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你在我心底 > 第150章

第150章

卓、李榷郭汜的摧毁,直到前不久羌渠胡蛮叛乱,攻入长安洗劫。 关中再也没有昔日的景象,到处破败不堪。 “嗯?” “什么!他们还敢盗掘皇陵!” 忽然,张辟疆瞳孔一缩,瞬息间冲向了另一座陵邑。 众人急忙跟上,只见一群羌渠士兵,正在热火朝天地大挖陵墓。 他们捣毁了地面建筑,已经剖开了封土。 “这是霸陵,是文帝的陵墓……”张辟疆呢喃着,手中剑已经自动出鞘。 鱼秧子眼疾手快,立刻按压上去:“辟疆,你现在的身份,若斩出这一剑,与炎奴亲自斩出没有区别,必定天翻地覆。” “我们马上就要得到人皇名额了,为了一座陵墓,不值。” 炎奴见到挖坟,倒是没啥感觉。 他当然知道入土为安的重要,阿翁总跟他说,平生没啥盼头了,能好好活着,最后落叶归根,葬在家乡,便是安足了。 不过寻常穷人家哪有什么陪葬品,炎奴见一群胡蛮士兵,身后有许多马车、牛车,盛满了金银,很多东西上还带着土,并且款制与当今不同,显然是陪葬品,刚从陵墓里挖出来。 他不禁困惑:“在坟里放那么多值钱玩意儿,这不是欠人挖吗?” 张辟疆皱眉看向炎奴:“你这是不知道文帝的功绩和伟大啊。” 炎奴挠头:“不是,这跟他功绩有何关系?他再有钱,放这么多在坟里,埋在地下,也迟早会被人挖的。” “现在阻止了,以后也有人挖。他若是跟老百姓一样,这些士兵也不会如此大费周章。” “……”众人无语,怎么跟他解释文化、礼法这些东西的意义呢。 但着实无法反驳,只得沉默。 这时地上一抹黑影窜出,众人定睛一看,正是罗阎等人。 此番去秦始皇陵,少不得要魔道这般知识广博,精通数算机关之道者。 罗阎显然听到大家的谈论,一出来就说道:“炎奴你说得好,财富平白埋入土里,劳民伤财,于国无益,不如节用薄葬。” “就算要埋,还不如埋些书呢。” 张辟疆撇嘴:“你们魔道出于墨家,当然是这么想。” “而且我再说一遍,这是霸陵!” 罗阎一怔,顿时也陷入沉默。 炎奴奇怪道:“霸陵咋了?” 妙寒解释道:“因为文帝是有汉一代,最为薄葬的皇帝。” 张辟疆肃然道:“文帝一生奉行节俭朴素,与民休息。其励精图治,实现国家强盛,百姓富足。” “在位二十三年间,没有新修一切宫室苑囿楼堂馆所,没有增添一件车马衣物,平时只穿粗厚丝绸制作的衣服,最宠幸的慎夫人所穿长裙也不会拖到地面,帷帐上没有刺绣。” “就连修缮露台,得知要花百金,也说‘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于是废止此事。” “他一生节俭爱民,自然也不会厚葬,修葺陵墓时说‘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 “下令只陪葬陶制品,不使用金银铜锡等贵金属装饰。甚至不治坟,即不起高坟搭建大片地面楼阁,其意节省民力。” “死前又说‘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 “表示要带头破除厚葬之风,下令自己的祭祀大典不得超过三天,全国百姓三天之后必须脱下孝服,不得禁止百姓婚丧嫁娶。且保持霸陵山川原样,不得有任何改动,就这么自然的葬下去。” “我神识已看到,这陵墓里根本没有什么值钱东西,都是些瓦器、铁器、陶甬,多为其生前私用之物。仅有的一些金银首饰也是极小,乃是其皇后的首饰。” 他一番话说完,炎奴这才明白,为何张辟疆之前会对自己说‘你这是不知道文帝的功绩’。 炎奴本以为是其功绩太大,所以厚葬一下,没想到是指其一生节俭,带头坚决反对厚葬的。 “不对呀,这些金银珍贵的陪葬物哪来的?” 炎奴手指着那群羌渠氏胡蛮大车小车装满了的丰厚收获。 张辟疆咬牙道:“这些是从茂陵挖来的,即汉武帝陵寝。” 他是仙人,一眼分辨因果。 炎奴挠头,原来如此,这片到处都是帝王陵,羌渠氏发动了几万人到处挖。 如此多的财富,都是从其他陵墓挖来的,而霸陵这里才刚开始挖,这封土堆还没刨开呢。 “盗掘其他汉陵也就罢了,我早已为仙人,还坐得住。” “但这霸陵内,根本没有金银可充军资,此事就连当初的赤眉军,后来的董卓都知道,盗谁的陵都没有盗文帝的陵,明白劳师动工只会大失所望。” “可这群胡蛮,贪婪无知!竟然敢掘霸陵,他们见陵墓没有所得,恐还泄愤于文帝遗骸,徒扰其安息。” “我与文帝是至交好友,知他为人乃是世间罕有的明君。” “就算大汉已亡,但一群胡蛮敢教其暴尸荒野,我也万不能忍!” 张辟疆丝毫与文帝感情深厚,说罢,一剑已经挥出,根本不考虑后果。 对于张辟疆的行为,炎奴没有阻拦。 听到文帝是好皇帝,他也义愤。 但妙寒一个闪身将张辟疆的剑光收下,喝道:“有了人皇,我等才可收拾河山,驱逐腥膻,最终彻底根绝天道。” “你这一剑下去,就前功尽弃了,无限的毁灭与混沌下,也许我们不会输,但天道也永远不会输了。” 炎奴咬牙,他不怕天道,但想灭天道却只有一个办法,现在就差人皇路补完。 “那也要把他们赶走!” 妙寒点头:“放心,我来!” 她不是个喜欢一人一剑冲锋陷阵,杀戮万千的人。 但现在只有她可以在不提前开启最终决战的情况下,驱逐这些胡蛮。 当即红衣骏马,荡出一股剑炁,跨越数百丈,斩杀了一员明显是首领的老头。 这顿时激起骚动,正在挖掘的胡蛮,纷纷拔出兵器聚集列阵。 “大王死了!大王死了!” “可恶,有中原侠客!行刺了大王。” “该死的女人,抓住她!” 羌渠氏胡蛮叫骂着,嚷嚷着贱女人,全都眼睛通红,凶恶地扑杀而来。 他们没有被那跨越数百丈的可怕剑光吓到。 而炎奴他们也没想到,妙寒一剑宰杀了一员首领样的人,竟然就是羌渠氏的大王! “猴儿,给我雄兵百万!” “好嘞!”黄半云的猴儿应声。 妙寒则骑在马上,横剑而立,红衣似血。 羌渠氏整顿兵马,刚要冲杀上来,突然都脸色惊恐,看向妙寒身后。 只见那里,从山坡后面涌上来黑压压无数的骑兵。 全都是重甲,肃杀之气滔天。 漫山遍野都是,约莫有三万铁骑! 有烈旗招展,上书大字‘漢’。 “啊?” “哪来的这么多骑兵,深入到长安腹地!” “敌袭!敌袭!” 羌渠氏慌乱起来,虽然他们也有几万人,但阵容分散,且马儿都在拉车装财宝。 再加上大王一上来,就被妙寒宰了,群龙无首,指挥混乱。 顿时没有战意,萌生退意。 “胆盗皇陵者,杀无赦!” 三万铁骑喊杀声震天,冲山坡上俯冲而下,场面极度震撼! 更可怕的是,有一股霸气和杀气,夹杂着浩然正气,呼啸而来。 定睛一看,一员烈甲少年,横枪屹立在山头,目视着他们,其威压盖世,震惊百里。 “这是谁的兵马!” “看旗号……是汉。” “啥?汉军?是猃狁氏的军队终于打进关中了吗?” “不对,这不是猃狁氏的兵,看这装束,好像还我们盗掘的皇陵里的陪葬陶俑一样……” “什么!难不成是大汉?” 羌渠氏的军队吓懵了,本就混乱的他们,心中回想起了曾经被大汉支配的敬畏。 他们被大汉统治了数百年,哪怕是汉末,亦效力于董卓、马腾等人麾下,尊其号令。 今日突然见到汉军铁骑,再加上他们在盗掘西汉皇陵,顿时感到恐惧。 莫不是各大皇陵留有超乎想象的设计,他们的盗掘惊动了先汉守护皇陵的英灵,让大汉铁骑复活了? 他们可刚刚挖了汉武帝的陵啊!这不会是汉武帝的军队吧?那烈甲少年将军难不成是冠军侯? “撤!快撤!” “是大汉!是大汉啊!” 不可一世,纵横关中的羌渠骑兵,竟然心虚到不行,两股战战疯狂逃窜。 纷纷化为好几股部队,零散向西边逃离。 直接士气崩塌,兵败如山倒,溃不成军! 连抱在怀里的陪葬品都丢掉,满载的马车直接遗弃,生怕带着这些汉陵之物,会被什么诅咒纠缠,被汉军追杀到天涯海角。 …… 第356章 我愿为你的将军 “簇簇簇!” 妙寒领兵不断追击,时不时挥剑,隔空斩杀一个将领。 羌渠骑兵更加崩溃,越逃越远,头都不敢回,最后直接逃出了长安地界,向陇西而去。 妙寒追击三百里,没有再追。 回来时,附近不断有百姓汇聚,他们震惊地看着这支军队,奔走呼叫,紧密跟随。 他们都是昔日住在长安,及长安附近五陵的居民。 羌渠将他们赶走,然后在五陵大肆挖掘。 百姓没有地方住,只能困缩在乡野搭建简单棚屋,或在遭遇大火早已是一片废墟的长安城里落脚,日子过得十分困苦。 没想到突然天降雄师,将羌渠全部驱逐,再一看,竟是大汉。 他们不断跟随,想要求庇护,但那些汉军冷漠不言,好似军纪严明。 默默回到五陵城邑附近后,在一处山坡上消失无踪。 “啊!消失了!” “是英灵军队!” “定是胡蛮盗掘皇陵,激怒了大汉英灵。” 百姓们胡乱猜测,肆意脑补,和羌渠氏的人想的一样。 毕竟这特殊时候,特殊地点,而且这支军队气势极强,来得诡异,消失得也离奇,好似鬼神一般。 百姓们没有深入大山,而是重回陵邑,想要重新在这安家住下。 有大汉英灵守护,比什么官府都还管用,他们当然哪也不去。 “大汉灭亡一百多年,竟然还有如此威风。”炎奴震撼道。 妙寒让猴儿给他百万大军,乃是想故技重施,效仿荡出震退秃发氏的情况,用分身变化出虚假的军势。 不过张辟疆却拦住了猴儿,表示没有必要百万大军。 如果化成汉军的样子,三万足以。 他见过汉武帝时期的军队,当即教猴儿变化,并以仙法掩盖妖气,再加上炎奴的气势…… 真有如冠军侯再生,大汉铁骑又起。 旗号往那一立,三万人默不作声,就让羌渠士气崩溃。 “刘秀、王莽之前,大汉任何时期都没有过百万大军,三万就足以横扫大漠。” “这等威名,别说大汉灭亡一百年,就算是一千年、一万年,也会矗立在那里。” 张辟疆无比自豪地说着,随后看向回来的妙寒:“你若让猴儿变出太多军队,反而可笑。” 妙寒感慨,拱手道:“受教了。” 炎奴笑道:“人皇路上,咱也要像汉武帝一样,建立一支无敌的军队,威震天下,名扬万古,教那些宵小不敢祸乱天下,日子也就太平了。” 妙寒眉头微皱道:“汉武帝之时,可不太平,光有天下无敌的军队,百姓还是会在水火之中。” 炎奴歪头:“诶?怎么会?你看那羌渠从汉武帝陵墓搜刮出如此多珍宝,可见当时的富饶。” 罗阎等魔道中人大笑:“这还算少了!不到茂陵之万一!” 炎奴骇然,看向那满载的几百辆车上的宝物,惊道:“这还少?” 罗阎撇嘴道:“汉武帝的茂陵,其规模之庞大,远超始皇陵。” “随葬品数目庞大,网罗天下奇珍,竟然偌大的陵墓里珍宝多到放不下,以至于数次扩建陵墓!” “茂陵共耗费五十三年之久,一直扩建到他死。” “大汉每年的收入有三分之一都用在了帝王修建的陵寝之上,茂陵在建设的晚期,甚至要消耗当时国家二分之一的收入。” “其投入之巨大,到了世人皆知的地步,于是皇室贵族,下至富商豪绅都开始效仿汉武帝,建造巨大的陵墓,埋葬大量的珍宝,在当时成为了一种风气。” 炎奴惊愕,那么多资源都用在造陵墓,造到死,这是何等巨量的财富,就那么埋在地下? 张辟疆无从反驳,只是抚摸着霸陵的残垣断壁,呢喃着文帝的表字:“孝仁啊……” 罗阎耸肩道:“我为何说这不足其万一?” “因为王莽篡汉时天下大乱,有农民起义的赤林军攻占长安后,焚烧了皇宫,又‘发掘诸陵,取其宝物’。” “其中茂陵中的宝物,搬了几十天,‘陵中物仍不能减半’。” “乃至于后来起义军,只要没有钱用时,就去盗挖茂陵。” 炎奴傻眼,那得是多少宝物,这么挖都挖不完? 罗阎大笑:“刘秀重立大汉,当然又没人敢挖,直到汉末董卓、曹操又去光顾!” “如今胡蛮崛起,羌渠氏又来挖,当然只是其万一!而且看这情况也是挖不完了。” “依我看,未来凡是战乱时期,乱军都会将茂陵作为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毕竟谁都知道,里面珍宝无数,如何不会引来垂涎者?” “汉武帝至死也想不到,自己埋进陵墓中的无数财富,未来一次次成为充实大汉敌人的军资,养活了无数大汉掘墓人。” 说到这,许多墨者都笑出声,杜宇更是满嘴歪比巴卜。 他们推崇节葬,汉之皇陵便是实实在在的反面例子。 炎奴看向妙寒,表示是这样吗? 妙寒点头:“武帝开疆扩土,追亡逐北,功劳甚大,但他也穷兵黩武好大喜功,修建宫室无数,追逐长生,哪一个都靡费巨大,徒耗民力。” “若非有无敌天下的军队,与挺立千秋的武功,恐怕国家都要崩溃。” 炎奴肃然,他太知道苛政猛于妖魔。 他知道汉武帝的事迹,那真是丰功伟业,本以为那时候的百姓一定很幸福,没想到是这样的。 不过他倒不会因噎废食,毕竟情况不同。 那强盛的武功依旧是值得骄傲的,而他最不缺的就是资源。 只要解决掉天道,他定要人间富饶无比。 因此他并没有得知强汉背后真相后,而有所动摇。 只是说道:“原来国家强盛,天下无敌,依旧是百姓苦。” 张辟疆无从反驳,长叹一声。 “白骨已消秦塞外,黄沙犹绕汉陵初。” “至今遗迹多荒草,空使行人吊古疏。” 他抚摸着霸陵的残垣断壁,呼唤着汉文帝的字。 “孝仁啊,你开了个好头,可惜拗不过人性。” 罗阎等人都沉默,墨家的节用节葬这般有理,可却就是没人听,就是因为人性啊。 人性就是倾向骄、奢、淫、逸。 文帝带头打击骄奢之风,废自古以来的厚葬礼法,如此努力,也就持续不了两代。 炎奴见状,询问大家:“这文帝呢?他治下的百姓如何?” 张辟疆说道:“文帝推行廉政,恪守节俭,躬劝农耕桑,施惠于四海,敬贤如大宾,爱民如赤子。” “即位十余年后,就五谷丰熟,百姓足,仓廪实,蓄积有余。” “景帝遵循其制,四海安宁,万家富足,为文景之治。” 炎奴听完,看向妙寒:“是这样吗?” 张辟疆气到了:“吾亲眼所见,你难道还不信我?” “孝仁他临死前一日,都仍在田间劳作,死后好几年,关中百姓都在田垄中大哭而怀念他,家里为他立祠。” 炎奴说道:“我不是不相信你,只是多问一问。” “经过汉武帝的事,我发现你们眼中同一个时代是不一样的。” 罗阎等墨者点头笑道:“文帝之治,百姓确实富足。” “百姓可以自给自足,田野里牛马成群。仓库里的粮食放不下都堆到仓库外面去了,陈粮都已经腐烂得不能吃的地步,人人尊敬守法,都以犯法为耻。” “我魔道甚至可以说,从夏朝到现在,文景之治是百姓真正意义上最安康和谐的时候。” “当谓古今第一盛世,可惜就二十年……” 炎奴大惊,罗阎等人连武帝都不屑,却说文帝时是第一盛世,可见当时百姓的生活的确很好。 他连忙又问妙寒,妙寒想了想道:“文帝大幅度减税,赋税缩减至原有三分之一,田税更是三十税一,并连续十二年免掉全国田租。” “还有徭役,他大幅度延后了服役年纪,并只需要三年服役一次,除此之外让百姓做工,必须付钱。这么轻的徭役,古往今来也只有文帝做到了。” “当其之世,民户皆有田亩之教,无饥寒灾害之忧,纵有七年之水,三年之旱,民不必破产流亡。” “因为文帝一生,都在不断惠民。施利于四海。” 说别的,炎奴无有感触,只觉空洞。 但妙寒这一说,他立刻感受到了差距。 他和阿翁经历了太多灾祸,各种徭役战乱赋税劫匪灾害…… 单单一个旱灾,阿翁就破产了,成为流民,直接完蛋,再也不能翻身。 而文景之治,百姓可以经历‘七年之水、三年之旱’后,还不会成为流民,这是大晋百姓想都想不到的好日子。 是炎奴这等出身之人的心中,绝对认可的盛世。 这般好的皇帝,难怪张辟疆如此维护。 见胡蛮挖掘霸陵,气得要不顾重炼地风水火,宁可一劳永逸终结天道的机会放弃,也要拔剑! “对嘛,这才对嘛……若是随便一点灾难,百姓就破产流亡,岂能为盛世?” “不过你们说啥?古往今来,百姓生活能做到文帝这一步的,就这二十年?” 炎奴扫视众人,见罗阎等魔道都点头,不禁沉默。 妙寒沉吟道:“昭宣盛世可比。” 杜宇摇头:“歪比巴卜!” 众人看向他,他定了定神,把大家都拉进解密范畴,说道:“昭宣之时固然国力极盛,但国力是国力,百姓的生活实际比不上。” “我就是汉宣帝时的人,十六岁就在边境服了三年的兵役,十九岁才回家……” “因为缺少我这个劳动力,家里老祖母已经饿死,但我回去之后,家里还是很快殷富起来……或许这也是盛世吧。” 炎奴听完说道:“这不是盛世。” 他和阿翁都做多了徭役,知道徭役之苦。 军役也服过,被苟稀强行拉走,那真是很惨。如果那时家里还有其他老人,定然饿死。 妙寒所说的昭宣盛世,不管国力多么强盛,这种情况下,在炎奴眼中还是不能和文帝时相比。 听完魔道中人的说辞,妙寒也叹息:“宣帝对外军事强盛,徭役确实少不了的。” 炎奴问道:“文帝那么轻的徭役,还不断免税,外敌入侵怎么办?” 妙寒与罗阎等人同时说道:“和亲。” 炎奴挑眉:“这样啊……” 张辟疆肃然道:“猃狁氏寇关,文帝急得亲自鼓舞士气,御驾亲征,将敌驱逐。” “随后和亲换取数十年和平,其武功虽不如武帝,但亦保全国家安宁。国力随不如宣帝极盛,但却让百姓没有一人流亡。” “孝仁他作为一个人,真的做到极限了。” 炎奴微笑地看着张辟疆:“我知道,我佩服他,刚才我若知道这些,就直接一枪把那些胡蛮给宰了。” “这霸陵,你可布下阵法,好好守护,也省得日后,有人不懂,以为这像其他陵墓那样充满财宝,而害得他暴尸荒野。” 随后,他将挖开的封土收敛。 张辟疆等人亦是出手,但也不重塑门庭,而是施展仙法,布下阵法隐藏了霸陵。 做完这一切,炎奴感慨:“若给文帝一支无敌的军队,他也许就会做到真正的天下太平吧。” 众人也都遐想,文帝虽然让百姓安乐,但武功不足。 武帝乃至之后昭宣之时,虽然大汉强盛至极,可支撑这等国力,百姓的劳苦也是不可避免。 文帝的文治若与武帝的武功合一,那也许真的是太平盛世了。 张辟疆看向他:“就算给文帝一个冠军侯,他也养不起一支纵横天下的骑兵……” “人间事往往不可兼得,因为人是有极限的。” 炎奴一笑:“但我不是人!” 众人也都一笑,是的,炎奴的能力可以弥补这一切缺憾,养不起?不存在的。被迫加重百姓负担?不需要的。 只要选一人皇,其拥有一颗仁爱之心又擅长治理,再灭掉天道那种盛极必衰的干涉,则世间可以同时强盛与富饶,八荒六合一统,开万世太平。 届时天上仙帝赏善罚恶,地上人皇治隆极盛,又有地府轮回弥补遗憾,重头来过……或许就完美了。 炎奴说完,看向妙寒:“雪儿,你若为文帝,我当你的大将军!” …… 第357章 秦始皇陵 对于炎奴的期待,妙寒没有回应。 众人祭祀完文帝之后,一道流光从华山方向而来,落到霸陵前。 “萧兄!”张辟疆一笑,自己在华山的道友终于来了。 炎奴打量来者,共有两人,一个年轻人模样,剑眉星目,腰间佩剑,湛蓝色长袍,一个老者模样,满头银发,背负一个巨大葫芦,身穿黑袍。 两人都有种木讷的感觉,好像很久没有出来见人。 对于张辟疆的热情招呼,没有多么激动的表现,对于炎奴等人,更是全部无视。 “是接他们吗?”老者问道。 “是!此人张辟疆,与我莫逆之交,其他人应该就是刑天一伙。”年轻人说道。 “好,出发吗?” “出发!” 没有任何寒暄,年轻人与老者自顾自一番对话,最后直接喊了一句,就和老者咻得一下飞走了。 这搞得大家很不适应,咋的连句客套话都不说,初次见面自我介绍也没有,直接扭头就开始带路了?赶时间啊? 张辟疆脸上挂着无奈笑容:“他们就是这样,世间礼法都已忘却,行事简洁从速,从不客套。” 炎奴咧嘴,他才无所谓呢,反而这样还挺对脾气。 “走吧走吧,赶紧去始皇陵。” 大家全都飞遁跟上,只见华山仙宗的二人,飞到骊山一带,四处兜转。 老者取出罗盘状法宝,一手不断掐算。 年轻人则背负双手,默然等待。 张辟疆述说着:“秦始皇陵有迷阵隐藏,都知道应该在骊山一带,但根本找不到入口。” “就好像这里没有埋葬任何陵墓一样,正常挖是挖不出来的,重叠于夹缝空间。” “萧兄与那位道友,都曾是始皇帝的方士,他们能够破解这第一层迷阵。” 炎奴则见那年轻人闲着也是闲着,飞过去打招呼:“我叫炎奴,请问你是萧兄,还是他是萧兄啊?” 年轻人回首盯着炎奴,又将目光转向张辟疆。 张辟疆笑道:“萧兄,你就介绍一下吧。他就是刑天,当代炎帝。” 年轻人点点头,终于对众人开口:“贫道,青梅老去。” 他又指向老者,代为介绍:“他是我师兄,竹马枯萎。” 说完,又没了,负手而立,继续默默等待起来。 “……”罗阎等人全部无语,问一点说一点,应付差事呢。 杜宇冷声道:“这华山仙宗也太傲了,明明已经认怂,助我等拿人皇名额,结果还是如此目中无人啊。” 当然,这话听到华山二人耳中,都是谜语,他们无丝毫反应。 张辟疆急忙解释:“莫要误会,他们这是习惯了,在华山的幻象宇宙中生活久了,只会师兄弟彼此沟通,从来不会和幻象人物深入交际。” “几百年都如此,以至于一时间回到现世,都不知道如何与真人交流。” “世间都传华山剑修,眼高于顶,傲气至极,实则都是误解,他们其实是非常好的人……” 众人面色古怪,的确是一直传言华山人非常傲,目中无人。 没想到是真的‘目中无人’,世间一切,皆如幻象。 “哈哈哈,你这是把我们都当做梦幻泡影啦。”炎奴大笑,毫不在意。 而是又追问道:“你姓萧,所以你叫‘萧青梅老去’?名字好长啊。” 妙寒汗颜道:“青梅老去是人家道号。” 不过大家也都觉得,这道号颇为奇怪。 各门各派都是两个字的道号,通常为XX真人或道人,若为三个字,也定是XX子。 青梅解释道:“道号随心所欲,有何拘泥吗?” “贫道师尊的道号更长……” 炎奴追问道:“你师尊的道号叫什么?” “心断人何处。”青梅平静道。 众人哑然,好家伙,五个字的道号。 随后张辟疆摊手解释:“这也是他们的怪癖,这股随意起道号的风气,是其创派祖师,华山大仙带的头……” “华山大仙的道号,足有七个字,叫做‘仗剑天涯寻梦人’。” “他与其师妹,在太虚赫赫有名,乃是倾世成双的两位剑仙。” “他师妹叫‘傲雪凌霜笑王侯’。” “不过我们都通常简略地叫他们‘仗剑仙人’和‘傲雪仙子’。” 众人没话说了,华山仙宗着实潇洒。 也是,道号随道心,道心洒脱,道号自然无所拘泥。 “哈哈,那我就叫你青梅吧!”炎奴拍打着青梅老去的肩膀。 青梅冷冷瞥了眼肩膀上炎奴的手,僵硬了一下,没说话。 “咋啦?行不行?”炎奴追问。 “行……” 青梅咽下口中血,刚才他想震开炎奴,结果人家屁事没有,自己遭到反噬,一股劲力被排斥回来,当场震得他吐血。 好在他修为极高,没有表现出来。 炎奴憨厚笑道:“行,以后就叫你青梅了。” “另外,别随便往我体内塞剑气,我现在不爱要这些东西。” “……”青梅点点头,表示知道。 这时,竹马突然停在一片丘陵上方,一指点出。 虚空中顿时迸发一道道小蛇般的气息。 他用指头引动那些气息,相互组合,虚空作画,很快形成一个个虫蛇般的文字,那是秦篆! 顿时周围景象大变,山峦丘陵纷纷消失,环境如被撕裂,向四方分开。 轰隆一下,流露出一座建满楼阁的高台,呈现在众人眼前。 “秦始皇陵!” 这片高台区域,并没有移动,乃是从始至终都坐落在这里。 只不过之前大家看不到,也摸不着,甚至都经过不了。 “咻咻!” 众人降落下去,鱼贯而入,那楼阁古朴大气,但不过是其陵墓的地面建筑而已。 青梅介绍道:“此乃祖龙阁,其地基下方的土丘,里面还埋藏着一座九重龙塔。” “二者都是绝顶的宫殿型法宝,并且与世间流派皆不同,蕴含龙气。” 炎奴好奇道:“龙气到底是啥?” 张辟疆沉吟道:“龙气是一种从龙脉中孕育而出,并可以吞噬掉皇气的东西。” “是秦穆公设计,秦惠文王奠定,秦昭襄王壮大的一种独特事物,可以理解为是秦国自创的全新皇气。” “昔日始皇帝继承历代秦王龙气,一统六国,吞并列国的天命和皇气,将其在龙气中融合升华,形成了万王之王般的真龙气,可为人类万族之主。” “于是他才能够在天子的时代,‘德过三皇,功盖五帝’,号称皇帝,成为一种全新的,特殊的人皇,不受天道的号令。” 众人感慨,早在周朝开始,人皇就绝了,从此人族君主为天子。 之后想当人皇,基本是不可能的。 但是秦国先君另辟蹊径,硬生生又凿出一条绕过天道而称皇的路。 说白了就是开创出新概念,引导出新设定。 这可不容易,不是随便说说,天道就会具现的。 乃是从秦穆公开始草创,再到秦始皇,这是花了足足六代人才做到的。 青梅说道:“炎帝出于常阳山,黄帝生于天水,禹出于西羌,周族居于黄土高原,再加上秦国,此历代先君圣王,皆出于秦岭一带,此可谓龙脉。” “居于此龙脉的秦国,一旦称王,便可得龙气,再扫荡列国,可为人皇。” 张辟疆补充道:“严格来说,这人皇,与上古人皇不是一回事。” “上古人皇已经被污染成天子,再也不能成就了,此乃秦国六代先君,效仿昔日黄帝玩弄玄学,而搞出的另一种皇帝概念,可代表人类万族对抗天道。” 炎奴点头,影响天道,搞新概念不是那么容易的。 可谓越往后越难,各种概念已经成熟,天道疏漏越来越少。 就算天道还有什么疏漏,思潮的成形也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 像帝喾那样,立刻具现出高辛之刃,乃是与天道交易,做出了妥协,放弃了山海界的。 “既

相关推荐: 莽夫从打穿肖申克开始   蚊子血   恶毒雌性野又茶,每天都在修罗场   妇产科男朋友   高武:我的技能自动修炼   剑来   邻家少妇   进击的后浪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   呐,老师(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