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跟着说出口了。 沉默了两秒,看了一眼好像无事发生的许烟杪,对方还满脸茫然地冲着他露出礼貌地微笑,太子嘴角微微抽搐。 还好,没说出来,不然光靠这一句,他绝对在古往今来所有太子给人的印象里,拔得头筹。 ——他是乐子人,但不想自己变成乐子啊! 并且迅速记下来这个招式。 虽然自己也年纪不小了,估计用不到,但可以教自己的儿子孙子啊! 还可以让儿孙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君子动口不动手,这可是古人传下来的道理!(坚定.jpg) 重新看向正等他说接下来话语的学子。 学子们都是一副认真聆听教诲的样子。原本喧嚣的吵闹声慢慢变成了微弱的嗡鸣,似乎是在轻声讨论着他这位太子。 太子含笑,接着之前的“君子动口不动手”往下说:“既然这位学子有恶毒行事之举,那就先关进牢里,待探查出有何恶举时再作审判。” 话音一落,立刻有随行侍从把那北方学子擒住,要将他送进大牢。 当时就有他的好几位同学心急了:“殿下!还不知此事真假,不可如此啊!” “殿下,他若进过牢狱,身份上便是有了污点。我们不过是有口角罢了,同窗之间,不必如此相对。” 说话的人,有南人有北人。他们只是吵架外加看不惯对方,吵到火气上来了想动刀动枪,不是真的想把人送进去啊! 毁人前途也太可耻了,双方之间仇恨还没到这个地步呢! 就连说北人“恶毒行事”的那个南人同学也是急了:“此事他若愿意诚恳道个歉,这事便可揭过去,我想他也不是故意的,若是死不认错,再告官也不迟。” 那个北方学子震惊地看着之前还和自己吵架,狠戳痛脚的对头。 连围观的人也是惊讶极了。 毕竟这人这么说,他手里肯定有对方犯错的事迹。这样都能以德报怨,足以证明对方品性。而且如果那个北人不愿意认错道歉,就告官,也暗合孔圣人“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的言语。 太子板着脸:“这可不行,他如果做了违法犯罪之事,可不是你说不追究就不追究的。” 那南方学子接上就说:“不是违法犯罪的事,他意外毒死了我家猫儿,我气不过,才一直针对他的。” 北方学子懵了:“你那个叫奶糕的猫?我什么时候毒死它了!” 南方学子面色一下子变了,很是不高兴:“我都亲眼看到了,你还想狡辩?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应该只知道猫吃苹果可以保护皮毛,不知道猫吃苹果核会中毒,我不怪你,但你也不能不认啊!” 北方学子脸色也变了,同样不高兴:“我是喂过它吃苹果,我也确实不知道猫儿不能吃苹果核,但我给它喂核作甚!” 南方学子愤怒地说:“我在奶糕的呕吐物里看到了苹果核,那天只有你喂它吃苹果,不是你,难道还能是它一只小猫自己把大苹果吃得只剩下核,再把核吃掉吗!” 北方学子:“我怎么知道是怎么回事!反正不是我做的。” 眼看着两个人又吵起来,手已经按在剑柄上了。 翻完八卦系统,许烟杪心声都变得急迫起来: 是啊是啊! 那些能听到心声的官员集体在心里附和。 真是畜生啊!你要是冲他同窗出手,拉低科举人数,我们还敬你是条汉子,你向无辜的小猫出手,骂你畜生还是侮辱畜生了! 就是这孩子可怜了。如果知道真相,还不晓得要怎么做呢。这个世道孝道最大啊。 官员们轻轻摇头。 而南人同学感受到太子及随行人员怜悯的目光,只觉得一头雾水。 太子给锦衣卫一个眼色。 锦衣卫:“……” 好的,帝多疑。 锦衣卫上前:“殿下,臣应当能查到真相。” 太子佯装惊讶:“你居然能查到?怎么查?” 锦衣卫低着头,其他人看不到他的表情:“常州有侯爵,陛下忧其家眷欺压百姓,暗中派了不少锦衣卫在此,想来应该能够查到。” 这下,瞳孔地震的是所有围观群众了。 他们早就听说当今多疑,没、没想到啊! 而人群中,侯府成员顿时害怕了,拔腿就往侯府跑,回去告诉主家这个消息。 常州的侯爷家属知道这事,再也不敢欺负本地百姓了,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而锦衣卫“查”完回来,大声告诉所有人,是那学子亲爹把猫毒死,还把对方那天在哪里买了一个苹果的讯息都说出来了,容不得别人不信。那南方学子整个人都懵了, “不可能!这……不可能!” 现在,全部人都同情地看着这人了。 就连之前被冤枉的北方学子也不生气了,拍拍他的肩膀,同情道:“你……节哀。” 如果是别人还能报复一下,但对亲爹……除非他想自绝于世。 许烟杪在心里哔哔: 太子点点头。 那确实。问题是,学子也不能无故不认爹啊,就算他豁出去不当官了,当地官府可还需要有管本地不孝子的政绩呢。 太子舍人们接到上司的眼神,懂了。 ——他们会找机会让对方“想到”这个办法的。 不过那人会不会用,他们就不知道了。 * 闲事完了,该到正事了。 太子看着安慰南人学子的北人学子,还有表达感激和认真道歉的南人学子,非常欣慰:“同窗之间,只要不是原则问题,说开便好,动刀子实在破坏同窗情谊。” 学子们应下了。 太子看着他们的脸,尤其是北方学子,突然叹息一声:“本宫知道你们难过北方之人学识不如南方,但绝不是因为北方人蠢笨。若是如此,户部尚书如何掌管户部?这可是地地道道的北人。” 北方学子万分感动:“谢殿下!” 有太子这句话,以后别人再骂北人脑子不好导致学习能力不行,他们就能反击回去了。 太子:“至于科举问题,本宫答应你们,一定想出一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北方学子:“!!!” 北方学子:“谢殿下!!!” 话是放出去了,太子头疼了。 回到旅舍时,还在自言自语:“这事该怎么解决?要不……规定会试里,北方人的名额数量和南方人的名额数量?” 同一时刻,许烟杪的心声也响起来: 太子诧异地看向许烟杪。 他这次真不是套话,他也没指望许烟杪能想出来办法,但是,没想到啊,你个浓眉大眼的,居然真的有法子! 太子琢磨了一下,这还真的可行,而且还能促进北方的经济发展。 ——他不信,很多读书一般般,在本地竞争不过的人,会不想着搬去北方。 而一般有能力迁居的,要么财力雄厚,要么有权有势,像这种人,肯定会自带老师。只要带去的老师多,还怕他们不定居在那里? 尤其是商人。 只要定居了,资源就会被带往那边,这样十来年,几十年过去,还怕北方起不来吗! 搞一个不同分数线,简直是堪比推恩令的阳谋! 太子向许郎投去一个赞许的目光。 许郎回他一个茫然的眼神。 太子拍拍他肩膀:“给你记一功!” 太子笑道:“若非许郎你要去书院看,我还不知如今南北方分歧如此之大,难道不值得给许郎你记一功?” 许烟杪顿时不好意思起来:“巧合……” 太子摇摇头:“便是巧合也算是立功,许郎你可不要拒绝,不然往后所有应巧合立功的人,都不敢邀功了。” 第235章 白泽是福星 分数线这个事情,看似简单,实际上,哪个州府分数定高一些,哪个州府分数定低一些,哪个州府多录取一些是保持平衡而不是破坏平衡,哪个州府容易被权贵钻空子…… 这些方方面面都要考虑。 太子光是想想就头疼。 这不太符合他想躺平的心愿。 于是,太子写了一封奏章,打算把这事丢给亲爹处理。 然后,他就收到了亲爹病危的消息。 太子:“……哦。” 送信来的锦衣卫着急道:“太子殿下!陛下说让你快些回去。” 这话连路过的许烟杪都不信。 太子笑呵呵道:“我知道啦,稍后就回去。” 并且在心里计算一下,大概拖多少天,能够让他爹懒得等他,主动去处理分数线的事。 他还不了解他爹吗,估计又是让他回去干活,为他的事业添砖加瓦的。而且除此之外,他爹恐怕又在钓鱼。 果然,过上几天,太子就听说窦前丞相带着收税的人以及锦衣卫还有地方军队,开始清理起各地豪族来。 列出一个时间,超出时间—— 不归还隐匿人口的,砍! 不归还吞并的土地的,砍! 作恶多端且不自首的,砍! 一时间,血流成河,哀嚎遍野。一家又一家的九族被投入大牢,只等秋后问斩。 太子本来还乐呵呵看着,这下彻底坐不住了:“爹你是怎么了!” 之前不是说了,不搞这种欲速则不达的事情吗! 不少豪族得知太子人在常州,求上门来,请求太子阻止一下皇帝。 太子心里隐约觉得亲爹的做法不太对劲,但又好像确实是他爹能做出来的事情,想了想,决定遵照自己的直觉办事:“好,本宫会去劝一劝陛下的。” 豪族确实要办,但不能那么着急啊! 然而太子的回京之路受到了阻拦。每过一个关卡都会被阻拦好几天,偏偏对方又是按规矩办事,让他没办法硬闯。 他到底只是个太子,上面皇帝一下令,他就举步维艰。 不过这样子,倒是更让随行的豪族确定这事太子不知情,是皇帝自身的想法了——而且,皇帝为了不让太子前来劝阻,居然百般阻挠对方回京! 而随着老皇帝的大动屠刀,一开始阻力很大,但到了后来,窦前丞相带的人每到一个地方,当地豪族就迅速归还人口和土地。 几乎每一日,太子都能收到各个州府,豪族归还人口与土地的消息,少的返还几十户,多的返还几百户。看着好像很少,但每天都有,加起来就多了。而且,只是一个州府的数量,所有州府加起来,就是一个大数字了。 当一个月后,被百般阻挠的太子回到京师时,各地豪族吐出来的隐户人口,几乎和明面上的人口,达到一比一的程度。 ——也就是说,每个州府,人口“凭空”多出一倍。 当许烟杪的感慨声在全体京官耳边响起时,不少人停下了自己做的事情,凭借着多年来被创、被八卦、被陷入大逃杀境地的经验及强大的心理素质,京官们勉强维持住自己的表情。 不清静的生活,终于还是回来了! 太子大摇大摆地回宫,发现他爹果然好好地坐在那里。 “爹!”太子忍不住埋怨:“你吓死我了。” 虽然猜测到是为了搞事,但还是忍不住担忧——万一猜错了呢? 老皇帝笑呵呵:“你那个各地分卷考和会试规定南人北人录取数量的政策,挺不错的。” 太子眼睛眨了眨,道:“是很不错,就是事务繁忙,要爹你多费心了。” 老皇帝笑了一下,没有接话:“你可还记得宰执天下典故?” 太子:“梁朝有宰相,年轻时负责为村中人分肉,别人分肉会使村人有所埋怨,认为旁人分多了,自己分少了。唯有那位宰相,每每分肉都能使众人满意。” 老皇帝点点头:“村里分肉是如此,当宰相是如此,当皇帝依然是如此。要么使所有人都满意,要么使所有人挑不出来错处,你要记得这个道理。” 太子不动声色,只道:“好,我记住了。这话我也会转述给钥儿的。” 老皇帝笑着看了他一眼,继续说:“当然,我是做不到的,但你名望比我高,又比我柔软圆滑,定然能做到。” 太子正要说什么,被老皇帝打断:“谦虚的话就不必说了,你听我说。” 老皇帝絮絮叨叨:“你比我好,你不会像我一样乾纲独断,也不会像我一样对钱财过于看中,更不会像我一样防着官员。” “锦衣卫你觉得能用就用,不能用就废了。” “你那些兄弟,你觉得他们可信就留着,不可信就削藩,我相信你会留他们一条性命的。” “那些豪族的九族是秋后问斩,专门留给你施恩的。” “爹!”太子脸上带着明显的苍白:“你怎么突然说这些。” 老皇帝上下一瞥太子,平静地说:“你不会以为你爹我之前喊你回来,是在危言耸听吧?” “太医!”太子猛地站起来:“太医在哪儿!来人,传太医!!!” “慌什么,人不与天斗,不与命争,我只不过是老了,人老了,就会死。”老皇帝反过来安慰太子:“而且,我一直很担心白发人送黑发人,如今不必担忧了,也是好事。
相关推荐:
快穿之宠入骨髓
婚后第二年
小雨日记
在恋爱综艺直播先婚后爱
大理寺卿的宠妻日常
御兽:我的宠兽融合系统
燕喜姑姑
穿越肉文女配之官人你要
斗罗:投靠唐三,我收了小舞!
梦入星河gl〔纯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