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老夫人走到门口,忽然回身提醒道:“瑕之,现在孩子也生了,你须抽空去一下衙门,朝廷授你安丘县令,你应上上心啊……” “今年雪下得太大,你掌一地百姓,不能什么都让幕僚去做。” 朱瑕之正低头瞧逗着自己的漂亮女儿呢,听到什么雪下得太大?飒然一笑。 他高举自己的玉娃娃般的女儿:“不堪朱颜别,哪向雪中看?莫讶春归晚,犹胜未尽寒!” “有了!我女儿就叫朱颜雪!” 三叔倒吸一口凉气……自己的宝贝女儿太好看,哪有心思去瞧外面的大雪?大家不要惊讶春天来得晚,总比天寒得不够尽兴要好啊! 这信口吟出的诗,朱家三叔听完人都麻了,虽然习惯了他的不羁,但这次着实有点过分了。 今岁大雪,弥漫北地六州!仅青州一地,饥寒冻毙者就已达五万! 东莱郡有流民装神弄鬼,以仙人名义起兵叛乱,安丘的情况稍好一些,但也因此汇聚了大量流民……而其他很多城池外,冻僵的尸体都把城门堵塞了。 身为一地父母官,竟然觉得这场寒流不够尽兴?说什么‘犹胜未尽寒’? 三叔沉着脸,正想苛责一下,结果老夫人先说话了。 “让你去,你就去!琅琊太守年事已高,你养望二十载,老爷又是太子詹事,他日……总之你要开始准备了,一次衙门没去过怎么行?” 老夫人所言的未尽之意,便是指等到太子登基,朱瑕之就能去做琅琊太守。 三叔见话题已经扯到这么远,只能把原本要责问的话咽了回去。 这就是朱家的继承人啊,一次衙门没去过,就能当琅琊太守…… 而且基本上是几年前就确定的事,除非登基的不是太子。 这种情况还怎么跟他谈县令的职责? “母亲,孩儿知道了,待我看看琴儿,便立刻去衙门!”朱瑕之连忙恭谨地应下。 他太了解母亲了,并不在意自己放荡,只要关键时刻在母亲面前恭敬顺从,让母亲知道自己尊重她,只有她说话管用,那就不会有事。 果然,老夫人满意地点头:“好了,我们就不要打扰他们了。” 说罢她直接离去,众多长辈哪还能留下,三叔无奈,也只能随之而去。 从头到尾,他们都没有打算进里屋看一看还在床榻上飙演技的乐琴。 乐琴生怕被识破,内心十分忐忑,但毫无疑问这都是白担心了。 全府上下,根本没多少人在乎她,平日里除了下人,就只有朱瑕之会来此偏院。 “夫君,老夫人他们都走了?” “走了啊,不过我得去趟衙门,只能晚些回来陪你了。” 乐琴松了口气,知道最难的一关过了。 “无妨,公事要紧。雪儿自有奶娘照顾,而我也有香云……” 说到这,乐琴悚然一惊,她说漏嘴了!她竟然把那老头给取的名字说出来了。 管孩子以前叫什么,如今是朱家的贵女,名字肯定得重新取。 然而朱瑕之笑道:“哦?琴儿好灵的耳朵,都听到了?是啊……朱颜雪,雪儿,这个名字你也觉得不错是不是?” “夫君取得,自然极好。”乐琴露出笑容,原来名字里也有个雪字,那真是缘分了。 两人没有温存多久,朱瑕之感觉药力散尽了,就一脸没精打采地换了身衣服,去往衙门。 直到这个时候,香云才终于有机会说道:“那老翁又来了,我这便去杀了他!” 乐琴本来已经是无事一身轻地躺下了,听到这话急得又坐起来,也是无比震怒。 “他怎又来了,想拿捏我不成?”乐琴就怕这种情况,饶了老头一命,结果要是弄得事情泄露,倒不如一开始就灭口。 她立刻就想下床,但想到外面的房间还有奶娘在,只得又躺回去。 “把他带进来!” 香云道:“带进这里?不好吧?还是让奴婢去除了他吧。” 乐琴摇头:“无妨,一名老翁而已,回头就说他是我安排抱个男婴来冲喜的,可惜来晚了云云。” “我得知道他又跟谁接触过,这老翁不会无缘无故回来的!” 不多时,香云领着姜守义过来了。 还在门外时,姜守义就听到了雪儿的哭声。而令人惊喜的是,炎奴的抽搐顷刻间就停止了,咿呀一下又睁开了眼。 “听到哭声就行了?这是什么道理?”姜守义心里呢喃。 但一切总算如他所愿,炎奴的毒解了!好起来了! 真的是因为雪儿!就这么一下,前面两个多时辰无法解得毒,顿时就没事了。 不过来都来了,想走没那么简单,香云将他带进大厅。 此乃乐琴的卧居,姜守义即便来了,也只能跪伏在暖帐外的间厅。 “雪儿又醒了,你先抱下去哺喂吧,我这里不用你管。”这是乐琴在跟奶娘说话。 姜守义听到奶娘走出暖帐的动静,以及雪儿的哭闹,却不敢抬头看一眼。 “我说过,不要再回来!”这时乐琴走账内走出,冷冷地俯瞰他。 姜守义心里哀叹,磕头道:“是小人的错,可这孩子中了毒,小人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中毒?”乐琴瞥见炎奴身上的确泛紫浮肿,不过症状很轻,几乎都要消退了。 “是那承天虎身上带的药瓶,我孙儿不小心误食。”姜守义拿出药瓶。 香云上前接过,轻轻一闻就眉头一皱:“五石散?” 乐琴错愕:“这么小的孩子,若无仙骨,沾都不能沾它!” 姜守义不知道啥是仙骨,一个劲地顺着说:“小人一时没看住,炎奴就沾了一点……小人知道不该回来,可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香云气道:“找个大夫不就行了!让你远远离开,你还敢回来,若是被府中的有心人盯上……倒不如我现在杀了你!” 不过乐琴却按住香云,略有些内疚道:“啊……是我疏漏,忘记给你些钱财……” 她这才想起来,人家是来卖娃的,这老翁是灾民,恐怕早已身无分文,她把人家孙女收下了,一文钱、一粒粮也没给! 只说饶他一命,让他远走高飞,可他又能走多远?还不如干脆杀了他呢。 而且想到这,乐琴也释然了……什么要拿捏讹人,那不过是气话。 借这老翁一万个胆子,也不敢因为掌握了这个秘密就回来讹人。 仔细一想,脑子正常的人,都知道回来是作死。 可这老翁却义无反顾回来了,只因孙子误中了毒,实在没了办法,才回来求救的,等于想拿自己的命换孙子的命,倒也是个不怕死的重情之人。 这点很重要,因为意味着哪怕是为了雪儿,姜守义也会誓死守护这个秘密。 “香云,给他五百贯。” “听着,姜守义,这是最后一次,我不想再见到你。” “从此之后,她叫朱颜雪,是我的女儿!” 第12章 万民如蒸天下乱 太熙元年四月,灾情的影响终于过去。 姜守义回到了家乡茶山村,重新定居,因为有钱置地,他恢复为良民。 他带着孙子,努力地耕地,本以为太平日子终于要来了。 然而也是这个月,大晋开国皇帝因重病,忽然驾崩,谥号武帝! 众皇子年幼,唯独太子司马钟最长,当即登基,改元永平。 意象永远太平。 但是新君司马钟生而痴呆,不能任事,一年后,诸藩王、宗室相继叛乱,相互征伐。 一时之间,群雄割据,这个建国,那个称帝!继大晋终结乱世仅十年,天下再度大乱! 九州各地兵连祸结,狼烟四起!饥荒战乱连绵不绝,民不聊生! 永平三年。 琅琊郡为供应齐王‘清君侧’而连连加赋,百姓无不破家,或卖身投户,或落草为寇。 茶山村先遭税吏盘剥,又遇盗匪横行。 姜守义挺身而出,团结村民,结寨自守,苦战数日,终于逼退匪贼,保住了最后的粮食,就此熬过了冬日。 为了省出第二年耕地的粮种,年仅四岁的炎奴只食干草为生。 “炎奴儿,阿翁对不住你,等明年太平了,阿翁给你做面汤吃。”寒冬腊月,姜守义抱住炎奴泣不成声。 “嗯嗯!”炎奴大口啃草,吃得津津有味,不知道这有啥对不起的。 他的腰上还有很明显的血痕,环绕一圈。 外人皆以为是胎记,只有姜守义知道,这是小时候斩为两半的伤还没好全。 伤筋动骨一百天,砍柴时切破了手,也得十来天才能长好。直接拦腰截断,估摸着起码得好几年才能彻底愈合。 虽说连断腰也叫伤,这种事很奇怪,但炎奴就是这样的。 “阿翁老说等太平,啥是太平啊?”炎奴的大眼睛充满好奇。 姜守义脸上露出憧憬的笑容:“就是天下安宁无祸乱,咱们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不会被人欺负。” “它明年就来了么?”炎奴见一向愁眉苦脸的阿翁都笑了,心想那一定是极美极美的东西,不禁自己也好想看看。 姜守义听了孙儿的话,回顾年轻时的乱世兵戈,大晋之前,天下乱世百年,如今都一统十余年了,该来盛世了。 于是他坚定点头:“当然,明年肯定就太平了。” 永平四年。 东莱的流民反贼,肆虐到了琅琊境内。 其首领自号‘天义公’,打着‘天义老仙,法力无边,救济天下,太平永年’的旗号,攻打城池。 各大豪族纷纷加强募兵,琅琊各城的驻军则据城而守。反贼攻打一月无果,便改为劫掠各大村寨,最终向西而去。 茶山村本就因开春时百姓的种子太少,荒地过多,而收成不好。又遭受乱兵洗劫,百姓俱无衣食。 姜守义带着炎奴,和几十名同村人逃进山里,挖野根度日。 炎奴依旧吃着草,不知道村里的人和阿翁为何要吃那难咽的野根,他尝过一次,觉得不如草好吃! “他们就是太平吗?”炎奴指着山下大包小包的军队询问,他听过这群人喊着什么太平永年。 “不!不是!他们都是反贼!强盗!”姜守义眼睛赤红,他们村被洗劫一空,无数熟悉的面孔被裹挟走了。 “不给咱活路的,都是恶人。官府一定会平定他们的,等官府的大军到了,咱们就太平了。” 永平五年。 大晋虎威将军苟稀,统帅三万大军平贼,两军在青徐二州交界处对峙。 反贼中有妖人,擅变化,混入军中扰乱军令、散播谣言、烧毁粮仓,致使晋军大败。 苟稀收拢败军,流窜青州各郡,行军至琅琊郡,因士气低落,而当地豪族不愿劳军,遂放任军队大索乡间。 茶山村一粒粮食也没留,哭声震天,不久后举村投入当地豪族门下,沦为农奴,茶山村全部农田归于华县张氏,改名茶山堡。 六岁的炎奴,此时有半人高,身上的伤口只有隐约的印子,基本好了。 如今赤着脚,大口咀嚼着干草,也下地帮忙干活,为豪族开垦。 他纯真问道:“阿翁,是不是太平了?” 姜守义面色悲苦,愤恨不已道:“好孩子,这不是太平……” “虽然是官府的军队,但比反贼更可恶,朝廷一定会严惩的。” 炎奴很好奇:“朝廷严惩后就太平了吗?” 姜守义哪知道?他抡着锄头想了想,说道:“齐王几年前就起兵清君侧了,世道乱都是有奸臣造反,等齐王成功,就太平了。” 永平六年。 齐王击败篡位的赵王,清君侧成功后大赦天下,拉拢军将。 致使满身非议的苟稀,有功无过,升任平东将军,又调去兖州继续平乱…… 然而苟稀临走前,强征民力,掠走各县劳夫六万,修路搭桥,运送物资。 姜守义与炎奴,一路上劳苦不堪,兵士像押送囚犯一样鞭挞他们。 “阿翁,阿翁,太平来了么?”炎奴听着耳边哭声震天,不禁询问。 姜守义将炎奴护在怀中,咬牙道:“他们不给咱活路,我们要自己找出路……” 大战开启,乱军之中姜守义带着炎奴,趁乱逃跑。 途中姜守义拼死解决四名军士,炎奴身上挨了二十多刀,却什么事也没有。 最终在年仅七岁的炎奴帮助下,翁孙二人逃回家乡。 永平七年。 南沙王又清君侧,攻破皇城,杀齐王于乱军之中。 有仙人斩杀反贼中的妖人,朝廷遂下诏安令,赦免叛军,只诛首恶。一月后天义公被手下杀死,十二万叛军转为晋军,尽归于苟稀麾下。 苟稀因诏安有功,提征东将军!督镇泰山、琅琊、平昌、北海四郡! 姜守义终于回到家乡,然而苟稀随后下令各郡二三流豪族出资劳军,出人修缮城池。 致使各豪族怨声载道,百姓苦不堪言。 八岁的炎奴,嘴巴叼着草,精赤着上身,光着脚丫子,在城墙脚下跑来跑去,给劳工送水。 待送到姜守义这时,问道:“阿翁,阿翁,这是太平么?” 姜守义一手抚摸着炎奴的头,吨吨吨干下一大碗水,强打精神道:“好孩子,再等等,再等等……就快太平了……” “修完这座城,咱们就能回家种地,辛苦一点没事的,明年就会好起来了。” 永平八年。青州大旱,赤地千里。 数万流民冲击豪族庄园,围攻坞堡,抢劫粮仓。 华县张氏给佃农分发武器,下令名下各坞堡死守。姜守义也拿起刀,站在茶山堡的围墙上拼命。 终于在十日后等来了苟稀的军队,他杀退流民后,要求军队进入茶山堡修整。 堡内的张氏拒不开门,苟稀大怒,下令攻打,茶山堡遭到屠灭。 一把大火烧了全村,曾经的茶山村村民,仅有几户侥幸逃窜各地。 苟稀号称大破流贼,斩首逾万! 姜守义拼死带着炎奴逃上山,躲过一劫,回来时已然满目疮痍、尸横遍野,无数熟悉的面孔都被杀害了。 “阿翁……”炎奴找到几根染血的草塞进嘴巴,话还没说完。 姜守义就跪在地上抽泣着,抓起地上的焦土,呜咽道:“没有……什么都没有了……” “大家都死了……都死了……” 炎奴蹲在一旁:“阿翁,到底死了会怎样?” “就是再也见不到了……”姜守义起身抱住炎奴。 然而炎奴指着不远处悬挂的残尸:“大头叔、茶姨、阿莲、小全子他们不都在那吗?” “可他们再也不会说话,不会喊你炎奴儿了,永远永远都不会动了。”姜守义嚎啕大哭。 炎奴见阿翁如此伤心痛绝,不禁也大哭起来。 姜守义用粗糙的手抹去他的眼泪:“炎奴儿,莫哭……莫哭……” 炎奴很听话,抹掉眼泪说道:“哭了阿翁就不开心么?” “是,阿翁喜欢看你笑。” 炎奴立刻绽放出了动人的笑颜,温暖而灿烂。 姜守义也露出苦涩而坚强的笑容,心里再度冒起一股劲儿。 “好孩子,笑得真好看,阿翁喜欢。”他一个糟老头子,不知道多少次想死了,但为了炎奴,他还是要拼命地活着。 他仿佛就是为了这笑容而活着。 “走,咱们进山!炎奴你吃草,阿翁挖野根!等太平了,咱们再回来……”姜守义坚强道。 他不由得庆幸,炎奴太好养活,这些年基本都在吃草……到了冬天,还能取暖…… 想到这,姜守义都感到心酸,他这个阿翁太没用,没给过炎奴啥好日子,反而很多艰难时刻都是靠炎奴才挺过来的。 “回来时就是太平了么?”炎奴问道。 姜守义重重点头:“会的!那苟稀惹了世家大族,好日子不多了!” 永平九年。 东海王起兵清君侧,苟稀率军响应。 为防后方起火,东海王请士林领袖琅琊王氏出面,暂时弹压了豪族的怨气,缓和苟稀与豪族的紧张关系。 不久后,苟稀因出战有功,升任征东将军。 各家族于是收敛,招募流民,加练乡勇,开垦荒地,休养生息。 茶山之林被伐光,姜守义再也无法生计,被迫下山开垦,又归入豪族名下为奴。 十岁的炎奴,吃力地拉着犁,还一边咽着草。 姜守义在一旁也同样汗流浃背的犁地,皮肤枯槁而黑黢,仿佛烟熏过的腊肉。 “阿翁,阿翁,啥时候天下太平啊?” “再等等……等那些个藩王都安分了,好日子就来了。” 永平十年。 东海王攻入皇都,斩南沙王,把控朝政。 其东征西讨,平定藩王之乱,又有仙人来贺,一时之间,诸侯宾服。 苟稀平乱有功,升任青州刺史!总督青州九郡! 他越发骄横跋扈,鱼肉百姓,以金玉充实府库,与豪族关系再度恶劣,境内大小冲突不断。 像爷孙俩这样的老幼,只能拼命地干活,白天垦地开荒,晚上还要去给豪族劈柴、烧砖,清早又要起来挑水,然后继续垦地。 然而即便如此,到了秋后,他们还要去给豪族修坞堡。 寒冬之中,姜守义靠着炎奴给取暖,于雪夜在‘新茶山堡’外修葺围墙。 “阿翁,太平还来不来了?” 姜守义几乎麻木道:“战乱已经结束了,天下要太平了,明年……明年就会好起来了。” 永平十一年。胡蛮叛乱。 原本依附大晋,帮助平乱,趁机壮大的各氏族部落,纷纷起兵,肆虐北地,大肆屠杀抢掠。 他们凶猛难挡,又有怪力邪术,短短数月就席卷大河南北,流窜各州。 雍州、并州、幽州、冀州、豫州相继大乱,数十个郡城沦陷。 无数饥民被迫造反,结军自保,逃窜于各地,求食岂活。 苟稀坐镇青州连连加赋,各豪族又疯狂修堡练兵,沉重的苦役让爷孙俩的日子越发难过。 一日姜守义病重不起,炎奴急坏了,听说练武场的库房里有好药,便直接闯进去拿药回来喂给阿翁。 事后被堡内贵族下令鞭挞得半死,差点咽了气。 看着孙子的惨状,姜守义心疼至极,内心隐隐后悔让他当一个普通人:“下次万不可如此冲动,惹恼贵人……你若是出什么事,阿翁怎么活?” 炎奴虽然凄惨,但还是执拗道:“贵人到底比咱高贵在哪?” 姜守义愣了愣:“贵人多读书,有治世的大学问……” 他想到这天下大乱,便又改口道:“豪门贵族大多出过神仙,神仙长生不死,呼风唤雨,有凡人难以想象的力量,厉害得很……” 炎奴恍然:“所以长生不死,力量强大便高贵么?” 姜守义语结,也说不明白,只道:“咱们都是贱民,等天下太平,你能过上好日子,阿翁也就满足了。” 炎奴问道:“太平真的能等来吗?” “会的……”姜守义麻木呢喃:“听说世家贵族要请神仙出世,神仙会创造太平的。” 永平十二年,大灾之年生妖孽,大乱之中孕邪魔。 如今大乱已持续十几年,天下逐渐妖孽四起,邪魔丛生! 并州有金角大妖,身长十丈,率兽食人,畜人为羊!一日要啖三百女! 无数豪侠前往讨伐,只成为其麾下十万狼群的盘中餐。 雍州有虐世旱魃,不生不死,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鸡鸣山十二散人御剑出世降魔,陨落于天水,化为僵尸。 青州有九龙拔山,平地而起一座蓝白巨峰,登山者遭劫云击之。 十八魔头居其中,设十八层炼狱,拷虐群仙,人称‘九龙魔窟’。 见此乱状,终于惊醒世家门阀发力,请自家仙者出世降魔。 殊不知胡蛮之中,也有大能。自前朝起就内附中原发展,如今已然成势! 他们与妖魔合流,非同凡响。 反观中原修士,应者寥寥。仙家大能皆心境悠然,风流潇洒,避世不出,远居山海。 偶有应者,亦是随性而为!其飘然而来,说走就走…… 连带着大晋世俗局势也极为不利,顶级世家、一流门阀都损失惨重,干脆放弃祖地,退居无战乱的江南,修生养息。 大族皆衣冠南迁,致使北地胡蛮气焰更为嚣张。 独剩众多地方中小豪强留了下来,继承了大族在北地的财产。 “阿翁阿翁,贵人们都在哭呢,好像是什么老祖死了?”炎奴啃着草,说着他打听的消息。 姜守义长叹一声,他知道琅琊郡很多豪族里的神仙中人,都死于千里外那座忽然拔起的蓝白色魔山中。 他神情有些茫然,这世道越来越难了。 再看自己,已年逾花甲,花白的头发,枯瘦如柴,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近乎冢中枯骨,还能陪伴炎奴多久? 他紧紧抱着炎奴,有气无力道:“记住,阿翁有一天,也会死去,到时候你不要哭,要勇敢坚强地活下去。” 炎奴呢喃着:“活下去……” 姜守义抚摸着他:“是的,活着,可以吃,可以笑,可以思念,可以保护爱的人……” “你还小,活下去,就一定会有看到太平的那一天。” 炎奴用力点头:“知道了阿翁,我会一直活下去的!” 永平十三年。 一支名为秃发氏的胡蛮部落,席卷至青州。 虽然整个部落才三万人,但兵威极其凶猛。 青州刺史苟稀大惊,一边集结大军应敌,一边又令各郡豪族出兵相助。 然而各豪族深恨于他,阳奉阴违,只派出一些老弱病残,姜守义便在其中。 “好孩子,不要怕,阿翁不在,你一个人要好好的。”姜守义满头白发,手持兵戈与炎奴告别。 十四岁的炎奴已经和他差不多高了,精瘦的身子皮肤微黑,一双大眼睛灿若明星。 炎奴跃跃欲试道:“我也想去,炎奴从没和阿翁分开过!” “不!不要!”姜守义严肃道:“你要听话,在堡里安生等我回来,切记不要惹事!好好干活……” “那些贵人,生来比咱们高贵。若是他们欺负你,不给你饭吃,你就偷偷去挖草……” “若是他们打骂你,千万不要还手,但如果要杀你……你一定要跑!谁挡你就杀谁!拼命去杀!” 姜守义不知道自己这一去,还能不能回来,他太担心炎奴了。 炎奴纯真无畏,性烈如火。平日里还有些傻,对于很多常识般的事情,他总是想不明白。 反过来,一旦他想明白了,所认定的事情,就不会再改,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自己在时,还能管着他,自己不在了可怎么办? 没了雪儿,炎奴的神奇就停滞了,能食草啥的奇异本事,都还是在吃着婴儿时期的老本。 想到这,他又嘱托道:“记住,孩子……你还有一个家人,她叫朱颜雪,是安丘朱家的贵女……” 姜守义这些年来,一直遵守诺言,没有去过朱家的地盘,也不知道雪儿如何了,想来也要长成大家闺秀了吧。 此刻他把雪儿的事情,都告诉了炎奴,怕以后没机会再说。 “家人?”炎奴挠挠头。 “是的,你们都是老天爷生的,是阿翁把你们捡回来的……”姜守义终于将他的身世说了,也不知道他和雪儿算不算姐弟或兄妹,便只说是家人。 “如果有一天,有人欺负你,你无处可去,便去找她。她不认你没关系,你只要跟随着她,保护着她就是了,哪怕在她身边为仆也是好的。” 姜守义知道,只要雪儿在身边,炎奴就会更加的神奇,在这乱世也就有了自保的资本。 虽然那样可能更容易惹祸,被许多歹人觊觎,可真到了那时候,也是没办法的事,或许炎奴真就注定不是凡人吧。 若早知世道乱成这样,他恐怕不会让两个孩子分开。 “雪儿在名门长大,一定比你更懂事,如果……如果你觉得有道理,你就听她的。” “我知道了……阿翁,你一定要早点回来啊。”炎奴绽放温暖的微笑。 姜守义不舍地抚摸炎奴柔软的黑发:“阿翁会回来的,阿翁还没带你过过好日子呢。” 炎奴咧开嘴:“噢!阿翁!你回来时,是不是就天下太平了?” 姜守义一笑:“天下太平了,阿翁就会回来。” 天上人间事可知 第13章 茶山贱民 永平十四年,夏日。 炎奴十五岁,坐在茶山堡外的一块大石头上,眺望北方,等待着阿翁归来。 他精赤上身光着脚,嘴里还叼着一根草。 每天他都要在这发呆一阵,只因这里视线最好,如果有人要回到堡内,这里能第一时间看到。 上个月他还听说,秃发氏打到了济水北岸,而青州刺史苟稀的军队,则在南岸对峙。 他也不知道济水在哪,只知道阿翁就在苟稀的军队中。 阿翁被送去战场,已有一年了,他从没和阿翁分别过这么长的时间,只希望能快快回来。 “啪!”忽然一鞭子抽在炎奴背上,打出一道血红的印子。 类似的印子他身上还有很多,可他似乎早已习惯。 “你这贱民,让你挑水你还敢偷懒?”茶山堡的管事,对待他从来都一脸凶恶,只因炎奴儿总是嬉皮笑脸,不像其他贱民那样恭谨、畏惧。 “水挑完了。”炎奴满脸灿烂。 “啪!”又是一鞭子下来。 管事怒道:“哪里挑的完!堡主下了令,要一直储水不能停你不知道吗?茶山上的泉眼难道干了嘛!” 炎奴认真点头:“是啊。” 管事错愕,随后又是几鞭子下来,打得炎奴皮开肉绽,疼得直咧嘴,但炎奴儿脸上却始终不愿露出一点惧色。 可他越这样,管事就越恼,又抽了几鞭子,直到远处纵马而来一群茶山堡的乡勇武者。 “怪事!怪事!茶山上的泉眼竟然干了!” “往年大旱都没干过,如今可是雨季啊!怕不是有邪祟、妖物?” 乡勇们议论着,骑马如风一般进入堡内。 管事停下鞭子,愣了愣神,没想到茶山泉眼还真的干涸了? 见炎奴儿还坐在大石头上不动身,他气道:“哼!那你也不能偷懒!再给我去打铁!冶锻场那边还缺人,今晚验收不到三百斤钢,你休想吃饭。” 炎奴嘻嘻笑:“好了好了,生那么大气干什么?我去帮你打铁就是了。” 他跟哄小孩似的,让管事极为不爽,从背后又抽了他一鞭:“真是个痴呆儿!” 炎奴头也不回,在管事嫌弃的目光注视下,回到堡内,走进热火朝天,无数匠户挥汗如雨的冶锻场帮忙。 这里到处都是打铁声,有三百个匠人,没日没夜地开工,冶铁炼兵。 堡主说了,运来的铁矿全部得炼完,锻造的兵器越多越好。 大乱之世,胡蛮、山贼乃至流窜的饥民,都有可能威胁豪族的坞堡,武器装备自然多多益善。 “炎奴儿来了,快来这帮我。”挥锤喊他的男子汗流浃背。 “哎!洪叔,我做什么?”炎奴急忙过去。 “你就负责淬火就行了,这锤子你抡不动的!”洪叔的大铁锤足有四十斤重,每一下都重重砸在烧红的铁上,这样的动作要重复无数次,还要淬火、回火,反复锤锻,百炼方能成钢。 “好!”炎奴一边将锻过的铁淬火,一边瞥了眼天色。 天色将晚,他猜想今晚很可能没饭吃,便将嘴上叼的草嗦进肚子里,想着自己床铺下还存了很多干草,晚上饿了可以美餐一顿。 他从小就能吃草,而且一下子就消化了。听阿翁说,他早在还是婴儿时,没有母乳,就是靠吃草活下来的。 之后十五年,颠沛流离,生活困苦,他吃的草比吃的饭还多,说是食草长大的也不为过。 除此之外,他还不惧寒雪,不畏沸水。 乃至还不怕石头砸,也不怕钢铁,刀切在身上连皮都破不了。 倒也不是他皮糙肉厚……普通的铁,甚至是木刺都能伤害他,可反而武者们用的百炼钢却不行。 这些事,只有他和阿翁知道,阿翁说这是他与生俱来的神异所致,在婴儿时被一名强大的武者砍过后,就不怕了。 “好想阿翁啊,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天下太平,让阿翁回来。” 炎奴嘀咕着将烧红的铁块淬火,思绪早已飘到那个名为济水的地方。 “喂!小心烫着!” 洪叔忽然喝声提醒,炎奴回过神来,发现自己的手浸在水中,那桶水经过好几趟淬火,都快沸腾了。 “哦,我没事。”炎奴急忙将手拿出来,阿翁提醒过他,尽量不要在外人展露他的怪异。 不过他生性不会撒谎,所以一般都会注意背着点人,刚才这下,完全是他走神了。 好在洪叔也没空管他,以为他强撑着,就说道:“烫着了吧?快去用冷水泡一下!” 炎奴听话照做,回来后继续淬火。 洪叔一边打铁,一边跟他聊天:“别走神了,想你阿翁了吧?姜翁是咱们这的老寿星了,老天保佑,他会没事的。” “有消息了吗?”炎奴期盼地问道。 洪叔撇了撇嘴,叹息道:“谁知道呢?
相关推荐:
逆战苍穹
爸爸,我要嫁给你
蚊子血
女儿红
邻家少妇
病娇黑匣子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剑来
恶女嫁三夫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