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都必须出兵。” 埃及已经被大明视为口中肥肉,自然不容许别人染指。 “而且我们内部也有隐患,波斯人已经分成两派。” “一派是我们扶持的阿扎萨派系,对我们比较恭顺。” “另一派是以原萨菲教团为核心所组成。” “他们认为,我们已经在沙姆地区定居,不会将这里让给他们的。” “认为我们在欺骗他们,故而对我们比较敌视。” “有线索表明,他们与黑羊国勾搭不清,关键时刻很可能会背刺我们。” “这些隐患,必须要趁着这次机会全部清除。” 汤軏恨恨的道:“一群养不熟的白眼狼,真恨不得将他们全都杀了。” 反倒是徐膺绪,目光闪烁的道:“我们真的要将这里让出来吗?” 也不怪他这么想,秦国在这片土地上耕耘了五六年,人们早已将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了。 将来再迁走,谁舍得? 而且安西高原虽然有天险可守,易守难攻。 可水土比起沙姆地区,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发展潜力更是远远不如。 所以,也不怪萨菲教团会认为秦国在欺骗他们。 换成谁都会这么想的。 众人目光都看向朱樉,他才拥有最终决定权。 朱樉面色严肃,道:“连你们都不想走了,更何况是普通百姓。” “此事不能再拖了,必须趁此机会灭掉黑羊国,夺取安西高原。” 这时有人小声道:“非让不可吗,将安西高原划给波斯人,还能让他们去攻打黑羊国,岂不是两全其美?” 不少人出声支持,沙姆地区太适宜居住了。 怎么能把好地方让给别人,自己住环境恶劣的地方呢。 朱樉脸色顿时就阴沉下来,只是还不等他说话,李芳就大声呵斥道: “闭嘴,没想到你们一个个目光如此短浅。” “大道理我也不与你们说了,就问你们一个简单的事情。” “天下四分五裂,你们是要关中,还是要徐州?” 众人毫不犹豫的做出了选择:“自然是关中,内有关中平原,外有天险可守。” “占据此地进可攻退可守,乃王朝基业也。” “徐州无险可守,且处在交通咽喉,乃四战之地……” 越说众人的声音就越小,显然他们也明白了。 如果将整个安西看做大明,那沙姆地区就是徐州,安西高原就是关中。 现在的秦国就是如此,四面八方都是敌人,还无险可守。 若非帖木儿被脱脱迷失给拖住,秦国现在的日子会很不好过。 退守安西高原,看似不明智,实则化被动为主动,从此进可攻退可守。 “安西高原的土地,比沙姆地区是有不如,可并非完全贫瘠无法耕种。” “养活千万人口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现在才多少人?” “且据有此地,就可以更好的掌控安西湾,发展海贸。” “我秦国的商业将会比现在更繁荣。” 而且占据了这里,才能更好的将波斯人推到前面,让他们去应对外敌。 如果秦国继续占有沙姆地区,将高原让给波斯人,那形势就颠倒过来了。 波斯人可以安心发展,秦国要替他们遮风挡雨。 不过朱樉也知道大家的顾虑是对的,所以他给出了一个保证: “我们并不会将沙姆地区全部让给波斯人,而是会切割成几部分,分给不同的部属。” “靠近安西高原的那一部分,依然属于秦国。” “所以,诸位不用担心粮食问题。” 众人终于被说服,打消了留下的念头。 统一了高层思想,剩下的就好办了。 接着,秦国就开始动员军队,为战争做准备。 这么大的事情自然瞒不住人,不过他们对外的说辞是防范帖木儿。 这是一个恰当到让人绝对不会怀疑的借口。 秦国防范帖木儿,那简直太正常了。 而且大家根据军队的调动规模推测,不仅仅是防范那么简单。 这分明是准备趁机要帖木儿的命。 大战将起,各方的反应自不相同。 黑羊国主的卡拉·优素福那叫一个高兴,两虎相争,他才能坐享渔翁之利啊。 于是,也开始悄悄的集结军队,准备看形势而动。 穆札法尔国的国主沙·曼苏尔,也开始集结军队,不过他的目的是为了防守。 谁知道那些人会不会趁乱将他们灭掉,小心无大错。 白袍子王爷们则兴冲冲的过来,准备派遣附从军协助作战。 他们是尝过甜头的,跟在秦国后面打仗,战利品吃到撑。 对于打仗,甚至比秦国自己都积极。 反倒是秦国国内,氛围变得肃杀凝重起来,大街上的人流明显少了许多倍。 商人也大批撤出秦国。 李芳暗暗摇头,这就是百姓对国家的信心严重不足。 换成大明,前方战况再激烈,后方百姓该干啥干啥。 因为百姓相信,大明肯定能赢,没必要慌。 他们之所以坚持将去安西高原立足,也是出于这方面考虑。 天险不但能稳住大后方,也有助于稳定民心。 熬过一两代人就好了。 秦国准备攻打帖木儿的消息传出后,波斯人内部也起了纷争。 阿扎萨一派认为,应该出兵协助。 这是当初就约好的。 更何况,波斯人不会认为土地是白拿的吧? 萨菲教团的人则认为,秦国就是骗子,波斯人不能继续被欺骗。 双方陷入了争执之中。 就在这时,朱樉派人将阿扎萨找了过来,开门见山的道: “我攻打帖木儿是假,真实目的是要趁此机会拿下黑羊国。” 阿扎萨大喜:“真的?不,我不是怀疑您……只是,这个消息太让人意外了。” 朱樉笑道:“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有件事情必须要提醒你。” 阿扎萨连忙说道:“您有任何要求,请尽管吩咐。” 朱樉摇摇头,说道:“不是要求,而是一个善意的提醒。” “听说你们内部出了点问题。” “你有没有想过,等我秦国退出此地之后,波斯国由谁说了算?” “我的朋友,你总不会想给他人做嫁衣吧?” 阿扎萨强笑道:“大王多虑了,一点小小的分歧,还不至于……” 朱樉打断他,说道:“我说了,我只是善意提醒。” “事实上,一个内斗不断的波斯国,对我是最有利的。” 阿扎萨表情也凝重起来。 他知道朱樉说的是对的,统一的波斯国更加强大,更加不好控制。 内部分裂,秦国才好操作。 朱樉继续说道:“但安平侯很重视华夏与波斯的友谊。” “不希望波斯还未复国,就先陷入分裂,让我提醒你早点解决隐患。” 阿扎萨感动的道:“安平侯是我波斯人的大恩人……我对着起誓,波斯人永远不会背叛华夏人。” 朱樉提醒道:“你现在还无法代表整个波斯人。” 阿扎萨眼睛里闪过一丝狠厉:“马上就是了,大王拭目以待。” 朱樉非常满意,说道:“需要我的帮助吗?” 阿扎萨摇头道:“谢谢,我想还是我们自己解决更好。” 怕朱樉误会,他又解释道:“这是波斯人内部矛盾,如果秦国参与进来,双手粘上波斯人的血。” “必然会让很多波斯人心怀不满,甚至仇视秦国,不利于两国交往。” 波斯贵族千年联姻,相互之间盘根错节。 别看他们内部分成两派,实际上七拐八拐相互之间都是亲戚。 内部狗脑子打出来都没事儿,谁拳头大谁当老大。 如果外人参与进来,那就不一样了。 你杀我亲戚,那就是我的敌人。 朱樉自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说道: “也好,不过最好尽快解决此事,不要耽误了出兵黑羊国。” 阿扎萨严肃的道:“大王放心,波斯四万大军,必将奋死而战。” 对此朱樉毫不怀疑。 这一战名义上是帮秦国消灭黑羊国,实际上是在为波斯人自己而战。 他们肯定奋死而战。 就在秦国忙着为战争做准备的时候,还在半路上的帖木儿使节团,终于接到了消息。 他们是何等的担忧可想而知。 他们内部也出现了分歧,有人认为没必要去秦国了,也有人认为应该尽最大努力争取。 在商议过后,他们选择了继续出使。 不论成与不成,都必须要见到秦国国主再说。 而朱樉,也早已经在等候着他们的到来了。 第473章 人无信不立 帖木儿派来的使者,正是他的儿子沙哈鲁,此人可以算是帖木儿后裔里最优秀的一个。 军事、行政、文学全能。 这两年帖木儿装病,一直是他顶在前面,政绩非常突出。 派他出使秦国,可见帖木儿对朱樉的重视。 朱樉等待帖木儿的使节团,自然是想趁火打劫。 并不是想要钱财,或者让帖木儿割地之类的。 大家都不是傻子,这种要求不可能会答应。 在见到使节团之后,他愤怒的表示: “当年帖木儿趁我立足未稳,出兵攻打我……” “此仇不报,如何消我心头之恨?” 对于朱樉的愤怒,沙哈鲁是信的。 这几年他们也打听过朱樉的为人,那真的是残暴无比。 在大明的时候,变着花样残害人命,把明皇朱标都气出风疾了。 这样的人被欺负,肯定会报复的。 不过沙哈鲁并没有放弃,这也是帖木儿派他过来的原因。 这一路他也在思考,如何说服朱樉。 此时,听到朱樉复仇的言论,他解释道: “当年之事大家立场不同,我父出兵也是无奈之举。” “不过此事确实是我方先挑起的,我愿意就此进行道歉。” 朱樉冷笑道:“道歉?道歉要是有用,我还要这几十万大军做什么?” “回去告诉帖木儿,洗干净脖子等着我吧。” “此战我必取其项上人头。” 沙哈鲁忽然摇头,失望的道:“英明的君主,不会被仇恨所支配,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我一直以为秦王乃英主也,故而此次我父派遣使者,我主动请缨前来。” “只为了一睹中原英豪的风采。” “今日一见……正应了中原那句古话,见面不如闻名啊。” 朱樉怒极反笑:“好胆,真以为你是使者,本王就不会杀你?” 沙哈鲁毫不畏惧的道:“我国内许多人认为,此行不会有任何收获,何必多此一举?” “我父则不然,虽然为敌,却对秦王大为敬佩。” “他认为,以秦王之智必能看出,谁才是真正的大敌。” “所以我父力排众议,派我来拜见秦王。” “只是……我父恐怕要失望了。” 朱樉似乎没想到他会说出此番话,怒气不禁消去不少,却依然不屑的道: “真正的大敌?你们说的不会是立陶宛吧?” “我承认维陶塔斯非常有作为,然以他的实力,奈何不了本王。” 沙哈鲁说道:“凭借维陶塔斯一人之力,自然不是秦王的对手。” “然而他背后还有一个人,波兰国王雅盖沃,此人能力尚在维陶塔斯之上。” “波兰立陶宛已经组成联邦,两国合兵一处,不可小觑。” “最可虑者,是他们背后站着极西基教列国。” “极西基教列国,对东方的土地垂涎欲滴,数百年来持续不断的东进。” “目前基教东征的军队,分别被奥斯曼国和金帐汗国阻挡。” “脱脱迷失与立陶宛合谋,无异于与虎谋皮。” “虽然我不知道他们具体签署了什么样的协议。” “但可以大胆的推测,立陶宛必然提出了领土要求,让金帐汗国割让南部草原。” “如果协议完成,那么就等于是为基教列国,打通了一条通往安西的道路” “届时秦国将直面基教联军的侵袭。” 秦国的正北方,恰好是金帐汗国的西南部草原。 虽然两国中间还生活着许多小势力,并不算是真正接壤。 可真正起大战的时候,这些小势力根本就起不到缓冲作用。 如果立陶宛真的拿到了金帐汗国南部草原,兵锋将直达秦国北部。 反倒是帖木儿国,因为更靠东方,不会直面立陶宛军队。 如果沙哈鲁所说的情况真出现了,秦国将会成为帖木儿国的屏障,替他们抵挡基教世界的进攻。 那就太戏剧性了。 分析完局势,沙哈鲁诚恳的道: “我知秦王勇武,不惧怕任何强敌。” “然而,根据基教列国之前的表现来看,这场战争可能会持续数百年。” “我想,秦国也不愿意陷入这样的长久拉锯战吧?” 朱樉似乎被说动,陷入了沉思。 沙哈鲁心中一喜,继续说道:“大明视基教为邪教,全面消灭了基教信仰。” “秦国作为大明藩属,也视基教为邪教……” “秦王与我父之间,不过是一些利益之争罢了,与基教列国才是真正的不共戴天。” “孰轻孰重,我相信秦王定然能分辨的出来。” 朱樉上上下下打量着沙哈鲁,说道:“不错,素闻你有大才,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不过仅凭这三言两语,就想让我放弃大好的复仇机会,你想的也太天真了。” “我大可以先击败你们,然后再和脱脱迷失联合击败立陶宛。” “我相信,脱脱迷失也不想背上丧权辱国的骂名。” 沙哈鲁大喜,朱樉这么说就说明被说动了,现在不过是要好处罢了。 只要能谈,剩下的就简单了。 于是双方就开始了拉扯谈判,最终签订了互不侵犯盟约。 帖木儿一方付出的代价是,放弃对金帐汗国的宗主权,不得阻止干涉秦国与金帐汗国交往。 事实上大家都知道,这一纸盟约的效力,甚至不如擦屁股纸。 然而双方却都很满意。 在帖木儿一方看来,所谓放弃对金帐汗国的宗主权,也不过是口头上说说罢了。 等打败脱脱迷失,必然是忽格鲁特继续掌权,他对帖木儿是非常忠诚的。 到时候忽格鲁特主动以藩属自居,我帖木儿国还能强行将其拒之门外不成? 朱樉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他提出这个条件的目的,是为了拉拢反对帖木儿的人。 金帐汗国也是强国,很多人并不想当别人的小弟。 更何况与帖木儿交战数十年,双方的仇怨极深。 否则脱脱迷失也不会那么容易就复辟成功。 现在帖木儿主动放弃了宗主权,想通过软实力控制那些人,就更加困难了。 再有秦国离间,就能让金帐汗国陷入内乱。 等将来秦、晋、燕三国围猎帖木儿的时候,金帐汗国就无力出兵援助了。 收拾完帖木儿,金帐汗国不过是囊中之物罢了。 至于波兰立陶宛联邦,确实挺麻烦的。 不过朱樉已经为他们安排了一个敌人。 就算他们突破了金帐汗国的封锁,也要先打败这个敌人再说。 在送走沙哈鲁之后,他立即就找来了一个人,米德勒·伊本·萨拉丁。 一个库尔德人。 关键,他是萨拉丁的后裔。 对,就是那个开创了阿尤布王朝,攻破耶路撒冷,十字军最强大的敌人: 萨拉丁·本·阿尤布。 然而,很难说萨拉丁的自我族群认同到底是什么,或许他根本就不认为自己是库尔德人。 毕竟当时库尔德人只是一个泛泛的概念,是对生活在库尔德斯坦地区的人的统称而已。 他们内部并没有统一的族群认知。 别说共同的族群认识,就连生活习惯、语言都完全不同。 比如,他们的方言差异之大,约等于英语和法语。 直到现代民族概念形成,他们才被帝国主义逼迫的形成了民族概念。 所以,萨拉丁建立阿尤布王朝之后,对库尔德人并没有什么优待。 这也导致,在世界享有极高声誉的萨拉丁,在库尔德人群体里,并不是那么的受待见。 尤其是民族概念被西方发明出来之后,不少人都将其视为民族叛徒。 当然,现在还没有民族这个概念,库尔德人也还没有形成集体的族群认知。 所以,他们对萨拉丁这个伊教英雄还是比较推崇的。 米德勒作为萨拉丁的后裔,拥有不少的追随者,其部众有十三万人。 最初他们投靠了白羊国,后来成为秦国的附属。 然后,他们就见识到了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文明,渊博、开放、仁慈、包容。 秦国的种种善政,让他们几以为这就是传说中的天国。 尤其是米德勒,更是直接对朱樉宣誓效忠,是真正的骑士宣誓。 之后他们组建了一支五千人的军队,协助秦国维护摩苏尔(今伊拉克摩苏尔地区)的秩序。 朱樉要扶持的势力,就是米德勒。 米德勒是得知秦国要攻打帖木儿,才动身赶到临时都城请战的。 见到朱樉的第一句话就是:“大王,请准许我当您的先锋。” “我必将以鲜血,让帖木儿为当年的行为付出代价。” 朱樉拍了拍他的肩膀,非常欣慰的道: “米德勒,你的表现我看在眼里,对你的忠诚我毫不怀疑。” “我们华夏有句话叫,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在此我给你一个承诺,两年内必将扶持你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地区,建立属于你自己的国家。” 米德勒激动的下跪亲吻朱樉的鞋子: “我尊敬的大王,米德勒宣誓,我的家族必将永远效忠大王之家族。” 朱樉非常满意他的誓言,这是家族对家族的誓言,而不是对国家的誓言。 其中的区别非常大。 关键是,米德勒属于被卖了还帮着数钱的那种。 当然,说朱樉在坑他确实有点过了。 毕竟秦国是真的要帮他建立国家的。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立国可不就得付出一些代价吗。 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的北面,就是金帐汗国的南部地区。 也是立陶宛一直觊觎的地方。 如果米德勒在这里建国,就可以成为秦国在这里的防线。 且,目前两地都处于混乱状态。 格鲁吉亚始终就没有建立过强大的势力,就算是被别的帝国占领,也是作为边缘地区存在。 亚美尼亚倒是建立过不少国家。 三十年前,这片土地上存在着一个叫卢比尼的国家。 卢比尼国属于墙头草,一方面讨好蒙古人,一方面又为十字军提供援助。 后来蒙古人的势力退出安西,阿拉伯人为了彻底阻止十字军侵扰,就将卢比尼王朝给灭了。 之后这里就一直处于混乱状态。 事实上,秦国对这里的掌控能力也非常弱。 但秦国是强国,有一个强国支持,米德勒有信心征服这里。 更何况,作为萨拉丁的后裔,他还是有一定号召力的。 将米德勒扶起,朱樉正色道:“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了,我这次集结军队,并不是攻打帖木儿。” “就在方才,我与沙哈鲁签订了互不侵犯协议。” 米德勒疑惑的道:“那您为何要集结军队?” 朱樉展开地图,一巴掌拍在安西高原上: “我的目标是这里。” 米德勒先是疑惑,然后恍然大悟,说道: “我懂了,两只猛虎交战之前,会先把周围的豺狼杀死,以免为其所趁。” “大王是想趁着帖木儿无暇他顾之际,消灭黑羊国和穆札法尔国,解决后顾之忧。” “同时也能扩大自身的实力。” 朱樉说道:“你只猜对了其一,还有个原因是为了兑现和波斯人的承诺。” 闻言,米德勒震惊的道:“大王,您真准备按照约定,让出沙姆之地?” 朱樉正色道:“我华夏人最重信誉,答应敌人的事情都要做到,更何况是答应盟友的。” “等拿下安西高原,秦国就会迁走,将沙姆地区让给波斯人。” 米德勒敬佩的道:“大王一诺九鼎,让米德勒佩服的五体投地。” “华夏文明真是我见过的,最优秀的文明。” “我会让我的子孙,全部都学习华夏文化。” 他并没有劝说朱樉食言,相反很乐意见到这种情况出现。 谁不希望自己追随的人,是一位信守承诺的雄主呢? 同时,对于朱樉帮自己建国的承诺,也再无一丝怀疑。 “大王,请准许我们充当先锋,必为您摘下卡拉优素福的脑袋。” 朱樉笑道:“你的心意我知道了,只是时间来不及了。” “我们必须赶在卡拉·优素福反应过来之前,对其发动突袭。” “如此方能减少伤亡。” “时间紧迫,我已经命令军队发动袭击了。” “这会儿大军应该已经进入黑羊国了。” 和沙哈鲁签订和平协议之后,如果秦国的军队依然频繁调动,那傻子都知道有问题了。 所以,朱樉早就做好了准备。 一方面利用与沙哈鲁的谈判,吸引各方的注意力。 一方面暗中调动军队,对黑羊国发动突袭。 这支军队人数不多,步骑加起来也就六千人,由徐膺绪亲自率领。 六千人看起来不多,但已经足够了。 黑羊国在安西这块地方,确实是一个大国。 可也只是针对安西而言。 事实上,它只有五六十万人口,四万余常备军而已。 这些军队要分别镇守各地,更是进一步分散了力量。 卡拉·优素福对秦国和帖木儿最为防范,在这两个方向陈列了重兵。 但所谓重兵,也就万把人。 徐膺绪要做的,就是突破这支万人军队组成的防线。 对秦国精锐来说,出动六千人已经足够了。 甚至有点高看黑羊国军队了。 当然,朱樉不可能指望这六千人灭国,在他们的后面,数万大军已经整装待发,随时都能压上去。 黑羊国这边的情况,和朱樉预测的差不多。 卡拉·优素福确实很聪明,也在防备着秦国搞声东击西。 然而,在他们想来,秦国就算想攻打他们,那也得等到和沙哈鲁谈完之后。 万一双方谈崩了,秦国就不敢攻打他们了。 原因很简单,他们谈崩了,帖木儿肯定会来找黑羊国牵制秦国。 到时候就轮到黑羊国占据主动了。 就算双方谈成了,那沙哈鲁肯定会大肆宣扬此事。 到时候黑羊国再严加防范也不迟。 所以,他们的注意力都被这场谈判给吸引了。 压根就没有想到,秦国会在谈判的过程中,就对他们发动突袭。 毫无防备的黑羊守军,面对秦军的突袭乱作一团。 轻易就被爆破队靠近城墙下面。 “哄……” 黑羊国花费无数资源,耗时数年打造的城防,就这样被摧毁。 大军顺着被炸出来的缺口涌入,防线失守。 小国是没有什么战略纵深的,第一道防线几乎就是最后一道防线。 被攻破之后,就很难再组织起有效抵抗了。 秦国五万大军随后跟进,只用了不到一个月就占领了黑羊国全境。 卡拉·优素福想乘船逃往埃及,然而秦国水师已经封锁安西湾,切断了这条路线。 他想投靠穆札法尔国,却被拒之门外。 想去投靠帖木儿,却发现退路被秦军堵住,走投无路之下只能向秦国投降。 按照朱樉以往表现出来的宽容,大概率不会对他怎么样的。 他甚至已经计算好了,如何虚与委蛇,然后找机会逃跑复国之类的。 然而这一次他失算了。 朱樉不光将他处死,同时还将黑羊国二十余万青壮、老人全部处死,只留下妇女孩童。 之前被黑羊国收留的犹大,则不分男女老幼全部处死。 如此残酷的手段,非常有效的震慑了周边势力,包括臣服秦国的各部落。 秦国不只有仁慈,对待敌人也有残酷的一面。 也就在这个时候,以阿扎萨为首的亲大明派系发动军事政变,包围了萨菲教团总部。 抓捕了教团首领赫瓦贾·阿里,又四处出击,将大部分教团高层抓捕。 之后,他们处死了赫瓦贾以下数百名核心成员,还流放了数千人。 萨菲教团在沙姆地区的势力被瓦解,阿扎萨派系成为波斯唯一的领导者。 之后,他们更加积极的配合秦国的行动。 游说各族群服从秦国统治,并全力帮助秦国重建安西高原。 在得知朱樉有意消灭穆札法尔国,完成对高原的一统之后。 他们还牵头组建了一支十万人的联军,对穆札法尔国发起了进攻。 穆札法尔国的国主沙·曼苏尔自知无法幸免,孤身前往秦国大营,与朱樉谈判。 要求非常简单,不得屠杀百姓。 朱樉全盘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且还表示: “你们是蒙古后裔,与我汉人本为兄弟,兄弟之间岂能刀兵相加。” 不但没有杀戮一个无辜之人,甚至连沙·曼苏尔都没杀,还任命其进入国相府,成为了李芳的助手。 此举让穆札法尔国百姓彻底归心。 沙·曼苏尔也知道,自己国家实力弱小,早晚会被人吞并。 现在这个结果无疑是最好的,对朱樉和秦国也更加的忠心。 原本历史上,这位正面抗击帖木儿,甚至差点杀死帖木儿的英杰,被朱樉收归旗下。 成为秦国的中流砥柱。 也有人问过,为何要区别对待黑羊国和穆扎法尔国? 朱樉的回答是: 黑羊国出卖我的情报给帖木儿,后又收留犹大,故而要灭其部族。 穆扎法尔国虽弱,却能独善其身,是以能得到我的宽恕。 这番话有理有据,让各部族更加信服。 然后就是,犹大在各势力中的生存空间愈发狭小。 毕竟没人会为了他们得罪秦国。 这一切说起来话长,实际上就发生在短短的三四个月时间里。 秦国正式占据安西高原,其疆域横跨安西高原、沙姆地区。 势力辐射范围,包括了安西湾、阿拉伯半岛,以及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等地区。 不过就在这时,朱樉宣布秦国迁往安西高原,并正式在此地建国。 沙姆地区被拆分成了数个部分,其中大部分被封给波斯人复国。 秦国和波斯人的协议,早就传遍了安西,基本没有人相信。 因为此事,秦国没少被人诟病。 当然,被嘲讽最厉害的还是波斯人,你们这群傻蛋,连这种谎言都信? 还不如相信我是呢。 然而此时,所有人都震惊到沉默。 秦国竟然真的信守承诺。 原本的笑话,变成了一个能传唱数千年的佳话。 朱樉在安西的威望,也达到了新高。 这样信守承诺的人,谁会不信服呢? 以至于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安西各势力签署协议
相关推荐:
魔界受欢之叔诱(H)
归宿(H)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媚姑
缠绵星洲(1v1虐爱)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狂野总统
赘婿
小怂包重生记(1v2)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