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千金。 想起昨天晚上见到的崔长嘉,常远亮越看越觉得常滢不顺眼。 “有事您就说事吧。” “你和嘉嘉走的近,她那边有什么事及时的和我说一下。” 常滢笑了一下。 “常滢,你什么态度!” “不是不让我和她来往吗?” 常滢语带讽刺,让常远亮很恼火,想起了之前的事情,常远亮蹙眉道,“没有让你不来往,是让你知道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要胡乱说!” “那我还是不来往了,省得您不高兴,就这样吧,我要上班了。” 常滢说完转身就走了。 郑月红从常远亮身后走了出来叫道,“小滢,吃了早饭再走啊。” 常滢话都没答,停都没停就出了门。 郑月红无奈的叹了口气,“这孩子,这么多年了还是这个脾气。” 常远亮就像没有听到她的话一样,“常滢大了,多给她添几样像样的衣服,你看她打扮的像个什么样子!” 郑月红委屈,“前两天刚给她买了一条某宝莉的围巾,也不见她带呢。” 常远亮没说话,转身进了屋。 郑月红看着常滢远去的身影,眼里划过冷笑,给她买?开什么玩笑,她老公挣的钱,怎么能给她花? 还是赶紧给她找个婆家嫁出去,省得看她那张阴阳的脸! 崔长嘉起来的时候,大家正在食堂里吃早饭,主食是她带回来的炸烧饼,汤是酸辣汤。 张婶又把炸烧饼热了一下,越发的金黄酥脆,酸辣汤里加了小酥肉和胡椒,里面的鸡蛋花在浓汤里浮浮沉沉,还没开吃,就让人开始流口水了! 张婶怕烧饼不够吃的,趁着有油锅,又炸了半盆子馒头片,拌了半盆咸菜。 这些一搭配,堪比五星级饭店,都是能吃的主,一伙人在食堂里吃的风卷残云! 崔家现在是很拮据,但是在吃上面,从不亏待这些工人们! 崔长嘉进食堂的时候,纷纷给她打招呼,张婶要起来给她盛汤,被她摁住了,清朝早亡了,人人平等,人家是来工作的,可不是来当丫鬟仆人的。 “嘉嘉,烧饼给你留了两个,不够了吃馒头片啊。”张婶说道。 张婶对崔长嘉特别的好,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两口子都在崔长嘉这里工作,而是她真心心疼这个女孩子。 她活了几十年了,从没见过这么好的女孩子,对谁都是笑呵呵的,唯独对自己“狠”,一个女孩子经常一个人一天几百公里的跑来回。 她的屋子和崔长嘉住的那间挨着,经常听见她半夜翻身的抽气声,又不是机器怎么可能不累? 崔长嘉笑道,“我吃馒头片就行,烧饼你们吃,我在苏城已经吃过两次了。” 崔长嘉一边拿碗盛汤一边心道,若不是半路被人截胡了一兜,估计就不用张婶再炸馒头片了。 今天的早饭,崔长嘉忽然发现食堂多了两个人。 张凤鸣喊她,“嘉嘉,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带出来的徒弟庆峰,这是他一个村里的,庆云。” 邢庆峰、邢庆云兄弟,都是三十多岁的样子。 崔长嘉早就知道邢庆峰要来的,张凤鸣一介绍,她便过去给他们打了招呼,想来张凤鸣早就和他们说过她了,俩人站起来对崔长嘉都挺客气的。 张凤鸣的手艺没得说,他带出来的人肯定也是不错的,再者他们这些人崔修远都了解,既然肯让他们来,那就错不了,崔长嘉没什么不放心的。 工厂添了两名新员工,崔长嘉的心里又稳当了不少。 崔文泉不在,崔长嘉端着汤去找了哥哥坐下,崔文泉已经吃完了,出去锻炼去了。 崔长嘉问道,“昨天常叔提到给咱们用五十万的时候,咱爸心动了吗?” 崔修远反问她,“你心动了吗?” “心动个逑!”崔长嘉咬了口油饼,冷笑道,“咱爸在ICU那么久,他都没有出现,如今爸醒了,你好了,工厂有模有样了,他又来了。” 崔修远叹了口气,“嘉嘉,你不要这么想,常叔已经算很好的了。” “我知道,我也很感激他,但是一码归一码,锦上添花的人情,我不要!” 确实,崔修远道,“咱爸很纠结,他很想有骨气,但更不想让你这么辛苦。” “哥,我从没觉得辛苦!”崔长嘉认真严肃的说道,“我之所以不用,除了刚才的原因以外,最关键的是咱们家现在还不是做家具的时候,不只是因为你和爸都没有恢复好,还有现在外面对咱家的流言还很多。” 然后崔长嘉讲了去余唐的时候牛志安想买批家具又反悔的事,然后道,“所以我们还得等个一年半载的再说,不过我想的是换一种方式去做。” “换一种方式?怎么做?” “咱们自己做品牌。” “咱们之前做的就是自己的品牌。” “不,我说的是打造咱们自己的品牌店,”对于以后的每一步怎么走,崔长嘉都是有计划的,“具体怎么经营咱们后面再说吧,哥,仓库里还有多少板子?” “昨天做完了苏城的那批货,不到四分之一了。” 曹坤给了十万块钱的货,其实按照丁兴林给的价格来算,这十万的货顶多只有六七万的。 而崔长嘉他们的营业额已经超了十万了,所以仓库里剩下不到三分之一的板子很正常。 吃完饭,崔长嘉和崔修远、张凤鸣一起去看从丁兴林那里带回来的货。 第97章 不当“好人” 张凤鸣挨个的拿着板子敲敲打打了一番,道,“可以,还不错。” 闻言,崔长嘉和崔修远都放心了,毕竟丁兴林的板子价格更低,做出来的产品成本也更低,对工厂来说是好事。 小折叠桌的销售对象有局限性,不如对开折叠桌的市场大,所以接下来,崔家工厂的重心会放在往矮式对开折叠桌以及马扎的上面。 做马扎用的榆木和槐木,是崔修远让崔长嘉找了之前给他们做翻修的包工头蒋哥,让他帮忙给问一下有没有那种在农村收木头的小贩。 在乡下零散收起来的木头,品质肯定不如专门做木材生意的厂家规格一致,但价格肯定便宜。 蒋哥给找了一个做姓郭老板。 郭老板专门在农村收木头,然后再卖到大厂,崔修远让他送了两车过来,价格比原来在曹坤那边进的便宜了一半都不止。 五金件订了,木头收了,工厂里也有人,但还是缺一样东西,冲孔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批量生产必须要有冲孔机,否则只靠人拿着电钻打,电钻打冒烟了,怕是一天都做不了多少! 而且冲孔机还不能买简易单孔的那种,简易的跟电钻差不了多少,得要机床式的。 机床式数控冲孔机,价格很贵,以崔家现在来说,根本买不起。 之前的厂里是有的,而且有好几台,其中还有一台是十几万的多功能的数控的榫卯机,噪音也小,非常好用,只是不知道有没有损毁。 崔修远和崔长嘉纠结了很久,还是决定不当“好人”了。 这天半夜,崔长嘉带着大刚兄弟、海涛还有邢庆峰兄弟偷偷的去了旧厂,他们的目标是那台数控的榫卯机,如果不行弄个小型的、半自动的也行。 旧厂还是胜大爷在看着,崔文泉不方便出面,江红英现在有时间了,三天两头的去一趟看看他。 银行那边已经好久没有人过来看了,也没有人处理这事。 崔长嘉巴不得没有人管,回头他们有钱了,完全可以想办法拍回来。 大半夜的,胜大爷听着外面的动静,魂都快吓掉了! “谁,干什么的!”胜大爷在屋里喊道,却不敢亮灯。 “大爷,别害怕,是我,嘉嘉。”崔长嘉躲在窗户底下悄声喊道,“吓着您了吧。” “哎呦,你可吓死大爷了。” 胜大爷打开了手电筒,给屋子里点上了蜡烛,照的外面也有了些许的光亮。 这一块的电都给烧没了,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再扯上。 胜大爷披上衣服开了门,虽然有崔长嘉,但是看到外面站的几个男人又给吓了一跳。 几个人都是认识胜大爷的,纷纷给他打招呼。 胜大爷喜不自胜,“这是都回来了?” “回来了大爷,”崔长嘉上前道,“大爷,你在这晚上冷不冷?” “你妈给我换的新被褥,一点都不冷,嘉嘉,干啥来的?” “大爷,现在厂里不是开始生产了么,我想看看最大的那个冲孔机还能不能用。” “那个好好的呢!”胜大爷很肯定的说道,“还有电刨子、磨光机什么的要不要,我都理出来放屋里了,那东西多的是,拿走两个也不显眼。” 崔长嘉心道,大爷啊,您真是我亲大爷啊! 幸好崔长嘉来的时候开了两辆车来,还带来这么多人,尤其是邢庆峰,他在厂里就经常修理这些东西,榫卯机床有点大,一辆车装不下,他三下五除二就给拆了,分开装了两辆车,给拉回去了,还有一部分太长了,塞的其中一辆车,后车门都关不上了。 顺道还拿走了两个品牌好用的电钻、两个磨光机还有电刨子等经常使用的小工具。 崔文泉不愿意闺女偷偷摸摸的去旧工厂拿东西,但是又没有办法反对,只能无奈的任由他们去“自盗”了。 崔修远一直在等着他们,他既怕被有心人发现了,又怕拉不回来,毕竟这东西不跟电锯似的很常见,要买的话只能买新的,而且还不便宜,那几个半自动的便宜的还要三四万块钱一台呢。 一个小马扎卖个五六七八块钱,得卖多少个小马扎才能卖三四万? 崔长嘉他们凌晨十一点去的,回到工厂都已经快三点了,幸好一路上没有遇到巡逻的,否则就他们几个那偷偷摸摸的样子,一准被当成小偷抓起来! 左等不回来,右等不回来,崔修远想打电话又不敢,只能不断的去工厂的院里转一圈然后再回办公室坐一回,以此往复......终于听到外面的动静了,他拐杖都没有拿,瘸着腿就冲了出去,当他看到妹妹那张笑嘻嘻的脸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事成了! 人回来了,关了大门,都各自回去呼呼的睡大觉去了。 只是,机器好拆,装的时候却难装了。 第二天,邢庆峰装了一上午才装上,结果一开线路,线就给烧了,整个工厂的电路都不能用了。 邢庆峰很自责,崔长嘉让他别自责,又不是专业的,能卸下来再装上就已经很厉害了,她立刻联系供电所的电工过来给排查。 原来电源给装反了! 好在电源是通用的,他们又去五金市场配了电源,这次电源装合适了,一开闸,机器便轰轰地运转了起来。 马扎的生产成本真不高,几根木头一拼,孔一打,线一圈就成了,但是费功夫啊。 他们又没有穿线机,只能靠着人工穿,那能穿多少? 崔文泉、张婶、祥嫂甚至是江红英都赶来帮着穿绳子,但是效果不尽人意,整整一下午,穿的手都捻疼了,都穿不了几个。 崔长嘉第二天爬起来就给之前的包工头蒋哥打电话,让他帮忙找人,穿一个马扎给三毛钱,不合格的需要返工,当天结算。 蒋哥二话不说,叫了十来个冬天窝在家里没事干的女人们过来干临时工....... 虽然遇到的困难很多,折腾的时间也有点长,好在结果还是好的,终于能顺利开始生产了。 第98章 销量下降 等从张士超那里订的五金件一到,矮式对开折叠桌的生产也开始了。 电锯的声音,冲孔机床的声音,女人们嘻嘻哈哈一边笑着一边干活的声音........这一下,工厂可真的是热闹了起来! 别说啊,崔长嘉找的这帮女人还真行,不过两三天,一千多个马扎就出来了。 其实他们生产的马扎并不精致,唯一的优势就是用料扎实,耐用,在大排档用的话,这种已经可以了。 除了零工的帮忙,最重要的还是有那台冲孔机。 他们做的是11孔马扎,对边的话,一个马扎就要22个孔,如果用电钻或者简易的冲孔机,一天能做几个? 这就是机械的力量啊! 只是工厂能生产产品是好事,但前提条件必须是得有销售渠道能销售的出去才行。 很快的,崔承泽那边就有好消息传来了。 苏城胖刘老板给崔承泽订了五百张矮式对开折叠桌,让尽快送去。 原来苏城的一家连锁大排档看中了这个对开的折叠桌,直接在胖刘那儿订了三百张,多出的那两百张是刘老板放他店里自己卖的。 大排档的老板他们还在到处的买马扎,说崔长嘉他们这边有就带上,五百一千都成,反正放店里也是要卖的。 苏城大排档老板要矮式对开折叠桌的订单给了崔长嘉灵感,她出去跑商户、跑市场,二刚则去跑州城的大排档和小饭馆,尤其是晚
相关推荐:
爸与(H)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玩笑(H)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火影之最强白眼
挚爱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交易情爱(H)
召唤之绝世帝王
南城(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