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震彻山林。 袁太后一慌神,吓得手中佛珠掉落,遍地而走。 她捂着胸口,喃喃念叨“阿弥陀佛”,好不容易稳住心神,再抬头看向面前佛祖时,又不由害怕地“啊”的一声凄叫,彻底瘫软在地。 殿外的侍卫闻声忙冲了进来护驾,可见她的身边并无什么危险,可那樽高数十米的金色大佛,眼珠子中竟诡异地留下了两行血泪! 众人皆惊恐茫然,不敢靠近那佛像前:“这、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 “皇上,近来各地不少寺庙皆出现了‘金佛泣血’之象,前夜灵福寺亦发生了同样的怪异之事,据说太后当时也在场,受了不少惊吓。此事已在民间传开,甚者,还有几地发生了百姓骚乱……地方官府无法坐视不理,又不知如何处置,故而请示朝廷,还请皇上定夺!” 一上早朝,鸿胪寺的官员便急着将此事呈报上。 裴珩这两日坐在龙椅上,总是容易走神,他过了会儿才想起接话:“金佛泣血?朕没听过,可有什么讲究么?居然会引起民乱。” “回皇上,古书上曾有载:‘世间有大冤不得雪,苍天不可期,故神佛泣血而鸣。’据传千年前商殷亡国,便频现此异象,实为大凶之兆……” “大凶之兆?” 裴珩听言微怔,不知怎的就联想到了谢瑾那日说的“别条路”,不由暗笑:“装神弄鬼。” 说着,他撑肘倾身,刻意放话质问殿上所有人:“那诸位爱卿觉得,当今世间,还有什么大冤未雪?” 所有人心知肚明,但面面相觑。 韦廉素来正色敢言,他见无人应答,便上前一步,道:“皇上,早年民间就有关于谢云的传闻,说他神勇异常,百战百胜,因其并非普通人身躯,乃是佛祖座下灵童转世。而康太师前两日已提请重审当年谢云叛国一案,却因审刑院大火而无从进展,金佛泣血正是在此之后,恐怕,是天遣!” 殿上低哗:“天谴……” 不等裴珩表态,司徒钊先冷不丁地笑了一声:“本相先前怎么不知,韦尚书居然也迷信这些鬼神之说?” 韦廉鼻尖低嗤,意有所指道:“年轻时是不信的,可年纪大了,倒觉得鬼神有时比人要可信上几分。” 司徒钊不愠反笑:“那依韦尚书所见,朝堂是非应了这‘天谴’不可了?正如皇上所说,要真是有人在背后装神弄鬼,造出金佛泣血的假象欺瞒世人,又当如何啊?” 韦廉一时应答不上来,也只得皱眉。 康怀寿持笏,不紧不慢道:“皇上,我朝自雍元皇帝起便礼重佛教,广修佛寺,礼待僧人,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寻常百姓,佛教徒甚众。而今朝野内外关于‘金佛泣血’的谣言四起,使得人心惶惶。装神弄鬼之人是要查,可如若不能顺势先应了这‘天谴’,彻查谢云案,拖延下去只怕会引发民暴。皇上,眼下平定骚乱、安抚人心才是头等要紧之事——” 几个北党朝臣也在其之后附和,南党随之驳斥了几句。 可他们多是口舌之争,都没切中要害。 裴珩听不进去他们吵什么,也不大想听。 他戴着天子冠冕,装模作样正襟而坐,却又分出了神,结合方才康怀寿所言,倒是逐渐悟明白了神佛异象与谢云翻案之间的联结所在。 可没想到,脑海中竟是以那个人温柔坚韧的声音说出来的: “金佛泣血是不是人为,并不是关键,几滴血泪便能激起千层浪,引得谣言不止,恰是因为神佛之说给了百姓一个重新为谢云伸张冤情的出口……” “朝廷连年败仗,屈居于北朔铁骑威慑之下。世人怀念昔日的北雍盛世
相关推荐: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满堂春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双凤求凰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玩笑(H)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
游戏王之冉冉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