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下。 2012 年9 月30 日四诊。自诉:“以往的毛病只要各方面注意,已经基本未再明显复发。其实原来右侧腋窝就有‘副乳’,但是影响不大,肿块小,最近几个月肿块在变大,感觉胀痛连及前胸近腋窝处、后背肩胛骨处,肿块已有鸡蛋大。医院说要切除,我有点害怕,听说您能用药治好,故再来麻烦您调治。” 复诊其舌脉,与三诊时相似。遂拟以活血消肿、软坚散结法,仿照夏枯草膏方加减。处方:夏枯草30g,当归18g,川芎、浙贝母、清半夏、陈皮各12g,海藻、昆布各15g,生黄芪30g,炙穿山甲3g,鹿角霜15g,蒲公英30g,生甘草9g,5 剂。煎服法及注意基本同首诊,药渣亦可热敷双膝,之后加热水适温泡足。心情一定要平和,切勿忧思恚怒。 夏枯草膏功能养血散瘀、软坚散结,原治瘰疬肿痛,无论已溃未溃。加入之味,乃是增强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品,以助原方益气养血、消肿止痛之功。此方已治愈多例所谓 “副乳”,得病时间较短者,一般都在10 剂以内肿块消散,胀痛随除,乃至完全治愈。本例患者得病时间较长,可能需要时日治愈。 10 月9 日五诊。自诉:“副乳肿硬略软,疼痛减轻,肿块似有萎缩感觉。” 问她服药期间对胃及双膝是否有影响?患者言道:“胃部稍感不适,但无大碍。双膝无影响,前病基本稳定。” 为加快消散肿块,上方穿山甲加3g,另加牡蛎24g,再加白术15g,以燥湿健脾。续服20 剂,服用法及注意仍同首诊。服药期间如感效果欠佳,肿块未见继续消散,或者前症稍有反复,须及时来诊;如20 剂药能将副乳消去大半,疼痛减轻,同时无不适反应,待1 个月后尽剂,再来复诊。 11 月15 日六诊。自诉:“副乳肿块由鸡蛋大已消至指头顶大,腋窝及前胸疼痛已不明显,胃痛、腿痛亦未明显反弹,自我感觉身体、精神也有好转。” 视其面色微红润泽,动作言谈正常。舌质微红津润,舌苔薄白;复切其脉,细缓而匀,略显无力,弦数之象已不明显。上方减去蒲公英、夏枯草清热解毒散结之味,换以党参24g 益气扶正,白芥子(微炒)12g,以消痰散结,续服5 剂。 2015 年12 月5 日七诊。自诉:“这3 年中,虽然副乳未能彻底消除,但已无明显不适,比起初诊时鸡蛋大肿胀,衣服、被子挨着都疼,连及胸前、腋下等处的情况,现在就跟好了一样。以前的胃痛、腿痛、膝肿,也都未再明显反弹。虽说比别人吃药时间长,但我这毛病都好几年了,治过的地方也不少,我对您的治疗效果,从内心里说,还是很满意的。” 按语:本例患者初诊时对胃痛、腿痛毛病深感苦恼,按她说的 “胃痛就够难受了,同时腿痛膝肿,连走路都困难,还不说腋下有副乳胀痛,弄得吃不香、睡不好,无精打采。” 因为开始她并未言及 “副乳”,故以治疗胃痛、腿痛为主,如治湿热脚气法,方用防己汤加减,以清胃腑湿热,而治胃痛燥热便涩、腿痛膝肿微红,幸得切中病机,病情逐步好转。待其胃痛、腿痛症状基本消除之后,方言及副乳一患,故在权衡用药不影响前症的情况下,选用夏枯草膏方为主加减,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之味治之。由于其患日久,且肿块较大,疼痛较甚,故服药时间较长。患者对用药治疗效果还是满意的。且不言胃痛、腿痛,就所谓副乳一患,这是我治疗时间最长的一例。一般40 岁以下,患病时间不超过半年的,都未超过10 剂药即可完全消除,治愈后顺访3 年以上,尚未见到过复发的。 此案并非疑难症候,只不过是同时在一人身上出现多种病症,这类一人同时身患多病的,临证可谓屡见不鲜。只要患者不心急求快,甚至希望一次性治愈所有疾病,不给医者施加过大压力,知道自己的毛病复杂,并配合医者有条不紊地调治,不少疾患看似疑难复杂,其实大多都能治愈。反之,不管自己毛病的新久、难易,或者在他处治疗过多长时间,一概要另一医者一次用药、并在短时间内完全治愈所有疾病,不知道他医是如何想的?我一听到这样的要求,心里就连连摇头,除耐心地给他(她)们解释外,又能如何? 60.鼻渊鼻塞,胸痞打鼾 李某,男,35 岁。2013 年11 月3 日首诊。自诉:“慢性鼻炎,鼻甲肥厚,已近十年,经常鼻塞,有时头闷头痛,甚至胸前痞闷,痰涎较多。家人说我睡觉打鼾之状,犹如雷声吓人。中西医都治过,皆是轻松一时,不久症状如前。这个病以往对身体没啥影响,所以也没太在意。近来已感到容易疲倦,复查还是原来的老问题,其他方面都无异常。” 刻诊:视其形体偏胖,面色乏泽,舌质色暗淡腻,舌苔白滑微厚;听其说话声音失于清爽,似有痰滞之状,鼻音明显沉闷,近乎风寒感冒鼻塞;切其脉,濡滑之象。 由上可见,此人湿痰偏重,阻遏上窍,以致肺气失于宣畅,因而出现以上诸症。治宜燥湿祛痰,辛通鼻窍。方用二陈汤合辛夷散加减。处方:姜半夏12g,茯苓18g,橘红、辛夷、白芷、升麻、藁本、川芎、防风各15g,细辛5g,苍耳子、石菖蒲各15g,甘草6g,生姜5 片,6 剂。1 剂药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 早、中、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适温泡足。饮食需要温和偏于清淡,节酒戒烟,勿食寒凉油腻之物,注意保暖,谨防感冒。 二陈汤燥湿化痰,用治痰涎壅滞,胸膈痞闷、头眩心悸、舌苔白腻、脉象濡滑等症;辛夷散辛散通窍,常用于肺经湿热上蒸于脑,而生鼻渊,时流浊涕,头痛鼻塞,或生息肉等症;加苍耳子发散风湿,上通脑顶,外达皮肤,而治头痛鼻渊等症;加石菖蒲芳香开窍,祛湿逐风,除痰宽中,乃是助其主方祛痰通窍之功。此方仅可用于湿痰壅盛偏于寒者。若属肺经湿热,口腔干燥、吐痰色黄等症者,可去生姜、姜半夏、白芷、细辛等辛温之味,换以黄芩15g、生石膏30 ~60g、浙贝母9 ~15g、薄荷15g、桔梗12g 等清肺化热痰之品,以对证施治,不可不分寒热,照搬使用。 11 月10 日二诊。自诉:“自己感觉胸脘痞闷已减轻,呼吸通畅多了,家人说我睡觉打呼噜的声音也小了,不像以往那样响声如雷,持续不断。可能是睡眠好了,头闷也有减轻,精神也舒畅了,就是稍感口渴,但不想饮水,总之效果满意。” 视其舌质略泽,舌苔已转为薄黄津润;闻其说话声音稍感顺畅,鼻音沉闷略轻;复切其脉,濡滑转为缓滑,湿痰上壅之势已缓之征。原方药味不变,服法改为1 日半服1 剂,中午
相关推荐:
试婚
掌中之物
生化之我是丧尸
罪大恶极_御书屋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
长夜(H)
蚊子血
逆战苍穹
妙拐圣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