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钓鱼直播间 > 第247章

第247章

屿上,杨时月和小南小风也不好一直住在州衙后院里。 …… 下晌州衙无要事,裴少淮比平日里提早了一些回家。 刚进院子,远远便看到两个孩子在屋檐下晾纸张——他们要把湿透的纸张铺开,再搭在屋檐栏杆上风干。因为年岁太小,手脚还不利索,小南小风做得很慢,搭在栏杆上的湿纸张东倒西歪。 两个孩子挽起衣袖,小心翼翼地,努力把湿透的纸一张张分开,眼睛微红,显然刚刚哭过。 而杨时月坐在一旁“监看”着,手里顺便做些针线活。 午后檐下,这一上一下的针线,让时辰都缓了下来。 见此情景,裴少淮心里是好气又好笑——不用猜,必定是两个小的在家捣蛋,把整一卷纸弄湿了,时月正在罚他们。 裴少淮走过去,小南小风仿若见到救星一般,立马喊道:“爹爹。”声音清亮,却能带着些委屈。 他们想跑过去抱住爹爹的腿,却发现手里还提着一张湿纸,生怕扯碎了,踌躇之下,只好先赶紧把纸张搭在栏杆上,再跑到爹爹跟前。 裴少淮问:“这是又闯了什么祸?” 小孩子哪有不闯祸的。 杨时月停下针线活,对小南小风说道:“你们自己跟爹爹说。” 两个孩子低头,扯着衣角,半晌才吱声。 小南先道:“我和妹妹一开始在折纸船玩。” 小风接话:“发现纸船能在水里游。” 小南又道:“我们就想折船去接小意儿过来一起玩。” 小风补充:“可是一张纸折的船只太小了。” 小南抬眸偷看了一眼父亲,支支吾吾道:“我们看到爹爹的书房开着门……” 你一嘴,我一句,这对兄妹倒是很有天然默契,后面的事,裴少淮猜得猜得差不多了,说道:“所以你们就抱走了一摞纸,还把它们打湿了?” 两小只的头垂得更低了。 “娘亲说,不能到爹爹的书房捣乱……” “娘亲说,若把这些纸换成粮食,够吃很久很久了……” 想来该教训的,杨时月都已经教训过了。 性格使然,加之公务繁忙、不常在家,裴少淮平日对小南小风总是温温和和的,给他们讲故事、教学问,注定是个慈父。 而杨时月每日管教两个孩子,操持大事小事,付出更多,注定是个严母。 裴少淮蹲下来,教育两个孩子说道:“正观、云辞,你们的想法是好的,但闯下的祸不能不罚。”一码归一码。 小南小风点点头。 裴少淮又哄道:“你们先把纸张都晾起来,等到夜里,爹爹给你们讲如何造大船。还有,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和小意儿一家当邻居了,到时候你们可以天天见到小意儿。” 小孩子是需要玩伴的。 小南和小风眼睛一亮,很是高兴。 两个孩子继续晾纸张,裴少淮对妻子说道:“时月,辛苦你了。” 杨时月放下针线箩,替丈夫正了正衣襟,见丈夫眼窝暗沉了几分,显露出些憔悴,她说道:“家里不会给官人添乱的,两个小的很听话。”又疼惜劝慰,“官人平日要多歇息,身子要紧。” 任何的法子、点子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裴少淮这段时日常常一个人在书房,思索到深夜。 杨时月都看在眼里。 …… 夜里,裴少淮如约给孩子讲了如何造大船,又把两个孩子哄睡了,这才回到书房里。 杨时月紧跟进来。 “京都那头来信了。”杨时月说道,递给丈夫一封书信,接着道,“家里一切都好,四姐的医馆步入正轨,扩大了一倍。三姐说,棉花织造坊里新添了一样机具,能同时纺出七八条粗细均匀的纱线,是坊里头几个妇人想出来的点子。” 那封家书厚厚一沓,显然不止几张纸。 想必是家人们都写了信,一起寄了过来。 织造坊有了新式的纺纱机,织布速度增快,杨时月感叹道:“官人说得没错,这世上不止一个、几个聪明人,她们只是缺个机会而已。” 大庆从来就不缺聪明人,只不过从前的世道里,没有给她们施展的机会。 本是裴少淮说过的话,从杨时月口中说出来,反过来又让裴少淮陷入深思,半晌,他回过神,喃喃道:“没错,凡事过犹不及,撕开一个口子就足够了,自有聪明人紧随而上。” 似乎想通了什么。 “官人此话何意?” 裴少淮没有急着读那封家书,拿钥匙打开书柜,取出了几份图纸。 这是他花费两个月设计出来的火器构造图,已经初成模型,只要试造、实验成功,便可应用于海战中。可他一直迟疑着,没有拿出来交给燕承诏。 没让神机营的兵匠试造。 今夜,听了妻子的话以后,裴少淮终于想通,遂毫不犹豫把图纸伸向烛火。 纸张易燃,屋内亮堂了几分,不多时,地上火盆中只剩下几卷灰烬碎屑。 熬夜画出来的图纸付之一炬,杨时月有些不解,但没有出言阻止,她相信丈夫有自己的考量。 裴少淮说道:“突然出现一支精装火器的水师,让倭寇望而生畏的同时,也会让朝廷望而生畏。” 一旦如此,便是有圣意眷顾,也难长久。 灭寇不成,反是先灭了自己。 第171章 第 171 章 朝廷广招贤能才俊, 却不能容忍“妖孽”。 若是一人之力便可敌过万千之军,岂能叫高位者不望而生畏? 也许裴少淮借着新式火器,在海战中可以减少我方伤亡。可是一旦朝廷心生疑虑, 战火肆虐之下,只会造成更多的伤亡。 再者说, 大庆现有的火器也算得上先进, 够用了。 杨时月将书案上余留的几张废图纸一并投入火盆中, 宽慰说道:“瞧着虽是有些可惜,但官人这般做是对的,总要先保住自己,才能保住更多人。”她听明白了丈夫话中的道理。 自古以来,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杨时月执小棍翻动纸灰,确认全数燃尽才起身, 又把那封家书往裴少淮这边推了推,道:“官人记得看一看二弟写的信。” 专程提了裴少津, 意有所指,想来是信中提了要事。 裴少淮随即打开信封,找到了少津写的信, 字迹微瘦而显骨力,如瀑水直落,自从少津入朝为官以后, 笔锋愈发外显了。 这便也说明, 少津近况是顺当的。 信中用词平易, 宛如兄弟二人当面闲叙一般, 先是告诉大哥家中事事顺遂, 段夫子身子无恙,让裴少淮放心,无需挂念。 又告诉裴少淮一件喜事,陆亦瑶已经带了身子,小南小风很快就有弟弟或是妹妹了。 全篇似乎都是家中琐事,直到文末,才提了一句“……近来王御史又上言,奏请皇上清剿前朝余孽,保大庆太平。无风不起浪,弟不知是否因兄长这阵风吹至闽地,才激起这重浪,望兄长谨慎行事为好”。 随后收笔。 少津知晓兄长的本事,没有赘言分析,而是简要言之。 前朝覆灭之后,大部退居九边之北,分割成了鞑靼各部。王御史所提的“余孽”指的是流窜海外的那一部分人,与贼寇为伍,时常侵扰沿海百姓和过往商船,企图复辟。 这也是庆朝太-祖下令海禁的缘由之一。 时过百余年,海外这一部分“余孽”早就不成气候了,王御史却这个时候提起“余孽”,究竟是想趁着开海顺势清剿,还是有别的心机,尚不得而知。 裴少淮读完,重新折好信纸,放回信封中,取其他人写的信来读。 “官人毕竟身在京外,二弟所言也是有道理的。”杨时月说道。 裴少淮若是一直在京为官,自然不怕污蔑,但外派数年,谁又能保证君臣之间不会生出嫌隙呢? “我省得事情轻重,你放心罢。”裴少淮望向妻子笑道,神色轻松。 杨时月脸上忧色淡了许多,坐下倚靠在丈夫肩上,说道:“妾身既欢喜官人是个有本事有大义的,又时常担忧官人太有本事。” “为了你和小南小风,我不会鲁莽行事的。” 初夏月将满,星比灯更稀,夫妻间书房里说些体己话,夜半才归。 …… 翌日,三位族长一同前来州衙回话,都答应了裴少淮提的要求。 正如二十七公所言,双安州里的壮年人们性子不孬,三位族长把话传回族里后,举手报名者占多——明明白白摆在眼前的好处,岂会不动心。 随后几个夜里,一艘艘货船从双安湾开往嘉禾屿,停入了军港里,等待改造。 这一回,他们可以大胆地撑起船桅、扬起船帆。 夜色沧海里,风鸣船帆起,宛若踏歌行。 本应在家歇息的船员们,也集结成队,随船前往嘉禾卫,接受操练。 …… 时间过的很快,眼看着七天将至,却迟迟没有包老九的音讯,更不见他渡船归来。 今晚便是最后一夜。 连裴少淮都心生怀疑,心想,莫非是自己想错了,那些占据海岛收取“护船费”、“开路费”的海贼们,根本无心抗倭,更罔论什么民族大义。 又一想,不应该啊,自己信中给出的是好处、利益,而不是空口白牙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海贼们应道动心才是。 难不成海贼头目王矗害怕被坑蒙? 夜已深,裴少淮和燕承诏坐在野渡口外的石亭里对饮,顺便看看能不能等到包老九的归来。 往东望去,月色下一片沧海茫茫。 石亭里,燕承诏倚在石柱上,海风吹得他的披风乱舞,腰间纷繁的绣春刀鞘映着月光生亮。 “裴知州缘于甚么,觉得这些海贼愿意合作?” 裴少淮是文人,身穿寻常圆领青衫,在燕承诏的对比下更显儒雅,他坐在石墩上远眺海外,还期待着能等到包老九,应道:“《鬼谷子》有言,‘相益则亲,相损则疏’,眼下一起对付倭寇

相关推荐: 篮坛大亨   万古神尊   鉴宝狂婿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旺夫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神秘复苏:鬼戏   深宵(1V1 H)   蝴蝶解碼-校園H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