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这里的人崇拜祖先,并以其事迹为荣…… 这里的种种告诉他,原来世界还可以是这个样子的。 他试图寻找这个国度坚韧、强盛的原因。 最终答案指向了祖先崇拜。 崇敬祖先,为这个族群带来了有序历史传承。 即便处在低谷,他们依然靠着传承抱团在一起,寻找下一个复兴的机会。 而后来者,又在前人的基础上勇攀更高峰。 一代又一代人接力,才有了现在的华夏。 眼下大明的变革,在他看来就是这种接力的结果。 那个陈伴读确实是天才,但他的能力不是神灵赋予的,而是祖先经验的积累。 恰好到他这里迎来了一次爆发。 他的这种推测是否靠谱且不去说,就只说作为一名宗教学者,他竟然对祖先崇拜产生了认同。 已经可以视作是对信仰的背叛了。 他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试图将这个念头驱逐出脑海。 如果他依然生活在伊教世界,是可以做到的。 然而,此时他身在大明。 身边的一切都在影响着他,让他无法做到自我心灵的净化。 越是想要驱逐,这个念头就越是频繁的出现。 并且这个念头越来越叛逆,甚至开始质疑神灵。 无所不能、至高至大至伟,又无比的仁慈的神灵,竟然不允许信徒怀念先辈。 祂也太狭隘了吧? 人类创造的一切,都是在神灵的指引下完成的,一切荣耀归于神灵。 这是什么?这简直就是在窃取凡人的劳动成果。 神灵就是小偷。 当这个念头冒出来,他感觉自己的脑袋都炸裂了。 整个人的思想似乎分成了两个,一个指责他亵渎神灵,一个认为神灵是狭隘的小偷。 他无法解决这个思想问题,最终选择了苦行。 准备以肉体的磨砺,来反馈到精神层面。 他放下了所有的杂念,步行游历大明,用双眼去观察这个世界。 他了解到,华夏有诸子百家,有多种宗教,有很多不同的信仰。 每一个时期,每一个王朝,都有不同的选择。 有的选择了法家,有的选择儒家,有的选择崇信佛教,有的选择尊崇道教。 但不论选择哪种思想,华夏依然是华夏。 最终他悟了。 宗教不过是工具,内核是人。 工具凌驾于人之上,是本末倒置。 这个念头生出,之前的种种内心挣扎,都归于平静。 只剩下一个念头。 复兴波斯帝国。 而今日,他也正是为这个目的而来。 他对这个国家有所了解,虽然已经打开国门,但总体思想依然趋于保守。 只有这个力主革新,又对波斯有所了解的陈伴读,才最有可能会为他提供帮助。 一番交流下来,他更加肯定,这个陈伴读确实对波斯很有好感。 于是,他终于图穷匕见,说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 “不是我等不愿意复兴祖上荣光,奈何敌人太过强大,如之奈何啊。” 闻言,陈景恪嗤笑道:“此言欺骗一下外人还可,莫要将自己给骗了。” “大食帝国几次动荡,都是不错的复国机会,你们一次都没有抓住。” “据我所知,现在你们就是一盘撒沙……” “但凡真的有心,就不会如现在这般,连最基本的族群组织都没有。” 阿扎萨有些尴尬的道:“陈伴读误会了,非是我们不想抱团,而是不能。” “因为过往的荣光,我们波斯人一直备受当地统治者忌惮。” “一旦发现我们有抱团的迹象,就会出动武力镇压。” “直到蒙古人到来,我们才趁着势力空白,在阿塞拜疆建立了萨菲教团。” “但也只敢以宗教形式存在,不敢暴露复国的想法。” 这话半真半假。 之前说过,萨珊王朝覆灭后,波斯人就化整为零融入了大食帝国。 靠着丰富的行政经验,成功成为当地的官僚阶层,以及宗教学者。 任何一个国家统治中亚,都需要借助他们的力量来治理地方。 在这种情况下,要说他们没有能力抱团,那是扯淡的。 但他们抱团也确实不容易,不过不是来自于统治者的打压,而是他们自己丢失了文化传统。 没有了共同的文化和追求,血缘关系又逐渐疏远,想抱团就太难了。 后来波斯复兴,也是靠着什派作为立国思想才形成的凝聚力。 什是少数派,全民改信什派之后,就与当地占据大多数的逊派区分开来。 依此形成了内部凝聚力,并抵抗住了其他族群对他们的同化和兼并。 后来更是成为了什派的大本营。 当然,这都是后话,眼下萨菲教团还没有全面皈依什派。 只是一个纯粹的宗教组织。 成员虽然以波斯人为主体,但还包含了诸如库尔德、土库曼、阿塞拜疆等民族。 这些信息,有些是陈景恪前世就知道的,有些是这两年收集到的,还有些是阿扎萨自己告诉他的。 不过他并没有揭穿阿扎萨的谎言,那样怎么合作? 所以他故作什么都不知道,惭愧的道:“原来如此,是我人云亦云了,很是抱歉。” 阿扎萨连忙道:“陈伴读无需如此,其实你说的也没错,是我们这些后人不争气愧对先祖。” 陈景恪叹道:“因为萨珊王朝和华夏的友谊,我对波斯是有好感的。” “得知你们这几百年的情况,可谓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说到这里,他突然摇摇头,说道: “算了算了,这是你们自家的事情,你们自己都不着急,我又何必操心呢。” 阿扎萨急切的道:“不,我们非常想复国,只是敌人的力量太强,需要一些帮助。” “若您愿意出手相助,我波斯人将感激不尽。” 连您都用上了。 陈景恪被他的话给震住了,愣了好一会儿才说道: “你在开玩笑吗,我的朋友。” 阿扎萨认真的道:“没有,我是真诚的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 陈景恪似乎听到了天大的笑话,想笑又不好意思: “不是……我的朋友,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馊……嗯,这个主意的?” “大明和波斯万里之遥,我怎么帮你们?” 阿扎萨拿出一张地图,上面有大明、中亚和西亚的大致轮廓。 这种图现在在大明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经常出海的人都有,他能获得并不奇怪。 不过朝廷也不是什么样的地图都往外传。 外面流传的只有大致轮廓,一些详细的地形地貌数据则属于机密,只有朝廷要害部门掌握的有。 “陈伴读请看,这里是大明,这里是西域,这里是帖木儿汗国,这里就是我波斯故地。” “两地看上去很远,然实则我们有着共同的敌人。” 陈景恪不动声色的道:“哦?” 阿扎萨指着西域和碎叶川说道:“汉唐时期,这里皆为华夏之土。” “现在西域被察合台汗国窃据,碎叶川为帖木儿汗国窃据。” “大明重现华夏荣光,将来定然是要收复这些失地的。” “察合台汗国虚弱,不是大明的对手。” “可帖木儿汗国不同,他们实力雄厚又有着地理优势。” “大明想要击败他们,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如果此时有一个势力,在后方掣肘他们,大明面临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陈景恪不置可否,道:“你说的这一切都只是猜测,眼下大明的敌人只有一个,北元。” “就算大明将来要收复西域和碎叶川,也无需任何人的帮助。” “更何况,你们连自己的国家都没有,如何掣肘他们?” 阿扎萨起身郑重的说道:“尊敬的陈伴读,请让我为您讲述我的想法。” 陈景恪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阿扎萨指着中西亚那一块说道:“这里是我波斯帝国旧土,曾经亦为帖木儿汗国占据。” “十五年前一个名为土克曼的部落,驱逐了帖木儿的势力,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名为白羊的国家……” “帖木儿汗国虽然被驱逐走,但始终对这里虎视眈眈,双方定然会再次发生战争。” “这就是我波斯人的机会,趁两国交战之际颠覆白羊国,建立属于波斯人自己的国家。” “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出兵,与大明前后夹击帖木儿汗国。” “我知道大明非常强大,然而您也不想让勇敢的将士,毫无价值的死去,不是吗。”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你太想当然了……” “如果你们真的能复国,确实可以替大明,牵扯一部分帖木儿汗国的兵力。” “然而,现在你们连属于自己的组织都没有,谈何复国?” “更何况,就算要合作,我们和白羊国合作岂不是更好?” 阿扎萨沉声道:“大明有句话叫与虎谋皮,白羊国就是那只老虎。” “等击败帖木儿汗国后,他们定然会撕毁契约,与大明争夺碎叶川的所有权。” “而我们波斯人不会,请相信我们的传统友谊。” 陈景恪失笑道:“如果你们依然是信奉拜火教的波斯人,这句话还有可信度,现在吗……” 阿扎萨面容严肃的道:“不论我们信仰什么,我们都是波斯人,永远都不会改变。” 陈景恪似乎有所触动,露出深思之意,许久才说道: “看在传统友谊的份上,我给你一个机会。” 不等阿扎萨高兴,他又说道:“但仅仅是帮我们牵制帖木儿汗国,还不足以让大明支持你们复国。” “给我一个支持你们的理由。” 阿扎萨心中狂喜,这就是谈条件了。 只要对方肯谈条件,那一切都好说,怕的就是连谈条件的机会都不给。 深吸口气,平息一下激动情绪,他说道: “新的波斯国将会如先辈一般,成为大明的藩属国。” 陈景恪等了一会儿,见他不再说话,疑惑的道: “就这些?” 阿扎萨自然知道这些不够,不过他也知道不能一直自己说,那样主动权就完全丧失了。 于是反问道:“不知陈伴读想要我们做什么?” 陈景恪自然不会暴露底牌,说道:“你似乎忘记了另外一件事情。” “你只是一名普通的宗教学者,有什么资格来和我谈?又有什么资格代表波斯人做出承诺?” 阿扎萨解释道:“我的家族在当地具有很大影响力,我本人在那里也有一定名气,能够影响到……” 陈景恪打断他说道:“不不不,只有波斯人未来的领袖,才有资格和我谈。” “你……明白了吗?” 阿扎萨嘴巴张了又张,最后突然泄了气,沮丧的道: “我知道,是我太天真了。”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看来你还是不明白。” 阿扎萨抬起头,疑惑的看向他。 陈景恪意味深长的道:“你就没有想过,自己当波斯人的新领袖?” 阿扎萨震惊的嘴巴大张:“啊……这……这……” 陈景恪继续说道:“复兴波斯,需要一个强大的领袖。” “如果你没有勇气承担这份责任,就不要揽这个活。” “更不要在一无所有的时候,就到处许诺寻求帮助。” “如果你有这个勇气,那就勇敢的站出来。” “我知道你的为人,相信你的保证,但不相信其他人的。” “如何选择,在于你而不在我。” “回去好好考虑清楚了再来和我谈。” “送客。” 说完,不给阿扎萨再游说的机会,他一甩衣袖起身走了出去。 阿扎萨也没有试图挽留,精神有些恍惚的站在那里,直到被管家提醒才离开。 ----------------- 且说,陈景恪回到后院,就见福清迎了上来: “方才我见你和那番人谈正事,就没有打扰……” “那个番人呢?走了吗?” 陈景恪颔首道:“刚走……准备在极西下一步棋,就看他能不能觉悟了。” 福清点点头,没有继续追问,而是笑道: “幻游记初稿已经完成,你过来看看哪里还需要修改。” 第327章 提防瓦剌 陈景恪拿过初稿大致翻了一下,对于黄泉世界的描写确实很美好,充满想象力。 即便他这个穿越者,都无法做到更好。 但……他摇摇头说道: “关于黄泉世界的描写很精彩,也很瑰丽,但本末倒置了。” 福清疑惑的道:“怎么了?” 陈景恪放下书稿,认真的道:“吸引读者的不是多姿多彩的背景世界,而是故事本身。” “黄泉世界只是载体,故事的核心是成长,是亲情。” 福清依然一脸懵懂,在她的故事里,少年也成长了啊,也有亲情啊。 陈景恪解释道:“少年的成长缺少层次感。” “他一开始调皮捣蛋狗嫌猫厌,刚进入黄泉界应该四处惹事。” “这里还要写出一种反差,少年在人间的时候惹事,会被长辈批评。” “他本以为,这次也会被落魄小兵等人批评,哪知道并没有。” “那些朋友非但没批评他,反而陪着他一起捣乱。” “这让少年如鱼得水,以为找到了人生知己,乐不思蜀,再也不想回到人间界。” “这是第一个阶段,懵懂。” “但很快少年就发现,这群朋友比他还能折腾,四处招惹是非,甚至引来杀身之祸。” “而且这群朋友似乎缺根筋一般,被追杀也嘻嘻哈哈一点都不怕。” “这让他很不解,也很苦恼,只能拼尽全力去救大家。” “在逃命的过程中,他渐渐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福清提出质疑:“黄泉界的人除非被遗忘,否则不死不灭,哪来的杀身之祸?” 陈景恪说道:“少年并不知道他们不死,懂吗?惹祸被追杀,在少年看来就真的会死。” 福清恍然大悟,她习惯性的上帝视角了。 陈景恪继续说道:“在一次次危险边缘,少年骨子里的善良被激活。” “他想尽一切办法保护自己的同伴,慢慢的开始劝说阻止同伴恶作剧。” “这是第二阶段,觉醒。” “然后就是大转折,他们去参加白起和韩信的军演,少年发现了不死不灭的事情。” “他很生气,认为大家欺骗了他,要和大家分道扬镳。” “那群朋友自然不愿意,就一直跟着他。” “少年就故意惹是生非,为大家带来麻烦。” “这时候剧情反转,轮到那群朋友反过来保护他。” “但是这样的剧情不要写的太长,三五个小剧情就可以结束了,太长会让读者反感。” “在经历过几次冒险之后,少年内心原谅了这群朋友。” “但好面子的他却不愿意承认这一点,还在使着小性子。” “这是第三个阶段,原谅。” “然后就进入最后一个阶段。” “少年还在扭扭捏捏的时候,第一个朋友化光消失。” “直到此时他才知道,这群朋友都是被遗忘者,即将消散。” “这群朋友向少年道歉,并祈求他的原谅。” “他们最开始不告诉少年真相,是想在临走前,感受一下他人发自内心的关心。” “少年泪流满面原谅了他们,朋友们一个个在他面前消散。” “他们都是笑着离开的……” “落魄小兵最后离开,少年彻底完成了成长。” “你要将这种层次感写出来,将少年的成长曲线描写的更加清晰,如此才是一个好故事。” 福清犹如醍醐灌顶,说道: “原来如此,我将重点放在黄泉世界的描绘之上……难怪我总觉得有些怪异。” “我马上去修改……晚膳我已经吩咐下人准备好了,你去用吧,不用等我了。” 说完就拿着书稿急匆匆离开了。 陈景恪心下莞尔,同时也由衷的为她感到开心。 在这个时代女人想找到自己的事业太难了,她找到了并为之努力,是一件幸事。 ----------------- 时间流逝,很快上元节过去。 朱棡、朱棣等人也纷纷离开京城,前往自己的辖区坐镇。 每一位亲王离开,陈景恪都要陪着朱雄英去送行。 对于朱棣、朱柏他们,他没有多说什么,反而是和朱棡多聊了几句。 “最多百年寒冷期就要到来,届时西北会进入干旱少雨时期。” “为了应对这个局面,河套和陕北正趁最后的温暖期恢复植被。” “河西走廊经过无节制的放牧垦荒,土地荒漠化也非常严重。” “晋王在开发河西时,需要留意这方面的问题。” 朱棡眉头微皱,不是嫌事儿多,而是这方面他实在不擅长: “此事我不懂,你派人去给我做个计划书吧,我命人按照计划执行。” 陈景恪很是无奈,这一家子都学会当甩手掌柜了: “好,正好白侍郎要去陕北,我让他顺路去一趟河西吧。” 白侍郎就是白英,因为治水的功绩,再加上后来整理历代治水得失,接连升迁。 现在已经是工部右侍郎了,不过主要负责的依然是水利方面。 这件事情说完,陈景恪又提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晋王需小心瓦剌部,暂时不需要对他们用兵,但必须将他们的情况摸清楚。” 朱棡想了想,说道:“瓦剌?这个部落似乎并不太强啊,且和北元若即若离。” 现在确实不强,可未来就不好说了啊。 上辈子可是给大明好好上了一课,并且创造了土木堡战神、叫门天子等名梗。 若非于谦力挽狂澜…… 但勋贵集团精锐全失,也导致文官集团一家独大,为后续的各种隐患埋下了伏笔。 可以说,瓦剌改变了大明,也改变了华夏的历史走向。 算了,不说了,血压开始升高了。 陈景恪将这些杂乱情绪驱逐,说道: “瓦剌现在虽弱,然拥有独立的部族和草场,只名义上遵从北元。” “随着大明的接连打击,北元势力将逐渐瓦解,大批牧民会投奔瓦剌。” “此消彼长之下,瓦剌的势力会逐渐增强,甚至有可能取代北元成为漠北之主。” “当年大唐击败颉利可汗,不就让薛延陀捡了个便宜?” “幸好唐太宗宝刀未老,在晚年将这个隐患给解决了。” “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消灭薛延陀也让大唐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此乃前车之鉴,我们不可不防。” “现在漠北最有可能取代北元的就是瓦剌,我们绝不可坐视其发展壮大。” 朱棡若有所思的道:“有道理,我会派人盯着他们的。” 说到这里,他忽然笑道:“我正愁接下来几年无仗可打,正好拿瓦剌练练手。” 陈景恪竖起大拇指,说道:“有你出手,瓦剌不过小事尔。” 朱棣在北平那边打北元,朱棡在河西这边打瓦剌。 兄弟俩轮流出兵,必定能将蒙元伺候的不要不要的。 拖延了这么多年的水泥堡垒政策,也可以施行了。 届时三管齐下,永除草原之患不远矣。 瓦剌这辈子,是没机会再崛起了。 送走几位亲王,陈景恪的生活反而恢复了平静。 计划已经做好,执行交给了李善长等人,他只需要给大家上上课就可以了。 剩下大把时间去搞自己的研究。 最近几天他一直在研究阿扎萨的游记。 还别说,一个外人从完全不同的视角来观察大明,确实能看出不少问题。 也带给陈景恪不少灵感。 这让他对阿扎萨更有好感,对未来的合作也多了几分信心。 他当然不会因为这几分好感,就做原则性让步。 但合作对象是个值得信赖的人,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至少目前来看,这个阿扎萨除了缺了点野心,别的方面其实都还可以。 在自己研究过之后,他又把那本游历交给了朱标等人。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听一听域外之人的看法,对我们的变革或许会有启发。” 朱标等人听说这游记的来历,也很感兴趣。 一开始也只是好奇,并不认为番邦异教徒,能写出什么有用的东西。 看过之后才知道,自己太小觑对方了。 李善长惊异的道:“没想到,这番邦蛮夷竟也有如此见识。” 陈景恪说道:“韩国公不可小觑外界啊,能传承到现在的族群,都有其长处。” “这阿扎萨乃波斯人,其祖上……” 他就趁机将波斯帝国的历史大致讲了一遍,并着重讲了他们的现状。 “数百年来,他们一直担任官僚和宗教学者,拥有着丰富的行政经验。” “而且他们经历过不同的统治者,也管理过各种各样的族群。” “在处理各部族关系方面,经验最是丰富。” “他们的很多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对于他的这番话,就连向来自视甚高的李善长都表示了认同,那几个儒家出身的官员却表现的很不以为然。 他们承认陈景恪能力出众,可一群蛮夷有什么值得吹嘘的? 陈景恪将一切看在眼里,不禁暗暗摇头。 儒家作为一门学说,在宋朝时期达到了巅峰。 可作为一个国家的执政纲领,却在宋朝走向了末路。 必须要改。 不将它改了,不论自己弄出多少变革,拿出多少黑科技,最终都会走向没落。 没有伟大思想武装,再强大的科技都只是沙滩上的楼阁,随时可能坍塌。 如此二十余天眨眼过去,这天下班回到家门口,陈景恪再次看到了阿扎萨的身影。 此时他满脸胡须,衣服脏的看不出底色,身上散发出恶臭,整个人都瘦了好几圈。 但充血的眼睛里,却充满了坚毅和疯狂。 看到他这副模样,陈景恪笑了。 丝毫没有嫌弃,亲自将他迎到家中: “我的朋友,让我猜猜,你一定带来了好消息。” 阿扎萨用沙哑的声音说道:“您说的对,波斯人想要复兴需要一个领袖。” “在没有更伟大的领袖出现之前,就有我来暂代这个位置。” 陈景恪大笑道:“哈哈,恭喜你,我的朋友,你终于觉醒了。” 阿扎萨没有笑,沉声道:“我需要您的帮助。” 陈景恪毫不犹豫的道:“可以,但你要先告诉我,你准备怎么做。” 阿扎萨说道:“先回到家族,取得家族的控制权……” “若大明肯帮助我,我有十分把握可以成功。” 陈景恪问道:“如何帮你?” 阿扎萨说道:“经商,大明授予我某些商品的独家售卖权。” “有了它我不但可以夺取家族控制权,还能取得更多家族的支持。” 陈景恪颔首道:“可以,我可以授予你阿塞拜疆独家售卖权。” 阿扎萨脸上终于浮现出了喜悦的表情,说道: “感谢您的支持。” 然后他就说起了下一步计划: “控制家族之后,我会进而控制萨菲教团,以宗教的名义将波斯人组织起来。” “然后再以保护信仰为由组建武装……等待时机取代白羊国。” “不知这个计划,您以为是否可行?” 陈景恪微微颔首,说道:“确实较为可行,但你忽略了一个问题。” 阿扎萨虚心求教道:“请您指点。” 陈景恪说道:“萨菲教团对外的名义是宗教组织,波斯人可以加入,阿塞拜疆人也可以加入,土克曼人也能加入……” “谁都能加入,很快就会变得鱼龙混杂,到时候你还如何用它来复国?” “而且,你们的上面还有更强大的宗教领袖,如果他们给你们下达命令,你们是听还是不听?” 阿扎萨被说的面如土色:“是我考虑不周……” “尊敬的陈伴读,您是世间少有的智者,一定有办法教我的对吗。” 陈景恪起身背负双手来回走动,在阿扎萨期盼的目光下,缓缓说道: “办法有一个,但这条路会很难走,就看你敢不敢去做了。” 阿扎萨面容严肃的道:“只要能让波斯复国,再大的困难我都不怕。” 陈景恪这才说道:“好,那我就告诉你一个办法,成为少数派。” 阿扎萨疑惑的道:“成为少数派?” 陈景恪解释道:“伊教内部分为无数派系,很多派系之间甚至水火不容。” “你选择一个人数非常少的派系加入,然后以这个派系的名义聚拢族人。” “因为信仰它的人特别少,也就不用担心有太多人加入。” “如此,它就变相的成为了你们波斯人独有的教派。” “到时候你还可以吸收波斯人自己的文化,对这个教派的教义进行改革。” “使其真正变成独属于你们波斯人的教派。” “但是这么做会让你们自绝于其他教派,很可能还会遭到其他教派的集体针对。” 阿扎萨眼睛却越来越明亮,听到最后他激动的道: “我们不怕,只要波斯能复国,我们波斯人不惧怕任何敌人。” 说到这里,他敬佩的道: “您真是世界上最具有智慧的人,能认识您是我最大的荣幸。” 陈景恪并不理会他的吹捧,微微笑道: “华夏有句话叫丑话说在前面,想要获得大明的支持,可没有那么简单。” “不知道你准备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第328章 什么帝国主义行径啊 “不知道你准备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听到这句话,阿扎萨表情变得很凝重。 他知道,能不能获得帮助,全看这一遭了。 但他的底牌实在太少,甚至可以说就没有底牌,没有任何拉扯的空间。 只能拿出最大的诚意,以求打动对方。 “波斯国向大明称臣,加入大明的宗藩体系。” 陈景恪眼睛一亮,这个条件确实很有诚意,不过他没有直接点头,而是问道: “你可知道加入大明宗藩体系意味着什么?” 阿扎萨点头道:“知道。” 陈景恪继续说道:“别的且不说,我就问你两点。” “大明为你们划定国界线,不允许超出。” “大明宝钞作为你们的法定货币,在全国流通。” “这两条你也同意吗?” “可以。”阿扎萨郑重的点头,紧接着问道: “不知大明准备如何划定波斯的国界线?是否允许我们发行自己的钱币?” 陈景恪说道:“你们可以发行自己的钱币,只要允许大明宝钞流通即可,至于国界线……” 他拿出原本那副简易欧亚地图,用炭笔在上面画了一个大致的轮廓。 包括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以及伊拉克、叙利亚等国的部分地区。 在划线的时候,陈景恪不由自主的想起前世,帝国主义是如何
相关推荐:
赘婿
归宿(H)
小怂包重生记(1v2)
宣言(肉)
沦陷的蓝调[SP 1V1]
倒刺
狂野总统
心情小雨(1v1强制)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