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问情[NPH修仙] > 第108章

第108章

嬉戏玩乐,不是与廷臣宴饮,便是与人赛马打猎蹴鞠捶丸…… 前日还因为一个马夫捶丸技巧不错,当场给人封了爵,虽然只是最低等的,但也够荒唐。其他廷臣像是嗅到血腥味的鲛鲨,纷纷投其所好,派人到处网罗年轻美人,献上府中擅长歌舞的伶人――当然,少不了借着这个名义,往自己口袋捞东西的。 宴安日常想提剑杀人。 郑乔过来看一眼,见他杀气腾腾,道:“何人惹师兄不快,竟生出如此杀气。” 宴安不答。 郑乔颇感没趣。 只是临走的时候,问道:“那个沈幼梨,师兄让‘子虚’去看过了吧?如何?” 宴安闻此,眼皮颤了颤。 他道:“此人并没什么问题。” 郑乔讥嘲:“有问题,孤也不惧。” 宴安看着大变模样的师弟,忍不住道:“长此以往,你也不怕死无葬身之地?” 郑乔冷笑,不甚在意地挥手。 “不惜此身,孤无妨。” 宴安面露薄怒。 郑乔却视若无睹,甚至用带着些许得意的口吻笑道:“即便孤会死,也会让满朝廷臣为孤殉葬再死,特别是――辛国旧臣。师兄无需多虑,黄泉路上断不会寂寞的。” 宴安抿唇,目送郑乔大步流星而去。 “等等!” “师兄何事?” “关于先前廷议那件事情……” 郑乔稍微一想,道:“你说那件?师兄若能说服他们掏出腰包,孤不阻拦。” 先前商议清点粮库账目,开仓放粮。 不过一直有声音反对。 郑乔为了稳定,有意纵容。 廷臣也没完全否定,但就是拖,各种拖延大法,一伙人默契踢皮球,故意卡着宴安。眼看着天气越来越冷,各地下了初雪,再不解决,这个冬日不知会死多少庶民。 宴安又问:“倘若我要杀人……” 郑乔:“师兄随意,但若被他们抓住把柄,为地位稳固,少不得要师兄吃苦。” 他没有说得太直白。 但宴安听得出潜台词。 若这个“苦”是杀了宴安,为平息“众怒”,他也要死上一死。 待郑乔离开,宴安独处一刻钟才压下内心翻滚的负面戾气,他看着大门方向,对着虚空喃喃询问:“乌有,还有多久?” 过了一会儿。 他又道:“两年,也够了。” ―――――― 两日后。 沈棠醒来发现空气温度冷了不少。 推开门,风中飘着绵密细雪。 落在脸上冰凉彻骨。 285:穷上加穷 河尹的冬日是从第一场雪开始的。 今年初雪来得比往年都要早,北风呼啸,幽幽咽咽,光听声音都有种遍体生寒的错觉,所幸雪势不算大。。。可有道化学考题说得好――下雪不冷化雪冷。 百姓携带的御寒衣物有限。 山谷内部食物充裕,但不适合过冬,因此明知现在还不是好时机,沈棠与祈善几个商议后,还是准备率兵,提前进入河尹。 经过近二十日的暗中扫荡、收编、操练,再加上原有的,兵力勉强增至两千人,再加上赵奉友情相助的一千人,三千规模也不算太磕碜,勉强能看。 初步完成预期指标。 河尹官道。 这一日,天上飘着细雪。 临近晌午,官道出现数千人影。 这些人有些奇怪。 最外面的一圈人列阵统一,多是穿着统一或类似的青壮,眼底偶有精光掠过,眉宇带着浅淡煞气。或骑行,或步行,身上穿戴着半新不旧的布甲,手持各式武器。 时刻戒备外界可能突发的意外。 最中间一圈人则是削瘦憔悴的老弱妇孺,身上所穿衣物缝缝补补不知几次。 整支队伍好似缓慢蠕动的虫子,在官道上慢悠悠地前行,整个队伍除了脚步声和马蹄声,只有偶尔的低声细语,勉强算是整齐有序。或许是即将抵达目的地,看到了希望,这一行人脸上逐渐露出些许喜色,连带着沉重疲累的脚步也轻快三分…… 不过,这还不是最奇怪的。 明明飘着点点细雪,却无一片落在众人肩头;明明吹着森冷北风,但连队伍中尚在襁褓的婴孩儿也感觉不到多少冷意……那些雪和风,全被一层看不见的力量抵御在外。 莫说冰雪摧人,连吹在他们身上的风,竟也带着丝丝缕缕的慵懒暖意。 “嘿嘿,言灵可真好用。” 队伍最前头。 沈棠从腰间钱囊摸出几颗饴糖往空中一丢,胯下摩托仰脖张嘴,嗷呜吞下。 她往自己嘴里塞了一颗。 又大方分享给林风和屠荣。 “来,尝尝味道。” 褚曜:“吃多了容易坏牙。” 五郎有事没事就给俩小孩儿投喂饴糖,哪个孩子能抵抗甜食诱惑?哪怕每天早晚两次用齿木揩牙漱口,也容易坏牙。沈棠倒是不觉得,这俩孩子守孝清苦,这要忌口、那要忌口,多吃两颗饴糖缓一缓嘴馋也没啥。 就算牙齿坏了―― 兴许世上还有治疗牙痛的言灵。 万物皆有可能。 祈善的重点却不是“坏牙”。 “言灵是好用,但不是这么用的。” 他发现什么言灵到了沈小郎君手中都会“不正常”,例如现在,竟然提议让几个文心文士轮流施展言灵,保持行军环境气温。 虽说为了缓解文心文士压力,已经尽可能缩紧队伍,减小面积,但士兵加庶民,规模也有六千出头!再怎么缩也相当可观。 要不是赵奉见状“不忍”,主动提议他帐下一千人御寒能力不错,还真是够呛。 沈棠摸摸鼻子。 也有些心虚自己“压榨”过狠。 但她也没办法啊。 一来她穷,没有经济条件置办足够厚实的过冬衣物;二来,跟随他们的老弱妇孺,携带的御寒衣物也不多。若不用这办法维持温度,光是雪天行军就能拖死好些人。 沈棠振振有词。 “不算是文心言灵还是武胆言灵,只要是能生效解决麻烦的,那便是好言灵了。谁规定‘日暖风和’这样的言灵就不能这么用?” 没用“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不错了。 诸如“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这些言灵也不是不可以。消耗一些文气便能节省大笔的御寒开支,非常划算呀。 祈善:“……” 他早知沈棠的脾性,某些事情也习惯了,但沈小郎君总能将言灵玩出花样。 祈善深知,这绝非最后一次。 呵呵,他的猜测是对的。 河尹穷山恶水,沈棠无人可用,不指望有本事有能耐的文心文士、武胆武者能者多劳,难道指望那些饱受饥饿贫穷困扰,甚至连种地自由都未实现的庶民干活儿? 沈棠肚子里早就盘算好了赵奉几个该怎么用了,只是她不说,顾池也未讲而已。 河尹面积不大。 说是郡,其实也就比县大一点儿。 治所在一处名为“浮姑”的小地方。 沈棠早已经派人带着自己印信去浮姑通知,刚进入浮姑境内,浮姑仅有的几个官吏已经久候多时。相较于沈棠等人的悠闲,这些官吏内心却是七上八下打起了鼓。 河尹消息闭塞。 他们对沈棠的了解不多。 乍一见,几人犯了难。 看着沈棠身侧几个青年文士,心里犯嘀咕,这之中哪个才是新任郡守沈幼梨? 气质各有千秋,似乎哪个看着都像。 直到沈棠出列与表明身份。 几人:“……” 沈棠不知几人心思,开口道:“不用多礼,先找一处地方安顿我帐下这些人。” 她看着几人身上浆洗发白的官服,衣裳还打着颜色相近的补丁,心下也犯嘀咕――河尹是穷山恶水,地方穷又小,恶人富又多,但官吏穷成这样是不是不太科学? 几人面面相觑。 沈棠见他们面有难色。 便问:“可有什么问题?” 一人心一横,道:“沈君有所不知,浮姑府库空虚,怕、怕是安顿不了这么多。” 沈棠道:“我带了粮草。” 还以为多大事情。 几人闻言松了口气。 事实上,浮姑比他们说的更加贫穷,莫说养活这几千人,便是几百人都够呛。 路上,顾池与沈棠低语。 笑问道:“主公可知浮姑有多穷?” 沈棠内心翻了个白眼,街上破屋子一堆,百姓没几个,人均十几个破补丁,御寒全靠颤抖和信念……有多穷,她多少有些心里准备。谁料顾池却说:“不止如此。” 哦? 还不止? 这还不够穷吗? 沈棠是做过一定功课的,她从白素那边了解不少河尹治下情况,特别是治所浮姑。但顾池这么一说,她心里打鼓。 却见顾池神色笃定,眉梢带着调侃的笑:“这些官吏,不消几日便会移病。” 所谓“移病”便是称病请假。 当然,这是委婉辞职的说法。 沈棠:“???” 顾池叹气道:“他们中间有三人已经十三个月没有领到丁点儿月俸了……” 剩下的也惨兮兮。 家里穷得揭不开锅。 还待在岗位上全凭一点儿责任感。 府库穷得连老鼠都不想光顾。 底下一些小吏已经跑光。 这几个官吏打算旁敲侧击,看看沈棠愿不愿意帮忙自掏腰包清了拖欠的月俸,不管多少,讨回家也能过个年。至于“移病”,也是他们太清苦,想找找其他谋生手段。 再加上沈棠带的人也不少,他们“移病”应该也有人接手工作,想法更加坚定了。 沈棠:“……” 这也太惨了…… 但等她看到即将入住的地方。 她才知道自己先前想得早。 “咳咳咳――这都多久没有清扫了?”沈棠随手抹了一把灰,好家伙,厚厚一层。 抬头再看房梁―― “这妥妥算是危房了吧?” 沈棠穷,治所穷。 这俩碰到一起就是穷上加穷。 她怀疑自己往柱子踹一脚,整个房屋都能坍塌,将他们集体活埋。沈棠觉得,当务之急不是想着如何解决生存危机,而是找些人、找些木头将破屋子加固一下。 不然,她晚上睡觉都不踏实。 官吏瞧了,心里打着鼓。 生怕沈棠会因此不快。 “还真是……一穷二白啊……”沈棠用袖子捂着口鼻呼吸,这才稍微好受点,扭头又问几个跟上来的官吏,“治所政务平时是你们处理的?可有档案户册?府库钥匙呢?” 倘若是富裕之地,沈棠这个新官一上来就要“夺权”,原来的班底心里多少会不快,行动上也不会配合,但河尹这个地方实在是太穷了,这几个官吏急着想逃。 沈棠这么一提,他们痛快交出来。 然后―― 顾池听到沈棠内心抱头尖叫。 他下意识抬手捂着耳朵。 但是,并无卵用。 顾池道:“主公!” 沈棠整个人都要褪色了。 无精打采道:“不要管我???。” 她现在只想要静一静。 好家伙,好几个屋子满满当当堆积着没有处理完的政务,各种档案竹简快要堆到房梁,几乎没有人下脚的余地。一时间,她不知该庆幸房梁塌了也压不倒自己,还是哀叹自己可以预见的社畜生涯…… 她还是当土匪好了。 ??? 心疼抱紧自己。 几个官吏看着沈棠倏忽青倏忽白的脸色,心里打鼓越发厉害,忐忑不安,生怕沈棠因此发难,甩来一顶“渎职”的帽子,借此树立威信。他们也不想啊,但是河尹治安极乱,每日都有各种事情发生,治所人手越来越少,他们有心处理也无力解决。 只能一日一日堆着。 然后―― 越堆越多。 目前这些还是前任冬日严寒,无炭火可烧,于是偷偷取了一部分当柴火取暖的结果,不然只会更多。沈棠只是长叹,那一声叹息沉重而哀痛,带着令人心酸的复杂。 “再去看看府库吧。” 她总是不死心。 或许老鼠都不光顾是夸张修饰。 但是,当她看到灰尘堆积的府库,空气中弥漫着久不见光的腐臭,彻底绝望了。 这―― 完全是一个烂摊子。 沈棠以手扶额。 她感觉自己先前完全想多了,根本不用先去河尹附近收拢土匪,因为贫穷是最大的生存危机。穷成这样的河尹,作为河尹郡守的自己,根本不会被那些世家忌惮。 “沈君,账册搬来了。” 哐哐哐哐,好几篮筐。 沈棠不用看也知道赤字是自己无法想象的数字,但仍旧不死心看了一眼――她忍着头疼看着不太习惯的复杂记录,脑中迅速粗略计算――然后,她的心更加死了。 心脏起搏器来了都不好使。 看着一脸心如死灰的沈小郎君,祈善宽慰:“万事开头难,虽说是穷了点儿……” 沈棠纠正他的措辞。 “不是‘穷了点儿’。” 不仅穷,还负债。 祈善:“――但往好处想,正因为一穷二白,毫无退路,才更适合我们施展。” 一个地方穷到吃土,唯一的好处就是使绊子的人少,自己带来的人多,上岗之后,各项政令才能毫无障碍地施展下去。若接手一个有老人指手画脚的郡县,反而麻烦。 沈棠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 反正享福这事儿没她的份就是了。 沈棠在几名官吏的带领下,将小小的浮姑城逛了一遍,一边逛一边内心默默记录哪里需要修缮,哪里需要推倒重新修建。不多时,大致的崭新浮姑城浮现心头。 浮姑城墙不高,墙垣部分坍塌剥落,缝隙爬满枯死的藤蔓青苔。城门仅有几名头发花白的老卒站岗,风冷得很,身上衣物无法御寒,只能躲在破旧的门后跺脚取暖。 看到沈棠一行人,吓得面色发青。 沈棠看着他的模样,并未如他想象那般疾言厉色,而是摆了摆手,示意他干自己的事情。官吏见状,内心倒是信了沈棠是个好脾气的人,但又感慨她年纪太小了。 河尹的问题可不只是穷那么简单。 倘若只是穷,他们这些官吏虽说平庸,也不敢说治理得富裕,但绝不会这么穷。毕竟大家伙儿也都是穷苦出身,了解庶民之苦。无法给庶民带来福祉但也不会行恶。 “沈君,小心脚下。” 城墙台阶高低不一。 有些地方的砖石还松动。 一脚踩上去,极容易重心不稳。 沈棠却是如履平地,轻松登上最高处,眺望整个透着贫穷气息的浮姑城,很快便注意到城内建筑群有些奇怪。 若将浮姑城以中轴线为中心,横纵交错分成九块,东北区域接近核心位置的建筑群,瓦檐整齐厚重,门户布局讲究。 长廊蜿蜒曲折,假山流水淙淙。 低调中透着些许奢华。 而这之外,错落凌乱。 分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沈棠心中有了猜测,仍伸手一指。 “那是何处?” 几个官吏面色大变,支支吾吾。 沈棠道:“没什么不能说的。” 他们想着沈棠迟早也会了解浮姑城内的一切,自己不说沈君也会知道。 便都坦白了。 不过,他们也不想得罪地头蛇。 担心惹来打击报复。 一个个说得委婉。 只说那几户都是浮姑城的富户。 ------题外话------ 唉,我忘了点娘限免是48小时了…… 加更会留在周六限免结束。 PS:另外,月底了,求一下大家手里头的月票???,现在月票5286,让咱们这个月的月票6666吧,给2022年开个好头!嘿嘿嘿。 286:穷穷穷穷 富户? 沈棠眼睛一亮。 搁在几个官吏眼中仿佛一头接饥饿许久,终于看到猎物的野兽,双眸biu得一下亮了好几度。。。沈棠笑吟吟让他们多介绍一下,他们一时摸不准新郡守这是什么意思。 准备打点地头蛇好混日子? 也不是没这个可能。 搁在河尹这个穷乡僻壤,龙来了都得乖乖盘着,哪怕你是郡守,还想混好小日子就少不得讨好这几条地头蛇。这些官吏没少被几家嘲讽,以前的同僚也受不了这种委屈,要么被利诱与他们沆瀣一气,要么挂印离开,要么装聋作哑当自己不知道,不然―― 那日子可是真的不好过。 他们几个还能坚守下来还是因为混得太惨,十三个月没领到月俸,家里又穷得揭不开锅,差不多要吃土。实在没啥可欺负的,也造不成威胁,甚至没有收买价值。想让他们出点儿事情,不比捏死一只蚂蚁难。 尽管不知道为什么会任命这么年轻的郡守,但人家懂人情世故,会来事儿,兴许能活得久点。电光石火间,几个官吏心中闪过雷同的心思,听得顾池嘴角都要绷不住。 他们位沈郎可是带着屠刀来的。 人情世故? 会来事儿? 那些地头蛇识相还好,不识相的话,手中提着的屠刀可就要无情往人家脖子落下。当然,顾池认为以沈棠穷疯了的状态,即便那些“富户”愿意识相,下场也未必会好。 谁让沈棠穷呢。 她穷,就看不得恶人比她富。 沈棠立在高高城墙之上,安静听着几个官吏斟酌讲述各家情况。面上冰冷如霜,内心澎湃如火,恨不得这会儿就提着剑,劫富济她。沈棠时而点头,时而应和两句。 官吏道:“……差不多便是如此了。” 沈棠笑道:“望潮,你回头去寻个良辰吉日,咱们带些厚礼上门拜访,混混脸熟。” 几个官吏听了心里不是滋味。 新任郡守“懂事”是好事,活得久,但刚来便如此直白谄媚拍人马屁,这般毫无气节的行径,也的确令人暗中不齿。只是他们气色本就差,稍微脸黑些,也看不太出来。 几个官吏各有心思。 顾池忍着笑意拱手应下。 “回去吧,城上风大。”沈棠拢紧衣襟,心里谋划怎么搞死张氏,地主家有钱又有粮,先从他们手中抠点钱给底下人过个年,“近几年来河尹的外乡人,可有登记在册?” 虽说内心不齿,但表面上还是要过得去,道:“前几年还有,不过这两年没有。” 沈棠好奇:“为何这般?” 官吏无奈道:“笔墨书简要省着用。” 是的,理由就是这么荒诞。 虽说竹简制作较为简单,附近又有竹林,取材也放方便,成本尽可能压缩,笔墨也不是贵得离谱,但河尹治所浮姑连官吏那点儿月俸都发不出来,府库只剩灰尘。 仅有的一点儿书简笔墨也要留着记录公文政务,根本匀不出来干其他的事情。 沈棠:“……” 真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浮姑也算穷得清丽脱俗了。 不过,也侧面看得出来这几个官吏心术端正,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尽到本职工作。不算多好的好人,也绝对算不上恶人。 沈棠不打算让他们“移病”。 现在人少,能抓一个壮丁是一个。 “……如此,可不好找人啊……”见官吏没有搭话,沈棠只能自力更生找梯子。 顾池在一侧打配合。 “主公可是想三娘子了?” 所谓“三娘子”不过是他随口一诌。 沈棠不是有个“未出五服的阿姊投奔河尹亲故”嘛,重点是这么一个人而不是齿序。 她道:“是有点儿。” 顾池接嘴说下去,刻意将声音提高了点儿,保证几个官吏都能听到他们的对话:“主公也不用太担心。我们已经来了河尹,此处也就这么大,找个人应该不难……” 沈棠叹息道:“希望如此吧。” 其中一名官吏也算识趣。 “沈君可是要寻人?” 沈棠点头:“嗯,有一个未出五服的阿姊,早年若非她心善伸出援手,我怕是活不到这个年纪,更别说有今日成就。之后阿姊随父母离开,据闻是来了河尹。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想着如今略有家底,便想与阿姊团聚,好好报答当年恩情。” 官吏闻言脸色稍霁。 想着这位新郡守也不是毫无优点。 懂得知恩图报,人品也不会太烂。 官吏又问:“那位娘子哪年来的?” 沈棠不太确定。 “有可能是两年前,也有可能是三年前?先前各处打仗,消息不便,我也不是很清楚。”沈棠面露惭愧之色,给予的信息也非常模糊,但官吏并未因此就继续降低好感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哪怕是太平盛世也不好通讯往来,更别说是人人自危、朝不保夕的战乱时刻了。 光是活着就极为不易了。 “沈君莫急,查过户册便知道了。” 沈棠点头“嗯”了一声。 为了多看看浮姑城的情况,沈棠刻意让官吏带着自己多绕半圈――站城墙上看到的,与近距离看到的,视觉冲击不一样。 看着城中五六成的危房,不敢想庶民是怎么靠着这些屋子遮风挡雨、避寒祛暑。 这场初雪,不知会冻死多少人。 沈棠刻意让自己不去想这个问题。 为了将戏演得像点,沈棠让康时、祈善帮自己去查户册――名义上是找寻“阿姊”下落,实际上是为了抓寻几家“富户”的小辫子――以他们在河尹的嚣张作风,不可能不留下案底,估计还不少…… 若是以前,这些人或许会销毁证据,一把大火烧个干净,来一个死无对证。 但河尹在他们手中掌控太久。 被他们打压搞死的所谓“郡守”也不下五指之数,沈棠一个十二岁的毛头少年能成什么气候?河尹这片地方是他们说了算,国主的御令也不好使。嚣张跋扈,自然不惧。 康时被堆积的灰尘呛得直咳嗽。 随便拿起一卷,借着窗外的光看了眼,道:“这还用得着专门来找?一抓一把。” 祈善:“先不管这个,全部收起来。” 翻出一卷丢进木框一卷。 康时看着上面已经有些模糊的字迹,简书存放有些年头,边缘角落还生了霉,由此可见它在这屋子堆了多久。受害之人,无处可伸冤多久。每一卷都淌着庶民的血泪。 褚曜、共叔武和赵奉负责安顿他们带来的人,从中挑选精锐,补充空荡荡的治所。既然在河尹落脚扎根,该有的都要安排起来。再过一段日子,治所会相当“热闹”。 另外,还有一事。 沈棠让顾池算算各个官吏的月俸,先从自己这里掏腰包,给他们垫上三个月。 剩下的,等吞了张氏这头肥羊再给补上。未免这些人中间有张氏一派的耳目,沈棠只哭穷说自己目前手头拮据,帐下人马开支又很大,暂时无法补足月俸。 让他们耐心再等一两个月。 这三个月的月俸先拿回家过个好年,待开春农耕,她再想办法给大家伙儿补上。 官吏们诧异。 根本没想到沈棠会有这操作。 虽说他们打着旁敲侧击,讨要拖欠月俸再移病的主意,但心里也清楚可能性不大。 拖欠他们月俸的人又不是沈棠,她只是来上任的新官,没有义务私补他们。 愿意掏腰包,那是她豁达。 不愿意掏,官吏们也无话可说。 他们都准备厚着脸皮,找个机会提提此事,没想到沈棠刚来半日便主动伸出援手。 人家如此厚道,他们也不能恬不知耻,前脚拿到月俸,后脚就告辞走人,至少也要干上半月一月,不然心里过意不去。 天色渐黑,众人各自散去。 沈棠问顾池:“他们有无问题?” “心思还算可以,并无耳目。” 沈棠刻意带上顾池,又让官吏们领路到处逛,除了了解浮姑城的情况,也有试探他们底细的意思。要是有张氏这些人安插进来的,尽快扫出去,免得夜长梦多。 “那暂时用着吧。” 毕竟都是打工人,生活不易。 沈棠扒拉一下自己现在能用的人手,勉强能凑出一个“草台班子”,这几日要尽快拿出一套整治浮姑的方案。特别是这天气越来越冷,不少庶民怕是熬不过去。 “修缮房屋……要钱!” “赈济庶民……要钱!” “垦荒耕种……要钱!” “招收流民……要钱!” 钱钱钱钱钱钱钱钱…… 沈棠恨不得自己能点石成金! “天底下的富人这么多,为什么就不能多我一个呢……”她头疼地捂着额头,看着无从下手的计划,左眼全是“赤字”,右眼全是“money”,“淦!果然还是要宰土豪!” “实在是太难了……” 沈棠像是被抽走了脊椎骨,整个人软趴趴地趴在老旧脱漆的桌案之上。结果帮着看账目的顾池,凉凉撇了她一眼,无情地道:“主公动静小点,这木案不是很结实。” 案脚还摇摇晃晃。 吃力地发出吱呀声响。 沈棠刚想说自己可没那么重,下一秒,上身突兀失重,连人带桌案上成堆的简书账册,往地上哐当一栽。还有几份书简砸了她脑袋,沈棠呆呆趴着,表情生无可恋。 “淦!” (�s�F□′)�s�喋擤ォ� 她长这么大就没受过这委屈! 桌案早不坏晚不坏,偏偏她那么轻轻一趴就倒了,跟着她作对是吧?沈棠表情狰狞,内心狂野的野兽准备破笼而出。 恨不得一脚将这堆碍眼的玩意儿踢飞! 顾池非常不给面子地笑出声。 沈棠爬了起来。 咬牙道:“你还笑?” 顾池调侃:“哭的话不太吉利。” 沈棠:“……” 文心文士的节操果然是个谜。 “……我觉得明天要开个会,商议一下从哪里入手……对了,咱们粮食还有多少?” 沈棠倒是有心搞什么以工代赈,既能赈灾、盘活经济又能搞好建设,这法子也不是啥新鲜手段。不过,看了一眼林风递上来的主册,她便知道实行难度有点大。 顾池见她长吁短叹,便道:“虽说拮据,但钱粮还算富裕,撑到开春不成问题。” 沈棠一点儿没被安慰到。 她放下主册,冲林风招手。 “令德可有读晏子春秋?” 林风获得文士之道没多久,褚曜便跟自己商议给林风取字――因为这个世界有文心武胆的设定,而作为其身份标志之一,文心花押和武胆虎符会刻上刻印主人的名讳以昭示身份,相当于“身份证”,世人普遍认为早取字有助于文心武胆的凝练。 字一般都是提前很久取的。 不必等到加冠礼。 但林风是女子,按理应该等及笄由父母或者未来的丈夫取,但她现在也是板上钉钉的文心文士,也应该遵从文心文士的习俗。 沈棠和褚曜想了两日,取“令德”二字。 令闻令望,贤德兼备。 除了听着不像是个女孩儿。 不过,林风知道表字的意思,倒是非常满意,逢人便道自己有正经的名儿了。 林风点头:“前几日才读了几篇。” 沈棠揉着被简书打疼的位置,换了个舒服但不是那么端庄的坐姿,道:“那你估计还没读到内篇杂上。齐饥,晏子因路寝之役以振灾民,倒是个不错的办法。” 林风仍不解。 顾池倒是明白沈棠的打算了:“景公时饥,晏子欲发栗与民,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三年不趣。三年后,台成而民振。主公是想效仿晏子?” 简单来说就是景公时期遇见饥荒,晏子想赈灾但景公不允许。恰逢这时候修建正寝宫殿,于是晏子就让官吏征调饥民来修,提高了工资,不催促工期慢慢修。 三年后,宫殿修好了。 饥民也得到了救济。 这也是“以工代赈”。 晏子赈济饥民的目的达到,饥民度过了艰难时刻,景公也收获了宫殿和好名声。 沈棠苦笑:“我倒是有心这么干,但我没这个粮食去搞,总之就是很头疼……” 若单纯赈济灾民,给少一点食物也没事,只要人饿不死就行,整天一动不动躺着减少能量消耗,熬过最艰难的时刻就好。 但以工代赈就不一样了,要让人干活得让人吃饱,吃饱才有力气干重活,以工代赈的成本可是单纯赈灾的好几倍呢! 晏子还令吏重其赁。 给征调过来的饥民加工资。 有钱给钱,没钱给粮。 将被景公拒绝发放的粮食,以工钱的形式,合理合法地交到饥民手中。 问题是―― 沈棠手中有多少钱和粮? ------题外话------ 嘿嘿,月票5581啦,距离6666的目标还有1085票 今天29号啦 这个月只剩三天了 大家看看自己有木有即将过期的月票 投给香菇呗(��.?��?) PS:书评区本月的粉丝称号活动已经结束,并且已经提交审核发放,获得名单,香菇已经在帖子下面写啦。 PS:林风的字是君子之德,棠妹和无晦对她期许挺高的。 287:渴望一夜暴富 总而言之,她的一切烦恼都是“穷”闹的,如果她有钱,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沈棠忍不住做起白日梦,说起了梦话:“望潮,你说我要是用出‘挥金如土’这个言灵,是不是就能发财了?嘿嘿,点石成金。。。” 顾池毫不留情地泼了冷水。 “挥金如土?兴许将金扬成了土?” 那可真是造孽的败家子儿啊。 沈棠:“……” 忍无可忍:“你怕不是ETC转世!” 这些文心文士都精通如何将她噎死吗?一个个无师自通,一点儿不“爱幼”! 顾池直觉“E

相关推荐: 醉情计(第二、三卷)   吃檸 (1v1)   突然暧昧到太后   致重峦(高干)   [快穿]那些女配们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