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快会说话?”裴少淮揶揄道,“她尚且没叫过你这个当爹的,你竟舍得贤让,肯让她先唤我一声小舅?” “不是说了,给你一点面子吗?讨好讨好你。”司徒二不屑道,“听说你小子读书很厉害,我先来占个便宜,你以后记得帮我们家闺女找个读书厉害的。” “姐夫,你可真是,她才多大,现在就论这个……”裴少淮真是被司徒二逗乐了,知晓与司徒二说话无需顾忌太多,又道,“你自己不好好读书,却叫自家闺女要找个会读书的,这是甚么道理。” “你懂甚么,她论她的,我论我的。” 言罢,从怀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字,又道:“刀枪马箭,我都练得差不多了,就差兵书策问这一关了,这篇文章你帮我看看,参谋参谋。” 裴少淮有些诧异,这还是他认识的司徒二吗? 接过来打开一看,字虽潦草了一些,但总归是能写不少字了,最大的问题是,字句不通,裴少淮为难道:“姐夫恐怕,还需继续努力。” “连你都这么说,看来是太差了些,唉……倒也无妨。”司徒二道,“我走了,别忘了读书人的事。” “姐夫,你认真的?” “那是自然,不然你以为,听我家闺女喊一声小舅,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第28章 第 28 章 那日裴府小贺, 林氏听了姑爷的话,感激心安之余,心里还冒出了些旁的打算,宴席一散便找莲姐儿来叙话。 问是“这次分派下去的监生们, 年岁几许, 可否有尚未婚配的青年才俊”,让莲姐儿同姑爷打听打听。 林氏打的甚么主意, 已经很明了。 无怪她会有这样的心思, 那国子监里, 除了像裴秉元这样靠贡监、荫监进去的老监生,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中了举, 或是上了乡试副榜的学子。 而会被打发到玉冲县这种地方实习历事的,想来家世不会太过显赫。总归分在自家官人手底下办事, 林氏便想谋个近水楼台先得月,看是否有合适的姑爷人选。 莲姐儿了然,应说回去就问问, 再给林氏传话, 又感慨道:“真是辛苦母亲了,刚操心完这个, 又要操心那个。”一个继室,对这几个非她所出的女儿, 确确是尽心尽力了。 “哪里的话,只不过是多问一嘴, 多个打算罢了。”林氏应道, 又夸赞莲姐儿, “我只盼着, 她们能多多向长姐学习, 长进长进,个个都嫁了好人家,好叫长辈们都舒心。” 从裴秉元入国子监,到淮津两兄弟读书,再到这次历事分配,裴家已经承了徐家许多次人情了。 若非联姻关系,岂能让徐大人放下脸面,一而再地回国子监“打打秋风”。 “主要还是两个弟弟够争气。”莲姐儿道,“小小年纪,一连过了两关……他们平日里,同言成大侄的关系又极好。” 两人又聊了些旁的,林氏让申嬷嬷叫下人取了些料子来,同莲姐儿道:“这云缎,是我大兄下杭州时,专程叫人织的花样……一会,我叫人送些到徐府,你抽空给婆母、嫂子做几身得意的衣裳。” 半月之后,朝廷准了国子监所报的实习历事名录,隔日,莲姐儿便派人来同林氏回话,说是分派给玉冲县的六人中,有一个中了乡试副榜,入监读书,年二十一,尚未婚配。 这名监生名为李水生,是工部营缮所所正李大人的第三个儿子,此番分配到玉冲县,为的就是学修水利,以盼日后能有机会进入工部谋事。 营缮所所正,一个七品京官,还是管修理墙头院落的,确实不是甚么大门大户,这不正好合了沈姨娘的意? 得了这些消息,林氏书信给裴秉元,说了自己的打算,叫他好好相看相看那李水生,择机试探试探人家可否有意愿。 等裴秉元看到信的时候,正巧那六名监生也到了玉冲县。 又过了半月,林氏可算是等到了官人的回信,只见上头写着“人品端正,学问踏实,科考一道有望再进一步。至于夫人所说的姻缘,他有此意,道是需由家中老母定夺……县衙诸事繁杂,有所不及,其他方面待我闲暇再继续相看”。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家中老母定夺并无甚么问题,林氏觉着这桩姻缘或许能成。 这日,林氏让人去叫沈姨娘,说是春茶正淳,让她到朝露院喝喝茶、叙叙话。 叙话,说的正是那李水生的事。 “你别怪我自作主张,我只是见着好的,留个心,做个打算,眼下只是有这么个意思而已,一切都还没有定论的。”林氏说道,“今个儿叫你来,便是想问问你的意思。” 瞧得出沈姨娘脸上露喜,她道:“有太太的这份心意,是她这个当女儿的修来的福分,奴婢见识浅,也不懂这个官那个官的,只听了他出身清白,是个读书人,那便极好的。” 得了沈姨娘的说法,林氏就没甚么顾虑了,说道:“东阳府码头的那几间铺子已经打点好了,不日准备开张,我打算过去看看。正好,让几个小的一齐跟过去,见见他们父亲。”官人离家已有半年之久,两地相距不远,也该去看看了。 “奴婢这就下去打点。” …… 裴少淮兄弟俩同夫子告了假,六月初,林氏带着几个小的,有仆从跟随,从京都沿着运河水路往南走,只需一日,便能抵达东阳府码头。 船只上。 夏日炎炎,气候闷热,幸好是行走在水上,透着些凉意,才叫人没那么心烦意燥。 竹姐儿、英姐儿两人许久没同在一起顽了,有说不完的玩笑话,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很是亲密。裴少津靠在窗前,一直望着两岸往后退的风景,说是夫子让他趁此机会好好领悟意境,俨然一副游山玩水的模样。 午后,林氏把竹姐儿叫进厢房,问道:“沈小娘已经同你说过此行目的了罢?” 竹姐儿点点头,小手有些不知所措。 “那我再提点你几句。”林氏温言道,“此番只是相看,叫你心里有个底,至于好不好、成不成,是你父亲与我的事,你只管远远看一眼,万不可还没定数的时候显露甚么……若是有甚么想法,等没人的时候私下告诉我便是。” 这个世道,男女之事是容不得寻常女子主动的。 “谢母亲提点,女儿省得了。”竹姐儿应道。 厢房外,裴少淮被大船轻微的一晃一晃腾得有些乏了,迷迷糊糊的,觉得自己好似回到刚穿越过来时,小娃娃躺在摇床上,也是一晃一晃的。 他还没睡沉,便被津弟猛地推了一把,只闻津哥儿惊喜喊道:“大哥大哥,快看快看!” 裴少淮揉揉眼顺着津弟的手望去,只见水面上余留几圈波纹,津哥儿讪讪道:“大哥你没看见,方才跳起来好大一尾鱼,足足有这么大。”一边说一边比划。 半晌,“一锅能炖得下吗?”裴少淮问道。 津哥儿一愣,摇摇头,道:“兴许要两锅……加点豆腐的话。” 翌日,裴少淮被一阵阵吆喝声吵醒,起身往外一看,发现大船已经停靠在码头上,货夫们正在往下搬运麻袋。 林氏带他们下船,在一家酒肆用了早膳,说是要趁着晨时天还没热起来,及早出发,到玉冲县衙安顿下来。 …… 玉冲县里,马车行驶在刚修好不久的官道上,还有些泥泞,远远地便能望见那决堤的口子,如今已经成了支流的河口,浑黄的水不断往外涌出。 这条新支流把整个玉冲县一分为二。 道路两侧,原先的房屋荡析无遗,残迹仍依稀可见。又见不少百姓正在垒土砖,在原址上修建院落。 田野外,到处堆着被百姓清理出来的河沙,清理干净的良田,已经种上粟米或是小麦,正是抽新叶的时候,绿油油的。但更多的良田被厚厚的河沙所掩埋,太深太厚清理不净,再难种粮,只需一年半载,芦苇疯长,便会化为一片芦苇地,再不能产粮。 虽破败不已,但还存着些希望,一条新堤坝已经建好。 裴秉元原在新修的堤坝上,带领众人插种柳枝,听到衙差传话说夫人来了,惊得愣住了,又叫人帮着上下打理了一番,瞧着没那么狼狈了,叫上女婿徐瞻,才匆匆回到县衙里,与妻儿相见。 “你们怎么说来就来了。” “我们若是不来,怎知道你这里吃了这么多苦头?”哭哭啼啼之态自不必多述。 “朝廷委我以重任,岂有不吃苦的道理。” 诚然,裴秉元瘦了一圈,也黑了一层,着实吃了不少苦头。作为一县之长,不管是治理水患,还是拓荒种粮,总是免不了风吹雨晒的。 眼下的玉冲县其实已经比刚来的时候好了许多。 县衙里房屋不多,裴少淮、裴少津两个小子被安排住在裴秉元的小书房里,裴少淮看见父亲书案上,摆放着潘季驯所著的《两河经略》《河防一览》,还有《水经注》《河防通议》等书,再不是那些诗词歌赋、文章集注,其用功程度可见一斑。 裴少淮本还想着,来到玉冲县,自己前世积攒的学识是否可以一展手脚,略帮父亲一二。如今他略翻看这些古本以后,才发现古人之智者早将以堤束水、以水攻沙、河行旧道等法子归纳得很详实,一一尽写入书中[1]。 他前世并非学水利,岂敢在这些智者面前班门弄斧? 开官路、造新堤、植柳树、拓荒田,父亲治理的法子也很合时宜。相比于防水患,如何在入冬前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似乎更加重要。裴少淮原来想的那些致富法子,至少要等父亲带领百姓拓荒完毕,家里有口粮食了,才有可谈之资。 裴少淮见识了这些,才知道自己差些成了“纸上谈兵”之人,也给了他一个警醒——不管作甚么,首先要遵循现
相关推荐: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婚里婚外
乡村透视仙医
开局成了二姐夫
猛兽博物馆
NTR场合_御宅屋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山有木兮【NP】
神秘复苏:鬼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