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月火焚心 > 第162章

第162章

这群人说明了自己的打算。 并且许诺,所有收获大家平分。 这也是《海盗》里的规矩,所有收获都要平分。 当然,提供船只的那个人有权利多分一份儿。 陈永和虽然有船,但因为喜欢《海盗》,经常和海混子搅浑在一起。 在这个圈子里还是有一定名气的。 所以,当他提出自己的想法之后,立即得到了一部分海混子的响应。 很轻易就招募到了一百二十多亡命徒。 他们的动作,自然逃不过锦衣卫的眼睛,很快淡马锡总督傅安就知道了这件事情。 他并没有嘲笑反对,而是主动找到陈永和,表示愿意资助他的行动。 “我可以为你们提供三艘船,以及各种物资。” “还能为你们出具一份文书,可以沿途获得水师的帮助。” 陈永和自然很乐意,三艘船以及相应的物资,那可是天价。 若是让他自己出,还真有点伤筋动骨。 现在有人愿意资助,简直太好了。 而且,有官方支持的探险,和没有官方支持的探险,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但他也深知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 很谨慎的问道:“不知总督想要我做什么?” 傅安笑道:“不需要你付出任何东西,如果你此行有所发现。” “就将我资助你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世人即可。” 陈永和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要政绩。 如此他就放下心来,说道:“傅总督放心,我陈永和在海上混,靠的就是义气二字。” “绝不会做那忘恩负义之事。” 傅安满意的说道:“如此便好,我先预祝陈船长凯旋。” 有了傅安这个淡马锡总督的支持,陈永和的冒险团很快成型。 这支不大的船队沿着楚国和琉球,进入日本海域,然后在朝鲜王国补充了物资。 最后一头扎入东北海域消失不见。 此时还没有人意识到,他们将会带给大明怎样的惊喜。 第371章 大战将起 巴士林岛,也就是前世的中亚国家巴林。 从黑衣大食到倭马亚王朝,再到阿拔斯王朝时期,这里一直都是阿拉伯帝国的重要港口。 阿拔斯王朝为蒙古帝国旭烈兀西征所灭,巴士林岛就成了三不管地带,兜兜转转换了好几任统治者。 但那些统治者政权并不稳固,也就不怎么在意这座小岛。 直到秦王朱樉的出现。 朱樉的封地在极乐岛(索科特拉岛),那里气候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更无法承载大量人口。 不过秦国的真正目标并非这里,而是安西(伊朗)高原。 只是现在那里被黑羊国和穆札法尔国分别占据,朱樉作为后来者,自然不能过早暴露目标。 于是他就将目光放在了巴士林岛。 先在安西(波斯)湾获得一处落脚地,才能更好的经营这里。 巴士林岛就是一个不错的目标。 先是派遣杏红和岑信通来这里了解情况,然后在阿扎萨的搭桥牵线下,认识了各个部族的首领长老。 这些部族的首领长老,对于大明来的人,自然是非常的欢迎。 毕竟大明击败了强大的蒙元帝国,肯定更加的强大。 而且来自大明的商品畅销世界,足见有多么的富裕。 一个富裕又强大的国度,他的子民走到哪里都能获得尊重。 在与大家熟悉之后,杏红终于图穷匕见。 想要获得巴士林岛的所有权,用来停靠商船建立补给点。 事实上,对于这座岛屿,那些部族的人根本就不重视。 然而当有人想要出钱买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冒出来,宣示对它的主权。 并强调这里对我们多么重要,绝对不能……得加钱。 最关键的是,他们想要获得一部分大明商品的分销权。 朱樉听到杏红的传信,不屑的道:“贪财短视之辈,他们祖上的脸都被他们丢光了。” 李芳在一旁提醒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况且此地是他们的主场,我们还需小心为上。” “哼。”朱樉很不喜欢这种说教式的劝谏,却也知道对方说的在理。 关键是,李芳只是暂时跟在他身边,将来是要去李家自己的封国的。 对方说话敢于如此耿直的底气也正在于此。 双方既然是合作关系,他也就没什么好生气的。 就算不喜欢听,有些话也必须听着。 所以,他也只是冷哼一声表达不喜,并没有多计较什么。 李芳虽然说话耿直了点,但并不想真的得罪朱樉。 见对方表达不满,也立即就放低了姿态,说道: “对方已经有了出售巴士林的意向,不知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做?” 朱樉收起情绪,说道:“你代表我去一趟巴士林。” “告诉那些大食人,如果他们肯降低一些价格,我可以与他们结成同盟,帮他们抵御外敌。” “最好能拉着他们组建一个联盟……” 李芳先是不解,皱眉思索片刻才明白他的打算,不禁露出敬佩之意: “大王英明,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秦国毕竟是外来者,占据巴士林岛后,必然会遭到本地大国的觊觎。 比如白羊国和黑羊国,甚至一直敌视大明的帖木儿汗国,都会使一些小动作。 甚至直接出兵攻打他们。 那些大食人虽然一盘散沙,但作为地头蛇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 他们关系网在这里,还可以帮忙收集情报。 总之,这个同盟要是能建成,就意味着他们打开了突破口,开始融入当地社会了。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朱樉组建这个同盟,有着更深远的计划。 比如,利用这些大食人扰乱当地,为后续拿下黑羊国等大国创造条件。 进而还能帮助阿扎萨复国。 同时,扶持这帮白袍子王爷,也能在将来牵制复国后的波斯。 他可不会天真的以为,波斯会永远效忠大明。 更不会认为,波斯会老老实实的遵守协议,不搞领土扩张。 所以,必须未雨绸缪,给他们拴上缰绳。 阿扎萨既然准备以宗教立国,还是那种比较小众的宗教。 那么就再扶持一帮子大众宗教的信徒,让他们搞对立。 小亚细亚的白袍子王爷们,大多都信奉逊派,是最适合担任这个任务的了。 这才是朱樉的全盘计划,在陈景恪的计划上,略作调整制定的。 不过这个计划,就没必要对李芳这个注定要离开的盟友讲了。 在拿到朱樉的授权后,李芳就前往巴士林岛,会见了各个势力的首领。 本来他以为,讨价还价、结盟什么的会很麻烦。 谁知道,对方一听说他们愿意提供军事保护,顿时就兴奋起来。 连忙表示,只要大明(秦国)愿意为他们提供军事保护,他们可以降低出售巴士林的价格。 甚至他们还能将外交权一并交给大明(秦国)。 把李芳震惊的一度失语。 什么情况?如此轻易……不,甚至可以说是迫不及待的,就将军事权和外交权交给别人了? 这些大食人就没有一点国家族群概念吗? 以至于他以为对方在给自己下套。 经过阿扎萨的解释,他才知道事情的真相。 这些人除了信仰之外,确实没有国家和族群的概念。 对于那些白袍子王爷来说,什么都没有他们对部落的统治重要。 有人为他们提供武力保护,反而能节省维持军队的开销。 何乐而不为呢? 这种认知和想法,让李芳大受震撼,几以为在听故事。 然而看着热切的部落首领们,他不得不相信了此事。 事实上他不知道的是,前世这些白袍子王爷也是一个德性。 只不过那时候,他们将外交和军事权,交给了英法美等列强。 这一世大明抢了先而已。 不过这些部落首领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我们知道大明强,可你们的秦王手里有多少兵马,有没有能力保护我们,总得展示一下吧? 于是秦国的舰队就出现在了安西湾。 百艘战舰遮蔽了大片的海面,一眼望不到边。 为了展示火力,他们还在海上放了很多靶船。 二十余艘炮舰在七八里外开炮,将靶船全部击沉。 震天的炮声,以及那无与伦比的攻击力,彻底征服了白袍子王爷们。 他们很是痛快的在同盟书上签下了名字,并到处宣扬这份协议。 其目的是告诉所有人,他们有人保护了,不安好心的人离远点。 而秦国也顺势对安西列国发出照会,小亚细亚联盟从此就是我们的保护国了。 希望诸位能和平相处,不要闹的不愉快。 这份声明在当地引起的反响有多大,可想而知。 大明,那可是传说中最强大富裕的国度,竟然将手伸到了这里? 然后各国的反应也并不一致。 穆札法尔朝虽然是蒙古人建立的国家,但被帖木儿帝国针对濒临灭亡。 已经无暇顾虑这些了。 黑羊国的首领卡拉·优素福则忧心不已。 他才刚刚带领自己的部族独立不久,时刻面临帖木儿帝国的威胁。 所以,并不想再多一个敌人。 可他的国家信仰的是什派,和逊派是死仇。 秦国支持的小亚细亚白袍子王爷,基本都是逊派。 会不会因为信仰的不同,对他们动手? 就在他担心不已的时候,阿扎萨出现了。 表示秦国并不信奉伊教,无意介入宗教战争,不会对黑羊国动手。 关键是,大明和帖木儿帝国有仇,而且是不死不休的那种。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双方不但不会成为敌人,还有合作的可能。 优素福并没有全信他的话,而是私下派人去打听了一下。 结果发现阿扎萨的话全部属实。 大明信仰的是佛教、道教和妈祖教,且信仰相当的自由,基本没有宗教迫害。 而且和帖木儿帝国是真的有仇,帖木儿更是几次扬言要东征大明。 如此,优素福终于放下心来,并有了和秦国结盟的心思。 当然,目前也只是有这方面的想法,并没有付诸行动。 毕竟秦国初来乍到,谁也不知道他们的真正打算,更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立足。 所以结盟什么的不着急。 不过商业关系还是可以建立的,大明的商品是真的香。 至于奥斯曼帝国……他们的手脚还没有伸到这里。 此时他们和欧洲人打的狗脑子都出来了,也无暇过问这里的事情。 要说反应最大最强烈的,反倒是白羊国。 一个黑羊国一个白羊国,只看名字就知道这俩不对付。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这俩国家是死仇,不死不休的那种。 黑羊国信奉的是什派,白羊国信奉的是逊派。 黑羊国和帖木儿帝国是半敌对,白羊国是帖木儿帝国的藩属。 虽然白羊国和小亚细亚的白袍子王爷们一样,都信仰逊派。 可双方也是有仇的。 仇来自于领土要求——白羊国想扩张。 事实上,前世白羊国确实在十几年后,一度占领了部分小亚细亚的领土,巴士林也短暂的被他们统治过。 现在秦国突然冒出来,夺取了巴士林的所有权,并宣布了对白袍子王爷们的保护权。 在白羊国看来,就是在抢他们嘴里的肥肉。 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过人的名树的影,大明这个名字,还是有亿点威慑力的。 白羊国王卡拉·奥斯曼向自己的宗主国,帖木儿帝国通报了此事。 此时帖木儿刚刚征讨钦察汗国回来。 虽然此战他大获全胜,可持续了五年的战争,也让帝国兵疲马困民竭。 正常来说,至少得歇息两三年才能再次发动大战。 然而,雄心勃勃的帖木儿,得知大明的手竟然伸到了这里,顿时就无法忍受了。 别的势力怎么跳他都无所谓,唯有大明的势力他不能忍。 于是不顾部下的劝说,执意亲征小亚细亚。 准备用铁与血告诉世人,谁才是这里的王。 不过他也知道,跟随他征讨钦察汗国的主力不能再出征了。 否则不用打,疲惫不堪的部下就先造反了。 于是就将别处的守军抽调了一部分回来,勉强凑了五万大军。 比如正在攻打穆札法尔国的军队,就全部被抽走。 这给了岌岌可危的穆札法尔国喘息的机会。 穆札法尔国的国主沙·曼苏尔大喜,然后毫不犹豫的,就将自己打探到的消息告诉了朱樉。 他自然没安什么好心。 秦国和帖木儿帝国打的越惨烈越好,最好能一直焦灼下去,让帖木儿无力他顾。 黑羊国也全国戒备,生怕被帖木儿搂草打兔子给一起弄了。 而且优素福也抱着相似的心态,准备坐山观虎斗。 所以,也一直在给朱樉通传情报。 小亚细亚的白袍子王爷们也慌了,帖木儿的威名在这一块,能止小儿夜啼。 他们不禁有些后悔,自己为啥要和秦国结盟? 但后悔也已经晚了,只能祈求秦国能获胜。 朱樉趁机提出了很多条件,比如帮秦国打探各种情报,比如为秦国采购战马。 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的白袍子们,自然是满口答应。 于是各种情报源源不断的传来。 帖木儿才刚刚出发,朱樉就已经将他的底裤是什么颜色都摸清楚了。 当然,朱樉可没有将情报任务,都交给这些人。 杏红和岑信通两人,也借此机会将自己的情报网撒了出去。 获得了更多更详细的信息。 比如帖木儿帝国的敌人具体都有谁,比如钦察汗国那个被帖木儿废掉的大汗脱脱迷失复辟等等。 这些情报有的现在能用到;有些眼下用不到,却能为以后的长远计划提供支持。 除了这些情报,朱樉最关心的就是战马问题了。 在安西和小亚细亚,骑兵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只可惜,这里离大明太远,不方便运送战马。 而他一个外来户,想大批量采购战马也不现实。 所以,他才会趁此机会,要挟白袍子王爷们为他采购战马。 在死亡威胁面前,白袍子王爷们也爆发了巨大的力量。 只用了短短半个月的时间,竟然凑了四千多匹战马。 当然,这其中黑羊国、穆札法尔国暗中出了不少力。 朱樉大喜,立即抽调了两千卫队组建了骑兵。 他的卫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本身就是骑兵,擅长骑射。 有了战马熟悉一段时间,就能恢复战斗力。 同时,他又命人将百姓中的青壮,全部招募加入军队。 组建了一支一万四千人的步兵队伍。 这些人可不是炮灰,从到达小亚细亚那天开始,他施行的就是全民皆兵政策。 所有人每周都要参加两天军事训练。 这么长时间下来,青壮都是合格的士兵。 以亲王卫队为骨干,以青壮百姓为兵,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可一点都不差。 然后就是打造战车、拒马、弓弩箭矢等等物资,为接下来的会战做准备。 二十天后,帖木儿的大军终于到达白羊国。 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第372章 问问我的舰炮 九月底,帖木儿率军到达白羊国。 白羊国王卡拉·奥斯曼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亲自到国界边上迎接。 帖木儿对他的谦卑非常满意,当即就许诺,等打败秦国就出兵帮他消灭黑羊国。 卡拉·奥斯曼欣喜若狂,一度激动的匍匐亲吻帖木儿的靴子。 回到王都,他立即下令,召集全国的军队协助帖木儿作战。 除了必要的防守兵力之外,所有的军队全都被集结,最后竟然给他弄出了四万余人。 和帖木儿的五万余军队加起来,将将超过十万人,不过对外宣称是十五万。 帖木儿毕竟也是战功赫赫之人,虽然仇视大明,却也没有贸然出兵。 而是不停的派人收集情报。 让人没想到的是,之前一直和秦国暗通款曲的黑羊国王优素福,偷偷把秦国的情报送给了帖木儿。 小亚细亚这边,个别白袍子王爷,也秒秒钟选择背叛。 出卖秦国和联盟的情报,以换取帖木儿的原谅。 反倒是穆札法尔国的国主沙·曼苏尔,严词拒绝并羞辱了帖木儿的使者。 然后还将此事告诉了朱樉,让他小心被人出卖。 对此朱樉没有丝毫的意外,作为外来者,不被本地人信任是很正常的。 与之相反,帖木儿纵横安西数十年,名字能止小儿夜啼。 更何况双方兵力悬殊,该讨好谁可谓是一目了然。 别说是那些本地人,就连秦国内部都有很多人心怀忧虑。 汤軏就忧心忡忡的道:“我们只有两万六千人,还有一万是水师。” “帖木儿部至少有十万大军……我们真的要正面迎战吗?” 朱樉表情淡然:“怎么,怕了?” 汤軏脸色有些红,却老实的点头道:“怕,怕失败,更怕无颜见大明父老。” 朱樉笑道:“你倒是坦诚,放心,本王心中有数。” 汤軏也不再说什么,其他人虽然没有说什么,但见朱樉如此胸有成竹,也心安了许多。 他的军事能力是得到过验证的,值得被信任。 朱樉接着说道:“让水师出动,将白羊国的水师全部歼灭。” “同时照会列国,将所有船只开出安西湾。” “五日后,我们将会无差别攻击海湾内所有船只,直到我们与帖木儿的战争结束。” 李芳劝说道:“大王三思,大敌当前不宜得罪太多人啊。” 其他人也都是差不多的态度,这时候应该拉拢中立国才对,怎么能如此强势威胁对方呢? 对他们的反应,朱樉不禁有些失望,不过还是解释道: “我们是外来者,你们不会以为,他们会坐视我们立足吧?” 更何况,如果秦国立足,大明的商品必然会优先通过秦国进行中转。 以后他们还怎么通过中转贸易赚取暴利? 所以,让秦国和帖木儿两虎相争,是所有人都乐于见到的。 如果秦国战败,那也能消耗帖木儿的有生力量,使他短时间内无力再发动侵略战争。 中立国再顺势出兵,瓜分秦国遗留的资产,壮大自己的力量。 如果秦国获胜,那就更好了,帮他们解决了安西最大的隐患。 而且秦国以弱胜强必然是惨胜,很难再有战斗力。 他们正好出兵收尾,顺势接收秦国留下的资产。 所以,与帖木儿的这场战争,无论秦国是输还是赢,都要提防其他势力的觊觎。 尤其是黑羊国和穆札法尔国。 而两国的最佳出兵方式,就是通过安西湾用水师投放兵力。 因为陆上出兵速度慢,还会被敌人阻挠,水上则省事儿的多。 所以,秦国最安全的做法,就是清空安西湾。 至于这么做会不会惹得其他势力不高兴…… 朱樉表示:“他们不高兴又能如何,有意见先问问我水师舰炮再说。” 眼下他们希望秦国消耗帖木儿的兵力,就算不高兴也不会说什么。 等秦国击败帖木儿,他们就算不高兴也不敢说什么。 而且有了这次的行动,以后几乎就默认了秦国在安西湾的霸权。 所有势力的船只进入这里,都要经过秦国的允许。 明白了这一切,李芳等人看向朱樉的目光,充满了敬佩。 这就是秦王啊。 面对帖木儿的十万大军,依然淡定自若。 还能兼顾全局,将所有事情都考虑的面面俱到。 可惜……路走偏了,否则成就远不止于此。 另一边,帖木儿也很快就拿到了想要的情报。 沙哈鲁看着手中的情报,说道:“骑兵两千,步军一万四,水师一万。” “算上那群不知死活的大食人凑出来的五千骑兵,也不到三万人。” 他是帖木儿第四个儿子,今年才十六岁,却已经是战场老将了。 攻打穆札法尔国的军事行动,就是由他主持的。 前世,他于一年后亲手杀死了沙·曼苏尔,灭亡了穆札法尔国。 后来他在帖木儿死后,重新整合了分崩离析的帖木儿帝国,维持了在安西的霸权。 而他的死亡也标志着帖木儿帝国彻底没落。 帖木儿要攻打朱樉,抽调的主力就是隶属于他的军团。 他自然也要随军出征,且是帖木儿此战最重要的助手之一。 听完朱樉的详细情报,卡拉·奥斯曼迫不及待的吹捧道: “区区三万人,在大埃米尔的大军之下,将不堪一击。” 帖木儿却很清醒,说道:“大明不是普通的国家,明军的强大也非其他国家的军队可比。” “我们不能因为人数差距,就轻视他们。” 马屁拍在马脚上,奥斯曼连忙一副受教的样子: “大埃米尔教训的是,我不该轻视任何敌人。”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说道: “我国亦有万余水师,可以牵制秦国水师。” “如此他们能上岸作战的军队,就只剩下骑兵、步兵万余人……” “不知大埃米尔以为此计可行否?” 帖木儿却摇头道:“情报中说,秦国水师有炮舰,可在数里外攻击敌舰,恐怕你的水师不是对手。” 奥斯曼内心很是不以为然。 我知道火器厉害,当年蒙古人用这玩意儿攻陷了不少城池。 可火炮才能打多远?更何况是装在船上,摇摇晃晃的能打的准? 什么七八里外命中靶船,肯定是吹嘘的,要么就是运气。 再说了,我只是让人去牵制对方的水师,又不是决战。 打不赢跑总可以吧? 带着对方的舰队在海里绕圈圈,也是一种牵制。 你帖木儿就是瞧不起我们…… 被人鄙视,总是会心里不好受的。 虽然是藩属国,可奥斯曼依然很憋屈。 更憋屈的是,他不敢表现出来,还要称赞对方顾虑周全。 他太讨厌这种感觉了。 帖木儿又不会读心术,自然不知道这位表情谦卑的藩属心里在想什么,自顾自的进行着自己的军事部署。 不外乎就是加紧筹集军事物资,休整军队,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 然后,他还做了一件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给朱樉下战书。 战书上明确写了,他将在半个月后起兵征服小亚细亚,期待明军的到来。 送信的任务,自然交给了奥斯曼。 心情不爽的奥斯曼,就准备将信交给自家水师。 你帖木儿不是看不起我们的水师吗,我偏偏要让水师去亮亮相。 然后他就得到了一个噩耗。 一天前秦国水师对他们发动突袭,白羊国水师全军覆没,位于法奥的港口也被焚毁。 现在秦国水师正沿着大食河(阿拉伯河)北上,炮击沿途的定居点。 听到这个情报,奥斯曼眼前一黑,差点晕倒当场。 要知道,在安西和小亚细亚这种地方,居民大多都沿河居住。 白羊国也不例外,人口最稠密的地方,就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岸。 现在被秦国攻击,那后果不堪设想。 清醒过来之后,他也顾不上之前的憋屈,连忙去找帖木儿求援。 得知此事后,帖木儿也露出不敢置信之色。 他确实看不上白羊国的水师,也不认为对方能牵制的住秦国水师。 可绝没有想到会败的如此快,如此彻底。 不光水师被全歼,还被人家沿河直上,攻击两岸的聚居区。 秦国似乎比他想象的还要强大的多的多。 不过,他依然有些无法相信,秦国是怎么做到的。 难道将大炮装在船上,就能发挥如此大的威力? 事实上确实不怪他,他认识的大炮笨重无比,射程虽远却无法保证命中率。 他并不知道,大明的火炮是经过陈景恪和工匠们改良的。 重量轻了许多,威力和射程都有所提升,命中率也提高了不少。 甚至还加装了减轻后坐力装置。 若非材料不过关,这些大炮可以直追三四百年后,西方列强的装备了。 用来对付现在的敌人,简直不要太轻松。 帖木儿怎么都无法想通此事,于是决定亲自去看个明白。 他带领五千骑兵,日夜兼程前往目的地。 在离阿巴丹二十余里的地方,他见到了许多仓皇逃难的百姓。 让部下抓来几个询问,很快就知道了缘由。 攻击来自于水面上的战船,是一种声音很大的武器,可以在很远的地方发起攻击。 具体多远,说什么的都有。 有说五六里的,有说七八里的,还有说十几里的。 主要是,火药在西方世界还没有普及开来,只有一部分人才知道。 普通百姓压根就不知道这玩意儿,更不知道火炮。 只能将自己见到的东西,用最夸张的语言描述出来。 帖木儿的神情却越来越严峻。 他从这些人的话里,大致听出了一些东西。 秦国的战船对阿巴丹镇和港口进行了炮击,他们的大炮射程非常远,最远疑似打到了十几里外。 对此他心中存疑,但也不敢完全否定。 更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炮弹。 听这些难民说,炮弹不是铁球,而是一种落地会爆炸的东西,方圆数步内人畜不存。 还会引起大火。 这威力就太恐怖了。 未知的东西,才是最让人担心的。 帖木儿非但没有退缩,反而决定必须去见一见这全新的大炮。 否则,这场会战不好打。 一行人快马加鞭,很快就来到了阿巴丹镇。 此时整个镇子和港口,都陷入了一片火海,只有少部分人徒劳的在救火。 河面上已经不见了秦国战舰的踪影。 他连忙抓了几个百姓审问,得知在一个多时辰前,秦国军队就已经撤走了。 这让帖木儿非常的懊悔,应该早点过来。 他心中已经计划好了方案,派一部分骑兵故意向秦国战船靠近,吸引对方炮击。 好亲眼见一见那未知大炮的威力。 只可惜,对方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事实上,秦国水师离开并不是巧合。 大食河是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和好几条河流,交汇形成的入海通道。 总长度大约在一百里左右,水比较深,河面也较宽,适合大船通行。 而阿巴丹镇,恰好处在几条河的交汇处,也就是大食河的开端。 再往里走,就要进入它的支流了。 河道变浅变窄,战舰进去不好调头,很容易被人家摸到身边给弄沉。 所以,在炮击过阿巴丹镇之后,秦国水师就掉头回去了。 正好让帖木儿扑了个空。 不过帖木儿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他派人去寻找弹坑,通过弹坑看到了很多信息。 弹坑最密集的距离,大致在五到八里这个范围内,最远的

相关推荐: 归宿(H)   人妻卖春物语   修仙有劫   下弦美人(H)   阴影帝国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大唐绿帽王   老师,喘给我听   媚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