙好不好? 皇帝心中想到却是,这一次种痘的皇子女和皇孙们女眷占了三分之二,当然要交给一个女太医来办了,长豫可也在其中,萧院正虽好,但到底是男子,过于粗心了,只怕照顾不到姑娘家的心思。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465章 收受贿赂 皇室的孩子岂是那么好照顾的? 尤其这里面还有一个八岁的小皇子和小公主,算是皇帝最小的两个孩子,虽然他们母妃不太受宠,但皇帝一向疼爱自己的孩子,即便是庶子庶女,他只要有空就会找过来过问一下,因此一个都不好得罪。 更不要说还有各位王爷送来的皇孙了,那真的是孙子孙女一大堆。 除了太子的儿子还小外,二三皆有皇子女在其中,而以前皇帝的庶弟弟们为了表达忠心,把自己适龄的儿子闺女孙子孙女都送来了。 满宝看到过报上来的名单,说真的,以她杰出的记忆力,现在也没能把人都记住。 可见人数之多。 她不太想受累,但皇帝是她上级的上级,更不好拒绝他的要求,于是她在心里叹息一声,脸上沉稳的应下了。 皇帝满意,就指了恭王妃道:“你们这些孩子呀,歹一阵好一阵的,这次恭王从洛州来还让恭王妃给你准备了礼物呢。” 满宝没有受宠若惊,她只有惊悚。 恭王也愣了一下,更是扭头去瞪恭王妃。 恭王妃有些尴尬,但在皇帝和恭王的目光下,她还是起身走到周满身边,拉着她的手笑道:“我听两位妹妹说周大人已经定下婚期了,所以从洛州来的时候就给周大人准备了一些贺礼,权当做添妆吧。” 其实她想的是她儿子就要在人家手底下种痘了,虽然皇帝说种痘很安全,但她还是有些害怕。 太医尽心些和只是尽职或者疏忽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而太医院周满的位置高,她有点儿担心。 所以来时特意准备了礼物,本是想托明达转送的,可她和明达说悄悄话时被一旁的姑姑听到了,皇后也就知道了。 皇后便告诉了皇帝,谁知道皇帝直接点出来了? 皇后也没想到,所以瞥了皇帝一眼,见他还一脸满意的看着“相谈甚欢”的恭王妃和周满,皇后就收回了目光。 算了,这男人除了在朝堂上还有些本事外,其他的还能指望他什么呢? 恭王妃拉着周满去看礼物,一妆盒的首饰,一共三层,每一层拉开,里面的首饰…… 嗯,见识过不少宝石珍珠的满宝倒不至于目瞪口呆,但心脏也蹦蹦跳个不停,可见这首饰有多好了。 其中又以珍珠首饰和精巧的金饰最多。 恭王妃直接打开最上面一层,将一支金钗取出来给周满看,笑道:“这是金凤,我特意让人做了一对,周大人看看可喜欢?” 满宝回神,连忙推辞道:“无功不受禄,怎好收恭王妃如此重的礼物?” 恭王妃笑道:“怎会是无功?你之前助恭王减重,还照顾王爷的伤腿,这都是功劳。” 满宝汗颜,这两样提起来于恭王来说都不算是好事的样子,真的不是记恨吗? “何况,你喜事将近,便是没有这些前因,这份礼物你也是受得的,我家象儿也要入住大明宫了,以后还需周大人多多照顾。” 满宝心内瞬间明白过来,这是在贿赂我呢,而且还是当着皇帝皇后的面贿赂的。 她纠结起来,那她是收呢还是不收呢? 不收的话,皇帝和皇后会不会觉得她不想和恭王交好? 满宝不住眼的去看妆盒里的首饰,虽然觉得收受贿赂不好,但过了皇帝明路的应该还是可以的吧? 她思索时,明达就轻轻地推了她一下,笑道:“三嫂大老远的给你从洛州拿过来,你总不能再让人拿回去吧?” 长豫也道:“既是给你的,你就收下吧。” 没看她父皇频频看过来吗? 满宝努力的压住脸上的笑容,但还是没忍住眉眼间带着笑意的点头,“那就多谢恭王妃了。” 满宝顿了顿后道:“也谢谢恭王。” 恭王妃看得出周满是真的喜欢,眉眼间都掩饰不住笑容呢,这才松了一口气,笑起来道:“周大人喜欢就好。” 喜欢自然是喜欢的,凡是值钱的,好看的东西她全都喜欢。 于是满宝抱着一妆盒的东西喜滋滋的回太医院。 太医院里还算宁静,因为正式的旨意还没颁下来,所以他努力的忍住和手下们分享的心情,一回到太医院就把自己关在办公房里不出来了。 满宝抱着妆盒回来就被郑太医等人拉住了,他们蹙眉道:“周太医,你们去太常寺吵架没吵过?” 刚才萧院正回来的时候眼圈都是红的。 满宝脸上依旧是喜滋滋的笑容,摇头道:“我们没去太常寺啊。” 连刘太医都忍不住皱眉了,“你们不是去太常寺讨公道去了吗?” “哦,我们中途改去太极殿找陛下了。”满宝见他们似乎还一无所知的样子,便打算和他们分享这一好消息,突然萧院正的办公房就打开了,他走出来看着周满道:“周太医,旨意还未正式下来,这事儿还是暂时别宣扬了。” 满宝就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和郑太医几个微微点头道:“行吧,那你们再多等两天,等旨意下来你们就知道了。” 郑太医:“……同不同意我们增设科目不就是一句话的事,为何不能说?” 卢太医紧盯着周满,对于能不能增设种痘科他最为关心,因为这可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 满宝道:“这个我能告诉你们,可以增设。” 萧院正阻止不及,张开的嘴巴合上,算了,就告诉他们吧。 刘太医盯着周满喜盈盈的脸看,再回头去看萧院正,不由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真是老眼昏花,观色都观错了,那哪里是伤心,分明是激动嘛。 既然是好事,他便也不打探了,直接转身回自己的办公房,还道:“周太医,今儿大明宫那边轮到你去检查了。” 想到才答应皇帝的事,满宝应了一声,“我一会儿就去。” 郑太医这才看向她手里的东西,“这是什么?” 满宝喜滋滋的道:“恭王妃送我的礼物,嘿嘿嘿……” 大家或羡慕或嫉妒的看着她抱着的高高妆盒,这就是女医的好处了,收受后宫女眷的贿赂都要比他们方便很多。 满宝将妆盒拿回自己的办公房锁好,这才背着手坐船去大明宫检查工程进程。 ※※※※※※※※※※※※※※※※※※※※ 作家的话 下一章在十点左右,本想两章一起的,但还差一些 ☆.第2466章 吵架(给书友“思倾岚语”的打赏加更) 坐船进入大明宫,满宝发现大明宫看着更……蛮荒了一些。 大明宫在皇帝太后带着恭王和明达几个皇子女来避暑后迎来了短暂的修缮时机,可惜很短,没两个月就又因为资金问题断了,而两个月的时间也只不过把其中一个建了一半的宫殿建好了而已,然而宫殿建好也是空的,里面家具啥的什么也没有。 后来皇帝一直很穷,内库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国库被朝臣们把得很严实,他只要流露出修建大明宫的意思,上至魏知,下至六品的御史都会上书劝阻,认为如今才算民安,离国泰还有很远的距离,实在不好在此时大修土木。 皇帝听劝了,后来就把大明宫丢在了脑后。 再后来守孝,不好大兴土木;去年更是西征,国库没钱了,所以大明宫……嗯,别说建造了,连修缮都少了,所以草啊树啊长得就有点儿肆意,满宝站在船上看着两岸的野草,微微摇了摇头,觉得皇帝家就是好,房子好多,竟然能把家给荒废成这样。 到了渡头,内侍停下船,让周满下船。 满宝上岸,就徒步去看工部正在改造的宫室。 这里人不是很多,现在基本都是工部的人和役丁在此。只不过这一次皇帝也没能修建宫殿,而是要改造。 皇帝让工部挑选了两个最大的宫殿,直接砌墙封起来,到时候皇女们在一个宫殿,皇子们在一个宫殿,男女分开种痘,里面的人只能进不能出。 而两所宫殿之间则砌了一条很长很长的巷道以供太医来回两间宫殿。 所以一旦皇室中的人住进去,两所宫殿就会被封死,连吃的都是用吊篮送进来的。 之所以这么谨慎,全因这是大明宫,距离太极宫太近了,为避免天花流露出去。 本来种痘都应该拉到皇庄里去的,那里最安全。 可惜皇帝舍不得他的子子孙孙们受委屈,皇庄那边一个房间里住六个人,还是紧急加建的土石混合的房子,哪里比得上大明宫这里的宫殿。 在这里,至少能保证一人一间房。 没错,这里就是一人一间房,皇帝特别豪气的让人做了长长的屏风,将大房间隔成两间,一间房里不仅能住个小公主小郡主之类的,公主和郡主们还能带一个伺候的宫女。 嗯,选的宫女也都在十六岁左右,她们也都要和她们的主子一样种痘,将来若无意外,她们回一直伺候她们的主子。 满宝来检查,就是检查两座宫殿是否真的封死了,别有什么暗道可以内外传递东西,这种事在皇庄没太大的问题,但在皇宫里却是大忌。 还要检查给他们太医院准备的药堂等是否合规,以及宫殿的卫生等。 满宝检查完今日份的工作,就抓着手抬着脖子看工匠们忙碌,看着看着,她觉得以他们今日份的细工,想要将剩下的大明宫建起来,估计得花用好几年的时间,那还是在皇帝很有钱的情况下。 要是供不上钱,恐怕十多年也修建不上。 满宝摇了摇头,记下他们的工程进展后便走了。 她下衙时间快到了,等坐船回到太极宫,应该差不多就是下衙的时间,嗯,还得走回到太医院,好远呀。 不过想到太医院里的妆盒,她又充满了动力。 满宝喜滋滋的抱了妆盒出宫,还没出门就看到了等在宫门外的白善。 满宝立即笑着上前,侍卫们检查了一下她的妆盒,目光炯炯的盯着看。 满宝就大方的道:“这是恭王妃送我的。” 当然,侍卫们不觉得这是贿赂,而是赏赐。 周满算是他们知道的受赏赐最多的外臣之一了。 恭王和曾经的益州王不算。 侍卫们羡慕的投给她一眼,记下她今日带出去的东西后便放行了。 她一出来白善就伸手接过妆盒,入手一沉,他稳住,问道:“恭王妃怎么会送你礼物?” 满宝道:“上车说。” 大吉来接他们下衙回家。 到了车上满宝才揉了揉自己泛酸的胳膊道:“这是恭王妃贿赂我的,不过说是给我的添妆。” 满宝顿了顿后道:“恭王肯定不知道这事儿,我觉得他们夫妻回去后肯定要吵架。” 白善不解,“为什么要吵架?” 满宝想了想后道:“我要是私下送鲁越很贵重的礼物,还说是你要我送的,你生不生气?” 白善和鲁越的关系不是很好,基本是因为同为崇文馆学子而维持着面上的和睦而已。 嗯,还有赵六郎居中调和。 满宝要是私下送鲁越东西,还说是他送的,落在鲁越的眼中,那就是白善在和他求和,白善肯定生气! 白善瞥眼看她,“你会送鲁越礼物吗?” 满宝摇头,“我们与他又没有利害关系,不说我们没有求他的地方,就是有,我们处事的态度不和,自然也不会求。” 她顿了顿后道:“不过恭王妃是个温柔的人。” 就是太温柔了,因此做不了恭王的主,甚至很难影响对方。 周满想的不差,恭王和恭王妃的确吵架了,应该说是恭王单方面的把恭王妃给骂哭了。 另一边太极殿正殿里的夫妻,却是皇后在骂皇帝,“三郎媳妇要送周满礼物,你为何要当着三郎的面点出来?” “不是你说的三郎媳妇想要缓和他们和周满的关系吗?” 皇后:“……可你看三郎像是情愿的样子吗?他什么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点明之后他只觉得难堪,到头来受委屈的还是三郎媳妇,关系也未必能缓和下来。” 她道:“还不如让三郎媳妇悄悄的送,周满和三郎关系好不好有什么要紧,她和三郎媳妇关系不差就可以了。” 这就是后宅的生存智慧了,除了一些不可能解开的仇怨外,其他的过节都是你们男人自较劲你们的,我们也自有自己的交情。 其实说起来,周满和恭王并没有什么实际上的深仇大恨,只不过是因为太子之位而有些立场不一样罢了。 周满从未输出过伤害,她做的一直是治病救人的事,只是救的是太子而已。 所以皇后认为时间只要够长,他们之间的恩怨就能减淡,而不管是否存在,周满都是个正直的人,不会为此害人,所以不如顺其自然,皇帝横插一手,完全是好心办了坏事。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467章 圣旨 因为收了人家的礼物,满宝便在心里担忧了一下恭王妃的夫妻关系,不过也只是一下而已,她转头眼睛亮晶晶的问白善,“太医署升品的旨意送去中书省了?” “是,”白善道:“我只是初拟,这张圣旨份量重,肯定还要大人们再拟,门下省还要审核,速度再快也得等明天了。” 满宝拉开一旁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一碟点心,一边吃一边道:“你说太医署升品,我会升官吗?” 白善想了想后道:“半数之分吧,你若是不升官,朝廷肯定要往太医署里添置一些官员的。” 与尚书六部同品级,连官职都要向六部看齐,有些职位不是医者也能担任的。 满宝点了点头,也在等。 但第二天圣旨并没有颁下来,而一连推迟了三天,等到萧院正都要以为有变故时才颁下。 圣旨一出,满宝和萧院正都大松一口气。 要不是这三天白善都有内部消息回来,她也要忍不住了。 先是中书省拟定圣旨时顺便将太医署的规制官职等细节都罗列出来,一并发往门下省,被门下省打回重拟。 后来皇帝就召开小朝会,此次萧院正和刘太医也列席,但其间就为了太医署的办公场所是建在内城、皇城和宫城里吵了半天。 等好容易定了太医署和国子监一样,就在其教学的边上设立一个专门处理事务的场所时,太常寺总算姗姗来迟的表示反对太医署独立。 礼部尚书附议。 嗯,礼部和太常寺一向要好,其实要满宝说,其实礼部和太常寺有很多的职责是重叠的,可以融合一下,然后取掉太常寺。 然而她不敢说,萧院正听了也只当没听过,小孩子的抱怨是不能当真的。 在来回审核了三天,开了三天的小朝会后,门下省终于批复了中书省送来的旨意和公文,然后旨意和公文送到礼部,再抄送一份送到户部、吏部和工部,以及太常寺,这事儿就算定下了。 萧院正提前知道了消息,这一天就特意穿了一身崭新的官服进宫。 和往常一样的满宝忍不住看了又看,还是没忍住问:“萧院正,您的新官服哪来的?” 她今年长得快,年初发下来的官服有点儿短了,虽然不太看出来,但她的手腕的确是微露的,和别的官员的长袖有点儿不一样。 萧院正瞥了她一眼道:“外面有专门做补服的绣坊,周太医没找绣坊做过官服吗?” 满宝摇头,她前几年因为常住在宫中,所以除了大朝会外,很少会穿官服,不然就两套官服,换不过来怎么办? 算起来还是今年穿得最多,因为她不住在宫里了,每次出了皇庄要进宫当差的时候她就要穿官服。 满宝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袖子,悄悄的将袖子抚平,嗯,穿得太多,洗得多,有点儿褪色的,反正绝对比不上萧院正今天的精神和好看。 满宝就好奇的问他,“在哪个绣坊做的?” “大月布庄,里面还卖各种布料,朝中有不少官员都在那里做的补服。” 一旁的刘太医就道:“我也是在那里做的。” 郑太医笑眯眯的:“我家也是找的大月布庄。” 卢太医:“我也是。” 满宝就觉得自己落后了,竟然只有她一个人没找人做过官服,全穿的是朝廷发的。 还不知道有圣旨的郑太医好奇的看着萧院正,“院正今天脸色红润,精神抖擞,这是有喜事吗?” 萧院正就扬起笑脸道:“同喜,同喜,大家都有喜事。” 大家精神一振,难道是朝廷诸公觉得他们这半年多来辛苦了,决定再奖励他们一些银子? 升官是不可能升官的,并不是每有功勋就会升官,毕竟,那也是你们的职责所在不是? 超过职责所在的功勋一般是奖励金银米面布匹。 这些东西也是很诱人的。 正想着,礼部侍郎亲自捧着圣旨来颁旨了。 众太医一惊,什么奖励呀,竟然让礼部侍郎亲自来颁旨? 大家跟着萧院正跪到了太医院正门的大门口那里听旨。 周满和白善白诚当年上折子规划太医署时是按照国子监的职责和规制来上的。 国子监统领全国各地的教学机构,还负责刊印书籍,教化万民,反正教育的事都归国子监来管; 同理太医署则是要负责全国的医药机构,将来要如国子监一样在全国各地设立官方医署,负责万民的部分医疗保障,以及传播医药知识等,同时负责教导出合格的各方面医者,为全国各地输送医者。 皇帝和朝臣们又不傻,自然看得出他们是借鉴了国子监,因此设立官职时也就借鉴了国子监。 这也是这三天来他们吵架的原因,门下省一直打回重审,和中书省一来一回的辩论,有时候跑腿的小官一天要来回跑五六趟,直到中书省设定出门下省认为合格的规制。 中书省将太医署令从皇帝说的正三品降为从三品,同时在其下的设两位太医署丞,为正四品…… 圣旨很长,礼部侍郎洋洋洒洒的念了好长时间,而除了太医署令定了萧院正外,其他职位全都没定,或者说是暂时没定。 除了萧院正和满宝外,其他太医都惊呆了。 很少参与朝政,一心只在后宫和医药及天花上打转的太医们突然得知这一消息,都惊得不知作何反应好。 萧院正代表太医院接了圣旨,然后送礼部侍郎出去。 礼部侍郎笑着和萧院正行礼,“恭喜萧大人了。” 从今天开始他们就不是平级了,唉,真是羡慕啊。 萧院正笑盈盈的道谢,然后将人送出去,回来时就看到大家都围着周满问话,没办法,她表现得太淡定,一看就是知道内幕的,不围她围谁? 可她一个字都不说,大家没办法,看到萧院正就围上去,“院正,太医署怎么升品,反而我们太医院落下一品了?” 萧院正:“没有落,太医院还是四品衙门,只是不再归属太常寺,将来归属我们太医署而已。” “那我们怎么办?”有人问道:“我们以后是身兼两职,还是只能在太医院或太医署?” 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萧院正也不肯定。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468章 班底 太医们在太医院里的品级不变,萧院正依旧是四品院正,不过以前四品是正职,太医署令是没有品级的兼职,现在四品才是兼职了。 周满依旧是五品太医,身上还挂着崇文馆编撰之职,她在心里计算着,她要是还能在太医署中兼职高官,那岂不是身兼三职? 三个职位都是实职,实职就意味着不仅有俸禄,还有职田。 大晋给官员的俸银其实不多,以满宝为例,她现在外面药铺医馆的坐堂银子可以达到一个月十吊钱到十二吊左右,而出外诊的诊金基本归她自己所有,药铺只会要求药材从他们药铺里出就可以。 但她现在太医的俸银一个月才三千六百文而已,远低于外面的坐堂价格。 因为对于官员来说,他们的收入并不主要来源于俸银,甚至也不是禄米,而是来自于职田的收入。 一般来说,有官品的实职一般都有职田,如果没有,那俸禄一定高,其他待遇也会相应跟上,比如国子监里的博士等。 虽然想一想身兼三职可能很辛苦,但貌似很赚钱呢。 满宝有点儿心动。 于是和其他太医一起目光炯炯的看着萧院正。 萧院正挥手道:“你们别看我,百废待兴,如今太医署不同之前,我也不能一人做主的,不过我会替你们争取的。” 以前太医署就是太医院底下一个培养医者的机构,连品级都没有,全靠太子和太医院撑腰,所以大臣们除了在他们需要用到国库的钱时会讨论几句外,太医署里的事基本都是由太子和他自己决定。 但其实太子不太管太医署,所以四舍五入全是萧院正做主。 现在显然是不可能的了。 萧院正就去找皇帝一起开小朝会,嗯,他现在也有资格,只要想就能每天参加小朝会了。 其实萧院正对上这些与他同品级的大人有些底气不足,所以心底并不太想来参加。 然而他没有别的选择。 太医署现在除了定下他一个太医署令外,其他官员都未定,所以他不得不来参加。 怎么说也要先定下太医署丞,这样才好招兵买马……不对,是填补空缺。 因为是他的手下,所以就先由他来举荐,萧院正在去的路上就已经将太医院里的人都想了一遍,所以到御书房的时候就直接和皇帝推荐了两个人,“刘太医和周太医可为臣副手。” 与会的大臣们表示反对,倒不是和萧院正唱反调,而是因为:“两位太医署丞,不能俩人皆出自于太医院,只需一人精通医术便可,另一人还是要懂御下之术,太医署丞是要协助太医署令管理太医署的。” 魏知提议道:“臣认为该当从他处调来一人协助萧院正建设太医署。” 其他人,尤其是吏部尚书附议。 一个部门的管理岂是那么简单的,太医署里并不只需要懂得医术的太医,否则那和只会给人看病的太医院有何不同? 论口才,论讲理,萧院正是说不过这些老大人的,于是他也被说服了。 论计算各地药材的所需数额,采购药材支出的合理规划,每年新增医署的建设及最佳数量,以及对太医署和地方医署关系的管理等等繁杂事务,到底是你们太医院里的太医厉害,还是有过地方官历练经验,管过州县,苦读十数年的进士或明经厉害? 其实要不是太医署实在是个技术性比较强的部门,他们连一个太医署丞的位置都不想给萧院正留着。 因为这些老大人们从心底不太信任这些医匠的管理水平。 所以,刘太医和周满,您选一个吧。 但其实大家并没有给萧院正选择的机会,周满如今已经身兼两职,不管是从技术上,资历上,还是从个人精力的考量出发,都是刘太医最为合适。 倒是有人提议可以将周满从崇文馆里调到太医署去,反正都是四品,而太医署丞还是正四品呢,算是升官。 但别说魏知和老唐大人了,连萧院正这个在众人心里不太机灵的人都强烈的表示反对。 他不傻,知道周满在崇文馆的好处要远大于太医署。 先不说太医署是才成立的部门,仅官场地位和社会地位一条就有不同。 崇文馆里都是文官,其官场地位和同品级的翰林院、国子监一样的,属于清贵,什么是清贵呢? 就是清廉,没有什么油水却又地位尊贵的地方。 周满在那里面可比在太医署要好太多了,别说太医署丞只是高半品,就是高一个品级也不换呀。 于是萧院正直接定下了刘太医为太医署丞。 满宝和太医院里的众位太医对此一无所知,他们正在太医院里热烈的讨论今年中秋朝廷发的节礼呢。 嗯,节礼是要去户部那里领取的,不过有单子给他们,取了单子再拿去领,照单子领东西。 节礼是按照职位发放的,而不是人头,所以满宝有两份。 她喜滋滋的看着。 郑太医凑上前看她的单子,羡慕不已,“周太医竟然有一坛竹叶青。” 满宝道:“去年是菊花酒,今天怎么是竹叶青?” “竹叶青比菊花酒好太多了,”郑太医连忙道:“周太医要是想要菊花酒,不如我跟你换?” “算了吧,我不喝酒,”满宝道:“这些酒都是拿回去给我爹和我哥哥们喝的。” 刘太医道:“看这样子,今年国库收获应该不少,待遇比往年要好。” 满宝略一想便道:“今年京郊和雍州一带都风调雨顺。” 至少她的两块大职田全都收获不少。 刘太医知道的多些,笑道:“听说今年只有太原一带闹了一下干旱,还有荆州一带有水患,不过都是特别严重。” 每一年都会有水涝和干旱的,毕竟天下这么大,怎么可能每个地方都风调雨顺? 只是不是特别严重的水患和干旱,地方就自己承受罢了,严重一点儿的京城才会出手帮忙赈济。 所以今年总体来说是风调雨顺的。 因为今年各方面都顺利,所以皇帝挺开心,他一开心,朝臣们便也喜气洋洋起来,除了皇家还在孝期外,民间已经决定今年中秋好好的乐呵乐呵了。 才八月十二,外面就已经开始热闹起来。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469章 对答 满宝拿了条子跑去皇城里领东西,发现排队的人好长好长,她预估了一下时间便垂头丧气的转身。 白善也拿着条子来想领东西,俩人就撞上面了。 白善看了看她,又看了看长长的队伍,提议道:“要不拿回去,明天让人来取吧。” 满宝叹息,“本来还想自己领一次呢。” 她感觉领礼品是一件让人很高兴的事。 白善也如此认为,不过他们没有那么宽裕的时间排队罢了,俩人肩并肩的往回走,白善左右看了看,就和她说悄悄话,“太医署丞定下来了,一个是刘太医,还有一个是从户部调过去的施大人,他叫施斌。” 满宝一怔,问道:“怎么从户部调,我们太医院没人了吗?” 她也左右看了看,很小声的道:“我也可以的呀。” 白善眼中闪过笑意,压低声音道:“大人们说,你已身兼两职,要是再兼一职只怕忙不过来,你要是出任太医署丞,那就得从崇文馆里调过去。” 满宝也不傻,立即道:“那还是算了吧,我以后就修书看病好了。” 白善却摇头道:“肯定不至于此,你医术这么好,萧院正还想让你将医术传授下去呢,我被换出来时,他们正在讨论是让你做太医署博士,还是做主簿。” 满宝一凛,立即道:“我不要做主簿,我要做博士!” 博士品级虽然比主簿低很多,但属于学官,只要教学就好,其他杂事很少,她又不指着太医署的官职升迁,因此不想管理杂务,只想教书就行。 白善点头,“我也是如此想的,可惜我插不上话,不过不要紧,旨意未下之前都可更改,回头陛下要是问我,我替你说。” 这就是皇帝面前有人的好处,白善是御前行走,皇帝总会和他聊天的,聊天的时候吐露一两句这个意思就可以了。 至于会怎么发展,那就只能看天意了。 白善回到翰林院,将手上的事情处理完以后就去接满宝下衙。 俩人拿回三张条子,交给家里道:“明日让下人去排队领东西吧。” 已经领过好几次节礼的老周头立即道:“我亲自去。” 他笑道:“反正我们没事做,这种事交给我们就好。” 白善闻言,干脆把自己的条子也交给了老周头,由着他一起去领。 刘三娘还没有品级,因此没有节礼,但老周头很有信心,觉得将来她和立如都能领到节礼的。 第二天,老周头就特意换了一身新衣服,然后和白家的下人一起去领东西。 而满宝和白善照常上班,今天白善运气不错,才到翰林院就被叫进宫里参加小朝会,嗯,他是作为旁听者,偶尔给皇帝做笔录的。 当然,小朝会结束后他也不会离开,而是和起居郎躲在一边吃个快速的工作餐,然后就继续看着皇帝发呆。 起居郎刚才吃得急了点儿,觉得有点儿噎,就不住的看向白善。 和他共事几个月,已经彼此了解的白善心领神会,悄悄的起身摸了一杯茶来给他喝。 起居郎笔耕不停,见目前没什么太大的事情发生,能够以一言概括后便端起茶来抿了一口。 他不敢喝多,不然还得跑茅厕,他们起居郎要尽量控制离开皇帝视线的次数。 不对,是让皇帝离开他们视线的次数。 暂时用不上白善,白善就在砚台里倒了一点儿水,默默地给起居郎磨墨。 等到下午,皇帝将折子批得差不多了,感觉有些疲惫,便起身出去逛一逛,嗯,随手叫上了白善。 于是白善起身跟上,起居郎慢悠悠的起身,默默地跟在后面。 皇帝打算和白善下棋,他发现白善年纪虽小,棋艺却是不错的,比他差一点儿,正好可以一起下。 像魏知,他就不喜欢和对方下棋。 所以那么多御前行走,他为什么就喜欢找白善呢? 因为经过几个月的发展,他们两个还是棋友。 白善也喜欢和皇帝下棋,因为目前他还下不过对方,但每次下棋过后他自觉都有些进步,这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所以他很喜欢。 古忠带着人摆下棋盘便退后两步,笑着立在一旁看。 皇帝很大方,让白善先手。 白善也习惯了,将装着白色棋子的棋罐拿过来,先捻了一颗白色的棋子落下。 皇帝喜欢边下棋边说话,“朕听说你们家在内城给你买了一套房子做婚房?你和周满的日子定在哪天来着?” 白善应了一声“是”后道:“定在十月初八。” 皇帝就点了点头,算了一下时间,等周满从大明宫里出来,那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准备婚事,足够了。 皇帝一边下棋,一边忍不住调侃他,“成了亲就是大人了,不过你现在官职可比周满小多了,等成了亲,你们家是谁做主呢?” 白善认真思考了一下后道:“自然是我们二人一起做主了,不过我会让她的。” 皇帝没想到他那么认真的回答,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随口道:“不错,不错,你们皆是良臣,不要在家里闹矛盾便好。” 白善便抿嘴笑了笑道:“臣与她素来要好,不会闹矛盾的。” 皇帝就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是吗,不过朕还记得在益州初见你们时,你们二人可没少拌嘴。” 白善一怔,然后不好意思的道:“我们那不是在拌嘴,只是意见不同,所以在辩论。” 连古忠都忍不住笑出声来了。 皇帝也笑了一阵,干脆与他道,“周满是个能臣,她在医学上的天赋无人能及,朕很舍不得她啊,所以想要她再在太医署中兼一职,你觉得是主簿比较合适,还是博士合适?” 白善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思索了一下后道:“陛下,朝中不缺为官之臣,您也说了她最厉害之处在于医学上的天赋与成就,既如此,自然是博士最合适。” “可朕看她之前上的折子,对太医署显然是有很好的规划的,萧院正尚且不及她十分之一。” 白善道:“陛下,她还是崇文馆的编撰,是太医院的五品太医。前者,她修撰的是医书,后者,她听命于萧院正。” 皇帝挑眉,明白过来,如果是只是大局一样的规划,周满就算不做主簿也能向萧院正提意见。 但主簿品级比博士高呀。 皇帝上下打量白善,笑问,“怎么,你是担心她又兼一个比你高的官职?” 太医署的主簿是六品,不巧,还是比白善高一品。 白善就认真的道:“陛下,她还小呢,还要长身体的,不能太过劳累了。而且,我们成亲后要生宝宝的。” 皇帝愣了一下,然后就仰天大笑起来,第一次伸手拍白善的肩膀,拍得啪啪响,“好好好,好小子!”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470章 无耻啊 老周头拿着条子排队在一群人中,来领东西的有各家的管事,自然也有官眷亲自来领。 这一二年满宝的俸禄都是老周头亲自来领的,现在都已经不用家中的孙子孙女给他看条子,他闭着眼睛都知道每个月能领的俸银和禄米是多少,因此每次都是他独自带着人来领。 也因为来的次数多了,他在这里认识了不少人。 他们这些领俸禄的也是有圈子的,他的圈子就是一群官员的家人。 这一群人里有和他一样是当爹的,还有当伯伯叔叔的,也不乏弟弟。 他们这些人共同的特点就是家里资产不是特别丰厚,官品从六品到四品不等。 还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不是京城本地人。 因为不是京城本地人,又因为家产不丰,而京城的消费太高,因此他们家里请的下人就少,来拿俸禄这种事就是家人亲自来了; 也是因为和他们来往多了老周头才知道,很多人当了官以后会带上家里的兄弟和子侄上任,这样不仅能帮忙管理家务,还能给自己跑跑腿,有一些事情交给下人是不放心的。 同时,也是培养家人的意思。 要不怎么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呢。 老周头带着一个下人拉了一辆车过来,目光一扫就找准了队伍,于是上去排队。 大家很自觉的排成两排,一排都排的各家管事下人,一排则是老周头这样的官眷。 一看到老周头,立即有人热情的招呼他,“老周来了呀,快来,快来。” 老周头让下人牵着骡车排队,他则上前和他的朋友们挤在一起说话,其实勉强还算成队形的。 “周大人有两份节礼吧?” “不止吧,不该是三份吗?周大人现在还有爵位呢。” 老周头就笑道:“我家满宝说了,爵位的节礼是列在崇文馆编撰这一张条子上的,算是一张条子上两份礼。只有那些有爵位却无实职的人才单独列条子。” 大家这么一听,恍然大悟,纷纷恭维老周头见多识广。 老周头得意的笑了笑,虽然这里比不上村里自在,但他们说话还是很好听的,这也是为什么老周头总是抢着来领俸禄的原因。 “你家的条子上有什么?” “两匹布,还有些喜米喜面罢了,这些都不要紧,主要听说这次给的月饼是宫里做的,老大一个呢,我家得了两个,到时候祭过月娘娘就分了给孩子们吃。” 老周头就悄悄看了看自己的条子,艰难的辨认出来,他认得几个数字,但不认识月饼,对了,昨天晚上满宝说他们家有几个月饼来着? 老周头苦思起来,发现记忆有点儿模糊,就有点儿发愁。 一旁的老翁看到老周头手中的条子,就探头去看了一眼,然后哎哟了一声道:“乡主的月饼有四个呢,咦,你怎么有三张条子?” 老周头瞬间回神,就笑道:“这一张是我那女婿的,我一并给领了,来,你给我看看,这条子上都有些什么东西?” 老翁有点儿羡慕和嫉妒,但还是接过来给他念,“细麻一匹,粗绵一匹,喜米喜面各一小袋,月饼一个,咦,你这女婿的东西不多嘛。” 老周头就道:“他才当官呢,官职不高,你看下面的,他还是县子呢,看看下面的东西有什么。” 老翁噎了一下,往下展开,果然看到下面写有两行小字,“细棉两匹,绸缎两匹,喜米喜面各两袋,月饼四个……” 老翁:羡慕…… 众人:好羡慕…… 老周头小声的念叨了两遍,暂时记住了,然后就赶紧把他闺女的条子给老翁看,眼巴巴的看着。 老翁展开道:“我就是念了,一会儿到了跟前你也记不住呀,你家带来的人不识字?” 老周头道:“今早出来的时候太高兴,忘了叫上识字的了。” 老翁就道:“那算了,一会儿我走你后面,和你一起进去,看着你领完了我再领。” “哎呀这多不好意思,”老周头笑得眼睛都弯起来了,和他道:“那我可就不客气了,下次来领俸禄,我请你吃豆子。” 偶尔老周头嘴馋了,他会让小钱氏给他炒一些豆子带着,就是炒豆子,那也比别人的好吃些,他认识的这些朋友都挺喜欢吃的。 “多久的交情了,客气什么?” 大家和老周头说闲话,“老周啊,周大人和你那女婿年纪也不小了吧?是不是要完婚了?” 老周头就乐道:“可不就是要完婚了,都已经定好日子了,十月初八。” “好日子呀,恭喜恭喜啊,到时候我们可要讨一杯喜酒喝。” “同喜同喜,”老周头笑眯了眼,话就脱口而出,“别说一杯,到时候你们想喝多少就喝多少。” 有老实的当客套话听,但也有人目光闪了闪,拉住老周头笑道:“那到时候我们可要上门叨扰了,对了,出席喜宴要帖子的吧?” 老周头一怔,还真去啊。 他倒是不介意的,可吃席要给礼钱的,他们又不是特别亲近的亲朋,怎么上赶着给礼钱呢? 不过念头也就一闪,老周头就笑道:“下次领俸禄我给你们带来。” 给老周头看条子的老翁没说话,等队伍越来越往前,上前领了东西离开的人多了,围着他们的人就少了,他这才拉着老周头低声道:“老周啊,这上门的客人是有讲究的吧?你不得问一下家里孩子?” 老周头也跟他比较说得来,左右看了看后压低声音道:“当然要问了,我媳妇早说过了,我们没读过书,知道的不多,外头的事不能自作主张,都得问过孩子们。” “那你还一口应下了。” 老周头无所谓的道:“怕什么,等我回去问我闺女,要是能请就请,不能请我下个月就不来领俸禄了,让我家的五郎来领,他可什么都不知道。” 老翁:……无耻啊。 不过他什么都没说,只钦佩的看了老周头一眼,“到我了,走吧,你先进去领,我给你看着。” 老周头高兴起来,立即叫了自家的下人赶车上来,然后拉着老翁一起进去。 发放节礼的也是放俸禄的吏员,他们对这些人早熟了,反正每家每个月来领俸禄的都差不多是他们,每个月都要见一次,想不认识都难。 看到老周头,吏员也扬起笑容,这一位的闺女和女婿可是陛下跟前的红人,尤其是现在。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471章 你们加油 老周头领了满宝和白善的节礼,跟进来的下人也拿出了庄先生的条子一起领了,都搬上车后就要出去,不过老周头还是等了等那老翁,等他出来后就一起肩并肩,两车同行的出皇城去。 老翁很羡慕他,“你家庄子里的地秋收了吧?” 老周头道:“收了一大半,还差一些,不过也不久了,过了中秋用不了几天就能都收上来。” “今年可风调雨顺吗?” 老周头脸上就差点笑出话来,“就是才插秧的时候有点儿小旱,不过很快就下雨了,算得上风调雨顺。” 老翁家里也是地主,只不过是小地主,虽不亲自下地,但每年也要亲自去看着长工和佃户种地的,因此对农事很了解。 “丰收好啊,过了中秋,你们家又有一笔大收入了。” “哎呀,你们家不也有吗?” “我们家哪能跟你们家比?”老翁道:“我们家那小子的职田是交给户部来管理的,每年就吃固定的租子。” 老周头就提议,“你们就申请自己经营呗。” 老翁摇头,“我家不似你家,我就两个儿子,这一个当着官,另一个还在读书呢,那职田可不好打理,所以不如只取定租。” 不然他怎么会那么羡慕老周头? 实在是他闺女出息,儿子又多,不管他闺女在前面打下多少东西,后面都有人能守住。 出了皇城,老翁和老周头告辞,他和老周头不同路,他儿子在内城边上租了一套两进的院子,而周宅就在出皇城的第三个坊上,往前走,再右拐一段路就是了,近得很。 都是外乡人,甚至他儿子还比人家闺女提前一年到的京城呢,结果人家都有宅子了。 老周头顶着众人羡慕的目光回到家里,他吩咐下人,“快把庄先生的节礼送到他院子里去。” 又从满宝的节礼里挑了好几样东西一起放上去,算是满宝送给庄先生的。 对庄先生,周家上下最为尊重,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若不是有庄先生带满宝识字,那满宝的这一生都走不出这一步来。 白家那边收到了节礼,刘老夫人问了一下老周头额外给庄先生的添的东西,便也笑着添了一样的。 等满宝他们四个下衙下学的回家时,家里已经在热热闹闹的准备过节了。 满宝扶着庄先生进门,白善和白二郎在后面给他们提东西,陆氏出门看见他们便一乐,“先生和满宝回来了呀,先生,今晚我们一起用饭吧,我婆婆说饭菜就摆在正堂那里。” 庄先生就笑问:“那得摆几桌呀?” “要摆五桌呢,”陆氏道:“白老爷和白太太也请过来了,晚上大家一块儿吃团圆饭,我们家孩子多,到时候就分两边吃,以免他们闹腾。” 今天十三,大家先热热闹闹的吃个团圆饭,等到了十四再各家吃各家的,至于十五,那当然是出去玩啦。 身居京城,还是在内城之中,要是不去看灯市,不去与万民同过中秋,那也太可惜了。 庄先生自己都约了同僚,那天出去吃饭喝酒作诗。 其实白善也有人约,都是翰林院里的人,他不好直接拒绝,因此决定那天去晃一圈凑个份子就出来,没办法,朋友太多了也是烦恼。 周满就没有这样的烦恼,“我们太医院很少在外应酬。” 白善看了满宝一眼,不,他们有应酬,只是没叫你而已。 就好比赵六郎他们去春风楼应酬时从不会约上她一样。 两家的厨房一起准备,指定了菜单后一边厨房负责几样菜,因此饭菜做得很快,端上来时还是热热乎乎的,尤其是小钱氏做的蒸肉,肉香味很霸道。 钱氏带着小钱氏几个和刘老夫人郑氏白太太一桌,根本就没有满宝的位置了,她只能转身去和白善他们坐在一起。 白大郎年纪最大,率先夹了一块粉蒸肉给白二郎,一脸和蔼的道:“二郎,下个月就要考试了,今天多吃点儿。” 白二郎就也给他夹了一块肉,“大哥,你也多吃点儿,听说去年你距离上榜就差两名了。” 去年进士取得少,只取了十二个,一般落榜的不会排名,但国子监有关系,便打听了一下参考学生们的答题情况,就有阅卷老师说起白大郎很可惜,因为他距离取中就差两名。 不过白大郎并不是很伤心,因为他前面还有一个人更惨,距离取中只有一名,那个人叫王艺,是太学的学生,和白大郎同一届,当时消息传出时俩人都差点儿吐血。 不过白大郎到底没有吐,因为他看到了更惨的王艺。 白善和满宝一看,立即也殷勤的给他们夹各种肉,直接把碗给填满,“是要多吃,这一次你们都要努力,争取考中。” 白善觉得白大郎应该问题不大,因为他去年就差点取中,经过一年的沉淀,应该更厉害才是,而且…… 白善压低了声音道:“今年取士名额会比去年多一点儿。” 每一年取士的数额都是不同的,取多少进士是吏部根据现有的数据和去年到今年的官场变化计算出来的。 比如益州王一系被清算后第一次开科和第二次开科取用的进士就比往年多,因为官场损耗了就得填补。 白善在御前行走,没少听大人们和皇帝谈论这些事,内幕消息知道的多,不过他也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说起进士考,他也就只有这一点儿鼓励而已。 白大郎和白二郎心领神会,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只是心里都很激动,取士多了,他们的机会就更大了,特别是白二郎,他的心有点儿虚,他是知道自己的,他比他大哥还差着好远呢。 周立君也和他们同桌,见他们都聊完了,她便说起自己的话题来,“小姑,我在东坊里看中了一间铺子,想买下来。” 满宝一怔,问道:“那里铺子很贵吧?” 周立君点头,“我谈了许久,但还需要八千六百七十两,少一两都不行了。” 白善几个也都吓了一跳,问道:“什么铺子这么贵呀?” “主要是在东坊里,那一条街卖的都是绸缎和胭脂水粉,京城有名的银楼也都在那里,所以很贵。” 满宝问:“买来做什么?”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472章 算账 周立君目中生辉,道:“卖家里做的药膏,润白霜和祛痘的那些霜。” 她道:“小姑先吃饭吧,吃完了饭我给你算一笔账。” 满宝不由问:“我们家里现在有这么多钱吗?” “公中没有,”周立君道:“现在家里公中的钱大部分在四叔手上。” 但周四郎现在草原上,对了,向铭学也跟着周四郎去草原上了,才去了一个月呢,现在估计还在草原上收各种货物呢。 他至少得九月底才能回来。 所以周立君想要各家拿出钱来,这事儿小姑要是同意,那就成功了一半。 满宝问:“公中现在有多少钱?” 周立君:“三百多两。” 不少了,毕竟前段时间周四郎上京城来时就把账本拿出来将去年秋后到今夏赚的钱都拿出来分了,现在公中的钱还是这几个月卖药膏,以及饭馆经营应该归到公中的钱。 满宝想到

相关推荐: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树深时见鹿   婚里婚外   深宵(1V1 H)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我的傻白甜老婆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神秘复苏:鬼戏   蝴蝶解碼-校園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