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月火焚心 > 第149章

第149章

的朱樉再次出现在船头,看着重新被驱赶到一起的六万余人。 神色里充满了亢奋:“送他们上路。” 第344章 血 看着身后的一万人,一名属下问道: “总督,让他们在这里看着……这好吗?” 许柴佬语气沉重,说道:“就是要让他们看到,然后将今天发生的一切告诉世人。” 那属下说道:“发生了这种事情,他们应该不敢继续留在岛上了吧?” 许柴佬叹了一声,说道:“你以为短期内他们还有机会离开这里吗?” 那属下顿时不说话了。 被挑选出来的一万人并没有就此解散,而是被聚集在一处,注视着码头上的人。 到了这会儿,再傻的人都知道即将发生什么。 有人惶恐,也有人激动。 杏红是岛上的某风月场所的一名娼妓。 她原本是官宦家小姐,后来她祖父因牵扯到赵瑁案被查,全家都被贬为奴。 她也被充入教坊司。 所幸,没多久朝廷就废除奴籍,他们恢复了自由身。 但被充入教坊司的经历,让她很难再嫁良人为妻。 倒是有很多大户贪图美貌和才学,想纳她为妾。 只是她受够了那种非人的生活,并不想再沦为另一种奴仆,就拒绝了。 恰好当时朝廷要开发淡马锡,需要大量人才。 本来这不是她一个女子能参与的,但已经没有立身之地的她,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来淡马锡。 她本以为会是一个新的开始,哪怕这个开局会非常艰难。 然而事实比她想象的还要残酷无数倍。 她刚来到淡马锡,就被直接掳到了妓院。 被掳过来的不只她一个,还有很多人。 不少女子不甘心试图求救,一开始总督衙门确实派人过来问过。 但也只是问问而已,就没有然后了。 事后那些求救的女子,都被用最残忍的手段折磨死。 至此,杏红彻底死了心。 这就是无底深渊,每年都有不知道多少女子被折磨致死。 曾经在教坊司的经历,反而救了她。 教坊司接待的基本都是达官贵人,那些人玩的很花。 单纯的色已经无法满足他们,附带才艺表演才能提起他们的兴趣。 为了满足这些客人的需要,教坊司会对女奴进行调教,教授各种技艺。 杏红本就是官宦人家出身,自幼熟读诗书,掌握的技艺更多。 在教坊司她或许并不突出,然而在淡马锡这种地方,她的技巧让她成为了花魁一般的存在。 正是靠着这些手段,她活了下来。 并且安抚保护了不少沦落到这里的女子。 在某种意义上,她也是淡马锡岛的名人。 也正是因此,在之前挑选无辜之人的时候,她才得以被选出来。 更了解官场规则的她,很清楚当前意味着什么。 被挑选出来的人可以活,码头上的那些人都得死。 一次杀死六七万人,那位秦王果然如传说中一般,是个屠夫。 以前她觉得秦王不仁,现在她只觉得原来嗜杀也可以是优点。 挤到人群最前方,踮起脚尖观察远方码头上的人群,试图寻找当初压迫她们的那些人。 很快她就根据华丽暴露的衣着,判断出有几个是风月场所的老鸨。 这些人同为女人,对待别的女人手段比男人还残忍。 多少无辜少女,被她们折磨的不成人形。 此时看着那些人拥挤在一起,犹如待宰羔羊,她只觉得发自内心的畅快。 但她更痛恨的,还是那家妓院的掌柜等人。 他们才是一切的罪魁祸首。 只是码头上人太多,双方离的又比较远,她什么都没看到。 不过无所谓了,就当对面所有人都是仇人,反正也确实没几个是好东西。 和她有差不多遭遇的人还有很多,大家都在期待着想象中的那一幕发生。 很快明军就开始行动起来。 全副武装的秦王卫队,排成队列开始从三面合围开始缩圈。 另一名是海洋,水师战舰在巡弋,所有落水之人都会被当成猎物一般射杀。 那些平日里凶神恶煞一般的人,此时再也没了当初的嚣张,一个个都惊恐的看着越来越近的士兵。 有人徒劳的呼喊: 我是兵部刘侍郎的人,你们…… 我是楚王的人,我是楚王的人,你们不能杀我…… 许柴佬,我是你亲叔叔,你个数典忘祖的…… 然而,在嘈杂的大环境下,他们的声音根本就传不出去。 眼见士兵越来越近,他们开始拼命的往人群中间挤,好像这样就能安全一样。 圈越来越小,拥挤越来越严重……踩踏发生了。 不知道多少人,被活活的踩死。 有些人实在受不了,想要跳海逃走,然而这样死的只会更快。 这一幕,有些人惊恐,有些人不忍,有些人却大声叫好。 杏红亲眼看着那几个艳丽的衣服消失,兴奋的又叫又跳。 以至于许柴佬等人都听到了,诧异的朝她看来。 得知她的身份,顿时就了然了。 很快亲卫队就完成了缩圈,屠杀开始了。 正所谓物伤其类,亲眼见到这么多人被杀,已然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承受范围。 越来越多的人转过头不敢再看。 许柴佬也想转过去不看,但想到这一切都是自己的软弱造成的,他就强迫自己一直看下去。 这就是教训。 只是让他意外的是,那个叫杏红的花魁非但没有害怕,反而更加的癫狂。 一边落泪,一边大声叫好。 略微一想就知道她为何会如此,那是恨极了这些人。 一想到这一切都是因自己而起,他就更加的痛恨自己。 船上,朱樉正拿着望远镜欣赏着这一幕,神情充满了扭曲的快意。 因为太激动手不小心抖动了一下,望远镜的镜头偏转,恰好看到了远处又喊又叫装若疯癫的杏红。 这让他很是诧异,竟然一点都不害怕? “那个女人……带她来见我。” 一旁的亲卫立即领命前去找人。 李芳却眉头微皱,露出担忧之色:“大王,此举怕是不妥……” 朱樉自然知道他担心什么,放在以前他肯定会训斥对方。 但经历那么多事情,他也成熟了不少。 嗜杀归嗜杀,却不再那么是非不分,就解释道: “放心,我心中有数。” 见他如此说,李芳虽然还是担忧,却也没有再说什么。 心中则暗暗下定决心,如果秦王继续走老路,那就别怪他联合其他人做点什么了。 毕竟大家抛下中原花花世界,跟随朱樉跑到小亚细亚去,不是为了游山玩水。 不能任由朱樉胡闹,弄的大家都没了好下场。 朱樉并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国相在想什么,他确实没有别的想法,就是突然看到了,有些好奇而已。 随口吩咐下去之后,就没有再当回事儿,而是举起望远镜继续观看。 杀戮依然在继续,无数尸体倒在了地上,码头被血液染红。 血水顺着石板的缝隙流入大海,不一会儿沿岸大片海水变得暗红。 然而奇怪的是,面对这种必死的局面,只有个别人试图反抗,但也只是死的更快而已。 更多的人拼命往人群中央挤,甚至拉着其他人挡刀。 看了一会儿之后,朱樉就觉得索然无味,放下望远镜说道: “无趣,牲畜被杀的时候都知道反抗,这些人连牲畜都不如。” 周围人都默然不语。 六七万人真要暴动反抗,仅凭秦王卫队还真不好办。 然而这种局面并没有发生。 亲眼目睹这么多人被屠杀,郭成心中也忍不住有些发颤。 秦王的残忍超出了他的想象。 还好自己谨小慎微没有参与那些事情,还好自己的背景也算深厚,尤其是和马娘娘关系不错。 否则,别说庇护手下了,自己能不能落好都尚未可知。 另一边,杏红得知秦王要见自己,也很是诧异。 我不认识他啊?他是怎么知道我的?又为什么要见我? 但很明显,亲卫并不会回答她的问题。 不过想到对方给自己报了仇,杏红还是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 许柴佬也同样诧异,同样的充满了疑惑,就想陪她一起去。 至少要看看发生了什么,如果情况不妙,可以尝试护一护她。 几人很快就来到船上,在甲板见到了百无聊赖的朱樉。 见过礼之后,杏红很是大胆的主动问道: “不知大王召民女所为何事?” 朱樉见她一举一动落落大方,所施行礼仪也没有任何错误之处。 与方才在望远镜里,见到的疯癫模样大相庭径,就更是好奇: “你不怕本王?” 杏红回道:“以前怕,但现在不怕了。还很感激大王为我,为所有受害的无辜之人报仇。” 朱樉眉头一挑:“哦,如此看来你还有冤屈不成?” 杏红就将自己的遭遇全部说了一遍。 许柴佬怕朱樉不信,也在一旁说了一些事情,佐证她的话。 重点提了她保护帮助别的受害人之事。 只是朱樉明显并不在意这一点,他更感兴趣的是杏红的经历。 一般的男人遇到这么多挫折都很难坚持下来,她却活了下来,还帮助别人。 这很是不一般。 难怪她见到那么多人被屠戮,非但不害怕,反而表现的很疯癫。 不过即便如此,见到那么多人被杀还不害怕的,就心性方面也属于出类拔萃了。 本来朱樉只是有些好奇她的另类,现在反而起了爱才之心。 尤其是想到自己即将去小亚细亚,最缺的就是人才。 如果将杏红收入麾下,说不定就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想到这里,他终于开口说道: “从今天开始,你是本王的人了。” 李芳等人的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这秦王果然狗改不了吃屎啊。 许柴佬也有些诧异,秦王就真不在乎她娼妓的身份?什么样的女子都往后宫收? 杏红却表情不变,出言拒绝道: “民女乃不洁之人,岂敢侍奉大王。” 朱樉知道她误会了,就说道:“你想错了,本王不是要纳你入后宫,而是招揽你加入秦国为官。” “啊?”杏红惊讶不已。 其他人也同样震惊不已,招揽一个女子为官,还是一个这样的女人? 实在违反礼法。 如果换成以前,他们肯定会反对。 但想到面前的人是秦王朱樉,以及他的封国所在,众人顿时就不说话了。 大家反而开始思考,从刚才的经历可以看出,杏红不是一般的女子。 说不定还真能发挥作用。 朱樉继续说道:“你在大明和淡马锡岛已无立身之地,除非愿意一辈子为娼妓。” “跟我一起去秦国,在那里重新开始。” “如果你真有才华,能为秦国立下大功,本王不介意为你加官进爵。” 杏红依然犹豫,主要是此事有违常理,她确实很难相信。 朱樉显然是真的起了爱才之心,耐着性子说道: “你至今都以杏红的名字示人,应当是觉得自己的经历玷污了姓氏,故而不愿意以真姓名示人。” “若你能以女子之身做出一番事业,往日种种屈辱就会变成你坚贞不屈的象征。” “到时候,你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恢复本来姓名,甚至名垂史册。” 这番话对于别的部族女子来说,或许没什么用处。 但华夏人最注重生前身后名,对名垂史册格外重视。 不只是男人,女人也一样如此。 所以,杏红听到这番话之后终于心动了。 史册留名她不敢想,但寻回自己的真实姓名,已经足够让她拼一把了。 反正都已经这样了,大不了就是一死而已。 秦王虽然残暴,却从未听说过失信于人。 况且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来的话,总不能食言而肥吧? 值得搏一搏。 想到这里,她终于下定决心,直视朱樉的眼睛说道: “希望大王信守承诺。” 朱樉大笑道:“哈哈……本王还不屑于欺骗你一个女人……” 然后他指了指码头,说道:“需要去手刃几个吗?” 杏红很是意动,最终还是摇头说道: “谢大王好意,我还要留着有用身为大王效力,岂能轻易涉险。” 朱樉笑道:“真是个聪明的女人。” 这时,一直在旁边站着默不作声的岑信通,忽然站出来单膝下跪道: “卑职想加入秦国为大王效力,请大王恩准。” 第345章 明朝的苏武 投效? 朱樉淡淡的看了他一眼,一语不发转头继续看向码头。 众人都用鄙夷的目光看着岑信通,就算想更换门庭,这操作也太急躁了吧。 李芳出面拒绝道:“锦衣卫乃天子亲军,秦国乃小庙容不下你这尊大菩萨,岑百户休要再提此事。” 岑信通自然知道众人为何会如此,沉声说道: “因淡马锡之事卑职前路已绝,继续留在锦衣卫也无甚作为可言。” “大王此去必然会有一番作为,卑职想再搏一次。” 见李芳还想开口,他抢先说道:“至于锦衣卫百户身份……此番事了,卑职会前往洛阳请罪。” “若能侥幸活命,就辞去锦衣卫身份只身前往秦国效力,请大王准许。” 闻言,众人露出释然之色。 他能主动去洛阳请罪,可见不是那种逃避责任的人,大家对他的印象好转了不少。 李芳也不再说什么,而是等待朱樉的处置。 过了很久,朱樉才开口说道:“你先活下来再说吧。” 岑信通心中一喜,说道:“谢大王。” 许柴佬看着自己的老朋友,心里充满了愧疚。 他自然知道岑信通为什么要这么做。 淡马锡发生这么多事情,岑信通作为锦衣卫百户难辞其咎。 被处死的可能性不大,但也没有什么前程可言了。 至少在大明境内,他不可能再获得重用。 那么抓住这个机会去秦国,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但不管怎么说,这也意味着他十余年的奋斗基本被清零。 作为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许柴佬自然难受。 现在他越来越痛恨自己的软弱。 也让他认识到,改革建立新秩序,需要一往无前的勇气。 否则最终也不过是害人害己。 屠杀终于结束,码头的地面、海面全都是尸体,血浆有半尺厚。 更多的血液流入大海,海水都为之变了颜色,周围数十里都能闻到血腥味儿。 无数的海洋生物汇聚而来,争相啄食。 这一幕太过震撼人心,以至于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淡马锡人都不吃海港周围的任何渔获。 并渐渐演变成了一种习俗,不得在海港周围搞渔业捕捞。 这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生态,也算是意外收获吧。 接着朱樉下令,在淡马锡最显眼处将所有的尸体堆积成京观,并竖碑记录这里发生的一切。 “要让所有路过淡马锡的人,都能一眼见到。” “以后所有要在这里出仕、经商、定居的人,都要来这里接受洗礼。” 他的命令得到了彻底的执行。 一座巨大的封土堆,被树立在码头不远处的一片空地之上。 后来的官吏也确实遵守了他的命令,所有新人来这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参观这座京观。 在不久之后,围绕京观闹出了不少神神怪怪的传闻。 为了镇邪,当地人在京观旁边,修建了一座巨大的汉白玉妈祖雕像。 之后邪异之事就再也没有发生过,世人皆以为是妈祖有灵镇压邪祟。 无数人慕名前来参拜,让此地成为了妈祖信仰的圣地之一。 很多富商为了表达虔诚,为这座雕像贴了金身…… 至于京观,不知道是谁发起的行动,当地人在上面种植了花草树木。 后来竟然也成了当地的一景。 当然,这都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洛阳城那边。 朱樉出发之后,朱元璋毫无征兆的对外宣布: 怀念凤阳,怀念应天府,想要去那边住一段时间。 没有人觉得不合理,毕竟前者是老家,后者是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地方,要是不想那才有问题。 想了那就去呗,反正朱标已经坐稳皇位,天下人也已经适应了新皇统治。 太上皇可有可无无无无无无。 大家已经开始期盼,太上皇不在的日子,简直不敢想有多美。 老牌勋贵们则表现出了不舍,纷纷入宫确认事情的真假。 老朱没有多说,只说想到处走走看看。 事情确认之后,不少人表态,我们要跟随太上皇一起去,保护陛下的安全。 老朱顺水推舟的道:“好呀,咱一个人去还觉得无聊呢,有诸位老弟兄一起,显得热闹。” “都去都去,大家一起去。” 众人顿时被噎住了,俺们只是客气客气,太上皇您怎么就当真了? 然而话已经出口,想再反悔已经不可能。 接着朱元璋又下旨,点了六十多名勋贵以及五十余名文官陪王伴驾。 除了二十多个赋闲在家的,其余全是各个要职上的大员。 不过有一个人,是自己主动要求去保护老朱的。 那就是汤和。 老朱其实并不想让他就此退休:“标儿才登基不久,朝廷变革不断正需要你辅佐,你怎么能撂挑子呢。” “不行不行,你老老实实的给咱干着,哪都不能去。” 汤和盘腿往地上一坐:“上位,您说话可不能不算数。” “去年咱们就说好了,您和娘娘游历天下,我老汤牵马坠蹬护卫左右。” “您堂堂天子,一言九鼎,怎么能反悔呢。” “我不管,您要是不让我去,我就坐这不走了。” 朱元璋手拿痒痒挠,指着他无奈的道:“好你个汤和,都学会拿话堵咱了。” “好好好,既然你放着高官厚禄不要,非要跟着咱这个不中用的老东西,那就一块走吧。” 汤和高兴的一弹腿从地上跳起:“就这么说定了……哎呦,我的腿。” 却原来是太激动,落地的时候不小心崴了脚。 朱元璋一边让人去喊御医,一边搀住他吐槽道: “你这老东西真是活该,也不看看多大年纪了,还和小伙子一样蹦蹦跳跳呢。” “这下扭着了吧,疼死你也不亏。” 等到随行名单公布,就算再蠢的人都知道,太上皇这哪是想故地重游。 分明是在搞退功臣,为新皇彻底掌权做准备啊。 有些人想的更深,这不是简单的退功臣,因为很多勋贵依然担任要职。 比如李善长和徐达,那可是内阁的话事人。 所以,这是一个有选择的退功臣。 再看看这些被带走的人以前的作为,基本都对新政表示过不同看法。 得,这既是退功臣,也是为革新扫除障碍。 对于这种手段,其实大家都能接受。 退功臣是历朝历代都会发生的事情,有些朝代手段比较温和,比如光武帝刘秀、宋太祖赵匡胤。 有些则比较残暴了,比如西汉的几位皇帝。 朱元璋用这种手段劝退,可以说相当的温和。 温和到所有人都不敢相信。 要知道,以老朱以前的性格,直接上刀子才是最正常的。 金樽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言犹在耳。 即便是被退的那些人,也没几个真的不甘的,而是后怕的直冒冷汗。 都说以史为鉴,没想到不知不觉间,自己就差点成了历史人物。 当下哪还敢废话,赶紧辞掉职务收拾行李,跟着朱元璋一起踏上了去往凤阳的道路。 朱标也没矫情,搞什么依依不舍之类的。 老朱的身体比他还壮实,马娘娘经过这么多年调养,身子骨也还算硬朗。 出行又带着那么多人跟着,实在没什么好担心的。 例行将二老送走之后,他立即就投入到工作中去。 将空出来的职务,全部用自己人填满,非但没有影响朝廷运转,效率还提高了好几倍。 接着就和陈景恪商量起淡马锡之事。 许柴佬是定然不能继续留任了,那么就需要选拔一位新的总督。 陈景恪说道:“淡马锡是商业之城,新任总督最好懂经济。” 朱雄英:“它还负责协调南洋诸国的关系,最好要懂外交。” 陈景恪:“还肩负着教化蛮夷,宣扬华夏文化的重任,所以最好要有一定学识。” 朱雄英:“还要拥有强硬的态度,不惧怕任何威胁。” “……” 朱标听的头大无比:“是不是还要懂军事?” 两人一起点头:“最好懂一点。” 朱标没好气的道:“闭嘴吧,你们以为这种人才是地里的萝卜,随便拔啊。” 陈景恪自然知道,符合标准的人选不多。 人才,已经成为大明发展的最大短板。 老派官僚倒是很多,缺的是改革良将。 之前朱标倒是培养了一些人才,但对整个大明来说就是杯水车薪。 “大明需要一个专门培养新式官吏的地方啊,否则将会一直受制于人才短缺。” 朱标深以为然的说道:“所以特区必须尽快建立起来,在那里进行新式人才培训。” 陈景恪点点头,说道:“如果这次淡马锡能建好,也可以建一个人才培训基地。” 朱标有些头疼的道:“说来说去还是人才,淡马锡经不起折腾了,这一次必须要任命合适的总督。” “可是,这样的人才上哪去找啊。” 陈景恪也很无奈,别的事情他都可以想想办法,唯有此事他也束手无策。 朱雄英犹豫了一下,说道:“我那边倒是有一个人才,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胜任这个职务。” 朱标眉头一挑,说道:“哦,什么人?” 陈景恪也很好奇,他竟然还认识这种人才?以前没听说过啊。 莫非这小子有异心?背着我偷偷的拉拢人才。 朱雄英说道:“鸿胪寺丞傅安,当年曾出使高丽,面对伪王辛禑和大将李成桂等人都毫不怯场。” “后高丽覆灭,因功升任鸿胪寺主簿。” “之前我建立外交规则,他也出力甚多,被提拔为鸿胪寺丞。” “近些年一直负责番邦事务,在推广《华夏简史》方面亦有不错的表现。” “唯一欠缺的,可能就是经济方面的才能了。” 听说了他的履历,陈景恪也颇为意外,这还真是个人才。 果然,被历史埋没的人才实在太多了。 很多人缺的就是一个机会罢了。 事实上他不知道,上辈子傅安就被称之为明初杰出外交家。 出使帖木儿汗国,面对死亡威胁坚贞不屈,堪称明朝苏武。 这一世他大概率是不用出使帖木儿汗国了,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在别的赛道上,他依然脱颖而出。 朱标对傅安也相当满意,但…… “淡马锡是商业之城,他不懂经济之道,如何能胜任。” 陈景恪却说道:“陛下,不若将淡马锡设为特区。” “之前我们商议,在特区增设两个衙门,正好先在淡马锡实施。” “傅安不懂经济没关系,只要他肯听专业人员的建议就足够了。” “到时候商业的事情,就交给市管局的人负责,他这个总督只需要抓总就可以了。” 朱标也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就说道: “也只能如此了……明日让傅安来见我,顺便让他突击学习一下经济之道。” 至于别的配套官员,要求倒是没有那么高,朱标自己就任命了。 比如综改局和市管局的主官,直接从内阁行走里面挑选了两个人担任。 事情商量好之后,朱雄英派人通知傅安入宫觐见。 虽然没有直接说做什么,但入宫面圣就是一次机会。 对于傅安来说,这可真的是天上掉馅饼一般,兴奋的一宿没睡着。 第二天朱标、陈景恪两人对他进行了面试,发现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缺点也正如之前所猜测的那般,他对经济之道了解不多。 不过已经找到了解决办法,朱标倒也没有失望。 当即就宣布了对他的任命,并给他找来了几个老师,临时突击了解经济之道。 鉴于淡马锡的重要性,也将藩属体系的更多内容告诉了他。 至于帝国计划,暂时他还没资格知道。 即便如此,也让傅安震惊不已。 没想到围绕一个小小的淡马锡,朝廷竟然下了如此大的一盘棋。 而现在这个重担竟然落在了自己肩膀上。 他非但没觉得压力大,反而非常的兴奋。 做好了青史留名是必然的,甚至有机会展望一下部阁大佬的位置。 同时他心里还稍稍腹诽了一下许柴佬,这么好的机会,竟然弄成这种鬼样子。 商人就是商人,成不了大器。 时间快速流失,不知不觉一个月时间过去。 这天一个消息传回,秦王朱樉血洗淡马锡岛,共有九万余人被杀。 消息一经传开,举世震惊。 第346章 屠杀继续 秦王朱樉在淡马锡岛屠九万余人,更是一次性屠杀了六七万人。 这个消息先在南洋列国传扬开来,一开始大家还不信。 秦王是嗜杀,可这是九万人,能说杀就杀吗? 况且淡马锡总共才多少人。 九万,等于是将岛给洗了一遍。 淡马锡的重要性只要是出过海的都知道,朝廷会愿意? 可是很快秦王府发来公函照会列国,不用怀疑,事儿是真的。 原因也说的一清二楚,人心坏了、秩序乱了,推倒重来。 并且还警告列国,必须遵守淡马锡岛所有规矩,否则下次被屠的是谁就不好说了。 看完公函,列国的国主皆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那可是九万人啊。 很多小国的人数都没那么多,说屠就屠了? 然后受到惊吓的南洋各势力,都下达了相似的命令: 必须遵守淡马锡的规矩,违者族诛。 九万条人命带来的震慑力,是实打实的。 但朱樉的行动并未就此结束,接着他就下令,对世居南洋的大家族动了手。 吕宋岛,楚国。 正盘算着怎么从土著手里多抢……呸,多教化一些土著的楚王朱桢,听到这个消息愣了许久。 等回过神后,连忙询问自己在淡马锡那边的生意。 得知手下全部被杀,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吓的有些心慌。 然后立即下令,停止所有非法生意。 并且晓喻全国官民,以后必须遵守大明的规矩。 不只是在淡马锡岛上遵守,在楚国地界内也一样要遵守。 否则诛。 这下楚国的官商都不愿意了,在淡马锡岛遵守就算了,为何在楚国也要遵守? 他们就通过各种渠道,向朱桢表达了抗议。 朱桢先是给出解释:“秦王的性子本就嗜杀,又被圈禁了

相关推荐: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角色扮演家(高H)   小怂包重生记(1v2)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归宿(H)   小公子(H)   将军夫夫闹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