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钓鱼直播间 > 第200章

第200章

说——新式织机以后必定会流传出去,也会推广,但不是现在。棉织造坊需要先打出名号来,当了“领头羊”,才能让棉花在北边尽快铺开种植。 …… 正是这些事都在有序进行着,成功在望,不管是三姐,还是妻子,都兴致勃勃,一腔热情,让裴少淮打定主意——要助力朝廷尽快全线开海,准予大庆百姓向外经贸。 先有开海,后有棉纺。 他知道,一旦棉织造坊做成,上至朝廷、下至黎民知晓棉花、棉布的好处以后,会有更多人跟着种植棉花,这是不可逆的趋势。 新式织机、水力纺车远远不断产出布匹,一个作坊就比得过成千上万户人家,到了那个时候,若还是拘囿于大庆之内,势必会出现与民争利的情况——百姓没了生计没了口粮而生乱。 朝廷不会放由动乱,棉织造坊会成为众矢之的。 届时,不管多么灵巧先进的织机,纺纱多么快的机具,多么省力省时的想法,都会像曾经的水力大纺车一样,被摧毁、被禁用。 一切重归最初——织布重新回归家家户户后院内,慢慢而悠悠,民妇彻夜而织,换杂粮一斗。 只有开海,让大庆百姓都用上新式织机、纺车,把多出来的棉布源源不断销往海外,为百姓谋利,织机上的木轮、木齿才能越转越快。 甚至带动其他东西转起来。 裴少淮不止想织出棉布而已。 夜深了,裴少淮仍在书案前坐着,闭目沉思。 皇帝已知晓开海可丰盈国库,有意开海,却久久难以推行,这便说明其间阻力不小。 此事不易。 …… 越到了年关,时日过得越快,一晃眼就要到春节了。 今年是个丰年,大庆各地无灾,京都城里过年的气氛更浓了几分,街上热热闹闹的。 裴秉元、林氏和少津几人仍远在江南,不能回京一同过年,未能全家团聚,使得伯爵府少了几分热闹。 除夕的前一日,皇帝下旨开始休朝过节,百官各自欢欢喜喜归家。 裴少淮回到家时,天还大亮,未到晚膳时候,他直接回到小院里。 房门开着,屋里却静悄悄的。 “娘子?”裴少淮唤了一声,无人应。 走进里屋一看,发现杨时月斜卧在矮榻上,靠在软枕上睡着了,矮桌上摆着针线箩,还有未绣好的衣物。 裴少淮拿走矮桌,为杨时月盖了张绒织毯子。 他坐在矮榻边上,静静看了好一会儿,又寻了一卷书籍,开始安静看书,整个人心绪都慢了下来。 半个时辰后,杨时月醒来,发现身上盖着绒毯,又看到丈夫坐在身边看书,坐起来说道:“官人何时回来的?” “刚进门没到一刻钟。”裴少淮撒谎道,“见娘子睡得正沉,就没打搅你困觉。” 末了,又叮嘱道:“娘子下回不要在这里睡了,当心着凉。” 杨时月刚醒,脸上还带着些懒意,应道:“不知怎的,近来这段时日总是容易犯困,我方才在绣云纹,才绣了几针就开始打盹……对了,我的针线箩呢?” 裴少淮指指笼柜,道:“我给你放好了。”又问,“明日就是除夕了,娘子今日还忙着绣什么要紧的?” “官人出了春就二十了。”杨时月提醒道。 男子二十行冠礼,师者表字。 裴少淮已入朝为官,又已成婚,自然早已束发戴冠。 他的冠礼不会大办,但礼不能少,要请夫子为他表字,所以要提前准备衣制。 裴少淮差些忘了此事,他道:“劳娘子替我惦记着。” 他神色晃晃,若有所思,脑中反反复复都是“官人出了春就二十了”这句话——他前世犯病时,正正是二十岁,大二时候。 以裴为姓,二十以前,他活的每一岁都是第二次,再经历一次从小到大。 二十以后,每一年每一岁都是他未曾经历过的,第一回经历相守变老,意义非凡。 前世二十岁他已躺在病床上,这一世的二十岁,他谈了恋爱,成了婚,有了妻子。 杨时月见丈夫发愣,问道:“官人在想什么?” 裴少淮回过神,笑笑道:“我在想,往后的每一个生辰,都有娘子在身边,心里欢喜不已便傻愣住了。” 杨时月脸上娇红,嗤笑道:“哪有人欢喜反而发愣的……净会哄我。” “是真的。” 小两口嬉闹着。 …… 初二这一日,几个嫁出去的姐姐领着姑爷回娘家,再加上几个小一辈的,伯爵府上一下子热闹了许多。 一大家子聚在一块,一块说说笑笑。 几个女眷凑在一块,说着京都城里的趣事,又说到家里发生了什么。 莲姐儿说起裴家二房,说尚书府竟给徐家发了个拜帖,想两家女眷间多走动走动,她带着些怒意不屑道:“竟好意思把主意打到了言归头上,莫说我不愿意,就是公爹婆婆,也定不可能点这个头。” 裴若棠想借着宗族血脉的关系,让尚书府出面,把长女嫁给言归为妻。 第124章 第 124 章 尚书府岂会不明白两家早分崩离析, 只不过仗着都是一个裴字,都是一个宗族,想再试试罢了。 安平世子一家再过三两个月, 就要启程远赴西北甘州了, 这么短的时日里,想要找一门差不多的婚事, 谈何容易?裴若棠只得先从宗族姻亲入手了。 万一成了呢? 徐家已在京都立足, 门风清正,言归年十四, 这般年岁已是小三元,与裴若棠的长女年纪相当,是个极好的女婿人选。 徐家素来与清流为伍, 言归又是家中唯二的孙儿, 前途远大,断不可能答应这门婚事, 让幺孙娶一县主为妻。 莲姐儿选在这个时候,佯装闲叙, 不经意把这事说出来,其实是说与老太太听的, 让老太太多留个心眼,以免着了二房的门道,到时候让徐家为难。 父亲母亲远在江南, 弟弟平日忙于公务,莲姐儿怕老爷子、老太太一时心软,应了不该应下的。 “啊呸, 她好大的脸。”老太太不再似以往那样糊涂, 说道, “莲儿你只管让亲家夫人一口回绝了,不必顾虑什么,时至今日,他二房不配再谈同出一宗。” “我正是这样跟婆婆说的,我说,祖母早看透了二房的嘴脸,不会让言归跟他们有什么瓜葛的。” 一番话把老太太哄得很高兴。 英姐儿和陈行辰的长女音音一岁半,承了父母出众的容颜,总是笑眯眯的,性子有些顽皮,十分招人喜欢。音音在长辈间来回穿走,小步子轻碎,每每到了人跟前就仰头道:“抱抱。” 一点都不认生。 尤其喜欢去找她的淮小舅。 竹姐儿家的小子才三个月大,安安静静在襁褓里睡觉,一直由乔允升抱着。乔允升左手肘托着、右手掌护着襁褓,一边轻轻摇晃手臂,哄儿子安睡,一边同连襟们叙话,动作出奇地熟稔。 竹姐儿和英姐儿坐在一块,离得近,见到英姐儿脸上带倦意,整个人看着有些疲惫,遂拉起英姐儿的手,细声关心问道:“英妹妹最近操劳什么,脸色似乎不是很好。” 大过年的,英姐儿不好说太多,只道了一句:“府上老祖宗近来感了风寒,身子骨又弱了几分。”老祖宗是指陈家侯夫人。 竹姐儿了然。 侯夫人快八十了,去岁病了一场,皇后赐了御医看诊,只说是年纪大了,身子骨大不如前,要好好养身子。 人上年纪后,总是容易一日不如一日,这是没法子的事。 自打英姐儿嫁入侯府以来,侯夫人对英姐儿这个三孙媳极好,事事都不拘着她。如今侯夫人老了病了,英姐儿自然尽心照料着。 竹姐儿道:“英妹妹也要注意自己的身子,别太累着了。” 英姐儿点点头,应道:“竹姐姐放心罢,我省得轻重。” 午膳时候,午宴上,各类精心烹煮的佳肴上桌。杨时月与几位姐姐坐在一块,前一瞬还在好好说话,忽而嗅了一口荤味,便止不住地想干呕,她有些不好意思,只能用手帕掩着。 闻不到荤味才好受一些。 杨时月心里正想着今儿是怎的了,却看到几位姐姐齐刷刷地望了过来,眼神里饶有意味,并带着欢喜。 她便也瞬时反应过来——似乎是缘分真的来了? 月事迟了七八日没来,她便隐隐有些预感了,想等过几日再说,没想到今日在午宴上有了反应。 第一回总是生疏一些的,准备得不够妥当。 几位姐姐是过来人,见杨时月垂眸没说话,又羞又喜,不用问也明白情况了。 莲姐儿叫嬷嬷把几样清淡的菜式换到杨时月跟前,笑着说道:“先用午膳,等一会儿回房再细说。” 午宴后。 英姐儿替杨时月号了脉,才收回手,莲姐儿就上前问道:“四妹,如何?” 杨时月目光中也带着期待。 英姐儿说道:“还早,现在号脉不准,不过从其他地方看,有七八成可能是怀了。”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不只靠号脉而已。 又言道:“等过了上元节我再回来一趟,到时候就能号出喜脉了。” 几位姐姐皆是欢喜,纷纷同杨时月说平日要注意些什么,杨时月轻抚肚子,连连应着。 裴少淮抱着外甥女音音,原在外头与几位姐夫叙话,被几位姐姐叫进来,他见姐姐们神采奕奕,皆是一脸欢喜,一时不明所以,遂笑着问道:“姐姐们叫我进来,是有什么好事吗?” 屋内的光柔和,映得所有人的眉眼都弯弯顺和。 裴少淮见妻子的手搭在肚前,又觉得妻子身上好似多了些别的气质,晃一下,忽然明白过来。 他要当爹了? 他要当爹了。 裴少淮同前几日一样,欢喜到傻傻定住、愣住,两世生来为人子,今朝喜讯为人父,仿佛是自二十岁以后,他迈出的每一步都与以往有很大不同。 曾经沉寂过

相关推荐: 将军在上   顾氏女前传   红豆   镇妖博物馆   婚里婚外   沉溺NPH   过激行为(H)   乡村桃运小神医   神秘复苏:鬼戏   交流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