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钱,才得以选了个靠前排的座位。 但见那王德明提壶将酒一饮而尽,大笔泼墨一挥,一气呵成写下一首诗。 他一搁笔,看客们便争相上前吟读新诗。 “好诗!好诗啊——” “这两句说得好啊!那于震洲本就是个罪将,朝廷信重他将四十万兵马都交到他的手中,结果呢,临到阵前跑了!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有人又指向另两句诗: “我今日算是读明白先生的诗了,于震洲清高放浪二十年,却突然同意领兵出征,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谢云翻案!他们本就是师出一门的兄弟。” “怪不得,朝廷为查旧案突然这般大动干戈,抓了那么多大人审问,弄得人心惶惶的,竟是为了讨于震洲开心呢——” “荒唐,简直儿戏!” “若真是如此,于震洲此等鼠雀之辈,谢云也未必清白到哪去——” 众人每每争辩诗中奥义,总忍不住想向作诗之人亲自求证。 可光社这几人往往故弄玄虚、含糊其辞,只当是风雅慷慨而作,更惹阅者往深处猜疑。 谢瑾抿了口酒,微微蹙眉。 他嗅到满口醇香,忽想起来问裴珩:“你刚才付了钱,万兴酒楼的酒怎么卖?” “八十文一壶。”裴珩又给他的酒壶斟满。 谢瑾又打量这周围布置:“那在这间酒楼包这样的场地,一日又得多少钱?” “这倒是没问过,不过这儿是建康最大的酒楼,起码得百两银子往以上了。”裴珩玩笑:“怎么,你也想在这包一场?” 谢瑾垂眸饮酒:“私产家宅都被人查抄了,没有银子。” “好说,”裴珩压低声:“皇兄若是有胆量与光社以诗对擂,银子朕给你出。” 谢瑾似笑非笑:“此事分明是有人在背后兴风作浪,百两银子就想摆平此事,你怕不是想的太简单。” 光社的名声已传开,不好用武力镇压,否则更易激起民愤,于旧案不利。 而且他总隐隐觉得,这背后挑事之人也实在有些奇怪…… 正思忖着,就听得一旁的裴珩刻意放话道:“这诗写得也太烂了。” 此话无疑是给狂热之徒泼了盆冷水,旁边那桌的人听见了,便转过来愤慨回击:“你是什么人……你懂诗么!?” 裴珩气定神闲:“在下是不大懂诗,可也知道鉴赏诗歌得先论诗体、文采、风骨,整日在诗文中玩弄含沙射影的这一套,他们是写诗,还是给你们猜谜呢?” “你……!” 那人气不过,便要与裴珩争执几句:“光社诸位先生的诗作鞭辟入里,言之有物,乃当世大格局者!上到君王下到民生疾苦,皆有所讽有所喻,又岂能用诗文惯用的那套表面功夫轻易评判?” 谢瑾给裴珩使了个眼神,让他莫与人起冲突。 可裴珩没理会,阴阳怪气道:“听闻他们成天不是作诗,就是在建康的瓦舍酒家流连,未曾入过仕,也不曾去亲自体味过民生之艰,又是怎么讽君王诉民生的?” 就凭刚才那几首,裴珩就已大抵明白这帮人所谓诗作的套路,无非是扯些时下热事,剩下的全靠空想臆测,毫无根据。 这帮人的诗作能流传开来,一呼百应,无非是迎合了世人对大雍朝廷的不满之心。 没想到那人还真有东西,随手便掏出一本光社新刊的诗集:“兄台若不信,请品鉴!” 裴珩去接过书角,托腮随手翻了几页,忽看到了什么,眼睛一直。 [君子临风皎如玉,昔日佩剑铮铮鸣。谁知龙榻账里笑,袅袅折腰侍君王。] 这哪是讽喻时政的,分明就是首艳诗…… 而且写的是自己与……谢瑾? 裴珩嘴角不由一僵,手指又翻过
相关推荐: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南城(H)
痛之花(H)
萌物(高干)
带着儿子嫁豪门
南安太妃传
仙道空间
妄想人妻
成瘾[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