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钓鱼直播间 > 第40章

第40章

教授的身份,他越是端着,那些没水平的老板越是要抬着他。 等到郑总加了价格,袁教授才犹豫道:“其实吧,也没什么太大问题。” 郑总乐呵呵地去上厕所,唐棠把身子凑过去,袁教授嗅到一股清香,给晃了一下。 “老师,这价格您吃亏了。” 袁教授蹙眉:“虽然人家有钱,那也不能狮子大开口啊。” 唐棠笑,白白的牙齿像贝壳:“不是,我不是那意思。” 她把画作摊到跟前:“这怎么会是温克青的作品呢?您看这个断裂处...” 泛黄纸张的撕裂口处,有一段似是而非的墨迹,似花非花,似叶非叶,更像是不小心滴落的墨痕。 她把放大镜掏出来,指着那处道:“这是半片竹叶,但又不是一般的竹叶,上面有很细的一道空白,像不像阴刻上的笔画?” 袁教授看了片刻,渐渐地,面上显露异样的惊讶。 唐棠掰着手指推断:“纸张是没什么问题的,然这个时期的作品里,有一位大家最喜欢拿竹形印鉴来留款。” 袁教授震惊:“木几先生!” 木几先生乃清末大臣,留世作品并不多,然其书法作品是公认的有造诣。在不平等条约签订后,悔恨家国无能,烧了自己大部分作品。于是传世的很少,有一副正在南京博物馆中。 因师兄正在南京博物馆任职,唐棠对其中藏品几乎烂熟如心。 一副作品有无价值,价值多少,不光看其艺术水平,还要看其历史背景。 加上木几先生的背景,这幅残品要是能凑成完本,其文史价值可见一般。 袁教授端酒杯的手在发抖,心跳跟着加速,然又一想,即使是木几先生的作品又如何? 残片而已。就好比元青花摔碎了,捡了片瓷片,能有什么用? 然而几天后,借着文博专业的田野采风,唐棠背着书包捎上知秋,直接跑去郑总老家河南。 坐飞机当然最快,但杨念森很容易查到她的行踪,于是选择了火车加大巴,轰隆隆地就跑了个没影。 —————— 糖宝:干活就是带劲。 微博:阿蛮今晚不回家 第44章 44.情怀 在河南山丘的一个小县城里,郑老板从一辆铮亮的奔驰车上下来。 干瘦的矮个子,脸上倒是吃出几两肉,油滋滋的一张圆脸。 一张口就想喊上一句我的小宝贝哟,心想着小姑娘能有什么真本事? 无外乎找机会想捞点外快。 袁教授跟他说的那些他是左耳进右耳出,反正是个真品就行,现在送礼讲究技巧,越是有身份的人越喜欢那些玄乎的东西。 千里送来一个可心的甜疙瘩,怎么着都是他占便宜。 必要的时候,唐棠的嘴像抹了蜜,把人哄得很开心。 知秋摆着脸,换回了中山装,两手插进口袋里,真是受不了两眼精光的老色批。 奈何阿姐就要跟人打交道。 “嗐,别站这里了,风大灰多,我带你们去吃饭吧!” 话毕,带着两个年轻人往酒楼去,酒楼隔壁就是洗浴中心,存着什么打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唐棠摆手,摇头晃脑地,真跟年画上喜庆的白丫头没有两样。 老郑虎她:“我的好意不心领,这不是让我这个东道主没面子么?” 唐棠说,那好吧,恭敬不如从命。 小丫头真好骗呢。 大鱼大肉后便是洗脚按摩,房间里充斥着劣质的香氛精油味。 老郑跟唐棠挨着坐,昏昏欲睡的空气中,悄摸摸地伸来一只黑手,要往唐棠手上搭。 唐棠朝他髭出漂亮的白牙齿,问:“这里的姑娘多少钱一晚?” 老郑怀疑自己听错,这是开始讲价钱的节奏? “三五百,六七百,都有呢。” 唐棠的确是跟他讲价钱,但先跟他讲了一个故事。 关于清末名臣木几先生的故事。 木几先生实属最对朝廷忠心耿耿的顽固派,然而西方鸦片大量输入国土,兼之各处爆发农民起义,民生日益凋敝令他心急如焚。 其在朝廷核心权力的圈子里曾经是对洋务派打击最激烈的一份子,却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虎门条约等诸多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后,以更激烈的方式转投洋务派。在最困难的时候,靠变卖家产来支持国家的船舶机械以及铁路建设。 顽固派抨击他于朝廷的忠心,而洋务派质疑他的用心,两相夹击下,官阶一贬再贬。 晚年穷困潦倒之时,妻儿饿死街头,木几先生拖着病残的身躯,去参观华南地区第一条由中国人主持建设的铁路开业。 热闹的人群中,再无人看出佝偻老态如叫花子的木几先生是那位曾经矗立在朝廷的大员,卫兵要喝着驱赶他,红色礼炮冲天而起,在轰轰烈烈的典礼行,他抹了一把眼泪。当夜回到陋室中,画了毕生最后一副作品-春秋江山图。 完笔后一口老血吐出来,就此终结无愧于国家的一生。 暧昧的包房里还是那股暧昧脸颊的香精味,美女按脚师早已退出去。 老郑屏息着,喉咙管处酸涩着忍住眼角的泪花。 “嗐,我读书少,这些东西没人跟我讲过,见谅见谅。” 身为男人,谁没点家国情怀,对于男人坎坷悲情的一生更能感同身受。 “你这小丫头,跟我讲这些干什么?” 唐棠道:“您能为木几先生感动和心痛,自然也因为您是个有真理想的大男人。” 老郑都害臊了:“哪里哪里,我...无非是混口饭吃,境界比不上。” 当唐棠说他手里的残片,很肯能就是那副春秋江山图时,而这幅图的文史意义非同一般,老郑震惊恍惚了好久。 大腿一拍:“佣金随你开,丫头你需要什么尽管说,我一定配合你的工作!” 唐棠朝打哈欠的知秋瞥了一眼,看吧我还行。 物件背后的故事固然感人肺腑,而正是因着其背景,木几先生的绝笔才更值钱。 利益驱动才是根本。 原来这幅残品是家中侄子供奉上来的,马不停蹄地去找人,他侄子是一位乡村中学老师,爱去市场里淘些野货。 问他从哪里搞来的残片,他自己都想不起来,是不经意间在家里翻出来的。 还好他老婆有印象,说是某天去了一趟旧货回收站里扒拉回来的,就一张废纸,还当宝贝似的包起来。 这家旧货回收站也很特别,就在县志文史馆的后面,不收家电家具,转收上了年头的书刊纸质物件。 知秋守在跟垃圾堆无异的杂物房外,唐棠几天几夜扎根在里面,想把剩余的“废纸”给扒拉出来。 在庞杂的旧纸堆中,唐棠坐在矮小的小马扎上擦汗,身上的衣服都汗臭了。 老郑捂着鼻子进来,阳光下飘着浓白的灰尘渣滓,不忍道:“实在找不到就算了,也许早就夹在哪里烧了毁了。” 回收站的老爷子锤着腰进来,给唐棠端来一茶缸子热茶,几近老年痴呆:“娃..你喝喝..喝点...” 桌子也是老货,四条腿高矮不一,茶缸往上放,热水就泼了出来。 唐棠拿了抹布去擦,发现桌角下垫着厚厚的纸块。 强烈的心跳撞到心坎上,一块块地都捏出来,在发黄的书信纸张中,扯出两张脆弱的旧黄纸。 —————— 微博:阿蛮今晚不回家。 第45章 45.荣誉 泛黄的残缺不全的纸张乍一看跟废纸无异。 摊开来看,有无数的折痕、油渍、水渍还有其他的像是食物腐烂后截团的硬颗粒。 老郑在一旁紧张地瞅着,深秋的季节,额头上滑落几颗豆大的汗珠。 等唐棠把旧纸与干净的残片拼接到一起,他哑着嗓子问:“怎么样,是它吗?” 唐棠点点头又摇摇头:“我需要拿回去清理干净,再进行修复。” 即使是真品,如果修复不好,价值会呈几何倍的贬值。 离校时间太久,她和知秋不能再待在河南,跟老郑商量,能否把东西带回晋东。 老郑思索良久,咬咬牙:“行,你拿回去,随时给我消息。” 唐棠还提了一个条件,如果春秋山河图能修复好,希望大老板能安置一下回收站饕餮之年的老人家。 “毕竟东西来自那里,古董都讲究一个善缘。” 回到晋东,学校里不适合做修复工作,在唐棠预备拿回家处理时,袁教授建议道:“不如你就跟我一篇科研论文,就用我的科研办公室。里面的设备还算齐全,这样做起事也名正言顺,也不用再请假。” 唐棠自小就跟古物打交道,阿爷在传道受业时,全以最严格的要求来教导她。 一旦开始作业,便是万般的专注和耐心地沉醉进去,其他的都顾不上。 杨念森在欧洲游荡个把月,都提前跟小太太说好,3号那天的飞机抵达晋东。 结果在机场逗留了半个小时,也不见小混账接机的人影。 这天的唐棠,穿一件豆蔻的掐腰长旗袍,跟老郑坐一辆商务车上,目的地是省博物馆。 至于袁教授,他已经提前一步过去了。 老郑改头换面,去了土豪大logo的着装风格,紧张得受了十来斤,西装套在身上也是松松垮垮。 很不自在地扯扯衣领:“这、这样...真行?” “怎么不行?这样最好。” 唐棠端着一汪浅笑,杏眼柔和而平静,望过去如一尊普世玉观音。 老郑原本打算把古物那去送礼,唐棠道,送谁都不为过,但却不是最好的选项,那些人的身份接不住这幅画。 还不如无偿捐赠给国家。 老郑都不好意思说,情怀是情怀,我是生意人,这么有价值的古董,就这样无偿给送了? 唐棠瞄了他一眼,游刃有余的光从眼角滑出来:“你不会吃亏的,我跟教授打过招呼了,他跟省博接洽,省博召开业内招待会,必定会送您一副人民良心企业家的荣誉称号。有了这称号,老郑啊,您知道多少人会高

相关推荐: 乡村透视仙医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淫魔神(陨落神)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旺夫   过激行为(H)   沉溺NPH   我的傻白甜老婆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