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月火焚心 > 第254章

第254章

。” 马娘娘则笑道:“小孩子家家的叫什么太子,直接喊他名字就好。” “景恪都是喊他文基的,有时候生气了连名带姓的喊。” 徐妙锦似乎想起了什么好玩的事情,忍不住笑道: “上次他和团团两个人淘气玩水,把老师气的屁股都给他们打肿了。” 打开了话匣子,三人就开始闲聊起来。 话题多围绕家长里短,偶尔才会谈论几句政务。 另外三辆御辇上则不同,谈论的都是军国大事。 区别是,老朱和大家谈的是封国的事情,向大家传授一些为君的心得。 朱标则是谈的政务,让大家多配合皇帝的工作云云。 朱雄英这一车,谈论的都是当下和未来。 ----------------- 武器研究所在城外的山里,众人乘车一直到上午十点多才到。 远远的就听到轰鸣声。 第548章 民爵 这是洛阳城外的一处山谷,位置并不算隐秘,但地势险要把守非常严密。 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明暗哨里三层外三层,每隔一段距离还有一座水泥碉堡。 安保人员也分为内外两部分。 内保未经允许不得踏出山谷半步,外保未经允许也不得踏入山谷半步。 甚至内外保无故不得交谈,更严厉禁止私下接触。 如果非要接触,必须有五个人以上在场,而且还必须记录在案。 在这种安保力度下,别说是人,就算是鸟想飞进去,都得把命留下。 朱元璋率领的车队,在入口处也接受了一次检查,确定每一名进入的人员。 还要求他们将所有铁器、打火石一类的东西,全部拿出来。 就连他们乘坐的马车,都被要求停在外面,转乘研究所专门准备的车辆。 很多权贵都不以为然,认为是研究所的人故意作秀。 朱元璋却很主动的要求大家配合:“检查的严一点好,火器是大杀器,不能有一点马虎。” 他都发话了,其他人也只能下车接受检查。 一番折腾之后,众人总算是得以进入山谷。 山谷内部经过数轮改造,已然是一个小型的城镇了。 主要分为三大块,生活区、工作区和试验场。 生活区居住的是内保、研究员、工匠以及他们的家人,共有三千一百人。 工作区又被分为火器制造与火药制造两大部分,而且两大部分相隔非常远。 朱元璋没有去生活区,直接带着大家去了工作区。 先去了火药制造厂,在这里见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老朱有些惊讶的道:“增寿,你怎么在这里?” 陈景恪笑道:“增寿可是我们这里的首席技术师,很多难题都是他带人攻克的。” 徐增寿穿着白大褂,恭敬的道:“都是院长教的好。” 老朱大笑道:“哈哈,好好好啊,咱大明后继有人。” 马娘娘也笑道:“这孩子大小就稳重聪明,我以为长大了会出将入相,哪知道竟然成了研究员。” “研究员好啊,为大明制造更加强大的火器,与上阵杀敌是一样的。” 陈景恪插话道:“他们都是幕后英雄。” 马娘娘说道:“这个词用的好,你们都是大明的幕后英雄。” 其他人纷纷称赞,魏国公有个好儿子云云。 把徐达高兴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徐增寿则撇了撇嘴,心里不停的腹诽,好好的来检查什么,净耽误我们搞研究。 简单的叙了一下旧,老朱就开始询问火药生产情况。 徐增寿说道:“我们这里主要生产的是无烟火药,也可以叫炸药,威力是传统黑火药的三倍以上。” 老朱好奇的问道:“什么叫无烟火药?” “就是……”徐增寿想了想说道:“我拿一点给你们看一下就知道了。” 于是他转身进入身后的实验室,老朱等人下意识的就想跟上去,哪知道却被拦住了。 这让老朱有些不高兴,检查严格就算了,竟然不让咱去参观? 这大明是谁的天下? 陈景恪连忙解释道:“炸药非常敏感,一点点火花都有可能产生爆炸。” “人的身上就产生静电……” 见众人一脸茫然,他顿了一下说道: “就是早上穿毛衣的时候,噼里啪啦打手那种……那就是静电。”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这玩意儿叫静电,涨姿势了。 陈景恪继续说道:“静电也容易引起炸药爆炸,他们身上穿的衣服都是特制的,不会产生静电。” “我们的衣服就不行了……要进去,得换衣服才行。” 马娘娘说道:“换什么衣服,大冬天的还不够折腾的,就在外面等着吧。” 老朱释然的道:“原来如此,是咱错怪他们了,是得小心点。” 朱标也说道:“火药已经很危险了,炸药只会更加危险。” “这些人制作炸药,相当于每天徘徊在阎王殿门口,劳苦功高啊。” 朱雄英立即说道:“所有在这里工作的人员,从大匠到普通工人都有官身的。” “很多科研上立过功的人,我正在考虑要不要为他们赐勋爵身份。” 此言一出,周围人皆大惊: “此事万万不可。” “陛下三思啊。” “如此恐勋爵泛滥,非国家之福。” 老朱面容也非常严肃,说道:“勋爵非军功不可封,此乃国朝铁律,不可更改。” 陈景恪趁机说道:“我也是这么劝陛下的,所以他又想了个办法。” “设立一套民爵制度,赐给在科研领域有杰出贡献的研究人员。” “民爵在待遇方面,比军爵要低一些,且不能世袭……” 这其实是早就商量好的,只是之前朝廷变革千头万绪,一时间就没顾上这一茬。 况且民爵事关重大,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契机,恐怕大家很难接受。 现在这个机会就来了。 果不其然,一听他们要搞民爵,大家依然反对。 老朱明显也是不情愿的,但也不想当众驳了两人的面子,就说道: “事关重大,咱们回头再讨论,先观看火器再说。” 朱雄英还想说什么,被陈景恪使了个眼色给拦住了。 就在这时,徐增寿从生产车间走了出来。 众人向他手中看去,发现只有一片灰色的破布。 不禁有些好奇,炸药呢? 毕竟火药就是黑糊糊的一大坨,他们下意识的以为炸药也是一样。 徐达还以为他出了纰漏,连忙说道: “炸药呢,是不是落下了?” 徐增寿晃了晃手里的破棉布:“喏,这就是。” 众人:??? 马娘娘疑惑的道:“这就是炸药?我怎么看着,像是我纳鞋底儿的布料啊。” 徐妙锦和福清也点头表示赞同,这布抹桌子都嫌脏好吧。 陈景恪解释道:“炸药与黑火药不同,是另一种更加复杂的东西……” “嗯,等会儿点了火你们就知道了。” 老朱点了点头,伸手就要去拿。 徐增寿连忙退开:“别别别,看看就行了千万别碰,出了闪失谁都负不起责任。” 徐达脸一拉,呵斥道:“放肆,怎么和上位说话的?” 徐增寿再次撇嘴,伺候这群人真麻烦。 老朱摆摆手,说道:“没事儿没事儿,孩子这也是为了咱的安全着想。” 然后又对徐增寿说道:“行,咱不摸了,你点火咱瞅瞅。” 徐增寿又后退了好一段距离,把“破布”放在地上,又拿出一根尺长的导火索。 然后从兜里摸出一个小盒子,打开取出一根牙签一样的木棍。 在盒子上一擦,一团火光亮起。 众人眼睛再次亮了起来,这取火的工具,可太方便了。 本来正百无聊赖的团团圆圆和朱文基,顿时被这一幕给吸引了,眼睛死死的盯着那个小盒子。 徐增寿心里嘲笑不已,一群火柴都不知道的土包子,现在还在用火石取火的吧。 陈景恪再次介绍道:“这是火柴,头上涂了红磷和别的化学物质,一擦就着,非常的安全方便。” 老朱问道:“这东西,能推广开来吗?” 陈景恪颔首道:“目前想大面积推广还是有点难度的,主要是原材料和工具跟不上。” “目前只能实验室手工制作一些自用。” “想大面积推广,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 这就是工业门类不齐全的劣势,生产一样很简单的小商品,都需要自己从头建立全产业链。 生产成本直线拉高,产品价格居高不下。 放在前世,作为唯一的全门类工业国,想生产什么产品太简单了。 配套的原材料到处都有人能生产,能将生活用品的价格拉到最低。 甚至做产品都不需要自己建立生产线,找人代工都可以。 自己只需要负责设计产品,然后销售产品。 大明要走的路还很长。 老朱听说这玩意儿短期无法大面积推广,很是失望。 徐增寿见大家都在关心火柴,就干咳几声,重新将众人的注意力转移回来。 “大家瞪大眼睛看好了,炸药的燃速非常快,眨一下眼睛就没了。” 然后他点燃了导火索,并快速后退好几步。 不少人都有些不以为然,火药我们又不是没见过,炸药燃速又能有多快。 看把你小子给吓的。 导火索是延速的那种,缓慢的燃烧了一分多钟才到头。 这让不少人都有些不耐烦。 然后……轰,一团火光瞬间出现升腾而起,然后又突兀的消失。 众人都被吓了一大跳,这太快了,而且竟然没有烟雾? 再去看地上,除了导火索燃烧留下的痕迹,竟然也没有看到什么残留。 不少老将一个箭步就窜了过去,揉了揉眼睛仔细检查,还是没有发现什么痕迹。 这……太不可思议了。 老朱也非常震惊,说道:“这就是无烟火药吗?果然没有烟,也没有残留。这是怎么做到的?” 徐增寿耐着性子说道:“这里面牵扯到很高深的化学原理,说了你们也不懂,所以就不说了吧。” 老朱:“……” 马娘娘忍不住笑了起来:“你这孩子,说话真气人,讨打。” 其他人则纷纷摇头,这人情商太低了。 陈景恪则正色道:“这就是科研工作者特有的性格,在他们眼里除了万物之理外别无他物。” “外界的人情世故,都与他们无关,他们也不在意,因为万物之理不讲人情世故。” 老朱若有所思的道:“这样吗……你这么一说,老五的情况好像确实如此。” “除了草药和医学,别的事情他都不在乎。” 朱标欣赏的道:“唯有如此,方能于茫茫大海中寻找到万物之理的真相啊。” 他们两个一开口,那意义就不一样了。 不再是什么不懂人情,而是精诚之人,是探索万物之理必备的特性。 徐增寿表情不变,这些人的褒贬对他来说,除了聒噪没有别的意义。 陈景恪也知道他的脾气,之后就亲自上阵,为众人大致讲解了一下炸药的情况。 得知还有比无烟火药威力还大的炸药,众人不禁咋舌。 然后……大家就赶紧离开了这里。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啊,这里可太危险了。 之后大家去了武器生产车间,这里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 众人直接就进入车间,观看生产情况。 这里有很多工人,也有很多看不懂用处的机械工具。 各种各样的零件被生产出来,然后统一运送到组装车间进行组装。 众人看了半天,虽然看不懂,但都觉得很厉害,很赏心悦目。 如果不是刺耳的噪音,他们能这样看一天。 尤其是三个小朋友,那是步子都迈不开了。 如果不是徐妙锦和福清拦着,他们恨不得把工人撵走,自己亲自上手操作。 很快众人来到给枪管开膛线的地方。 一个长条凳一样的工具,一个长长的铁杆,铁杆一头是特制的钻头。 推拉把手,铁杆会自动旋转,在枪管里一点点削切出膛线。 这个过程自然快不起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制作出一根合格的枪管。 老朱他们还亲自上手操作了一番。 之后就是组装车间,他们在这里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新式武器。 陈景恪充当起了讲解员: “这是新式火铳,后面这个栓是上子弹的地方,我称之为栓拉式步铳,发射的是金属定装弹。” 如果有前世的军迷看到了,肯定会嗤之以鼻。 什么玩意儿,这不就是老套筒吗? “这是手铳,小巧轻便可随身携带。” “这是新式臼炮,我们称之为迫击炮,就是迫近射击的意思。” “这是掷弹筒……这是单兵火箭炮……这是……” 这时老朱指着一个粗大的火器,兴奋的道: “这个咱要是没猜错,应该就是你说的六管火神铳吧?” 陈景恪点头道:“圣皇英明,就是六管火神铳,可以持续不断的发射子弹。” 六管火神铳?众人数了数,确实有六根铳管,但这玩意儿怎么发射? 五花八门的火器,听的大家一脸迷糊。 有些他们听懂了,也认为是好的改变。 比如那个定装金属弹,只需要轻轻撞击就可以发射出去。 以后火器就不怕雨水了,可以全天候全环境作战。 但也有疑惑,最大的一个疑惑就是,这些火器看起来那么小巧,真的有杀伤力吗? 不过他们的疑惑很快就被解开了。 第549章 金属风暴 大家的兴趣彻底被勾起,陈景恪这才带着他们,前往位于山谷另一侧的试验场。 这里早已经被神机营精锐接管。 众人进入射击场发现,安保人员大半都是熟面孔。 徐允恭可不敢马虎,来这里执勤的要么是勋贵子弟,要么是立过战功前途远大的那种。 这些人的忠诚是最有保障的。 众人先是参观了射击场地,在这里他们终于见到了金属定装弹。 一个个都是黄橙橙金灿灿的,看起来非常好看。 老朱伸手摸了摸,问道:“这东西……不会是用铜制作的吧?” 陈景恪解释道:“是的,我们用各种金属做过试验。” “铅太软容易有残留物,要不停的清理枪膛,还会影响出膛速度。” “铁太硬,对膛线的磨损太严重,还容易生锈。” “铜软硬最合适,是完美的制作子弹的材料。” 老朱手都哆嗦了:“这得多少钱呐?” 众人也都是如此,看向子弹的眼神全变了。 这哪是子弹,分明就是钱啊。 陈景恪又补充道:“确实很贵,所以现在只是试验阶段,不会大规模列装。” “而且研究所正在研究镀铜技术,到时候就能解决成本问题了。” 老朱连忙道:“一定要把镀铜技术研究出来,这铜子弹……” “咱大明本来就缺铜,实在用不起啊。” 其他人也纷纷发表意见,基本都不赞同用铜作子弹。 大明还没奢侈到那个份上。 反倒是铁子弹,大家都挺支持的。 镀铜技术很多人都为人没必要,浪费。 对枪膛磨损严重又咋了,大不了就是多更换几根铳管,那也比铜子弹省钱。 对此陈景恪很是无奈。 随着海洋贸易的繁荣,以及军事上的胜利,海量的贵重金属流入大明。 目前大明是不缺铜的,相反还有点多了。 以至于朝廷不得不修建了几座仓库,专门堆放金银铜贵金属。 户部和金钞局会根据经济情况,选择向外释放贵金属,或者是继续采购。 但老朱这些人穷怕了,和他们讲这个道理,他们是不会听的。 浪费就是浪费,钱粮再多也不是浪费的借口。 不过还好的是,大部分人都认为镀铜还是可以接受的。 这也是陈景恪的本意,走镀铜路线。 前世我国走的就是这条路线,最开始是缺铜无奈。 后来随着技术成熟才发现,镀铜子弹拥有铜子弹的所有优点,成本还更低,威力也更强。 属于是被迫走对了路线。 既然前世已经证明这条路是正确的,那自然要继续仿照。 小插曲过后,终于到了射击环节。 等大家都进入划定好的安全地带,试射员入场。 先是手铳,也就是左轮手枪。 以现在的钢铁质量,实在弄不出自动手枪,试验之后发现左轮的实用性更强。 试射员右手一抖拨出转轮,左手同时从弹匣里取出一把子弹,不多不少正好是六颗。 然后快速将子弹装进去。 再一抖手将转轮复位,同时拨动转轮。 “咔咔咔咔……”清脆的机械声响起,是那么的悦耳。 说来话长,其实就是眨眼间的功夫,试射员的动作一气呵成,看起来有一种说不出的优雅。 让一众大佬都忍不住心痒痒,恨不得自己也上去秀一把。 “放。” 随着发号员发出命令,试射员举起左轮就扣动扳机。 “砰砰砰……”一阵急促的声音响起。 老朱他们连忙举起望远镜,只见十丈外的标靶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黑点。 “好好好,这左轮手铳好,近战简直就没有敌手。” “用来护卫安全,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但左轮太过小巧,也要防止有人贴近行刺……” 这边正点评着,场上的试射员放下左轮,拿出了一杆杆拉栓式步铳。 接着就表演了将子弹装进弹夹,然后开始射击。 每射击一次,大家就拉推一次枪栓,抛出弹壳的同时又将下一颗子弹上膛。 随着“砰砰砰……”的声响,百丈外的靶子上出现了弹孔,更远处的山坡上浮起一阵阵土雾。 大家都举起望远镜细细观看,嘴里不停的发出惊呼。 射速太快了,射程太远了,命中率太高了…… 三小一开始还有些害怕,很快就习惯了,踮着脚伸着小脑袋去看。 福清和徐妙锦生怕他们闯进去,死死的拉着他们的衣服。 等铳声停歇,陈景恪才大声为他们介绍: “这种火铳的有效射程一百二十丈,最远射程可达七百五十丈……” 众人又是一阵惊呼,这么远的射程,已经是弓箭的两倍以上了。 如果说,黑火药时代弓箭还有发挥作用的余地,那么新式火器将全方位的淘汰弓弩。 而紧接着要改变的,就是整个战争方式。 人海战术或许会有点用,但那种伤亡没有任何势力能承受的起。 但等到六管火神铳出场,他们就彻底改变了想法。 人海战术?送死罢了。 这时陈景恪再次说道:“六管火神铳理论射速,达每分钟一千两百发。” “所以它还有个名字,叫金属风暴。” 众人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一千两百发?每分钟? 那将是一场金属弹丸组成的暴雨啊。 金属风暴名副其实。 人数在这种武器面前,已经毫无意义。 事实上现在的六管火神铳缺点很多,最大的缺点就是射速不均匀容易卡壳。 对操作员的手速稳定性依赖度太高。 它真正发挥威力,还得是电动马达发明以后。 射速最高可以达到每分钟六千发,那才是真正的金属风暴。 只是对于老朱和徐达等人来说,每分钟一千发和六千发,没有本质区别。 总之俩字,恐怖。 后续又试射了迫击炮,口径最小的那种型号,只需要两三个人就可以操作,射程最高可达五里。 比黑火药的千斤大炮射程还远。 大明目前使用的主流火炮,因为火药经过加料,射程最远可以达到十五里左右。 但那种火炮非常笨重,需要数十人才能操弄。 迫击炮只需要几个人就可以操作,区别太大了。 这还不算完,紧接着又试射了真正的重炮。 “轰……”声音震耳欲聋。 三小被吓的一激灵,纷纷钻进母亲怀里。 眨眼的功夫,三十余里外的一个山头上,升起了一股浓烟。 隔着这么远,都能感受到大地的震颤,其威力可想而知。 众人看的也不禁心中一颤。 这威力,太可怕了。 之前的大炮与之一比,简直就和小火铳一般。 而且,近距离有六管火神铳和步铳,中远距离有迫击炮,超远距离有重型火炮。 整个体系已经呼之欲出。 总之一句话,时代真的要变了。 蓝玉受到的影响最大,只见他失落的道: “以后的战场,再无我等先锋的用武之地了。” 一群人点头附和,然后庆幸自己生的早,在擅长的战法被淘汰前功成名就了。 陈景恪却说道:“诸位太过于高看武器的重要性了,武器再厉害也需要人来操作。” “人,拥有是影响战争的第一要素。” 众人的脸色这才好看了许多,道理并不复杂,只是大家被武器的威力震撼到了,一时间有些转不过来弯罢了。 陈景恪继续说道:“只不过以前的许多兵法,是真的要被淘汰了,尤其是练兵之法要重新制定。” “不过有一部兵法的地位,将会因为新时代到来,重新回到它该有的高度。” 徐达心中一动,道:“孙子兵法?” 陈景恪点头道:“是的,孙子兵法。此法直指兵法大道,其思想是永不过时的。” 众人皆露出所有所思之色。 孙子兵法的发展历经好几个阶段。 最初版本篇幅也非常长,据说有数十卷。 后来经过历代用兵大家的修订,越来越精炼。 其中曹操的修订,对后世的影响最大。 隋唐时期,孙子兵法的地位最高,可以说是兵家之首。 但到了宋朝,它的地位就开始直线下降,沦为了二流乃至三流的兵法书。 前世明清两朝也几乎不再提孙子兵法。 直到二十世纪,它的重要性才被重新认识,并广泛应用于更多的地方。 比如商战。 此时还处在大明初年,大家对孙子兵法的重视依然没有提上来。 突然听陈景恪如此吹捧这部兵书,大家自然觉得很奇怪。 但没有人觉得他尬吹,也没有人觉得他胡言乱语。 虽然他没有上过战场,但几次对战争的谋划,无不起到了关键作用。 辽东、朝鲜、日本、西域、安西等等,都是通过他的谋划,以最小的代价拿下。 可以说是决胜千里之外了。 他说孙子兵法厉害,大家自然不会怀疑。 不行,回去得好好研究一下这本兵法,免得跟不上时代真的被淘汰了。 这时老朱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新式火器何时可以列装?” 众人都齐刷刷的看向陈景恪。 陈景恪说道:“短期内是无法大规模列装的。” “其一,钢材质量不足,无烟火药威力太大,现在的铁料硬度和延展性都不足容易炸膛。” “为此很多火器都不得不削减了威力,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结构。” “像这个栓动式步铳,它枪管外面套的这一层壳就是后来加上去的。” “增加了火铳的重量,还导致头重脚轻,还有其他一系列问题。” “现在我们正在研究全新的钢铁配方,找到合适的钢材,会有威力更大更好用的火器出现。” 最初他想弄的是类似ak47和98K的步枪,后来不得不接受现实,弄出了一个老套筒。 中国确实缺少优质铁矿,研究所从全国各个铁矿采集矿石进行研究对比。 最后发现崖州的石碌铁矿品质最高。 现在石碌铁矿已经被划为军用矿场,所有铁料全部应用于军工产业,不得对外出售。 特种钢的研究也早就立项,现在已经有了眉目。 最迟三两年就会有好消息,到时候就能生产更经典的火器了。 “其二,火器的生产方式你们也看到了,大部分零部件还需要工匠手搓。” “想大规模列装,人工成本太高了。” “我们正在研究更多机械工具,尽量用机械来生产更多零部件。” “……” “综合以上原因,现在大规模列装新式火器,是很不划算的。” “不如等个两三年,条件成熟了,直接列装更好的武器。” 朱雄英插话道:“现在大明的兵锋已经无敌于天下,没必要着急。” 老朱点点头,说道:“那就再等等吧……不过可以先小规模列装一部分军队吧?” 显然他还是不死心。 陈景恪说道:“这倒是可以,先列装一批,让大家熟悉熟悉新式火器。” 老朱一拍大腿:“那就这么定了,先弄一批手铳和步铳给锦衣卫,他们马上就要执行任务。” 先列装锦衣卫? 众人都忍不住一阵心惊肉跳,看来这次的事情,会比想象的还要大的多啊。 不行,回去就得好好自查一下,绝不能在这个时候出纰漏。 之后大家纷纷上场,亲自体验了一把新式火器。 就连三小都叽叽喳喳的要玩一玩,然后就遭到了福清和徐妙锦的训斥。 不过陈景恪却反而表示了支持:“新式火器很安全,大人护着可以让他们摸一摸。” 闻听此言,老朱也说道:“咱们家的孩子,就得文能提笔武能上马。” “以后就是火器时代了,让他们摸一摸也好。” 他一开口,福清和徐妙锦自然不会再说什么。 于是在好几个试射员紧张的看护下,三小分别试了试手铳和步铳。 至于迫击炮,则没有让他们碰。 其他人就没那么多顾虑了,各种火器都体验了个遍。 最受大家青睐的,竟然是左轮手铳。 纷纷表示,想要一把获取把玩。 陈景恪没办法,取得朱元璋同意之后,送给了每人一把左轮,外带一百发子弹。 趁大家不注意,朱雄英找到陈景恪说道:“你怎么不趁机提一下民爵的事情?” 陈景恪胸有成竹的道:“别急,我自有安排。” 朱雄英虽然很疑惑,却没有追问,而是放心的去玩射击去了。 直到众人玩了个尽兴,陈景恪才说道: “诸位天色也不早了,想必肚子也饿了,咱们去用个饭吧。” “得知大家要来,研究所的人可是很热情,准备了不少好吃的。” 老朱笑道:“走走走,咱正好饿了。” 于是一行人又向转向去了居住区,只是陈景恪故意带着大家绕了一段远路。 然后在路旁,‘意外’的看到了好几个大棚。 马娘娘笑道:“这里竟然还有大棚,那感情好,不愁蔬菜吃了。” 陈景恪适时说道:“娘娘误会了,这些大棚里的庄稼是周王种的,可不是用来吃的。” 马娘娘惊讶的道:“哦,老五怎么跑到这里来种庄稼?” 老朱也意外的道:“什么宝贝,竟然放在这里种?” 陈景恪说道:“就是普通的庄稼。” 马娘娘瞅了他一

相关推荐: 修仙有劫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我以力服仙   虫族之先婚后爱   下弦美人(H)   生存文男配[快穿]   狂野总统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