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多人也能做。 他有的是刀可用。 而眼下能替自己背锅的,貌似也就只有这一个了。 早就磨刀霍霍的群臣,眼见时机成熟,纷纷站出来道: “陛下,臣检举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假借皇命打击异己……” “陛下……毛骧结党营私、草菅人命……” “陛下……毛骧……” “陛下,毛骧其罪可诛。” 正所谓千夫所指,无病而死。 毛骧知道群臣都恨自己,可还是第一次被人在朝堂群起攻击。 即便他再嚣张,面对这一幕也是吓的肝胆俱裂。 更让他恐惧的是,天象。 群臣能想到的道理,他又岂能想不到。 罪己诏,和找个替死鬼,这还用考虑吗? 是人都有求生欲,即便大难临头,他依然不肯就这样放弃。 ‘噗通’跪下,以头抢地,声泪俱下: “陛下,陛下,是他们污蔑臣啊……” “臣对陛下忠心耿耿,此心日月可鉴呐,陛下……” 朱元璋心中已经有了决定,但并没有直接宣布,而是装作惊疑不定的样子。 群臣知道皇帝想要什么。 “陛下,毛骧仗着锦衣卫指挥使的身份,欺上罔下……” “利用陛下对他的信任,结党营私聚敛钱财……” 是的,皇帝是圣明的,只是被欺骗了而已。 这就是皇帝想要的。 而现在,我们就要提醒陛下,您被骗了。 果然,朱元璋脸上露出疑惑之意。 刚准备开口继续表演,却见一名禁卫,未经允许就跌跌撞撞的闯进来。 大声嘶喊:“陛下,太孙在箭亭坠马。” 刚才还和菜市场一样热闹的奉天殿。 霎时间,陷入了沉静。 朱元璋‘噌’的一下从龙椅上跳起来,顺着台阶冲到那禁卫面前: “说,太孙现在如何了?” 那禁卫战战兢兢的道: “太孙……太孙浑身是血,陈伴读正在抢救。” 朱元璋只感觉一阵头晕目眩,幸好孙福及时扶住才没有倒下。 群臣也无不骇然,太孙重伤,麻烦了。 太子一系的大臣则陷入了恐慌,就连最混账的常茂,脸都白了。 太孙对他们的重要性,甚至还超过了太子。 毕竟太孙有常家的血脉,而太子只是常家的女婿。 亲疏远近一目了然。 朱元璋深吸口气,勉强稳住心神,用颤抖的手指指着外面: “走……去箭亭……” 说完也没有理会群臣,就径直朝箭亭奔去。 常茂这会儿也不傻了,拔腿就跟了上去。 群臣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做。 最后还是李善长站出来:“诸位暂且回去等消息吧。” “曾尚书、任尚书、王尚书……” 他一连点了七八位重臣:“你们随我一起去箭亭看看。” 毕竟是开国功勋,江湖地位还在。 他一开口,群臣就犹如找到了主心骨,纷纷离去。 毛骧也趁机离开,脸色露出劫后余生的表情。 心中已经有了自救的办法,马上回去四处宣扬。 太孙坠马,苍天示警。 这代表着啥? 代表太孙乃天命之主。 如此,既能反驳邬秉让的朝有奸佞之说,还能讨好朱元璋。 ----------------- 事情倒退回两刻钟前。 听到朱雄英的求救声,陈景恪只觉的手脚冰凉。 也不知道是哪里爆发出来的潜力,竟然在目不能视的情况下,往声音传来的方向跑了十几米。 随着眼睛逐渐适应黑暗,再加上天空出现的微弱星光,他终于能看到一些东西了。 脚步又加快了几分,第一个冲到了朱雄英身边。 而此时,在场的大多数人,要么还震惊于日食,要么还在适应黑暗。 朱雄英骑的马不知道哪里受了伤,躺在地上挣扎,就是站不起来。 而朱雄英双脚困在马蹬里,一只腿被牢牢的压在下面。 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他非常的惊慌。 见到有人过来,虽然看不清脸,他却敢断定是陈景恪。 当即脸上露出喜色,道:“景恪,快来救我,我腿被压住了。” 陈景恪连忙上去用匕首挑断马蹬上的绳子。 “你有没有受伤?” 朱雄英一边将被压住的腿往外拔,一边说道: “没有,就是被压住的腿有点疼。” 陈景恪放下心来,有点疼是正常的。 肯定是没有断,否则朱雄英别说这样拔自己的腿了,动一下就能疼的晕过去。 真要感谢护具,否则今天大家都难逃惩罚。 见朱雄英无碍,他的心思也活泛了。 抬头看了看日食,心中不禁叹息,真是麻烦啊。 希望不要对新政造成影响。 但黄河改道的事情恐怕要放一放了。 朱元璋才是最头疼的吧,估计这会儿正发愁呢。 马的身躯很重,朱雄英又穿着护具活动不便,拔了几下都没出来。 看着还在挣扎的朱雄英,陈景恪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一个堪称疯狂的念头。 如果朱雄英身受重伤,会是什么局面? 天象的事情就有解释了,朱元璋不用再为此发愁。 朱雄英天命加身,太孙的地位将再无人能动摇。 而且有了天命在身,日后他不论做什么,来自群臣的阻力都会小很多。 而自己呢,也能获得好处。 太孙受重伤,谁来救? 那自然是当世医术第一人的自己。 自己将再次立下拯救太孙的功劳。 即便这次拯救是假的,可在外人看来,就是真的。 自己的地位将更加稳固。 想到这里,他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伸手按住朱雄英,在他疑惑的目光下,压低声音说道: “听我说,现在你受伤了,腿断了……” “表演的真一点,别被人看出来了。” 朱雄英愣了一下,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但出于对陈景恪的信任,他还是立即抱住自己的腿,哀嚎: “啊,我的腿,我的腿,好疼。” 这时大家也已经从日食的震撼里反应过来。 见太孙那边出了事儿,纷纷靠了过来。 只是因为天比较暗,走的比较慢。 突然听到朱雄英喊自己的腿受伤,都心中一惊。 也顾不上那么多,加快脚步就跑过来。 路上还有几人摔倒。 陈景恪也眼疾手快的,在马的脊背上割了一刀。 鲜血流到了朱雄英的身上,尤其是被压住的腿上,几乎被染成了红色。 然后他也惊慌的道: “太孙……太孙……太孙受伤了,快来啊。” 一边喊还一边用匕首狠狠地刺马身。 那匹马被刺痛,拼命的挣扎,自己滚到了一边。 朱雄英被成功解救。 而此时众人也相继赶到。 虽然看不清东西,但这么大一片血迹还是能看得出来的。 再加上痛呼的朱雄英,众人就更不会怀疑。 然后众人都慌了。 太孙受伤,都逃不了干系。 朱椿、朱柏当即就想上前来观察。 陈景恪拦住他们,喊道:“还愣着做什么,快找个东西将太孙抬到屋里去。” 众人这才慌忙去寻找木板。 箭亭的护卫很快拆了一块门板过来。 陈景恪以他们不懂医术会伤到太孙为由,阻止众人靠近,自己将朱雄英抱上门板。 然后才命人将门板抬起,去往旁边的房间。 他全程守在朱雄英身边,不让别人靠近。 还时不时的掐他一下,暗示喊的再惨一点。 到了房间,他又亲自将朱雄英的护具,和带血的外衣脱下。 期间依然禁止其他人靠近。 日食过去,天地恢复光明。 可朱柏等人,看着从里面丢出来的一件件血衣,心中的阴霾却越来越重。 年龄比较小的朱济熺和朱高炽,更是满脸惊恐。 很快,陈景恪一脸担忧的走出来。 众人连忙围上来:“陈伴读,太孙如何了?” 陈景恪面色凝重的摇摇头,虽然没有明说,但意思众人都懂。 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来。 这时,陈景恪问箭亭的管事:“向百户,去通知陛下了吗?” 向宝和点点头:“去了,陛下应该马上就到。” 陈景恪心下说了声对不起,脸上不动声色,安抚道: “情有可原,陛下应该不会处罚太重。” 向宝和一脸死灰的摇摇头,这种话也就骗骗鬼。 不管是什么理由。 太孙在箭亭受这么重的伤,他们这些人都难逃一死。 现在他们只希望太孙的伤势能恢复,这样的话说不定还能保住家里人。 想到这里,他希冀的道:“陈伴读,太孙的伤……你有把握吗?” 陈景恪面色凝重:“我会尽全力救治,希望太孙吉人自有天相吧。” 向宝和的心又往下沉了几分。 朱柏等人也是如此。 之后陈景恪假装救治,再次进入里间。 正假装呻吟的朱雄英,连忙向他做表情。 陈景恪用口型说道:陛下马上就到,回头再解释。 朱雄英也不再多问,继续假装呻吟。 很快屋外就传来朱元璋的声音: “太孙,太孙在哪呢……快带我去看他。” 第133章 太孙天命在身 朱元璋几乎是一路跑过来的,无视朱柏等人的请安,问清楚人在哪直接就冲了进去。 听到动静的陈景恪,已经起身迎接: “参见陛下。” 朱元璋没有理他,径直来到床边,看着浑身血迹的朱雄英,老泪登时就下来了。 “乖孙……” 陈景恪并没有跟过来,而是伸手拦住了,想要进来的常茂、李善长等人。 不过他并未全拦,而是让这人能看到一部分里面的情况,又看不清全貌: “诸位,太孙有外伤在身最忌病气,诸位还是莫要进去的好。” 现在病气论已经传播开来,大家都知道这玩意儿会传播疾病,导致伤口感染。 所以他们也没有往里面硬闯。 伸头看了看躺在床上的太孙,亲眼见到他身上的血迹,就心情沉重的退了出去。 常茂还想问什么,被李善长给拖了出去。 等众人出去,陈景恪才干咳了一声:“咳。” 接到信号,朱雄英悄悄的睁开眼睛,朝朱元璋扮了个鬼脸。 但等他看到老朱满脸泪水,心中又升起愧疚。 本来正满脸悲痛的老朱,一下子被噎住了。 我是谁?我在哪? 我面前的是谁? 啥情况? 我看错了? 还是见鬼了? 陈景恪怕穿帮,连忙说道:“陛下,现在还不是悲伤的时候,救治太孙要紧。” 朱元璋是什么人,马上就清醒过来。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已经肯定自己孙子没事儿。 心中松了口气的同时,又升起一股怒火。 谁搞的鬼? 竟敢戏耍咱,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不过他并没有被愤怒冲昏理智,很清楚不论原因是什么,这场戏他都必须要配合演下去。 表情又是一变,声音里带着急切问道: “咱乖孙的伤势怎么样了?” 陈景恪声音有些沉重:“太孙大腿受伤,情况很严重。” “重则会导致残疾,甚至丧命。” “啊?”朱元璋惊呼一声,然后声音冷了下来: “我不论你用什么手段,都必须救治好咱的乖孙。” “若你能治好,荣华富贵封侯拜相,咱无不允你。” “若治不好,就休怪咱不留情面。” 陈景恪惶恐的道:“臣一定竭尽全力救治太孙。” 外间,李善长等人听着里面的对话,再看看地上堆着的染血护具和衣物,心情又沉重几分。 太孙实在太多灾多难了。 去年一场大病差点就没了,今年又发生这样的事情。 没有人怀疑朱雄英的伤是假的,毕竟事发突然。 且朱元璋的反应,和在场所有人的表情,是骗不了人的。 一想到太孙的伤,常茂就有些发狂,这可关系着他们常家的荣华富贵。 他恶狠狠的盯着向宝和,问道:“太孙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会受如此重的伤。” 向宝和低声回道:“当时我们的心神都被日蚀所夺,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 “待清醒过来,太孙已经受伤,陈伴读正在抢救。” 常茂怒道:“废物,一群废物,要你们有什么用。” 向宝和低着头一声不吭。 这时,李善长若有所思的问道:“太孙坠马,是在日蚀之前,还是之后?” 向宝和迟疑的道:“这……卑……卑职也不……” 一旁的朱椿肯定的道:“在日蚀之前,我亲眼所见。” “太孙坠马,我正想去救,天突然就黑了下来。” “当时陈伴读也看到了,他是第一个过去的。” 朱柏眉头一挑,也附和道: “当时我离太孙比较近,见到他的马倒地,就想下马去救。” “谁知突然日蚀,就慢了一步……” 向宝和连忙道:“对对对,就是日蚀之前。” 李善长点点头,长叹道:“看来当是太孙坠马,苍天示警啊。” 曾泰、任昂几人面面相觑,几个意思? 刚才不是说好的,朝有奸佞吗? 怎么突然变成太孙坠马,苍天示警了? 毛骧不杀了? 不过几人能坐到这个位置,都不是政治小白。 马上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今天这个天象,有且只能有一个解释。 太孙坠马,苍天示警。 但凡还有别的解释,那都是对太孙,对苍天的不敬。 礼部尚书任昂附和道:“韩国公所言甚是,太孙乃国之储君,未来的大明天子。” “故他遭遇劫难,苍天才会示警。” 曾泰惊叹道:“太孙能得天象示警,真乃天命之主也。” 众人也纷纷附和:“太孙真乃天命之主也。” “太孙天命在身,定能逢凶化吉。” 这会儿就算再傻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虽然场合不合适,但常茂心中依然狂喜。 太孙,天命之主。 稳了,稳了。 我常家累世富贵,稳了。 但向宝和的脸更白了,天命之主在箭亭受伤,他们想不死都不行了。 朱椿和朱柏两兄弟相视一眼,然后低下头,深藏功与名。 他们并不知道朱雄英是假装受伤的。 但心里却明白,此事和日蚀在同一时间发生,意味着什么。 如果先有日蚀,太孙再受伤,恐怕会引起非议。 所以太孙必须是日蚀前受伤的。 至于会不会被人揭穿,谁敢? 况且,当时大家都被日蚀骇住了,本来就没有几个人留意此事。 就算真的有人嘴巴不把风,将真相说了出去。 谁信? 里间,朱元璋听到外面的动静,也恍然大悟,终于明白朱雄英为什么要装受伤了。 心中的怒气也彻底消失,反而升起一股喜悦。 好,好呀。 咱乖孙是天命之主。 陈景恪也很佩服外面那群人,果然不愧是玩政治的行家,这脑子转的就是快啊。 “陛下,这里条件简陋,不适合为太孙治疗。” “还是赶快将太孙移到乾清宫为好。” 朱元璋连忙说道:“好好好,小心点,别弄疼咱的乖孙了。” 然后他就来到外面,李善长等人连忙站好,等着他吩咐。 朱元璋指着向宝和,厉声说道:“来人,将箭亭一干人等全部斩首……” 向宝和身体一软倒在地上,连求饶都不敢。 这时陈景恪出来阻止道:“陛下,太孙受伤,天降异象,宜祈福不宜再见血。” “否则血煞之气冲撞到太孙,就不妙了。” 朱元璋点点头,立即改口道:“就先将你们的命留着,为太孙祈福。” 绝处逢生,向宝和连忙磕头:“谢陛下,谢陛下,臣一定带着所有人,日夜不停为太孙祈福。” 李善长等人,虽然觉得皇帝今天有点心慈手软了。 但想到天象,又觉得很正常。 这种涉及苍天的事情,还是小心一点为好。 况且太孙要是能康复,这反而是一件大喜事。 留着这些人也不是不行。 朱元璋又对李善长等人说道:“太孙的伤无碍,你们不用担心。” “回去好好安抚群臣,莫要乱说。” 李善长等人心下了然,什么无碍,不过是陛下安抚人罢了。 陈景恪在里面说的话,他们可都听到了。 至于不能乱说…… 确实不能乱说,至少太孙病情严重,是不能随意透露的。 但太孙坠马苍天示警,这不是我们乱说,是事实啊。 等他们都离开,朱元璋又绷着脸对朱椿等人道: “回去好好反省。” “是。”几人逃也似的离开了。 见人都走完了,朱元璋才松了口气,演戏真累啊。 关键是他有一肚子话想问,憋的难受。 之后孙福叫来朱元璋的御辇。 陈景恪以同样的理由,拒绝其他人靠近,亲自将朱雄英抱上辇车。 一直回到乾清宫偏殿,将朱雄英放在床上,都没有让别人靠近。 一切安顿好,朱元璋屏退所有人,正准备询问缘由。 却见马皇后一脸焦急的跑进来: “英儿呢,英儿如何了?” 得,把她老人家给忘了。 陈景恪连忙带她进入卧室,见到了朱雄英。 当发现他安然无恙的时候,长长地松了口气。 然后看着陈景恪道:“这是你的主意,对吧?” “是。”陈景恪请罪道: “臣未经请示擅作主张,请陛下娘娘治罪。” 朱元璋其实也早就猜到了,这种一石多鸟的计策,绝对不是现在的朱雄英能想到的。 而朱椿、朱柏等人,一看就被蒙在鼓里,到现在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呢。 马皇后说道:“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陈景恪就将当时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讲了一遍。 听到朱雄英坠马,两口子都心有余悸。 听到他无碍,又松了口气。 之后听到陈景恪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就想到这样的计策,且完美的执行没有露出破绽。 即便早就知道他心智成熟,天赋异禀,也依然感到吃惊。 真正的一石多鸟。 解决了天降异象的麻烦,为太孙披上了天命外衣。 也从根本上,扼杀了可能会产生的各种谣言。 毕竟‘太孙受伤,苍天示警’更有传奇色彩,也更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没有人会质疑。 马皇后这才点点头,说道:“难得你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就想到这样的主意,不错。” “但这样的事情,以后决不允许再发生。” 她的话相当于为此事定下了基调。 陈景恪心中的石头落地,躬身道: “谢娘娘,臣绝不敢再犯。” 朱元璋也跟着冷哼一声: “要不是看在你以往的功劳上,咱绝饶不了你。” “既然皇后都说了,那咱也不罚你了,往你以后好自为之。” 陈景恪说道:“谢陛下不罪之恩。” 这一茬就算揭过。 马皇后狠狠拍了一下朱雄英腿上的‘伤口’,笑骂道: “小混蛋,差点吓死皇祖母,以后不许这么调皮了。” 朱雄英连忙抓住她的手,求饶道: “皇祖母我错了,下次再也不敢了。” 朱元璋也恶狠狠的道:“就是就是,妹子你不知道,当时在朝堂上,咱差点就吓昏过去。” “在多打他两下,帮咱也出出气。” 马皇后没好气的道:“你自己怎么不打。” 朱元璋讪笑道:“咱这不是舍不得吗。” 马皇后白了他一眼,好像老娘不心疼一样。 “之前日食的时候,我还在担心,会影响到革新。” “现在好了,问题全都解决了。就是人心可能要乱上一阵。” 朱元璋冷哼一声:“乱一点好,咱倒是想看看有没有人敢跳出来。” 之后他们又聊了一会儿,朱元璋就搀扶着,哭的几乎不能站立的马秀英,走了出去。 大门再次被关上,陈景恪在里面为太孙医治。 后续赶来的御医,都被拦在了外面。 朱元璋对他们没有一点好脸色: “外科手术,你们懂吗?都给咱滚。” 御医们俩忙告罪离开。 经常和陈景恪打交道,他们也知道什么叫外科手术。 心中很好奇,到底要如何施救。 但病人是太孙,他们可不敢要求进去参观。 其实,陈景恪就是欺负他们不懂外科手术,否则绝对不敢这样演戏。 耗时大半个时辰,陈景恪才有气无力的走出来。 朱元璋和马秀英连忙上前问道:“陈景恪,乖孙怎么样了?” 陈景恪点点头,说道:“幸不辱命,太孙的腿保住了。” 朱元璋和马秀英两口子高兴的喜极而泣。 孙福等一众下人,也长长的出了口气。 太孙的腿保住了好啊,大家都能活命了。 这时陈景恪又补充了一句:“但具体能恢复到何种程度,还有待观察。” “若顺利,能如常人一般。若不顺利,走路可能会有点跛。” 朱元璋面色一冷,道:“我不论你用任何方法,都必须要治好乖孙的腿,否则咱就将你两条腿全打断。” 陈景恪苦笑道:“是,臣一定竭尽全力为太孙医治。” 之后两口子就进去看自家乖孙。 又过了一刻钟,陈景恪以太孙需要静养为由,将他们喊了出来。 并且叮嘱所有奴仆,外伤极易感染,以后没事儿少靠近太孙。 换药更是只能由他亲自来,任何人不得擅自动手。 其实不用他安排,压根就没人敢碰。 如此,一场大戏总算是演完了。 以后朱雄英只要装两三个月的病号就可以了。 朱元璋和马秀英一起来到坤宁宫,他们也是有很多事情要谈的。 屏退左右后,朱元璋才一脸惊异的道: “竟然利用天象设局,陈景恪就不怕苍天降罪吗?” 第134章 扒皮王 宫外聚集了很多大臣,虽然李善长说大家可以先离开,回家等消息。 可这么大的事情,又有几个人能放心离开。 大多数人都聚在宫门口,等待着更确切的消息传来。 约莫大半个时辰后,李善长等人终于从宫里出来。 大家连忙围上去,询问太孙情况如何了。 李善长只说了一句话:太孙坠马,天降异象。 然后任凭其他人如何追问,都不发一言,径直离开。 有人不甘心,太孙的伤势到底如何了? 有人则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太孙坠马,天降异象? 嘶……天命太孙啊。 太子和常氏一系,差点笑出声来。 太孙的地位稳了,咱们的富贵也有了。 但众人心中难免会有疑惑,会不会事情赶巧了? 太孙就是落马而已,不至于惊动苍天吧? 难道说伤的很重? 那么问题又回到了最初,太孙的伤势到底如何了。 李善长、曾泰、任昂等人都守口如瓶,除了‘天命太孙’,别的一概不说。 可别忘了跟过去的还有一个人,常茂。 这个人肚子里是藏不住话的,被人恭维几句就什么都抖落出来了。 太孙重伤垂死,正在抢救。 作为太孙的亲舅舅,大家自然相信他不会拿这事儿说谎。 更何况李善长等人的脸色也骗不了人。 得到这个消息,群臣对于‘天命太孙’再无怀疑。 但心中却都是一沉。 没想到太孙竟然伤的这么严重。 尤其是文官群体,‘天命太孙’是他们最乐于见到的。 这太符合他们追求的礼法了。 他们比任何人都期盼太孙健康成长,顺利继位。 太孙,你可千万别有事儿啊。 ----------------- 日食的覆盖范围是很广的,这一次半个华夏都看到了,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有些地方的百姓,拿起锣鼓、瓢盆爬到房顶拼命的敲打。 还有人拿出烟花爆竹燃放。 别误会,他们不是为了庆祝,而是想把天狗吓走。 日食,又叫天狗食日。 人们在地上制造动静,就能把天狗吓退,保住太阳。 这种朴素的思想,很多地方都有。 但该有的疑惑还是会有的,为何会发生日食? 朝廷出了什么大事了吗? 于是各种谣言都出现了。 有人认为是皇帝失德,有人认为是政策有问题。 还有人认为是锦衣卫天怒人怨。 长安那边的百姓,认为是秦王朱樉不当人,天降异象示警。 得知太子要来这里巡视,当地人就准备拦路喊冤。 很快,一个消息以惊人的速度传开。 太孙坠马,天降异象。 这个消息在极短时间就传遍应天府,而且传的有鼻子有眼。 什么皇帝正在上朝,日食突然出现,所有人都被吓到了。 群臣正在寻找原因,就有禁卫闯入奉天殿,太孙坠马重伤。 皇帝担忧之下,差点晕过去。 甚至详细到了,李善长、曾泰、任昂、常茂等人,去现场看过太孙的伤势。 一开始大家还不信,纷纷通过自己的关系询问情况。 得到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这下,天下瞬间就沸腾了。 什么皇帝失德,什么朝有奸佞,哪有这版本更有话题性。 原来这次日食是为太孙而降下的。 这说明了啥? 说明太孙乃天命之主啊。 太孙是大明储君,未来的天子。 他是天命之主,那岂不是说大明的法统,是得到苍天认可的。 大明就是天下正统啊。 因为这件事情,大明的国祚更加稳固。 少数不安分的人,也纷纷偃旗息鼓。 这个意外的收获,让朱元璋都兴奋不已。 本来他还想教训一下毛骧。 你动用锦衣卫的力量,宣扬‘天命太孙’就行了。 竟敢将朝堂细节传出去,成何体统。 但有了这个意外收获,他也就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为这件事情,朱雄英的太孙身份可以说稳如泰山。 虽然本来就很稳,但太子还没有继位就册封太孙,还有些不符合礼法的。 很多比较古板的人,心里都是有意见的。 现在有了天命加身,一切都变得合理了。 再古板的人,也都不会拿这来挑刺了。 相反,他们摇身一变,成了太孙最坚定的支持者。 天命太孙,谁敢说半个不字,老夫就和他拼命。 读书人的想法和官僚群体差不多,对此也是乐于见成。 除了符合礼法之外,还关乎着自身利益。 太孙的位置稳固,他们就可以放心大胆的投资了。 不用担心押错注,最后一无所有。 百姓们的想法很淳朴,太孙才八九岁,他是天命之主,那大明至少还能太平五六十年。 而且既然是天命之主,肯定不会是昏君。 也就是说,天下百姓至少还能过五六十年太平日子。 好,好啊。 可是现在太孙重伤在身,咋办啊? 不会出事吧? 赶紧为他祈福吧。 于是民间开始自发的为太孙祈福。 道佛两家自然也不甘寂寞,纷纷跳出来,为太孙的‘天命之身’做背书。 还举行水陆法会,为
相关推荐:
人妻卖春物语
我以力服仙
大唐绿帽王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阴影帝国
御用兵王
魔界受欢之叔诱(H)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左拥右抱_御书屋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