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精神一振,说道:“什么保证。” 艾迪古说道:“大明天子册封的爵位。” ----------------- 与艾迪古长谈过后,忽格鲁特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认定刺杀自己的是脱脱迷失的后人。 并且下令缉捕脱脱迷失的儿子札兰丁。 只不过扎兰丁流亡欧罗巴,此事暂时搁置。 但忽格鲁特却借此机会,下令再次拆分打散原属脱脱迷失一系的势力。 这些命令被一一传达给了各部。 做完这一切,忽格鲁特伤重不治身亡。 死前他力排众议命令艾迪古暂摄朝政,主持对西方的战争。 同时也写了三封遗书。 一封是给大明朝廷的,为了表忠心,同时也希望自己的长子阿合马能回来继承汗位。 另一封也是给大明朝廷的,是关于请求册封艾迪古的奏疏。 最后一封则是给阿合马的,说了一些父子关切的话,叮嘱了一些事情,也交代了一些后事。 三封信被以八百里加急送往洛阳。 艾迪古摄政自然引起了忽格鲁特一系将领的不满,但幸好他在金帐汗国威望足够高,实力也足够强。 勉强维持住了局面。 而且他还下令,严格遵守忽格鲁特汗遗命,对脱脱迷失一系进行了持续打压。 同时,他还大张旗鼓的派出使节队伍,前往洛阳迎接阿合马回来继承汗位。 并且还表示,等阿合马继位,他这个老家伙会退居二线。 这一系列表态和行为,完全符合贤者模板。 再加上他之前的良好口碑,让金帐汗国内部迅速安定下来,没有酿成夺位的惨剧。 这也让一直关注金帐汗国局势的朱樉松了口气。 这会儿金帐汗国要是出问题,对他的战略计划打击可就太大了。 还好忽格鲁特明智,艾迪古也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否则他都要下令前线大军回防了。 他也同时给大明朝廷写了一封信,将这边的局势变化,详细的讲了一遍。 希望朝廷能做出正确的应对。 等信送出去,他就将注意力放在了前线。 傅正那边的情报他已经收到了,耶路撒冷的投降出乎意料,但所幸没有造成什么恶果。 只能说巴耶塞特果然不愧是雄主,早就开始做准备了。 尤其是他果断放弃陷阱的行为,更是让朱樉赞赏不已。 算计了这么长时间,又付出那么多努力,说放弃就放弃,不是谁都能做得到的。 但这也意味着,大明在这个方向很难有太大作为了。 除非和奥斯曼展开全面战争。 可目前来说,过早的开战对秦国弊大于利。 所以他传令给傅正,全军往后撤,然后在一些关键节点建立堡垒并驻扎一部分军队。 既可以用来防守双方边境,又能及时查探奥斯曼的动作。 这边的事情处理完,接着他就把注意力放在了马穆鲁克方向。 三个方向,两个多多少少都出了意外,只希望水师那边能一切顺利。 不过……想到这里,他突然露出一丝古怪的笑意。 他在红海可是给徐膺绪等水师将领准备了一份大礼,希望他们不要太狼狈。 ----------------- 且说,徐膺绪率领水师前往红海。 他本以为对方会背靠水寨抵抗,毕竟大明水师的强大已经得到过无数次验证。 甚至已经制定好了全套作战计划。 然而,等他率军到达红海的时候,却发现敌人非但没有龟缩在水寨,反而主动摆开阵势准备正面抗击。 这让他大为惊讶。 这些人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吗? 不过出于谨慎,他还是先派出四艘炮舰进行试探性攻击。 再出出乎他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还没等明军战舰调整好位置,对方竟然率先发起了进攻。 极西列国的舰队,来这里是帮助马穆鲁克作战的,自然不能让他们打头阵。 这个任务只能由马穆鲁克自己的水师承担。 只见百余艘小船,犹如离弦之箭,向着明军舰队冲了过来。 明军前方的炮舰连忙开炮射击。 然而小船的目标小速度又极快,大多数炮弹都落空了,只有个别倒霉蛋被击中化成碎片。 看到这一幕,后方的极西联军和马穆鲁克水师将领,都忍不住发出了欢呼声。 这一招果然好用。 接下来就看抵进后的进攻是否有效了。 徐膺绪则是大惊,他怎么都没想到,对方竟然会用出这样的招术。 不过他也是慌而不乱,下令艨艟出击拦截。 这些艨艟舰都是经过改造的,船身经过加固,船头装的有撞角,撞角上裹的有铁板。 这种船从诞生起就是为了肉搏。 新式战舰出来之后,则成为了护卫舰。 艨艟舰对付这些小船确实很好用,直接撞过去就可以了。 然而对面的小船实在太多,三五成群集结在一起,从各个方向发起进攻。 尽管艨艟舰拼命阻拦,可数量实在有限,依然让很多小船靠近了炮舰。 炮舰上的将士只能用弓弩、火铳等射击。 小船上的马穆鲁克士兵,也举起弓弩向舰上抛射。 虽然马穆鲁克士兵的伤亡更大,却也给炮舰上的士兵造成了一定的杀伤。 在交战中,有些小船被巨大的炮舰直接碾压进了海里,不少被掀起的浪花掀翻。 但还是有一些小船,成功靠近了大船。 将火油等易燃物,固定在船板上并点燃。 这些人也不缠斗,完成任务后立即驾船四散逃走。 艨艟不敢追击,只能任由他们离开。 半个时辰后,一场突袭战就这样结束。 明军一方成功击退了敌人的进攻,并击毁敌方小船六十余艘,击杀敌军五百余人。 己方只有三艘炮舰被火油点燃,所幸救助及时并不影响战斗力。 另有三十一名将士被弓箭所伤,另六个倒霉蛋牺牲。 这怎么看都是一场大胜。 然而,获胜一方却面露凝重,失利的一方反倒爆发出了欢呼声。 第589章 打磨 “群狼战术真的有用,太好了。” 马穆鲁克和极西联军将领大喜,纷纷欢呼。 卡洛斯心中悬着的石头彻底放下,有用就好,有用就好啊。 虽然伤亡有点大,可这不是刚开始吗,大家都没经验。 多来几次套路摸熟了,伤亡肯定会降下来的。 关键是,找到了对付大明大型炮舰的方法,这才是最重要的。 甚至比这一战的结果还重要。 但也有人提出了质疑,那些拦截船(艨艟舰)是怎么回事儿?以前没听说过啊。 这就是在质问松下清次郎隐瞒情报了。 松下清次郎满脸歉意的道:“抱歉,日本国灭亡后,我已经失去了情报来源,很难再从大明获取情报。” 卡洛斯有心收服对方,自然要出面帮忙说话: “事实证明群狼战术是有效的,说明松下君并没有说谎。” “我推测那种拦截船,应该是明军针对群狼战术发明的。” “只是明军低估了群狼战术,拦截船虽有效却依然无法阻拦所有的快船。” 见他出面,众人不得不给几分面子,没有再指责什么。 松下清次郎在一旁说道:“这些船应该是艨艟舰,华夏千年前就被发明出来的一种,专门用来撞击肉搏的船型。” “只是没想到,他们竟然改装成了海船,并用来应对群狼战术。” 听到他的介绍,众人除了一阵惊叹,就是庆幸。 还好明军准备的艨艟舰不多,否则群狼战术还能发挥几分效果还真难说。 这时又有人提出质疑:“明军是怎么知道我们学会了群狼战术的?莫非是有人吃里扒外?” 这次怀疑的目标放在了马穆鲁克身上。 马穆鲁克一方的将领脸色既难看又尴尬,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他们国家肯定有人私下贩卖情报给大明,数量还不少。 只是这会儿肯定不能承认,可一时之间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辩解好。 别人又没指名道姓,自己主动跳出来,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还是松下清次郎替他解了围:“我推测,明军的艨艟舰应该是用来针对我们的。” “只是他们没想到,我会将群狼战术交给卡洛斯将军,以至于犯下了失误。” 马穆鲁克将领连忙附和,肯定是这样的,并向他投以感激的目光。 卡洛斯心下别提多满意了,听听,交给卡洛斯将军,这都是我的功劳啊。 对于松下清次郎的这个解释,他也觉得非常有道理。 倒不全是因为马屁的功劳,而是这个解释完全说得通。 马穆鲁克有奸细吗?毫无疑问是有的。 但明军准备艨艟舰,大概率是误打误撞。 之前日本人多次用群狼战术,对大明水师造成了伤害。 明军做出针对性防御措施,是非常正常的。 这次他们携带的艨艟舰,用来对付日本遗民水师是足够的。 但很显然,他们没有料到日本人会将这种战术传授给其他人。 他们准备的应对之法或许有效,可艨艟舰数量太少。 面对马穆鲁克和极西联军的数万水师,数千艘快船,注定要吃大亏了。 想到这里,他心中不禁有些得意。 这一仗,注定了我要名扬天下。 不过他也有些遗憾,发现群狼战术太晚了,来不及打造专门的快船。 如果有足够时间,他肯定能设计出针对这种战术的特殊船型。 给大明水师造成更大的威胁。 普通快船也能用,但效果肯定没有专门的快船效果好。 ----------------- 另一边,明军水师的普通士兵倒是无所谓,忙着打扫战场修补受损的船只。 高层则表情凝重。 大家都没想到,信心满满的过来,还没开打的就先遭到了迎头一棒。 是,这次遭遇战己方以绝对优势取得了胜利。 可关键是,敌人有办法能伤到大明主力战舰。 这对于一直在享受装备代差优势的水师来说,是个巨大的心理打击。 同时也在考验他们的应对能力。 到底该怎么应对群狼战术?难道就这么不战而退? 徐膺绪脸色同样不好看,但他比大家想的更多。 松下清次郎的卧底身份是绝密,整个安西能知道的不超过五指之数。 徐膺绪就是其中之一。 上次带兵追击松下清次郎的就是他,陪着演戏的也是他。 所以他很清楚,在风浪小的区域,群狼战术是可以对大明舰队造成伤害的。 只是他没想到,松下清次郎竟然敢把这种战术传授给其他势力。 他不是安平侯安排打入西方的棋子吗? 难道他背叛了? 他的兄长、妻儿不都在大明吗?他就不怕大明的报复吗? 尽管一肚子疑问,可他不敢告诉任何人。 松下清次郎的事情属于绝密,整个大明知道的都很少。 他要是敢泄露出去,真惹出什么不可挽回的后果。 哪怕他爹叫徐达,他妹妹叫徐妙锦都没用。 强行压下心中的疑问,他目光在众将身上扫视了一圈,问道: “敌人已经有了应对我们炮舰的方法,你们可有良策?” 众将皆默然不语,就连能力最差的汤軏都没有发表意见。 一来他不擅长水战,不敢乱发言。 二来海上不比陆地,真出事儿一船人全完蛋,跑的地儿都没。 徐膺绪又问了一遍,才有一名将领说道: “现在还不能就此断定敌人就掌握了群狼战术,不妨再去试一试。” 徐膺绪问道:“那如果敌人掌握了这种战术呢?” 那名将领不说话了。 硬拼?不符合战略计划。 这次过来就是看能不能占到便宜的,并不是为了和敌人死磕。 硬拼就算勉强打赢了,在战略上也是失败。 毕竟真要把舰队折损在这里,秦国靠什么震慑安西? 啥都不做或者撤走? 白跑一趟也很丢人,他们这些将领丢不起那个人。 消息传出去,他们还怎么在圈里混? 而且就这么被吓退,其他势力会不会产生别的想法? 看着沉默不语的众人,徐膺绪心中有些失望。 还是缺少独当一面的大将啊,这要是在大明,早就有专门人员进行各种分析推演。 一大堆数据和方案,已经摆在他面前了。 此时他迫切的希望,参军事制度赶紧落实。 只是参军事体系不是组建一个部门,安排几个人就能成的。 工作制度、工作方法等等,都是有讲究的。 大明的参军事制度,也是大都督府抽调各方精英花费十余年时间,才摸索出来的。 秦国目前还没那个条件搞这个。 只能寄希望于,从大明抽调一些人才过来。 但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远水解不了近渴。 心中长叹一声,他就准备把自己的计划说出来。 还没等他开口,就见张靖运起身说道: “我不懂水战,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大家。” 徐膺绪笑道:“都是自己人,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张靖运说道:“群狼战术应该不是第一次出现了,大家对此没有任何办法吗?” 徐膺绪回道:“有所防备,改造的艨艟舰就是用来应对群狼战术的。” “只是以前大家没有面对过这种战术,有些手忙脚乱。” “而且我们的艨艟舰太少,敌人的准备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充分……” 张靖运颔首道:“懂了,蚁多咬死象,这一点确实是没办法。” “不过方才徐将军说,大家都是第一次亲自面对群狼战术,应对的有些吃力。” “那么是否可以利用这次机会,进行一次练兵呢?” 闻言,有人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好像确实可以。 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太危险了,万一炮舰被击沉几艘谁能担责? 张靖运反问道:“战争就必然会带来死亡和损耗,为什么就不能被击沉三五艘船?” 众人突然愣住了,是啊,战争被击沉几艘船不是很正常的吗? 只要损失在可接受范围内,很多时候甚至还会主动用一部分牺牲,来为战略赢得更大的空间。 是,秦国需要舰队来震慑安西。 可折损三五艘并没有什么影响,如果能换取更大的胜利果实,这种震慑力度会更大。 为什么大家无法接受炮舰被击沉? 或者说,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无法接受被击沉了? 仔细回想,好像就是从第一艘正式炮舰下水那天开始。 迄今为止大明的炮舰没有在战场上折损过一艘,无敌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 大家就下意识的以为,炮舰不能被击沉。 可这种观念就一定是对的吗? 比如现在,大家就被这种思想捆住了手脚,不敢面对任何挑战。 遇到意料之外的变局,首先想到的就是退缩。 但……现在全军都是这种思想,谁敢打破? 万一上面真的追究责任,谁能负担得起? 众人不禁将目光看向了徐膺绪,目前只有他能做这个决定了。 和大家一样,徐膺绪也有些错愕,没想到张靖运竟然会问出这样一个问题。 那么,这个问题问的不好吗? 不,作为统帅他很清楚,这个问题问的可太好了。 很多规矩其实就是这么莫名其妙产生的。 本来没有这样的规矩,但大家都认为不该如此,慢慢的形成共识。 最后共识变成了规矩。 现在炮舰不能沉,还只是一种下意识的想法。 等将来这种想法变成共识,最后形成规矩,对水师才是最致命的打击。 想一想,到那个时候谁还敢冒险?谁还敢去执行一些较为危险的任务? 大家都小心翼翼,把战舰当成易碎的宝物,这仗还怎么打? 所以张靖运的问题不但问的好,好非常的及时。 必须要改变这种想法。 而扭转这种想法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大明表态。 他已经决定,战后第一时间将此事告诉秦王,然后联合秦王给大明朝廷上奏疏说明此事。 想到这里,他面容严肃的道:“张将军这个问题问的好。”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沉几条船不是很正常的吗?” “不要被一些不存在的规矩捆住手脚,这也不敢那也不敢。” “这一仗我们就放开手脚,拿对面来提升自己的作战技巧。” 闻言现场顿时炸成了一锅粥,大家纷纷讨论这个提议。 总体上来说,大家都认为这是对的。 可问题是,万一上面怪罪下来,谁来承担责任? 徐膺绪自然知道大家在顾虑什么,说道: “诸位不用担心,这是我做的决定,上面若怪罪下来,我一力承担。” 众人马上就放下心来,心中对徐膺绪也是敬佩不已。 就喜欢这种有担当的领导,关键是有那个能力扛事儿。 对普通将领来说,可能就是死罪。 对他来说,就是不疼不痒的几句训斥,最多雪藏个几年,随便找个机会就复起了。 没办法,谁让他后台硬呢。 想法一变,大家的积极性马上就不一样了。 从原本的顾虑重重,变得一个比一个有冲劲儿。 各种办法都被拿了出来,很多堪称走钢丝。 没一会儿就总结出了不少应对群狼战术的办法。 看到大家前后的变化,徐膺绪心情非常高兴。 但也更加的意识到,炮舰不能沉的潜意识,对军队的影响有多大。 必须得让朝廷公开表态,要是他们不答应,我就亲自去洛阳。 然后,看向张靖运的目光,更是充满了欣赏。 不愧是名门之后啊。 “张将军,除了这个,你可还有什么建议?” 诸将都将目光转向他,这小子别看年龄不大,脑子是真好使啊。 张靖运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那个提议对大明水师体系的影响有多大。 听到徐膺绪的提问,他再次说道: “还有就是,就算我们没办法应对群狼战术,也完全不用着急。” “奥斯曼的军队很快就会到达,到时马穆鲁克就会明白自己被当猴耍了。” “到时候双方大概率会发生火拼,我们正好趁机火中取栗。” “退一步说,就算他们不火拼,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国内也会乱起来的。” “马穆鲁克的水师短时间也难有战斗力了。” “总之,我们完全不用着急,只需静待局势变化就好。” 诸将也是恍然大悟,之前被群狼战术弄的脑子都混乱了,这么简单的事情竟然都给忽略了。 徐膺绪赞许的道:“张将军所言甚是,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想打就打想走就走,无需着急。” 诸将纷纷称是。 这一下他们彻底放下了心中的负担,重新找回了自信。 ----------------- 秦国。 看着手中的情报,朱尚炑提出了一个疑问: “让日本人以群狼战术为进身之阶我能理解,大明那边已经在研究新式战舰,有的是办法应对群狼战术。” “可为何不把此事告诉徐将军他们?措手不及之下,恐怕他们要吃大亏啊。” 朱樉老神在在的道:“就是要让他们吃亏。” 朱尚炑不解的道:“为什么?” 朱樉叹道:“大明水师天下无敌,尤其是炮舰问世之后,连能给他们带来一丝威胁的势力都没有。” “太过于顺利,让他们生出了骄横之心,也让他们失去了应有的应变能力。” “是时候让他们经历一些挫折了。” “刀剑打磨后才会更加锋利。” 第590章 划时代的战术革新 接下来几天,双方再次进行了小规模交锋。 明军一方放开手脚,通过以伤换伤的方式,迅速熟悉了群狼战术。 将士们的心态,也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现在沉着应对。 通过一些小的损伤,换取了敌人的大量伤亡。 马穆鲁克和极西联军,在付出了一定的伤亡后,对群狼战术的操作也更有心得。 还对大明舰队造成了实质性的伤害。 至于阵亡的将士……贱民罢了,要多少有多少。 总之,双方都认为自己都占到了便宜,对这个结果非常的满意。 度过了前期的试探,双方开始投入更多兵力,最终演变成了全面厮杀。 明军尽管船坚炮利,可面对三千余艘快船的轮番攻击,还是显得非常吃力。 最后张靖运等陆军,都不得不走上甲板进行作战。 不过随着战争的继续,他们的精神却愈加沉着,针对群狼战术的新战术也一点点被开发出来。 比如几艘船背靠背作战,减少受攻击的面积。 船员操船的技术也在逼迫下快速提升,各种惊险动作频频被创造出来。 西方联军船多人多,但场地有限,三千余艘船不可能同时发动攻击。 在同一时间内,能靠近明军战船,发动攻击的快船数量有限。 空有一身力量没有办法全部发挥出来。 甚至因为调度的原因,不少船自己发生了碰撞侧翻。 但随着战争的继续,卡洛斯等人的实战经验也在迅速增加。 他们也在不停的对战术进行微调。 总体来说,明军一方逐渐落于下风。 双方鏖战一天,直到夜幕降临才各自收兵。 统计战果,明军两艘炮舰沉没,三艘重伤失去战斗力,其余船只多多少少也都受到了损伤。 人员的损失倒是不大,总共阵亡一千七百余人。 西方联军损失小船五百三十余艘,阵亡七千六百余人。 对这个结果,极西联军一方的将领战意高昂。 一天击沉对方两艘主力战舰,重伤三艘,战果丰硕啊。 明天继续。 我们小船和水手多的是,你明军还有多少主力战舰可损失的? 明军一方的将领在冷静下来之后,心情却变得异常沉重。 虽说已经做好了损耗的心理准备,可真的有主力舰被击沉,大家一时间还是有些无法接受。 关键是,这种战术还需要继续下去吗? 现在很多战舰受损,进入了易损状态,明天继续交战很可能折损会更大。 大家的目光看向徐膺绪。 徐膺绪表情镇定,冷静的说道:“让传信给岑统领,让他散布一个消息出去。” “就说欧罗巴列国联军,故意让马穆鲁克水师当炮灰送死。” “为的就是消耗马穆鲁克水师的有生力量,等奥斯曼大军过来,他们里应外合吞并马穆鲁克。” 有人质疑道:“此法之前我们已经用过,再用恐怕也没什么效果吧?” 又有一个人附和道:“是啊,这里是马穆鲁克,极西联军表面是来帮他们打仗的。” “本就应该马穆鲁克水师打头阵。” 总不能让援军打头阵,他们自己躲在后面吧。 关键现在双方狗脑子都打出来了,你突然散布谣言说极西联军故意让他们送死。 这怎么看都是离间计,但凡有点智商的都不会信。 徐膺绪说道:“我知道他们不信,但等到奥斯曼大军兵临城下。” “马穆鲁克人再想起这个谣言的时候,就会更加痛恨极西联军。” 到时候双方就不只是简单的家仇国恨了,还有人格上被戏耍的屈辱感。 在这个族群和国家意识还没有形成的年代,个人的荣辱才更能左右局势的发展。 到时候必然会有很多马穆鲁克人恼羞成怒。 众将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个目的。 可这都是后面的事情了,眼下怎么办? 打还是不打。 徐膺绪斩钉截铁的道:“打,现在若退缩,对我们的声势损害不亚于战败。” 被人家用这么多小船轻易逼退,别人会怎么想? 哦,原来明军不过如此。 有人质疑道:“可若折损太大,也同样不利于我们震慑安西。” 徐膺绪胸有成竹的道:“所以我们要改变战术。” 众人心中一动,猜到了什么。 只见一名将领站出来,激动的道:“将军想到破局之法了?” 徐膺绪微微点头,道:“这几天我一直在观察战况,发现了一些端倪。” “我们并没有将自己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反而掉进了敌人最擅长的节奏里。” 众将皆疑惑不已,我们的优势?敌人的节奏?什么意思? 徐膺绪解释道:“我们的优势是船坚炮利,高速行驶的时候更加平稳。” “敌人船小,速度虽快,却失之于稳。” “之前我们双方交战,战场都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内。” “更加有利于小船发挥,大船只能被牵着鼻子走。” “如果我们把整个红海都当做战场,边打边高速移动。” “小船就只能跟着提速,那么他们就会失去稳定性,一个浪头就能将他们掀翻。” “而且战线一旦拉长,敌人的命令就无法再及时传达下去。” “失去了统一指挥,敌人小船的配合也会出问题。” “失去首领的狼群,就是一盘沙。” “而我们则可以利用大船的稳定性,从容不迫的发动攻击。” 听完他的办法,众人都陷入了沉思。 然后就纷纷发出了惊叹之声,动起来,真就是应付群狼战术最好的办法。 但也有人指出,跑的太快我们炮舰的命中率会进一步降低。 徐膺绪的回答是:“这就是你们炮手的事情了,想办法提高命中率。” 见诸将一脸为难的样子,他面色严肃的道: “不是我苛刻,安平侯曾经说过,能动起来的炮舰才是一艘合格的炮舰。” “以前我们太强了,看到敌人只要横过舰身,将炮口对准敌人开火就行了。” “可事实证明这远远不够,我们必须要跑起来,才能减少自己的破绽。” “这就要求,我们能在高速移动中准确命中敌人。” “而且试想一下,如果敌人也拥有了炮舰,我们还敢和现在一样慢腾腾的移动吗?” “我想,这也是安平侯那句话的真正含义。” 听到他提起陈景恪,诸将顿时就老实了下来。 人的名树的影,目前的大明可没人敢质疑这位定下的规矩。 况且徐膺绪说的也有道理,如果敌人掌握了炮舰,谁还敢像现在这般慢腾腾的移动? 西方世界已经掌握了火药和火炮的制造技术,早晚有一天能弄出炮舰。 到时候再慢腾腾的,那岂不是成活靶子了。 大家肯定恨不得把速度提到最高,然后在海上跑曲线躲避对方的炮弹。 那么,如何在高速移动中提高命中率,就成了必须掌握的技术。 一想到这里,诸将就忍不住头皮发麻。 可没办法,再难也得去学。 不学就是死。 徐膺绪干咳一声,道:“我会将此战的全过程总结起来,写成奏疏上奏朝廷。” “并建议
相关推荐:
缠绵星洲(1v1虐爱)
将军夫夫闹离婚
姑母撩人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阴影帝国
我以力服仙
她太投入(骨科gl)
小怂包重生记(1v2)
狂野总统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